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8年山東青島企業家交流會—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社會和諧  劉余莉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08/12  中國山東青島  檔名:52-334-0001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興有這樣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和大家匯報一下,末學在雲南中華文化中的一些體會。在《弟子規》上有這樣一句話,叫「揖深圓,拜恭敬」,可能這幾天學習的朋友都感受到,這些輔導老師這種發自內心的,禮拜、恭敬和鞠躬。我剛開始在學習《弟子規》看到這句話,就覺得這都是古人的禮節,我們都生活在現代社會,為什麼還要拘泥於古人的禮節?當時我也是在看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看到蔡老師在盤裡說,「中國古人的禮節你必須要去力行,你才能明白其中的深義。」我想既然老師這樣說,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我學了之後也就去力行。有一次我也是應邀到一個大會堂,參加一個新聞發布會,在這個發布會上也有個短短的演說,我走上台去,就先衝著台上的領導者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又衝著台下的觀眾席,也深深的鞠了一躬。結果出乎我意料的是,我還沒有開始講話,在台上台下就響起了一片掌聲。所以從那以後我每次上課之前,特別喜歡給別人鞠躬,當然並不是為了博得別人的掌聲,而是在這個力行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讓我們切實的感受到這個禮,是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我們這個躬鞠下去,從內心表達出對於聽眾的尊敬和關心,這個心與心的距離就拉近了,大家在聽取我們匯報,就比較容易聽進去。

  後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發現中國這個禮節,都不是隨意設計的,為什麼?每個人都有一種生來的傲慢之心,這種傲慢之心怎麼表示出來?我們看即使一個貧賤如乞丐的人,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即使貧賤到乞丐這樣的人,他還有一種掩飾不住的傲慢之心,這種傲慢心怎麼表現出來?比如說他站在大街上,看著很多富貴的車子走過,他會不屑的說「哼,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有幾個臭錢嗎?」我們想一想,即使是貧賤如乞丐的人,都有一種掩飾不住的傲慢之心。我們再想想我們自己,我們這一路走來伴隨著鮮花和掌聲,受到別人的都是讚歎和恭敬,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的傲慢之心,可能在不斷的滋長,我們還不知不覺。所以這個禮就是通過給別人鞠躬,來折伏一個人的傲慢之心。在我們古代還有一個禮節,就是一個人他在科舉之後,考中第一個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就是要回鄉拜見他的老師。為什麼有這樣的禮節?就是要提起你的感恩之心,提起你今天這樣的成就,並不是你一個人聰明智慧的結果。不知道裡邊滲透著多少人的付出,不知道多少人成為我們成就的鋪路人。所以這個禮,確實不是隨意設計的,而是通過這個禮節給你一個警示,給你一種教育。

  在《弟子規》上還有一句話,叫「過猶待,百步餘」,告訴我們送一個客人走之後,他已經走到了百步之外,我們還要在那兒看著他,百步之外之後我們再回來。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可能看了這句話也不理解,覺得我們生活的節奏這麼快,為什麼還要看他走到百步之外才回頭?我們聽了李越老師的課我們知道,李白寫那首詩他說「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我們看李白送他朋友走,已經等到他的帆船駛出了自己的視線,再也看不到邊,他還在那兒戀戀不捨的望著,直到海天一色他還不願意往回走。過猶待,百步餘,實際上是中國古人,人與人之間深情厚義的那種自然流露。我們想古代的人交通很不便利,一個人要去見自己的朋友,可能是換了帆船,又換了馬車,經過幾天的路程終於見到了自己的朋友。見到了朋友之後兩個人相聚甚歡,但是又不得不分手,臨走的時候那種依依不捨之情,可以說是溢於言表。

  說到這裡我總想起我母親說了一句話,這次我的哥哥也來參加這個講座,我就勸我媽媽說,「妳跟我一起去,然後妳還可以看到妳的兒子。」她說什麼?她說「我不能去,我每次最受不了的,就是看到你哥他送我走的時候,一個人在那看著那個火車就走了很遠,他都不願意往回走,我一想起這個鏡頭,我就很難受。」所以我們說過猶待,百步餘,確實是人與人之間,深情厚義的自然流露。我們現代的人,可能生活節奏比較快,科技也很發達,發一個短信,坐個飛機,馬上就能見到自己的朋友,但是我們再也體會不到古人那種深情厚義。從這裡我們說什麼?我們說每看到古代的經句,感覺到我們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我們重要的態度不是反省這個經典,而是反省我們自己的人生。也就說當我們自己不能夠理解這句經典,實際上是我們的生活已經不正常,已經不是一個正常人應該有的的生活,是一種病態的生活。所以昨天胡董講一句話,我覺得特別好,他說《弟子規》就是我們的生活,現在為什麼我們覺得它和我們生活很遠了?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已經不很正常。這就叫積非成是,就是把那些錯誤積累多了,大家都習以為常,看到人與人之間的理性和鞠躬,反而覺得不正常。這是我在學習《弟子規》的一些小小的體會,今天分享給大家。

