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第七集)  1991/2  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  檔名:20-004-0007

  請掀開經本第四十六頁,第七日,「說大妄語罪與佛之大孝及致知格物老實念佛等」。大師當時在佛七當中講開示,可能都沒有題目,這是後來記錄出來之後,大概記錄的人看到這一天所講的內容,把這內容的重點標出來,使我們曉得,這一天他老人家講的是些什麼。這裡面有幾樁事情,首先就是「大妄語罪」,佛法裡五戒是根本戒,根本戒裡面有不妄語,不妄語最重要的是指這個大妄語。什麼叫大妄語?這個經論上常說,沒有證得,自己給別人炫燿說證得什麼果位,這是屬於大妄語,諸如這一類的,這個罪過非常之重。我們看他老人家的開示:

  【法會今日圓滿。】

  佛七是七天,這是第七天。

  【七日之期。瞬息已去。但法會雖已滿,護國息災之任。吾人皆當盡此報身以為之。非至盡人吃素念佛。往生西方。不能謂為究竟之圓滿也。】

  這個話我們想想,很有道理,可是要想做到,實在是不可能。如果到不了這個境界,這個息災免難的確不能達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那只有人人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前面我們曾經讀到過,就是講念佛不必加上這個觀想,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觀經》這是主張要觀想的。為什麼不需要觀想?大師給我們解答,這不需要觀想,也是出自於《十六觀經》。《十六觀經》一共是十六觀,從第一觀到第十三要觀想,都是叫觀想。可是末後的三條,這個十四、十五、十六,這個三觀就是講念佛了。大概是看到觀想不容易成就,就改成持名念佛,所以持名念佛的確是出自於十六觀的。十六觀裡面第十四是講上三品,十五是講中三品,十六是講下三品,也就是凡聖同居土。在凡聖同居土裡面完全講到的持名念佛,講到持名念佛那個境界實實在在的不可思議。所以看了《十六觀經》,這第十六觀可以說我們這個世界,往生西方是人人都有分。不管你是過去、現在造作什麼樣的罪業,只要你具足了信願行三資糧,徹底悔過,就是真正的悔過、懺悔,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真正是人人都能夠得救。五逆十惡之人哪怕是臨命終時,有這個緣分聞到這個法門,真正是徹底悔改之心,念佛往生,哪怕是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可見得這個法門真正是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唯一的一個法門。所以講的只有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究竟圓滿。可惜的這個世間人,他不相信、他不接受。如果要相信、要接受,這個事情不是做不到的,確確實實可以做到。我們看底下這個開示就很重要:

  【現世學佛之人。多有自謂我已開悟。我是菩薩。我已得神通。以致貽誤多人者。】

  這就是大妄語。這些人裡面,尤其是現代的社會有些是無心的,自己不明瞭境界,自以為是證得了。他倒不是有意騙人,自以為證得的,這是有一部分這種人,於是就起了增上慢,自以為很了不起,別人都不如我。另外一種,那罪過就更大了,存心騙人的,他不是不知道他是妄語,他曉得,他拿這個騙眾生。存心騙人,我們可以說他對佛法實在是不懂,雖然不懂,他也能講經,他也講得天花亂墜。為什麼?他認為有些善男信女好騙,拿著這個方法來欺騙人,他是存心騙人的,這個罪過就非常非常之大。他敢做,敢做因為他不相信因果,他不相信有這麼大的罪過,所以他敢拿著這個欺騙人,得眼前的名聞利養,這樣的人實在講不是沒有,確確實實是有。向大家宣佈他已經開悟,他是菩薩,甚至於菩薩還不過癮,說他已成佛,佛來了,活佛,真正是活佛了。神通就更不必說了,就是搞這些花樣欺騙眾生。

  【一旦閻老見喚。】

  這是一旦到命終的時候閻王要召他去了。

  【臨命終時。求生不得。痛苦而死。難免入阿鼻地獄。】

  這是真的。所以諸位實在講,學佛這樁事情沒法子騙人,為什麼?因為臨命終那個時候,你是真的、是假的,全部都露出來了,決定瞞不了人。我們不要說學佛的,世間一個善人存心善良、慈悲,一生不敢為非作歹,臨終都有個好相,都不會有痛苦,安安靜靜的走的,也有很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走的,這都好相。凡是這樣走的,雖然他不學佛,他也不會墮三惡道;凡是臨終走得很苦的,或者昏迷人事不醒,多半都是三惡道。我們有這些出家很有地位,很有身分、聲望的人,我們看了不好說而已,可是心裡要明白。說火化了燒出好多舍利,或者留了肉身了,作不作數?不作數,這個不作數。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要認為他留了肉身、他有好多舍利。這些東西、瑞相必定要與他生前修行,所作所為要相應,那就是真的。一生都搞騙人的把戲,到臨命終時留肉身、留舍利,那不是好相。換句話說,活了騙人,死了還要騙人,那個罪過就太大太大了,那真正是不可思議,這個果報非常之重。所以我們不要被這些東西迷惑了,看到這個有舍利、有瑞相就被他迷住了,這是錯誤的,曉得這個東西不可靠。而且舍利還有很多是假的,怎麼是假的?用力一捏就碎掉那就是假的。你看燒出來很像舍利,也有光彩很像,你稍微拿著手上用力一捏就碎掉了,這就不是真的。是不是他有這些力量來變現這個?不見得。

