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8年馬來西亞弟子規傳統文化學習營—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和平  (第一集)  2008/11/24  馬來西亞萬宜國民大學禮堂  檔名:21-495-0001

  淨空法師:尊敬的丹斯里,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大眾:好。

  淨空法師:今天我很榮幸接受丹斯里與大會的邀請,參加今年你們的「弟子規學習營」。這是一樁好事,而且是一樁影響很大的好事情,我今天想把這個緣起跟諸位做個報告。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這樁事情在現代的社會幾乎被人們遺忘,沒有人提到這樁事情,當然更不可能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我是從一九九八年,我就住在新加坡,一九九九年,在新加坡做了一樁事情,團結新加坡九個不同的宗教,做得很成功。現在新加坡九個宗教像兄弟姐妹一樣很團結。二000年我離開新加坡移民到澳洲,當時我們澳洲的移民部長,他同時也是多元文化部的部長,他是兩個部的部長,應該是有人告訴他,我在新加坡做團結宗教的工作,所以他很高興歡迎我到澳洲去,給我一個很優惠的簽證,就是歡迎我到澳洲去永久居留。到第二年,就是二00一年,我們知道在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這個事件發生之後,沒有多久,昆士蘭大學的校長,派了兩位教授到圖文巴來看我,(我住在山上,是小山上面)說明來意,希望邀請我參加他們和平學院老師的座談會。這個座談會主要是研究,如何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跟世界和平。這是一樁好事情,我們佛家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所以我就很樂意的答應參加他這次的座談會。

  在座談會當中我才知道,全世界有八個大學設有和平學院,這在普通大學裡頭沒有這個學院,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知道有這麼個學院。那它研究什麼?它招研究生,它有博士班、碩士班,他們就是研究怎樣化解這個世間的衝突,這個世界衝突太多了,研究怎麼化解,如何幫助社會恢復到安定和平。這個題目非常好,因為世界確實太亂了,可以說混亂到了極處。老師們告訴我,他說以前他們的思惟,化解衝突都是採取西方的模式,就是鎮壓、報復。從九一一事件發生之後,知道這個不能解決問題,讓這些恐怖分子興起一種新型的戰爭,那就是恐怖戰爭。讓這些大國,你們有核武、有化武、有坦克、有飛彈統統都用不上場,讓你防不勝防,這是一種新型戰爭出現。因此就重新考慮,放棄以往思惟的方法,採取真正用和平方法來解決,這是個很好的轉機。

  我聽了學校的報告,大概有五十分鐘,之後,這些教授們就要我提出我的看法跟想法。我就告訴他們:從你們報告當中我知道,這樁事情就像治病一樣,大夫治病,你沒有把病源找到,不能夠對症下藥,所以費的時間、精神太多了,沒有收到效果。同時我也知道,從報告當中曉得,聯合國從七0年代,就召開這種和平會議,到現在三十七年了,衝突的頻率年年上升,災害是一次比一次嚴重,這確實是很值得憂慮的問題。我告訴昆士蘭大學這些教授們,我說化解衝突,根源不是在雙方,他們都看到雙方,像以色列跟巴基斯坦,都看到雙方。他們就很驚訝,他說不在雙方,在哪裡?我說在家庭,這是他們沒想到過的。我說衝突的根在家庭,你看看現在全世界,每個地區離婚率多少?離婚率年年都在上升,這說明什麼?說明夫妻衝突。

  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夫妻發生衝突,父子衝突,兄弟衝突,他從小就養成了衝突的習慣,他將來踏進社會,他能跟人不發生衝突嗎?所以這才是衝突真正的原因,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然後我再告訴他,我說還有更深的因,更深的因是什麼?咱們東方人有這個概念,本性。《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習性不善。這是本性跟習性的衝突,這是發生在你自己本身上。這個話很難懂,所以我就舉比喻,譬如利害當前,你是想自己得到利益,還是想利益分享給大眾?這個他容易懂,當然大家想,有利在面前,一定是自己要去獲得。我說你自己要獲得這個利益,跟別人不就衝突了嗎?每個人都想得利,那這個利益就發生衝突,這個很明顯,他很能夠理解。我說如果我們反過來,有利都想到利益別人、利益對方,衝突就沒有了。如果說個個人都想到自己,利己一定損人,每個人都有損人利己的念頭,這個社會的衝突就永遠沒有辦法改善。

  所以要化解衝突,首先要化解自己內心對一切人的對立,這是衝突的根源。你跟人對立、跟事對立、跟一切萬物對立,這個對立就產生矛盾,矛盾就變成衝突,衝突再提升就變成鬥爭,鬥爭現在再提升,那就是戰爭。現在大家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是核武生化的戰爭,那是人類的毀滅,這個戰爭沒有勝負,這就是世界末日。所以這個問題非常非常的嚴重。我們把這種理念告訴大家,幫助他們換個方向去思惟、去考慮這個問題。隔了一個星期,學校又邀請我,我也很樂意跟他們交流這些問題。學校就有準備,他聘書都寫好,邀請我擔任昆士蘭大學和平學院的教授。我很感謝校長,也很感謝這十幾位教授,大家對我這麼愛護,我說我沒有這個必要,我們每天所學習的是佛教的經典,這些年來我們全部精神在學習《華嚴經》,所以這些對我們沒有這個必要。

  以後格里菲斯大學的校長,這兩位校長很好,他來勸我要我一定接受,要接受教授的名義,還要接受博士學位。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提出來這些理念,確實是幫助大家化解衝突一個新的方向。希望你接受學校的學位跟教授,將來代表學校、代表澳洲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這麼一個原因逼著我去接受。以後就代表學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到現在先後參加了十幾次。每次我確實非常感激聯合國的這些朋友們,這是各地的專家學者,因為聯合國邀請,他不邀請宗教人士,他邀請的是有博士學位、是擔任大學教授的。接觸之後知道他們真的有愛心,真的在尋求方法,可是就是找不到合適的方法。這麼多年下來,和平不能實現,衝突不斷在提升,大家對於世界安定和平的信心失掉了,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

