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第十七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29-507-0017
第一百五十四面倒數第四行: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這是正式的答覆釋迦牟尼佛的問。前面是敘說他怎麼樣證得圓通,他是把他修行經過的情形都說出來了,這一句正答也是總結。耳根三昧超過其他的法門,這在二十五位菩薩個個陳說我們可以能夠看得出來。可是修行的方法,必須把理論、方法、境界都要搞得十分的透徹,我們的功夫才能夠用得上力。這部經自古以來,從翻譯出來之後一直到今天,在佛法的研學之中可以說是佔第一位。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不管他修學哪個法門,幾乎學佛的人沒有沒讀過《楞嚴經》的。特別是從民國初年以來,在佛學裡面《楞嚴》算是第一,為大家所喜愛,其次就是《大乘起信論》與唯識學。唯識學也在學術上有些人探討,總而言之,還沒有這一部經與《起信論》來得普遍。
菩薩修學的要領就是以智照境、境照智,實在講就是般若裡面所講的「觀照般若」,也正是交光大師教給我們的「捨識用根」,這個用根是講根中之性;換句話說,用六根的根性來接觸外面的境界,這就叫觀照。觀照就是三昧,我們從前修禪定,觀照就是禪定,在本經裡面來說不但是禪定,而且是楞嚴大定,觀照是楞嚴大定。如果理不明白,的確這個功夫是提不起來的;功夫提起來,給諸位說,人就變樣子了。為什麼?從前凡夫相,現在一變就是菩薩像。以前對什麼事情都迷、執著,觀照一得力了,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迷、不執著,而了了分明。這個了了分明,不是說眼前我看得很清楚、我聽得很清楚,不如此。你說你看清楚、聽清楚了,其實不然,你一樣也不清楚。真正看清楚是什麼境界?像《心經》裡講的「照見五蘊皆空」。你有沒有照見?你沒照見。可見得你把六塵境界相沒有看清楚,你是用虛妄分別,並不是用般若智照。
智照於境容易懂,境照於智不好懂,境是外面的境界,我們曉得,智是能照、境界是所照,為什麼境也可以照智?實在講能所不二,能照所照是一不是二,這樣才能夠入流亡所,於照離照,即緣忘緣,這裡面決定沒有相對。如果說有個能照、所照,有個智、有個境,這是相對的,相對的那就是不得其門而入。一定要到能所不二這才入門,入什麼門?一真法界。一裡面沒有二,你有相對的這個概念,你怎麼能入得了一真法界?相對的境界如何能得一心不亂?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示諸位同學,一心不亂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入,可是你要曉得,能所不二跟此地講的『圓照三昧』,一樣的境界。落在能所裡面既不能得一心,又不能證一真法界,兩頭都失。「圓照」的意思就是說,智照於境、境照於智、智照於智、境照於境,完全是一沒有二。換句話說,我們一般講絕待,而不是相對的,相對就沒有辦法入這個境界,離開相對才能夠入得這個境界。
『緣心自在』,緣心是什麼心?真心裡面哪有緣?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那是真心,真心起用就是緣心。凡夫這個緣心不自在,菩薩緣心自在,他為什麼自在?因為他悟,他對於整個境界完全正確的理解,所以他自在。我們之所以不自在,對於一切境界是迷,而不能夠得到正解,原因在這個地方。菩薩這個時候用心,跟我們凡夫的確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一定要搞清楚。我們凡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分別、起執著,把妄心當作真心,把幻身當作自己的真身,這是凡夫見解;菩薩跟我們不一樣,就是他曉得妄心不是真心、幻身也不是真身。這麼說凡與聖還是有差別,這個差別是對我們講的,在佛菩薩境界裡面,跟諸位說,完全沒有差別,他要有一念差別他就迷了,完全沒差別,這是大家一定要曉得的。佛說一切差別境界,是為我們講的,如果你見了性,佛的說法就不是這個講法,佛不但是無有定法可說,佛實在是無法可說,這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緣心自在」,只有見性的人才做得到,念佛人來講,到理一心不亂,緣心就自在,事一心不亂還不自在,到理一心不亂就自在。自在的情形就像《四十華嚴》裡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個得大自在。
