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館長往生週年開示  (共一集)  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21-060-0001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

  今天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館長往生週年紀念。我們的追思儀式簡單隆重,我們以最誠敬的心,在這個地方修三時繫念的佛事,館長在常寂光中一定也非常歡喜。今天淨宗弘揚到全世界,普遍的受到大眾的歡迎,這是館長三十年護持的成就。在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人都自動來誦經、念佛追悼,這些紀念都是佛法的弘揚與傳播,我們以事實告訴世人「知恩報恩」,弘護的功德不可思議。

  這些成就我們決不能邀功,而實際上是佛力的加持,如果得不到佛力加持,決定不會有這樣殊勝的成果,也是現代眾生善根福德因緣成熟,得到彌陀、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我們也能從這些地方看到世運有轉機,雖然還有一些災難,災難必定能夠化除。幫助災難早一天消除,幫助災難減輕,我們每一個學佛的同修都有責任。

  中國古時候諺語所謂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決定不能把一切災難的因素歸咎於別人,這是錯誤的,這就不是一個修行人。佛告訴我們「萬法唯心」,又告訴我們「一切法唯心所變」,誰的心?我們自己的心。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災害是我們自己存心不善,我們自己行持不善,責任歸誰?責任是我一個人。我們人人能夠這樣深深的反省,世間一切眾生沒有過失,過失在我自己一個人,我沒有修得好,我沒有做得好,才招致這些災難讓大家受苦,真正學佛要回頭。

  昨天有一位同修問我:「回頭是岸,從那裡回頭?」我告訴他:「我們凡夫,以我們自己作比喻來說,我們起心動念都是為自己,為自己的家庭,為自己的事業」,我說:「是不是?」他說:「是的。」我說:「你懂得這個道理了,佛教我們回頭,我們從今天回過頭來,起心動念不再為個人,不再為家庭,不再為小圈圈了,起心動念為虛空法界。」這個講得太大了,但是這是真的。佛的心量盡虛空、遍法界,我們沒有這麼大的心量,至少也要想到全世界,才能夠化除災難。我們為社會、為眾生,這個社會不是我們這個小的社會,是整個世界。起心動念要想到整個世界一切眾生的福祉,這就是回頭,從這個地方回頭。

  如果我們只想一個國家,每個人都只想自己的國家,國家跟國家還會發生衝突,還會有戰爭,我們為什麼不把心量拓開看全世界?全世界就是一個家庭,全世界的人都是我們自己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我們的界限統統消除了,這樣才能化除核子戰爭的災難,所以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我們不能感動別人,就是自己的罪業,業障深重。別人決定沒有過失,決定沒有弊病,所有一切罪業都在我自己一身。

  《彌陀經》上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如果我們真正能看一切眾生的好處,一切眾生的善處,我們現在就跟一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了。這個世間誰是惡人?我自己是惡人。除我之外,哪個人都是善人,哪個人都是好人。我們要以這樣的眼光、心態去處事待人接物。

  印光大師教給我們四句話,這四句話真是究竟圓滿。他教我們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兩句話我用最淺顯的語句來表達,「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要用這樣的心處事待人接物。依真誠、慈悲和睦大眾,這就是敦倫,盡到自己本分的責任。把自己本分做到盡善盡美,就是菩薩行,就是佛行,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然後大師教給我們「深信因果,老實念佛」,使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親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真實的果報。如果修學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給諸位說那就是清涼所講的「有因無果」,你來生還搞六道輪迴,這是錯誤的,大錯特錯。

  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多次說明,在現前這個時代,即使是古佛再來,也一定教人「敦倫盡分」,敦倫盡分就是與大眾和睦相處。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從我本身做起,決定提倡淨土,勸人念佛往生。如果提倡其他的法門,那決定不是佛菩薩再來的。為什麼?佛菩薩講經說法「契機契理」。機是什麼?現在大家所需要的,我們需要社會安定,需要世界和平,我們需要脫離六道輪迴,需要脫離十法界,所以講敦倫盡分就是契機,講求生淨土是契理,什麼理?你這一生真正究竟成佛,這就契理了。

