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內典研學要領—態度是成敗的關鍵  (第十四集)  檔名:23-018-0014

  昨天法師用一個半鐘點,他只用了他的一半,也不錯,也講得很清楚。我給大家補充一點,補充他們兩位沒講到的。開端,這是古大德常說的,我們在註疏裡頭,以及許多文章裡面,常常看到有「成佛法華,開慧楞嚴」,有這兩句話。為什麼說成佛是《法華經》,那別的經都不能成佛了嗎?所以你要懂得這個裡頭的義趣。世尊在法華會以前,我們曉得賢首大師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法,分為五個時期,叫五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最後是《法華》,涅槃時。在《法華》之前,世尊都說一闡提不能成佛。「一闡提」是梵語,意思就是沒有善根的人。這沒有善根的人,他怎麼能修行?他怎麼能作佛?都說一闡提不能成佛。可是在法華會上世尊就改了口氣,說一闡提也能成佛。一闡提他也有佛性,既有佛性,哪有不成佛的道理?連一闡提都可以成佛了,那沒有一樣不能成佛,所以這才講《法華》是成佛之教。一闡提也能成佛,給諸位說,就落實在我們《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你們想想那個阿闍世王不是一闡提嗎?他到最後能懺悔往生,而且上品中生,豈不是《法華經》上講的一闡提落實在《無量壽經》上。所以隋唐這些大德,說《華嚴》、《法華》都是《無量壽經》的引導,講得有道理,才真正說出道理出來了。等於說是經開三分,《法華》、《華嚴》是序分,《無量壽經》才是正宗分,是由它引導入這個的,這意思在這個地方。所以一定要真智慧,才能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這就是常說的破迷開悟。

  破迷開悟之後,要緊的就是放下。如果破迷之後還放不下,說個老實話,他還在迷,他還沒有真的覺悟。真的要是迷關破除,覺悟了,沒有放不下的。那個放下,不要人勸,自然就放下了。為什麼?放下之後,他所得到的是全體。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宗門裡頭常說,「盡虛空遍法界是沙門一隻眼」,那是放下以後的境界。你要是不肯放下,你所得到的就是那麼多,就是有限的。你得到全世界,那也不過地球這麼大,一小撮而已。可是你整個放下了,盡虛空遍法界你統統收得到。所以「捨得」,這兩個字是佛學名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許許多多的術語,都是佛教的東西。你捨,就能得,得了再捨,捨了再得,這兩個是互為因果。那個捨就是叫你放下,得是受用。受用當中一定要捨,你捨得愈多,你得的就愈多,得的就愈大。一切都捨掉了,你得到的跟諸佛如來的享受沒有兩樣,這是我們常講,現在人講生活空間,盡虛空遍法界是我們生活空間。那是你要能真正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才能得到。否則的話,雖然你聽到這句話,你也會講這句話,這句話裡面真正的義趣,你領略不到。

  可是不管怎麼修,都要念佛求生淨土,如果不求生淨土,那就錯了。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你看正宗分最後一品,第四十二品裡面所看到的那個氣象,那種壯觀,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菩薩都求願往生。這種氣象,世出世間的確找不到、看不到,那才叫真正的莊嚴佛國土。這麼多的這些大菩薩們,不是普通的菩薩,都是圓證三不退的菩薩,都往西方世界雲集,我們怎麼能不去?所以從這些氣象上看,自己也應該能清楚,西方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莊嚴。這就是後面講的,我們要親近良師。西方世界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公認的良師,所以一切諸佛都勸他的學生去親近阿彌陀佛,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去參訪、去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如果不是最好的老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叫我們去親近他?這個道理要懂,事實真相要清楚、要明白,不能把這個機會錯過了。

  所以頭一個我們講目的,為什麼要研經,研經的目的何在。這個「成佛法華」意思懂得了,「開慧楞嚴」,這一句雖然是陪襯的話,但是它也很重要。你看《楞嚴經》,在一切大乘經裡面,諸位要是讀過之後,《楞嚴》的確是,你看世尊跟弟子們一問一答,我們在旁邊聽著,真的會開智慧。縱然智慧不開,也增長不少的見識,其他經裡面雖然有,但是不像《楞嚴》,《楞嚴》自始至終的確都充滿了高度的智慧,非常有趣味。

