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該如何知道已過世親人現在所投生的地方」學習分享—從師父上人的一段開示學習如何教學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0/6/10  英國蘭彼得  檔名:55-163-0001

  成德也是剛好看到老人家這個開示,想說提供給大家,然後跟大家做個交流。就是我們去弘道,必然也會不管是在台上台下,可能人家都會發問問題,在回答人家問題當中,老人家是怎麼做的?這個是很值得我們去觀察、去學習的。

  可能昨天早上剛好跟本二的同學們有在交流,因為剛好蔡同學、陳同學、霍同學他們有提一些問題。可是成德覺得好像在文字上談的好像不是同樣的事情,可是感覺他根本的點都是在信心的問題,所以就會拉回來,在信心當中跟他們做交流。

  《了凡四訓》講:「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這談的是個人的修行、改過。而不只是個人修行、改過,我們在跟別人交流,甚至在教學當中,我們是引導別人從事上、從理上,還是從心上去知過、去改過,這個引導的人就非常重要了。

  而我們佛門常說,先覺覺後覺。好像儒家也是有提到這一點,包含孟子講:「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佛家又講,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無有是處。我們現在從事教學,其實也一定是我們明白,才能把我們的明白去供養給別人;假如我們自己不明白,要去給人講明白,這還是有點困難。孟子說:「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假如今天我們自己在修學上都是從事上的枝末改,我們不可能可以傳遞別人怎麼在理上、心上去下功夫了。

  所以事實上能教的根本是在我們修學的基礎,我們自己學得好,就能夠去供養別人怎麼學。就像徐醒民老師說,是用我們的明明德去親民。所以假如我們在思惟事情,容易在枝末打轉,我們就不大可能能夠引導別人時時從根本去觀照,不管是觀照自己,還是觀照所面對的事、面對的物、面對的境界,就很難。

  到底我們自己看事都是從根本還是枝末?都是向外還是向內?都是依賴還是獨立思考?這個都得靠我們自己來自知。就像老子說的,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而且知人的基礎應該也在自知當中,欲知人者先自知,欲愛人者先自愛,欲助人者先自助,欲救人者先自救。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個務本展開來講,真的是隨時都要考慮這個務本。孝悌是本,還有很多。好像這個問題應該曾經問過第二屆的學長們,不知道鄒同學還記不記得?成德曾經有問過這個問題,每個人答的都不一樣。

  我們回歸到發給大家的這個視頻,每個人都談一點,你看了之後有什麼啟示的,然後每個人都講一個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個沒有標準答案。我們依照長幼有序回答好了。好,你們六位仁者的年齡、長幼都知道,應該是楚同學先講。

  楚同學:老師,不是按年齡,不是按……我還想著是學長們先。

  成德法師:那也行,年齡是個次序。

  徐同學:按年齡吧。

  成德法師:這個時候這麼相讓。

  楚同學:都可以,那就學生先。

  成德法師:好的。

  楚同學:師父,學生看了這個視頻,第一個感受是,跟您昨天在大二對同學們的那番開示,感覺如出一轍,感覺是一樣的。

  成德法師:哪裡一樣?

  楚同學:其中有一個點,就是教大家建立正知正見,然後培養大家獨立的這樣的判斷能力。

  成德法師:好,很好,一點就好。剛剛謝謝楚同學的分享。你看一個回答問題,老人家就在帶大家建立正知正見,然後建立起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楚同學,為什麼老人家要護念大家建立獨立思考?

  楚同學:因為師長不可能一直在大家身邊這樣幫大家解決問題,如果自己沒有獨立的判斷能力,這樣不是依法不依人的話,就沒辦法自己獨立的來解決問題。

  成德法師:很好很好,就是善知識他是有智慧的,就像《無量壽經》說:「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智慧它是超越時空的。所以我們首先要能了解佛菩薩聖人他的智慧很高,我們才不容易用自己的角度去產生認不認可或者產生誤解。