  今天我和大家談的話題,叫「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為什麼我會選擇這樣一個課題?在十七大召開之前,我們中央黨校,也有幸承擔了中央委託的一個重大調研課題,叫「和諧社會的理論問題研究」。在這個調研的過程中,我們也是有幸請了一位副校長,到我們全國的七個省市進行了調研和考察,考察的這些地方構建和諧社區、和諧城鎮、和諧企業的情況。在調研一番回來之後,做為一個學習傳統文化的人,我驚訝的發現,這些構建得好的和諧社區、和諧企業、和諧城鎮無一例外的,都是用傳統文化的理念在教導人們,在領導這些百姓。因為這樣一個特殊驚訝的發現,所以我們在遞交給中央的報告中,就寫上了這樣一條,「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裡本質處境第一論斷,實際上反應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優良傳統。」前面這些論斷都是已經有的了,最後這句話是我們在報告中特意加上的。在十七大的報告中,我們也看到錦濤總書記在講到文化建設,他特別強調說,「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等等。」當然我說這句話並不是說,錦濤總書記提出這樣的論斷,都是我們調查研究的結果。

  其實我們國家的領導人,一向都很重視中華文化的弘揚,譬如說在二00五年的時候,統戰部長劉延東同志他在一次講話中就提出,他說「二十一世紀是世界大變革、大轉折、大發展的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正處在偉大復興的歷史新起點,偉大的復興需要偉大的文化。做為中華兒女,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同的身分,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跡。我們都是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有義務、有責任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使燭照中華數千年的人文之光薪火相傳,熠熠生輝,成為中華民族在新世紀實踐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從這裡我們也看到,我們中國的國家領導人一向重視弘揚中華文化,特別重視中華文化在促進社會和諧,維護世界和平中的巨大作用。所以今天我們就看看,為什麼中國國家領導人能夠把傳統文化,多次的加以強調、加以重視,它其中有什麼內容,可以給我們今天和諧社會的構建,能夠有所啟發。

  所以我們分享了三個主題:第一個就是中華文化中的治國理念,第二就是中華文化中的和諧思想,第三我們特別重點講一下,就是中華文化,對於我們當前道德教育的啟示。首先我們看一看第一個問題,中華文化中的治國理念,我們現在都講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究竟如何怎麼樣才能達到?昨天我們聽周老師講課,說中國古代都是大道至簡,中國人認為治國很簡單。怎麼簡單?在《論語》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段話,孔子到芮國去考查,冉有給他駕車子,孔子就說這個地方人口已經很稠密。冉有就問既然人口已經很稠密,還應該做些什麼?孔老夫子就說要「富之」,要使人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既然人們已經很富裕了,還應該做些什麼?孔老夫子又回答了兩個字,就是要「教之」。所以在孔老夫子看來只要富之、教之,就可以把這個社會引向到和諧的局面。所以在我們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我們提出了很多的理念,都是和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在六中全會上我們提出「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不斷為社會和諧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這和儒家的理念是相符合的,但是儒家也同樣看到,在經濟發展以後,如果缺少了對社會人民大眾的倫理道德的教育,這個社會就非常可怕。

  比如說在《論語》上,孔老夫子他並不反對,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就是說富與貴的地位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但是要通過不正當的、不道義的方式來獲取它,即使能夠處於富貴的地位,我也不處於富貴的地位。他還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通過不道義的方式獲得富貴的地位,這對我來說就像天邊的浮雲一樣,意思是說這和我毫不相關,我是絕對不會這樣去做的。所以孔老夫子他不反對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他反對的是那種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得富貴的這種做法。在人們富貴之後,如果缺少倫理道德教育就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昨天周老師跟我們分享,「中國人慓悍的一日」這個文章,這就告訴我們如果缺少倫理道德教育,就會出現《孟子》上所說的,「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也就說人們吃飽了飯,穿暖了衣服,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但是卻沒有良好的道德教育,這個時候人們就和禽獸變得不遠了。既然我們要教之,我們就必須提出一種,全社會可以普遍遵守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所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命題提出之後,我們總書記提出了「八榮八恥的榮辱觀」。這是為什麼?這就是要讓大家有個普遍遵守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但是重要的是這個價值觀和道德觀,是怎麼提出來的?它絕對不是領導者他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體現在什麼?他是在對自然和社會人們秩序,進行了深刻的觀察、理解之上才提出來的。所以古人在《易經》上有兩句話,它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儒家提出的這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觀念,絕對不是聖人他隨心所欲、主觀、意斷提出來的,他是在觀察了,自然界社會人倫關係的秩序基礎上,才提出來的。所以我們講到道德,這個字在中國古代它是由兩個字來構成的,首先就是道然後才是德。什麼是道?道它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秩序,或者規律。而德在《說文解字》上,把它和得到的得是相通的,也就是說他得到對宇宙自然秩序的理解和洞察,然後按著道的規律去做,這才是有德的人。所以我們從這裡知道,聖人提出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他不是隨意的,而是奠定在對宇宙自然界秩序、規律,這樣的理解和洞察的基礎之上的。自然界人類社會究竟有哪些秩序和規律,讓我們來遵守、來學習?