  我在大會裡面報告,中國過去五千年,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對中國沒有不佩服的,五千年來長治久安,它靠什麼?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這麼多的人口,政權穩定之後,至少有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的社會安定,這在全世界找不到的。中國五千年,從來沒有跟外國人打過仗。馬來西亞的朋友們,對於鄭和這個人印象都很深。你們看看鄭和那個時代,中國是國力最強盛,世界第一,他率領的艦隊,那也是全世界最龐大的海軍。你看發現了全世界,沒有佔領別人一尺一寸的土地;跟每個國家、族群都是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不但結了很好的友誼,而且有許許多多的幫助,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生產技術,都能夠傳到每個地區去,所以這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族群,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它為什麼有這麼好的成就?這就是靠的教育。所以中國古人最懂得教育,有教學的智慧、有教學的經驗、有教學的方法、有教學的成果,這是「學記」裡面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

  我們知道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字是黃帝時候才發明的,才創造出來的文字。黃帝以前,只有傳說,沒有文字。孔夫子他老人家,在《論語》裡頭有兩句話,我覺得這兩句話是非常中肯、誠實,真心話。他說他自己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兩句話意思非常的深遠。述,說明了他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論語》裡面許多的話,不是他自己說的,是古聖先賢說的,他把它記錄下來,述而不作。信,對古聖先賢的教訓,他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所以好古。那我們現在?現在要講求自己有創造、有發明、有創新,跟孔老夫子的態度完全不一樣。我們知道夫子太守舊,為什麼不能創新,沒有新的學說?這個問題一直到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通過這麼多年的學習,才恍然大悟。

  佛法,也稱之為佛學,在中國也稱為佛家。現在人都把它看作是迷信、是宗教,這點對釋迦牟尼佛是很冤枉的一樁事情。我們真正了解他之後,才曉得他真正是個教育家,他不是神。佛,印度的意思相當我們中國人講聖人,是這個意思。它的本意是覺悟,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覺悟的人,這個人稱他為佛,在我們中國稱為聖人,菩薩中國人稱為賢人,阿羅漢我們中國人稱為君子,跟這個相似,可以說是一個教學學位的名稱。所以他講得很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跟宗教不一樣。宗教不可以說一切眾生都是神,一切眾生都是上帝,這個話講不通的,這是決定不許可的。所以它是教育。

  我們年輕的時候,對他也有很深的誤會。到以後,我是學哲學的,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在最後一個單元,給我們講授了「佛經哲學」,這才完全把佛教的面目認識清楚。那釋迦牟尼佛要給他定位,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一生所作所為的,那是多元文化的義務工作者,因為他教學跟中國孔子一樣,有教無類。只聞來學,他都肯教,不分國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都那麼樣熱心教,而且不收學費,所以我稱他為義工,義務工作者,是這麼樣一個偉大的人。他是十九歲出去學習,三十歲完成學業。從這之後他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過世的,講經三百餘會,我們講辦班教學三百多次,教學四十九年,他是這麼一個人。你把他認識清楚,所以方老師告訴我,世尊就是釋迦,他是大哲學家,佛經是高等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這樣領進門來,以後專攻這門學術。我學到今年五十七年,我教學五十年,才知道這裡面內容太豐富了。

  五十七年的學習,我們才明瞭釋迦牟尼不但是偉大的哲學家,他還是偉大的科學家。現在的科學技術,在佛經裡面全都有,而且比他講得更清楚、更明白,太稀有、太可貴了,可惜沒有人去接觸。除這個之外,他對於社會有莫大的貢獻,那就是他所講的倫理、講的道德、講的因果,都達到究竟圓滿,跟中國傳統的學術融合成一體。今天我們講國學,或者講漢學,這裡面不能夠離開佛學,已經早就融合成一體了,所以這是我們要用教育來看它。中國人最懂教育,教學的內容,在最古老的時候,是倫理、道德、因果。但是這裡頭確實有高深的哲理、有高深的科學,可是這是一般人很難體會到的。三樣東西就是倫理、道德、因果,就能把社會帶到永久的安定和平。

  我們在文字記載裡面,看到的是堯舜這個時代,政府正式設立了主管教育的官員。教的內容就是五倫、五常、八德。五倫是道,什麼叫道?是自然的,不是人為的,不是人的創造,不是人的發明,也不是人制訂的,它是自然的。所以說大自然的法則,這是道;隨順大自然的法則,這就是德,你可不能違背它,你得要隨順它。落實在人事上,夫婦是自然的,這不是哪個人發明創造的、約束的,不是的。連動物牠都有配偶,這個是道。父子是道,君臣是道,領導與被領導也是的,也是自然的,兄弟是道,朋友是道,所以五倫是道。隨順道,這就是德,我們講性德,是你自性裡面的性德,這也不是創造發明的。你說父子之親,「父子有親」,那個親愛沒有人教的,不是能學的。連動物,你看那父子牠也有親愛,你細心去觀察牠,那誰教牠?沒人教。

