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弟子規答問  蔡禮旭老師主講  (共一集)  2007/3/7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52-203-0001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今天藉由這個機會跟諸位同修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在《弟子規》方面的一些修學體會。剛好有同修寫了問題,我們做一下交流。

  問:第一個問題,男眾想邀請女眾照相,《弟子規》有何規範?

  答:這跟往生好像沒什麼關係。《弟子規》從頭到尾講一個孝字,《弟子規》從頭到尾也講一個敬字,對人的恭敬。我們所有處世待人能圓融,父母不擔心,《弟子規》從頭到尾也講一個孝字。所以有孝心、有恭敬的心,要落實弟子規就不難,而且孝敬的心是我們本有,對自己要有信心。我們修行人不能講我的個性怎麼樣,我的個性怎麼樣,個性不是真正的我們,我們的本善裡面跟聖賢、跟佛菩薩是無二無別。我們從心境上去學《弟子規》,落實起來就不困難。是一個孝字、是一個恭敬,也是一個忍字,忍住煩惱,伏住煩惱,放下過去錯誤的個性。修道人沒有個性可言,個性就是貪瞋痴慢,叫個性,修道人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我記得二00五年一月一號到新加坡跟新加坡的同修交流中國文化,師長見到我們第一句話跟我們提到,「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佛,學儒就要學孔子」。我們是學佛、學儒,我們不是佛學、儒學,學佛、學儒最重要的就是從存心上去契入。存心上一定是不斷的息滅我們自己的貪瞋痴,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一切言行,跟佛菩薩、跟聖賢人相不相應。佛菩薩的行持是一切皆是孝敬的心,所以是禮敬諸佛。我們今天去邀請別人照相,要有禮敬的態度,但是我們想想,做任何事情有沒有意義要先想。我們每天念著無常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精進就是跟了脫生死、跟往生無關的事就別幹了。男眾去邀女眾照相,這個意義好像不大,真的照完相之後,照片怎麼處理還真麻煩!到時候照完洗出來,又被太太看到問「這個人是誰?」那有什麼意思?所以很多事情我們先想想有沒有意義?煩惱就不見了,有意義的事再做。

  那天悟道法師跟大家講解一段《寒笳集》,蕅益大師的教誨,那段話對我們的啟發太大了,我們要深深記在心上。諸位同修們,法會結束了,它是一個開始,而不是一個結束。讓我們把從每個法師教誨當中給我們的啟發,從此在我們的生命當中落實下去,這才是真正對所有法師給我們的教誨,真正的供養、真正的回饋。而不是我們到法師面前說「法師,你們講得太好了!」更重要的,諸位法師最歡喜見到的,還是我們依教奉行,佛菩薩最願意見到的也是如此。諸位同修們,我們七天課程結束了,每位法師的教誨還有多少印在我們的心上?

  悟道法師那天提到的,「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我們所有的規矩都是真為生死做的。從這段教誨,「真為生死營福」,我們做一切布施、一切服務大眾的事,統統不求來生福報,也不求子孫發達,都不求,只求了脫自己的生死,只求一心一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真為生死」四個字真留在我們的心中,這些問題不會問。佛陀說「繫心一處,無事不辦」,不管做任何事情,專注的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只為了這個目標,那一定成就。我們在家庭裡面,我們在工作、在處世當中,統統為了廣修供養,給世間人做好榜樣,都是為了敦倫盡分,求生極樂,那每天的生活統統在積累往生的資糧。

  我們剛剛說到男眾邀女眾照相,《弟子規》有沒有規範?《弟子規》是講禮敬、禮貌,我們要去邀請別人,當然要對方同意才可以照,這就是「禮者,敬而已矣」,我們用恭敬的心去請教別人、去邀請別人。而且「人不閒,勿事攪」,人家在忙的時候就不要找他去照相,做什麼事情。而且不認識的,找也不好,不是很熟的去找人家,人家要拒絕也不是,這就惱害眾生。我們邀請他人做任何事,都要讓對方感覺很自然、很舒服,這就是一顆柔軟的心。

  問:第二個問題是女眾不想個別跟男眾照相,如何婉謝?

  答:我們不要把事情想得很複雜,就直接說「對不起,阿彌陀佛,這個跟往生無關」,然後很恭敬。人跟人不是言語在交流而已,最重要是心境在交流。我們講這段話說,「你昨天沒聽課!真為生死還照什麼相?」這就跟他結怨了。但是我們是藉由這個機緣廣修供養,「真為生死,我看就別照了」。言語「怡吾色,柔吾聲」很重要。

  問:第三,優婆塞可否同優婆夷搭肩照相?

