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人貴自知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0/7/2  英國蘭彼得  檔名:55-165-0001

  感覺自己步入中年,時間再過非常的快,都會想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而且感覺不是是日已過,好像一晃,這一週過去了,這個月過去了,這一年過去了,到底自己是進步還是退步,真的要靜下來問問自己,真的要為自己的道業負完全責任。尤其自己是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就是當炎黃子孫才有這麼好的儒釋道教誨可以學習、可以傳承,你生在其他的地方可能就沒這個緣,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沒有緣,沒這個機會了。既然等於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會,自己能遇到可以當生成佛的法門,假如沒有掌握住這個機緣,那不是無量劫來積累的善根福德因緣自己給糟塌掉了?那這個就是最大的冤枉了。被人家欺負,被人家侮辱,這個不冤枉,這個隨緣消舊業,還消我們的業障,還增長我們的忍辱功夫,這個不冤枉,最冤枉的是誤了這一生脫離輪迴、當生成佛的機會。

  所以得很認真對待自己的法身慧命。所以到底一天過去了,一年又過去了,是進步還是退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個時候得要自我勘驗,檢查檢查自己,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就是放下了多少習氣;形式就是我學佛多久了、我吃素多久了、我每天念多少佛了,這個都是手段。但是假如不善去自我勘驗,那很可能都被自己這些外在的形式給騙了,「我每天都有做功課,都有念佛」。但是這個勘驗,那得看我自己煩惱有沒有愈來愈輕?我爸爸媽媽一直提醒我的壞習慣,我有沒有改掉?我情緒化的情況少了沒有?我面對食物會不會貪著?我面對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會不會太依賴、貪求?面對境界,我容不容易情緒起伏?這個都是我們真實的功夫。甚至於自我檢查、自我勘驗,還可以去問問身邊的親人,比較熟的朋友,會跟你講真心話的,問問他們,自己有沒有比較柔軟了。以前他們都得看我的臉色,現在有沒有比較能夠體恤他們?等於是他們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尤其一個人有福報的話,就沒有人磨他,每個身邊的人拿他沒辦法,甚至敢怒不敢言,他有福報;他沒福報,人家都磨他。

  所以這個自我的檢查非常重要,不能自己騙自己,那就變成自欺了。《了凡四訓》講,「惟從心源隱微處」,就是內心深處,「默默洗滌」,才能有所省察到自己念頭不對的地方。就像《大學》有一句話講,身有所忿懥,不得其正,我們一有情緒上來,這個心已經偏掉了;心有所憂患,不得其正,事情還沒到,我們就擔憂了,那心已經偏了;有所恐懼,不得其正,事情還沒來,我們就有逃避、不敢面對的心情了。所以,假如我們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我們面對這個人事物都是先擔憂、恐懼,那這個心已經不在道中了,這個我們要觀察得到。人是經一事長一智,我們是經一事就增加了煩惱、增加了負擔,所以這個就不叫歷事鍊心。人真的懂得在境界當中去鍊自己的心,那應該是面對境界愈來愈沒情緒,愈來愈不會去貪著,愈來愈沒有恐懼、沒有憂患。

  所以這些經句我們讀下來,那跟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的心有這些情況,就已經不在道中了。所以我們懂得隨文入觀的人,一看到《大學》這四句話,馬上問自己,我現在還沒遇到即將遇到的這些人事物,我明天要面對了,我現在就擔心了、就恐懼了,那我的心境已經偏了。那我為什麼會擔心、會恐懼?因為我經歷事以後,產生了執著、產生了擔憂。有一些修行的人,說不敢回家了,怕家裡的人增長情執。他那個不敢回家,那個不敢不就是恐懼嗎?但是他愈逃避、不敢回去,那對他有幫助嗎?那他的家裡人會有什麼感受?我們自己的心不是在真心,那我們的家人是我們的依報,我們的心不是真心了,難道這個依報會轉得好嗎?他們就會覺得,我這個親人學了佛以後,對別人可好、可親熱的,只是不願意回家了。那你說他們怎麼理解?

  所以人的念頭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這個自我勘驗,都是要自己下功夫,不然我們的心境有偏不知道,而且一偏它會發展,就會愈偏愈嚴重。所以這個時候旁觀者清,但是假如我們又沒有接受別人勸諫的態度,別人也不敢勸我們。所以事實上我們都要勘驗,聽到一句就要觀照觀照,我對事情,有沒有一提到什麼人事物我情緒就上來,這不是忿懥嗎?就會恐懼,就會擔憂,這心都偏掉了。歷事鍊心,經歷這個事了,要把那個忿懥、恐懼、憂患放下,這個就是會鍊心。像我們讀到《了凡四訓》講的,「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那等於是我們因循,每一天、每一個月這樣過去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心偏在哪、習氣增長在哪,又看不到,那歲月就這樣流失掉了。

  那包含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那我們也勘驗,身邊的人敢不敢提醒我們的問題。「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弟子規》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可是我們善於隨文入觀的人,你就想,「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那現在我的親人朋友對我會直言不諱嗎?他們提醒我、勸諫我,會不會有壓力?還是沒有人敢提醒我?這個我們都可以冷靜下來去觀照自己。