  「夫婦有別」,中國人,有人說中國重男輕女,這個說法有問題,因為中國古代對婦女非常尊重。有別,就是夫妻兩個組成一個家庭,這是家庭的核心,這個核心兩個人有不同的任務,所以差別不同的任務。第一個任務,需要經濟養家,要養家,先生多半擔任外出謀生。婦女在家庭裡面所謂相夫教子,幫助先生、照顧先生,使他沒有後顧之憂;她還有個最重大的責任就是教育,教育下一代。我們每個人第一任的老師是誰?母親。母親擔任了第一任的老師,所以在中國稱妻子為「太太」。這個太太兩個字太尊貴了,那是什麼?那是聖人,那不是普通人。太太的來源就是周家、周朝。你看周文王他的祖母太姜,他的母親太任,他的妻子太姒,這三個婦女是周家興旺八百年的根本,都是她們教出來的。我們孔夫子最佩服的是文、武、周公,就這三個人教出來的。所以稱婦女為太太,那就是聖賢人的母親,聖賢人的老師。

  文王,他的母親太任懷孕的時候,你看她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求端莊、守禮。為什麼?她的念頭、她的言語行為影響胎兒。所以中國人教育從什麼時候?懷孕的時候就受教育,這叫真正愛護下一代。至少他一出生之後,父母,《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也不是教他講的,是什麼?是父母做出榜樣給嬰兒看的。小孩一生下來,眼睛睜開他會看,耳朵他會聽,雖然他不會說話,所以在他的面前,言談舉止都要守禮、都要端莊,讓他接受的都是正面的教育;所有一切負面的,都不能讓他看到、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這教多久?三年。這三年我們中國諺語所謂的「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這就是講基礎的教育,叫扎根教育。一千天這是扎根,這個根紮好了,所以三歲小孩他就能夠辨別是非邪正,他有這個能力,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中國教育從這開始。三歲以後,遲了、來不及了,他已經學壞了,所以這個道理要懂。現在誰知道?外國人更不知道,中國古時候確實是如此。

  到六、七歲上學,老師是繼續父母的擔子,讓他慢慢的再成長。他的根已經紮下去,他知道尊師重道,他知道友愛同學,這些基本的東西全學會了,教他讀書。讀書只是教句讀,沒有講解,為什麼?兒童時候,這個階段記憶力最好,要利用他最好的機緣,把所有該記住的全都在這個時期完成,這個時期到十二歲。所有該記憶東西全部背熟,他一生都不會忘記,將來長大他慢慢就懂了、就明白了。所以進入太學,這就是老師講解給學生聽,跟學生在一起研究討論,把從前讀過的、背過的,提出來研究討論,提出來講解,他智慧就開了,所以中國人教學方法是這樣的,是這種方法。

  不是從小就教他講給你聽,那叫浪費時間。他的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不要講,讓他記。書一定教他念的遍數多。他的教學方法非常活潑,每個人根性不相同,所謂是上中下三根,根性利的一天可以讀六、七百個字,他能記住。標準是什麼?十遍。十遍他就能夠背誦,這就是他的記憶力。如果十遍,七百字記不了,六百字;六百字記不了,五百字,慢慢的減,你看學生程度。十遍能夠背,以這個為標準。一定要叫他背一百遍、背二百遍,為什麼?他一輩子不會忘記。哪有像現在,我們寫點東西,要找好多參考資料,那是不需要的,他全記在腦子裡頭。重要的典籍就在十二歲之前全部都完成了,所以他讀書快樂!哪有像現在的學生,背那麼大的一個書包。我在香港居住,有天在樓上看到一個小學生,背了個書包,我提了一提這麼沈重,所以人做不得,你說做人多辛苦!你看古人讀書樂,讀書是樂事,他沒有負擔。這是中國人教育的經驗,你自己去想想。

  教學的目的,教育興起來之後,教育的目的就是從親愛,就這麼個字親愛。教育的目的,頭一個要保持父子之親一生不變質,這是教育第一個目標。第二目標,把這個親愛發揚光大,他會愛兄弟、愛家族、愛鄰里鄉黨、愛社會、愛國家,到最後你看《弟子規》上講的「凡是人,皆須愛」,那就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文化,沒有不愛的。你就曉得,中國教育是徹始徹終愛的教育。愛人怎麼會害人?絕對不會有害人的念頭,所以這個愛字,發揚光大就是八德。對領導忠,愛就變成忠,實際上就是愛。對領導忠,對下屬仁慈,對朋友信任,那個信也是愛的發揚光大。所以愛到最後,就變成了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中國八德有兩個講法,另外一個講法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兩種說法裡面有重複的,去掉重複的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都是愛的發揚光大,都從愛生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如何能夠在一生當中永遠保持,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沒有失掉,都能夠依循?這就是隨順道德、隨順性德。中國這些東西,我們在現前這個社會,我們走了很多國家地區,接觸到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我們提出來沒有一個人不歡喜,沒有反對的。這什麼原因?就是老祖宗講的這是性德,「人之初,性本善」,這是本善,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走到任何地方去,只要你真正能夠履行,沒有人不歡喜,沒有人不對你尊重。

  我們住到澳洲之後,我們努力去學習,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跟當地的居民談起來,當地居民看到了,做人應該要這樣,這個樣子好。以前他們沒有接觸。所以這是人性的教育、性德的教育,這個就重要了。所以幾千年來社會的安定和平,就是要靠這個教育,靠這個教育維持了我們的家庭。家,現在也很難講,現在我們講這個家跟古時候的家不一樣。古時候的家現在沒有了,現在我們叫家破人亡,這是很悲慘的事情。古時候中國的家是大家庭,所以常講「五代同堂」,沒有分家的。分家那大不孝!怎麼可以分家。一個家族是一家人,一定是相親相愛,互助合作。所以一個家庭就是一個族群、一個村莊。這家裡面人丁不旺的,也有一、二百人,這是很少的,一般普通家庭大概都四、五百人,人丁興旺的七、八百人,所以家就是社會,能治家就能治國。你們讀《大學》裡面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中國的社會安定,家是產生一個非常大的功效。因為家好,家有家道、有家規(《弟子規》屬於家規)、有家學、有家業。中國人常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個後不是說兒孫多,不是這個意思。兒孫裡面有賢人,能夠繼承家的傳統,就是家道、家規、家學、家業,要有這樣的接班人,這個重要。接班人都是培養出來的、都是教出來的,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