  答:有些問題其實我們靜下心來,我們的敏銳度、感受能力就起來了。真的,我們看那個動作看起來不雅觀、不文雅、不端莊。我們看到走在路上年輕男女搭著肩走路,他們不累,我都替他們很累,那走起路來多不方便。而且我們要了解,我們為什麼出離不了六道輪迴?男女的情欲是個大障礙。人跟人,男女沒有接觸都會生煩惱,更何況接觸的時候還太過這種親密,那對修道都是很大的障礙。我們學貴自知,修道人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狀況,任何動作會引起我們貪瞋痴慢這些念頭的,盡量持戒,不要犯、不要做,戒是修個清淨的心。像俗話講的「英雄難過美人關」,但這個時代已經沒有英雄,英雄都難過美人關,哪有可能不是英雄還過得了!說實在的,這句話經典也沒有,這句話誰說的?那個犯錯的人找藉口說的。自己都犯錯了,還封自己一個英雄的名號,所以這叫「倘揜飾,增一辜」。講這句話的人,果報要負很大的責任。倘揜飾這是我們時時要觀照到,不能找藉口,確實不能不謹慎。

  我們看到唐朝唐玄宗,唐玄宗幫《孝經》下註解,寫得很好,也是很有德行。唐玄宗還沒遇到楊貴妃以前,治理國家是「開元之治」,是盛世。當然在那時候他旁邊有好的大臣,有張九齡、有韓休兩個大臣輔助他。唐玄宗當初還沒遇到楊貴妃,治國很精進,韓休時時都會指出他的缺點,唐玄宗也很有雅量,接受他的勸諫。但是說實在的,聽完勸諫之後還是很難受,直接批評他還是很難受,但是他點點頭,也不敢生氣,很有修養。大臣就進讒言,「皇帝,韓休對你講話這麼苛刻,你怎麼對他這麼有禮貌,還這麼客氣?」唐玄宗講,韓休講的話真正利益人民,雖然我聽他的話可能三天吃不下飯,我的體重都下降,但是瘦了我一人,肥了天下人,值得!你看唐玄宗為了聽這些直諫,這些好的言語,他自己承受直諫的難受。當然假如學過《弟子規》就不難受了,《弟子規》講的「聞譽恐,聞過欣」,不只不會難受還高興。

  我們上一次有提到,大禹為什麼是聖人?他「聞善言而拜」,人家指出他的缺點,他給他頂禮道謝。子路是賢人,他「聞過而喜」,人家指出他的過失,他很高興,道謝。但是我們這裡要再往深處去探討,為什麼大禹、子路能聞過而喜,為什麼我們不能聞過而喜?心境差別在哪裡?差別在慈悲心。因為大禹想著,假如我有過失,我所影響的是整國的人民,他來是要造福人民,不是來障礙人民。他那顆為人民奉獻的心,讓他做任何事情戰戰兢兢,深怕自己沒做好。有人能提出他的缺點,讓他能把服務眾生的事辦得更好,他歡喜、他感恩。真的,我們修學最根本的還是慈悲心,慈悲為本。

  今天這些聖哲人,當他們被叫君王、當他們被叫老師的時候,他們深怕對不起別人對他們的恭敬,這分慈悲的動力,督促他們每天要「德日進,過日少」。我們今天對治自己的習氣,假如悠悠放任,那就要再回到根本上,我們利眾的心不夠深切。我們今天假如早一天成就,很可能許多有緣眾生就不會墮落。他們跟我們是一體,我們不忍心看他墮落下去,時時抱持著「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心境,相信這樣的心量對治我們的習氣不困難。因為當悲心起來,妄心就不復存在,聖狂之分在乎一念之間。下次他人指出我們缺點,我們歡喜、我們感謝。

  後來韓休死了,有兩個大臣,一個叫張九齡,一個叫韓休,這兩個是最好的大臣,一個老了,一個死了,沒有辦法幫助他。又出現楊貴妃來,從此君王不早朝,荒廢朝政。當時候的讀書人感嘆,因為當初韓休在的時候,唐玄宗只要貪玩樂的事情,他邊做,很有意思,做了一下突然說「韓休知不知道我在玩?」他的話問完沒多久,馬上就會聽到太監說「報」,韓休的奏摺來了,開始批評他。所以他被韓休批評到只要玩樂,馬上就想到韓休,就想到韓休知不知道。我們身旁有沒有這麼好的善知識?我們在浪費時光的時候,馬上想「他知不知道?他知道了又會來批評我」,有這樣的朋友是我們人生的大福。可是往往這麼好的朋友,我們都離得遠遠,反而會巴結、諂媚我們的人,我們最喜歡跟他們講話。這都是很值得我們從歷史當中,觀照自己的心境、心態。

