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三字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九集)  2017/8/7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09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接著學習《三字經》的經句,接下來是:

  【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我們看第一個字,這個『羶』字指的是羊肉的氣味,『焦』是東西燒焦了燒糊了的味道,腥指魚肉的味道,『香』,第三個是香,就是香味,『腥』就是魚肉的氣味,『朽』是指東西腐敗的味道。『此五臭』,這個「臭」字是指氣味,這五種氣味,『鼻所嗅』,就是鼻子能夠聞得出來這些氣味。因為我們眼耳鼻舌這些都有功能,你鼻子懂得去判斷味道,首先那個東西壞了,你要懂得用鼻子判斷,不然把身體給吃壞了。

  而禮旭看到這些,尤其是動物的肉的味道,不禁想起自己還沒有吃素以前,好像都覺得這些味道挺好。但是真正吃素,有一段時間沒有碰這些肉食了,再去到吃肉的地方,聞到肉的味道,真的覺得不舒服。而且覺得這味道很不好聞,奇怪了,同樣是肉,怎麼以前聞跟現在聞不一樣?所以有一句話說,「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你到一個賣魚的地方去,剛開始進去,臭得不得了,你在那待個二、三個小時也習慣了。就像我們一開始不懂得吃素對健康,還有對養自己的性、養自己的慈悲心的好處,好像大家都這樣,就跟著這樣了,也就習慣了。等真正明白了,不忍吃眾生肉了。

  而且現在眾生肉吃得太凶了,把很多的原始森林都砍伐來養殖了,養羊、養牛,養這些牲畜。森林是地球的肺,這個肺被嚴重破壞,就沒有辦法很好的把整個地球的空氣綠化,所以這空氣污染了。再來所有這些牲畜牠排放的這些氣體,都會嚴重影響大氣層,所以這個溫室效應跟人吃肉有非常大的關係。甚至於這些牲畜排放的東西,對於水源、對於土壤都有很大的染污。而人類也因為要吃肉,供應量太大,所以根本趕不上人食欲的速度,所以就用大量的荷爾蒙、抗生素,打在這些動物的身上,所以都是催大的,所以肉裡面都有很多的毒素。甚至於被殺的時候,牠也會產生很大量的毒素。所以有一些民族他不吃血的,他吃肉,他不吃血,因為他知道這個一生氣,很多毒素都在血液當中。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當中都提到,女子假如不懂,生氣會產生大量毒素,結果她一生完氣,孩子一哭,她又去哺乳,結果很多例子,孩子吃了就死了,所以瞋恨所產生的毒素非常大。而所有的牲畜被宰殺的時候,哪有不生瞋恨心的道理?

  而且我們冷靜想一想,其實這些食物的味道,進入我們的嘴巴時間是很短的,其實我們才有三寸之舌,吃下去其實就沒有味道了。最重要的就是果腹,能吃飽,這個身體有能量就好了。絕對不能因為這個三寸之舌,造了無量無邊的殺業,這個不值得。你看這些植物的根莖花果都可以吃飽,而且味道都很鮮美,何必一定要吃肉傷害牠們的身體,然後折損自己的福報?而且我們要知道,我們在無始劫輪迴當中都在還債,所以為什麼說要求生淨土,了脫生死的人要不再造新殃?你再造新殃要繼續還債,出不去,所有我們傷害的眾生一定會來跟我們討債。所以要隨緣消舊業,把該還的債痛痛快快、歡歡喜喜還完,然後不能再造新殃了。

  而這個債有錢債、有命債,還有情債,這些都很麻煩。錢債還好辦一點,命債、情債那還起來,有時候又心不甘情不願,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了。所以《楞嚴經》當中都是強調到,我們殺對方的命,對方又來要我們的命,「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這還命債。「我憐汝色,汝愛我心,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這個是情債、情欲。你看這兩句話,《楞嚴經》裡面都把生死的根告訴我們了。所以真正明理的人不再造新殃了,真正明理的人深信因果,一切逆境來,歡歡喜喜還債,不再對立了,不再瞋恨。所謂無債一身輕,把債消完了,煩惱愈輕業障愈輕,智慧自然增長。所以真明理的人,不願意再幹輪迴的傻事了。所以佛陀講,吃牠半斤還得要還牠八兩。所以深信因果,不再造惡因,種善因得善果,跟眾生廣結善緣,廣結法緣。

  所以看到這些經句,對人生都有很多的感觸,確實是沒有遇到善知識,像禮旭沒有遇到師長,隨波逐流,無有出期,統統沉淪在五欲六塵當中,頭都探不出來了。很幸運,祖宗保佑,還能遇到師長這樣的明師給我們指點,把很多錯誤的思想導正。所以以前也隨著吃肉,現在明理了,明理之後,人生好像重生一樣了,跟以前的人生感受不一樣了,以前覺得香,現在覺得很臭了。而事實上冷靜想一想,人類也好,動物也好,這個身體都是出不潔之物,怎麼會香?所以人貴在能明理,明白了道理,他就會過上正常的生活。什麼是正常的生活?隨順慈悲心,隨順性德的生活,不再造業了。

  接著我們看經文: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這個是講到八種製造樂器的材料,而透過這些材料製造的樂器,譜出不同風格的樂音。『匏』是指匏瓜,就是我們一般講的葫蘆瓜,『土』是黏土,『革』是皮革,『木』是木頭,『石』是玉石,『金』是指金屬,『絲』指弦絲,絲弦,『竹』是指竹管,這八種不同的材料做成樂器,演奏出來的樂音各有差別。像匏瓜它古人用來製作笙,製作竽,這一類的樂器。像匏製造的笙,它是十七根紫竹做成管,然後列在這個匏中,就做成笙。我們現在華人對於華樂了解得少,所以我們應該更進一步了解中國的音樂,中國的音樂是拿來教化的,非常有智慧的一個音樂教化,只是我們現在在成長過程接觸得少。像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師教學的時候,學生大多最少會一種樂器。