  在《易經》上有句話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談到陰陽很多人就覺得這是很玄虛的東西,其實並非如此。我們可以從自然界的現象中觀察到這個道理,比如說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從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都是一盈一虛、一消一長,而我們把這個道理用來觀察人世的變化,又何嘗不是如此?比如說人世的一治一亂,人心的一憂一喜等等,也都體現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所以一個人如果懶惰,那就一定會有極困苦的日子到來;一個人如果喜歡驕傲,那就一定會有突然倒下來的時候到來。在中國古人有一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叫「富不過三代」。我們看第一代創業的人,往往都是白手起家,艱苦奮鬥,兢兢業業,可以說用自己的雙手打下了一片天地,創造基業。到了第二代雖然條件好了,但是他們耳聞目睹父輩創業的艱難,所以他還知道克勤克儉,勵精圖治,使這個事業不斷的發展、壯大。但是到了第三代,因為他們一出生就過著得天獨厚的生活條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沒有體會到祖輩和父輩創業的艱難,更不知道什麼叫做克勤克儉,勵精圖治。所以久而久之,不僅忘記了祖宗的家風,而且還過起了驕奢淫逸的生活,這樣就會把祖輩和父輩,辛辛苦苦所打下來的基業給敗壞光了。當然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這個富不過三代也變了,變成了富不過幾代?兩代,兩代還好,有的是富不過一代。就是說在這個人他發家的時候,就不自停的勤勞致富發達起來,發展起來之後就已經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結果這一代還沒有過去,就已經破敗不堪。雖然那個富不過三代變成了富不過一代,但是他沒有超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

  所以中國古人也常用太極圖來表示天道的道理,我們看這個太極圖半邊是陰的,半邊是陽的,中間還有個界線,如果過了這個界線,那就意謂著陰陽失去了平均。陰陽失去了平均會怎麼樣?那就是會引起變化,這就叫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消極必長。然而我們讀史書的人會觀察到,在歷史上也有很多有道德、有學問的讀書人,他們的家業不僅僅承傳了兩代、三代,而且承傳了百代,甚至千代。這些人又是怎麼做的?這些人恰恰是能夠洞察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所以他們教導子孫要謙卑退讓,要捨財不貪,要克己利人。比如說我們熟知的范文正公,范仲淹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范仲淹在年輕的時候家境非常的貧寒,他自己家沒有錢,就來到一所寺院讀書。在冬天天氣很冷的時候,他煮一鍋的稀飯,把這一鍋的稀飯凍成了冰,然後劃成四個格子,每一頓飯只能吃其中兩格子的稀飯,就過著這樣非常艱苦的生活。中國古語有句話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他就是憑著這樣刻苦努力的精神,後來考中了科舉做了官,甚至做到了宰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范仲淹並沒有因此就過上那種驕奢淫逸的生活,反而拿出了錢來興辦義學,來興辦義田。

  如果我們讀范仲淹的史記,我們可以看到范仲淹一生,用自己的俸祿、自己的工資,供養了三百多家的人口。我們想一想,一個人的俸祿、一個人的工資,他可以養活三百多家的人口,那就可想而知,他自己、還有自己的家人過著怎樣清寒生活。因為如果自己過得很富裕、很奢華,那就不可能把留下來的錢,再供養三百多家的人口。在他退休就是年老的時候,他的幾個兒子也要勸他,「你現在年紀大快退休了,不如把錢拿出來,然後在金陵選一個好的花園,找個地來過養老的生活。」但是范仲淹卻說「京中官家各大的園林已經很多,而園主人自己又不能時常的遊園,誰還會不准我遊?為什麼非得有自己的花園才能享樂?」所以他一生出將入相幾十年,家用都非常的節儉,到他年老的時候可以說是連喪葬費都不夠。很多人聽到這裡,就覺得范仲淹他未免太傻,太不替子孫後代而著想。事實上恰恰相反,這才是為子孫後代著想的最好辦法,為什麼?因為我們讀歷史發現,不僅僅是他的四個兒子,都做了宰相、公卿和侍郎,而且個個都是道德崇高,並且能夠守住他父親的遺志,捨財救濟眾人。所以我們看到他的曾孫輩也都非常的發達,到了清朝的時候,范家出了七十多位做到部長級以上的官員。而且不僅如此,范家的後代一直承傳到今天,保持了上千年而不衰,仍然保持著這種興辦義田、興辦義學的傳統,受到世人的尊敬。

  范仲淹一生的行誼,也讓我們想到了司馬光先生所講到的一句話,他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比如說我們自己掙了很多的錢很辛苦,可能不是為了自己的享受,為了是自己的孩子將來以後能夠有個好的生活。但是司馬光先生卻告訴我們,我們把金錢留給子孫,他不一定能夠守得住。所以古人教導我們說,這個孩子如果他以後有發展、有能力,能力比我們強,他會用他自己的辛苦,辛勤工作,自己有能力去創造一番事業,那我們留錢給他有什麼意義?如果這個孩子不如我,他是個紈褲子弟,是個敗家子,那我們把錢留給他,他也遲早會把它敗壞光,那我們留給他錢又有什麼意義?所以無論是他能力比我們強,還是不如我們,我們把錢留給他,都是對他有害無益。「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像我們自己學了聖賢經典,覺得這個非常好,希望我們自己的子孫後代也來學習。但是他可能不一定有你這樣的興趣,他的興趣可能不在這裡,你把很多的聖賢經典留給他,他也不一定能夠讀。那應該怎麼做?「不如積陰德於冥冥當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就是像范仲淹這樣,自己一生立身行道,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做個好的榜樣。而他這種德行,就庇蔭他的子孫後代有千年之久,這才是一個智慧的選擇。中國人說「讀史使人明智」,有的人說你講的這個故事,好也是好,是不是中國歷史上,只有范仲淹這樣一個人能夠做到這點?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我們讀李商隱的《詠史》,我們就看到他在詩篇中這樣寫到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也就說他通過自己學習歷史,得到一段經驗總結,也就是這個國、家族成功就成功在他勤儉持家,而他為什麼由盛轉衰?就是因為他過分的奢華乃至於入不敷出,這是個轉折點。

