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境善緣不生貪愛,逆境惡緣不生瞋恚,日常生活當中修淨業 (共一集) 2003/11/20 澳洲淨宗學院(節錄自華嚴經12-017-1154集) 檔名:29-001-0001
諸位同學,請看「四聖諦品」鄰次十界第七段,西南方鮮少世界苦滅聖諦第九個名號:
【或名絕行處。】
什麼叫做『絕行處』?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說的是心路絕故,「滅名絕行處者,心路絕故」。註解只有四個字,我們就明瞭就是佛法當中常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究竟果地上的境界。不但沒有言語,念頭都不生,這才是真心本性全體的顯露。因為念都是妄念。禪宗六祖惠能說得好,「本來無一物」,哪裡有念頭?有念,就是妄念。佛法裡面有稱為正念的,什麼叫正念?無念之念,那才叫正念。為什麼叫它正念?在無念的境界裡面,就是《華嚴》講的無障礙法界。他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究竟,沒有一樣不徹底。沒有人問他的時候,他清淨寂滅,一念不生;你要去問他,他正念就現前,你問什麼,他答什麼。所以這個寂滅,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
世尊當年在世,曾經用鼓來比喻這個境界。有人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弟子當中,這是著名的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人家問:舍利弗的智慧為什麼那麼大?許許多多人提出問題向他請教,他都是隨問隨答,從來沒有一個問題答不出來,從來沒有一個問題答錯了的。向世尊請教,他這個智慧從哪裡來的?世尊笑笑指著旁邊一面鼓:你看這個鼓沒有?他說看到。他說:你去敲敲它,敲它就響,敲的重響的聲音大,敲的輕響的聲音小,所謂是「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然後佛就問他,那個鼓肚子裡頭有什麼?這人講鼓肚子裡什麼都沒有。佛就講,舍利弗的心裡頭什麼都沒有,所以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世間一般凡夫,那個肚子像個鼓,裡面塞滿了東西,所以怎麼叩它也不鳴,縱然鳴了,聲音不對,因為它裡頭有東西。它的音不純,它的音不正。佛用這個做比喻。
所以人在一切境界裡頭,修行在境緣當中修。《華嚴經》後面,善財童子示現給我們看,給我們做修行的榜樣,順境善緣不放在心上,心是空的;逆境惡緣也不能放在心上。從前李老師也舉個比喻給我們說,他把眼睛比喻作真心,把善緣順境比喻作金鋼鑽。金鋼鑽放在眼睛行不行?我們知道不行。把惡緣逆境比喻作沙土,那個骯髒的沙土放在眼睛裡不行,金剛鑽放在眼睛也不行,一樣把你眼睛搞瞎了。老師這個比喻好,心要清淨,裡頭不能有一樣東西存在。所以真修行人修什麼?就修這個,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心裡頭乾乾淨淨,所謂是不落印象,永遠保持清淨心。
清淨心是佛心,清淨心跟一切諸佛如來感應道交。為什麼?佛心是清淨的,佛心一塵不染。那我們今天麻煩的東西在哪裡?看到好的接受,放在心上,看到不好的也接收了。所以我常講,我們凡夫的心是個垃圾桶,什麼都往裡頭裝。現在世間還有一等人專門裝垃圾,裝不善的,善的他不裝,專裝不善的,那個後果不堪設想,不善感應的是惡道!這樣的思想見解行為,是造三途果報。還不如一等世間人懂得專門裝善的,不裝不善的;不善的,他一概排斥拒絕。
人不僅是一生,生生世世都是善惡混雜,這是六道裡頭都是這個樣子。你在六道裡找一個純善的人,一點惡都沒有,決定找不到;你找一個純惡的人,一點善都沒有,也找不到。純善之人,十法界裡頭只有一個,如來,究竟果位,純善,一絲毫惡都找不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就是帶著不善。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善,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還有不善,這講等覺菩薩。只有究竟佛果才是純善,這是真的。要找一個純惡之人,一點善都沒有,找不到,縱然是阿鼻地獄裡面去找,也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他本性善的。你看看《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他造五逆十惡,大逆不道,他本性善,這就是說明要找一個完全沒有善的,找不到。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何況佛在大乘經上常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善的,只是什麼?只是他一時迷惑顛倒,他迷了自性,他迷了本善,他造作一切不善。這樣的人,他會回頭,他會覺悟,你慢慢等待。他墮三途,墮地獄,墮到極嚴重的地獄,我們學大乘的同學,如果你真正契入經教少分,你就明白了,他墮地獄是幹什麼?消業障。他那些罪業,他一定要報掉,在哪裡報?在地獄,在餓鬼,在畜生,在人天,種種苦報都是消業障。業障消盡了,他阿賴耶識裡頭還有善根種子,阿賴耶像一個倉庫,像一個儲藏室,那個裡頭什麼種子都有,佛菩薩種子有,聲聞緣覺也有,羅剎修羅也有,畜生、餓鬼、地獄統統具足。那個惡的種子,他受報,他報完了之後,還有沒受報的善業種子!