  曾經聽一個朋友講,她帶著孩子走在路上看到孔子像,結果她的小孩說,媽媽,這裡有一個聖誕老公公,我們連至聖先師都不認識了,反而只記得聖誕老公公。現在我們中國的音樂我們不懂了,好像彈的都是西方的音樂了。西方音樂也有可貴,也有它的教化作用,但我們可不能忘了,我們的中醫、我們的音樂,那是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而且音樂、中醫都跟天地之間的大道,都是相應的、都是相通的,我們製造樂器,也都是依據天地的這些規律製造出來的,真的去了解深入,才知道老祖宗的智慧博大精深。像笙彈奏出來,人一聽,心情愉悅,就感覺好像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的那種感受。

  戰國時候有一個君王齊宣王,他就很喜歡聽笙的演奏,這些古樂的演奏。結果有一個成語叫做「濫竽充數」,就是有其實不是很精通音樂的人,他就混在這個古樂團裡面,就在那假裝混在裡面謀得一些獎賞,所以就稱這樣的人叫濫竽充數,其實他是拿個竽樂器在那假裝的。這是一些成語的典故,所以我們中華文化歷史很悠久,每一個成語都有典故,所以歷史文化非常非常的豐富。這個感觸是離開了自己的國土,到其他的國度的時候感觸特別深。

  比方有一次禮旭到了印尼泗水,跟華人講一堂課,印尼的華人就沒有馬來西亞華人幸運,馬來西亞的華人華教沒有斷層過,所以等於是海峽兩岸以外,整個中華文化教育算承傳最完整的一個地區,就是馬來西亞的華教。印尼它有三十多年華人不能學華語,那也等於是印尼華人的一個浩劫。所以當時候禮旭去講傳統文化,是講一句,透過翻譯翻給當地的華人聽。大部分的華人聽不懂華語了,他連華語都不懂,老祖宗幾千年的文化是透過中文這個載體,他就很難去承傳,去受教育了。所以現在印尼的長者都非常著急,他們也是很盡力,希望中華文化能夠很好的在印尼再復興起來。所以我們也是被他們的精神感動,去出一點力氣。結果剛好我講了一句話,講到人要勇於認錯,剛好戰國時代就有一個榜樣,廉頗他對藺相如無禮,他是大將軍,藺相如是宰相,後來他自己知錯了,人家藺相如念念為整個趙國著想,他還在意氣之爭,所以覺得自己很慚愧,他就在身上背了一個荊條,荊條會刺,叫負荊請罪,去給藺相如道歉。結果我在講認錯的時候,就用了這個成語叫「負荊請罪」,才四個字,結果這個翻譯的人員翻了老半天,因為他得說戰國時候有一個國家叫趙國,他得講半天,我們四個字就搞定了。所以這文化悠久,我們身為炎黃子孫福報很大,要珍惜,不能糟蹋了這些寶貴的文化,更有責任把它發揚光大,利益中華民族的後代。甚至於效法師父的胸懷,利益天下的蒼生,讓五千年的智慧,都能成為他們人生的一個燈塔。甚至於是我們的文言文漢字,能成為他們宗教民族文化承傳的載體,它就不會斷了。

  而馬來西亞華人對華教的承傳非常的盡心竭力,所以禮旭觀察,馬來西亞的華人福報都挺大的,像住的房子那麼大,我們台北的有錢人很多也比不上。佛經裡面講量大福大,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福報大?心量。因為他們賺了錢,其中一定拿一份是捐給華教,所以就是說他心裡裝著整個民族文化的承傳,這樣的心量得祖宗保佑,所以福報挺大。讓禮旭也很感動的是,幾乎禮旭去過的獨立中學,就是華教的中學,我見過的每所獨中都有華樂團。在台灣我很少看到,在馬來西亞看,幾乎每一所獨中都有華樂團。所以感覺到了馬來西亞,好像覺得一點都不陌生,甚至覺得在馬來西亞過年這種氛圍,好像比在其他地方的華人,那個過年的氣氛還要濃厚。所以看到這個音樂,想起這馬來西亞華人,對自己祖宗的文化那一分熱愛,還有那一分責任感,這個也值得我們其他地區的華人來學習。所以很可能以後要教國樂,請老師還要到馬來西亞去請。還好,幸好不是去非洲請。

  第二種,用土做的樂器,其中有壎。這個壎長得像一個梨子,或者像個卵,不是很大的一個形狀,有六個孔,它吹出來的音樂聲音上有嗚這個聲音。而它常常跟篪合奏,這個篪是橫吹的一個管樂,也是用竹子做的。兩個樂器合奏起來非常的和諧,所以後來就用壎篪比喻兄弟和樂,壎篪就比喻兄弟。所以這些文化常識我們也了解一下,都會透過很多的譬喻來詮釋五倫八德,尤其是倫常的關係。像一談到音樂,我們談夫妻和合,琴瑟和鳴,那就是指夫婦。所以音樂裡面,譬喻到五倫關係的還真是不少。

  「革」,用牛皮做的樂器,像鼓就是用牛皮做的,而且這個鼓的聲音,咚咚咚咚咚,透過這個音樂就會激勵士氣振奮人心。我們假如去參加一個典禮,他先敲鼓,整個人心是非常振奮。鼓甚至在古代用在戰場上,在進攻的時候,透過鼓聲助長那個聲勢,那個士氣。這個是指革。

