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第二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05/7/28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136-0017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看到剛剛有一位朋友來擦黑板,他是該擦的擦掉了,不該擦的沒擦掉,確實很有智慧,他有智,第二個,他知道老師上課辛苦,不想再讓老師多勞動,這是很有仁慈之心,他有智、有仁,別人不好意思來擦,他主動來擦,這是勇,很有當仁不讓的勇氣,所以這位朋友他是實踐了三達德「智、仁、勇」。德行在哪裡?就在生活的一言一行當中,我們也要傳遞這樣的信念給小孩,他們才感覺學問就在生活中。因為有一個孩子主動來擦黑板,也擦得很好,老師就告訴他,你做到了智仁勇,有一天這個孩子在掃地,而且是主動去掃,因為他看到地髒了,掃完以後他就跟老師說到,他說:「老師,我掃地也是智仁勇」。因為地髒了,假如不掃乾淨,那我們健康會危害,所以他有仁慈之心,去掃地;如何把地掃乾淨,他很有方法,他是有智慧;別人都不去做,他主動勇敢去做,他也是有勇。當一個孩子覺得他時時刻刻都能把學問做出來,他會覺得很充實、很愉快。
很多人修行沒有法喜,因為他把修行跟生活脫節了,六祖惠能大師告訴我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那是不可能找得到的。而孔老夫子也告訴我們,「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道在生活中的點滴覺悟,覺悟了,一切事物都是大道,所有的德行都含攝在其中。我跟同事說到,我們佛家修行最高的菩薩叫普賢王菩薩,普賢菩薩有十大願王,第一願是「禮敬諸佛」,第二願是「稱讚如來」,總共有十願,我對他們講到,說你們每天教書就是普賢菩薩,他們嚇了一跳,跟普賢菩薩有什麼關係?第一,我們面對同事、面對學生都堅信「人之初,性本善」,堅信他具足無量智慧德能,我們做到了「禮敬諸佛」。第二個,當學生有好的表現,稱性的表現,我們馬上給予鼓勵肯定,這叫「稱讚如來」,你把他的好愈肯定他就愈彰顯。除了對學生稱讚如來之外,當你看到非常用心教學、用心工作的同仁,都已經下班一個小時了,他的教室還亮著燈,這時候你也還沒下班,你走到他的教室裡拍拍他的肩膀對他說:「我們教育界就是有你這樣的老師,才能出優秀的學生,國家才有前途」,你這麼一講,他本來已經相當疲憊了,突然抬頭挺胸來繼續改他的作業。我們輕輕的一聲鼓勵、肯定,很可能讓他更有動力、更有信心,我們不要吝嗇肯定、稱讚。不管對學生、對同事,對於所有付出的人,我們都可以做到稱讚如來。
第三「廣修供養」,我們每天跟學生上課,把聖賢的教誨見縫插針教給他們,這是法供養。讓學生明白道理,面對往後的人生有正確的態度、正確的知見,不用再摸索半天,不用再因為做錯了決定而搞得人生非常的混亂,他能走的明白、走的踏實,心裡無所畏懼,我們也達到無畏布施,這是所有的供養都做到。不只對學生你可以廣修供養,當你有好的經驗、好的資料毫不吝嗇給予其他的老師做參考,他又可以拿著這寶貴的東西去教導他的學生,那就有更多的人受益,這是廣修供養。
