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內典研學要領—以經論為標準  (第十一集)  檔名:23-018-0011

  前面所說的形貌的變化,就是文章章法結構的變化,就如同我們佛經裡面的科判一樣,是文字上的變化。後面講的那些是義理的變化,你從文章結構裡面,才了解它的這個思想的體系。這個形態跟義理,它一定是相應的。這一段說的是這樁事情。

  有沒有問題?需不需要再講一遍?比較深,那就再講一遍。有沒有聽懂?還有沒有問題?

  這個一段,章法變化,章就是文章,我們現在講文法,就是文法上的變化。你在講台上,就是你講演技巧的變化,就說這個東西。實在講,在學佛,這個東西就是科判。佛經裡面是分三條:序、正、流通。序分裡頭又有序、正、流通,正宗裡頭也有序、正、流通,你這樣一層一層演變下來,那就是科判,就是二十二層科判。在這大經裡頭,二十二層還不夠,下面還用些別的方法來做代表字,你才看像這棵大樹一樣,枝條繁茂,這是高大陰涼,才能顯示得出來。中國文章講求就是四個基本的原則,就是起、承、轉、合,跟我們佛經裡頭序、正、流通的意思是一樣。如果把這兩個組合起來,那就更妙了!你看序、正、流通裡面,每一分裡面都有起、承、轉、合,像這科判,大段、中段、小段,它有個承,就是中段、小段,愈分愈細,每一個細目裡面都有起、承、轉、合,都有序、正、流通,然後你才曉得這個經怎麼講法。

  根本,根本就是經題,以《無量壽經》來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這個就是它的根本,從這根本上再分三個枝,這三個大枝就是序、正、流通;大枝裡頭又分小枝,那就是從科判上你就看出來了。小枝裡頭又生小枝,這個是講它的章法結構的變化。之所以有這樣繁雜的變化,就是它裡面含攝的義理、境界無盡的深廣。義理的深廣必須要從形貌變化裡面看出來,你沒有這個文章表面有形的東西,那個義理、境界是無形的,你從哪個地方顯示出來?所以在前半段,形貌,這有形的;後半段這個儀態是無形的,無形寄託在有形裡面。因此我們如果是講演,或者是講經,先要胸有成竹,那就是儀態的變化,然後你再想怎麼樣表達出來,那就是形貌的變化,用什麼方法來表達出來。所以一部經拿到手,先要做科判。如果人家請你講演,你先要想我今天講什麼,然後想到我要怎樣講。怎樣講的時候,這就是你一定要有個綱領,要分幾段,我第一段說什麼、第二段說什麼、第三段說什麼,這第一段裡面又分做幾個小段,這就跟表解科判是一樣的道理。你懂得這個方法,你就會講話,你也會寫文章,你也能夠看得懂經文,經拿到手,知道從哪裡下手、怎麼個講法,這是這一段的大意。常定法師也講大意。這是大意。因為大意明白了,這裡面的文字就不難,文字我想大家都能看得懂。好,再看底下,從下面。

  這一段也非常重要,在我們講經、講演常常用到的是引經據典。世間一些言論,從漢朝一直到清朝末年,將近兩千年的時間,都是以孔孟為標準,「折衷孔子」,以孔孟為標準,也就是說孔孟的思想支配了中國的教育宗旨兩千年。他的東西確實有它的道理,能給社會帶來安定和平。如果不是像李炳老所講的愚人誑妄,誰肯離經叛道,不可能做這個事情。佛法一定是以經論為標準,經論是佛所說的,尤其是大乘經典。所以這個也不是我們學佛的人,或者是研究佛法的人,都是以大乘經論為標準。這是說明我們引經據典,要採哪些東西,世法裡面,我們應當盡可能採孔孟學說;而佛法裡面,一定引用大小乘經論,以這個為依據。但是你所引用的,一定要與你這一次所講的這一段講演當中,那個內容要能夠配合,要能相應。如果引用的跟所講的完全相違背的,那就錯了。所以要懂得我這一次所講的內容,引用無論是世法跟佛法,一定會相應,這個就是不違背本學。

  底下講是舉比喻,比喻太重要了,比喻最好是最近的,為什麼?最近的,大家印象很深刻,提起來都知道。所以你看經典裡面,世尊舉數量之多,舉恆河沙,為什麼?他講經常常在恆河流域,恆河沙大家都見到的,一提起,哪個不曉得!就近取比喻,那就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我們講演、講經當中,遇到講這些因果、輪迴的事情,我給你們那一份資料,你們有沒有印出來?有印出來。那尤其是外國人的,中國人講,中國人迷信,外國人講科學,你看外國人的,而且是最近的,那種比喻拿出來舉個一、二條,非常恰當。尤其像報紙裡面的,雜誌裡面,常常登的,現前有地址、有時間、有姓名,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這個我們可以講經的法師常常蒐集這些資料,或者同修他們發現有這資料,提供給你,你把它貼在一個筆記本裡頭,常常引用這些東西,這是契機的。現前實在找不到,那就找從前的,從前裡面最好舉什麼?舉歷史裡頭有記載的,正史裡頭有記載的,從前人已經給我們編輯了,《歷史感應統記》。我們去查《二十五史》很麻煩,太多,到哪查去?人家已經查好,一條一條摘錄下來,這些都是些典故,我們可以採取的信息。但是總不如現前的好,愈是現前本地的,那最好。這個是懂得這個原則。