  包含檢查,我聽了老法師這麼多教誨,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有把他老人家哪一句話真正去落實了?這個也要我們去檢查的。不能說「我很尊重老人家,我學他的經教二十多年了」,有可能我們這些想法、說法把自己給騙了。我很尊重他老人家,那不是掛在嘴上的,應該是重實質,尊重表現在哪?依教奉行,對他老人家的教誨如貧得寶,聽了放在心上,馬上去做。

  所以,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問題、找到自己的不足,都得靠自己自我檢查才行。所以為什麼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還得靠個人。尤其師父上人講經的時候說,二十歲以前,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暗示;四十歲以後,不能講了,可能我們的面子太重了。但是,像成德都步入中年了,那怎麼辦?都不知道自己的不足、錯在哪,每一天空過,而且習氣還繼續增長,那真的就冤枉,毀了自己的道業。所以得要自己做一個大的調整才行。聽經的態度,每一句就是講我的,我是當機者。不然,上了年紀,很容易見人家的過,聽個道理也想誰沒做了,這個心又分散到去看別人,自己很難受用。所以聽每一句,就是自己是當機者;讀經,也都是講自己。

  那再來,主動請人家來提醒自己,講出自己的不足。這個就得要是自己的態度才能感召,「直諒士,漸相親」。還有,我們能夠「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每天接觸人、事,一想,我可能也是有犯這個,就「有則改,無加警」。那等於是每天所見的、每天所聽的經教,完全都回到自己身上,這個就是內學,就會有自己的受用處了。哪怕他貪吃,我說我沒有貪吃啊,其實他貪吃就是動了妄心、動了貪瞋痴,習氣做主了,那就是隨順習氣,那他也在提醒我不要隨順習氣,我雖然沒有貪吃,問題是我脾氣大。所以看別人習氣動了,馬上提醒自己,我可不能動了妄心,那就每一個人都在提醒自己了。他動了貪吃,可是我動了脾氣,我也沒有資格去看人家過。都是在提醒自己要隨順性德,不能隨順煩惱,那每一個人的錯都可以成為鞭策自己的境緣。

  所以我們佛門講對治悉檀,這個對治自己的習氣,得我們自己下功夫,師父領進門,修行得靠個人。我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樣的這些貪瞋痴的習氣,得要我們自己想辦法來突破。像剛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要用什麼方法、什麼心境,我們才能過這一關,這都得我們自己不斷在境界當中去鍊,去突破,去放下不對的心態。

  所以師父常常說,「你會麼?」就是我們會不會修行,我們會不會歷事鍊心?就是「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無瞋恚就是不發脾氣,甚至是沒有情緒的波動。還有情緒波動,那還是有瞋恚在,那業障還沒有消得很徹底。那這個只有自己清楚了,有沒有波動,波動有多大,這個得要真實面對自己,這樣才能業障盡消。其實人業障消的時候,他身心就會輕安。看到境界,脾氣忍不住,這個業障都還重的;還沒面對的事就會緊張,這個都有業障在。那「處順境,隨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我們面對順境、善緣,我們不只不會形成對別人依賴、對別人要求、對別人控制,我們還能在順境善緣中,感恩心不斷增長,對每個人他的付出都放在心上,變成鞭策自己的動力,不產生貪求,這樣才能夠福慧全現。

  所以常常我們這樣去觀照、去思惟,深刻感覺佛經語深,這些經教不能聽一下就從嘴巴出去了。就像荀子說的,「小人之學」,小人他求學問,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這個是學錯了,耳朵聽進去,嘴巴就說出來了,這個是記問之學。「君子之學」是「入乎耳」要「著乎心」,放在心上,去領受,去觸動自己的心,進而「布乎四體,形乎動靜」。比方說老法師這句經教好,「念念為他人著想」,真的要這麼做,那放在心上了,一遇到境緣就會提醒自己,我怎麼替他考慮、替他設想,這才是君子之學。

  今天假如我們常常聽到的每個教理,比方說我們剛剛說歷事鍊心,我們可以講出我是怎麼鍊的,那代表這一句真的放在心上去落實了。自我勘驗,你能談一段自己是怎麼勘驗、怎麼下功夫的,那這個才是真正去做了。假如這一些佛教術語張口就來,但是真正拿一個詞、拿一句經句來分享,講不出來。那等於是我們雖有解,但是沒有把這些句子真正去行,那個體會不深、不廣,因為我們學習都慣性也很強,都是知識性的學習。比方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那個忠是什麼心境,那個恕是什麼心境?我們談談落實的心得,假如能談得出來,那代表一直在落實這一句。所以這個都是屬於勘驗。

  所以決定要真實面對自己,不自欺,絕對不能把自己的法身慧命因為自欺而斷送掉了。所以人生最可悲的是把自己給賣了,就很可惜了。

  好,那今天跟大家交流分享,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