  他為什麼會有?諸位要曉得,我們中國古人說過一句話,《左傳》上就有,「人棄常則妖興」,常是什麼?五常,仁義禮智信,在佛法是五戒。把這個不要了,捨棄了,這個世間妖魔鬼怪都來了。這些東西多數都是妖魔鬼怪假藉這個因緣,變現這些東西來欺騙人。所以要曉得,現在這個世界妖魔鬼怪太多太多,咱們有眼不認識,往往把妖魔鬼怪當作真佛。真正老實修行人沒有看在眼裡,認為什麼?他不稀奇、他很平常。俗話也說「和尚不作怪,居士不來拜」,但是那作怪的絕對不是好和尚;修行一定要老老實實,有沒有人來拜不相干。如果一個道場期望信徒多,想盡方法去拉信徒,這不是一個正法道場;如果是個正法道場,信徒來得多固然很好,信徒一個不來也不妨礙。我們看看《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度的那些人只有八個人,八個人就是一個道場,而且八個人個個成就,這就是殊勝莊嚴。可見得道場不在乎人數多,這道場就興旺,不是的,是你這道場有沒有真正修行人。你這道場修行人將來有幾個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為殊勝。我這道場三個人、五個人,將來三個、五個統統往生這就是圓滿功德。我這個道場有一千人、一萬人,將來絕對大多數都墮三惡道,這個道場不是道場,那是三惡道的道場,那不是佛菩薩道場。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明瞭,決定不能拿這妄語來欺騙人,要知道事實真相。你說在過去這些祖師大德,留的肉身、舍利有意義,為什麼?人家一生是不求名、不求利,什麼不求,這留下來給大家做個見證。現在不然,跟過去情形大大的不相同。大師又說:

  【此種好高騖勝。自欺欺人之惡派。切弗染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至戒至戒。】

  現在藉著佛法來騙人,顯密都有,我想諸位稍微留意一點,你們自己都會看得很清楚。洛杉磯馬居士從尼泊爾回來,告訴我,因為這個世界很多地區迷信藏密。所以西藏裡頭有些比較聰明、狡猾一點的人,就冒充喇嘛、仁波切,到外面世界各地去走一圈,這一圈走了也帶了不少這是金銀財寶回去,其實是假的,不是真的,還有這種事情。當然這是沒有法子禁止的,所以說是這些仁波切來了,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要提高警覺。像馬居士看到確實有假的、有冒充的,因為這種方式到外面化緣比較上容易。西藏人逃出來之後,一般都相當貧苦,誰不貪財呢?這個方法是斂財最好一個方法,比做什麼生意都好、都來得容易,所以有不少人就用這個方法,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到的。否則的話,像我們是善心、好心,我們布施供養想修福,結果造成罪業。我們不是造罪業的心,我們有過失,加重了他的罪業,所以都不好。真正修福,所以我這個講經,尤其錄音帶、錄影帶傳佈得很廣,有很多人對我都不原諒,就是我講真話不騙人,因此得罪人的地方也非常之多。我勸一般人做好事,我沒有勸他到寺廟裡頭去布施供養,我很少說這個話。我勸人你要是有錢想布施、想修福,你印經,印經是很大很大的功德。你也不要期望,我印一千部經,就有一千個人去念,這不可能的事情。你印一千部經能夠有一個人念,度一個人,那你這個功德就不白費了,所以印經是個好事情。還有說布施醫藥是個好事情,有很多貧窮人在病苦當中得不到醫藥,你能夠布施醫藥;另外就是吃素、放生。我通常是勸人做這些事情,這個事情自己實實在在做,實實在在得功德利益,絕對不會被人欺騙。當然我們自己要記取大師的教訓,這裡頭最重要的四個字『自欺欺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決定不做「自欺欺人」之事,這樣念佛決定成功。再看底下這一段:

  【殺盜淫等。固為重罪。】

  這是五戒裡面,前面三條。

  【但猶人皆知其所為不善。不至人盡為之。故其罪尚少。】

  這就是五戒裡頭比較起來,最容易犯的就是妄語。

  【若不自量。犯大妄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沒有得到的,跟人家講自己得到;沒有證果,也跟別人說自己證果,這是大妄語。像大師前面舉的這三個例子,開悟了、自己是菩薩了、又得神通,這都是不可靠的。現在人喜歡這些,喜歡要找個開悟的法師,法師正好投他的心理,你要找個開悟的法師,我已經開悟了,你找我就行了,就不要再找別人了。你要找個佛菩薩,他就是個佛菩薩;你要想神通,他就變一點神通給你看看。其實所變的那些神通也未必是真的,為什麼?你沒有見到,聽別人講的未必可靠。譬如同在一個講堂裡面,那麼多人在那裡聽法師說法,說法師在講堂裡放光,幾個人看到?只有一個人看到,其他人沒有看到,這不見得是真實的。說法師在那地方座位離地三尺,也只有一、二個人看到,其他的人沒看到,於是乎這神通立刻就宣揚出去了。其實我告訴諸位,這裡面有說看到的還有是被買通的:你給我說一次、宣揚一次,我給你多少錢。還有這個情形,後來就拆穿,因為什麼?說話的人有這個事實在,他就常常勒索這個法師:你要不給我錢的時候,我就把你事情拆穿,你是假的。所以搞得以後很麻煩、很麻煩。但是這影響力很大,他這一宣揚出去:某法師有神通,某法師了不起。不知道都是有計劃的,在那地方設計的。這些事情都是實實在在有,我們要明瞭。所以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好奇騖怪,老老實實的修行,這樣才會有成就。因為這些無非都是像大師所說的:

  【引諸無知之輩。各相效尤。壞亂佛法。疑誤眾生。則其罪之重。不可形容。】

  這個千真萬確的事實,這個很重很重的罪業。眼前得到一點小利固然是不錯,後來這個果報非常非常的可怕。真正修行人:

  【修行之人。必須韜光隱德。】

  這真正修行人,他縱然有神通,有這個能力他決定不顯不露。

  【披露罪過。】

  他顯露出來的都是罪業,不會顯露神通、道德,不會,不會顯這些事情給人看的,只是顯露出來這個罪業,這是個真正修行人。我們看印光大師那就是個好的榜樣,這是真正是個菩薩再來的,你看他一生就是老老實實,示現給我們所看的,年輕的時候造了很多罪業,所以一生眼睛不好,示現這種樣子給我們看。

  【倘事虛張聲勢。假裝場面。縱有修行。亦已被此虛驕之心喪失大半。】

  這也千萬要記住,你看倓虛法師給我們講的,諦閑法師那個參禪的徒弟就是這樣的。他在沒有功夫的時候,他很老實,到了參了十幾年了,覺得自己很不錯了,貢高我慢都起來了,這時候麻煩就來了,冤家債主就找來了,最後還是自身不保。這是講什麼?有修行的人,有修行的人還要『裝場面』,還要愛面子,還要做這些世俗的事情,道心會退轉,會喪失掉。沒有修行的、故意造作的,那就更不必說了。

  【故佛特以妄語列為根本戒者。即以防護其虛偽之心。庶可真修實證也。】

  這個說明,世尊把『妄語』這條戒,放在『根本戒』裡面用意很深,我們要想菩提心現前,就要從不妄語開始。人能做到不妄語,心就趣向於真實了,菩提心才能夠現前。

  【是以修行之人。不可向他人誇說自己功夫。如因不甚明瞭。求善知識開示印證。自可據實直陳。】

  這講自己功夫、自己的境界,不能隨便對人說的,不可以誇張。如果求印證,求得真正善知識也只有跟他一個人講,看他旁邊沒有人的時候,求他給你做個印證,這個境界究竟好不好?是不是真實的?這個可以。如果有第三者在不說,第三者縱然是出家人也不說,這是個老實修行的人。

  【但不可自矜而過說。】

  就是你要說出你老老實實的境界,不要超過、不要誇張。

  【亦不必自謙而少說。】

  你既然求善知識印證了,你一定要真實,所以不可以誇張,也不要謙虛。如果有像感應這些事實,或者你自己功夫、見地都可以說。

  【要按真實情況而說。方是真佛弟子。方能日有進益也。】

  這些都是我們學佛正常的態度,應當要學習。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我們念兩行:

  【六祖惠能禪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這個偈子我們都念得很熟。

  【是知世間一切事物。均為佛法。】

  從六祖大師這個四句偈的開示,所以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這怎麼說?就是覺。實在講法,沒有什麼世間、出世間,沒有什麼眾生與佛,沒有。眾生法跟佛法都是自心顯現的,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也是自心顯現的,自心覺,在一切法裡面覺而不迷,這就叫佛法,一切法就是佛法。如果我們自心迷,在一切法裡頭迷而不覺,這個一切法就叫做眾生法。可見得所謂佛法、眾生法,是在我們自己心裡面的迷悟而分,與那個外面的法不相干。世間、出世間也是這樣的,你要是一切覺悟就叫出世間,如果說迷惑就叫世間,所以世間跟出世間也沒有界限。究竟哪個是世間、哪個是出世間?沒有。所以說一出世一切都出世了,一入世一切都入世了,沒有說一半出世、一半入世,沒有這個道理;說我一半覺悟、一半迷惑,沒這個事情。所謂「一覺一切覺」,這個我們一定要認識得很清楚。往往有些人認為我對佛法我覺悟了,可是五欲六塵我還迷惑,那是假的,那你佛法也迷惑,不可能的。不能說是我這個房間是黑的,我點一盞燈,這個燈點了這房間一半亮,一半還是黑的,沒這回事情。燈一點了這個房間一定完全都是亮的,不會有一半黑、一半明,沒有這個道理。所以說一悟一切悟,一迷一切迷,因此我們時時刻刻要有個警覺心,這個警覺心就是覺悟的心。無論在什麼事,在什麼法裡頭覺得迷了,我自己要覺悟,我還是沒有覺悟、還是迷;如果真正覺悟了,那是樣樣都覺,決定不迷。六祖這四句偈,意思就是在此地。

  【吾人舉心動念。都要瞭瞭明明。不可為妄念所迷。】

  這個很重要、很重要,這邊我們就念到此地,其餘的大師這是句句話都很重要,都講得非常之好,我們由於時間的關係,不能夠細講,諸位自己去看。翻開第四十八面,我們從末後第一行,末後四個字看起:

  【若能回光返照。】

  這四個字很要緊,佛門常講「回頭是岸」,這『回光返照』就是回頭是岸。一般中國人都非常尊敬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有什麼本事?有什麼了不起之處?諸位如果念念《楞嚴經》,《楞嚴經》在第六卷一開頭,就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你就能看出他的門道了,他那個了不起之處就是他能夠「回光返照」。這是我們不及他的地方,他是時時刻刻都能夠回光返照,怎麼個回法?他是從八識回到四智上。從凡情回到本性上,就是經上講的「反聞聞自性」,反就是回頭,他能夠在根塵識裡面回過頭來,回到自己的本性,這叫反聞聞自性。因此他六根在六境上不迷,眼見色,從色上回過頭來見到自性,自性就是色性。所以他那個六根接觸外面六個境界不叫六塵,他叫六性。見性見色性,見性是自性,色性也是自性,就跟《華嚴經》裡面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見性是情,色性是無情,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人家妙妙在此地!聞性是情,聲性是色,聞性跟聲性也是一性無二性。我們通常講佛性跟法性就這麼分別的,見性、聞性這是佛性;色性、聲性叫法性,那是法。佛性跟法性是一性無二性,所以同圓種智,他就不迷了。我們今天六根接觸六境,我們把性迷了,性迷了就叫眼識、耳識,就不叫性,不叫見性、聞性,叫眼識、耳識。眼見的色不叫色性,叫色塵,耳聞的叫聲塵,這就迷。迷了,佛性就變成六識了,法性就變成六塵了,就這麼回事情,所以就不能明心見性。如果能夠回光返照那就明心見性了。

  【發揮原有佛性。不自欺欺人。】

  這是真正做到了不自欺、不欺人,不是我們平常一般講的不自欺、不欺人。所以佛法這個不自欺、不欺人講到高水準,只有見性的菩薩才能做得到。換句話說,連阿羅漢還『自欺欺人』,跟你說吧,為什麼?他沒見性。阿羅漢的本事在什麼地方?他雖然沒有見性他有定力,所以他不造惡業。這種戒叫定共戒,他在定中他怎麼會造業!所以阿羅漢的功德是在定。這個地方大師把不自欺、不欺人,發揮到極處,也是最真實處,這點很難得。他也是言語很簡單,能夠把這個事情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不容易。下面就表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明禮義。知廉恥。】

  這是日常生活當中他決定是這麼做的,這四個字範圍非常的廣大,也非常的精深,把我們人一生的生活,可以說全部都涵蓋了。

  【則根本既立。無復悖理亂德之行。而災患自息矣。】

  這是真的,這講到息災,也講到最究竟、最圓滿息除災難的方法。『悖理』就是違背自性,違背覺性的事情當然不可能有。『亂德』,就是破戒,也不可能再有破戒這種行為,所以他的災患能夠息除。其實像觀世音菩薩在《普門品》裡面教給我們,念觀音名號息除災難那些原理原則,都是這個。所以我們看《法華經大成》,註解「普門品」裡面的文字,多半都是引用《楞嚴經》上的經文,所謂以經註經。因為《楞嚴經》上講的是理論,講的是原理原則,而「普門品」完全講的是事相,如果對理論不能貫通,這個事相我們看到之後很難相信。如果你通達這個理論,這個事相上你就能相信,有理,事當然可以通,所以理與事我們都要兼顧到。譬如說我們講到理論上的經典,偏重在理論上,像《楞嚴》,觀世音菩薩這一章,也可以引用「普門品」上所講的許多事例,來解釋這個理論應用在事上的。我們再看底下這一句:

  【學佛之人。最要各盡其分。】

  這個『分』就是本分,人在這個世間,有本分的職責、職務、責任,這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五倫十義。我們是以什麼樣的身分,在我們這個身分的本分要做到,要盡心盡力去做。

  【即可有廉有恥。】

  這個「禮義廉恥」,就都能夠實踐在生活當中。

  【如父慈子孝。兄愛弟敬。】

  這是舉幾個例子來說。

  【皆當努力行之。】

  應當要努力,要把它做到。

  【大學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上明字。即是克己復禮之修省。下明德二字。即是意誠。心正。身修。家齊之懿德。】

  我們往往念這些書也是含糊籠統念過去,所以得不到實用,應當曉得這裡面的含義。底下『明德』是個名詞,是實德。我們「明德」現在怎麼樣?不明了,現在迷了。可見得上面那個明,「明明」上頭那個明那是修德,修什麼?無非是恢復我們本有的明德而已,這就是『修省』。所以「修」就是修正,「省」就是反省。能反省你就能夠修正,不能反省那怎麼能修正?就沒法子修正了。這是諸位也要多多的看,多多去研究、去體會,能把它實行,我們這一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我們再看就這一面,就是四十八面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

  【且佛法之教人。在于對治人之煩惱習氣。故有戒定慧三學。以為根本。】

  這是說出世尊建立教學的宗旨、目的。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明瞭,佛所說「佛不說法,佛無法可說」,這是真的,佛確實無法可說。因為眾生有『煩惱習氣』,佛不過是用一些對治的方法教人,這就叫『佛法』。正如同一個大夫、一個醫生,再好的醫生對於健康的人,他也沒有用處,他有什麼用處?沒用處。只有那個人怎麼樣?生了病他才有用處,人不生病他一點用處沒有。所以我們凡夫有病,佛就有說;凡夫病都沒有了,那就是禪宗裡面說,佛要把口掛牆壁,嘴巴掛在牆壁上沒得說了。所以說因為我們有病,我們有「煩惱習氣」,所以佛才有『戒定慧』。我們都知道自己煩惱習氣很重,又想把煩惱習氣消除,怎麼個消除法?必須要依「戒定慧」來修行。戒學,我們根據印光大師的意思,介紹諸位《了凡四訓》,《了凡四訓》雖然講過,講過一遍、兩遍,跟諸位說,沒有用處,耳邊風聽了就完了,自己要多念。經好、重要,是重要!但是那是根本,深信因果,不自欺欺人,這是學佛的根本。如果我們根本沒有建立,不管怎麼樣修收不到什麼效果,好像蓋大樓一樣,地基沒有打,拼命往上蓋,蓋上去還是終究要倒塌的,沒用處。