所以你一定要看清楚,一切眾生沒有出六道,六道裡頭,他為什麼會到上三道?為什麼會下三道?上三道報善業,下三道報惡業,就這麼回事,統統是在受果報。受果報這個名字你說不好聽,換個好聽的,消業障,這好聽。三善道消善業的業障,善業還是障礙,你出不了三界!下三道消惡業的業障,統統在消業障。就是現前在這個世間也是在消業障,業障消不完,為什麼?一面消他一面造,他如果是只消不造,那個業障就很快可以消盡;他一面消是一面造,消善業也造,消惡業也造,造的業裡頭又有善有惡,不是說他消善業,他就造善業不造惡業;消惡業,他就造惡業不造善業,不是的,他造業,為什麼會造業?阿賴耶裡頭的種子,力量強的那個種子多,力量強它就先起現行,起現行就造業,是這麼回事情。
到如來果地,絕行處了,不造了。我們要問,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乃至於羅漢,他應身在九法界,教化一切眾生,這是不是造業?沒有,我們千萬不要誤會。他不造業,為什麼他不造業?就是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阿賴耶裡頭不落印象,他沒有阿賴耶。經上告訴我們轉八識成四智,他沒有八識,沒有阿賴耶,他哪有業!這是真的,真正的事實。迷了,就把法性,真如自性轉變成阿賴耶;覺悟了,阿賴耶又恢復到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怎麼會造業!
菩薩現身說法,教化眾生,真的就像釋迦牟尼佛那個比喻一樣,那個鼓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他造不造業?沒有,為什麼沒有?他沒有起心動念。我們凡夫總要問,不起心動念為什麼你會答覆,你會答覆得那麼好,那麼恰當?給你說這是自性性德的反應。就像我們敲鼓一樣,第一敲,它馬上就有反應,音聲反應。我們凡夫,你要敲他,實在講他麻木了,他有反應,他那個反應很複雜。你要學過法相唯識,你才知道那個複雜的樣子。譬如眼見,張開眼睛,眼根跟色塵接觸,這叫眼識。眼識沒有分別,眼識立刻傳送給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分別,分別外面這些境界。它分別,它不執著,它立刻又傳送給第七識,第七識執著,這個我喜歡,那個我排斥;同時傳給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頭做檔案,變成了資料,很複雜。不像諸佛菩薩,直接的反應,沒有這麼多層次,完全是直接的。
凡夫見色聞聲,就是六根對六塵境界,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很複雜,還有二十四個不相應,好像一個很龐大的機構,真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根塵相接觸的時候,統統都運作起來了。運作裡頭還產生很多錯誤,為什麼有錯誤?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所以產生許多錯誤,做了許多許多的錯事,這個樣子讓六道這種境界永遠不會失去。生生世世在這個裡頭流轉,時間是用劫來計算,長劫流轉。明眼人看到,可憐,真正可憐,他迷在這個程度,不知道自己有自性,不知道回歸自性。
覺悟的人,沒有別的就是回歸自性,回歸自性最明顯的一個樣子,就是他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了,這個「絕行處」就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接不接觸?接觸,眼也見,耳也聽,跟一切大眾和光同塵,什麼妨礙都沒有。表面上看起來,你歡喜,他也歡喜;你憂慮,好像他也很憂慮,那是什麼?那是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你的喜怒哀樂,心裡頭真有,他的喜怒哀樂,心裡頭沒有;你是真的,他是在演戲,他在表演,不一樣。這就是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你要曉得應化在世間,他不造業。再告訴你,你落印象就造業,你生起念頭就造業,你分別,你執著,這個業就重;執著是見思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念頭,我們講妄想,念頭是無明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什麼?生這三大類的煩惱,你還會有好日子過嗎?這三類煩惱愈陷愈深,自己真的叫不知不覺,有意無意造極重的罪業,統統是煩惱引發的,沒有智慧。智慧就回頭了,煩惱不會回頭。