  在清朝的歷史中也有一個類似的人物,大家都對他不陌生,那就是曾文正公曾國藩。曾國藩他是在滿清政府中,漢人裡做到地位最高、權位最重的一個人,他曾經做到四省的總督,可以說是權貴一時。但是他做到了四省的總督,從來沒有在省裡為自己建築過一所房屋,也沒有買過田地一畝。曾國藩曾經親手創立了兩淮鹽票,這種鹽票它的面值很便宜,只有二百兩銀子,但是它的利息卻相當的高,每年的利息就是三、四千兩銀子的樣子,所以後來這個鹽票是從兩百兩漲到兩萬兩。當時家裡只要有一、二張這樣的鹽票,就可以被稱為是富裕的家庭。然而正因為如此,曾國藩特別指定給曾氏一家人說不准藏匿,所以他去世多年之後,家裡也沒有一張這樣的鹽票。而憑著他當時的權勢和地位,要取巧營私,要留下一、二百張這樣的鹽票,都是非常容易的事。然而僅藉著自己的權勢來取巧營私,卻是曾文正公所不願為的。所以他也曾經自己的軍中僚屬宣誓,說不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而且是說到做到,數十年如一日,所以他子孫後代的家用,也都非常的節儉。如果我們讀曾國藩的家書我們就知道,他對於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體會得最為深刻。比如他就說到,「要看一家的子弟以後能不能有發展,以後有沒有前途,就只看這家子弟的三件事情就好。

  第一件事情,就是看這家子弟早晨幾點鐘起床,第二件事情就是看這家的子弟,是不是自己的家事自己做。」這兩件事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可能是微不足道,但是做到四省總督的曾國藩卻認為,正是從這兩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可以看出這家的子弟是克勤克儉,勵精圖治;還是驕奢淫逸,鋪張浪費。所以他也這樣寫到,「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一個家庭的赫、敗,家庭由盛轉衰,就是因為這個家庭的用度過分的奢華,乃至於入不敷出。一個人的敗落,就是因為這個人從此過著過分安逸的生活,不思進取,乃至於玩物喪志。而一個人討人厭,討人不喜歡,就是因為這個人過分的驕傲,自以為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裡。第三件事,他說「看這家子弟能不能興旺發達,就看一看這家子弟是不是讀聖賢書?」為什麼?因為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聖賢經典,都記載著古人對於天道的理解,都是古代人人生經驗的總結。所以一個孩子,如果總是讀這些聖賢經典,就會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他的人生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我們一個人走到四十多歲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感慨,說我的人生如果可以重來一次的話,我相信我的人生一定會比現在更加精彩。但是遺憾的是我們的人生不可能重來,所以我們人生就留下了很多的遺憾。我們中國的祖先、老祖宗他也有這種遺憾,他不希望這樣的遺憾再發生在子孫後代的身上。所以他就想把自己的人生智慧和人生體驗,能夠記載下來流傳給後人,這就記載在經典之中。所以我們如果能夠體會到,中國老祖宗的那種存心,我們就會對於聖賢教誨生起感恩之心,生起恭敬心。我們中國的祖先為了把這個智慧流傳下來,所以他就發明了文言文的工具。因為他觀察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日常用語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我們寫文章的用語,和我們日常的用語是一樣的,不加區分的話,過一段時間這個語言就會有個小的變化,再過一個長的時間又有個更大的變化,後代的人再讀前人的東西,就可能完全讀不懂。

  比如說我在國外生活了四年多,然後回到中國再看到網路上有些文字,我就不明白了。比如說什麼叫「頂」,一開始我以為這個頂就是反對的意思。和同學交流,結果出了笑話,後來我才知道這個頂是極力贊同的意思。還有什麼叫「粉絲」,後來才知道是英文的fans翻譯過來叫粉絲,還有什麼叫PK,這些都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詞。但是一個剛從國外回來,乍到這個環境中的人,真是不明白這些詞是什麼意思。這就說明我們日常用語,會隨著一段時間的變化就有個小小的變化。過上十幾年、二十幾年、上百年、上千年,如果我們寫文章的用語,和日常用語不加區分的話,那後代人再看前人寫的東西,那可能就完全讀不懂了。為了把自己的智慧傳下來,中國的祖先就發明了文言文這個工具。所以我們只要掌握了文言文,我們就可以回到兩千年去,和孔老夫子、和孟老夫子,直接交流他們的人生智慧、人生教訓,就可以為我們直接的吸取和借鑑。現在在國內,有很多的地方都在提倡兒童誦經工程,很多教育家也提出了疑義,覺得這是很古板的方式。實際上他是不知道,經典誦讀對於兒童智力開發,對於他的人生修養的重要意義。中國古人說因定才能開慧,就說一個人的智慧是從哪裡來的?必定是因為他有定力。比如說一個人,他遇到事情就慌裡慌張,亂了手腳,這個人肯定做不成大事。