  「木」做的樂器有柷,這是用桐木做的,那樂器像一個方形的桶子。我們一般用到木的樂器,可能這一些我們比較陌生,木魚我們就比較熟悉了,很多人有做早晚課,這個木魚咚咚咚,這個聲音。所以木頭做的樂器,它聲音非常樸實,樸拙的聲音。

  「石」,用玉石做的樂器,像磬。這個磬我們在祭孔的時候都會看到,它很多磬排成一排,那叫編磬,而且從小排到大,那個敲的聲音非常的清脆,很好聽。它的形狀就這樣,就折一個角,彎一個角,讓人感覺好像一個人在行禮一樣,就是彎下來鞠躬。所以比喻鞠躬稱作磬折,這個磬它的形狀就有點折了一個彎,很像人鞠躬,用磬折比喻鞠躬。

  「金」,用金屬做的樂器,像鑼、銅、嗩吶,像喇叭,都是用金做的,聲音很響亮。有一個成語叫「鳴金收兵」,古代打仗覺得形勢不妥當了,不能再戰了,趕快鏘鏘鏘,鳴金收兵了,不可戀戰。這個是金。

  「絲」,用絲弦做的,像古琴,像瑟,像古箏、琵琶、二胡、三弦,這種樂器好像比較常看,它是用手來撥彈的。它聲音的音域非常廣,像古箏談那個高山流水、十面埋伏,你看那個聲音起伏很大。而且它的聲音很悠遠美妙。

  「竹」,用竹子做的樂器,有簫、笛這一類的,它是竹管穿孔製成。而這個像簫、笛子,它也很攜帶方便,有時候朋友聚會,隨興所至,一拿起來就開始吹了,那氣氛也都會很歡悅。

  所以學一個樂器,在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候,很能夠調劑氣氛,你看音樂一奏起來,大家心情愈來愈好,是很好的帶動。所以古代任何的禮儀都是配合音樂的,而且是什麼場合奏什麼音樂都是有規矩的。像你宴客,那個音樂一聽起來就非常輕鬆愉快;或者上了朝堂,放的音樂就莊嚴肅穆;像祭祀放的,鐵定也都是非常莊重的音樂。而且這個禮儀跟音樂相輔相成,就在禮樂的配合教化之下,增長人的善根。像禮旭是二OO五年到了廬江,二OO六年初,我們除夕的時候祭祖,那是平生第一次參與祭祖,我們有行禮,還有配合上一些音樂,很多大男人都流眼淚,代表在禮樂的教化之下,人的內心有很大的觸動,觸動心靈的一種效果,真的是禮樂的洗禮。

  我們也希望很好的透過我們的學習,把禮樂能夠承傳下去。像李炳南老師非常用心,也很有智慧,看到現在人都不懂禮了,他編了一本《常禮舉要》,我們讀了就知道有規矩可循,不會不知道自己的身分應該做什麼,在哪些場合應該做什麼,都不知所措了。所以這個《常禮舉要》大家也要好好學習,這個對我們修學非常有幫助。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學禮,很難在人群當中立足;不學禮,什麼時候得罪人自己都不知道,妨礙到人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學禮之人,就是當一個不要被人家討厭的人,進而能當一個受歡迎的人。因為禮的精神是恭敬,「禮者,敬而已矣」,它的核心精神就是恭敬。一個人處處存恭敬心,他不會得罪人,他鐵定會受人家歡迎。

  我們漢學院重視禮教,所以都有課程,在大一大二大三都有教禮,大一有《常禮舉要》,之後也有五經,這個《禮經》就一定要教了,大家學了要深入,都要有志氣把它承傳下去。我們現在這個時節因緣,文化危急存亡之秋,都要有大的氣概、有大的志向,效法孟子。一談到孟子,因為最近我們聶教授來給我們授課,比較有機會親近他老人家。他老人家真的學問非常的淵博,尤其他處世非常的有涵養、很有禮貌,而且處處心很細、很柔軟,都能關照到每一個人。所以我們漢學院的學生很有福報,都能親近這些很好的老師。而聶教授他對外講課,其中就會講《孟子》,而且他的題目是「中華男兒大丈夫」。那孟子是我們中華男兒大丈夫的代表,為什麼?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大丈夫。為什麼他能面對這些境界而不動?孟子有講,他自己現身說法,他養他的浩然之氣。人有正氣,就不容易被外境轉,不容易被邪所轉。聶教授他就問我們,那孟子是怎麼養他的浩然之氣的?其實答案就在《孟子》裡面。因為《孟子》有講,「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懂得仁義禮智,等於是他處世念頭一言一行,統統是在正能量當中,他的浩然正氣就不斷提起來了。而且他有正確的價值觀,也是養他的浩然正氣。我們看假如我們的價值觀是享樂是縱欲,那就沒有正氣了,那就行屍走肉了、隨波逐流了。

  所以孟子他告訴我們人生有三樂,那是正確的價值觀,假如我們人生的追求是朝著這個三樂,那也是養浩然之氣。第一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他人生的目標是天倫之樂,是孝養父母,是團結家人,興旺家族,這樣的人可有正氣了,可有責任心了。第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俯仰無愧,處處對得起良心。我們俗話講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這是他有正氣。而且俯仰無愧的人,他心上沒有見不得人的事,沒有擔憂的事。因為人做壞事了,常常都是處在怕被人家發現了,講了一句謊話,隨時要在想,被別人揭穿我又要怎麼狡辯?那累死了。所以俯仰無愧的人好吃好睡,心上沒事,躺下去幾分鐘,甚至於有的我還見過幾秒鐘就睡著了。禮旭有一個朋友,剛好我大學時候他來找我,我們兩個兄弟聊聊聊,突然他說,禮旭我要睡覺了,我說好,十秒鐘他就開始奏起美妙的音樂。還有一次更誇張,跟我打電話打到,我怎麼聽到對面呵呵,他睡著了。隔天我再跟他聯絡,我說你昨天講電話講睡著了,他說,有嗎?有嗎?他工作很盡職盡責,雖然身體累,但他盡了力,所以覺得無愧於領導、無愧於工作。他又從事於教學,他無愧於學生。所以孟子這三樂有味道。

