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OO七年幸福人生講座—弟子規種子教師研習營(三)《新世紀健康飲食》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07/8/14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225-0001

  諸位老師,大家早上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新世紀健飲食」。我們這一次來這邊參加這個講座叫做「幸福人生講座」,參加的多半是學校的老師,還有各行各業的人士。為什麼要講健康飲食?這讓我想起我看過一本書,這本書也是講健康的,它說到一件事情,讓我產生很多的反思。它說在平常我們買了一個非常精密的家電用品,買回家之後我們一定會先看說明書,才來使用這個電器用品。譬如說,買一台電腦,買一台錄放影機,你一定先看說明書,否則我們不敢用,為什麼?因為這個儀器太過於精密,怕一觸碰它就壞掉了。

  有這樣的經驗,就讓我們反思到,我們這個身體,有沒有比現在當今任何一個高科技產生品更精密?其實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說,我們有這麼樣一個精密的身體,比任何一個精密的儀器、精密的設備,都還要來得精密,那麼請問我們在使用它的時候,從小到大,我們有沒有看過一本說明書,是教我們怎麼使用這個身體的?沒有。所以我們很大膽,很大膽的一直來使用這個身體,而且經過這麼多年,我們也從來沒有擔心我們有沒有錯用它,會不會錯用這個身體,然後讓這個身體壞掉,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

  另外還有一點,我們都知道身體健康非常的重要,沒有身體的健康,其他的統統是零。既然這麼重要,請問我們在學校當中有沒有曾經有一堂課,是教我們怎麼樣來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怎麼樣來飲食,這個身體我們怎麼樣來保養它?好像也沒有這樣的課程。所以我們感覺到非常的遺憾,可能在我們人生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的不幸,就是因為在這樣的一個遺憾疏失當中所產生。

  所以今天想用幾個小時的時間,跟大家談一談,怎麼樣吃才能吃出健康。我們一天吃三餐,都聽過諺語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但是確實對這句話我們感受並不是非常的深刻,包括我過去對病從口入也不是很了解。或者是聽到人家講,「民以食為天」,到底這個天有多麼的重要,我們也不是很清楚。慢慢的對傳統文化深入之後,我們對任何事情的看法比較深刻,也才有這樣子的一個心境往這方面去做深思。結果一進入到飲食的這個世界裡面,我們感受到確實它有非常深遠的學問,才慢慢佩服我們老祖宗對於宇宙人生觀察的入微,也成為我們生活上的一些很重要的一個指導。

  現在的人沒有人不關心健康的話題,我們看到這麼多的營養食品的廣告,看到這麼多的保健醫療的廣告,都發現大家對健康非常的嚮往,都希望得到一個健康的身體。可是事與願違,往往我們看到現在的醫院裡面擠滿了病患。我聽人家說,在二、三十年前,我們身邊要找到一個得癌症的,確實不太容易。而在我們小時候,聽到有人得癌症的時候,我們都會很恐懼,覺得這是絕症,因為很少人得這樣的疾病。可是曾幾何時,我們到醫院裡面去看,最近我們到醫院去看(我也是聽人家說的,感嘆),就是得癌症的人竟然跟得感冒一樣多、一樣的普遍。就是一不小心就有人得癌症,更不要說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這些疾病,我們周遭一定有這樣子的親人,跟一定有這樣的朋友。

  因此,為什麼健康變成口號?所有人追求健康,為什麼健康變成口號?我們首先可以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是不是因為生活的不好,或者是我們吃得不好?其實正好相反。我們剛剛說,癌症的高發病率跟高死亡率,現在已經成為先進國家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在美國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得到癌症,這是註定,這個絕對不是一不小心,僥倖。人生沒有僥倖,不是僥倖就可以避免掉的,發現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得到癌症。大家不要看隔壁。為什麼四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得到癌症?我們看這些國家,他們每一年投入在醫藥的研發上面的費用都非常高,譬如說研究癌症藥物,研究癌症的療法,他們投入非常非常的多,而且醫院愈蓋愈大。各位老師,我們思考一個問題,醫院愈蓋愈大,目的是要讓人愈來愈健康還是愈來愈健康?愈來愈健康。而且醫院愈蓋愈大,應該是人愈來愈健康才對,是不是?應該病人愈來愈少才對。