這個世間信仰宗教的,一般講還有良心,但是良心往往敵不過欲望,就是敵不過煩惱。日常生活當中,還是煩惱當家作主。我們學院開幕,新加坡九大宗教來祝福,我們非常感謝。我們看到九大宗教像一家人,我們非常欣慰。現在大家在一起說真話,他說從前我們都不是說真話,大家在一起說的話叫官話,不是從內心的說出來,總是有防範的,想想哪個話可以說,哪個話不能說。現在是好朋友,什麼都能說。真話裡頭說什麼?自己承認自己宗教裡,有少數為了達到自己私人的目的,曲解經義,斷章取義,欺騙信徒,達到他自己的目的。這樣的話在從前是絕對不會說的,現在大家在一塊真的是好朋友了。其實每一個宗教都有良莠不齊,龍蛇混雜,佛門也不例外。
他舉一個例子,譬如《聖經》裡面所講的,他只取一句,把這一句就曲解了,讓大家就產生誤會。他說譬如「信上帝就得救」,這一句話誤導了很多人。你要看全文,這一句話前面說的是什麼,後面說的是什麼,哪有那麼簡單!一點都不錯,他這一句話誤導了很多人。那我們淨土宗這一句話也誤導了很多人,「念佛就能往生」,同樣誤導很多人。這一句話有沒有錯?沒有錯,如果前後都不知道的話,你照這一句話做,到最後不能上天堂,不能往生。所以斷章取義很危險,如果誤導眾生,對不起《聖經》,對不起上帝。我們教導、勸導念佛人,要是斷章取義犯了過錯,我們對不起經典,對不起釋迦牟尼佛,對不起阿彌陀佛。每個宗教幾乎都一樣。
我們介紹淨土,這個淨土修學基礎奠定在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的基礎奠定在十善業道,你不能沒有基礎。像蓋房子一樣,不可以沒有地基,這個特別要強調。基督教、天主教的修學有十誡,十誡是修學的基礎,決定不能疏忽。十誡不要了,我們佛門是十善不要了,十善不要,果報在三途,人天都沒有分,你怎麼能上天堂?你怎麼能到極樂世界?哪有這種道理。造作罪業的人信了主,將來都能上天堂;做了好事的人不相信主,將來還要墮地獄,這在理上講不通。我在做學生的時代,到教堂裡面聽到講道的人說這些,我下次就不去了。好人,就是因為不信他,還要下地獄;壞人信他,還上天堂,我不相信。這是我這一類根機不能接受。還有一些能接受,能接受是什麼?他可以做壞事,他可以無惡不作,「我只要信主,我做壞事沒有關係,主耶穌會把我的罪背在身上,我的罪就讓他去受去,我就生天堂」,這是把經義曲解了。以後我們讀讀《聖經》,不是這個說法。
所以聰明人一定要看全文,要看前後怎麼講的。否則的話,這個我在講經的時候跟大家說過,特別是對於學講經的同學,你要想把《彌陀經》講好,你要想把《無量壽經》講好,你要不通《華嚴》,做不到!為什麼?《華嚴》是最詳細的《阿彌陀經》,最詳細的《無量壽經》,你不把它搞透徹的話,《彌陀經》、《無量壽經》你怎麼能講得好!就這個道理。通達《華嚴》了,那一本《阿彌陀經》,這大家天天念的,念得很熟,一天講四個小時講一年都講不完,字字句句裡頭都是無量義,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它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自性沒有大小,自性沒有長短,自性沒有淺深,自性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呆板的。我現在如果給大家講《彌陀經疏鈔》,講《彌陀經要解》,那就跟我講《華嚴》完全沒有兩樣。
所以古大德常常勉勵我們,要通,不通不行,這個通就是教下所講的大開圓解。怎樣才通?給你說這個「絕行處」重要。絕行處,當然我們做不到,如來究竟果地,但是做不到,方向要正確。回教徒朝聖,在全世界,他的聖城在麥加,你看他們一天五次禮拜,他的方向正確,他朝麥加那個方向拜,這個有道理。絕行處就是心地清淨,我們向清淨心這個方向去用功夫。心愈清淨,愈接近自性,愈接近性德,到相當程度就悟入,大徹大悟。
所以心裡頭不能有東西,惡的東西不能有,善的東西也不能有。你有惡東西,你就沒有辦法離三惡道;你有善東西,你不能離三善道,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善惡兩邊都放下,修清淨心,修清淨心不能著清淨心的相,著清淨心的相怎麼樣?出不了十法界,不能見性。修純淨純善,不著純淨純善之相,連純淨純善念頭都沒有,這個時候你就到明心見性的邊緣,到那個交界之處了。在這個時候一定有佛菩薩來幫忙你,是什麼?你的機緣成熟了,不定一個什麼境界,讓你一下子入進去,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在這個狀況之下是最容易體會的,你豁然大悟。這一悟就是絕行處,真的是純淨純善,連純淨純善念頭都沒有。有這個一念,那就不是純淨不是純善。