  第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個就是人能為家族,能為整個社會培養好的人才,培養好的下一代。每一個人都要有這樣的胸懷,叫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我說,可能我們會說,那我又不是很懂這些教理,其實我們能做給人家看,能做得出來,哪怕理不是很會講,那就已經表演給大眾看了。就好像大陸河北白方禮老先生,他老人家不識字,可是他就很有民族的使命感。他七十幾歲回到家鄉,看很多小孩不去上小學,一了解,學費繳不出來。他老人家很著急,覺得他一生不識字很遺憾,看著這些孩子不上學,他比他們更難過、更著急。結果居然把他一生五千塊,等於是他養老的錢,全部拿到他當地的學校。那校長不敢收,因為他的工作是騎三輪車,他辛苦了一輩子就攢了這麼點錢,全部要捐,那校長不肯。他堅持,後來校長被他感動了,收下來。結果他做這個事情他兒女不能接受,他老人家說,這是我的錢,你們不能管。更讓他的子女驚訝的是,他不只把錢全捐了,他回來以後,因為是回家鄉去看到的現象,回來以後重操舊業,又開始踩三輪車賺錢,賺的每一毛錢全部都用來資助沒錢讀書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捐了三十多萬。從七十幾歲踩到將近九十歲,繞了赤道十八圈。

  他的事例後來老百姓知道了,非常感佩,佩服他。而且每一個接受他資助的學生,後來一了解,當拿到他的資助的錢,從他手上接過去,都觸動這些學生的心靈。後來這些學生畢業出社會了,都有從事一些公益的這些事業,公益的這些善舉。所以你看他老人家不識字,他用真心,他也不會講這些經教的道理,可是你看他那個精神傳承了多少人?幾百學生。所以重要的是什麼?真誠的心,毫無保留的奉獻精神就能感動人,就能成為社會民族的榜樣。這個跟地位跟財富不相干,從佛門來看,盡心盡力就是圓滿,不是外在哪些條件。大乘佛法論心不論事,他捐的錢,那個大富翁不知道是他的多少倍,可是他是毫無保留,全然奉獻。所以在大陸視他為這個民族的脊梁,就好像脊梁骨,那個精神把整個民族的正氣樹起來。因為他念念為了整個民族後代子孫,希望能出人才,所以他一直資助教育,所以這個叫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他有這個胸懷,他不能教他出錢,讓學生能夠去受教育。

  所以從聶老對《孟子》的這些領會,所以人之四端養浩然正氣,人的價值觀是人生這三樂,也是養浩然之氣。事實上整部《孟子》,我們真正去領會孟子的存心,他講的每一句話都長我們的浩然正氣。所以剛剛跟大家講到,我們處在這個文化危急存亡之際,我們也要想起孟子的一句教誨叫,「當今之世,捨我其誰」?這句話我們常常勉勵自己,也養浩然正氣。

  下面講到: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

  這個是講到漢語裡面有四聲,平上去入,而平聲它還包含陰平、陽平。而現在普通話裡面,我們現在普通話是四聲,一聲就是古代的陰平,二聲,古代的陽平,三聲就是古代的上聲,四聲就是古代的去聲。可是陰平、陽平、上、去,古代的入聲去哪了?所以因為元朝用的就是接近現在的普通話,所以入聲表現不出來了,入聲融入了現代的四聲裡面。但是因為古代這些詩詞,它是用平上去入,而且它是有音韻的,所以假如是讀古詩詞,還得要用古代這個平上去入,它比較能表現出情感來。所以每一個地區的人,你們本來的母語,還是要好好把它保存下去,那個非常可貴的。不管你是哪一個族群,你是客家人、你是閩南人、你是廣東人,不管你是哪一個地區的人,那個地方的俚語都包含著這個地區祖先幾千年的智慧。你像禮旭是閩南人,我們從小爺爺奶奶順口就來幾句俚語,都是押韻的,都很熟悉。「人若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你看這個一讀起來就很有味道,你假如把這一句翻成現在的普通話,人假如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就是念起來味道有點不一樣,因為它有韻。包含我們小時候常聽,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有時候你看這個有韻的,念著念著頭就動起來了,是吧?所以你看人家古代,都是用這個韻來讀經,所以叫搖頭晃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你看搖頭晃腦,他就抒發自己的情感,假如昨天有鬱悶的事,念一念就沒事了。所以古人不得憂鬱症,現在憂鬱症的人那麼多。所以要恢復我們這些各地方的方言,然後又能夠來吟誦經典,當然現在普通話也可以吟誦經典,所以讀書是很快樂的事情。

  古代留下來這些讀書法非常非常好,像我們在文字學裡面有講到音義同源,那個聲音跟義理它是相應的。你譬方說小溪的溪,你看怎麼念?khe,khe,khe。你看江河的江怎麼念?kang, kang,你看那個聲音一看就很大。你念那個溪你念念看,念不念得出江的味道出來?溪,溪,剛,你看那個發音的位置,其實就告訴我們那個意思是什麼了。你看老虎的虎,hóo,就已經形容那個虎的樣子了。包含像尷尬,普通話叫gān gà,你感受到尷尬的感覺了嗎?但是你看閩南話說ngai giok,聽起來就挺尷尬的,這個都很有味道。