  可是我們看到的正好怎麼樣?正好相反,醫院愈蓋愈大,病人也愈來愈多,擠都擠不進去,而且排隊掛號都要等很久,有沒有?還要電話預約。怎麼會這樣子?這個讓我們開始來反思一些現象,第一個,醫療的進步並不等於癌症的減少。我們看到了,確實在這幾年有很多新的療法都出現了,而每出現一個新的療法,每出現一個新的藥物,都讓我們振奮了一下,結果這一下都維持不了很久,馬上就發現這個療法本身,其實也並不是那麼理想。因此我們看到現在放療、化療,還有高明的外科手術,這個手術現在愈來愈高明、愈來愈精密。再來,很多人鼓勵大家定期的去做健康檢查,以前三、四十年前哪有人有閒工夫去做健康檢查,可是那個時候的人身體健康的狀況也未必比現在差。再來,更進步的精療法。像這些東西,在這幾年都非常的興起,可是我們很失望的看到,癌症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年年怎麼樣?還在增加。

  我們看最近這二十年來,台灣罹患癌症的比例也上升得讓我們非常的可怕,二十年來竟然罹患癌症的死亡率(這是已經過世的),死亡的比率暴增了一倍,二十年翻了一倍。我們可以想像,這個數字對現在醫學來講,確實是一大諷刺,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傷害。我們感覺到,我們生活的品質一直在改善、一直在提升,我們的交通也便利了,我們的資訊也發達了,現在電腦拿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上網,無線上網。而這樣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的,卻是什麼樣的回報?癌症增加一倍。而且現在我們看到科技愈發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能愈來愈遠,手機發明了,手機愈來愈輕薄短小,功能愈來愈多,可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卻愈來愈有障礙。我們有一個朋友,家裡一家四口,一個人配一台手機,他們家有三層樓,爸爸在三樓,媽媽在一樓,要用手機來聯絡。人與人之間不願意面對面的去溝通,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危機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危機。而這些數字也在告訴我們,也許我們的方向錯誤了,也許我們經營人生的方向錯誤了,如果我們願意調整的話,我們才有可能得到一個比較幸福的人生。

  再來,在最近幾年很多人在討論,我們用在醫療的費用是不是太少,造成我們二十年來癌症翻倍,是不是醫療費用的問題?我們在討論全民健康保險,在討論我們醫療保險的過程當中,我們又陷入另外一個迷失,什麼樣的迷失?我們以為我們所投入的費用不夠,造成我們醫療品質降低。事實上,給大家看幾個數字,這是美國從一九六O年,一直到一九九七年,用在醫療費用的一個數字。這些數字告訴我們,美國每年投入醫療的比例佔GMP比例的關係,在這四十年來增加了百分之三百。也就是說,美國人在過去的四十年來,由於生活的進步,由於各方面民生問題的高漲,而投入在整個醫療的費用上,竟然增加了百分之三百的費用。而這百分之三百的費用,我們把它換成一個實際的數字,看到美國人每賺七塊錢美金,就有一塊錢要用在醫療。然而這樣子的一個付出,得到的回報是什麼?得到的回報是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死於心臟病。這個是確切的數字,不是危言聳聽的。

  各位老師,我們願意把我們的薪水的七分之一拿來投入醫藥,然後我們回報的是每三個人有一個人死於心臟病嗎?這個數字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這個也不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代生活的這樣的一個結果。但是這些數字,我們曾經思考過嗎?雖然告訴我們醫療的費用並不等於健康的改善,我們朝醫療的費用去思考健康的問題,其實根本上可能已經犯了一個路線上的錯誤,方向上的錯誤。再來,醫療的進步並不等於壽命的延長。這一點我們來思考一下,很多的人並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很多人覺得我們現在的醫療進步,確實人的壽命增加了,延長了。但事實上來講,我跟大家報告,這是一個假象。為什麼叫假象?因為事實上壽命的增加,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個平均值,平均值的提升。而這個平均值,我們不要忽略了,它是拿全民的平均壽命來做一個平均值,因此我們可能少算了一個部分、忽略了一個部分。其實我們看到的平均壽命的增加,並不是壽命的延長,而是什麼?而是嬰兒的死亡率減少。也就是說,幼兒死亡率減少,把拉下來的那個力量怎麼樣?減少一點,事實上提升的力量並沒有上去。