『因入流相,得三摩地』,觀音菩薩在一開頭就跟我們講「入流亡所」,在此地做總結的時候又提出這樣的字樣。我們應當記得,菩薩自己說他因為入流亡所,所以才能夠上同諸佛、下合眾生,這完全是反聞功夫的成就。反聞,前面跟諸位說得很詳細,怎麼反?這是一定要曉得,反聞就見性,你不懂得反聞你就隨著境界流逸,心就隨著境界跑了。反聞功夫成就了,才能到六根解脫,真正見到湛然的妙真如本性,我們講是明心見性。「得三摩地」,從此證入圓通妙常之法,成就像本經所講的楞嚴大定。必得成就之後才能夠隨緣應化,得心應手,無不自在,像前面所講的三科,像《普門品》裡所講的三十二應。我們找他修行的根本,就在「入流亡所」,這個所就是能所之相。
『成就菩提』,然後圓成果地的修證。『斯為第一』,二十五位菩薩哪個不是第一?個個第一。這也顯示出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到後來都明心見性。雖然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我們偏讚觀世音菩薩?就是他這個方法我們學起來很容易,其餘那些菩薩們的辦法,我們要修的時候不很容易。這是眾生根性上的問題,不是方法有什麼差別,到後面「文殊菩薩揀選圓通」,就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道理在此地。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勸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叫我們到他方世界去?十方世界諸佛無量無邊,為什麼叫我們到西方世界?你念《楞嚴經》就明白了。阿彌陀佛左右站的是誰?一個觀音、一個大勢至。你念《彌陀經》,「今現在說法」,總明白了吧?原來西方極樂世界眾生也是耳根最利。所以「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這句話拿到西方極樂世界也適用,因為他們那邊也是耳根最利,道理在此地。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是以音聲做佛事,他說法。十方世界的眾生根性各有不同,西方世界所接引的是耳根最利的眾生,到那個地方就有成就。再看底下經文:
【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彼佛如來』,就是他的老師,他的老師是觀世音佛。他學成了,他的老師很高興、很讚歎他,說他『善得圓通法門』,「善」是善巧,所以給他授記也稱為『觀世音』,老師是觀世音佛,他是觀世音菩薩。這種情形在佛法裡面很多,不止他一個。像彌勒菩薩,大家曉得彌勒在久遠劫之前,遇到一尊佛叫大慈如來。彌勒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慈氏,就是大慈大悲、慈悲的意思。他看到大慈如來心裡很歡喜,他就發願希望他將來成就跟大慈如來一樣,不但一樣的慈悲,而且同一個名號,就像此地的觀世音菩薩一樣,同一個名號。因此阿逸多菩薩在小本《彌陀經》裡面是表願,淨土是三資糧信、願、行,我們小本《彌陀經》裡面是以文殊菩薩表信,彌勒菩薩表願,乾陀訶提菩薩跟常精進菩薩表行,信願行三資糧具足。所以人名字擺在那個地方,它有代表意義,真正是所謂師資道合。我們在《大悲經》裡面看到這尊菩薩有一段簡歷的介紹,說這尊菩薩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他就成佛,可見得觀世音菩薩是倒駕慈航,是來幫助阿彌陀佛弘法利生的。他早就成佛,佛號稱之為正法明如來,這是許多同修們都曉得的,這是說他曾經成過佛。
將來,這是講西方世界。西方世界環境很特殊,真是不可思議。在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底下一尊佛出現就是彌勒菩薩成佛,當中距離(《彌勒下生經》裡面給我們講)五十六億萬年。釋迦牟尼佛離我們現在,按照外國人的記載才二千五百多年;我們中國人記載,也不過是三千零十幾年。諸位想想,五十六億差得太遠了,這當中這麼久的時間沒有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只有一萬二千年,以我們中國的算法,現在一萬二千年已經去了三千年,還有九千年。一萬二千年之後沒有佛法,要等到五十六億年之後,彌勒佛出世的時候,這個世間才有佛法。可是極樂世界就不一樣,阿彌陀佛滅度,觀世音菩薩立刻就成佛,它沒有間斷的。觀世音菩薩成佛,那個世界名字要改了,不叫極樂世界,他也不叫阿彌陀佛,他的名號叫功德山王如來,這是經裡面有記載的。功德山王如來入滅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可見得那個世界佛住世沒有中斷的。這個世界的殊勝實在是不可思議,其他世界沒有辦法相比。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去往生,是有道理的。