  就像昨天在課上,成德舉了在香港,剛好是企業家論壇,主持人就問老人家:「很多人都說中華文化有糟粕,您老人家怎麼看?」結果師父上人馬上就回答:「有,有糟粕。」成德當時候在台下都傻了,但老人家接著說了:「他們看不懂,就覺得有糟粕。」接著老人家又說:「假如有糟粕,這幾千年來早就淘汰掉了,不會留在我們的經典裡面。因為老祖宗比我們有智慧,他們的心比我們清淨,清淨心生智慧。」你看老人家他就在這個回答當中,一來非常順勢、非常善巧,他不只是在回答你一個有、沒有,這樣人很容易聽一聽就過去了。可是你看老人家他順勢的,讓大家非常驚訝,他老人家說有,大家一下子有點詫異了,馬上點出來,建立我們的一種對祖先恭敬的態度,讓我們自己去感受、去思惟,確實祖宗心地比我們清淨多了。所以這個引導就特別善巧的方法。

  而且老人家也不可能常在我們身邊,他讓我們不要去依賴,能夠自己去判斷。因為假如我們在從事教學的時候,讓聽的人產生依賴,其實對他有沒有好處?而當我們對別人沒好處,我們又講了那麼多。其實佛法講自他不二,當我們給別人是產生依賴,那也代表我們的智慧不夠,我們不了解我們教學對象他的狀態,所以我們才讓他產生依賴。我們不能理解到他心裡的狀態,就會產生這種流弊、這種副作用。

  所以《禮記.學記》,這一篇確實大家有機會可以多學習幾遍,因為它講得太好了,把教學的目標、理念、方法都講得很清楚,甚至教學的內容這些部分。它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叫:「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讓對方產生依賴,那就代表我們並沒有知其心了。所以有一句話叫:「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句話很有味道,在我們的五倫關係當中,我們都要慎重這一點。而師生這個緣,古代應該是算在父子關係上,就是師徒如父子。

  當然,老人家講經的時候說道:「現在自由平等開放了,誰也不服誰,所以現在可能父子關係都變朋友了,師生關係也都變朋友了。」其實老人家在講這些的時候,看起來是一個社會在轉變,外相上在轉變,可是也是讓我們聽的人要反思,社會都在往這些方向變,但是變的對不對?不變的是什麼?我們總不能不善去聽、不善去思惟,我們自己聽完之後說,老法師都說了,沒有師生關係了,都朋友關係,那我們也把老和尚當朋友一樣看待,那我們就真的是太不善聽、不善思惟了。

  所以《禮記.學記》,「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其實這句話也告訴我們,一個教學者,首先能夠去體恤別人的心,能夠很容易讓別人把我們當知己一樣看待,喜歡跟我們談心,這樣我們就知道他的心,才能護念好他的善根,才能護念好他的成長,然後他有一些偏頗的觀念,我們又很有耐性、很善巧的去找機會點來給他引導。

  謝謝楚同學提的這一點。再來,下一位同學。

  徐同學:法師好,大家好。

  成德法師:徐同學好。

  徐同學:學生聽完師父上人這段開示,想到的是,感覺師父應該也是在破大家的一個執著點,就是一定要一個確定的答案。學生感覺可能就是依法不依人,因為可能如果師父給一個很確定的答案,那可能對方就會執著在師父這個言說相上,而不去冷靜下來從經教中尋找答案。但是一旦產生執著點以後,可能就會進入到另一個更大的誤區。所以學生是感覺,末法時期,佛陀所說的四依法,其中的依法不依人,這點也是很重要。如果修行過程中沒有去依止這一點的話,可能會產生很多流弊。譬如說盲目崇拜一個人,然後即便這個人真的是聖賢,但是如果執著在他的言說相上,可能也會誤解如來真實義。學生是體會到這一點。

  成德法師:謝謝。您說,繼續說。

  徐同學:包括師父上人有說到要從《無量壽經》去對照。

  成德法師:對。

  徐同學:就是因為學生聽到師父上人說,其實這個答案不用問我,直接問自己,直接從《無量壽經》裡的經文去對照,就可以找到答案。

  成德法師:謝謝徐同學點到這一個點,其實這個也在呼應我們剛剛說,《禮記.學記》說:「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等於是老人家在面對別人提問,他在這個機會點上,他能引導大眾依法不依人這個修學的態度。所以等於是假如老人家只是說有往生或沒往生,就是強調個有、沒有,那可能聽的人他以後啥事都盡量要來問老人家,他可能就形成一種依賴,剛剛說的依人,剛剛徐同學點出了這個四依法非常重要,依法不依人。