第四願「懺悔業障」,我們在教學當中,內觀自己我有沒有亂發脾氣,瞋恨心有沒有起?跟學生相處的過程當中又察覺到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所謂「教然後知困」,看到學生學習的狀態不好,都在打瞌睡,像現在我也要注意這一點,這時候就代表我們的課程講得不夠好,要自我反省,哪些講法可以更設身處地讓他們去領受,不斷的檢討自己、修正自己,這叫懺悔業障。當我們每天都在依教奉行,每天過得法喜充滿,很充實,當學生也能體會到他每天的生活就是不斷在邁向一個有道德之人的路上,他的內心也會很踏實。
比方引導他要把孝落實在生活中,有一個孩子才六歲,老師教導他要行孝道,他從此以後每天必定要幫母親做家事。剛好有一天他到外婆家去了一趟,回來已經十點多了,在回家的路上他已經睡著了,回到家裡父母怕把他吵醒,輕輕的要把他放在床上,這個孩子醒了過來,在有點模糊當中他突然爬了起來,他說我今天還沒幫媽媽做家事,馬上看了看周圍的狀況,桌子還有點髒,他又跑去拿了個抹布把桌子擦好,擦完之後他臉上很喜悅,覺得今天有做到孝,又很安心去睡覺了。當孩子從小就有這種立身行道的態度,那他這一輩子的德行必然會有很高的成就。
我們剛剛提到教育,「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而這個身教不只在孩子小時候很重要,縱使我們小時候對孩子的教育有所缺乏,他現在已經十多歲了,這時候用身教依然有很大的效果,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一位媽媽她孩子也比較大了,她要孩子學《弟子規》,她並沒有把孩拉過來硬叫他讀,她自己每天早晚讀誦,在讀的當下她的孩子常常會走過來看看她,然後就離開了。看了幾次以後,她覺得孩子看她的眼神不一樣了,對母親愈來愈佩服,看到母親好學的態度。我記得我的父親在五十歲左右他的公司剛好要成立一個附屬的證券交易所,要開證券交易所必須有執照,公司派了好幾個人去考試,我父親是其中一個,其他去考的都比我父親年輕不少,都三十來歲四十歲左右,我父親年紀最大,我看著父親這麼大把年紀,每天還在那裡看書。後來考試結果出來,所有公司的成員只有一個人考上,諸位朋友,誰考上了?我那時候在念大學,看到父親考上了,雖然我沒有當面讚歎他,可是我的內心很佩服。看父親都這麼用功、這麼有志氣,我這個當兒子的怎麼可以輸給他?那不是太丟臉了嗎?所以身教,不管孩子多大了都有相當的效果。
回想小時候的記憶,父親拿出冰箱裡的東西首先都是給爺爺、奶奶吃,母親常常兩三個禮拜就回外婆家一趟,都是大包小包的帶,有吃的,有水果、有蔬菜,有很多的東西,這些記憶在我的心中長養。雖然父母沒有直接教我們孝道,但是這一分孝的表現我們都學到了,當自己有資格把冰箱打開來把水果拿出來,會先給誰吃?當然是先給爺爺、奶奶吃。確實,三代同堂是最好的教育環境,每天都可以把孝道演給孩子看。當我們把水果拿給爺爺、拿給奶奶,爺爺很高興,奶奶也很高興,這個孫子真孝順,他很高興我也很滿意,因為施比受更有福,看到爺爺、奶奶歡喜的表情,我們也非常喜悅,而這一分喜悅不是外來的刺激,而是從內心發出來的感受。
我記得在讀小學、讀初中有機會到其他地方去旅遊、郊遊,當看到奶奶喜歡吃的東西,比方豆腐乳、一些小吃,我會很興奮的把它買下來,然後抱在我的懷裡,在旅途歸來的後半路途中,我的腦海裡都會浮現當我的外婆接到了這罐豆腐乳她那種喜悅的表情,我已經先看到了。你看,施比受更有福,這是教,上行下效。「育者,養子使作善也」,從這一句解釋當中可以了解到,育的核心在哪個字?「善」,教導孩子成為善人、成為好人,才是育的真正目的所在,而不是只有把孩子的身體養高養壯而已。當然,我們要教孩子成為善人,首先自己要明白何為善,而且明白了善還要做出來當榜樣才行,假如上一代都不清不楚,那下一代怎麼可能學得好?
