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承傳傳統文化必讀《四書》——二O一五年冬至祭祖護國息災超薦繫念法會談話  (共一集)  2015/12/18  香港機場亞洲博覽館  檔名:32-109-0001

  尊敬的主法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嘉賓、各位大德同修,大家好!

  今天是我們二O一五年冬至祭祖護國息災超薦繫念法會的第一天,很高興看到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我們每年舉行三次祭祖法會,目的是提倡孝道,緬懷祖德,承傳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承傳是大事!如果傳統文化斷了,那是中國人的悲哀,民族也不會長久。傳統文化的延續需要傳人,誰來繼承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是政府的責任,中國歷代把傳統文化的承傳都擺在第一位。清朝滅亡後最後這一百年,傳統文化的承傳亂了,大家疏忽了,造成今天社會的動亂。所以承傳傳統文化是現代中國人的頭等大事。

  《四書》的重要性

  承傳傳統文化首先必須落實儒釋道的三個根,也就是《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和《十善業道》,這是德行的根本。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要學習儒釋道的代表著作,儒家的代表是《四書》,佛家的代表是《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經》),道家的代表是老子《道德經》。在這裡面,今天我們要特別介紹《四書》。世界上真正有學問的人,知道中國文化的可貴,知道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可以救天下,可惜今天中國人自己卻不曉得。《四書》在從前是中國人必讀之書。以前中國社會的道德標準是依儒家的四書五經為標準,所思所做不能超越這個標準的範圍。現在這個範圍打破了,換句話說,現在沒有原則、沒有標準,這個不得了!違背倫常的異端邪說都出現了。所以今天特別應該倡導的,大家都來學習《四書》。

  《四書》是儒家的總綱領,千經萬論都離不開這個總綱領;就像《華嚴經》是佛家的總綱領,千經萬論也都離不開《華嚴經》一樣。對學佛的人而言,《四書》也是修學大乘法的重要基礎;對學道的人而言,《四書》也非常重要。

  修學大乘佛法必須以小乘為基礎,不扎小乘的根,大乘就沒分。但是到了唐朝中葉以後,中國祖師大德們不依小乘學了,他們用儒跟道代替小乘。儒跟道是中國本土的學術,我們修學起來非常方便。結果很成功,這一千三百年來,大乘八個宗世世代代都有祖師大德出現。

  儒家的《四書》的確是大乘法,以《四書》為基礎,直接修學大乘就沒有障礙,容易得到成就。現在麻煩來了,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不但不讀小乘經典,連四書五經也放棄了,就想直接在大乘經典上下功夫。結果當然有許多障礙,用的功力很多,費的時間很長,卻得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今天學佛的同學應當多念《四書》。我們一面修學大乘,一面用儒家、道家來補課,這樣決定有好處,可以相輔相成。

  中國從前的讀書人至少都能背誦《四書》,這是最低的底線;不但要背誦,而且要講解;不但要講解,而且同學之間要互相切磋琢磨、研究討論。研究討論當中,理、事愈來愈明白、愈來愈清晰,自己對於一切法的想法、看法、做法自自然然就有一個標準。古人所謂「讀書志在聖賢」,讀書的目的是變化氣質,成聖成賢。學佛更不必說,我們學佛的志願是要作佛,佛是大聖,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去作佛的。有了成聖成賢的志願,必須得落實《四書》的道德標準,才能夠實現這個願望。

  《四書》的編排特色

  《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論語》跟《孟子》原來是獨立的,《大學》跟《中庸》是《禮記》裡面的兩篇,宋朝朱熹把這四種合成一部書,稱之為《四書》。從宋朝一直到清朝,這部書都非常盛行,成為讀書人必讀之書,政府選拔人才考試也一定要考這部書。

  朱熹編《四書》的這個靈感,我猜想是從《華嚴經》上得來的。我們知道,朱夫子當年在世讀了不少佛經。《華嚴經》是佛教的圓滿法門,方東美先生告訴我,《華嚴經》是佛學概論、是總綱領,所有一切經都是從它分出來的細節。《華嚴》有圓滿的理論、有精密的方法,後面還有表演,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表演,就是把《華嚴》的理論和方法做出來給我們看。《四書》就有這個味道,《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是孔子表演,他把《中庸》跟《大學》做到了,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家庭,落實在事業,他統統做到了;《孟子》也是一個表演,是孟子表演。所以《論語》是聖人的表演,《孟子》是賢人在表演;聖人怎麼落實,賢人怎麼落實,《四書》講絕了,學習傳統文化可不能把這部書給忘掉。所以儒釋道三個根扎穩之後,第一部要學的是什麼?就是《四書》。這就是你真正把路找到了,這是成聖成賢的道路。