  好,我們再看下面。這個講演,此地講學術跟通俗,我們講經是屬於通俗講演。你們將來在外面,人家請你們講開示,也是講通俗講演。通俗講演稱之為大講演,是最難的講演,聽眾裡頭有學者、有博士,還有不認識字的,還有沒有念過書的,統統集合在一塊,你講,都要能叫他得利益,這很困難,不是一個容易事情。那學術講演,學校老師教課,他一般程度整齊的,那好講。所以這是最難講,最不容易講的,所以他這個講的內容一定是多方面的,而不是一方面,裡頭有淺、有深,摻雜在一起,能叫一切根性的人都能夠得利益。所以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這不是普通的講演,不要把它看輕了,通俗大概是沒有什麼了不起。大講演,這是最困難的,專家學者這是做不到的,他們往往講太深,中下根性就沒有辦法得益。公案、故事、因緣這一段裡頭都包括了,雖然說個故事,都包括了。特別是在對初學,聽眾裡頭多半屬於初學的,這就很有必要。但是這些東西一定要事先有準備,要有很妥善的穿插。穿插,這就是屬於學問,技巧,要避免喧賓奪主。穿插公案、因緣、故事是什麼?是調和枯燥,這個目的一達到了,大家精神馬上一振作,就要收場,不能再講下去。我一個一個連下去,你講經一個小時,講故事佔了四十分鐘,這叫喧賓奪主,決定不可以的。所以公案、故事、因緣的穿插,在整個你的講演當中,最理想的,佔十分之一的時間。你譬如我們一個小時的講演,可以叫它佔五分鐘的時間,五、六分鐘,不可以佔多。佔多的時候,人家是來聽你講經的,不是來聽你講故事的。

  有一些不擅講經的,比如《彌陀經》,《彌陀經》前面十六尊者,講十六段好長的故事,一次還講不完,還要到第二次、第三次,後來沒有人來聽經了,為什麼?人家來聽經,不是來聽故事的。所以是偶爾點到為止。但是十六尊者的這些公案,我們自己不能不知道,自己一定要曉得,要有人問起來,不能說答不出來,一定要知道這些公案、因緣。所以你看作註解的人,有很多把它註得很清楚,那是應當的,註解是提供講經的人參考資料。所以參考資料一定要豐富,在講台上你可不能全搬出來,要懂得這個道理,要會運用。所以這些東西是點到為止,看到大家聽經要打瞌睡了,精神提不起來,穿插一個公案、故事、因緣,所穿插一定與本經宗旨要相應,使他聽了之後能夠精神振奮一下,然後接著再講經,這個是穿插用意之所在,必須要明瞭。

  我想這段文,大概也沒有問題。超戒師也講得很清楚。再看底下。

  好,這一段,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大家在佛經裡面常常看到,你看佛經,一般經典裡面都摻雜有偈頌。偈頌的目的,多半屬於重頌,因為講經跟學校上課不一樣,學校上課有一定的時間,有固定的學生,他到時候一定要到;而佛法裡面講經,雖然定的有時間,可是聽眾有先來後到,並不一定遵守時間來的。所以佛很慈悲,對於後來的這些人,那前面所講的總不能再重複為他再講一遍。如果不替他講又對不起他,他很熱心的到這個地方來聽經,你叫他前面沒聽到,這也不好。那用什麼方法?用偈頌的方法,這個是簡簡單單把前面所說的重新再說一遍。這樣說的時候,前面聽的人也不以為累贅。所以偈頌,一個是加深印象,便於記憶;另外一個就是給後來的,前面沒有聽到的,讓他也能夠聽一個完整的意思,所以它有這兩個目的在,佛經裡面偈頌就特別之多。另外還有一個意思,前面所說的還需要補充的,那就是屬於孤起頌,這個並不很多,我們在經典裡面也常常能看到。有幾首、有幾句前面沒說的,那這一類的屬於孤起,補充前面長行之不足,長行有未竟的意思,用這方法來補充。所以這個方法在經典裡面運用得非常巧妙,細尋經文就不難而知,我們從這個地方去學習。

  這一小段文字並不多,如果除了註解之外,只有三行半的樣子,文字不多,非常的簡潔,也很容易懂,並不困難。大家看看還有沒有問題?

  今天時間到了,要沒有問題的話,明天我們從「全篇結構」,預備到五十三面「開講以前」,能夠把底下這一段都準備完就最好了。準備到五十五面就更好了,因為它下面這些「講態儀式」很好懂,這個不困難。

  學生:為什麼講經的時候坐在上面不敢動?