  而我們要冷靜一點,就是當一個人有執著點產生的時候,他就已經不是在覺悟的狀態了。我們說真心一法不立,可是執著點一產生的時候,他就用的是妄心。他今天啥問題都要問老人家,他已經依賴老人家了。而他是用妄心在跟著老人家,那請問,他有可能用妄心來領受老人家從真心裡面講出來的這些教誨嗎?我們說相應。所以假如老人家用的是真心,可是我們都是用分別執著去聽,那有可能愈聽愈分別、愈聽愈執著了。所以一個教學的人,隨時可以洞察到對方聽者可能會產生什麼執著點,就是從根本上去破他這個執著。

  因為言語確實是很大的學問修養,「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都是要考慮這個言語是不是真正能利益對方,不能只是在相上,好像他問一個問題了,我就針對這個問題回答他,可能就是一種症狀解決他的問題而已,沒有從根本解決他的問題,根本上可能就是他的知見都沒有建立起來。

  所以我們常常說西醫是症狀解,中醫是根本解,而事實上中華文化看事情都是看根本。但現在不只是西醫,可以說我們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時代因為工業革命之後,整個急功近利、捨本逐末的現象就席捲了全球,所以現在各行各業都是看眼前的一種風氣比較多。甚至於最不該看眼前的行業就是教育,因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結果現在的風氣也很可怕,幾個月保證你書法寫成怎麼樣,保證你古琴學成怎麼樣,而且你還可以出去授課,就是速成班,然後你之後學完還可以出去教人。連這種教育,陶冶的這些教學,陶冶人心的,統統都被這個功利給攪得偏離道愈來愈遠了。

  等於是徐同學分享這一點,也是讓我們能觀照到老人家在回答問題當中的智慧,謝謝徐同學。下一位同學。

  鄧同學:學生的想法就是好像法師剛剛也講完了,因為當時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想到說要拿給我我怎麼回答,因為我也沒有神通,也看不到。但是感覺老法師也很幽默,他其實一下就看到了那個問題的根本,老人家當時就是說,我回答難道你就信嗎?因為你沒有看到,所以好像就是不管誰回答你也可能都有疑。所以老法師他看到的是這個問問題的人他的根可能在疑。

  成德法師:對。

  鄧同學:所以老法師他給出的問題是從根上去解決,就是要從經教上走,學生是這個感覺。

  成德法師:好,謝謝鄧同學。陳老師好,我們剛剛問大家,就是老人家這段開示,大家從中領悟什麼?就讓他們從年齡次序來做分享。第一個楚同學是說,老人家透過回答問題,讓聽的人可以建立正知正見,獨立思考,不要依賴。再來,徐同學是提到,不要讓聽的人產生執著點,應該是依法不依人。當然現在鄧同學提的這個點,也是跟徐同學有相近處,不過她又點出了一個重點,她說到老人家很幽默。

  這個幽默在教學當中也挺重要的。大家可以去觀察老人家在哪些地方教學很幽默,那個也是個學處。他的幽默讓人印象很深刻,而且事實上那個幽默直接就點到人深處的問題,可是又不會太嚴肅。顯得太嚴肅了,可能對方不好受。他這麼一幽默一點,大家哈哈哈都笑了,可是真有心的人他就會聽進去了。但是有時候太嚴肅了,可能這個人他覺得不歡喜。所以老人家在應對眾生,他那種柔軟真的也是我們的學處。

  所以老人家在那個最根本上,對方的疑上,他輕輕的點了一下,「給你講你也不相信,因為你沒有看到」。那其實這就點出來,人太執著要看到,就把這個執著點給點出來。其實好多事物我們光憑眼睛也不見得看得到,你說有祖先,我沒看到;你說有地獄,我沒看到;甚至於我們眼前的,你說有美國,我沒看到。這時空當中的限制,可見光的限制,眼睛只能看到可見光,那太多是沒見到的。