  現代你回過頭來,再看到今天這個世界,整個世界的動亂不安,原因在哪裡?原因在喪失了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人如果有倫理的教育,倫是講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人跟宇宙的關係。宇宙太大了,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間確實有不同維次空間存在。在理論上講,不同維次空間是沒有止境的。過去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這是個一生研究科學,在學校裡面教科學的一位教授、老教授,他告訴我,近代科學家說至少有十一種不同維次空間存在。我們曉得,我們住的是三維空間,確實有四維空間,有五維空間,還有更高維次的空間。不是同一個維次的空間,我們見不到。宇宙是非常奇妙,真正把它講透徹是在佛經裡面,告訴我們宇宙的起源不是大爆炸,大爆炸講不通。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我從哪裡來的,都跟你講得很清楚;人從哪裡來的?我跟人是什麼關係?我跟樹木花草是什麼關係?我跟山河大地是什麼關係?我跟整個宇宙,自然現象是什麼關係?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搞清楚、搞明白最後結論是什麼?最後結論是一個整體,宇宙跟自己是一體,他怎麼會不愛、怎麼會破壞,哪有這種道理?這是真正講到究竟、講到圓滿。

  所以佛法裡面我說有圓滿的倫理,因為它圓滿,你就沒有辦法加一點,也沒有辦法減少一點。所以夫子說「述而不作」,那個話的意思是什麼?達到圓滿。圓,不管是大圓、是小圓,它都是圓滿的,你不能加一點,你也不能缺少一點,他這句話在哲理上來講,太深太深了,述而不作。前面他能做到圓滿,你現在也做到圓滿,圓滿跟圓滿,就是不能增加一點,不能缺少一點。不單儒釋道都說這個問題,實在講這個世間許多的宗教家,宗教的創始人,我們讀他的經典,都非常接近。特別是在倫理、道德、因果,講得好!人有倫理的觀念,就知道人與人的關係,就會相親相愛,自然會愛人。人有道德,不會做傷害別人的事情,不會做傷害社會的事情,更不可能去做傷害國家民族的事情。人要懂得因果的道理,因果的事實真相,就不敢作惡事。所以有倫理道德是羞於作惡,懂得因果不敢作惡,這個社會怎麼會不安定?怎麼會不太平?這是說明中國人重視教育是有道理的。

  歷史有這麼長,使我們想像在沒有文字之前,古聖先賢已經就達到這麼高的境界了。中國的歷史有文字記載的四千五百年,以前沒有文字,只有傳說。可是我們看印度婆羅門教的歷史,我跟他們接觸,他們告訴我,他們有一萬多年的歷史,但是他沒有文字記載,只有傳說,我們能夠相信。現在世界上承認他們有八千五百年的歷史,所以在宗教裡面,它的歷史最長。佛教的歷史才二千五百年到三千年的樣子,至少它比佛教要早五千年。印度人,他們的特色是重視禪定的修學。禪定確實能夠突破空間維次,所以我們從這點了解到空間維次從哪來的?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妄想分別執著是沒有邊際、沒有窮盡,所以空間維次就沒有止境。現代科學家知道有這回事情,想不出方法來突破;而古印度的人在很久之前就把它突破了。用的是什麼方法?用的就是禪定。

  禪定有很多級別,那個級別也是無限度的。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這個空間逐漸就突破。佛經裡面講的「四禪八定」,四禪八定是婆羅門教的,可見得釋迦牟尼佛當年求學的時候,我們知道他十九歲捨棄王位,捨棄榮華富貴的生活,他出去求學。那我們知道這個人身分特殊是王子,聰明好學。他到三十歲這十二年間,在古印度這些宗教,宗教裡面這些大德,他都參訪過;學術界的這些學者專家,他都親近過。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四禪八定也統統都得到了。具足四禪八定,就有能力把六道輪迴的事情搞清楚,他能看到。他可以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他也能夠有能力到阿鼻地獄,全都搞清楚、搞明白了。所以六道輪迴不是佛說的,這是古婆羅門說的。只要你修這種禪定,你就能見到,所以這個不是一個人說的,誰修誰能見到。你修的禪定功夫愈深,你見的境界就愈廣。

  可是我們知道釋迦牟尼好學,他有三個問題不能解決。第一個問題,六道從哪裡來的?沒有人能夠解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會有六道?第三個問題,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這對於一個好學的人,他不能不想這些問題。到沒有人能夠解答他,他自己到恆河邊上,大樹底下入定,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入更深層次的禪定。這個定一成就之後就徹底明白,所謂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看到的宇宙是什麼?他說出他悟的那個境界,就講了一部叫《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境界。但是說這部經,他不是在人間說的,他是在定中說的,所以這一般人感覺到神祕了。定中說的,不是對人說的。