  所以禮旭當時候在教小學的時候,也覺得我們身為閩南的子孫,應該這個閩南話還是要把它繼承,稍微有去學了一下,所以就知道這個入聲字,它叫短促急收藏。這個就是入聲字的判斷,因為它已經融到現代的一聲二聲三聲四聲,你要會念,你就能判斷它是入聲字。比方說竹子的竹叫tik,它就很短,一念就沒了,短促急收藏,tik,白雪的雪,suat。像有一個,唐詩裡面有一首詩叫《江雪》,這個是柳宗元作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它裡面有好幾個入聲字,你不用閩南話,不用傳了比較幾百年幾千年的方言來念,念不出味道。像千山鳥飛絕,這個絕就是入聲字;萬徑人蹤滅,這個滅也是入聲字;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入聲字。再舉一個例子,我們比較熟悉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它裡面有很多入聲字,我先念一遍給大家聽,你們看哪些字是入聲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少入聲字。你看這個都是押韻的,你念著念著,念快了就可以唱了,它都有韻腳。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所以以前這些詩詞都能唱的,所以唱著唱著就不會得憂鬱症了。

  好,所以我們說『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調協」就是協調的意思。而古代有一個對聯叫,「四時春夏秋冬,五聲平上去入」,為什麼叫五聲?因為平聲裡面有陰平陽平,所以陰平陽平上去入,這個可以稱為五聲,五聲平上去入這是一個常識,我們了解一下。

  接著我們看下面的經文,這一段比較長,講的就是我們五倫的關係,五倫十義: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

  『高曾祖』這三個字代表三個我們的長輩,「祖」是指祖父,「曾」是指曾祖父,曾祖父就是祖父的父親,高祖父是祖父的祖父,這也是三代人。三代人接下來父親,第四代,『父而身』,身是指自己,父親第四代,我們第五代。『身而子』,我的下一代,第六代。『子而孫』,孫第七代。『自子孫,至玄曾』,這個「玄曾」是為了押韻,應該是曾玄,為了押韻,玄曾,因為孫子再下去是曾孫,曾孫就第八代,曾孫再下去叫玄孫,有時也稱元孫,第九代。直系血親九代就這幾句話念下來了,『乃九族,人之倫』,就是直系的血親,跟我們關係最密切的,這個是九代、九族,九代人。為什麼叫直系?就是你上面的直系血親有他才有你,沒有他們就沒有你了。所以我們是他們的血脈傳下來的後代,所以對我們的恩德都非常大的。從我們以下的四代跟我們很有關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福德會庇蔭他們,風範會庇蔭他們。但是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我們假如做得不好就殃及子孫,這個關係非常的密切。所以這個九族人之倫,人類的倫常。而且這個人倫關係不可以亂,只要一亂,這個家就要敗了。

  我們看現在家為什麼這麼亂?父子衝突、夫妻衝突,兄弟不和,人心離散,家都不像家了。所以人受教育首先一定要接受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這樣我們才懂得倫常。像《左傳》裡面提到的,在鄭國裡面發生的事,「鄭伯克段於鄢」,這是孔子作《春秋》寫的一句話。其實這一句話已經在一字當中,就已經點出來鄭國為什麼發生這麼大的事故。就是因為鄭莊公沒有當好哥哥,所以他的弟弟共叔段也不像弟弟,鄭莊公的媽媽不像媽媽,所以他兒子也不像兒子,搞得這個倫常的衝突。所以就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那就君不君,臣不臣,所以所有國家的動亂還是先來自於家庭倫理的缺失。所以確實家庭是國家的細胞,尤其這個家族又是國家領導人的家族,那影響就更大了。所以父母官、父母官,為官的人是老百姓的榜樣,是領頭羊,得要做出樣板才行。所以《大學》裡面說,「一家仁,一國興仁」,這個家就是指國家最高領導人。「一家讓,一國興讓」,周朝泰伯仲雍把國家讓給自己的弟弟王季,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這個領導人非常貪婪,上行下效,這個國家就亂掉了。所以看一個領導者影響太大了,「其機如此」,你看那個影響多大。

  經句接下來具體講到我們整個倫常當中的五倫關係,這個倫常關係在《禮運》,《禮記.禮運》裡面有一段話,這一段話也跟大家分享,就是我們祖先確實是通達人情事理。經文說到,「何謂人情?」這我們前面學過的,「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就是這過去生的習氣帶來的,有時候沒人教,這個習氣會現前,遇緣會現前。你看那嬰兒有的才一、二個月,他肚子餓了,媽媽來的比較慢一點,你看他氣得整個臉都紅起來。那誰教他的?不過聽說一些孩子胎教做得好,非常好養,不會亂發脾氣的,所以你就看這遇緣不同,他的胎教不一樣。再來他父母懂得求子,他感應到可能過去不知道哪個朝代的聖賢人,來投他們家的胎。我們之前已經講過了「求子三要」,印光祖師教的。這個是人情,這我們要懂,懂了,懂得調伏自己這些習氣;懂了,懂得包容別人這些習氣,人有這些很正常,從我們自己改起。也是《大學》教我們的,「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你做到了,自自然然帶動別人去做。「無諸己,而後非諸人」,你自己都沒有做到,你教人家做,人家不服氣。所以我們這個五倫十義也是一樣,你自己不做,都要求別人做,人家不能接受的。所以這個五倫十義,懂了之後是從自己要求起的,可不能我們懂了之後就看別人、要求別人,這錯了。別人有沒有做到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到,為什麼?義,五倫十義,義是應該做的,不是要別人要求的。而且這十義都是我們性德本有的,不是說誰規定出來的,那我們何必要隨順自己的習氣糟蹋自己,何不隨順我們的性德,去把十義很自然的做出來?所以這個是我們首先要建立很正確的態度。