  老和尚:沒有叫你不敢動,你不敢動,那不就變成太呆板了嗎?所以說還是要叫你動的,但是動是莊重裡面有活潑。動不起來?所以你看看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不是也是動嗎?舉拳,他也有動作的。所以講台是很活潑的,前面都講過。莊重,因為這是宣揚正法,動作裡頭,就活潑裡面要莊重,這一點很重要。

  學生:那天您講一切智智,哪個是根本智,哪個是後得智?

  老和尚:在一切智智,這前面這個智是根本智,後面這個智是後得智,就是前面是根本,後面是你應用。這個在經文上常常可以看到。

  學生:根本智是講體,後得智是講用。

  老和尚:對,後得智講用,後得智是權智,根本智就實智,也叫實智、權智。根本智是無知,對!般若無知,後得智是無所不知,所以你應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不應用的時候,心地清清淨淨,一切清楚,一切明瞭,那就是根本智。不是不明瞭,你眼看得很清楚,耳聽得很清楚,六根接觸都很清楚,可是你沒有生分別,你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就是根本智。

  學生:所以它這個體用?

  對,體用,你那個用一定從體生的,你沒有體哪有用!但是你要跟人家講解的時候,那你就有分別,又有執著了,那是體用。因為你要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講什麼?一句話也講不出來。必須隨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隨眾生的執著而執著,自己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是隨眾生的分別執著,所以它叫智。如果自己有執著、有分別,那就不叫智,智就沒有,那叫世智辯聰。這個是佛法跟世法差別的地方,就是佛菩薩他是隨順眾生的,他自己確確實實沒有分別執著;世間人他決定是有分別執著,所以他不講這個智慧。

  學生:老法師,四十八願裡面講極樂國土。

  老和尚:每一條裡面都有漏盡通,如果沒有漏盡通,那些東西怎麼能顯示得出來?六通裡面,漏盡通是根本。如果沒有漏盡通,他的天眼通怎麼能夠洞視?他的天耳通,怎麼能夠徹聽?你看看阿羅漢證得漏盡通,那個漏盡通是小的漏盡通,不是大的,不是究竟根本的,因為他所破的那個無明煩惱就是十二因緣裡面的無明,十二因緣裡面第一條無明是枝末無明,不是根本無明。所以緣覺跟聲聞破的無明是十二因緣上的那個無明,枝葉無明,那個是六道輪迴的生死根本,不是根本的。根本無明是十法界的那個佛,十法界第一個是佛,佛還沒破,破那個才超越十法界,才契入到一真法界,你才曉得阿羅漢他那個神通不大。所以一般講阿羅漢的天眼、天耳、宿命的能力,只到五百世。西方極樂世界,是徹聽、洞視盡虛空遍法界,你想想看,他要沒有漏盡通,那怎麼行?可是文上不能寫漏盡通,為什麼不能寫漏盡通?因為他的能力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的,不是你自己。我帶業往生,一品煩惱沒破,到那個地方去,那個能力就跟八地菩薩一樣,那是佛加持的,不是自己能力。自己真的到那個地步,那漏盡通就可以明寫了,它裡頭有這個意思在。他的能力超過阿羅漢、辟支佛那不曉得多少倍,這在經文上都明白告訴我們。這它的意思很深。

  學生:老法師,知道這樣怎麼樣講演,好像把自己綑綁,愈緊張就愈緊張。

  老和尚:對,不錯,我們大家都看到了。這個原因在哪裡?你看,你們現在的能力的確是進步,你們已經會批評了。你們會批評別人,可是上台就不行了,你們做講評都好手,可是自己上台的時候又毛病百出了。原因就在多練習,練習得不夠,觀摩、實習,這個要很長的時間,這個老師沒辦法。老師只能教方圓,只能教規矩,不能教你巧,這個巧是要自己功夫磨練出來的,一定要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決定不能離開方法,離開方法,那後面就一團糟。一定不要離開方法,從方法裡面出巧妙,巧妙又不離方法,這是高手。你看他不管怎麼說法,你仔細去聽,他不離方法,不離規矩,這個就是好手。

  學生:老法師教我們《華嚴經》的科判。

  老和尚:《華嚴經》?《華嚴經》科判那是清涼大師的。這個要看因緣,看看將來有沒有這個機緣,我們很希望有這麼一天來研究《華嚴經》,的確《華嚴經》上奠下這個基礎,那是整個佛法,大小乘可以說你全部都貫通。這個工作大概要四年到五年,是非常值得的,就像我們這樣一班研究討論,這一部《華嚴經》從頭到尾,那很有趣味。這是大事,這個歷史上凡是講《華嚴經》,在歷史上都有記載,那是佛家的第一樁大事,無比的殊勝。講其他的經,沒有人給你在歷史上記載,講《華嚴》有記載的。

  好,沒有事我們就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