  因此,在最近的五十年以來,美國人四十歲以後的壽命,四十歲以後的平均壽命是沒有增加的,是沒有一點點增加的。而我跟大家報告,沒有增加是進步還是退步?我跟大家講,絕對是退步。為什麼?因為現在有太多的醫療設備,有太多的醫療的儀器,勉強的在維持病人的生命。我們到重症病房,我們到很多的臨終病房,我們去看很多人是插著管子在度過他的餘生。這樣的生命品質非常的沒有尊嚴、非常的沒有品質,而這樣子的日子延長的生命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嗎?我們並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一個結果,而很不幸的,這樣的結果卻充斥在我們社會裡面。因此,醫療的進步,其實並不等於壽命的延長。這也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再來,醫療的增長也不等於健康的保障。愈講可能大家的心情愈沉重。不過我跟大家報告,這都是事實。很多人生了病之後,第一個念頭一定是生病一定要怎麼樣?吃藥,一定要打針,這個是根深蒂固的一個觀念,也是牢不可破的觀念。而生病吃藥打針的觀念,事實上在現在這個社會,我們應該重新去做一個思考。我最近看一份報導,這份報導它就提到,有一年以色列的醫院醫生罷工一個月,結果那個月以色列的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五十。這是事實,而且這個事情不是只有發生在以色列,南美洲有個國家也是這樣,醫生罷工一個月,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三十八。在美國洛杉磯,醫生因為醫療保險的問題,他不是罷工,他是延緩治療疾病,延緩治療這些病患,死亡率下降百分之十八。所以吃藥、打針、看醫生,未必是健康的保障。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醫生醫療是沒有用的,我們不是這樣子的一個說法,這個說法也是太極端、太偏激。我們想要告訴大家的一個方向思考的問題是,醫療的本身是應該經由理性的一些思考,而不是一有病我們就一定是要吃藥、一定要打針。而且現在很多的醫療,也是因為病人錯誤的觀念,造成醫生為了要迎合病人的需要,而做出一些很不得已的處置。譬如說,我們感冒發燒,我們一定要醫生幫我們打針,而吃藥的效果好像沒有打針那麼好,所以醫生只好怎麼樣?給你打針,但事實上不一定是這個樣子的。而由於我們希望疾病快速的解除,而導致現在的醫療有一種狀況,就是說求快速。欲速則不達,為了求快速,而造成抗生素的濫用,而造成一些醫療的疏失,這個病患本身也要付出同樣的一些責任。

  醫療的增加不等於健康的保障,在這裡我要給大家看的數字是,第一個我們來分析一下美國的十大死亡原因。第一大當然是剛剛所講的心臟病,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死於心臟病。第二大的死亡原因是癌症,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死於癌症。第三大的死亡原因是什麼?保證嚇大家一跳,第三大的死亡原因叫做醫療的失誤。一年當中有二十二萬五千多人死於醫療的失誤,也就是說不當的醫療,或者是對藥物產生不適應,或者是過敏的反應,而造成了死亡。這二十二萬五千人當中,有接近百分之五十的人,是因為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所造成的死亡現象。他不是吃錯藥,他是吃對的藥,但是對這個對的藥有不適應的反應,而死亡的。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問題有多嚴重,二十二萬五千人,代表著什麼樣的一個狀況?我們來看,在美國十大死亡原因排名第六的叫做意外事故,每一年大概有九萬多人死於意外的事故。而我們看到,每一個意外的大型意外事故,通常都會造成社會的恐慌。譬如說有一架飛機掉下來,我們可能在報紙看到,要到一個禮拜,大家都覺得非常的恐慌,因為一次可能死掉三百多個,可能死掉二百多個。可是我們了解嗎?如果你把醫療的失誤,分擔於每一年的每一天,大家知道一天要死掉多少人嗎?死掉五百多個,也就是說一天有五百多個人,因為醫療的失誤而喪命,這是在美國而已。請問,報紙曾經有一個版面來報導過嗎?其實並沒有的。也就是說,我們並不了解,每一天竟然有五百多個人,因為醫療的失誤而死亡,但是我們卻非常關注這個社會死於意外災害的人數,而為它造成恐慌。其實我們關懷的方向可能也出了問題。所以醫療的這一塊,讓我們一直沒有浮現在我們關懷的範圍裡面,這個可能也是我們對生命的一種疏忽。