  所以在我們初學,應當以《了凡四訓》跟《感應篇》為主,以這個為主修。修多久的時間?修一年,就好像蓋大樓,我這一年的時候打地基。你能夠在這個上下一年功夫,然後你再念佛不一樣,不相同。否則的話,你今年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好像念得滿好,念上個三十年沒什麼效果。如果你在《了凡四訓》、《感應篇》上痛下功夫,下上一年,你第二年念阿彌陀佛不一樣,你就會感覺得功夫得力、會相應,所以這個東西很要緊、很要緊。我們今天學佛學得不成就,就是自己沒有基礎,而看看這個東西好像又是世間法,又是沒有什麼稀奇的,不值得一學。哪裡曉得這個東西重要?沒有這個基礎,念經、念咒都是空的,所以諸位要在這個地方努力。《了凡四訓》要天天念,《感應篇》也得要天天念,文字都不多,你不看註解,文字都不多,你能一天念上一遍,你念上一年會不一樣。常常念的時候常常會反省,這是給學佛打基礎。「戒定慧三學」,我們首先要重視戒,沒有戒哪有定?真正有定的人一天到晚不會胡思亂想,不會想前想後,不會了,那就是有定了,心地清淨了。我們這再念下去:

  【蓋以戒束身。則悖德乖禮之事不敢作。無益有損之語不敢出。】

  你的言行自然就謹慎。

  【由戒生定。則心中紛擾妄亂之雜念漸息。糊塗惛憒之妄為自止。因定發慧。則正智開發。煩惑消滅。】

  『煩』是煩惱,迷惑『消滅』。

  【進行經世出世諸善法。】

  『進行』就是作,你做世間或者出世間一切的善法。

  【無一不合乎中道矣。】

  這個幾句話都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再往下念下去:

  【戒定慧三。皆是修德。皆由正智親見之心體。是即明德。此之明德。在中庸則為誠。誠。即淳真無妄。】

  這在我們佛法裡面講,就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必須真誠顯露出來了才叫發菩提心。否則的話,我們這個發心都是嘴皮上發心,真正的菩提心沒有能夠現前。你要不知道什麼叫做菩提心,你就記住大師此地這句話,『淳真無妄』。

  【明德。即離念靈知。】

  『念』是雜念、是妄想,雜念妄想沒有了,這個時候所顯露的是靈明覺知。

  【誠與明德。皆屬性德。】

  這是真如本性,本具的德能。我們現在是迷失了,迷了並不是真正的失掉,只是迷了而已。所以要用修德,把我們的迷惑把它修掉、把它除掉,恢復我們的『誠與明』。

  【由有克己修省之修持。性德方彰。】

  也就是佛門常說的菩提心現前,這個要靠修持的功夫。修持要緊之處,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說出來,要從不自欺欺人做起。我們現前下手的功夫最好的,就是念《了凡四訓》跟《感應篇》,其次還就是《往生傳》,很能夠激發我們求生淨土這個心,念了之後看到那些人都去了,我們還在娑婆世界受苦,能不能脫離輪迴自己一點把握都沒有。所以看看過去那些人,看看現代這些人,林看治居士寫的多半是現在人,最近這三、四十年來往生的人,而且那些人都是知名知姓。她所看到的多半都是台灣的,連住址家裡環境,諸位要是去查一查都非常清楚,這都不是假的。所以諸位想想,在今天整個世界上來說,往生西方淨土的比例台灣最大。這是哪個地區,有佛教地方,都沒有辦法跟台灣相比,台灣在這些年往生有這麼多人,這是我們要明瞭的。所以看看這些,能夠激發我們,真實發願生西方淨土中發這個心,這個心,是蕅益大師講的,我們在《要解》裡面所讀到的,就是無上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願求生淨土要真發心,這個心要發得很懇切,真正發心。換句話說,這個心就是有期望、殷切的期望,希望早一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有這個殷切希望。此地這個事情得過且過,當然我們也認真負責的做,做一天算一天,可是我們的心呢?在西方極樂世界,念念想見阿彌陀佛,念念求生極樂世界,這就是無上菩提心。在四十九面末後,倒數第二行最後一句看起:

  【故佛之教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者。其孝慈實可謂無盡也。】

  在這段我只取了這一句,吃素,佛在《戒經》裡面沒有,佛只教人吃三淨肉,沒有講吃素。諸位要曉得,這個戒律裡面沒有說是小乘戒,因為釋迦牟尼佛當年他們生活的方式,是托缽,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托缽,那些信徒家裡面要特別給你做素菜,這就麻煩別人,所以佛法是不麻煩別人為原則。因此托缽呢?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所以現在在泰國出家人,還是實行這個制度,他們不是素食的。素食只有在中國,中國佛法是大乘佛法,所以佛在許多經典裡面都提倡素食,素食是真正培養慈悲心,不食眾生肉。所以絕對不是說,不吃肉就是有礙於健康,沒有這個道理。這個佛門裡面吃長素的人身體都非常好,所以這個錯誤的觀念,我們要把它糾正過來。素食絕對有好處,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這個傳記裡頭有些記載,也不能看那個完全是虛假的,裡頭真實事情也確確實實不少。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的,像這個牛羊豬被人宰殺了,宰殺的時候痛苦,牠那個肉拿到鍋裡煮的時候牠還感覺痛苦,那個苦難到什麼時候為止?牠那個肉被人家吃盡了,到那個時候才會止。所以牠那個心怎麼能平?我們這個世間刀兵劫,諸位打開歷史,就戰爭,打開歷史看一代比一代殘酷,一代比一代慘烈,原因在哪裡?眾生吃肉吃太多了。所以佛法裡頭常說「欲知世間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因素都是在肉食,所以才有這麼多的劫難。