  所以智慧是由定力中培養來的,而兒童經典誦讀,他要求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經典之上。像我們在讀誦《弟子規》,大家可能這幾天都有體會,《弟子規》讀出來是從心裡生起來,從耳朵裡聽進去,然後又回到自己的心裡。當你全神貫注把精力集中在誦讀之上,實際你無形中就在培養自己的定力,定久了這個智慧就自然產生。所以經典誦讀,它首先是培養定力,提高這個孩子的智慧。第二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經典裡邊有很多人生教誨,他如果經常的讀誦,對他的人生是個潛移默化的指導。第三點,我們知道孩子的記憶力是最好的,我們大人很多時候,記憶力沒有辦法和小孩相比,在他記憶力最好的時候讓他讀誦聖賢經典,他很容易就記住,這個聖賢經典他只要聽上幾遍,他不用刻意去背,他都能夠琅琅上口。所以在漢代我們看到出現了很多的神童,為什麼把他們稱為神童?就是因為他們才十幾歲,已經把十三經熟記在心,你只要提出哪一句,他就知道是出自於哪裡,他就可以給你接上再接著背下去。這種人,我們認為他是超出於一般人的智力,其實並非如此,每個人都具備這種能力,只要你去用心的去教導他,每天讓他讀誦一段經典,他累積到十幾歲的時候,他自然有這種能力。所以我們說,中國古代的很多教育方法,它都是暗合道妙,就是說它無形中是符合孩子成長的規律,也符合教育的規律。這是曾國藩他講的看這家子弟能否興旺,要看這三件事情。

  還有一件事,我們也知道曾國藩他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體會得非常深刻,就是他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求闕齋」。為什麼叫求闕齋?就是要求一點缺失,而不能過分的完美。因為他自己有財有勢,而且才華橫溢,可以說近乎完美。所以他特別小心謹慎,處事待人接物都是謙恭有禮,因為什麼?因為他明白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天道它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就是過分的要受到制裁,而不足的要受到補益。中國傳統的聖哲無論是儒家、道家,他們反覆的叮嚀,就是要說明這件事情。比如說我們的孔老夫子一生所奉行的,就是溫、良、恭、儉、讓的德行,就是做到了溫和、善良、恭敬、儉樸和禮讓。而孔老夫子的後人又都能夠堅持和發展,孔老夫子的道德修養、道德教育的思想。所以我們看到,孔老夫子的後人一直承傳到今天,保持了兩千多年而不衰。

  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更是把對天道的認識,運用到人際關係的處理上,而提出了處柔守慈的處世原則。在《易經》這本說明天道的書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的爻辭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的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而這一卦就是謙卦。而對謙德的解說就是不居功自傲,不要過分顯露自己的才華,這也可以從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而得出來的。所以中國古代的經典,比如說《尚書》上就教導我們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規律。又說「唯天福善禍淫」,天道的規律就是給那些善良的人帶來福分,而給那些過分的人帶來災禍。這個淫就是驕奢淫逸的淫,在中國古代這個淫,它包含了對一切事情的過分與放縱的意思,那裡邊也有驕滿的意思。天道的規律,就體現在我們人事生活之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觀察得出來。一個人雖然有權有勢,但是如果他很驕傲,自以為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我們喜不喜歡和這樣的人交往?我們顯然不喜歡。可能表面上對他很恭敬,但是內心裡覺得這樣的人傲慢無禮,沒有什麼修養,所以天道就體現在人事之中。《尚書》上又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也就說上天都是通過人民的眼睛來洞察的,上天也是通過人民的耳朵來徹聽的。

  所以儒家特別強調的就是禮節,什麼叫禮節?所謂的禮節,就是以禮來節度自己不合適的欲望和要求的意思。儒家教導我們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要特別的小心謹慎,雖然他人或是愚笨,或是怯懦,或是老弱病殘、孤兒寡婦,無人幫助,我們也不能夠欺凌他人。相反對於這些無力可憐的人,我們還要心存慈憫,並且要想方設法的去幫助他們,這都是從天道的規律得出的為人處世的勸誡。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中國古人他要培養一個德行,並不是外在強加於人的東西,而是在明瞭了天地之道的基礎上,為了獲得個人真正持久的幸福,而進行的主動追求。這也正如《孟子》在稱讚舜的時候所說的一句話,他說「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就說舜這個人他既明瞭萬事萬物運行的法則,又洞察了社會人倫關係的道理,所以他是自然而然的順著仁義之路走,而不是勉強的被迫去行仁義。而且在中國古人看來,這個行道德的事也是和人的本性相應的。為什麼?在《論語》上看到孔老夫子就講了一句話,他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也就說在儒家看來,人性中有向上好德的潛能,所以一個有道德的人,他處處想著如何去助人為樂,如何去幫助別人,所以他的心中總是處於坦坦蕩蕩,歡心喜悅的狀態。而一個小人,他處處都是考慮自己的利益,想著自己的欲望滿足,想著如何去損人利己,想著如何去謀害別人,所以他的心情,總是處於一種鬱鬱寡歡的狀態。

  特別在昨天胡董的報告中,我們看到當他有錢的時候,這個金錢並沒有給他帶來快樂。真正讓他感到快樂的時候,是他去幫助別人,這個過程中他才感覺到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所以在《說文解字》上把德就解釋為「德者得也」,後面還有兩句話,「外得於人,內得於己」。就說一個有德的人,是這樣得到天道的人,得到了天道的人怎麼表現出來?從外在的方面看他外得於人,能夠得到眾人的支持、幫助和擁護。內得於己,從內在的方面看,他可以獲得內心的喜悅和安寧。所以在解釋什麼是儒家的時候,漢代揚雄在《法言》之中,他就這樣解釋,他說什麼是儒?「通天地人為儒」,真正學習儒家的人,實際上他是對社會、自然人倫關係的道理,都是通達無礙,了解得非常清楚,這樣的人才稱為儒者。在《周禮.天官》上也說「四曰,儒以道得民」,第四種職掌叫儒,儒是什麼?他以道得民,這個重點是在得字,他講的是道。所以人們都會歡心喜悅接受他的指導,接受他的薰陶,而不是勉強的被迫去學習。