遇到佛法真是幸運,開經偈裡面講「百千萬劫難遭遇」,這是一點都不假。因為你遇到佛法,你就有開悟的機會,遇到佛法你就有脫離輪迴的機緣,就有成佛超越三界的機緣;遇不到佛法,這些機會決定沒有。佛法稱之為寶,道理就在此地。你自己稍稍入了境界之後,然後你才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你才曉得世間人多可憐,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法他遇到了,竟然當面錯過,你怎麼勸他都沒有用,他自己迷得太深、業障太重。愈是入進去,愈有顯著的感覺,才曉得佛在經典裡句句話都是真實的。
【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這是菩薩自己說的,的確觀世音菩薩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所謂「家家觀世音菩薩,戶戶彌陀佛」,這兩位名氣最大。有很多人不知道有釋迦牟尼佛、不知道有《楞嚴經》,但是沒有人不曉得有觀音菩薩的,觀音菩薩名氣實在是太大,知名度算第一位,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他在我們娑婆世界知名度是第一,排名第一,阿彌陀佛排第二,還比不上觀世音菩薩名氣大。這是說出來為什麼有這麼大名氣?『觀聽十方圓明』,圓是圓滿,明是智慧明瞭,圓滿之觀聽一定要用聞性才圓滿,耳識不會圓滿,意識也不會圓滿。法性本來就周遍法界,六根的根性就是法性,佛在經裡告訴我們,在有情的分上說為佛性。佛這個字是覺的意思,覺性,見性、聞性、嗅性、嘗性、知性都叫覺性。心意識,全是法性,佛性與法性是一個性,不是二性,這裡面才沒有能所;要是佛性跟法性是二性,那就有能有所。
這個道理唯識裡講得非常清楚,從真如本性裡起了無明之後,就變出兩個東西,第一變就變成無明業相,由業相裡變成轉相,就是見分;同時,因為有見,從業相裡又變現一個境界相,相分。見分跟相分是同一個東西變現的,就是無明業相,它的體是一不是二。我們稱見分就稱佛性,稱相分我們就稱法性,這是講見分之體叫佛性、相分的本體叫法性,佛性跟法性都是同一個自證分,同一個自證分裡變現出來的。自證分就是無明業相,或者再提高一層,說它是真如本性都可以。因此心境是一,能見與所見不二,這個理的確甚深。
幾時你才能夠見到這個事實真相?見到事實真相,給諸位說,就是明心見性,你真正見到這個事實真相就是明心見性。實在說《楞嚴經》裡佛也告訴我們,前面我們曾經念過,「淨極光通達」。觀世音菩薩他這個方式,就是從淨極而見性,入流亡所,能所二邊都離開,他能所不二、能所一如,這個時候見性。他雖然功夫用在耳根上,用在聞性,在原理上說,一根解脫,六根通達。佛在本經舉例講「六結三空」,每一個根都有六結,舉的例子是在耳根上說的。一根解脫、六根返源,然後才曉得,見聞覺知六根的根性本來是周遍法界的。換句話說,見是周遍法界,聞也是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哪一樁事情你沒看到、你沒看清楚?沒看清楚就是有障礙。
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五眼圓明,五眼圓明雖然是性具的,可是你還是要有修德,你沒有修德你的性德不能夠現前。曉得這是本性裡本來具足的,我們修行有了信心,知道是會成功的、能夠修得的,這個東西是本來有的。本性本來沒有,我們去修,到底能不能得到,是個未知數,不敢斷定;本來有,我就一定可以達到。譬如我們從台北沿著高速公路往南面走,南部有個高雄,高雄本來有,我們沿著這個方向走一定會走到,它不是本來無,它是本來有。佛給我們講的這些境界,都是每一個人本性裡本來具足的,這就是講「十方圓明」,不單單觀世音菩薩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具足。觀世音菩薩證得,我們雖然本有,沒有證得,所以得不到這個受用。『觀音名遍十方界』,是因為他有這樣的成就。由此可知,他名遍十方界乃是實至名歸,名不是求來的,實際上他做到了。盡虛空遍法界,無論在什麼處所、無論在什麼時間,觀世音菩薩與大家都同在,只是你自己覺察與不覺察而已。這個段落,我們只講了「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
這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先以神通來示現,當然這示現裡面全是表法的意思。我們要曉得他放光是什麼意思?這次放光是從『五體』放光,這是代表根根塵塵皆是圓通法門,代表這個意思。所以二十五位菩薩各說圓通之後,世尊來給他們做個總結。遠灌佛菩薩頂,這是表一一圓通都是無上大佛頂法、都是楞嚴大定。所以念佛是修楞嚴大定,這個修行的方法一下手就不可思議,有幾個人知道?其餘的法門修定,有入定、有出定,而且定中的境界很多,如果你不能夠辨別,俗話講就著魔了。念佛所修的念佛三昧,這個三昧只有一個境界,沒有第二個境界,所以他不容易著魔。這個境界就是阿彌陀佛的境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所以他不容易著魔。而且一下手是行住坐臥,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定中,他沒有出定、入定,一下手就不一樣。所以念佛人要曉得,念佛功夫二六時中就是與阿彌陀佛相應。你心裡有妄想、想別的,阿彌陀佛失掉了,叫失念,你功夫不能成就。像前天我們所講的退轉,功夫退失,不能保住精進。