  所以肉食給人帶來的,實在講沒有什麼好處,許許多多的疾病都是從肉食得來的,因為那個動物被殺的時候牠怨恨,恨,牠那個細胞裡頭就有毒素。這個經上就在這一篇後面就說得很多,所以諸位細看,我們來不及跟諸位講。這裡頭大師就說過,小孩吃奶,母親在發脾氣、在忿恨的時候,她這個奶裡頭就有毒素,忿恨就有毒素,小孩吃了奶,餵了奶就死了。去找原因找不到,結果有幾次的時候,大家發現可能是奶,拿這個奶去化驗果然不錯,連外國都有。所以在這個動大怒的時候,決定不能餵奶,可見得在發一次脾氣時候這個奶裡頭都有毒。肉裡頭是一樣,每個細胞都一樣,所以許許多多疾病、怪病都是從肉食上來的。一般人不曉得,不加以研究,就在這一段裡面,大師就說得很明白、很清楚。這個素食對自己確確實實有好處,人能素食就是無畏布施,這一切眾生見到你不害怕了,你不會傷害牠,不會殺害牠的,這是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這些果報很多現世報,我們看到很多一些貧窮人家,他們吃肉食的機會少,反而怎麼樣?身體健康長壽。再看看比較上富裕的地區,天天吃的大魚大肉,年紀稍為大一點了,什麼怪病都出來了。可見得這個飲食,與人身心健康有很大很大的關係。所以這裡特別勸我們『戒殺、放生、吃素、念佛』,這個才是孝慈。我們要盡孝,對父母這是孝敬,對兒女這是慈愛,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我們仔細去想一想,如果是真正有道理,我們應當要做。諸位再看第五十面,我們看倒數第二行:

  【又有一類人說。我之食牛羊雞鴨等肉。為欲度脫彼等也。】

  這很了不起,假如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了,你還能度別人嗎?

  【此說不但顯教無。即密宗亦無之。】

  諸位要細細去查密宗的經典,也沒有叫你吃肉的。可是今天密宗為什麼吃肉?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密宗弘揚發展在我們中國邊疆,西藏、西康、青海、新疆,那邊是高原沙漠地區,雜糧不能生產,能夠種植的面積太少太少。大部分,大概十分之八、九都是游牧,游牧民族,他們的生活離開了牛羊肉之外,他沒有東西吃,所以是環境造成的。絕對不是佛法說學密就可以吃肉,沒有這個道理;真正學密,這個密宗的大德他也是吃素的,也是素食的。除非是在那個環境不得已,沒有五縠雜糧,沒有這個東西吃,不得已這才吃肉。說吃肉能超度牠這是自欺欺人,決定講不通的。我們把這個底下幾句念下去:

  【若果有濟顛僧之神通。亦未為不可。否則邪說誤人。自取罪過。極無廉恥之輩。乃敢作是說耳。】

  這個『濟顛』和尚這是實在有這個人,我們佛經裡面《大藏經》,《高僧傳》裡頭有《濟公傳》,那個傳是真的;外面買的小說那是假的,那是靠不住的,裡面這個加油加醋,搞得太不像話了。但是《高僧傳》裡面是真的,他的確是有神通,這個傳記很長,《濟公傳》,《高僧傳》裡傳記相當長。他曾經是表演過,人家請他吃飯裡頭也有雞魚鴨肉,他大吃,吃了之後怎麼樣?他統統吐出來,吐出來是活的。他吃的魚吐到池塘魚就游出去了,吃的雞吐出來那個雞就飛了,活蹦活跳就去了。祖師說你有這個本事行,那你是真的度了牠了;你要沒有這個本事,不可以。有這個本事是未為不可,行!試問問有沒有這個本事?那是真的,吃了牠就是度牠;沒有這個本事,不行,不可以。所以現在密宗盛行,為什麼盛行?因為大家說沒有肉吃就不願學佛,密宗說可以吃肉,好了,一窩蜂去學密了,密能不能成就?決定不能成就。所以這是我們要有智慧,要多多的,就是多方面去觀察。這個我們決定不是說毀謗密宗,那就大錯特錯了,那我們就是毀謗三寶。今天學密宗的人是不是真正有這個道行?真有這個道行是可以,沒有這個道行的話,這樣的宣揚,對於眾生來講不是有利的。我們再看底下,往下看:

  【夫彼既能以殺為度。】

  殺了吃了牠就度了,就把牠度了。

  【則最尊者父母。最愛者妻子。何不先殺其父母妻子食之。以度之乎。】

  你能度他,那好,你趕快來度走!