純淨裡頭再放一個純淨,錯了,不淨了。本來無一物,你還有一個本來無一物,你心裡頭放一個本來無一物,已經有了一物,這一物放進去,你迷了,你就不淨了,也不善了。功夫在這裡,這叫真功夫。契入這個境界,禪宗所講的大事畢,什麼大事?六道裡頭的生死大事解決了。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是佛法修學總的原則,總的綱領。所以古大德常常給我們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百丈清規裡面,叢林以無事為興旺,這興盛。這個話一般人很難懂,一般人怎麼?香火,人多香火旺,那就是興盛,祖師眼睛不是這樣的,那個不是興盛,那是什麼?那是搞三途六道。是以清淨為興盛。我們研究經教這麼多年了,如果連這個都不懂,我們這些年不叫白搞了。
真正功夫是要在境緣當中去磨鍊得來的,這是真的。我昨天找資料,找出一封信,過去我沒有細看,昨天晚上我仔細看了一下。是有一個人傳真給悟平法師,人沒有名字,也沒有地址,電子信箱傳過來的。平師告訴我,傳來之後,他的信箱就關閉了,也沒有辦法聯絡。他有個日期,零二年五月十三,是一個老人往生,往生之前說了一些話,他把它記錄下來,叫他傳給我看。這裡面最重要的,給我們做了一個證明,那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所接觸的境緣都是提升自己的境界,都是提升自己的清淨心,清淨平等覺!那就是說善緣順境不生貪愛,逆境惡緣不生瞋恚,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這就對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成就,祕訣就在此。
我們要很認真努力學習,利益眾生不著利益眾生的相。化解衝突,促進安定,祈求和平,為眾生可不能著相。著相,你阿賴耶裡頭有了。阿賴耶裝那麼多東西,你怎麼能把阿賴耶轉變成大圓鏡智?必須把阿賴耶裡頭所裝的這些東西慢慢的清除,清除到裡面沒有東西了,才能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轉八識成四智,這裡頭有因有果。第六識,第七識,因地轉,第八識,前五識是果地轉,這個教導非常非常重要,使我們曉得用功從什麼地方下手。
因,要從因上下手。那因上,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那我就懂了,我現在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不但世間法,出世間法也不例外,我天天念佛,我天天讀經,我天天在研教,怎樣跟不分別、不執著相應?你要用分別心、執著心去念佛,去研教,還是六道裡頭事情,那這個念佛研教變成六道裡頭的善業,果報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十法界。怎樣才能夠出離?要與不分別、不執著相應。於是我在這裡頭細心思惟,懂得一點道理了,念佛、讀經、研教的方法是把一切善念惡念除掉,用這一法除一切法。這一法也不能執者,這一法也不能夠分別,這就對了。
但是有人害怕,我要不用心去研究,我怎麼會懂?沒錯。這是什麼?這就是用八識用慣了,無量劫來用它用習慣了,你還是要用這個,但是你要知道,有期限的,不能永遠用這個。永遠用這個那就麻煩了。這就好比是用藥治病一樣,我要用這個藥治這個病,但是你要記住,這個藥不能吃一輩子,病好了,藥馬上就丟掉,你要不再丟掉又變成病。所以這個讀經、念佛、研教是藥,除我們一切妄念。我那個妄念減少了,這個東西分量也減少,那就對了。妄念減少,這個東西還是那麼多,不行,這個東西又變成妄念,經教變成妄念了。所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到什麼時候捨?明心見性的時候捨,沒有明心見性,你可不能捨,沒有明心見性,你還在害病。明心見性,病好了,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這個戒定慧三學也不要了,「絕行處」。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苦滅聖諦第十句:
【或名不二。】