  所以,我們了解到醫療失誤竟然這麼樣的嚴重的時候,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麼做?大家知道九一一造成很多人內心的傷痛,九一一一天,就是一次這樣死掉的,二千多個生命。可是我們知道嗎?美國每一天一樣有二千多個人心臟病發作,這個數字可能也是我們不曉得的。因此,醫療的傷害以及疾病的傷害,遠遠超過我們所思考的可怕。所以我們對它的關懷確實並不是很足夠的,而且我們對它的認知可能有很多的誤解。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觀察美國的十大死亡原因,第二類的癌症裡面,我們看到肺癌,五年的存活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乳腺癌跟直腸癌存活率只有一半,而血癌跟淋巴癌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三。我們看到很多的朋友,我們很多的親人,罹患這樣的疾病。可是下一個訊息讓我們更為震驚的是什麼?從臨床的統計告訴我們,這些疾病治療跟不治療存活率差不多。這個才是我們覺得很訝異的地方,治療跟不治療存活率差不多。很多人可能會反對,有的人講說,提早發現提早治療,一定存活率可以提高。其實這個並不是一定的,並不是必然的。在臨床醫學的研究裡面,有一次他們就去做一個實驗,做一些觀察,應該是這樣講。很多人講,癌症你要去體檢,譬如說乳腺癌,譬如說子宮頸癌,這些婦女的癌症都是可以被體檢檢查出來的。但是很多的研究發現,體檢,提早發現,它的死亡率為什麼降低?並不是因為治療的關係,是因為他提早發現的關係,不是因為治療的關係,大家要了解。

  所以,體檢本身只是一種觀察,它不具有醫療的效果,它只是觀察你有或者是沒有,你有了,他也沒有辦法透過很積極的治療,來改善這個疾病,沒有辦法。沒有呢?沒有就恭喜你沒有。但是我們每一年在做健康檢查的時候,總是怎麼樣?提心吊膽的,把肝也吊起來了。可是這樣對身體好還是不好?反而不好。大家要打開檢查報告的時候,心臟有沒有跳得很快?心臟跳得很快。可是告訴大家一個事實的真相,一個人這一生心臟跳動的次數是固定的。所以你跳得愈快,可能就愈早面臨死亡。所以心臟要跳慢一點。心臟怎麼才能跳慢一點?我們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要心安理得,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俯仰無愧。這樣我們的心跳會怎麼樣?會很勻速的、會很緩慢的跳動,這是保證我們健康的另外一個方法。

  治療與不治療存活率都差不多,那為什麼要治療?其實並不是說就不要治療,不是這個意思,這些數字統統展現的並不是叫我們不要去治療,不是的,而是告訴我們,可能我們治療的方向有錯、有偏差了,不是用那樣的方式,不是那個方向,應該轉一個方向。就像昨天蔡老師跟大家分享的一個問題就是,請問是大一的學生品德比較好還是大四的?對。如果是大四,如果是念了大學四年,品德愈來愈差,並不是叫大家就不要念大學了,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方向錯了,教育的方向是不是錯了,並不是就此否定醫療或者是教育的功能,不是的,請大家千萬要了解,不要把這個話給曲解了,否則可能會很慘。