  《華嚴經》在六百年後,釋迦牟尼佛滅度六百年之後,龍樹菩薩他傳下來的。這傳下來也有很多神話,但是我們可以相信。也很難得傳到中國來,我們把它翻成中文。現在《華嚴》梵文的原本已經失傳,要看到這個東西只有看中文的資料。可是在中國也有一個人達到釋迦牟尼佛的境界,就是唐朝時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跟釋迦牟尼佛所表演的是反方向的,釋迦牟尼佛表演的是知識分子,好學的人,就代表我們這一類的人,喜歡讀書、喜歡求學、喜歡求知;而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他沒有念過書,你說學經教,他一天經都沒有聽過,可是這個人確實是絕頂聰明,諸位看《六祖壇經》你就曉得這段的因緣,他給我們示現的,示現的是放下。就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佛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話意思是什麼?每個人的自性,就是你的本性,你的本性裡面有圓滿的智慧,這是性德,不是學來的,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有智慧、有德行、有才藝、有相好,這個相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富貴,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說哪個人比哪個人多一點,哪個人比哪個人少一點,所以佛肯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為什麼變成會有六道?為什麼會有十法界?這些都是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妄想分別執著不一樣,所以你的狀況就不相同,從這麼來的。如果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統統捨掉,你自性裡面圓滿的性德全現前了,就這麼回事情。那現在雖然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本性裡面智慧德能有沒有喪失?沒有喪失,但是扭曲了。沒有喪失,還在,扭曲了。智慧變成了煩惱,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本有的智慧,就是自性裡面的智慧摻雜著妄想分別執著,就變樣子,就變成煩惱、變成妄想了。德行,德行就變成造業;相好,相好就變成我們現在六道的環境。那現在我們是個動亂的世界,真正把這個東西參透搞明白了,這個世界恢復安定和平,做得到做不到?肯定做得到。只要念頭一轉,境界馬上就變了,所謂境隨心轉,外面境界不是真的,幻相!所以這裡面就會講到高深的科學,講到物質、講到精神。物質跟精神自性裡頭都沒有,都是迷了以後變現出來的。那這個要講的話就愈講愈深,也愈講愈遠了。可是這才是真正懂得之後,你就曉得解決一切問題裡頭有個根本的道理,你才能夠掌握到。

  首先,我們大家最關心的身體,我們有沒有方法叫我們身體不老?我想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可以。你看人的生命,你看他的一生,從小,從他出生,男女就有差別。女子七歲,七是個週期,你看她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到二十八歲,你看她的成長,往後她在走上坡;二十八歲以後,慢慢的她就走下坡,為什麼?因為她有妄想分別執著起來了。七歲一個週期,我們人的身體所有細胞都換新的,像換零件一樣,他統統換的是新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從生出來應該到二十一歲,他完全換的是新的。他有煩惱時,他就換舊的,換人家不要的東西,他拿來換就愈換愈差,就這麼回事情。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我永遠保持著,我愈換都是好的,那你就長生不老了!要怎樣才能保持?要保持一個童心,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牽掛,保持一個童心,那你永遠換的都是好的。

  所以人長大之後煩惱多,本性本善逐漸退化;習性不善,它就增長出來,它當家作主。它當家作主,你就愈換愈壞,就這麼個道理,所以真的他講得很透徹、很有理。那我們如果是儘量減少煩惱,不要操心,世間事全是假的,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好事也是虛妄,壞事也是虛妄,永遠保持心地的清淨平和,你就很不容易衰老。為什麼?你所換的零件不是很差的,雖然比不上童年換全新的,但是也換個差不多八成新、七成新,還可以用,不至於換人家報廢、不能用的這種零件,換上來,那就壞了,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你就懂得怎麼樣保養你的身體。所以修學成績實在講都在你面孔上,你都能看到,在你的體質上就能看到你修學的功夫。可是更重要的,是要把靈性不斷向上提升,那我們這一生就沒白來了。

  明白這些大道理,看到眾生的苦難,自自然然你生起了愛心,佛家講慈悲心,幫助社會大眾。這幫助也是有三個階層,第一個幫助一般人斷惡修善,這真正改變環境。這點做到,我們的衝突能化解,安定和平就能實現。我們今天所做的,就是在這個層面上。再向上提升,是幫助人破迷開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那這就高一層,這今天可以講高深的科學與哲學。最高的層次,如何在這一生當中,轉凡成聖,像釋迦的圓滿,像孔子的圓滿,達到那個圓滿的境界。你看夫子自己說他一生學習過程,他的提升,「七十隨心所欲不踰矩」,那就是圓滿境界,那就是佛法講的佛,佛的境界。隨心所欲是大自在!不踰矩就是完全沒有違背性德。你懂得這個道理,你才曉得聖賢的大道,佛家的戒律,儒家的禮,它給人類帶來的是幸福美滿的人生,不是障礙,不是吃人的禮教,這是完全誤會,完全不懂得。真正幸福是建立在有規有矩的基礎上,如理如法,這才能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

  所以我們把這些東西,每次在聯合國和平會議裡面,我們都做報告。但是會後這些朋友們跟我在一起聊天,告訴我說: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這個不能實現。我聽了這句話,我真的感到非常驚訝,這是什麼?這叫信心危機,這才是問題核心。如何能夠叫他相信,信而好古?這是大問題,這必須要做出來給他看;講,他沒有辦法接受。所以我從二00五年夏天,我回到老家出生地去看看,我七十年沒有回去了。回去之後,家鄉還有一些父老兄弟們,堂兄弟還有六個,族兄弟就很多了。我就把我這些年在海外遇到這些問題告訴大家,我說想做個試驗點,我在新加坡沒有做成,在澳洲、在印尼也都沒有做成,緣不足。家鄉父老兄弟們,非常熱心告訴我,回來做。選擇了湯池小鎮,我們就在那裡建一個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就建立這麼一個點來做試驗。目的就非常明顯,是讓聯合國這些會友們,對傳統文化能夠產生信心。因為只有傳統文化才能夠幫助這個世界真正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所以這個原因從這來的。