這都是滅諦的名稱。『不二』就是一,「不二」就是沒有對立,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妄想起來就二,分別就二,執著就二,所以「不二」就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跟前面講的「絕行處」是一個意思。「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菩薩善巧方便,絕言說,他興言說;絕思惟,他能夠興思惟,這叫做善巧方便。正是所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那就不二了。有念跟無念在我們看是二,如來境界上不二,他到九法界來示現、來應化,現與不現我們看是二,他看是不二,這個意思很深很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唯有你真正能夠體會得,你自自然然就曉得怎樣修。
所以佛說法在定中,示相也在定中,日常生活種種作為,無一不在定中。大乘經裡面常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定中的境界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者;定中境界就是絕行處,定中境界就是不二,二就不定了。所以修定在哪裡修?要在二裡頭修不二,要在言說裡頭修言語道斷;要在思惟裡面修心行處滅,這叫真修行,這叫真功夫。才動一個念就落二三,那你就錯了。這個錯就是你迷失了自性,你與性德不相應。自性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不生不滅,它不來不去,它是一切法之本體。這是它的名詞,佛法裡面只用一個字,體。「世界微塵,一切因果,因心成體」。世界微塵就是自性,一切因果也不離自性,自性裡頭什麼也沒有,自性能現一切相,雖現一切相,與自性決定相應,決定沒有絲毫違背。不相應、違背是什麼?是你的妄想,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是什麼?這是錯認了。《楞嚴》上說得好,「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無明這麼生起來的,就是這麼迷的。
為什麼要立知?這個「知見立知」我們用個淺顯易懂的話來說就是起心動念。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完全是真性的境界,只要你不起心不動念,你看到的是真相。起心動念這個相立刻扭曲,你見的是妄相。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時候你是正受,你跟諸佛菩薩一樣,正受裡面沒有苦樂憂喜捨,但是一起心一動念,你的正受失掉了;正受是禪定,正受是三昧。自性本具的性定,這一起心動念馬上就失掉,失掉之後就出現苦樂憂喜捨。苦樂憂喜捨不是正受,是六道凡夫的享受。
修行、練功在境界裡頭練,你要真肯練,從早到晚,一年到頭,六根接觸外頭六塵境界就是你修行的道場,你就練這個;順境善緣不生貪愛,就是那個貪愛的念頭不起,逆境惡緣瞋恚念頭不起。這個事情不容易,它自自然然就生,那是什麼原因?那是你阿賴耶識裡的習氣,煩惱習氣。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這是七情,七情後頭那個欲就是五欲,五欲講的財色名食睡,自自然然它生起。這就是習氣太重,煩惱習氣太重,所以你要用功夫,你要有辦法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生七情五欲。七情五欲不起來,起什麼?觀照功夫。
觀照功夫裡面,實在講中國人喜歡《金剛經》,偏愛《金剛經》,不是沒有道理。《金剛經》上,文字不多,只有五千多字,意思圓滿,便於受持,便於觀照,所謂是言簡意賅。我們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煩惱起現行,就是什麼?順境起貪心,逆境起瞋恚。你要立刻想到《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那個情緒馬上就平下來,這是觀照。知道所有一切境界相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何必計較?順境善緣有什麼好貪愛?又何況《般若經》上講「一切法無所有」,因緣所生法沒有自體,當體即空,「畢竟空,不可得」。你起心動念就冤枉,錯了,應當像諸佛菩薩一樣不起心不動念。
經,佛說得好,要深解義趣,不但不能夠錯解,要正解,還要深解,幫助你明心見性。你要是把它曲解了,錯解了,幫助你生煩惱,幫助你造業,那就錯了。叫自己造業障,自作自受,這個還不是極重的罪,如果你要誤導別人,叫別人也造業障,那你的罪過重了。為什麼?古人講「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他受這個果報,他是誤了別人,自己信口開河,或者是自己的歡喜,或者是自己的怨恨,這是什麼?這是你造作罪業,想利用這個經教,曲解經教,你的動機在這裡,但是你不知道果報太可怕。