  我們來思考一下前面講的這些問題,統統都是存在的,我們並不能說我們沒看見就說它不存在,它一樣是存在的。這些數字都是什麼?都是很實際的數字。當然我們看到這些數字之後,我們下一個念頭是什麼?絕對不是這些數字跟我無關,不是的,這個數字絕對跟我們有關,這絕對不是抽籤的,說抽到誰得癌症就得癌症,抽到誰不得癌症就不得癌症,不是抽籤的。大家學習聖賢的教誨之後,要有一個心境,就是人生所遇到的任何問題都不是偶然的,絕對不是哪一個人比較幸運,我比較不幸被我遇到了。跟大家講,這一生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所以我們學聖賢,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心境是什麼?人生不要有僥倖,人生沒有僥倖。沒有僥倖應該怎麼來經營?應該如理如法的來經營,依照正確的道理、方法來經營。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數字,下一個念頭就是我們要了解原因在哪裡,這是結果,這個結果已經呈現了,我們要由果推因,這是理智的展現。由果推因之後,我們來思考問題的根源,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其實問題的根源在於醫療的進步並不等於治療的進步。醫療的進步不等於治療的進步,什麼叫做醫療的進步?其實這裡面所蘊含的是一個技巧的追求,也就是說醫療技巧的追求並不等於治療觀念的改善,或者是治療觀念的提升。我們往往認為醫療技巧的追求,可以解決人身體健康的問題。事實上不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剛剛也跟大家說過,現在醫療的手段、醫療的方法、醫療的行為、醫療的技巧,比起過去二十年、三十年,都有非常長足的進步,但是依然沒有辦法把癌症的死亡率給壓低,不但沒有壓低,而且還翻倍。所以醫療的技巧,其實已經讓我們了解到,這樣的追求並不能解決健康的問題,反而我們忽略的是治療觀念的一個發展。

  怎麼說呢?我們舉例,譬如說我們今天生病了,生病的時候我們最希望的是趕快把這個病給治好,我們自己都生過病,我們了解生病的痛苦。現在人希望趕快把病治好這樣的一個心境,當他來就醫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什麼問題?可能我們在追求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病症的解除,不是真正病根的解除,而可能只是病症的消失而已。舉一個例子,我們頭痛的時候,頭痛的時候我們最常解決的方法是什麼?很多人是吃止痛藥,對不對?而且我還聽廣告裡面,廣告的止痛藥還快又有效,還能夠怎麼樣?加倍的強度讓你可以減少痛的時間。好,頭痛到底是哪裡有病?應該這樣問,頭痛是病還是症?這是症,症狀。在中醫裡面,這個概念很重要,症跟病我們要分清楚。好,既然它是症狀,我們把症狀壓下去,代不代表疾病已經解除?其實沒有,其實沒有解除。所以中醫講,頭痛要醫哪裡?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結果我們現在頭痛醫頭,代表的是我們現在對疾病看法是什麼?是我們希望症狀快速的解除,但是我們並不關心這個疾病根源是不是已經被拔掉,這個事情可能不是我們關心的。

  我們請問大家,為什麼我們現在對疾病有這樣的看法?我們現在為什麼面對疾病是這樣的態度?我告訴大家,這是因為我們面對人生的時候,我們面對我們的生活的時候,就是這個態度。也就是說我們面對疾病的態度,就是我們面對先生的態度,就是我們面對孩子的態度,就是我們面對父母的態度。好像聽起來很玄,五倫關係裡面每一個關係出了問題,到底我們是尋求症狀的解除,還是尋求根源的化解?我告訴大家,現在社會很多的數字都告訴我們,我們是在追求症狀的解除,而不是關懷問題根本的化解。什麼數字?我們看到台灣的離婚率逼近五成,每二點五對就有一對是離婚的。