  這個在孔子的教誨當中,記載在《孔子家語.三恕第九》,《孔子家語》的第九篇,孔子就講到君子有三恕。恕道在孔子的教導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德目,我們有一句格言,我們很熟悉的,謙卦六爻皆吉,六十四卦裡面,只有一卦是六個爻全部都是吉祥,就是謙虛。《了凡四訓》很精彩,從立命之學接著談怎麼改命,具體的做法。因為立命之學把改命的理論方法講清楚了,接著具體怎麼做?要改過,要積善。最後怎麼保持?你不能做了一、二年之後又退轉了,又打回原形,那也不行。要謙虛保持,甚至於謙虛再提升,謙則受教有地,你可以不斷檢討自己,可以不斷接受別人的勸諫;再提升,謙則受教有地,取善無窮。這些都是《了凡四訓》的句子,大家假如能夠一個禮拜最起碼念一遍,因為《了凡四訓》這些教誨,對我們修行修身幫助非常大。幾乎我們有任何煩惱,這裡面都有法藥,這些經句就像藥一樣,你一吃,藥到病除。假如你們不相信,到時候你說我現在有一件事很煩,我不知道用《了凡四訓》哪一句法藥來對治來服藥,那你們就可以問一下班主任廖老師,他會用《了凡四訓》來幫助你們,好。

  所以剛剛講到這一句「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行」,寬恕的這個恕字。因為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有沒有一言可以終身落實受益無窮的?這個學生也很會請法,問孔子哪一句話可以終身去落實,可以有很大的利益的。孔子就回答他,「其恕乎」,就這個恕字。因為孔子覺得人道德的一個目標,就是契入一個仁的境界,仁用佛家叫慈悲,你就是一個仁者,你就是一個菩薩。可是你要契入這個境界,要從恕道開始學,孟子有講「強恕而行」,強就是勉強,就是你時時提醒自己我要守恕道,你能這樣去要求自己。下這樣的功夫,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你慢慢慢慢就會契入仁慈的境界。禮旭寫一下,孟子這段話很重要。所以這個恕是能契入仁愛境界的一個德目,也是我們處世非常重要的修養。

  而在《孔子家語》裡面,孔子說君子有三恕,哪三個方面你要寬厚,你要有恕道?其實這個恕字大家一看,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就是如其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設身處地。我們看一個怒字,心上一個奴,一個奴一個心,發怒的時候自己已經被習氣控制住了,變成習氣的奴隸。這個字也在教化我們,誰願意當壞脾氣習氣的奴隸?可是人假如能夠轉怒為恕,這兩個字很接近吧,比方說這個人的行為你很生氣,這是怒,結果我們去了解一下,他的家庭情況很不好,他很可憐,他失教了,你就轉怒為恕了。你看到一個人,他生出來的時候也是這麼天真、這麼無邪可愛,跟我們都一樣,可是為什麼後來他的行為會偏頗?所以「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你這個恕道一起來,你的怒氣就沒有了。其實這些貪瞋痴都是假的,念頭轉過來,它在哪兒?真的它是隨時都在的。所以它會變化的東西都不是真的,你別把它當真,當真就認賊作父了。所以二祖大師去參拜達摩祖師,二祖說我的心不安,達摩祖師說,來,拿來我幫你安。二祖回光返照,我這個心找不到,假的,「覓心了不可得」,他就領悟了,那是虛妄的,不要當真,不要被它控制住了。而那個真心隨時都在,一把正能量提起來,用真心,邪念污染不上,這也是《了凡四訓》教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我們自己有國君,有領導人,我們沒有很好的去事奉,可是我們底下有下屬,我們就常常給他使喚來使喚去,也不是很尊重他。我們閩南話說給人家喚來喚去,這個是沒有恕道。為什麼?人家心裡難受,你自己都做不好,還處處要求我們,還這麼苛刻,這樣的人很不厚道,非恕也。而且是都不會反省,沒有羞恥心,自己做不到都不生慚愧,還要求別人。

  「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他自己的父母親都不好好侍奉、不好好孝敬,然後就要求他的兒子,你要對我好,你要報我的恩,你看他兒子服不服?他現在才三歲、五歲,你這麼要求他、壓他,他敢怒不敢言,不過他心裡想,你對爺爺奶奶這麼不好,還叫我要對你好。好像民間也流傳故事,就是有一個人,他父母年紀大了,他很苛刻,怕父母把碗摔壞了,他就很凶,做那個木的,用木頭做的碗給他父母用。父母看他態度,吃飯的時候都很緊張。結果有一天他兒子講,爸爸,那個碗我以後要用。他爸說,你以後要幹什麼?我要留著以後給你們用。他自己才有所領會,你看他現在怎麼對他爸爸媽媽的,以後他兒子就怎麼對他。所以我印象當中,我自己的外婆曾經講過一句話,她是用閩南話講的,意思就是,每個人一生都會做一次父母。所以現在你當兒子你不孝順,把父母折磨成這樣,以後你自己也會當父母的,你種因得果,你現在怎麼折磨你父母的,以後你子女就怎麼折磨你。東北有一句話叫,「老貓房上睡,一輩傳一輩」,你做得好,下一代就承傳;你做不好,很快就報在自己身上了。所以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不能敬」,你對自己的兄長不夠愛敬,「有弟而求其順」,結果你底下有弟弟,就一定要他順從你,這個也「非恕也」,人家都很難接受,根本就不認同。孔子在《家語》裡面這一段話,其實也給我們啟發,這個五倫十義都是要從自己做起,而不是去要求別人。