有一個初中生,他跟我們一位老師在交談,因為他住在香港,暑假期間母親把他送到深圳跟著我們一些課程學習,這位初中生就跟我們的老師提到,他說我去幫同學買便當。我們的老師聽了說很好,「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接著這位初中生說了,他說我很喜歡去幫我同學買便當,因為我用五塊錢買回來,可以用七塊錢賣給他,我就賺了兩塊。我們老師一聽,初中生就功利主義這麼重,接著就跟他講,同學之間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不應該還多拿錢。這位初中生就說了,我有去問過我們老師,說我買便當五塊,賣給同學七塊,這樣對不對?而且這些同學為什麼沒有自己去買便當?因為他們考試考的不理想,被老師額外留下來,他們就不能自己去買。同學已經在危難當中了,怎麼還可以落井下石?他的老師一聽,回答他說你這樣做好像有點不妥,不過你又已經付出勞力了,賺兩塊錢也沒有什麼錯。諸位朋友,當為人父母、為人老師對於處事的態度、分寸都已經拿捏不準,上梁都不正下梁就必歪了,所以教兒教女先教自己。相同的,要教學生,為人師者首先要「學為人師」,首先要明白做人的分寸所在,這才叫教育。
而在中國教育理論當中有一篇重要的教誨,《禮記·學記篇》告訴我們一句很重要的話,「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諸位朋友,假如這個同學去買便當都跟人家收錢,他往後對人任何的付出他頭一個念頭想到什麼?錢,到時候他又到美國留學,他的母親去美國看他,住了十天,十天要走了他兒子會拿什麼給她?這十天妳給我吃了多少東西,一天的床位要多少錢,那就統統是利字當頭了,他的人格就扭曲掉了。
所以教,長善、救失,把兩個最主要的主軸點出來。諸位朋友,長哪些善?很多時候我們缺乏思考的時間,為什麼會缺乏思考的時間?因為心沒靜下來,每天都被生活推著止不下腳步來。我常說現在的人生是忙、茫、盲,我們先看第一個「忙」,現在人的口頭禪,「我最近忙死了!」什麼叫忙?左邊一個心,右邊一個什麼?心死了叫忙。心已經不再敏銳,已經感受不到別人的需要、別人的付出,這是忙。忙碌的生活,你忽然回頭看看,我今年已經四十歲了,突然會不大敢相信,你們有沒有這種經驗?突然已經四十來歲了,好像什麼重要的事都還沒幹到。忙了之後人的敏銳度會下降,智慧也會下降,很多事看不清楚。很多人在中年的時候夫妻相處出現危機,孩子教育出現危機,他都搞不清楚問題在哪,我這麼努力賺錢,為什麼兒子跟我沒有辦法溝通?因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你並沒有陪伴他,他跟你之間沒有深厚的信任,沒有深厚的信任就很難溝通,慢慢的你的言語都無法跟他的生活密切的結合,他就不願意跟你多說。很多的家長甚至於不知道他的兒子念幾年級,在讀哪一班不知道。香港很有名的影星成龍他就有一次講到,他好不容易有一天有空,就跑到學校去接他兒子,等了半天都接不到,突然看到他兒子的老師,他兒子的老師就對他講,他說你兒子都念初中了,你怎麼還來小學接?沒有參與孩子的成長,我們要盡這個本分。
很多父親又講了,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諸位朋友,這句話有沒有理智?這句話一定不會在經典裡面出現。最重要是有沒有心,不在時間長短,我們常想沒時間,都沒做了。陪孩子不是要長長的時間,你當父親的,只要持續每天陪孩子十分鐘、二十分鐘就夠了,因為你工作很忙,他看在眼裡,他知道你是為了家庭。然後在這麼忙的狀況,你又堅持,「來,爸爸每天講《德育故事》給你聽」,每天講兩則,你成長了,他也進步了。當然,在講故事、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請你要把手機關掉,不要講了一半手機又響又跑去接手機,跑來跑去,後來你孩子就說了,「爸,你還是先去接你的手機吧」。跟一個人相處就要讓他感覺你的心是與他在一起,手機都關掉,所有的外務都停了,全心全意把故事講好,從故事的情節引導孩子做人處事。你這樣能堅持個三個月以後,你會感覺你的親子關係絕對不一樣,你的孩子走路會雄糾糾氣昂昂,因為他內心充滿愛,我爸爸很愛護我。然後走到學校他會跟同學講,我的爸爸每天給我講兩個《德育故事》,你要不要聽?同學都圍過來,來來來,講給我們聽。你看他每天去講兩個《德育故事》,講三年以後那還得了,他以後一定是弘揚中國文化的人才。要用心,在於那顆真誠的心,不在於時間的長短。