  第二段,引用的兩句話是《華嚴經》上的,說明「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這個「智」是指世間人。這個世間,無論他有多高的智慧,哲學家、科學家、宗教家,都是很有智慧的人。雖有智慧,不能解佛法。什麼原因?因為世間人沒有斷煩惱,不但塵沙、無明沒斷,見思煩惱都沒有斷。要用《金剛經》上說的話來講,他還是四相具足,他有我相、人相,他四相具足,所以見思煩惱沒有斷。他的智慧是從哪裡生的?從識心裡面生的,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從八識五十一心所裡面生的智慧;而佛法,是從真如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真實智慧。他這邊智慧發源完全不相同,所以世間聰明智慧的人,他有能力緣到阿賴耶識,他不能緣到本性,這一個界線他沒有辦法越過。所以諸位學過唯識,都有一點常識,你看第六意識它的功能,實在講太大太大了,對外,它能夠緣虛空法界;對內,它能夠緣到阿賴耶識,就是沒有辦法緣自性。所以我們不是輕視世間有智慧的人,它有個道理在。

  所以世間人這個覺,我們不稱它正覺。你看佛法裡頭,正字招牌,不是隨便給人的。什麼人才能稱正覺?阿羅漢才能稱正覺。憑什麼阿羅漢稱正覺?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所以才能稱為正覺。阿那含都不行,他還有思惑,還有七十二品思惑沒有斷,所以他不能稱之為正覺,一定要見思煩惱斷盡。那我們想,世間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宗教家像印度高級宗教,能夠生到大梵天,這實在不得了。其他的宗教,我們仔細去觀察,大概都是生忉利天。他們有能力生忉利天、生大梵天,甚至於有更高級的,他能夠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可是出不了三界,什麼原因?就是見思煩惱沒斷。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根,這個根沒有斷,他出不了六道輪迴。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你才曉得世尊所說的這一切大小乘佛法,理沒有問題,方法也沒有問題,我們去做,我們能斷見思煩惱嗎?這很現實的問題。你果然修一切法門,能斷見思煩惱,很好,那你是當機者,你不一定要念佛,你可以成就。如果你自己想想,我的見思煩惱斷不掉,人我是非沒有辦法斷除,那就乖乖的念佛,帶業往生吧!只有這個方法能帶業往生,除了這個方法,沒有帶業的。八萬四千法門,哪有帶業的?都是要斷見思煩惱,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要破一品無明,才能夠超越十法界。你才曉得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無明沒破,破了無明,他就不在十法界,就到一真法界去了。所以這個成佛,他成的什麼佛?這個要搞清楚。十法界裡面的佛,不稀奇,那天台家講是藏教佛、通教佛;賢首所講的,小、始、終、頓、圓,那是小、始,小教的佛、始教的佛,那個不稀奇,無明沒破。但是他們的果位在阿羅漢之上,在辟支佛之上,所以這個是一定要曉得的。我們佛法講,它是有道理的,不是隨便說的,不是輕視別人,它的確是有道理。

  這一段是講態度。我們自己修行,成敗的關鍵,以及弘法利生,講經說法,能不能講得好?實在講,百分之九十在態度。所以很多人來問我的方法,我實在跟你講,方法固然是重要,不是最重要的。方法對於整個成功來說,頂多只佔百分之十而已,所以最要緊的是態度。態度就是真誠,這個地方給諸位講的是真誠、恭敬、懇切,懇切就是慈悲,這才是個關鍵。你果然是真誠心、恭敬心、大慈悲心,你方法不懂,你也能成就,你講的也能動人,為什麼?真誠感人。當然你懂得方法,那更好了。所以我在台灣,人家問我的時候,常常來問我方法,他們認為我懂方法,這關係不大,不是很要緊的。所以關鍵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記住。所以印祖這兩個字,真的是「秘鑰」,是神祕的鑰匙,對自己來講就是開悟,打開自性的悟門;對於眾生來講,也能夠幫助一切眾生打開他的悟門,所以一切法,真誠。從這裡我們想到過去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觀經》註解是他做的,他裡面一再提到,教給我們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這叫真實。世法尚不能做假,何況佛法!佛法是絲毫假都不能做,一定要從「真實心中作」,這才有成就。