佛在經教裡頭教導我們,縱然是這個人作惡多端,你也不敢輕視他,為什麼?像《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阿闍世王,提婆達多誘惑他,說他的父親年歲那麼大,還不傳位給他,還佔著這個王位,怎麼怎麼不應該,你最好把他害死,你早一天繼承王位。阿闍世王真的聽了他的誘惑,把他父親害死,把他母親幽禁,就是現在人講政變,太子發動政變。提婆達多想害釋迦牟尼佛,兩個人商量好,一個做新國王,一個做新佛,新國王護持新佛,造五逆十惡罪。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提婆達多生身墮地獄,真的看到大地像地震一樣,地裂開了,地裡面火光上升,提婆達多掉下去,現世果報讓你看到。阿闍世王臨終懺悔,那是真心悔過,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大藏經》上有《阿闍世王經》,釋迦牟尼佛講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中生。我那時候看到這個經文,我很驚訝,造這麼重的罪,如果佛說他是下品下生,我同意,我不會疑惑,上品中生,我感到非常驚訝。仔細一思惟才知道,往生是兩種方式,一種平常的修行,積功累德往生的;一種造作罪業,臨終懺悔,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
所以這是佛示現教導我們,對於造作極惡罪業的人,不敢輕慢,為什麼?說不定他臨終懺悔的時候,他品位在我上面,我還不如他,這大有可能。不可以輕慢任何一個人,不可以輕易批評任何一個人。我們是凡夫,不曉得那個人是不是菩薩示現的,是不是什麼佛再來的,我們怎麼會知道?不知道只有一個方法最穩當,我統統恭敬。像善財童子一樣,禮敬諸佛,一切眾生在我心目當中,都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平等的恭敬心,決定不敢輕慢。不要以為他不如我,那錯了,他有他的長處,我有我的缺點。我的長處,他沒有;他的長處,我也沒有。
如果能看別人長處,看別人的好處,人人都是賢人,人人都值得我尊敬。如果專看別人的缺點,專看別人的不善,天下沒有一個好人。所以你是生在天堂,你還是生在地獄,完全是你自己的意念觀察而決定的,不是別人給你決定。我覺得每個人都是佛,每個人都是菩薩,那你就是生在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所以說是境隨心轉。佛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為什麼不轉境界?為什麼不把極惡的人轉成好人?你只想他,他只有一樁的好事,你想他一樁好事,他就是好人。他有一樁過錯,你常常想它,他就是惡人。他到底是好人、是惡人?他也不是好人,也不是惡人。蕅益大師講的,「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你以善心看他,他就是好人;你以惡心看他,他就是惡人。所以實際上沒有好壞,好壞是相對的、是對立的,好壞是二,事實真相是不二。
所以不二才是事實真相,二不是事實真相。不是真相就是妄相,所以妄裡頭才有二,真裡頭沒有二。佛教我們這個原則,太重要。我們真正體會得,真正能記住,不會忘掉,真正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中,你這一生怎麼會不成就?肯定成就。那要不成就,是你煩惱習氣太重,你常常忘掉,健忘。你要把這個毛病改掉,修行沒有別的,天天找自己的毛病,發現自己的毛病,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覺悟,一般人講開悟,開悟是什麼?自己毛病知道了,把自己毛病改過來,這叫功夫,這叫修行,真修。最高的原則,這個經上所講的每一個名詞都是最高原則,此地所講的「絕行處,不二」,所以要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這麼多年來,我們提出了綱領,「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十幾年前我在美國寫的,我記得是在加州住在Cupertino的時候,寫了這二十個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念念與這二十個字相應,叫真修行。挫折、逆境不可能沒有,為什麼?過去今生,學佛之前跟學佛之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有過失。過失,不善的心行召來不善的果報,所以果報現前,歡喜接受,為什麼?消掉,消業障。