有些朋友就說了,有很多的應酬推不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也不會在經典裡面出現,這句話剛剛說過了嗎?我好像覺得滿熟悉的,幸好從這點可以看出來我沒有老年痴呆症。人生有一個課題一定要學會,學會拒絕,假如這個課題你沒有學會,你人生會有相當多的寶貴時間耗在沒有價值的事務當中。當不必要的應酬到面前來怎麼拒絕?有兩個法寶可以用,第一個法寶是你的父母,你就對這個朋友講,真對不起,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跟我媽媽一起吃晚飯了,我已經答應我媽媽今天要回去陪她吃晚飯,很抱歉,不能跟你一道去吃飯。你這麼一講,很有可能對方突然想到,我都兩三個月沒回去看我媽了,把他的善心都提醒了。其實人都有善念,需要被提醒,朋友之間有道義要互相提醒。父母就是一個很好的擋箭牌,可以擋掉很多無謂的應酬。第二個是你的妻兒,你可以對朋友講到,說我最近每天晚上都給我兒子講《德育故事》,然後一起跟他學《弟子規》,《弟子規》裡面有一句話,你看你順便跟他介紹《弟子規》,「凡出言,信為先」,已經答應孩子的事不能夠不做,而且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上行下效,我這個動作沒有做好,以後我就沒有辦法教我兒子。你的同事會突然覺得你怎麼這麼有學問。當朋友這麼一聽到,大半都不會再勉強你。假如這兩個擋箭牌拿出來這個朋友還是要強迫你去跟他喝酒,那怎麼辦?人生總要懂得取捨,像這樣的朋友我看就算了,就不要了。
當我們忙碌而看不到他人的需要,慢慢的該做的沒做,人生到頭來一場空,會覺得很茫然,因為親人跟你都不親,你所有的努力都落到名利上去了,走下來晚年很有可能眾叛親離,因為你只有利益的時候,你的身旁不可能有知心的人,不可能有很長久在內心交會的一些善友。這個「忙、盲、茫」的人生不值得去走,我們要冷靜來思考。當要長孩子的善,我們可以回想到在幾十年的人生過程當中,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而這些成功的人有哪些人格特質?有哪些能力?諸位朋友,在你人生當中你覺得非常佩服、很成功的人他具備了什麼人格特質?你的人生經驗都可以成就你的孩子,我們要多思考,不可以忙碌到都沒有想一些重要的事情。
來,您覺得什麼是成功的特質?盡職,盡職的態度、守本分的態度。再來?助人,那就是仁愛之心。還有沒有?負責的態度,這跟盡職有關係。再來?誠信、誠實。還有沒有?熱忱、很熱心,其實很熱心跟仁愛有關,幫助他人。還有沒有?有恆心。諸位朋友,這些特質什麼時候開始學?他要出社會了,趕快去學一個「人際關係學」,有沒有效果?上了幾千塊的課出來,課程裡面告訴他,今天你要把事業經營好,首先要對人微笑、對人友善,二十多年都不常笑,幾天課下來很會笑,突然跟客戶一笑,客戶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因為那叫皮笑肉不笑,對!那不自然。任何事要做的自然才能讓人家覺得很舒服,這些特質都必須要從小紮好。