  所以「契機契理」這四個字含義很深很深,我們自己一生依教奉行,知道這個世間如幻如化,《金剛經》上給我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世間沒有一樣值得我們留戀的。我們在這個世間,要盡心盡力做一個好人,「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這就是菩薩行,這就是菩提心,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自度度他,完全在這四句話之中。

  所以我們淨宗直接承傳的就是印祖,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的老師是印光大師,我們這是一脈相承,一定要遵守祖師的教誡,認真努力來修自己,天天反省、天天改過、天天自新,這樣才能度自己,也能夠幫助社會、幫助大眾。

  所以我們看到館長護持真實的功德,她給我們作末法時期護法的榜樣,我們自己家裡面這些年輕的法師們,我也常常鼓勵,我們也要作一個弘法的榜樣。我們道場雖然小,真正能做到弘護的榜樣,我們就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館長,對得起諸佛菩薩。今天我們的時間很匆促,後面還得上供,下午開始的三時繫念,我們都以真誠恭敬心來做。

  三皈五戒,我們有一個錄音帶,有一個小冊子,諸位回去之後一定要多看多聽。知道三皈真正的意義,到底是從那裡皈,皈就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從什麼地方回頭,依靠什麼,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從迷、邪、染回頭,也就是我剛才講的回頭是岸。從自私自利回頭,從起心動念都為自己身家著想回頭,念念為社會,念念為一切眾生。依《無量壽經》、依《阿彌陀經》的教誨,認真努力修學。經典要熟讀、要理解,然後要發心把它做到,盡量去做,做不到的慢慢再做,能做得到的現在就要做。

  我這一次從夏威夷回來,在夏威夷大學作了兩次講演,當中就有人向我提出問題,他們也都念《無量壽經》,他要我舉出《無量壽經》裡面最簡單的幾句話,給大家作日常修行的依據。我說他問得很好,經裡面最重要的三句,最簡單不能說多,我就說三句。

  第一句就是善護三業,經文上講的「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一句是重要的,我們要做到。真能做到善護三業,就是十善業道,要去做,念沒有用,一定要把它做到。

  第二句,有兩句經文重要,「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這是糾正我們錯誤的觀念,我們知道一切法,《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常作如是觀,破除我們的妄想、執著,所以這四個字是般若。「三昧常寂」,三昧是正常的享受,我們怎麼過日子,怎麼樣去工作,這四個字好!教給我們三昧常寂,寂是清淨寂滅,就是時時刻刻保持你的清淨心,內不起貪瞋痴慢、人我是非,外不染著五欲六塵,這是真實的功夫。

  第三句,三輩往生裡頭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說《無量壽經》,我們能把這三句經文統統做到了,印光大師這四句話就圓滿了,「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深信因果,老實念佛」就統統做到了。

  這三句我跟大家一分析,前面善護三業是戒律,觀法如化是般若,三昧常寂是密宗,後面「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淨土,你才想到《無量壽經》無所不包,有禪、有密、有律、有淨,統統包括在這一部經典裡頭,經雖然不長,是圓滿的法輪不可思議。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去念,好好去體會,認真努力去做,做就是修、就是行,行了以後才會證。證是什麼?明白了,自在了,隨緣了,那就叫證果。是在你的行當中,把你所信的、所解的都證明了,這個叫證。所以證叫現證、現前證,不是死以後去證,那是錯誤的;現在就證得,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希望我們同修們共同的勉勵,認真回頭,知道所有過失都是自己,別人沒過失,六祖大師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世間沒過,世間有什麼過失?今天有很多人說小孩不聽話,小孩為什麼不聽話,小孩哪有不好,父母沒做好;學生不好教,學生有什麼不好教的,老師沒有做好。一切要回過頭來,從自己本身去反省、去檢點,知過改過,我們自己才有救,社會才有救,這是真正回頭了。絕不怪罪別人,看別人都是好人,看別人都是佛菩薩。六祖大師這樣教給我們,《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也是這樣教給我們,我們要深深體會佛祖的意思,認真努力修學。

  三皈,我們簡簡單單舉行一個儀式,我們人多儀式從簡,最重要的著重於實質上的皈依,形式並不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