  中國古人他經過,觀察自然界、社會人倫關係的道理,他就提出了十二個字,做為人身修養的品德,那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提出這樣一種價值觀和道德觀,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什麼?因為一方面它可以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確立一個一以貫之的價值存在,也就說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普遍的價值觀,那就會人們出現了《墨子》上所說的,「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的情況。也就說當社會上有一個人,會有一種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當社會上有兩個人,就會有兩種不同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而當社會上出現了十個人,就會出現十種不同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這樣就會讓人們以「我喜歡,我高興,我願意」,做為評價自己行為的標準。所以在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中,他講了個例子,可以對這句話做個最好的闡釋。他講到美國曾經對自己的八千名中學生,進行了一個抽樣的調查,結果這八千名中學生,有百分之七十一的人考試做過弊;有百分之六十八的人,曾經動手打過人;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曾經在商店裡偷過東西。但是最後一個題,當他們被問到你認為自己的道德高尚嗎?結果出乎意料的,居然有百分之九十六的中學生,都選擇了認為自己的道德是高尚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就是因為在美國都宣傳的是自由平等,所以人們都是以「我願意、我高興、我認可」的價值觀,來評價自己的行為。所以他不覺得考試作弊、動手打人、在商店裡偷東西,是道德不高尚的表現。

  所以確立這種一義價值的道德觀,確實可以為我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給予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如果我們在學校裡所宣講的,家庭裡家長所教誨的,還有我們社會大眾傳媒所傳播的,不一樣,甚至於相衝突的話,那就不可能樹立起一種共同的價值觀。這種共同的價值觀還有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為法律的制定和制度的設計,提供了一種內在的精神和價值靈魂。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強調制度建設,強調法制觀念,但是法制和制度並不是為了法律而法律,為了制度而制度。這些法律和制度的背後,都體現和維護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價值。我們看西方的價值,它制度的設計是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他們所有的制度框架都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我們說這肯定是正確的,但是並不足夠,為什麼?因為它雖然維護了公平正義,但卻不能夠引導人們具有團結互助、仁慈博愛的道德平等。所以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同時也可能是個人情冷漠、精神空虛、道德違背的社會。所以在西方我們看到,在法律所管轄之外的反社會行為比比皆是。

  什麼叫反社會行為?就是雖然沒有觸犯到法律,但是他卻違反了道德,他不是一個和諧社會應該有的現象。比如說青少年吸毒、賣淫等等這樣的現象,這個法律不能夠制裁,但是不是一個社會應該有的現象。再比如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初,經常看到這樣的例子,說有一個孩子他不小心失足落水,在河岸上就圍觀很多看熱鬧的人,這個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子掉水,非常的焦急,於是她就跪在地上向這些人苦苦的哀求,說「你們誰會游泳,去把我的孩子救起來,他眼看著就要被淹死了。」結果這些圍觀的人或者對這個事情置之不理,覺得這又不是我的孩子,我為什麼要去救他?或者有的人就跟她討價還價,說妳必須給我多少錢,少了多少錢我就不去。這些行為他沒有違反法律,法律也不能夠給予制裁,但是這卻不是個和諧社會應該出現的現象,這些現象就稱為反社會行為。通過嚴格的法律監督機制,我們把犯罪的人關進了監獄,只要他觸犯刑法,我們就把他抓起來,但是問題解決了嗎?實際上問題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徹底的解決,因為什麼?因為這些人到監獄之中,學會了更加詭詐、更加巧妙的做案方式,當他們被放回到社會,同樣還會危害人群。所以在西方社會出現了另一個現象,那就是監獄裡人滿為患,政府以警察短缺為憂,這些現象是僅僅靠法律監督機制,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我們看中國古人的智慧,確實非常的佩服,老子曾經就講過,他說「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就說我們法律條文的設置,一天比一天更加的嚴密,一天比一天更加的細緻,但是是不是社會就因此安定?恰恰相反,這個社會不僅沒有安定和諧,反而盜賊多有,違法亂紀的人愈來愈多。所以昨天周老師也講到,孔老夫子的一句話,「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當我們用政令去引導人們,他們觸犯了政令就齊之以刑,就給他以刑法的處罰,這個結果是人免,這個免並不是免去做錯事,人們仍然會去做壞事,但是他會想方設法的,免於刑法的觸犯,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們都沒有羞恥之心。正是因為在當今世界,出現了很多誠信危機、恐怖主義、環境危機,西方人也在自己的文化中,找不到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所以在七十年代末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教授在和池田大作的講話時,就提到了這樣一點,他在系統的考察了各國文化歷史的基礎上,從文化學的角度提出了這樣的論斷,他說「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只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無獨有偶,在一九八八年有一批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聚會,面對當時世界性的危機也提出了這樣的呼籲,他說「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中國的孔夫子那裡去尋找智慧。」

  我們想一想,這些人他們都是某個領域、某個專業中頂尖的人才,很多人也都是科學家,他們能夠提出這樣的論斷,絕對不是偶然的。而是奠定在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刻的理解和認同的基礎之上。很高興的是我們看到十六大以來,我們中國國家領導人,提出一系列的這些政策,也都是從傳統文化中吸取寶貴的營養和智慧。比如說我們胡錦濤總書記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中,他就這樣提到,他說「科學發展的理念,是在總結中國現代化建設經驗,順應時代潮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也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現在中國強調的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社會和諧,和平發展,既有著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我們的溫總理他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也這樣提到,他說「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我們的成功,將承繼先賢澤被後世。」這是我們國家領導人,在近幾年在國外的演講中多次強調的。