  我們就開始招老師,老師太重要了,沒有老師是做不到的。我們最初招了三十七位老師,告訴他我們中心教學的目標、用意,希望老師們都做聖人、都做賢人、都做孔子、都做孟子,我們才能把教育辦好。所以我跟老師說,我說你看,釋迦牟尼是個好老師,他教育成功,孔子教育成功,他為什麼成功?我說你細心去觀察,他們這些人是先做到,然後再教人。自己沒有做到,決定不教人,這叫聖人。像《弟子規》裡面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情,他全做到,你才能教人。你自己沒有做到,要教人,人家不相信你。我給老師四個月的時間,希望四個月,大家努力把它落實,我們開始來教學。沒有想到老師兩個月就落實了,我們感到很安慰、很感激。可是這樁事情總是在做試驗,這個小鎮十二個村莊,有一個街道,居民四萬八千人。我們曉得中國傳統教育丟掉至少四代了,現在人不知道,他父母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到他曾祖父母也許知道這樁事情,模模糊糊,像我一樣不清楚。再上去,高祖父母他們曉得,他們接受過這個教育,所以這個教學就非常困難。

  過去我們聽說梁漱溟先生曾經做過,做過沒做成功,我就想到他為什麼沒有做成功?可能是教學有特殊對象,以年輕人為對象,以兒童為對象,那就很難了。你說我們以年輕人,叫年輕人學《弟子規》,社會大眾不學,這些人不相信,不會接受的;在學校裡面,老師沒有做到,叫學生學《弟子規》,學生不服。所以我們老師先做到,然後我們就想到這個小鎮要全民教育,就是它的居民四萬八千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老師先從身教開始,我想這幾天,我們蔡老師都給你們做了報告,以身作則。到村莊裡面去教,到農民家裡面去教,怎麼教法?做示範、做樣子。見到農民家裡面的老人,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我們自己好像是放工回家,看到自己父母,你怎樣對待他?你幫他搥背,問候他,向他請安,還有給他洗腳。這樣一做,這些老人很受感動,覺得什麼?這些老師比我兒子、孫子還孝順,我自己對兒女沒有教好;他家裡小孩看到之後,生慚愧心,我們對父母沒有照顧好,身教!你才能感人。

  沒有想到這種教育,我們做了三個月,三、四個月就效果卓著,這個社會風氣就大幅度的轉過來了,這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所以我跟我們這些老師們非常安慰,因為我們預定是二年到三年才能看到成果,沒有想到三、四個月就看到這麼好的成果,讓我們深深的肯定老祖宗所說的話「人性本善」。你看看,沒有人教,有人一教,他馬上就回頭,這多麼難得、多麼稀有。第二個讓我們深深感到,人民怎麼是這麼好教的,怎麼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回頭。使我們相信,這人性本善的教育,人性真的是本善,所以這就產生了信心。這個成果我們看到之後,我就想到我們如何跟聯合國介紹,幫助我們這些會友們。

  所以確實是祖宗之德,這不是人力能辦得到的。兩個月之後,五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來找我,我感覺到很驚訝,他們要辦一個活動,邀請我去做主辦單位。我就想到聯合國找人,它找國家,它不會找我們淨宗學院,不會找的。所以我們就派了三個人到巴黎去打聽一下,了解事實狀況。結果去了之後,打電話回來,確實有這麼一樁事情。聯合國找的是泰國,那就對了;泰國是佛教國家,他們主辦的這個活動是紀念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週年,做這個紀念的活動。活動的主題是「佛教徒對於世界的貢獻」,這麼個題目。我們了解之後,我就接受了,我說這是非常好的機緣,聯合國從來沒有做過宗教的活動,這次能做這個活動太好了。我說我參加,我參加就是兩句話,我參加這個活動的目的,第一句告訴聯合國,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要靠宗教團結。宗教是可以團結的,一定要走這個路子。第二個人民是教得好的。我們就把湯池小鎮提出來,而且還在聯合國做了三天的展覽,收到很好的成果。

  宗教活動,我就邀請新加坡九個宗教,到聯合國大會堂去做為世界和平祈禱。這也是頭一次,因為宗教人士從來沒有進過聯合國,這次活動我們把宗教帶到聯合國。聯合國起初也有很多的顧慮,怕宗教徒在一起就互相吵鬧。結果沒有想到,我們這九個宗教就像兄弟姐妹一樣,手牽著手在大會堂上做祈禱,這是教科文組織接觸宗教頭一次。三天會議之後,祕書長感到很欣慰,他告訴泰國大使,說我們這次活動是聯合國六十多年來,非常稀有難得的一個好樣子。我們會議的內容、會議的秩序,聯合國很少看到的。那我們從這些話就能想到,大概聯合國開會都是吵吵鬧鬧的,沒有像這次,我們這是真正和平會議,每個做報告的人,你看九大宗教,我把他們座位都擺在第一排,都是很專心在聆聽,都在寫筆記,都是那麼樣的和睦、友好,這是叫人家耳目一新。

  我們湯池做的報告,也非常不容易,因為聯合國做報告,他們一般給的時間最長不超過兩個小時。那我們要把湯池詳細在大會裡面做報告,兩個小時是不夠,我們希望它八個小時。你看蔡老師講《弟子規》是四十個小時,所以八個小時來做介紹,就很不容易了。結果我們盡力爭取、多次談判,他最後給我們四個小時,已經是破例了,所以這個會就做得很成功。會後,我們聽到參加教科文組織這些國家地區的代表,一百九十二個單位,都希望到湯池來考察、來參觀。這是有一些駐聯合國使節傳這個訊息給我。他說你們做得太成功,聯合國的會議之後,從來沒有像這樣有後續的,後續有這麼多人想去看,這個太難得了。所以這是我們的緣起,主要就是做給聯合國朋友們看。他們看到之後,那就肯定這個世界,無論是哪個族群、哪個國家,或者是某個宗教,古聖先賢都有非常好的東西留給後人,我們不可以輕視。