  為什麼大家遇到問題就想要離婚?因為這是症狀的解除,覺得我把它切掉就沒事了,覺得我跟另一半出了問題,切掉就沒事了。就像我們得癌症,發現自己得癌症,得個惡性的腫癌,現在大多數處理的方法是什麼?能夠用手術切除的,盡量就把它怎麼樣?趕快切除。各位朋友,我們把癌細胞切除之後,它就不見了嗎?我們看到有很多的朋友,切除之後沒有過多久怎麼樣?又復發了。為什麼復發?因為他沒有真正把癌症的根給找出來,他只是追求癌症的症狀除掉而已。一樣的道理,我們看到夫妻出了問題,然後我們把他切掉,就解決問題了嗎?其實沒有。下一個會更好嗎?也沒有。問題出在哪裡?沒有找出來。

  所以現在最新治療癌症的概念是什麼?叫做與癌共處。什麼叫與癌共處?就是和諧的相處,跟它和諧的生活在一起。為什麼有這樣子的一個調整?因為我們對癌細胞的看法出了問題,可能也是我們對我們周遭人的看法出了問題。我們只要一有問題,就把所有的問題、責任怎麼樣?推出去,有沒有?都是太太的問題,都是先生的問題,都是孩子的問題,只有我一個人沒有問題。生了病也是什麼問題?癌細胞的問題,所以我趕快把它切掉。事實上,我們在看歷史的時候,我常常看到有很多的昏君,把忠臣抓起來殺掉。殺掉之後,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人家忠臣是為你好,來提醒你,結果你又把人家殺掉,殺掉之後不久就亡國,有沒有?我們就覺得很惋惜。可是當我們看到現在醫療的方法的時候,我們不禁聯想到,我們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是不是也是一個暴君?你看一個癌細胞產生了,這個癌細胞它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它是忠臣的角色,癌細胞是來提醒我們,主人你已經錯用你的身體了,你已經糟蹋你的身體了,你應該要善待你的身體。它是一個忠臣,它來提醒,然後我們怎麼樣?我們把它殺掉。對,我們把它殺掉。殺掉之後,請問,我們是不是變成暴君?然後一個暴君來治理這個身體,沒有不滅亡的。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我們都在尋求症狀解,而不是根本解。這個是我們對理智的提起不夠,沒有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都希望快速而有效。我們來看中國的聖人,中國的醫生,他在面對疾病的時候,他處理的方式是什麼?他是治未病,不治已病;而中國的聖人一樣是治未亂,不治已亂。「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這是在《學記》裡面的。你讓那個症狀跑出來之後,你再去禁止,那就怎麼樣?花的力氣很大,但是收到的成效很少。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我們現在一般的人在看待這個社會現象的時候,我們好像都把這種能夠解決這個大問題的人,我們都覺得他是能者。我們都忽略了,其實真正能夠預防社會動亂的方法,可能才是最好的方法。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扁鵲的三個兄弟,人家都說扁鵲是神醫,任何的疾病到他的手上都可以怎麼樣?都可以治好。任何疾病都可以治好,他會外科手術,什麼疑難雜症,只要落在他的手上,都可以治好,都可以痊癒。可是有一天扁鵲就講,其實你們都不知道,我的二哥醫術比我更高。那個人就覺得很奇怪,你二哥都是醫一些小病,這些小感冒、小傷風他很厲害,可是他好像沒看到他醫過很重症的病人。扁鵲他就講,我的二哥能夠在病人很小的疾病的時候,就把它給治好了,不至於讓它發展成什麼?不可收拾的一個局面。所以我二哥的醫術遠比我高明。再來,他說我的大哥醫術又比我二哥更好。大家就嚇一跳,你大哥還會看病,大家都認為他大哥不會看病。為什麼?因為他的大哥能夠在疾病還沒有發展出來的時候,譬如說你三十年後會得癌症,他三十年前絕對會跟你講,叫你要注意飲食、注意起居,他三十年後的結果,他都看到了。

  因此,我們現在的社會在評量一個人的能力的時候,請問我們看他的什麼?可能看他的學歷,可能看他的文憑,可能看他有什麼證書,因此我們的教育是不是也在追求症狀解。你看,追求技巧的進步,是不是正好是在追求分數的多少,而不是在追求觀念的提升,不是在為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真的能夠適應這個社會,能夠真的對他生命的素質是向上提升的。