  「福在受諫」,人生最大的福,面對善友、善知識的諫言,我們能歡喜的去領受。而且更重要的,領受完之後要後不再造,要依教奉行。所以當初楊貴妃出來的時候,整個朝廷很感嘆,「九齡已老韓休死,無復明朝諫疏來」,再也沒有忠臣的勸諫到朝廷來。唐玄宗的德行算是相當不錯的,都抵不過女色這一關,我們男眾更應該在修行當中要更注重男女的分寸。唐玄宗跟楊貴妃這段,對我們女眾也要好好的有啟發,你看寫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樣的話,女眾招架不招架得了?這個時候要突然想到師父的一句話,「佛菩薩有真感情,眾生都是虛情假意」。這句話要會聽,誰虛情假意?我們一聽完,眾生都虛情假意,比半天都比別人,沒比自己。其實說實在的,當我們這麼一比,一隻手指頭對別人,幾隻手指頭對自己?四隻手指頭對自己。

  楊貴妃沒學《弟子規》,也不能怪她,她沒有辦法判斷,一個男人面對自己祖宗遺留下來的基業,不能盡心盡力,他已經沒有孝道,沒有孝道哪來的愛心?「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所以學《弟子規》,判斷婚姻大事、判斷朋友、判斷事業的合作伙伴,判斷可以找到同生極樂國的這些同修們,都可以從孝道、從《弟子規》判斷。楊貴妃她也沒有判斷,唐玄宗對她的愛是真的嗎?所以後人寫了一段話很感嘆說到,「空憶長生殿上盟」,就想到他們在長生殿上不是在那裡在天願作比翼鳥嗎?「空憶長生殿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就是後來逃難的時候,軍隊不願意走了,說只要楊貴妃不死我們不走,整個軍隊統統都停下來。江山重要還是美人重要?「江山情重美人輕」。這個時候唐玄宗頭低低的,一句話都沒講,「華清池水馬嵬土」,在華清池幫楊貴妃洗澡的是唐玄宗,親手把楊貴妃害死在馬嵬坡,用黃土把她埋掉的也是唐玄宗。「華清池水馬嵬土,洗玉埋香總一人」,有真感情嗎?假的!關鍵時期這個愛就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當初假如唐玄宗說,這件事情不是楊貴妃的錯,是我的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諸位同修,假如當時候唐玄宗是這麼樣提起一種氣慨、一種理智、一種反省,歷史會改寫,很可能楊貴妃就很感動,之後也會轉惡為善。大家的表情好像不大相信,精誠所至。但是這個時候親手把楊貴妃給埋掉,纏綿悱惻的兩個人的關係,下輩子還是來討債。所以,我們沒有真感情,沒有真智慧,每天都在跟人家結惡緣,你看這麼好的感情的緣,到最後還是這樣收場。真正夫妻有這個因緣,男女有好的因緣、善緣,一定都要導歸極樂,一定都要結法緣。

  問:我們接下來看下一個問題,有一個三歲的小外孫,在兩歲時就曾教他背《弟子規.總敘》,但我探親結束後返回大陸,今年再來雪梨時,他已經不會背《弟子規》了。

  答:你看我們覺得學《弟子規》,什麼叫學《弟子規》?這段話就執著在「背」,他不會背了,背不是真學,要做才是真學。誰做?教育的「教」字,小篆的字給我們講得太清楚了。左邊兩個叉,下面一個孩子,右邊一隻手拿著一枝樹枝。這個教字沒有嘴巴,不是叫小孩做的,是我們做給小孩看的。所以那兩個叉,第一個叉就是父母、老師做出榜樣來,下面一個叉就是小孩模仿,這是教育。很多家長跟我們交流一些教育的問題,假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要把它轉成我們的家風、家道,我們的意念沒有回到自己先做,這個問題無解。我們不先要求自己轉,那叫心外求法。我們一切的親朋好友是我們的依報,是我們的人事環境,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的心境真的轉了,依報就會轉。