  這是第二段裡頭給諸位補充的。這裡面「懺除業障」很重要,我們真誠心為什麼不能現前?就是業障。業障是什麼?業障就是自私自利,起心動念想到自己,這個是業障的根本。由這個本發出來的,就是三毒,貪瞋痴。所以會修行的人,無論是宗門教下,特別是禪宗,常常講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把我拔掉,你有我,哪有不自私的?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就想到我有沒有好處,與我沒有好處,我幹它幹什麼?所以這個是根本,從根本修就是把我執拔除。我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大家常常能作如是觀,這個我執就容易破。我們這一個身,認為身是我,認為全身是我,對!如果認為這個指頭是我,這就錯了,不曉得全身是我。我們現在認識我就好像這樣子,這個身體一小部分,這個是我、那個不是我,他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我,這個道理很難懂,所以佛經上常用這個夢境來做比喻。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夢中當然有自己,不可能你作夢沒有自己,這不可能的事情。你可想而知,我執是根本,得一定有我,夢到了很多人,夢中也有山河大地。你要是夢醒了,仔細去想,夢裡面所有的境界,哪一樣不是自己心變現出來的?在作夢的時候,全心即夢,全夢即心;那個夢是妄,叫全真即妄,全妄即真。你能變現夢境的,那是你的心,那是真的,所變的夢境是虛妄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你在夢境裡頭執著你這個身是我,別人那個身不是我,山河大地不是我,你就錯了,就等於說整體裡面,那個我裡頭,你只認一部分是我,其他的你忘掉了,你在那個虛妄畫界線,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我。所以宗門裡頭大徹大悟之後,說一句話,「盡虛空遍法界是沙門一隻眼」。就認清楚了,盡虛空遍法界原來是一個我,然後你對一切眾生哪有沒有慈悲心?所以那叫大慈大悲,沒有條件的。為什麼沒有條件?是自己,不是別人。一切諸佛菩薩是自己,三途地獄也是自己,沒有一樣不是自己,你才肯定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己,極樂世界也是自己,華藏世界也是自己,《無量壽經》上講二百一十億個佛剎也是自己,你才真正肯定,你看看你這個心胸多大!那個小心量,層層層層裹的時候,全都破掉了。現在你雖然沒有入諸佛的淨土,可是你的心量跟諸佛已經沒有差別了,你界線突破了。這個一定要懂,這個就是要「懺除業障,蕩盡三垢」。

  「法器」就是接受佛法的器皿,就是你能夠接受佛法了,也就是說佛傳法給你,你可以接受了,續佛慧命。你是續佛慧命的人,你有資格續佛慧命,做弘法利生的事業。這個裡面最要緊的利養,你看我們最近讀的《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佛講利養的過失,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一定要記住,利養決定沾不得。一沾利養,你依舊搞六道輪迴,無論你有什麼成就,你還是搞六道輪迴。我們學佛,我們發願擔負起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我們要給一切人做榜樣,特別要給出家人做榜樣。如果我們還要搞利養,你這個樣子就對不起佛菩薩了。而出家人是社會一切大眾的好榜樣,如果我們能發這個心,向這個方向走,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在這一生、這一會才沒有白過,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這個第三段裡面,這是講方法。方法對於初學的確很有幫助,特別用在研經,或者講經上。自己研究,也是這個大綱;講解,這也有很大的幫助。第一個是解釋「科題」。科題,在大的經,比較長的經,古人的註疏,他科判都有。我們學習的時候取一種,你想學哪一部經,不妨可以多看看。古來大德看個幾家,多看幾家,然後在裡面選擇一個對自己比較接近的,自己喜歡的,而且對現代社會比較容易理解的,我們可以在這裡選擇一家,我就依這一家為主。你選擇,你當然多看幾種,你在裡面去選擇,選擇一家之後,以這一家為主。他的科判當然是做得很好,如果我們完全依他的科判,自己就很難有進步,我們用他的大科,不用他的小科;小科,小科自己來搞,那就好搞。全經我們搞,我們找不出頭,我們頭緒都摸不到;他已經幫我們分了,這是一段、這是一段,分了很多小段,那就有辦法了。這個小段不長,一、二百字,大概都不會差。大篇幅的,我們就自己動手,我們做出來的細科,跟他的那個小科去對照對照,或者他的科分得不夠細,我們分得更細,都好,跟他對照對照,這個就很有進步。因為你對於經文的組織、章法、結構,它的意思你就明瞭了,所以義理你從這裡頭就悟出來了,然後你講的時候就很方便了。所以,科判是個架構,非常重要。不懂科判,講經是外行。你看他講經,但是他沒有體系,外行人講經。其實外行人講經很多很多,法師當中,你聽聽看。你們現在學了都知道,雖然講得不怎麼樣,但是很會聽,哪個是內行、哪個外行,你一聽就可以懂。所以講經的法師要看到你們,都很在乎,你們是內行人。所以這是你懂科判,你會做科判,就是全經科判我不會做,我用人家的大科,我做小科,我在這上來學習,那你就都會了。所以,這是科判你要懂得,它是整部經,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一脈相承,前後照應,組織那麼嚴謹。你來看,你對於佛經不能不佩服,再大的經它都能夠這樣相續,真是在裡面看一個字不多、一個字不能少,多的是累贅,可以刪掉;少了,科判斷掉了,就判不下去,這是文章做到家。