  在現在社會上,有這麼多困難的時候,我們找誰?找老人就對了。誰是老人?古聖先賢是老人,所以中國諺語有句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遇到困難,有人問我,遇到困難找誰?去問誰?我說你想想看,小朋友,二、三歲的小朋友,他遇到困難了,他找誰?他去找他爸爸、媽媽,他不會找別人。那我們今天遇到困難,整個世界這麼混亂怎麼辦?找老祖宗,肯定有解決的方法,所以說回過頭來去找古聖先賢。古聖先賢的教誨,是從心性裡面流出來的,不像今人。現在人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哪來的智慧?所以找古人就對了。找古人問題在哪裡?我們現在人不相信古人,相信科學,相信我們現在比古人能幹,比古人聰明,古人都不如我們,這個問題大了。所以我們要提倡孔老夫子的修學態度,孔老夫子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信而好古」。如果我們能夠有孔子這樣的修學態度,我們的世界有前途,這個世界有救。

  一定要相信古聖先賢的話。為什麼要相信他?我們自己很冷靜的想一想就知道了,古人的心是清淨的、是無私的,至少他的欲望比我們是大幅度的降低。那我們懂這個道理,心情浮躁生煩惱,清淨心生智慧,這就肯定古人的智慧比我們高,現在人煩惱習氣比古人重。我讀了一些科學的書籍,我覺得科學家很多東西講的是不錯,但是最後不能夠自圓其說,什麼原因?他們靠精密的儀器去觀察發現,像天文學上面發現了宇宙,發現幾百年、幾千年,甚至於幾萬光年之前的星系,這叫太空物理。發現愈是遠的地方的星球,就是離我們這個地球反方向的,它往後退速度就愈來愈大,所以就聯想到宇宙大概是大爆炸形成的,就想到這麼一個原因。為什麼星球不斷的往遠處飛?很難自圓其說。宇宙是不是大爆炸的?那是怎麼爆炸法的?什麼東西爆炸的?都在那裡設的假想、假設,不能證明它是事實,所以到現在還是有問號。講到量子力學,也很難得用精密的儀器觀察,發現原子、電子、粒子,很難得。但是佛經裡面有講,跟他講的很類似,比他講的還精密。而佛經講那個基本粒子裡面有世界,這是科學沒有講到的。佛法講的大小不二,我們肉眼見不到的,這個基本粒子裡面有宇宙,跟外面的宇宙一樣大。外面宇宙沒有縮小,粒子裡面的宇宙沒有擴大,它真的是一樣。為什麼?在那個境界裡面,人如果是真的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所有對立都沒有,宏觀跟微觀是對立的,對立沒有了,沒有大小、沒有遠近、沒有先後。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沒有遠近就是空間沒有了,這都不是真的。像這些近代科學家也有發現,他也有說明。我們這次有鍾茂森居士,他有一堂課,我希望他來做這個報告,他對於《華嚴經》裡面,經典裡面所講的科學方面的,他收集的比較多,會給諸位做報告,說明佛經裡面有高等科學。

  這是專家學者他們的事情,但是佛怎麼會發現?佛從禪定裡面發現的。所以這是個不同的手段,不需要用儀器,完全把自己定下來,定到極處,這是講什麼?宇宙的起源是波動。這個波是非常微細的波,是要在很清淨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在佛法經典裡面講,什麼時候、什麼樣的定功才能感受到宇宙起源的波動?佛經常常講八地菩薩。那個定功可深了。八地以前都沒有辦法感受到,八地以上,這是達到最深層次的禪定了。八地上面是九地、十地,十一地是等覺,就圓滿了,真正達到寂靜處,你的心完全不動了。八地叫不動地,你才能看到事實真相。所以佛教是科學,為什麼?他講親證,你得要把它證明。佛所講的你自己沒有證明,不是你的,那是別人的。你自己必須要把它證實,他教給你方法,你照他的方法去做,你肯定會證得。然後你才能真正觀察到宇宙的起源,很有味道!

  這就是說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放下。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是非人我,要放下五欲六塵,要放下貪瞋痴慢,你就得自在了。這是不是成佛?沒有。連佛法的,可以說到學佛的門口,沒進去;做到這樣的功夫,才進入門口。什麼門口?小學一年級的門口,沒有進去,還差一步,但是已經到門口了。你的心要到這樣的清淨才行。真正入小學一年級,他的標準,佛法大乘小學的一年級,「我」沒有了。如果還執著有我,不行!沒進門。《金剛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才進門。所以我們常常勉勵同學,希望同學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這是到門口。再進一步,你才真正能把我捨掉、看破。我真的有,我不是這個身,這身不是我,這個諸位一定要搞清楚。這個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樣,衣服是我所有的,身體也是我所有的,那什麼是我?一般人講靈魂。靈魂不是我,靈性才是我。為什麼?靈性不生不滅,靈魂有生有滅,不過他存在的時間比我們肉體長。你只要在六道裡面,沒有出六道,就有靈魂。靈魂是搞六道輪迴的,不出六道有靈魂;出了六道,靈魂就變成靈性,靈性不生不滅。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之後,很難得,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二十個字,釋迦牟尼佛說了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一部《華嚴經》就是惠能大師講的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展開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濃縮就是二十個字。他說的第一句,「何期自性」,見性的時候,沒有想到自性,自性是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的靈性。第一句他說「本自清淨」,一絲毫染著都沒有。第二句說「本不生滅」,這就是經典,印度宗教裡面所講的涅槃,本不生滅,沒有生死。第三句說「本自具足」,這句話裡面東西就多了,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也就是說自性裡頭沒有一絲毫欠缺,整個宇宙是自性本來具足的。雖具足怎麼樣?它並不現前,這個很不好懂。譬如我們看電視,電視我們沒有打開,所有頻道裡面的影像它統統具足,你不能說它沒有,可是它並沒有打開,就是本自具足。「本不動搖」,就是你的心是定的,你沒有妄念。最後一句說「能生萬法」,怎麼生萬法?動就生萬法。萬法從哪裡來?就是本自具足,它現前了。像我們把電視打開,頻道一按,這個畫面就出現了。這個畫面是什麼?這個畫面是整個宇宙。我們今天所看的宇宙是一小部分,非常窄小的一部分。你如果有這個定功的話,你能夠看到全部。這個境界隨著你妄想分別執著,看你放下多少,因為它障礙著,障礙著你看不清楚,障礙著你看不圓滿,你只要把這個東西放下之後,你就能看得清楚、能看得圓滿,你才知道這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