  我們上一節課也跟大家共勉,不要跟人結怨,你自己沒做到又要求人,鐵定結怨,去不了西方。所以這個恕道,只要求自己不要求人,這個對修行很重要。「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我們複習一下之前這兩句,在《中庸》跟《論語》的教誨。而且實在講,自己沒做到去要求別人,有羞恥心的人不好意思。

  好,經文裡面具體講到了,這個倫常裡面首先父子恩,這個恩是指親愛,這天性。「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而這幾個關係都是天然的,不是說誰規定的。而且這個五倫就是禮,我們剛剛才講完禮樂教化,禮在何處?跟我們生活密切關係,幾乎可以說所有的生活都是禮,你怎麼跟父母應對進退都是禮,夫妻怎麼相處也是禮。舉一個比較核心的,五倫的互動讓我們去體會,倫常就是禮教。所以禮是我們人類的倫理觀,修齊治平,《大學》裡面講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定靜安慮得是修學的方法。再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就是我們人生的價值。所以修齊治平這個是價值觀,這是聶老總結中華文化幾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都是我們正確的思想觀念。我們假如不讀這些經典,不知道人生的價值觀是什麼,甚至會被誤導。倫理觀,禮是倫理觀,和是社會觀,我們跟人相處以和為貴,中庸是哲學觀,哲學其實就是探討宇宙人生的真相,中庸是儒家的心法,因為找到宇宙萬有的根源。

  大同,《禮運大同篇》裡面,一種社會的情境,一種讀書人追求的目標,就是大同世界,那個是中國人的世界觀。所以老祖先給我們教得非常的仔細,所以有一句話講,「上則恩賜有加」,這就講到了「君則敬,臣則忠」,上位的人對底下的人非常愛護,給他的生活照顧得很好,論功行賞,恩賜有加,「下則鞠躬盡瘁」,這個下就是指臣子,「禮行於君臣矣」。上則恩賜有加,下則鞠躬盡瘁,這就是禮教。「定省溫凊,出告反面」,這就是我們生活每天,你要出門,出必告,反必面。晨則省,昏則定,關心父母,冬溫夏凊,這個是「禮行於父子矣」。「外內位正」,外內位正就是男女分工清楚,「和而有別」,和氣,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有別就是別在負責的工作不同,職責不同,「禮行於夫婦矣」。「長幼有序,伯友仲恭,禮行於兄弟矣」,長幼有序的一個態度。「樂群敬業,毋相聚以邪談,禮行於朋友矣」,朋友在一起之間很合群,彼此互相勉勵,大家都很認真讀書求學,都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會去談一些流俗的、甚至是邪知邪見的東西。所以這個禮教就是我們的生活。

  而且戒是佛家的本,禮也是儒家的本,道德仁義都要靠禮教去落實,沒有禮,道德仁義沒有基礎了,變成一個空話了,一個目標,但是達不到了。所以這個父子恩,我們就想到這種天性是自然的,所以「父不厭子醜」,沒有說父母在嫌自己孩子醜的,「子不嫌父貧」,子女不會嫌棄父母貧窮,真的他那個天性保持,只要能跟父母在一起,他就覺得是最幸福的人。這個現代都有例子,不是古代這樣。在山西有一個孩子叫孟佩杰,她四歲被她的養母收養,結果她八歲的時候這個養母生病癱瘓,她八歲就負責這個家了,照顧她癱瘓的媽媽。癱瘓,每天要給她翻身,每天要幫她做運動,不然她會褥瘡,不然她的肌肉就萎縮了。她母親體重那麼重,她才八歲,我們有時候想一想,一個八歲的女孩這十多年怎麼過來的,把她母親照顧得很好,之後感動當地的醫院去醫治她的母親,免費醫治。所以孝感動天,現在她媽媽可以坐上輪椅了。然後你看她,在她這個八歲孩子心中,只要她母親在,她就有活著的這種動力,她就有家了,八歲的孩子她天性流露,哪有說嫌棄她母親的?我們會嫌棄父母,我們天性已經都受到欲望的染污很嚴重了,那叫愈活愈沒天性了、沒天理了、沒良心了,就麻煩了。

  而且畢竟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教育的恩德,尤其我們想到這個生育,還沒生以前懷胎守護,就非常辛苦了。有的母親懷孕期間還害喜的話,那是很難過的,東西都吃不下,可是為了孩子硬一定要吃下去,不然沒營養,這個是「懷胎守護恩」。那生的時候也很痛,那個是天底下最痛的,一些產房它那個生產的床上,那個柱子那麼粗,都被拉彎掉了,這個叫「臨產受苦恩」。把我們生下來了,母親馬上就忘了那個天底下最痛的痛苦,叫「生子忘憂恩」。把孩子生下來了,最關注的就是孩子健不健康,所以光是這個生育的恩,實在講我們一生都報答不了。所以佛經裡面對於父母之恩,那個譬喻就讓我們感受父母恩重難報。所以也是以天地來比喻父母的恩,比天高比海深。那整個養育的過程多少的歲月,所謂「嚥苦吐甘」,苦的事情吞到肚子裡,甘甜的東西、甘甜的事讓孩子去享用。「回乾就濕」,尿了床,都把乾的地方給孩子,自己睡濕的。「哺乳養育」,乳是母的血,把這些營養的東西給孩子。所以女子死後這個骨頭的顏色比較深,那就是營養都透出來給孩子了。「洗濯不淨」,我們尤其三歲以前沒有行為能力,這些屎尿都是父母來清理,甚至就不知道這些不淨的東西,不知道幫我們清理了多少,所以真的是我們是被父母這樣一把屎一把尿拉拔長大的。長大了有時候離開家,「遠行憶念恩」,常常還得擔心我們。「深加體恤恩」,體恤我們在人生種種這些情境。有時候父母,我們考試他比我們緊張;我們工作了,他比我們擔憂;我們結婚了,他比我們還操心,深加體恤。「究竟憐憫」,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等於是父母一生到他閉上眼之前,都是在關心擔憂著他的孩子。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父子恩這個恩字,它是天性。尤其我們當子女的看到這個恩字,就要回想自己一生點點滴滴,都是父母的恩德,我們才有今天,才能活在這個天地間,這是父母恩。