我常常講,別人毀謗、侮辱、陷害,我統統承受,我絕對不會有一個字的辯駁,為什麼?消業障。我要辯駁,我要不接受,這個業障消不了,這個業障消不了,將來到三途消,那就更苦。現在果報現前,就是佛家常講的重罪輕報,報掉了。是不是真的報掉?自己冷靜反省觀察就知道。觀察什麼?煩惱少了,智慧增長。所以每一次遇到這一些境界,我非常歡喜,為什麼?我知道這是幫助我提升境界,幫助我增長智慧,真是這個樣子的。你們大家如果要是細心觀察,你能夠看得出來。從哪裡看?從我講經的時候看,你聽我講的,我今年講的跟去年不一樣,去年跟前年不一樣,跟十年前不一樣,跟二十年前不一樣。現在大概二十年,我還留的二十年之內的,留著有錄音帶跟錄相帶,諸位細細看看就知道,不斷在進步。為什麼會有進步?業障消了才有進步,業障不消,沒進步。
我們過去也曾經聽過別人講經,聽他幾年,他境界是一樣的,沒有提升,沒有進步,就曉得什麼?他停在那個地方。停在那裡是什麼?他不善於修行。順逆境界都是修行道場,都是幫助我們境界提升的。大的挫折,殊勝的順境,這個裡頭沒有貪痴,沒有瞋恚,往往是大幅度上升的機緣,自己要認識。所以真正修行人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永遠只有一個念頭,知恩報恩。
我在講經常常提出來,《金剛經》上歌利王割截身體,忍辱仙人不但沒有瞋恚,感恩。如果忍辱仙人要是瞋恚,那兩個人就結冤仇,冤冤相報,那真的是沒完沒了,慘!忍辱仙人沒有怨恨,沒有報復的念頭,而且感恩。感什麼恩?忍辱波羅蜜圓滿了。忍辱波羅蜜在哪裡修?就在這個境界上修,這個境界要不現前,不知道自己忍辱功夫到什麼程度。這個境界現前,忍辱功夫到家了,菩薩成佛,誰幫助他成佛的?歌利王幫助他成佛的,這個話一點不假,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本來排名在賢劫是第五尊佛,他排在第五,彌勒排在第四。因為他精進,他超過了,所以他提前成佛,彌勒菩薩延後,跟他兩個對調了,得誰的力?得歌利王割截身體。釋迦如來感恩,對歌利王感恩,所以發願我要成佛第一個度你。菩薩說話算話,果然第一個度他。鹿野苑說法,第一個證阿羅漢果的,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尊者的前生就是歌利王。
所以我們學佛要知道一個最高的原則,不能跟一切眾生結冤仇,就是他要來殺我,像歌利王一樣把我凌遲處死,一絲毫怨恨心沒有,那麼你馬上就上升,大幅度的上升。人要受不了別人一點閒言閒語,這個人是一點功夫都沒有,那真正是經上所講的可憐憫者。為什麼?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別人罵你,侮辱你,你不能接受,你要曉得人家有理、無理來找你,我們真學佛的人知道,消業障。你要懂得消業障,歡喜接受,恭恭敬敬接受,不要問。他說「這個人沒出息,你就糟蹋他」,那我就隨他糟蹋,我忍受,業障肯定快速消掉。有一點點心裡頭不高興、不接受,冤仇結了。不能結!這是你修行功夫得力不得力的關鍵所在。
我同時學佛、出家修道的朋友,同參道友很多,三分之二不在了,都過世了。這麼多人,我今天能修到這個樣子,我有什麼長處?我為什麼能超越?當年在台中,李老師在同學面前說過我,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家,他叫著我的名字跟大家說:業鴻有兩個長處,一個能布施,一個能忍辱。《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不能忍不能成就。有人天天欺負你,天天糟蹋你,對修行人來講,好事,好事是什麼?好事就是多折磨你,把你無量劫的那個罪障統統消除掉。你要不接受,那好了,你以後夠受了。他欺負你,他瞧不起你,你一昧忍耐,過個三年五載,他佩服你,他覺得你了不起,他不如你,他會發現你的長處。
我這個忍辱,好像我在講經的時候也曾經講過幾次,我是跟一個同學學來的。在南京第一中學念書的時候,我們同一個年級,不同班,好像是同班,同年級也同班,一個同學,白振寰,我永遠記得他。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我是最瞧不起他的,討厭他,時時刻刻欺負他,批評他,他能忍受。我罵他,他從來沒有罵過我,不但沒有,背地裡頭他讚歎我。別的同學告訴我,他說你瞧不起他,你常常欺負他,他在背後讚歎你。我還覺悟得快,一年,兩個學期,一年,我就向他道歉,我感激他。所以我學忍辱波羅蜜是他教給我的,他不是言教,他是身教,我覺得這個人真了不起。我們兩個沒有變成敵人,變成好朋友。可惜離開學校之後,再也沒有聯絡。這麼多年了,差不多六十年了,所以現在還在不在都不知道,我們年齡差不多。