  老人家在引導人修學也非常善巧。比方說成德舉個例子,你說佛陀,很多人說我沒看到。可是信為能入,他不相信有佛陀,他不相信佛陀說的,他那個疑沒有去掉,法入不了他的心。結果老人家你看他另外一個教學的智慧,就是反問、設問,就提到:一個人要騙你,他總有個目的吧?你看老人家沒有說要強迫人家相信他說的,他很柔和的反問大家,「今天佛他講的不是實話,那他有個目的他才講謊,那你覺得他有什麼目的?他要你的錢嗎?他要你的房子嗎?種種這些。他對你一無所求,他幹嘛騙你?」這是第一個。接著師父又說:「那佛陀他的教誨到現在都三千年了,你說有哪一個人是被他騙?聽他話的人成就你看這麼多,有什麼好懷疑佛講的?」

  就是我們在聽老人家講經的時候,不單只是在自己的感受當中去思惟,好像師父給你講這段話,那這樣我好像能接受,那只是自己在聽。一個聽的人能時時感覺到自己的受用在哪,甚至於可以感覺到,老人家這個回答,他的善巧方便在哪?他利眾的心在哪?其實我們學東西,有時候也是反射出我們的心量。有些人一學,他把天下人都裝在心上,所以他那個學很不一樣。就像范仲淹他同樣讀四書五經,他領悟的,跟一個只看著他自己的功名去學的,那收穫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為什麼師父上人特別強調學佛首先要擴寬心量?這個話重要!因為我們的心量擴寬,我們的心才能跟聖賢佛菩薩相應,不然那個法入不了我們的心。甚至於因為心量不相應,我們還會聽錯,我們還會聽偏,甚至於還會誤解,懷疑佛經,懷疑聖賢人所說的東西。

  剛剛鄧同學說這個好像也都講得差不多了,不知道接下來的幾位同學會不會有點為難。沒關係,我們接著下一位同學。

  女同學:法師好、老師好、大家好。

  成德法師:不好意思,陳老師。因為陳老師最近臨危受命,《禮記治要》的課程負擔比較重,也謝謝陳老師解了成德的一個危機。

  陳老師:沒有沒有,法師沒有,我自己也學習,我是最大收穫者。

  成德法師:謝謝陳老師,我們接下來請賀同學。

  賀同學:好的,謝謝,謝謝法師、謝謝老師。學生除了之前學長們講的這些之外,還有印象特別深的一點,就是在那個視頻開始之前,師父上人念完那位居士的問題之後就說:「我給你答案,你還是不會心安。」後來師父上人給那位居士開示的時候,學生當時腦子裡面浮現出的四個字就是福自己求,禍由我作,福自己求。就是不管是墮惡道還是往生,其實都是一個人他內心的狀態的一個變現,就是所謂的心淨則國土淨。所以一切其實就是師父上人引導我們,都應該從自心上去問,而不應該到外面去找答案。這樣的話,其實自己會是很踏實的一個狀態,而且這樣的話,也時時能夠回歸到尋常日用、回歸到起心動念,而不會到外面去尋找一些可能很神祕的東西。所以就覺得,好像師父上人時時刻刻都是會在導歸大家回歸到自己的心上,然後自己去自求多福。就是這一點印象很深,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賀同學,不知道大家聽了之後的領悟是什麼,成德第一個念頭就是,賀同學應該過去生是學禪的,她一看都是看到心地上的功夫。就是老人家這段開示,讓她深刻去體會是自求多福,心淨佛土淨。包含老人家在開解這個心淨佛土淨,開解一切法從心想生,常常會舉章太炎大師那個例子。比方說,我們現在談到章太炎大師這個例子,請問大家,老人家為什麼用這個例子?可能有哪些考慮?因為大家也要善於去觀察老人家用例子,老人家有時候在談論一個點的時候,他不會換另外一個例子,很可能就是這個例子太貼切了,他縱使講第一百遍,老人家還像講第一遍一樣那麼新鮮、那麼投入。大家有沒有思惟過?為什麼用章太炎大師這個例子?現在可以大家開放回答。