  中華文化中究竟有哪些智慧,可以為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借鑑和啟示?這就是我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以和為貴的思想,中國的和諧思想包括了五個方面:第一就是身心和諧,第二就是人際和諧,第三就是天人和諧,第四就是諧合萬邦,還有就是政令和諧。首先我們看身心和諧,在《論語》上說「君子坦蕩蕩」,昨天周老師也一再強調,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修身實際上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要做到身心和諧,我們說大道至簡也有三個簡單的原則,大家如果記住這三個原則,相信一定能過個幸福美滿的人生。第一個原則,就是一天之中不生氣惱,因為我們知道幸福它是一種喜悅的生活。充滿喜悅的生活,如果我們一旦氣惱,這個氣惱和喜悅是不能同時存在的,我們一旦生氣,這個喜悅就不存在,所以我們為了獲得幸福,必須首先去除氣惱。

  我們看中國的智慧就體現在文字之上,看到「怒」字,就告訴我們什麼叫怒?上面是個奴隸的奴,下面是個心字,看到怒字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發怒的時候,實際上把自己的心變成了奴隸,我們已經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緒才會發怒,所以有人說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因為我們知道在《黃帝內經》上有句話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大怒可使氣血上衝,頭頂經常發熱,經常發怒的人,就會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特徵,這個特徵第一就是肝臟會有些問題,第二就說你氣血上衝,古代人說怒髮衝冠,經常頭頂發熱,所以頭髮就不太愛長。當然中國人又說了一句話叫「聰明絕頂」,聰明的人頭上不太愛長頭髮,我感覺也是有道理的。就是說這個聰明的人,他看到別人做事都是笨手笨腳,覺得這麼簡單的事你都做不好,所以他就容易上火,這可是我自己體會出來的。當然發怒,確實是拿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可能我們自己生氣,別人還不知道,然後惹得我們身心都不健康,這不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嗎?我們怎麼樣才能改變愛發火、愛生氣的毛病?那就是轉怒為恕。

  我們看「恕」字和「怒」字,它的差別很小,只不過是把上面的棱棱角角給它去除一些,讓它變得圓滑起來,這就變成了恕。而這個恕是什麼意思?上面是個如,下面是個心,告訴我們要如其心,如誰的心?就是要如對方的存心,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所以孔老夫子的一個弟子來向他請教,「老師,有沒有一個字,我可以終身奉行而不違背的?」孔老夫子說「有,這個字就是恕」。而恕怎麼?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我們發火的時候你先想想自己,我們自己是不是一個完人?我們是不是不會犯錯誤?中國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既然我們自己都不是個聖賢人,不是個完美的人,我們自己都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當別人犯錯誤,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他們?我們應該將心比心,我們自己犯錯誤的時候,都希望對方能夠體諒我們,原諒我們,給我們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當別人犯錯誤,我們也應該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

  所以我們看中國古代「忍」字,忍字它是個刀刃的刃,下面是個心字。看到這個字就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稱得上忍?大家都是你好,我好,你讚歎我,我稱讚你,這個時候稱不上忍;當有個刀刃割在你的心上,你還能夠忍住,這個時候才真正的稱為忍。而當你練到一定的程度,你連忍這個字都忘記,都是很自然的,連忍都沒有了,這才是最高的境界。所以即使是忍字,它也有不同的層次,首先就是「力忍」。也就說我們學了傳統文化,老師告訴我們,「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所以當別人對我們不好,我們努力的克制住不去發火,不去報復,心裡可能已經不高興,但是我們不去發火,不去報復,這是第一個層次叫力忍。第二叫「忘忍」,也就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而且不把別人的過失記在心上,過一會就給它忘記了。宰相肚子能撐船,別人的過失沒有記在心上。第三就是「反忍」,也就是我們所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為什麼別人他就對我不滿意,對我毀謗,對我誤解,他為什麼不對別人誤解、毀謗?肯定有我的過失,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當別人這樣對我們,我們來反求諸己,這個時候叫反忍。

  第四個層次叫「觀忍」,就正如古人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想一想,昨天的事情就像夢幻泡影一樣,就已經過去,不實在,也是不能夠久存的。既然已經過去,為什麼要把別人對我們的恩怨放在心上?特別是別人對我們的怨不能夠放在心上,《弟子規》上說「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所以有的人說,我們的心本來應該是純淨純善的,就像我們剛從商店裡買了個垃圾桶回來,這個垃圾桶本來是很乾淨的,為什麼變得骯髒不堪了?就是我們經常把垃圾往裡面扔,經常扔垃圾裝載這些不乾淨的東西,所以才會變成了垃圾桶。我們的心也是純淨純善的,我們應該裝著別人對我們的恩、對我們的好處,別人對我們的怨我們應該把它忘記。否則的話,最對不起的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把自己純淨純善的心,變成了承載別人過失的垃圾桶。所以我們的心受到了染污,我們自己活得很不開心。