  我們學的時候不是先改變自己,而是先要求別人,而是先看別人的過失,我們的心已經不平,心已經不淨。邊給孩子講、邊給孫子講的時候還很急躁,還皺著眉頭。他感覺到我們那種控制、那種佔有,所以下次我們要找他談,他馬上「奶奶,我要上廁所」,他就走了;「媽,我還有事,我工作很忙!」所以,要先從自己開始做起。很多家長聽課聽完很急促的來說「蔡老師,你多講一些什麼方法可以一下就讓我的孩子變乖的方法,那個技巧、方法一定要告訴我們。」心態要觀照,孩子行為的偏頗,那都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有沒有可能說用一個方法,馬上讓他整個人生態度完全轉過來?我們這個心是貪心,貪快、貪好,我們沒有反求諸己,原來都是我這三、五年在教孩子的觀念當中偏頗了,我要趕快先修我自己。我們能回到先修自己的身,那個心才平得下來;都是要求他人,那個心都是浮躁的,都是定不下來的,定不下來一定生煩惱。

  閩南話說「吃快就撞破碗」,就是這個道理;孔夫子也說「毋欲速,毋見小利,欲速則不達」,這都會給我們很好的省思。做任何事情,我們求的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什麼是水到渠成?以身作則,水到渠成。從自己,這正報,從自己開始轉變起,依報自然就轉。今天只要身旁的親朋好友沒什麼轉變,一定是我們的問題,要用「一定」,不能用「說不定」,用說不定就有僥倖,任何僥倖的心態就不是真心,就不是真正的反省。所以,醍醐不能摻雜這些雜質、毒藥進去,要真正反省自己,從我們自己身上找答案。

  有位女士她是在烏魯木齊,她的學歷挺高的,她的先生也很有成就,她先生底下的員工有幾千人,她覺得先生對她不夠尊重。諸位同修,我們起一個念頭說別人不尊重我們,這個念頭對不對?這個念頭就是心外求法。自敬而後人敬,我們自己尊敬自己,人家才會尊敬我們,「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能真心恭敬別人,自然人家就尊敬我們。修道人,對任何一個人沒有要求,只有要求自己,這個才是內學。我們起個念頭,別人不尊重我們,那我們就沒有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她覺得先生不尊重她,她又順著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為什麼先生不尊重我。所以真的要隨順聖賢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想法。她想因為是先生覺得她的工作能力不夠好,賺的錢不夠多,所以她就要跟先生比賺錢。對先生不了解,都錯解、誤會。自己跑到深圳去找工作,也找到不錯的工作,一個月收入超過一萬塊錢,也是很高的收入,也是白領階級。

  其實說實在的,先生是不是因為她賺錢少,不恭敬她?最主要的,很可能是先生工作這麼繁忙,回到家裡,家裡也沒安頓好,婆媳之間的事還讓他生煩惱,孩子的教育讓他不安心,所以他心裡煩躁,他不是真正對妳不恭敬。假如家裡統統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先生生歡喜心、生感恩心。錯解之後又去工作,家裡愈搞愈糟,有一天半夜一、二點,她的父親打了一通電話給她,接起電話來,她父親講:「女兒,我不管妳現在是賺一萬,還是賺十萬,我不管,妳賺再多的錢,假如把妳的孩子給毀了,一點意義都沒有。」說著說著就說到,因為電話聲當中傳來哭鬧聲,她的父親跟她講:「妳的小孩從九點多十點左右吵著要看電視,我叫他去睡覺,他不肯,哭到現在半夜一二點還在哭,這樣的孩子我沒有辦法教,妳自己看著辦。」這位女士放下電話,隔天就辭職了,所以母愛還是非常有力量。

  她回來之後就用心的開始教她的孩子,人生的因緣都是我們自己的心感應來的,煩惱就感應來業障;對孩子無私的愛心,對眾生的願心,就感來好的善緣。她這分要把孩子教好的心,很快的她就跟《弟子規》的緣接上來了,又聽了我們一些老師們講的課,開始反省自己。婆媳關係本來不是很好,就開始每天親手打豆漿做早餐給她婆婆吃。第一天、第二天沒什麼反應,做了半個月、一個月下來,誰會不感動?所以婆婆就愈來愈歡喜,覺得媳婦很有孝心。有一天走在路上,回來的時候碰到媳婦,這個婆婆手上提了一些菜,一時間情緒也很感動,就把菜放下,就抱住自己的媳婦,對她媳婦講:「妳跟我年輕的時候真像,好強,不服輸,但是心地很好。」你看婆媳之間都敞開心門來談話了,那很愉快,完全就是自己的女兒一樣。她的婆婆打電話給她兒子,還會跟她兒子交代,你可不能欺負我家媳婦。你看這個兒子聽到這段話多安心,婆媳關係很好。