所以這個修行不是在文字上,不是在口頭上,是在起心動念之處。我常講,你的心清淨,你的心善良,你的相貌會轉變,人家一看,這個人是好人,這個人是善人,面孔上看到;身體上看到,你一舉一動,看到,那不是裝的。裝模作樣,裝不會長久,幾天被人看穿了,這看穿了就一文不值了,怎麼能裝得長久。所以真誠心從內心裡頭發出來,這最高的指導原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菩薩的心。
我們要學佛,要學菩薩,從根本修,根本就是把心改過來。李老師以前常常給我們講改心,就是這個意思。把虛偽改變成真誠,把染污改變成清淨,把傲慢改變成平等,把愚痴改變成正覺,把自私自利改變成慈悲,這就叫破迷開悟,這就叫轉凡成聖,轉惡為善,你要會轉。著相,你已經是菩薩,你是權教菩薩;離相,那你是法身菩薩。也就是說十法界裡面的菩薩,跟一真法界裡面菩薩的差別,一個還沒有離相,一個離相,功夫在這裡。只要是菩薩,大乘菩薩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有著相的,有離四相的,有離四見的,離四見的高!法身菩薩。四相離了,四見沒有離,這是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裡的菩薩。
凡夫學菩薩,轉過來,著相,還沒有離四相,天台大師講六即,在六道裡頭叫觀行即菩薩;觀行是修觀,真幹,觀行即菩薩。觀行提升,相似,相似是什麼?已經離相還沒有離見,就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四見也沒有,四見沒有了就是真正到「絕行處」,到「不二」,那你超越十法界,你已經證得一真法界,這叫分證即佛,分證位的菩薩,真的不是假的。分證再上那是究竟。我們一般連這個念頭都沒有,講的時候有,書本一關就沒有了,還是是非人我,還是貪瞋痴慢,還是自私自利,這種學佛的人叫什麼名字?叫名字即佛,有名無實。有名無實沒有用處,李老師以前常講,「該怎麼生死,還怎麼生死」;換句話說,你絲毫都不能轉動,你隨著業力流轉。到觀行,觀行是真用功,這樣的人我們可以肯定他不墮三惡道,雖然出不了六道,人天受生,他真幹。
觀行這個地位,如果要是念佛的話,決定往生。這一般講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一般經典裡面,世尊常講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天人,就是指觀行即往生的,他有能力伏煩惱,他沒有辦法斷煩惱,見思煩惱沒有斷,但是觀行有功,他煩惱不起現行,也就是說,他的警覺性很高。境界現前,第一念迷,第二念他就能轉過來。所以這些說實在的話,許許多多同學你給他提,知道,他回你,「我都懂,我都知道」,實際上做不到。這就是古人有一句話說,「看得破,忍不過」,忍不過就是煩惱習氣太重了。這一樁事情對我們這一生修行,能不能改善我們現前的生活,這個改善生活就是離苦得樂,能不能在這一生當中永脫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關鍵。
記住惠能大師的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養自己的清淨心,養自己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常常見世間過,菩提心全部都破掉。你是虛偽,你是染污,你不平,你愚痴,你沒有慈悲,全破了。全破了之後,在這一生當中,你生活在煩惱當中,煩惱是苦,你不能離苦得樂,你念佛不能往生,為什麼?你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肯定不見世間過,不會把世間不善放在心上。把世間不善放在心上,他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你就是念佛一天念十萬聲,都不能往生。這個話是古來祖師大德講的。他說什麼?「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你一天念十萬聲、二十萬聲,沒有用,心不善,念頭不善,行為不善,果報要自己承當。止於至善,至善就是不二法門,至善是「絕行處」,心地真的一天到晚心在清淨當中,心在定中。沒有人來問你,你的心是定的,一念不生,這個人是真菩薩,不是假菩薩。現在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