  徐同學: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徐同學,是。

  徐同學:學生就是想到,是不是師父強調的還是說從心上去求,因為其實境緣都是自己心變現的,心是最根本的因。學生其實聽到師父講到「地獄變相圖」這一段的時候,也突然聯想到之前剛好有一個因緣,也是親近江逸子老師。然後他當時有講到自己畫「地獄變相圖」的一個體會,江老先生他有提到說,極樂世界有多大,地獄就有多大。其實就感覺,因為阿賴耶識裡面十法界的種子都有,其實所感召的這些境緣,包括業報,都離不開自己的心。所以其實佛菩薩,包括聖賢,他只能告訴你道理,但是實際去改變自己的業報,還是要從心念上去轉變。我感覺師父強調太炎先生這個例子,就是包括地獄裡變相的那個境界,也是把根本告訴大家,就是說如果你心上沒有那個因,你也見不到那個場景;如果自己沒做那個惡因,可能感召不到那個惡果。

  成德法師:對,對,是的,謝謝。徐同學你接著說。

  徐同學:然後,謝謝法師,對不起,還有一個印象比較深的,就是當時江逸子老師他有提到,他說他畫「地獄變相圖」的時候,就是好像有神助。因為一般情況下,界內人他們都是覺得要幾年的工夫才能畫完這幅畫,但是他當時九個月就畫完了。就是感覺其實為什麼這麼快,一方面他有願力、有佛力加持;另一方面,他說其實他自己畫的就是所經歷的,所看到、感受到的滾滾紅塵。就是感覺其實他就是把自己這一生所見、所聞,就是體會,把它濃縮成了這幅畫。當時學生印象滿深的。然後說極樂世界有多大,地獄有多大。

  成德法師:是,很好,謝謝徐同學。我們也很感謝……

  徐同學: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因為徐同學也將她非常難得的人生機遇,能夠去親近像江逸子老師這樣的大德,這也可以算是當代將佛法、將菩薩道能夠展現在藝術領域的一個難得的善知識。我們又能去親近他,非常有福報。而且我們還要把那個親近的福報,知福、惜福、造福,知緣、惜緣、造緣,再把難得從他們的身教、言教當中的收穫,能夠再去利益到更多的眾生。因為這應該也是這些大善知識們的心願,所謂眾生歡喜佛菩薩歡喜,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這個是第一點很可貴的地方。

  當然,剛剛徐同學有描述到,就是這個故事的一個情景,章太炎大師到了地獄去,他心上沒有種這個因,所以他看不到。所以這個故事就跟他很貼近要彰顯的那個道理。甚至於成德也想,舉這個例子,畢竟章太炎大師是一代大儒,這麼有威望又有道德學問的人,他的例子跟一般大家不認識的人,同樣這樣的經歷,講出來的影響還是不同。所以師父上人他舉的一些例子,他個中的意境、道理或者考量,也是我們從事教學的人要善於去觀察的。

  接下來我們再請下一位。

  鄭同學:法師好、老師好、大家好。學生看了師父上人的這段開示,比較深的一個體會是,師父說,我們不用去問別人,就自己根據佛經對照。然後師父就講了說,譬如說這人是不是佛知佛見,看他平時的為人是不是能夠捨己為人,不自私自利。學生又想到,之前也有聽師父講過說,佛是沒有自私自利的,如果我們想要往生的話,我們在平時生活當中就要讓自己是大公無私,不要自私自利。聽到師父這麼講,學生又想到《淨修捷要》裡面有講說:「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就感覺到,師父他也是引導我們弟子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就應該去修。當然我們也很關心將來能不能往生,但其實決定的因素都是在每一個當下。就感覺到有的時候念頭容易偏離當下,有的時候會想往生好像是以後的,就是臨終時候很重要,但實際上都是每個當下的念頭就已經造就了。

  學生又想到之前,師父上人到這邊的時候,護持他的那位王院長也有跟我們分享,他就說我們都想要求生極樂,那如果每天都很煩惱的話,是去不了的。因為你當下的這樣的一個心境,其實也是一個感召,就是你這樣的一個煩惱的狀態,你是感召不來極樂的莊嚴淨土。他的這個話也給學生很大的觸動,就覺得其實師父也就是引導我們,就是說要回歸到當下,自己的心是不是清淨的,是不是念念為別人著想,大公無私這樣的一個狀態。就覺得確實也是引導我們要回到當下來修,不要去往外求。這一點是學生聽了之後觸動比較深的一點。