  還有叫「喜忍」,就是當別人毀謗我們,誤解我們,甚至污辱我們,對我們無理取鬧,我們應該怎麼樣?我們應該非常高興才對。為什麼非常高興?我們應該這樣覺得,「太好了,又給我提高自己忍辱的機會。」這樣的時候你就覺得這個機會真的很難得,我應該感謝這個人。還有一個就是「慈忍」,也就說不僅不報復他,反而提起幫助他的心。就像我們現在看到很多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還沒有走上社會,就對社會有了很多背逆的行為。譬如說他看到很多富貴人的車子停在馬路旁,他也不認識這個主人,他可能上去就給它畫兩道,甚至還給他潑上了點油,把車子給燒了。如果我們是車子的主人,我們可能第一念就是非常的怨恨,就想發火,覺得這個人跟我無親無故,為什麼要做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但是中國古人告訴我們,「論人之非,當原其心」,當我們看一個人過失,作惡的時候,我們應該去查找他背後的原因。當我們去調查研究之後,發現這個孩子他很早就是父母離異,很早就沒有接受過聖賢的教誨,他從小就沒有感受到愛。在社會上他感受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不信任,所以他沒有走上社會,對這個社會就充滿了敵意、充滿了怨恨。我們再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兒女?我們對自己的兒女是百般的呵護,萬般的教育,知道《弟子規》好,我們馬上就希望讓孩子來學習,一有好的機會就會給他以良好的引導。我們想一想,這些孩子相對於我們的孩子而言,是不是非常的可憐?所以中國人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當我們能夠這樣想,我們這個怨恨之心不僅沒有,反而提起是一種教育的愛心去幫助他,成就他的這種仁慈之心。

  所以我們看到別人過失,不要第一反應就是要去發怒,而應該想到如何去幫助他、改變他、成就他。既然我們知道怒不好,我們從來沒有通過發怒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我們只是因為發怒使這個問題變得更糟,也影響了自己的身體,讓別人也對我們很輕視。我們應該怎麼樣改變?改變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我們在晚上的時候,坐在鏡子面前,對著鏡子這樣對自己說,「你從今以後,對於任何事情都不要生氣。」當然你只是說一次、兩次,這並不能起到效果,但是你不要因此就喪失信心,因為中國人說這個習氣很嚴重。什麼是習氣?就像我們這個酒瓶酒都倒完了,然後裡邊還有很多的氣味久久的不肯散去。所以你不要因為一、二次控制不住自己,就喪失了信心。你要不斷的提醒自己,每天晚上重複不斷的說,「你從今以後對於任何事情,都不要生氣。」早晨起來對著鏡子這樣說,「你已經不生氣,你已經不生氣。」這樣做下來,你每天這樣做三個月以後,我相信即使是罪大惡極的人在你的身邊,你也不會輕易的發火,這是我們講醫治生氣的辦法。所以我們從這裡也感受到,古人所說的一句話,叫「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境就是指自然環境,緣就是指人事的環境。這個人事環境、自然環境本身它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之分,好壞在哪裡?其實好壞在於我們的心,是我們自己的心起了分別,所以才有了好壞。

  所以一位大德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就這樣寫到,「要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志」。一般人對傷害過自己的人,都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他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發生。但是這位大德卻告訴我們,要感激傷害你的人,為什麼?因為如果沒有人曾經傷害過我們,我們還像溫室裡的花,禁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如果沒有人曾經欺騙過我們,我們覺得天下的人都是一樣的好,就是因為有人欺騙過我們,我們才知道天下的人是各式各樣的,還有同是人類不齊。「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自立」,中國人有句話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看,就是因為有人把我們遺棄,所以我們從小就學會了一種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意志,要用自己的努力,來創造自己的事業,所以從小就歷鍊了自己。我們看很多的百萬富翁,他們在成功之後談起自己早年的情形,都經歷了非同平常的磨鍊。他們談起這段磨鍊的時候,給了它很多的稱讚。反過來我們再看,現在生活在家庭條件很好的孩子,因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什麼父母給滿足什麼,反而提不起對父母的感恩的心,也都不知道自己的學習是為了什麼,這樣的孩子反而不能夠成就。到底哪種環境更好?其實很難說,確實在於我們怎麼樣來運用它。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就是因為有人把我們絆倒,我們又重新站立起來的時候,我們的能力相對於以前也是大大的提升。「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我們有的時候覺得,你看我這個人很有修養,不輕易的發脾氣,對人都是一團和氣,面帶微笑。實際上是因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領導,我們都是受人恭敬,受人讚歎,處處都活在別人的表揚之中。突然有一天,一個人來到你的面前,指著你的鼻子來罵你,來對你無理取鬧,這個時候你還能夠對他表示微笑,表示冷靜、表示耐心,這樣才體現了一個人真正的修養。所以要感激所有讓你堅定成就的人。在一個文章,叫「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的文章中,這個作者這樣寫到,「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幸福帶給別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來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說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的手裡;有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她把鑰匙交在了孩子的手中;有一位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我可真命苦,她把鑰匙交在媳婦的手中;有一個人說我很難過,因為老闆總找我碴,他把快樂的鑰匙交在了老闆的手裡;一位年輕人從文具店裡走出來,那位老闆服務態度惡劣,把我給氣炸了。他又把鑰匙交在了老闆的手裡。這些人都做了個共同的決定,那就是讓別人來控制他自己的心情。而當我們允許別人掌控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對現況無能為力。抱怨與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著這樣個信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幸福與快樂帶給別人。他的情緒穩定,為自己負責,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壓力。諸位朋友,你們的快樂的鑰匙在哪裡?是放在別人的手中嗎?那就快去把它拿回來吧!這個文章確實寫得很好,它教導我們要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這是我們講的幸福生活的第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天之中不生氣惱。上半場的課,我們先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