  『夫婦從』,這個從是互相遷就,夫妻之間相敬如賓,互相恭敬、互相感恩,真的有一些情緒起來了,另外一半懂得恆順,就不會衝突。這個丈夫,這個夫也有扶的含義在,就是要照顧保護好妻子,領妻成道。那太太要助夫成德,叫賢內助。而《太上感應篇》這個老子的教誨,其中對於男女有一段開示非常好,經文裡面講的,「男不忠良,女不柔順」,這個是用兩個字來展現男子女子,丈夫妻子應該有的德行。這個不好挑,假如讓我們來挑,這麼多德目,這麼多中國字,讓你挑兩個字,把男女的本分彰顯出來,男女的修養彰顯出來,這不容易的。可是我們看太上說的,「男不忠良」,忠是盡心盡力,良是善良,說一個男人他就很有責任感,全心全意為家庭,他忠貞,他不會變心,他有道義,所以男人不忠良,不像男人了。「女不柔順」,那就代表柔跟順是女子重要的德行,忠跟良就是男子重要的德行。

  所以這個「夫婦從」,夫唱婦隨,相敬如賓,然後懂得互相禮讓、忍讓,就不衝突了。那當然忍住一時之氣,不要對立、不要講一些很刻薄甚至翻舊帳的話,最後隔閡就愈來愈深。所以要能忍,能包容。也要懂得適時的溝通,人有時候一不溝通,愈想偏得愈厲害。所以溝通也是五倫關係,甚至是修行每個人必修的科目。你也不能說我這個人就不會講話,我這個人就不會溝通,講這種話叫不負責任,講這種話叫拒絕成長,這個就不成熟了。該學的、該提升的,成人,這個成什麼意思?成熟。我們不能有一個成人的身體,那個心念都還像個小朋友一樣,所以拒絕改變、拒絕成長,那個叫幼稚,鬧小孩子脾氣,是吧?我們看小朋友說,我不要我不要,那該做的事哪有這樣不學的,不改變的?所以實實在在話,夫妻之間,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殺手不是別人,不是外在的東西,是自己不願意改變。人的這種固執,不願意成長才是最大的問題。願意改變,心念一轉,依報隨著正報轉,決定五倫關係愈來愈好。老祖宗對於我們處世待人,也給了我們一句金玉良言,師父說最佩服的就這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懂得反省的人,他就會調整改變自己,任何問題都能解決。這是夫婦從。

  『兄則友』,友愛弟弟妹妹,『弟則恭』,弟弟恭敬姐姐哥哥。兄弟我們常說手足,這是分不開的,而且是同氣連枝,這個根是父母,是祖先,再發展出來連枝。但是這些枝拉回來是同一個幹、同一個根,所以父母是我們的枝幹。可是我們跟兄弟是一體的,都是父母的心上肉,所以父母最難過的就是自己兒女不和,這個是最難過的。所以有一個母親就講了,你們兄弟姐妹和樂,勝過你們給我多少錢,對。父母他最安心的是看到他的兒女團結,因為他遲早要走,他一看到這個,他自己的孩子之間那麼互相照顧,他的心可安了,那個是最令他欣慰的事情。所以為什麼《弟子規》說,「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古代有一個禪師,法昭禪師,他有一首詩就講到,「同氣連枝各自榮」,這一首詩很啟發我們,怎麼去與兄弟姐妹相處。「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不要動不動言語就帶著情緒,傷了兄弟之情,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這句話實在講,十幾年前這句話禮旭感覺還沒那麼深,現在步入中年了,這句話可有感受了,一回相見一回老,好像每次看,一年看沒幾次自己的姐姐,最明顯的,白頭髮增加的速度很快,「能得幾時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假如兄弟姐妹住在一起,能忍大家就非常安樂、不衝突。「莫因毫末起爭端」,不要因為一些小小的事情就摩擦衝突。「眼前生子又兄弟」,我們又有下一代的時候,他們之間也是兄弟姐妹。「留與兒孫作樣看」,這下一代都看著我們,我們相處融洽了,就把這個兄友弟恭的家風傳給他們。

  諸位同學你說,我又沒有兄弟姐妹,其實我們現在同一個班,我們整個漢學院就是一個大家庭,你們以後也會有學弟學妹,他也看著我們。所以這個家不只是血緣關係的家,尤其我們是弘揚文化的一個大家庭,我們的緣分不亞於親人的緣分,很可能就是過去生我們都共同發過願,這一生才一起來為往聖繼絕學。法眷屬有時候勝過親人的因緣情感,因為志同道合。所以大家彼此之間互相愛護,而且要有責任感,我們現在大家互相愛護,不分彼此,就給以後的學弟學妹一個好樣子看,所以留與後面的學弟學妹來效法學習。所以弘一大師有一段格言,他用書法寫出來,這也是墨寶,就講到,「以慎重之行立身,則道風日遠」。我們時時很慎重,謹慎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要做表法的。《中庸》講的,「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每個人都有這種態度使命,那我們整個團體,包含現在極樂寺本科預科的,學風道風都立起來,則能道風日遠,這個學風道風就能影響久遠。所以不是我們讀畢業了,拿了個碩士博士了才能弘法利生。當下就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當下只要依教奉行,只要做好榜樣,就是在弘法利生。

  好,我們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