其餘的修定,現在在本省修禪的人不少,學密的人也不少,禪與密都有許多境界現前。也曾經有很多人問過我,他說他定中的那些境界。這個東西很難,愈是功夫深,境界愈多愈麻煩,就是《楞嚴經》後面所講的五十種陰魔,一定會有的。那個五十種是五十種類,每一類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境界。這個事情是很大的困擾,你要是不能夠突破,就會被欺騙,隨著魔境走了,那就著魔,不著魔太難了。所以念佛這個法門穩當,古來大德從禪宗裡面修學,在禪宗裡頭大徹大悟了,回過頭來念佛。他是過來人,勸勉大家念佛的路子穩當,這句話是由那些過來人說的,這法門穩當。我們淨土宗過去的歷代祖師,有許多都是在禪宗大徹大悟,回過頭來提倡念佛,成為淨土宗的祖師。「念佛圓通章」,前面的一章,說明這是修楞嚴大定、是無上大佛頂法。
遠灌十方如來,如來以之為密因,菩薩依這個大定來修六度萬行,『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就是這個意思。以此地來講,就是根根圓通。根根圓通,是智境不二,就是說塵塵圓通,哪有一樣不圓通?沒有一法不圓通。古人常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什麼叫圓人?圓通之人,像此地二十五位菩薩證得圓通之人,他來說法,法法都圓通,一切法皆不二。
【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
這個『佛』就釋迦牟尼佛。這是交互的,佛放光灌十方諸佛的頂,十方諸佛也放光灌釋迦牟尼佛頂。
【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這是什麼意思?代表佛佛道同。不但諸佛放光灌佛頂,同時灌與會的,就當時在會的這些菩薩、羅漢,這些大眾們都蒙佛放光灌頂,這是表因果一致。前面所講的二十五位菩薩同證大佛頂法,平等無二,所以在此地用如來一光所攝,說明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對於一切法門不要生高下想,只能夠說哪一個法門適合我,這可以,的確沒有高下,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可以明心見性。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前面講正報,此地講依報。不但是根根圓通,這個地方說塵塵圓通。這種境界,通常我們在《華嚴經》裡看到、在淨土經論裡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所謂是「六塵說法」。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如果證得理一心不亂,我們這個世界的六塵說不說法?讀這一段經文就曉得,我們這個世界的六塵也說法,與極樂世界、與華藏世界沒有兩樣。只是,華藏世界的人、極樂世界的人知道六塵說法,他得六塵說法的功德;我們這個世界六塵說法,我們不知道,我們不但得不到六塵說法的功德利益,恰恰相反我們迷在六塵裡面,所得到的是無盡的生死煩惱,適得其反。這樁事、理,我們要好好的想想,你想想會開悟的。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圓通既然已經現前,換句話說,既然已經得到理一心不亂,圓通就是理一心不亂,你得到這個境界了,然後六塵境界,一切的聲塵都是佛說法的音聲,一切的色塵都是佛的色相,情與無情同一圓通妙性,《華嚴經》裡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你才真正相信。為什麼?你證得了。所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量無邊諸佛在給你說法,這個境界多殊勝。
『交光相羅如寶絲網』,這是表一一圓通法門各各互遍互攝一切圓通法門。就好像經裡面常常舉比喻,說帝釋天的羅網,帝釋天的羅網是裝飾品,每個網孔裡都結一個寶珠,寶珠就像鏡子一樣,一個照一個、一個照一個,帝網千珠,帝釋天的羅網。每一個珠裡面,外面境界都收到裡頭,那個珠子又收這個,彼此互相映輝。這就是《華嚴》裡面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所以一個法門通、一切法門都通,道理在此地。要不然跟你們講,你們不相信。在這經文上看到了。你研究教也如此,一經通則一切經通,哪裡要《大藏經》每一部都去學?用不著,那太笨了,一部學通全都通達。