  「宗用」太重要了,這是我們講經的重心,也是我們修學的重心。宗是修行的方法;用就是修行的利益。我照這個方法修行,我得什麼好處?得什麼效果?你看一部經,人家一開端,或者是五重玄義,或者是十門開啟,他都把宗用說出來。那是一部經的,全經的,可是你要曉得,每一品有每一品的五重玄義,那人家就不變了,我們自己要懂得,一段有一段的五重玄義,乃至於一句有一句的五重玄義,你要能這樣看下去,你才曉得那個經之深,經之妙。五重玄義,其他的我們不談,只著重於宗用。一品,它這一品的宗用在哪裡?它一段,一段的宗用在哪裡?一個大段、中段、小段,你能把這個東西掌握到,那你講的東西怎麼會沒有味道?這個就叫觀察,看你,你能看這個經看到多少層?那不會看的,表面,甚至於表面他都沒看清楚。一層一層的往下看,這就是你的功夫,你的慧眼。所以這個地方宗用,給諸位提起是科,每一科裡面的宗用,這不是全經的宗用。

  「名典」、「義理」,這是大家都懂得了。「研究科判」,就是用古人的大科,自己去做小科,這是剛才跟大家提起了。我們這樣子學習,所以一部經,我前面跟大家講的要用五年,你們想想看要不要用五年?你這樣搞透徹!所以你這一樣東西搞通了,那你就不得了。所以萬萬不能掉以輕心,好像這個經看了沒有什麼了不起,你經過這樣一分析,你才曉得這個經裡面的義理、趣味,無有窮盡。然後你再看三藏十二部,你一看,它的味道就不一樣。你才曉得,原來整個三藏經典就是一部經,這也是任一。一部經是主,其他經是伴,伴是什麼?這部經的註解。《華嚴經》是主,這三藏十二部是《華嚴經》的註解;《無量壽經》做主,那《華嚴經》也是伴,也是《無量壽經》的註解。所以哪一個做主,沒有一定,任一,任何一部經都是主。短的《般若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它是主,所有一切經都是它的伴,這才是真正民主。所以個個都是獨尊,沒有哪個是第二的,門門都是第一。你看《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這二十五個人個個都第一,沒有說哪個第二的。所以這些要緊的道理,要懂。

  「選誦金句」很重要,因為經文太長,我們背誦的年齡都過去了,學教應該從八、九歲,十來歲學起是最好的,可是我們這種機會都錯過了,都沒有了。所以現在像是三十歲以上來學經,背誦就非常困難。但是亡羊補牢,不得已我們就背重要的句子,好的句子我們選出來背,抄在一個小本子上,常常帶在身上,背重要的句子,用這種方法,這是一定要記住的。

  「修法行事」最難,修法行事就是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如何把經裡面的理論方法,不但是理論方法,境界都落實在生活上,那你才有大受用。要入這境界,那實在講,就入諸佛法界,沒有兩樣。這是真實的事情,這個不是我們假設,不是虛構,是真實的。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跟一個見思煩惱完全沒有破的人,面對面在一起談話,對面那個人,他是住在六道輪迴裡面,人法界裡面,而釋迦牟尼佛是住在一真法界裡,這是什麼?境界不一樣。所以如果我們能把這些大乘經教的境界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跟諸佛沒有兩樣,這個叫入法界,《華嚴經》最後一品叫「入法界」。《四十華嚴》那個題講得更清楚,「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那是諸佛的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怎麼樣能入?當然大乘經上講得很多,說起來也很繁,裡頭有個最簡單的,入不二法門。你什麼時候到不二?你就入了。你還有二,我、你、他,沒入,這個沒入。只要你有二,你就沒有入。你看什麼叫不二?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是不二,起心動念就二。所以《金剛般若》上告訴你,「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也沒有,有佛法,那你已經就二了,清淨心中哪來的佛法?沒有。所以告訴你「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句話就是暗示你,叫你入不二法門,叫你契入諸佛的境界。你要有二,你最高的果證,證到十法界裡面的佛,也就是說藏教佛、通教佛,你還有二的念頭。如果這個念頭沒有了,這就超越十法界,那就是一真法界了。