  她先生的事業,因為她放下了,回來照顧家庭,她的先生沒有後顧之憂,事業如日中天,發展得很好。後來先生回來,在工作上有些無奈,因為年輕又發展得好,嫉妒就很多,所以她先生就生煩惱。她學了中國文化,當她先生講到這些問題,她想都沒想直接講了一個字,讓,把功勞要讓出去,你的嫉妒、障礙就少了。她先生一聽到這句話,愣了一下,妳一個小女子怎麼懂這麼多!你看古聖先賢這些教誨都能解決人生的這些煩惱。我們讓功於眾,大家都歡喜;把事情做好了都往自己身上攬,那沒嫉妒、障礙才怪。她回來之後對她先生也很用心、很照顧,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大家在做的時候,是真正發自內心去敦倫盡分、去付出,在做的當下絕對不是說,我先生有沒有看到我在做?刻意做給人看,人家會感覺到不真誠。

  有個太太聽完課之後,也很勇猛精進,回去後真的很努力幹,在那裡拖地,做菜都加菜。做了一個禮拜,這個心快伏不住了,怎麼連一點讚歎都沒有?到了第七天,自己在那裡拖地的時候,先生繼續坐在他暖暖的沙發上,在那裡看報紙,一動也不動。太太終於忍不住,把拖把一丟:「我做了那麼多,你都沒看到嗎?」她先生挺有修養的,慢慢把報紙放下,然後對她說「妳不是學《弟子規》的嗎?怎麼樣?忍不住了吧!」因為我們做的時候不是打從內心去付出,愈刻意做,人家就愈刻意不看。所以一切都要從真實心中作。

  有個先生他聽了「幸福人生講座」之後,蔡老師講「好話一句,做牛做馬都願意」。有一天他太太在那裡煮菜,忙得很,他就在廚房的門口說「太太,妳好辛苦!」他太太說,知道辛苦,那就趕快進來幫忙。這先生說「蔡老師說做牛做馬都願意,沒有說叫我進來幹活。」這都是自私自利的心在做,這不行;要打從內心看到太太的辛苦,彼此這種心境就傳遞了。任何事情夫妻相互的幫忙、協助,這時候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她付出一段時間之後,有一天半夜突然覺得先生好像不知道怎麼了,她就張開眼睛,她的先生半夜睡不著,坐起來。她問你怎麼了?她先生講「妳每天幫我留的那盞燈,我都看到了,妳有時候留的這些消夜,怕我肚子餓,我都感受到。」她先生是因為她做了這段時間太感動了,想得睡不著覺,坐起來。時間有限,這個故事就講到這裡。之後她在工作當中,一上台都是恭恭敬敬給底下鞠躬,她所有的員工都愣住了,敬人者人恆敬之。以至於到海外去跟這些外國的友人做報告,她一上去也是恭恭敬敬給大家鞠躬,她下台的時候,外國人跟她講,你是真正的中國人。一言一行都是在弘揚我們的文化,我們沒有依照這些教誨、這些禮儀去做,我們是變成破壞自己民族的形象。

  我們要能讓一切人生歡喜,最重要的要先從自己做起,正己自自然然能感化他人。很多我們親朋好友對我們的埋怨,都來自於我們不先要求自己,先要求他們。他們的內心明明知道我們說的也是對的,但心裡不服,你都沒做到還講我,就有怨。怎麼去怨?都要求自己的人沒有怨,人家對他沒有怨。師父在一把扇子當中寫到「聖人常受天下之責」,常受天下人的責備,「而無責人之心」,卻沒有責備他人的心,「是以終無怨」。他的一生沒有埋怨他,他的一生世世代代的子孫都懷念他,都緬懷他的德行。所以沒有人罵堯舜,只有佩服他,因為堯舜治國的時候,任何人民的事他都是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諸位同修們,我們希不希望我們的人生是無怨無悔的人生?不只自己無怨無悔,讓我們一切的親人對我們也無怨無悔,這樣的人生痛不痛快?痛快!我們往這個方向去走,就是反求諸己。