  因此,這個圖表,從這個圖表我們看到的不是只有疾病的問題,因為疾病的問題可能是我們經營人生的習慣出了錯誤。因此在中國人的學問裡面,沒有把科系分得那麼清楚的,為什麼?因為它是一不是二。任何的問題的發生,它的觀念可能都來自於我們錯誤的思惟。所以我們找到根源之後,我們才了解到,疾病,其實是可以預防的。而且疾病是應該去預防的,而不是迷信醫藥,然後相信,我得到病之後,我一定可以透過醫藥來怎麼樣?解決我疾病的問題,這樣的思考邏輯是錯誤的。因此,我們要告訴大家,預防才是真正我們要落實的。我們把那麼多醫療的費用拿來預防,我可以告訴大家,效果一定會比發展這些醫藥還要來得好。就像我們拿那麼錢去買武器,去研發武器,要準備戰爭,我們不如把那些錢拿來做什麼?拿來做世界和平的工作。你看這些觀念都是什麼?我們人生態度的延伸,所產生的一些觀念。

  怎麼預防?在美國有一個著名的流行醫學專家,叫歐尼斯特懷特博士,他曾經就做過這個研究調查,他發現有百分之五十的男性的癌症,跟百分之六十的女性的癌症,跟營養過剩有關。既然跟營養過剩有關,我們就了解到,預防癌症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就是不要吃太好。很簡單,就是不要吃太好。你看百分之五十跟百分之六十,這不是小數目,一半以上,一半以上都是跟飲食有關的。而且我告訴大家,這個數字還比較保守,為什麼?因為我們發現,現在愈來愈多人發現,癌症它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它是非常複雜的因素造成的,我們只要能夠把其中幾個重要因素抽掉的話,他的罹患率、發病率會降低非常非常多。其中有兩個因素非常重要,第一個因素是什麼?心境,就是我們的情緒,情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另外,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聖人的學問講的是緣生法,緣生。你看飲食是不是一種緣?是一種緣,它叫條件,是構成癌症的條件之一。情緒是不是一種緣?是的,情緒也是條件。所以我們能夠把這些構成癌症的主要條件消除,我們就有把握可以遠離癌症,或者是可以創造一個好的身體。

  而我們看到,在美國癌症的學院,國家還是學院裡面,也有相同的結論。他講如果美國人能夠降低,採取低飲食的習慣的話,則能夠降低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罹患癌症的機率。你看這個數字比起剛剛那個數字還要怎麼樣?高一點。他對飲食非常的看重,因為這一個單位它每天面對的就是癌症病人,你沒有得癌症你不會走到這個單位裡面去。所以它對於癌症的掌握更清楚。再來,如果不幸得到癌症,採取低脂肪的飲食習慣,也能夠降低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死亡的機率。也就是癌症是可以治癒的,只要我們願意從根本上去化解,我們得到癌症的根源,癌症就能夠立即的得到改善。立即,它不是改變之後,然後一段時間才得到改善,它是立即得到改善。

  但是現在問題又來了,什麼叫做低脂肪的飲食?大家可能看到這個低脂肪的飲食之後會有誤解,以後到便利商店去買牛奶的時候,都會挑低脂的,然後到市場去買肉的時候,要先把肥肉切掉,這個就是低脂的飲食,錯了。低脂的飲食這是一個科學的術語,其實講得白話一點,我把它翻成白話文,低脂肪的飲食就是非動物性的膳食,所謂非動物性的膳食就是植物性的膳食。我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素食,低脂肪的飲食就是素食。

  所以在很多的研究領域裡面,對這個部分他們有非常深切的認識。首先我們來舉一個例子,我們來看,觀察女性乳腺癌的發病,我們看到北美洲的婦女罹患乳腺癌的比率,在一九六O年代大概只有百分之五,二十個人當中有一個女性就會罹患乳腺癌。到了八O年代提升到百分之九,也就是十一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會得這樣的疾病。到了二OOO年的時候,再度的提升。你看,請問各位老師,這是進化還是退化?這是退化。但是我們現在的人看這個時代,總覺得這個時代在進步還是在退步?總覺得這個時代是在進步,對不對?覺得時代都已經進步到這樣子,你還有這個觀念,真落伍,有沒有?你真保守,你真傳統。