  成德法師:謝謝鄭同學。我們幾位同學的分享,就讓成德感覺到,確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像鄭同學,她處世是非常務實、非常踏實,所以她看到這個點,她就是比較重實質,她一聽到老人家說,「不能自私自利,不然去不了」,那原來去不去得了的這個決定因素就是在每一個當下,就已經造就未來的果了。所以她剛剛念這句「心作心是」,這個是《觀無量壽經》當中最核心的一個修學淨土的理論,最核心的一句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而我們要了解,尤其從事教學工作的人,特別要能洞察眾生的一種狀態,他會不會因此而產生分別執著,這個我們要很敏銳。為什麼金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佛陀講四十九年,差不多一半在講般若,它就是整個大乘佛法教學的核心。那其實也就是人很難不執著,所以我們自己要護念自己不執著,還得護念他人不執著。那我們在禮拜天的這個社會教育,為什麼我們要推出老人家《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的精華讓大家來學?因為我們不深入,我們很難護念自己不產生執著,那就更談不上說去利益人、去教化了。所以這一門課很重要,我們鄧同學很發心,她整個挑的這些精髓,挑得非常好。當然也看大家整個目前生活學習狀況,但只要有時間,大家多下功夫去薰習、去深入。

  這一個點我們就不展開來談,但是成德提一點,就是我們現在的人隨時都會產生執著點,看到一個東西,可能就產生一個、落了一個印象;聽一句話,又產生對這句話的執著。舉個例子,比方我們聽師父說,臨終強者先牽。沒錯,強者先牽這個道理是不會錯誤的。可是因為老人家在講的時候是講臨終強者先牽,可能我們聽的人就落在「臨終」強者先牽,那他就只是在那裡關注臨終不要強者先牽,他不知道這個強者先牽,其實在我們當下就可以看得出來的。老人家他講經是很圓滿的,可是問題是我們不見得經教都聽到,那就要自己去領悟、去思惟,不能聽一個東西就著在那個角度。就像師長講經的時候也講,「我們會去哪裡,不要問別人,要問自己,我們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最多的念頭是什麼?」其實這個也是換另外一個講法在強調強者先牽。

  所以這個是指說,我們看什麼,或者我們聽一個東西,容易執著的人,他就會在這個境緣當中,就會產生執著點。這個也是我們教學的人要很敏銳,比方說這麼說、這麼開解,我們馬上能敏感到,他可能會聽偏,就會再補充一下,讓他不要因為聽這個又產生了執著。比方師父說,我說放下不是指事上放下,最重要的是心上放下。因為就是怕人家一聽放下了,他又著在事上放下,事實上事上沒有障礙,心才是根本的障礙處,事是事事無礙,沒有障礙。所以都能洞察到大眾他聽了會不會執著。

  我們接下來鄒同學。

  鄒同學:阿彌陀佛,法師好、老師好、諸位學長好。謝謝法師。學生聽師父上人的這段視頻,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依靠外緣是沒有辦法安自己的這顆心的,只有依靠自己深入經藏,然後實踐聖賢的教導,心才可能逐漸的得到安定。

  我記得前面的姐姐們也有提到過,但是學生再提這個,主要是基於自己現在的一個情況。就是回家以後,我覺得可能是諸佛菩薩的感應,特別感謝今天能夠看到師父上人這一段視頻,和聽法師還有諸位姐姐們的教導和分享。因為就在昨天的時候,學生還沉迷在想要依靠父親的那種感覺。父親在昨天下午找我聊天的時候就跟我說,他說:「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妳自己要像小鳥一樣,要學會飛,離開鳥巢自己獨立的翱翔。」因為學生的情況就是心好像說一定要靠著某一個,不論是法師還是師父上人、還是父親,感覺他們說一句話以後,我心裡就安了,我就說,原來是這樣,好的,然後就是這樣子的。但是其實這樣子很容易,就像之前法師有提到,很容易被這個話語和被這個人的形象所困,就是感覺好像不是真正的能夠把這顆心安下來。

  所以今天在聽師父上人的教導,和今天晚上參加這個會議的時候,讓學生有了很不一樣的感覺,就覺得自己收穫特別大,就是那種感覺。我不知道自己說得是不是很清楚,但是就覺得日常生活當中沒有必要患得患失,就是感覺能不能成為,譬如說自己現在在當助教,到底能不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助教,其實就是只需要看日常生活當中,自己有沒有效仿聖賢的教育之法,有沒有好好的做修身的功夫,能不能夠觀察自己心的起心動念,然後每一次跟同學們的交流、溝通,能不能及時做到反省。我就覺得如果自己能夠日常做好這些,又何必要擔心說能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助教?