你看,我們真正要找人才都會找這些特質的人才。諸位朋友,在功利主義之下你能找到這樣的人才嗎?要冷靜!現在的家長拼命把孩子往升學主義這條路上推,而真正拿了大學以上文憑的人,出來他的人生就一帆風順了嗎?不然,我們遇到很多的企業家他們都說找不到人才,每年畢業的大專生這麼多,結果企業家說找不到人才,這兩件事有沒有矛盾?代表學校訓練出來的人才是不是企業需要的?並不是,所以我們要有遠見判斷孩子應該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在往後的社會當中才有好的發展、表現。
企業已經從幾十年前只重視產品的品質,所謂全面,T是全面,Q是Quality,品質管理,在最近這十來年,管理界了解到有一個比產品品質更重要的東西,是員工的素質,全面Ethics,全面倫理道德的管理。諸位朋友,你要了解一個事實,不是新出來的東西就代表它很進步,很多新出來的東西就代表它出狀況了才出來。很多的法律,在中國還沒出現,西方社會出現了,為什麼?因為他們的社會出現了這個問題。在這個管理當中,倫理道德素質的重視在中國幾千年歷史就是這麼講,不是新的東西就比較好,你要冷靜去觀察。而因為這段時間之內,西方非常多大的企業,因為某一個人員操守有問題,把公司都搞垮了。
一九九五年英國霸菱銀行,這家銀行已經兩百多年歷史了,因為一個新加坡期貨員挪用公款,兩百多年跨國企業宣布倒閉,一個員工。二00一年美國的安隆集團,它每年的營業額是數千億美金,因為兩個高級主管在會計當中做手腳,這麼大的企業,全球第七大企業,也破產了。就是因為這些情況發生了,企業界、管理界開始重視倫理道德的管理。假如你的孩子從小就重視這個,你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做好準備了,請問你孩子畢業了會不會找不到工作?保證早就有人在外面等了,要用你的小孩了。
有一個朋友他到一家超級市場去,這家超級市場還挺大的,他進去以後碰到了兩個同事,以前的同事,這兩個同事當初一起進入這個超級市場當銷售員,隔了一段時間以後,一個同事升到銷售經理,另外一個同事被降職,變成售貨員。當然,因為都是同事,大家就一起坐下來聊天,聊完以後要離開這個超級市場,在走路的過程當中看到牆壁上有一張紙,那張紙是說到員工的守則,剛好已經鬆掉了,這張紙搖搖欲墜,只剩一個角還黏住,這位朋友就說了,「那個紙怎麼這樣?」那位被降職的員工就說了,「那不關我們的事,別管它」,另外那個升級的銷售經理就主動走過去,然後把這張紙拿下來,接著走過來說:「沒事,待會我再把它黏好。」這位朋友說,從看到這個動作明白了為什麼他會升級,為什麼另外一個人會降級,為什麼?負責,他把公司當自己的家,而另外一個人,公司是公司,他是他。
一個負責任的態度已經決定了孩子有沒有前途。諸位朋友,我們的孩子有沒有負責任的態度?有一個父親回去就做實驗,他有三個女兒,他在他的房間門口故意把一枝掃帚倒在地上,女兒一走進房間門一定會看到這枝掃把,看看女兒有什麼反應。結果他把大女兒叫來了,他大女兒走進門一看,看到了這枝掃把,馬上就走過去了:「爸爸,有事嗎?」這位父親覺得有點失望,不過後面還有兩個,又把二女兒叫過來,二女兒同樣跨過去:「爸,有事嗎?」,三女兒也是一樣,這位父親有點沮喪。不過這是結果,因在哪?「養不教,父之過」。接著他突然想到一個人,想到他老婆,「老婆!」把他老婆叫過來,他老婆一看,馬上就彎下腰去把掃把撿起來。為什麼太太會把掃把撿起來?因為家裡的每個事都是她的事,而什麼事才是女兒的事?很可能是讀書才是她的事,其他的一概不管,這樣的態度不可能有責任心。
諸位朋友,你今天回去以後可以做實驗,故意把廚房裡的醬油把它弄倒,然後當你的孩子走過去,看有什麼反應?假如都沒有反應你也不要太傷心。假如你的兒子看到了還會喊你一聲:「倒了,趕快去把它拿起來」,那已經不錯了。假如你孩子馬上就去把它拿起來,你會很安心。這些特質都能成就孩子的一生。那我們來看看救失,哪些壞的習慣、習性要趕快導正,哪些習慣?自私。再來?傲慢。救失是刻不容緩的事,不進則退,學習是不進則退。再來?懶惰。我們為人處事如何建立理智,就要把原因找出來,這些都是結果,因在哪,值得我們思考。再來,還有哪些?說謊,說謊容不容易察覺?第一次說謊特別容易察覺,一百次以後就不容易察覺,所以你沒有跟孩子好好相處你就不容易察覺他錯誤的一開始,一開始沒有導正,後來養成習慣就積重難返,說謊。