  各位老師,以後我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可能要轉一個方向,可能我們現在處在的狀態是在退化的狀態,而不是進化的狀態。我們剛剛講的,手機愈來愈多、愈來愈流行,發明的手機愈來愈精密,可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愈來愈怎麼樣?愈來愈差了。可見這是退化,這不是進化。你看疾病愈來愈嚴重,從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九,到百分之十二點五。為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曲線?因為高脂肪跟高蛋白的肉食,在這個過程當中怎麼樣?愈來愈多,這個也是我們沒有辦法抹滅的事實,我們吃的肉愈來愈多。不要講美國,我們思考一下,在二十年前台灣的社會,有像現在這樣吃肉嗎?有像現在有這麼多的速食店嗎?有像現在以漢堡來裹腹嗎?然後雞腿、炸雞吃了這麼多,有嗎?好像也沒有。因此我們就了解到,如果沒有改善這個飲食的趨勢的話,我們可以跟大家保證的是,這個乳腺癌的曲線還會繼續增加。

  而我們來看,很多人都講,那是北美洲才會這樣,亞洲人不會,那個是跟基因有關的,很多人就有這樣的一個想法。就有科學家他去做一個實驗,他去看日本,日本的婦女確實她們得乳腺癌的機率很低,可是很不幸的,當這個日本的婦女移民到美國之後,他們發現,日裔的移民,第一代她的乳腺癌的機率還是比較偏低的,可是到第二代的時候,日本的婦女,這個日裔的婦女,她得乳腺癌的機率竟然跟美國人一模一樣。提升到多少?百分之五百,比起在日本的比例,上升了百分之五百。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其實跟基因無關,遺傳背景並不是決定因素,什麼是決定因素?飲食習慣。你看第二代的發病率跟美國一模一樣,為什麼?因為她的生活已經是什麼?美國人的生活。所以跟基因是沒有關係的,跟飲食習慣有關。

  我們來分析一下,日本的飲食,它的結構來自於脂肪的熱量,這個脂肪這裡講的就是動物性的膳食,佔飲食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也就是大概十分之一,就是日本人吃肉的這個量,大概佔他飲食當中的十分之一;可是到了北美洲,這個比例增加到百分之四十,逼近五成。其實我告訴大家,不止,這個數字是比較輕忽的。所以我們就感覺到,事實上脂肪攝取得愈多,乳腺癌也愈多,這個是臨床上已經確定的,百分之百確定的一個因素,一個危險的因素。

  所以我們就了解到,這個飲食的結構,其實它有普遍性。我們看到,在很多的國家當中我們去做調查,發現動物性的脂肪攝取愈多的國家,乳腺癌的機率就愈高,這個已經是非常明確的一個數字。橫軸是脂肪的攝取量,愈多的話,我們看縱軸,死亡率怎麼樣?因為乳腺癌死亡的機率怎麼樣?也就愈高。它的機轉,醫學上的機轉後來被發現,就是脂肪的攝入它會增加女性雌二醇的分泌,而這個賀爾蒙的分泌正好可以促進乳腺癌的機率。而當我們吃進去健康的素食,當中有很多的纖維素,我們常常吃一些蔬菜、水果,這些高纖維的食物,纖維在我們的體內就能夠把這些雌激素給吸收,吸收完了之後,她就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風險。所以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到,事實上吃動物性的食物會增加得乳腺癌的機率,而素食卻能夠提供相對應的保護。這個是在乳腺癌的討論上面,已經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一個根源,我們找到了。

  下面我們還會跟大家提到大腸癌,還有其他的一些疾病,以及飲食對於我們身體健康,以及地球健康的一些關係。接下來幾個小時,我們再把下面的部分,再跟大家做分享。這一節課我們就先進行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