  《大學》開篇簡介

  《四書》開篇的幾句話都是最關鍵的話,是全篇的宗旨,就是所謂的開宗明義,文章一開始就講明主要的意義。《大學》開宗明義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提出了人性本善,這就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宗旨。《大學》所講的明德,就是《三字經》上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是佛法所講的自性。所以明德是體,是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親民是相,是現象。親民的親是親愛,民是大眾,親民的意思就是博愛大眾,在佛法裡面講就是慈悲。止於至善是用,是作用,這個作用是究竟方便,達到圓滿,達到圓滿才叫至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三句話把大道的體相用都說明白了,跟大乘佛法都能相通。

  現在人們的情況怎麼樣?現在我們的明德不明了。所以老祖宗聰明,在明德上頭加了一個明字。這個明字是個動詞,希望把我們的明德恢復光明,這是教育的目的,要恢復明德。以佛法來說,這是屬於自利,就是我們自己要成就德行、成就學問。恢復明德的方法就是要斷煩惱,如果煩惱不斷,明德就沒有辦法恢復。所以這是講自利。自利之後一定要利他,親民是利他,幫助眾生恢復自性的明德。在大乘教裡面,佛常講自度度人,明明德是自度,親民是度人,然後才能止於至善,達到善的極處,究竟圓滿。誰做到了止於至善?孔子做到了,孟子做到了,都是止於至善的好榜樣。以上是《大學》的總綱領。

  綱領說出來之後,就要講方法,如何才能做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第一個要知止,也就是說,在這一生當中,你要有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你所止之處。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同,但是這裡頭有一個原則,無論從事哪種行業,一定要專、要精,這就是知止。你學東西不能學太多,不能學太雜,學得太多、太雜就不能成就。「知止而后有定」,目標確立之後,心就有固定的方向,不會漫無目標,朝三暮四。「定而后能靜」,方向確定之後,你才能靜得下來。「靜而后能安」,靜下來之後,你的心就安定了。「安而后能慮」,心安之後,智慧就生起來了。有定、有靜、有安,這個心就生智慧,不生煩惱。「慮而后能得」,智慧開了之後,你就得到了成就。這個「得」是得什麼?得明明德、得親民、得止於至善,這些境界你就能得到。

  綱領和方法都知道了,修行要從什麼地方下手?從格物下手,無論是世法、是佛法,都是同樣的道理。物是什麼?物是欲望,物欲、欲望。世間人常講「欲海難填」,你只要有欲望就不能知止。格是格鬥,就跟打仗一樣。跟誰打仗?跟自己的欲望打仗,要把自己的欲望打敗,克服住。欲望是什麼?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我常講的這十六個字就是欲望的範圍,凡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佛跟儒的修學道理是相通的。佛法修學從哪裡下手?從破煩惱障下手,然後破所知障。你看菩薩的四弘誓願,第一個教你發願,度衆生的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度眾生之前先要度自己,那就是明明德。從哪裡下手?從第二願下手,「煩惱無盡誓願斷」,從這下手,格物就是斷煩惱,破煩惱障。其次才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破所知障。我們的障礙有兩大類,煩惱障和所知障,先破煩惱,後破所知,格物是破煩惱障,致知是破所知障。這兩種障礙去掉之後,你的意才誠,心才正,然後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效果就出來了。無論是學佛、學儒,天天都不能夠離開儒、佛。學儒,天天不能離開孔子;學佛,天天不能離開釋迦牟尼佛。怎樣才能不離開?讀經就不離開。佛經是佛陀的教誨,《四書》是孔孟的教誨。我們天天讀經,就是天天跟他們在一起,天天聽他們的教誨,天天向他們學習。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學得跟他們一模一樣,那就成功了。佛陀出現在世間,究竟目的何在?經云:「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真能離一切苦、得究竟樂者,這才叫真學佛。釋迦佛一生的行誼與孔子無二,他們達到至善,我們也希望能夠達到至善。