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是通?通是圓通,像觀世音菩薩要證得圓通才行,才是一切法都通達,正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通達,就是你要證得圓通法門。今日之下學經,死在句下,他學,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學,學的結果是什麼?不通,不是圓通,他學的是不通。不但本部經不通,他部部經都不通,那有什麼辦法?不善學。此地經文裡觀世音菩薩善學,大家一定想,怎麼樣才能做到善學?我們這道場天天在講、天天在勸大家,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們不會聽。怎麼不會聽?把這些言語都記住了,這就是不會聽,記住是死在音聲之下;讀誦經文把經文死記住,死在文字之下。幾時你能夠超越,你才能夠善學,才有能力達到圓通,像二十五位菩薩一樣。
你們想想六祖,真正得一心不亂的人,他沒聽過經、又不認識字,他第一個碰到的就是無盡藏比丘尼,那是一個受持《涅槃經》的人。《涅槃經》你們在圖書館看到,那麼大的分量。六祖在曹侯村住了九個月,時間相當之長,無盡藏比丘尼常常請教他。在《六祖壇經》六祖自己說過,他為無盡藏比丘尼講了這部《涅槃經》,無盡藏比丘尼把經文念給他聽,他就給她講解。他自己說,他所講的沒有一字一句不合佛的意思,沒有一字一句違背經的宗旨,他智慧怎麼來的?他圓通了。學佛要緊的是要學這個!從綱領上來講,這是戒定慧,戒是什麼?生活。無論是個人的私生活、是團體的生活,總要能夠守秩序,小乘的戒律是私生活的規範,菩薩的戒律是我們大眾共同生活規範;不遵守,這個團體就亂了、就沒有秩序。戒律就好像國家的憲法一樣,是我們的生活規範,使我們大家心都能夠安,心安理得,這樣大家才能夠用功,因戒生定。如果沒有戒律,這個團體不能夠安定,彼此猜疑、彼此鬥爭,你怎麼能得定?你就沒有辦法得定。修行樞紐就是在定,此地講的三昧,底下講金剛三昧,就講三昧,楞嚴大定,定裡面開慧這就圓通。到你得定,定沒有開慧這是事一心不亂,定裡面開智慧這就是理一心不亂,事一心、理一心差別就在此地。真正得定,煩惱就沒有了,為什麼?在一切境界上不動心,他怎麼會有煩惱。煩惱是你動心才有煩惱,你不動心哪有煩惱,所以這是根本的修學。
聽經,善聽的修戒定慧,你在聽經的時候心裡不打妄想、不起惡念,諸惡莫作;你在那裡聽大乘佛法,這就是眾善奉行,幫助你開悟;你專心在聽就是修定,心無二用,聽的意思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智慧。所以聽經是戒定慧同時在修學,把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樣的聽是善聽。不善聽的,「聽經有福報,聽經佛菩薩保佑」,這是不善聽;「聽經的時候我要多記一點、多聽一點,將來我跟別人講才有材料」,這都是不善聽。這樣的聽經,戒定慧三學都沒有,這是什麼?世間上課,這不能開悟、不能證得圓通。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你才真正明瞭一經通一切經通,修行一個法門通達了,八萬四千法門都得到。你要是得到一心不亂,學禪的人來請教你,你就可以教他參禪,禪你沒有學過,一門通了門門都通;學密的來請教你,你就可以教他如何三密相應,你沒有學過也通達。這就是此地所說的「交光相羅如寶絲網」,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解與行都貴專一,多了怎樣?分心,不能多!這樁事情我們談起來,我自己都感覺得很難過,我們沒辦法學古人。古人一生,就是在教下來說,他也只弘揚一門,他沒有第二門,真正是一門深入。像清涼講《華嚴》一生講五十遍,宗密大師講《圓覺經》,都是一門。一部經,一遍又一遍、一遍再一遍,他這個功力多深!他所悟入的,不是我們平常人能夠想像得到的。功夫深,深透了變成自己的,入到自己的心性,完全變成自己心性裡面流出來的東西。你涉及得太多、太雜,雖然好像樣樣都懂得一點,深度不夠。
所以我們在這個講堂裡幫助大家,我們現在每個星期選的是五種經典,你們來聽,是讓你們在這裡頭任選一種去深入。你選定深入的這一門,每星期講這部經的時候一定要來,繼續不斷的去深入、去研究。你要是有時間,不是自己主修的這些經典,也都可以聽,為什麼?能夠觸類旁通。有的時候你那一門碰到難關解不開,聽別的,一下聽意思聽懂了,能夠把你的結解開。所以博學有專攻,自己有主修的一部經,或者是一部論、一種修學的法門,一定要有個主修的。助修的看因緣,因緣殊勝可以多學,沒有那個好因緣,學個一樣、兩樣都可以。我們講堂的因緣可以算是相當的殊勝,五種大經大論在此地,的確是有很大的幫助,這五部經都是圓教大乘經典。我們今天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