  所以我們當時學習經教,感受到釋迦牟尼佛十二年的學習,雖然是得到四禪八定,對於六道裡面的情形,他知道;六道之外的,他不知道。所以他必須要把他所學的放下。如果不放下,不放下佛說了,那叫所知障,障礙你明心見性,障礙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要懂得他這句話裡面的含意,你就曉得科學跟哲學為什麼不能夠達到徹底明瞭宇宙人生,他就是有所知障,他所研究這個東西,他不能放下。如果釋迦牟尼佛當年不能放下,他的成就就像我們現在所講的科學家、哲學家一樣,他不能夠突破他的瓶頸。所以佛法講到最後,就是告訴你要放下。惠能大師放下,那我們從書裡面當中就看到,他不認識字,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一切經,你念給他聽,他都懂;你念給他聽,他給你講解,他能夠講解,教你要開悟,這個不容易。不但是佛經,所有一切聖賢的典籍,世出世間一切法,你去問他,他沒有一樣不知道,那是什麼?本自具足。

  我們的社會千變萬化,這是什麼道理?很難理解。佛講了「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講的是六道裡面的事情。六道像什麼?我也想了很久,很不容易體會,我想到什麼?小時候玩的萬花筒,六道輪迴就像個萬花筒,你只要動,裡面千變萬化,還沒有一個相同的,就是這麼個道理。你不管怎麼樣變,你出不了六道輪迴,真像萬花筒一樣。這裡面的境界,是善、是惡、是染、是淨都在你起心動念。所以六道裡面一切眾生的生命,誰主宰?念頭在主宰。我們一念善,沒有一樣不善;一念惡,那你就找不到一個善的。實際上有沒有善惡?沒有,哪來的善惡!都是你自己妄念當中產生的。物質不是真的,精神也是假的,在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物質精神怎麼產生的?那就是宇宙的起源,就是波動。這個波動,為什麼有這個波動?佛家講的「無始無明」。無明就是個動相,給我們講沒有開始!如果有始有終,那就是真的,真有其事。告訴你,這個波動的現象沒有開始,既無始,哪有終?這叫虛妄!所以叫妄想,它不是真的。人在這妄想裡愈迷愈深,他把這個東西當作真實,虧就吃在這裡。所以真相永遠不能夠現前,只要你把這個東西真放下,真相就現前了。所以這是大學問,這叫真功夫。

  這些在所有學術裡面,我們只有在佛陀典籍裡面看到。其他地方,有,但是沒有佛法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透徹,這非常非常之難得。所以我們一生感激老師,如果老師不指點我們,我們永遠把佛教看作宗教、看作迷信,永遠不會去碰它,哪裡曉得這裡面有這麼多好東西,這一切世間找不到的。那我們要找到、發現,最重要的是要落實,你所學的、學到的東西,你要自己得受用。你真正得到受用,頭一個就是要學著清心寡欲,不再追求名聞利養,追求名聞利養是決定錯誤的。你說現在這金融風暴,大家都受害,其實受什麼害?我沒有受到損害,為什麼?我沒有錢,我差不多有幾十年都沒有去摸過錢,也沒有去用過錢。有很多同修把錢送來給我,我沒有經手,什麼人接收的我都不知道。人家告訴我,有多少錢,人家送多少錢,給他做多少好事,這邊來,那邊就去了。有錢多做,沒錢就不做,錢少就少做,這個多自在。不一定要要求我一年一定要做多少事,那不叫累死人!所以佛教我們隨緣不攀緣。

  我們生活到這個世間來,這是講世間話,這就不講高明,單講六道輪迴裡面,這人有命!你一生有多少財富,你會得到的。你的財富從哪裡來的?有因、有果。這個財富是你前生修財布施得來的,你聰明智慧是你前生修法布施得來的,你的健康長壽是修無畏布施得來的,所以每個人命不一樣,你的修不一樣,因不一樣,果怎麼會一樣?如果你想我命裡沒有,沒有我也想得到,你就學袁了凡先生。《了凡四訓》是非常好的一本書,它教你改造命運。你要知道命運不是上天給你的,不是閻羅王給你的,命運是你自己過去生中的造作,你造的是善,你得的是善果;你造作的惡,你得的是惡報,就這麼個道理,這是因果教育。因果從哪裡來的?因果從宇宙開始,生命開始,同時來的。所以了解這個你心就平,叫心平氣和,然後就聰明了。為什麼?障礙少了。別人有困難問題向你請教,你確實能幫助他,能解答的了。

  今天時間到了,我就跟大家報告到此地。明天我要跟大家報告,我這些年想的都是教育,現在的教育需要改革,問題很多,明天我跟大家談這樁事情。謝謝大家。這佛法的禮節合掌,合掌代表什麼意思?我們這是散亂,合掌是一心,一心就是恭敬,取這個意思。所以諸位要明瞭,你就知道,它這不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