再來,沒有同理心,太自私了、易怒,脾氣大。我跟朋友講,現在的孩子七、八歲脾氣都很大,他說哪要七、八歲,現在三、四歲就很兇了。不是三、四歲就很兇了,我的外甥他不會走路就很兇了。我記得有一次吃飯很沒規矩,在那裡胡鬧,我姐姐不理他,把他抱到嬰兒車上,他還不認錯,哭得更大聲,不只哭,拳打腳踢在那裡耍,結果這麼一耍,力氣太大了嬰兒車翻掉了,一翻掉,頭栽下去牙齒壓到嘴唇,這裡整個裂開,血都噴出來。我姐姐也滿冷靜的,趕快拿個東西把它壓住,三個大人也都滿冷靜,稍微觀察一下,血沒有繼續流,還好,就不用去縫。
我們要了解一個真相,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業不重不生娑婆,現在來這個世間報到的孩子都不是等閒之輩,我們要有覺悟,知不知道?我這個外甥生了第二天就到我家了,我把他抱起來,一般的長者都會笑、逗他,我沒有,一抱起來我跟他的眼神交會了一下,先過過招,他的眼神一點都不像小孩的眼神,我就對他不苟言笑,你沒有威嚴沒有辦法教他,因為他的名字拿去給人家算,都說這個孩子以後父母都管不了他。我跟我姐姐講這種話不能全聽,你只要從小把他的根基紮好了,不可能有這種情況。我就特別嚴肅對這個孩子,我這個外甥小時候常常很多長輩來逗他玩,逗了差不多三分鐘不逗了,他說到底是我玩他還是他玩我?所以脾氣大。
再來,還有沒有?你們的孩子都滿優秀的,情況不嚴重。很多家長到我們中心來,一看到我就開始講,我兒子脾氣不好,又很懶惰,然後又很自私,就講很多。講完以後,到了辦公室坐下來,我會跟他講,你講了這麼多話嘴巴一定很渴,我去幫你倒杯水,把水倒給他放著,然後就問他,你的孩子自私是結果,原因在哪裡?你的孩子懶惰是結果,原因在哪裡?把原因找到,才能對症下藥,家長被這麼一問表情都很驚訝,從他的表情當中我們要視思明,了解到他的意思說怎麼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很多為人父母在交談當中都在那裡,我兒子脾氣不好、我兒子很傲慢,講一講,對方又說我的兒子跟你的兒子一樣,大家都在那裡埋怨,都不理智,沒把原因找出來。
原因在第一個,善沒有教,惡沒有制止,百善哪個為先?你看你們剛剛沒有說孝,仁愛之本也在孝道,所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諸位朋友,有孝心的孩子會不會不盡責任?不會,「德有傷,貽親羞」,他會讓父母放心。有孝心的孩子會不會不誠實?不會,那他就讓父母蒙羞了,孝開了百善皆開。我們看孝開了以後他會不會自私?不會,他會想到父母,他會推己及人,他對別人的父母也會尊敬,所謂「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他看到別人的父母一樣會有恭敬的態度,他會了解為人父母都不容易,同理心就出來了。孝的人會不會傲慢?「教以悌」,教以恭敬的態度,「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他也會尊敬別人的長輩,因為恭敬心會內化,內化以後就不只是對他的兄弟長輩恭敬,會對一切人皆恭敬。有孝心的孩子會不會很懶惰?不會,「親所好,力為具」、「冬則溫,夏則凊」,他會幫忙、會付出,所以他不會懶惰。再來,不會說謊,他要誠信。脾氣很大,脾氣很大就會傷身體,「身有傷,貽親憂」。這個孝心真正發出來了,很多壞的習性自然就不會產生,所以教孝刻不容緩,很重要。
那我們冷靜下來,家庭教育把孝道擺在重要的位置了嗎?學校教育把孝擺在重要的位置了嗎?假如我們沒有把孝紮紮實實落在孩子心中,那孩子行為偏頗不能怪他。好,如何教孝?我們下一節課來探討一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