  《中庸》開篇簡介

  《中庸》開宗明義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些話講得很深!什麼叫天命、什麼叫性?這裡所說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麼?在《華嚴經》裡講得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心就是我們每個眾生本有的真心,本有的真心就叫天命,天是自然的、固有的意思。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真心本性,是遍法界的,充滿整個宇宙,不生不滅,無有動搖,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三際是說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是講空間。在無始無終的時間和無邊際的空間裡面,心性沒有一處不遍滿。六祖惠能大師用五句話來形容這個真心本性,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就是《中庸》裡面講的性。

  率性之謂道,率是順從,是講眾生有感自性,自性就能有應,眾生有感,自性有應,自性的大用就是能知能覺,見聞覺知,所以感而遂通,有感就有應。這個感應,佛法裡面稱之為因果。這個感是什麼?起心動念是感;應呢?境界現前就是應。因果、感應相續循環這種理,叫做道。就因果來講,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報,這是絲毫不爽,一點也不會差錯的。這是怎麼來的?本來就是這樣的,自然而然的,這叫道。如是因就得如是果。

  修道之謂教,明瞭因果的法則,你依循因果而修,斷惡修善,種善因得善果,最後你的果才能圓滿。種圓滿的因就有圓滿的果,這種修德跟自性的性德圓融成一體,所謂「性修不二」,這叫聖人之教,聖人的教誨。《中庸》講的理極為廣深,教導我們依照自性之道而行中和。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夠行中和之道,天地萬物就會處在自然和諧的狀態。《中庸》所講的道理是《四書》所依據的基本原理。不僅是《四書》,乃至整個聖賢教育,都是以這種吾人本善之本性為體的。從這裡可以看到,儒家的學問跟佛家所說的明心見性,都不外乎是讓我們恢復、回歸自己本有的明德、佛性而已。

  如何開始修道?印光大師有一段話說,「其下手最親切處,在於格物慎獨、克己復禮、主敬存誠」。這個八個字重要!格物就是格除物欲,戰勝物欲。慎獨是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不會放肆、也不肯隨便,還是認真的格除自己內心的欲望,期望達到至善。這種慎獨的功夫很重要,能夠慎獨才會有誠意正心。克己復禮,克己是克服自己的習氣毛病,把自己的惡行、惡語、惡念格除乾淨,復禮是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這些教誨不是古聖先賢故意弄出來、製造出來禁錮我們、規範我們的。這些教誨都是講我們心性中本有的性德,只是我們現在不能恢復性德,也就是不能明明德,就不得不先依靠聖賢教誨來修行。等到有一天能夠恢復明德,那你所做的無一不跟聖賢教誨相應。那時候聖賢教誨就沒用處了,為什麼?全是自己的心行。主敬存誠,就是心中要有誠敬,誠敬兩個字一分一秒都不能夠失掉,聖賢學問從誠敬下手。

  《論語》開篇簡介

  《論語》裡頭第一句話說,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講學習聖賢教育的喜悅。古人讀書是享受,讀書最快樂。現在人讀書多苦,是苦差事。為什麼古人讀書是樂事?因為古人讀書明理之後能夠變化氣質。宇宙人生、過去未來他都明白了。不但是明白,而且把他所讀的書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他當然快樂!佛法亦如是,把我們所修學的經論統統變成自己實際的生活行為,這就快樂,這才有法喜。如果經典是經典,生活是生活,根本不相干,這裡面怎麼能產生法喜?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所學的佛法一定要把它消化。所謂消化就是把它變成自己的理念、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生活行為,化就是變化,要變化自己的氣質,這個很重要。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習就是把你所學的應用在生活上,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這樣就會有法喜。「說」字,這個說字同悅,古時候這兩個字不分,也就是我們講的法喜。法喜是對身心最好的滋養,能使人健康長壽,不病不老。法喜是修法相應時自然而產生的一種喜悅,這種喜悅與外面境界的刺激無關。我們一般講苦樂,樂跟苦是相對的,都是受外面刺激而生的,順自己的意思,樂欲就現前;違背自己的意思,就感到痛苦,苦惱就現前。法喜不必依賴外面境界的刺激,它是從內心裡面自然流露出來的。法喜當然也有淺深不同,隨著你的功夫修養加深,隨著你的境界提升,法喜的程度都不相同。法喜並不是學佛才有,世間法裡也有。為什麼?因為心清淨的時候就有法喜。這種從內心湧出來的喜悅能夠達到很深,所以佛法裡面常講「法喜充滿」。