  另外這幾個月以來,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就是覺得之所以身體狀況不好,其實內心是知道答案的,因為日常的作息有的時候比較任性,沒有規律。所以感覺自己這麼年輕,能不能有一個好身體,也完全是要看自己日常有沒有作息規律。感覺突然一下子,就是聽了師父上人說的,和法師還有姐姐們的教導和分享以後,我就覺得身心清爽很多。

  成德法師:好,謝謝鄒同學,妳那個太極拳要好好打,妳好不容易學會的。

  鄒同學:好的,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你們在湖南,曾國藩先生好像有講過,他好像講過,就是強調道德學問還有身體,一定都要有恆心。不過說到這裡也慚愧,成德自己也做得不好。我現在也很努力,因為跟大家做社會教育交流,其中李炳老強調,要行菩薩道要有強健的體魄。所以我現在也是一早起來,還沒早課以前我就先出去爬山,去動一動。也是看清楚自己的短板,也得下功夫才行。

  鄒同學:不好意思,感覺提到這個,法師每次都會說到自己,然後學生就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其實學生只是想強調,就是感覺總是想要一個結果,但是其實真正心應該要安住在這個過程當中,走好每一步,然後這樣子不僅心沒有負擔,壓力也會少很多,其實真正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更加善於去觀照別人的需要,和自己心靈的一種狀態。

  成德法師:對,因為安住當下,自己才有覺性,才能觀照到自己,也才能觀照到別人,這個體會很好。而且我們假如從鄒同學,鄒同學妳還有沒有要講的?

  鄒同學:沒有了,反正現在內心對師父上人還有法師、還有諸位姐姐們充滿了真的是萬分的感謝,我真的太感謝大家了。

  成德法師:妳們現在有沒有感覺鄒同學在放光?我們都還沒放光,她聽明白,她在放光了。

  鄒同學: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所以剛剛鄒同學最後有提到,她說這個結果原因在哪?我們不要太重視這個結果,因為重視結果那個是未來煩惱,我們當下會很多的一種患得患失的情緒會上來。所以還是進一步再鄭重推薦我們鄧同學精選的《金剛般若研習報告》,因為《金剛經》裡面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而我們冷靜去觀照自己的念頭,因為透過今天諸位同學分享,彰顯了安住當下的重要。然後鄒同學她也很能領納別人的這個法,提到了這個點,她馬上能夠接受,她的心就離了過去、現在、未來的煩惱,所以她當下就會感覺清涼。但是也要想辦法要保持它,這個就要精進的用方法,比方說多念佛、多拜佛。「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託彼依正,顯我自心」,這個就是方法。

  而我們冷靜去看,我們祖師們,包含老法師他講經,它都是法藥,他那個法藥就是幫忙對治我們的煩惱。成德比方說舉兩句,古人說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它這個就是對治我們不要去想未來,因為未來跟現在是分不開的,你現在種什麼因,自然就得什麼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裡面講的,「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就像今天幾位同學分享的,其實都是一切法從心想生,都是從自己的自心去求,「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好像陸九淵先生說的哪一句話?好像說六經皆我什麼,我有點忘記了。

  陳老師:「六經皆我註腳」,法師。

  成德法師:對,謝謝陳老師,依眾靠眾太重要了,不然我戲就唱不下去了。好,我們最後請我們陳老師來總結一下。

  陳老師:法師您太可愛了,我不該出聲的。

  成德法師:您要出聲,妳這是仗義相助,不然我就唱不下去了。請陳老師。

  陳老師:法師,還有各位同學,大家的領悟都很深,法師為我們開解得更精闢。從師父上人的這段開示裡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極樂世界就在汝心。章太炎先生到地獄遊,沒看到地獄,那就是因為他的心中不造地獄的惡業,他根本心就沒有這個東西,就不會現。我們現在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極樂世界也就時時是在自己的心中,它能頓時現,當下其實如果能夠在這樣的心境之下,極樂世界就現在這,就在現在當下的這一刻。