  這是我在此地跟諸位透一個消息,所以勸諸位放下、看破,功夫就在此地。這祕訣,章嘉大師我一見他,他就傳這兩個給我,我非常感激他。沒有別的,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就是要捨,捨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那你的智慧真正就現前了。你起心動念一定是為佛法、為一切眾生,雖為佛法、為一切眾生,這個心裡頭毫不執著。這是古德常講的,心裡頭若無其事。若無其事,這樣慢慢的就能夠入這個境界。所以這是修法行事裡頭很重要的一個關鍵,要在這裡下功夫。經論,「印知見」,印是印證;戒律,「正行持」,正是修正。戒律修正我們身口的造作,經論是印證我們的思想見解。我們的想法、看法有沒有錯誤,跟佛的想法、看法比照比照,用它來印證;我們的言語造作如不如法,跟戒律對一對,用戒律做標準,修正我們的言語行為、行持,三藏對我們初學的人是這麼一個作用,我們要會用。所以經像鏡子一樣,咱們每一個人,哪一個人,中國人、外國人,古人、今人,早晨起來都照照鏡子,洗洗臉,洗乾淨。你的心行不乾淨,你怎麼不知道,不曉得去洗去?心裡面這些是非人我、貪瞋痴慢,這個骯髒極了,為什麼不去洗一洗?《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洒心易行」,那個洒跟洗刷的洗一個意思,同一個音,同一個意思,就是「印知見,正行持」。

  後面,「討論問題」,這一條也重要。怎麼個做法?諸位回國之後,邀集三、五同修,找,一個星期或者是一次,最少是一次,兩次那就很好,定一個時間,或者每個星期一,或者是每個星期二,定個時間,在一塊研究經典,你就可以講給他們聽。他們聽了之後讓他們提出意見,哪裡聽懂了,哪裡不懂,哪裡有懷疑,哪個地方他有另外的想法,提出來互相做參考討論,這樣你們講經就永遠不中斷。這個很要緊,去找,好朋友去找,他要一次、兩次沒有來,再到他家去找他,他就不好意思不來了。你不找他,他以後他就不來了,所以你要去主動找他。

  我就有這個厚臉皮,就有這個本事,所以我回到台中之後,你看台中李老師佛學院那個班,兩年之後完了都散掉了。我再回到台中,我的老同學,我找到六個,連我七個,我這七個人,你看維持到八年。我們一個星期一次,因為全都是在家人,他們都有工作、都有家庭,所以每一個星期,我們那時候每個星期四,在台中蓮社小講堂裡面,我們七個人,一個講經,六個來批評,八年沒有中斷。這是你們要學的,老師只是指路,指個方向,這個是同學、同參道友互相在路上幫忙的,協助的。所以有師沒有友,不能成就;有友沒有師,也不能成就。所以要成就,師跟友要具備,良師益友,這是你們要找。

  如果多的話就更好,多的話,人數多不太方便,就分兩次。這幾個人星期一,那幾個人星期五,你就一個星期可以學兩次。自己要給自己去製造機會,才能成就。實在講,彼此都得利益,凡是參與的,不要說別的,他在佛法上的根基就深厚,這是一定道理。對他自己修學,或者他自己將來發心出來弘法,弘法也不一定是出家,在家居士弘法也一樣,都有很大的利益。這是「討論問題」,提供諸位做參考。一定找喜歡佛法的人,找他們這些人,常常在一起研究,定一個時間,不間斷。這假以時日,沒有不成功的,根性再鈍的話,磨個十年、八年,他也出來了,也成功了,這沒有不成就的。要緊是真誠,真誠、恭敬、慈悲。

  好,我們今天就到這裡,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