  第二句也很重要,「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是志同道合的同學、朋友,經常不斷的有同學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就不容易退轉。我們很難常常跟老師在一起,跟同學就可以常常在一起。跟老師不太好意思辯論,有時縱然不認同老師所說的話,也不敢爭辯,跟同學就可以辯論,那就無所謂。所以要想道業成就,同學比什麼都重要。老師只是指路,所謂「一日為師」,指出一條明路給你走。但是路很長,必須你自己去走。如果一個人走,很孤單。如果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則可以結伴同行,互相激勵。

  菩提道上也不例外,一定要有同參道友,至少一個星期有一次聚會。借不到道場的話,在自己家裡也行,每星期聚會一次,研究討論佛法。這個星期在張三家,下個星期在李四家。在家裡研究討論還有其他的好處,如果你有家人不信佛,平常討厭你學佛,但是看到你的朋友來了,當然不好意思得罪朋友。你們在高談闊論談佛法的時候,他在旁邊聽到了,可能會覺得佛法有一點道理,這就把家人也度了。如此,單靠自己度不了家人,找一些同學來度家人。家裡的人都度了,漸漸的鄰居也會得度,這是自利利他。所以學佛不能一個人孤孤單單在那裡學,閉門造車,那很痛苦,法喜生不起來。所以《論語》,你看,把這兩句話擺在最前面,用意非常深!這是講初發心,如何保持法喜、保持精進不懈。

  《孟子》開篇簡介

  《孟子》第一篇是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見到他,頭一句話就問,「先生你到我的國家來,能夠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好處、利益?」孟子回答得很好,「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主張力行仁義,不願意談論利益。講到最後,結論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上是君王,下是百姓,從上到下都在追求功利,這個國家就很危險了。諸位想想,一個家庭裡面,如果夫妻、父子、兒女都在互相競爭利益,這個家庭還成一個家嗎?那就不成為一個家了。如果一個國上下都在競爭利益,這個社會還會安寧嗎?今天最大的麻煩在哪裡?全世界的教育都是教人競爭,而且是不擇手段的競爭,你說這怎麼辦?大家不講道義,只著重在功利,有利就是朋友,沒有利就是敵人;有利就聯手,沒有利就消滅對方,這是禍患無窮的做法。今天不只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是舉世之人都在競爭財利,舉世危矣!如果只是一個國家遭受危難,還有別的國家在,我們還可以移民,還可以避免。今天全世界都遭受危難,你說這個事情多麼可怕!

  我們看到美國小學生、中學生犯罪的記錄,真的很驚人!美國是個科學文明發達的國家,他們經常有調查統計數字公布,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都有這種類似的情形,但是沒有數字報導,不知道它嚴重性到什麼程度。其實我們可以想像得到,這個問題已經非常非常的嚴重!為什麼事情會演變成這樣?因為疏忽了人文教育,大家不再講仁義道德,兒童從小就教競爭,好像不競爭人就活不下去,要想活下去一定要競爭。這種功利主義的思想已經深植青少年的內心,這樣發展下去實在非常可怕!要挽回這個劫運,一定要從人心開始,所以孟子強調,一定要講仁義道德。那就是要把教育擺在第一位,這個教育是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和聖賢教育。推行這四種普世教育,這個世界才有救。

  結語:承傳傳統文化必讀《四書》

  由上述的簡介可知,《四書》包含的內容極其廣泛、深刻,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精華,其重要性非比尋常,稱之為中國人的聖經亦不為過。宋太祖趙匡胤的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論語》就能治理天下,何況是《四書》!《四書》不但對古代社會做出重大貢獻,對現代社會也具有積極指導的意義和重要參考的價值,能使個人身心安樂,家庭美滿,事業順利成功,社會安定和諧,國家富強康樂,世界永續和平。

  今天我們發大心承傳傳統文化,正如宋朝大儒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要達成這樣偉大的使命,就必須要學習《四書》,認真落實。如果今天的中國人能夠普遍運用《四書》以及大乘的智慧,那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能夠早日實現,中國夢必然圓滿。

  最後,祝福大家身心健康,吉祥如意!祝福國家風調雨順,富強康樂!祝福世界安定和平,永續大同!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