  也想到當時候蘇東坡被貶到嶺南之後,他的一個好朋友叫王鞏,他也因為跟他是友好被牽連,當時候有一個跟他一起前往的愛妾叫柔奴,跟他一起去。我們知道在當時候還未開發,那個地方瘴癘之氣很濃,後來蘇東坡要回來的時候,順道也去拜訪了他們,就問到這位柔奴說:「住在嶺南應不好吧?」這位柔奴非常有智慧,她就跟他講說:「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我當時候讀到這句話的時候,那個心中是很震撼的。所以在生活當中也時時會提醒自己,此心安處,便是吾鄉,事要解決,但是心要讓自己記得要安住的。

  第二點,體悟到的就是說,師父上人在為我們開解的時候,都是從最根本處裡邊讓我們去反思到、去看到,怎麼樣是正知正見,這樣子的一個情形。然後也想到就是德師父真的很能去看到師父上人,真是學了師父上人,應該算是說領悟得非常深刻。記得是昨天《禮記》課的一個交流,有同學就問到說,我引用到的一些總結,古書的結語怎麼來的?我做了個回答之後,裡邊有提到就是說古人的定功很好,他們能夠坐下來好好的去讀書,定功非常好。德師父就看到更根本的一個點,就是使命感很強。真的是使命感很強,因為使命感讓他們能夠定下來去做這些事情。包括之前記得好像徐同學有分享到段玉裁夫子,你看他畢其一生這樣子的去註解《說文》,到他晚年身體不好,他想到的心心念念的是,後代人能夠透過他的註解,能夠把《說文解字》讀通、明白,把我們中華的瑰寶能夠傳下來,讓後世人能夠更清楚去理解它,我覺得這就是很強很強的一個使命感。

  第三個,從師父上人的講經,就覺得師父上人真的是很幽默。剛剛鄧同學也提到,真的是很幽默。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由這句裡邊我又想到師父上人提到的,德師父也一直跟我們講到的,就是人家問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糟粕?」師父上人太幽默了,「是,是糟粕」,頓了一下,德師說在下邊嚇出一身冷汗,然後師父上人就幽幽的一默說:「是,是糟粕,因為你不懂,所以都是糟粕。」這就重新定義了這個東西,我覺得真是老人家的智慧,我們真是要細細的看,真的都是寶藏。這是自己的一個體會,謝謝法師、謝謝各位同學。

  成德法師:謝謝陳老師給我們的這個總結,這個太好了,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像《淨修捷要》提到的:「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真的都是我們的心變現的。然後又引到蘇東坡先生,跟著他到嶺南的那個妾談到的,就是吾心安處就是故鄉。這個也是讓我們在一切境界當中不去分別、不去執著,「順逆皆佳境,惡善咸良緣」。其實古人的心他都是止在眾生上,所以他不會被外在這些環境而產生內心的這些煩惱痛苦,這個確實是我們的學處,所謂慕賢當慕其心。

  就像范仲淹先生當時候被貶很遠的地方,跟隨的親人、家人可能內心應該都是比較不平的,范公講了一句話,他說:「豈辭雲水三千里」,他可能被貶了三千里遠,他說「猶濟瘡痍十萬民」,不管我走到哪,我都可以真正為國家去愛護到千萬的百姓,哪個地方不是自己盡忠報國的地方?他的念頭就是在蒼生上面,就是在為國家上,沒有摻雜個人的一種喜好、得失在裡面。

  很難得,今天大家的領悟,佛經講的光光互融,每個人的領悟都啟發著彼此,這個很可貴,所以我們說依眾靠眾,善友為依。今天也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也感謝大家的參與,謝謝大家。我們這一會先交流到這裡,謝謝陳老師、謝謝諸位仁者,阿彌陀佛。

  陳老師:感恩法師、感恩各位同學,阿彌陀佛。

  大眾:感恩法師,謝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