  其實在推廣中國文化當中,我們前幾天的課程跟大家也有分享到,確實我們在家裡盡好先生的本分,盡好太太的本分,盡好為人父母的本分,盡好兄弟的本分,為人子女的本分,到公司裡,盡好我們為人同仁的本分,已經在弘揚中國文化。因為我們盡本分當中,我們對《弟子規》、對佛法的體會就愈深,愈深都是自然感悟到的就流露出來,跟人家一起交流,真感情、好文章就能感動別人。很多人說我很想做,怎麼做?從當下自己的每個角色先盡力做好。一般我們都不是先從自己修身做起,我們一聽到這麼好,馬上想:我要去找縣長,我要去找市長,我要去找哪個大官。當我們去找這些大官的時候,他對我們佩服嗎?他從我們身上感悟到了《弟子規》、佛法的好了嗎?唯有他從我們身上真正感悟到道德、學問的重要,他才會去推展聖教,所以還是皆以我們自己的修身為本。人對我們有信任,我們講的話他才聽得進去,這叫知所先後。勸誡別人,跟別人分享有一個基礎,就是一定要取得人的信任。這個信任就看我們落實的程度到哪裡,落實得愈好,人家對我們的信任就愈高,人家願意聽我們的話的緣就愈成熟。

  問:這位同修又提到,我如果沒有再教他,有人說孩子太小,不要太早教他,要發展到四歲以後再教。

  答:這個說法不是真理。現在這個時代知識爆炸,人云亦云,現在人講話都不負責任,都沒有對照講出來的話跟真理相不相應?但是現在言論自由,也怪不得人。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判斷力,真理才聽。真理是什麼?教育從哪裡開始?不只從胎教,還沒懷孕就決定了。孔老夫子的外公找女婿的時候怎麼找?找看看這個家族祖宗有沒有積德!孩子能不能教好,一開始,我們有沒有德行感應來好的子孫,這就已經決定了。感來是來報恩的,感來是來為往聖繼絕學的,他的根基就很好。因為我們中心很多老師,他們還沒結婚的,或者已經結婚還沒生孩子的,我都跟他們講,要生就要生再來人,不然就不要在那裡找麻煩。閩南話說「不要找麻煩」。要很堅定的信念,就是為往聖繼絕學的,就能感來這種好的子孫。至於怎麼樣感來好子孫,請看《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裡面有對求孩子有很好的開示,包含「保身節欲,以培先天」這些,還有胎教,還有小時候的教育。

  「三歲看八十」,從懷孕到三歲以前,那是教育的關鍵,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父母做榜樣給孩子看。我們這次到馬來西亞去,遇到孔老夫子後代,這位老師說到他沒讀過《弟子規》。大家不要聽到這裡「沒讀過?」接著聽下面的重點。雖然我沒讀過,但是當我把《弟子規》看一遍的時候,這每一句我都想起我小時候的情景。他一看到「置冠服,有定位」,爸爸、媽媽就是這麼做的。他一看到「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他馬上想到父母的表演情境。《弟子規》真的是家教,是父母做給小孩看的,他雖然沒讀過《弟子規》,他已經學過《弟子規》了。他還提到他稱呼自己的父母,絕對不可能用「你怎麼樣、他怎麼樣」,都是「父親大人、母親大人」,非常的恭敬。所以這不會太早,三歲以前、胎教都是關鍵。

  有一個孩子兩歲,我們一位老師去他們家做家訪,他的哥哥是這位老師的學生,這個孩子跟著父母、跟著哥哥,四個人陪老師在客廳坐。媽媽就把一盤葡萄端出來,葡萄水分很多很甜,看起來很甜。這個小孩拿著葡萄,第一個就拿給這位老師吃,你看他才兩歲,他知道先給客人吃。拿給客人完之後,這個孩子又拿著葡萄去給爸爸、去給媽媽吃,接著他又拿著葡萄去給哥哥吃。當他要拿給哥哥的時候,他的口水太多了,已經滴下來滴到自己的手臂上,他還是拿給哥哥吃,最後才給自己吃。不得了!一個兩歲的孩子,你看他那種節制欲望的能力有多高。為什麼他能節制欲望?他有孝悌的心,他先想父母、先想兄弟。他去公司工作他一定效忠領導,他一定友愛同仁,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人往後事業的成就,也決定了一個人往後道業、學業的成就。因為對父母孝敬、對兄弟友愛的人,對老師一定是孝敬,對於同參道友絕對是盡心盡力友愛。因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他體會到老師最歡喜的,師父最歡喜的,是看我們同修之間互相扶持,勇猛精進。所以「入則孝,出則弟」確實是人生的大根大本,我們要有這個信心。

  好,今天就跟諸位法師、諸位同修交流到這裡,有講得不圓滿、不對的地方,還請諸位法師、諸位同修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