  【其荒誕可不復言矣。】

  這些話我們要多念念,要多想想,那是真的度,還是假的度?下面又舉了一個有神通,跟濟公長老差不多本事的人。

  【南梁時。】

  這五代的時候。

  【蜀青城山。】

  這在四川。

  【有僧名道香。】

  這一個出家人叫『道香』禪師。

  【具大神力。祕而不泄。】

  他雖然有神通,從來沒有表現過,沒有人知道。【該山年有例會。屆時眾皆大嚼大喝。殺生無數。道香屢勸不聽。】

  他們大概一年有一次的廟會,這個廟會大家都是殺豬宰羊這些來祭神,我想這一定是個神廟,不是佛廟,神廟像台灣那些拜拜這樣子。這個法師看到之後常常勸他們不要這樣做,可是地方上人不聽,每年都做這樣的法會。

  【是年。乃于山門外掘一大坑。】

  多少年年年勸都不聽,他有一年,他自己在山門外挖了好大的坑。

  【謂眾曰。汝等既得飽。亦分我一杯羹。何如。】

  好,我勸你們不聽,你們都是大吃大喝,也得分一點給我。當然大家很高興,法師今天開戒了,今天跟我們一道吃了。

  【于是道香亦大醉飽。】

  他也喝得大醉,吃得很飽。

  【令人扶至坑前大吐。】

  叫人扶他到他預先挖好那個大坑,到那邊吐了。

  【所食之物。飛者飛去。走者走去。魚蝦水族。吐滿一坑。眾皆驚服。遂永戒殺生。】

  他得示現這一招,如果有他這個本事,可以大吃大喝沒問題;沒有他這個本事,要造罪業,這個罪業太重了。

  【道香旋因聞誌公之語。當即化去。】

  『誌公』長老給他一句話他馬上就走,什麼話?這底下有小字,你看看這一段,這都是《高僧傳》裡頭記載的。「有蜀人」,就是四川人。「在京謁誌公」,大概也是個佛教徒去見寶誌公,寶誌公那個時候是國師,是梁武帝的時代,《梁皇懺》就是他主持的,超度梁武帝的妃子。「誌公問,何處人」,問他哪裡人?「曰,四川。誌公曰,四川香貴賤」?這個香就是道香,他問的這個人不曉得,四川燒的香價錢怎麼樣?貴賤?「曰,很賤」,很賤是很便宜。「誌公曰,已為人賤,何不去之」。這個問的人他不曉得,誌公講的話他不知道,他是道香那個寺廟的信徒。所以他回去之後,就把這個事情,把這寶誌公講的這個話對道香禪師說了。「香聞此語,即便化去」,他馬上就化去。這就是說他已經是個得道之人,住在這一方教化眾生,大家尊重他,他應當要住世教化;大家輕視他,沒有把他放在眼睛裡面,應當趕快走。他生死自在,用不著再住世,所以聽了這個話立刻就化去。傳話的這個人自己不曉得,如果傳話人自己曉得,才不對他說是不是?讓他多住幾年,傳話的人不知道。

  【須知世之沉潛不露者。一旦顯示神通。每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煩惱。】

  否則的話,真的麻煩來了,成天找他的人,這法師有神通,成天來找麻煩。

  【否則需如濟公之裝痴詐顛。令人莫測其妙。乃可耳。】

  另外一個方式,就像『濟公』一樣瘋瘋顛顛,人家對他無可奈何。你去找他,他跟你講瘋話,那是裝瘋賣傻。再看底下:

  【學佛者。務要去人我之見。己立立人。自利利他。然後方可言入道。】

  這個幾句話非常的重要。底下這一段,希望諸位自己去看。我們看五十二面第二段,就是倒數第四行:

  【念佛之人。亦弗自仗聰明智慧。皆須拋於東洋大海之外。不然。每為所誤。自貽伊戚。蓋以其知見雜而不一之故。反不如一班愚夫愚婦之念佛。正心誠意而受益甚大。故念佛一法。最好學鄉愚。老實行持為要。俗言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可不懼也。】

  這是我們要警覺的。大概一般學佛不能得受用,就是大師此地所講的病根,『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個念頭害不了別人,害慘了自己。所以老實修行人,不要再去搞這個東西,縱然自己有聰明才智也把它拋棄,為什麼?那個東西是修道的障礙。像拿近代的弘一大師那是個聰明人,多才多藝,可是他學了佛之後他統統拋棄,什麼都不搞了。持戒念佛,充其量就是寫幾個字,而且寫的全部都是佛經,拿這個跟人家結結緣而已,除這個之外他什麼都不搞。這是個真正聰明人,他能把他的聰明才智拋棄掉,不走這個路子,所以他能夠有成就。祖師在此地勸我們,最好學『鄉愚』,鄉下那個愚痴的老太婆,學她們,只要老實念佛,誠心誠意的,什麼雜念妄想都沒有了,她決定成功。這樣的例子我們知道太多,聽得太多,也曾經見過,一定要相信。如果不相信,不以為然,還去研究許多這些經典、經論。諸位要曉得,在太平盛世還可以有時間,在現代這個時代我不以為然,為什麼?毀滅性的戰爭不知道什麼時候爆發,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空前的浩劫。

  諸位想想,不要多,如果在一個星期之內,這個地球上任何地方,一個星期之內要爆發一百顆原子彈,你們想想,這個世界是什麼世界?原子塵隨風飄流,飄到那個地方就一片死亡。現在美國、蘇聯,其他國家不算,所儲存原子彈的數量有多少?不要以為這個殺害、殺傷力太大了,這是沒有勝負的戰爭,誰也不會打。不會打為什麼天天在造?天天在發展新武器?既然天天在發展,天天在研究,總有一天要打,這天早晚會來臨,所以我們心裡頭要有警覺心。我們生的這個時代,跟古人差遠了,古人那個時代是太平時代,縱有戰爭可以到深山裡頭一躲,什麼事情也沒有,現在沒地方好逃。所以現在這個時代除了老實念佛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的。經典雖然多,興趣也濃厚不能不放下,你要想研究經典什麼時候研究?最好把佛念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確實有把握,然後我不去,再去研究經典,這個可以。什麼時候劫難來了,什麼時候可以走得了,這樣可以。否則的話,自己一定又是誤了自己。我們再看底下,他老人家舉了一個例子:

  【如雲南保山縣皈依弟子。】

  這是印光大師給他授皈依的這個弟子。

  【鄭伯純之妻。長齋念佛多年。其長子慧洪。于前二年死。】

  兒子死了。

  【鄭妻。】

  就是鄭伯純的妻子。

  【以愛子故。服毒。】

  她自殺了,兒子死了,她也不想活了,服毒自殺了,她念佛有功夫。

  【了無苦相。端坐念佛而逝。且死後面色光潤。驚動一方。】

  這麼樣走的,這是真正往生。我在台北,台北也有個學生,台北醫專的有個學生人也很聰明,長得也滿好。他想出家,家裡人不答應,父母不答應。他過去曾經來問過我,「自殺能不能往生?」我就告訢他,「可以。」因為善導大師他就表演這一招,善導是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唐朝時候人。他念佛,念一聲佛口裡有一道白光,光中有一尊化佛,念佛的功夫念到這個樣子。他怎麼走的?他在廟門口柳樹上上吊走的,這麼走法的。所以我當年真是怎麼想都想不通,為什麼這個走法?而且他老人家在歷史上,傳記裡頭有記載的,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所以日本人對善導大師非常崇拜,日本的很多寺廟用善導寺,台北的善導寺是日本人建的,這是用他的名號來做寺廟的名稱。所以善導寺一定是淨土宗,決定是淨土宗。多少年來的疑問不能得到答案,在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講經,有些法師提出了一個問題,使我豁然把這個答案得到了。他提出問題說在大陸上,許多高僧以及這些知名的大居士,像李圓淨你們常常看他的書,都是跳黃浦江自殺的。像這個了然法師,就是繼承印光大師的,上吊死的。他說為什麼會遭到這麼樣的大難?他們這樣死法好像對佛教是個很大的打擊,這麼多的真正有修行人、高僧大德,為什麼這樣死法?他這一問使我忽然想到這善導大師的表演。我說「他們沒有問題,各個都能往生。」他說「為什麼?」我說「一千多年前善導大師己經做了個樣子,在這種大難臨頭的時候,可以用這個方法往生。」否則的話,善導大師表演這一招,一點意思都沒有了!如果與這個來一看的時候,他這個示現有意義。

  就是告訢我們真正念佛人,念佛修行有這個功夫的話,在急難的時候,可以用這個方式去。他們聽了也很滿意,我這個幾十年的疑問,也獲得了答案。要不他們這樣問,我這個疑團永遠不會打破,所以教學相長,有時候一問,忽然這個問題得到答案。我告訢這個學生,真的我沒有想這個學生跑到七星山自殺了。他往生了,他是真往生了,他是服毒自殺,他是盤腿,雙盤坐在那裡,七天才被人發現,發現之後這個面貌如生,這個顏色都非常之好,這點相當不容易。諸位要曉得,吃毒藥的時候痛苦至極,一般人忍受不住要在地下打滾的。他能夠坐在那裡如如不動,這不簡單,可見得他這個信願,他真的有信願。所以他的父母以後來找我,後悔莫及:當時答應他出家不就好了嗎?沒有想到他走這個路子。但是他真不錯,真的是很難得,就是自殺走的,在台灣我看到這個第一個。這個也是如此,她是有真信切願,感覺得這個世間苦,自己希望早一點走,採取這種手段。但是這個絕對不是勸人去自殺,諸位要了解,絕對不是勸人自殺的。就是說明我們在急難的時候,這種方式可以往生,急難的時候。這是講:

  【端坐念佛而逝。雖無病而死。尚甚不易。】

  不容易,有這樣的瑞相不容易。

  【況因服毒而死。能現此相。若非已得三昧。毒不能毒。能有此乎。】

  底下他老家說明:

  【但服毒自殺。為佛法所禁。切弗效尤。亦不可輕試。聽講者宜戒之。】

  這是必須要聲明的,不要聽了之後回家都自殺了,這不可以的,這是佛法的大戒,這個不可以。實在講這是在很不得已的時候,自己有深信切願也決定能夠往生。底下我們把它念下去,他老人家舉了幾個例子:

  【宋楊傑。字次公。號無為子。】

  他是現在的安徽無為州人,就是無為人,現在是無為縣。這個人從小很聰明是個讀書人。

  【參天衣義懷禪師。大悟。】

  這有了悟處。

  【後丁母憂。】

  這他母親去世了,從前做官的人,如果父母去世了,一定要告假三年回家去守孝,這叫『丁母憂』,他三年不能出來做事情。

  【閱大藏。深知淨土法門之殊勝。而自行化他。】

  以後他也不做官了,生活能夠過得去,就專門在外面講經說法,勸人念佛,他一生在幹這種事情。

  【臨終說偈曰。】

  在他走的時候:

  【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捨。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這一句話很重要、很重要!所謂『將錯就錯』,就是有很多人懷疑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有沒有?萬一錯了怎麼辦?錯了就錯了,既然過去古人有這麼多人念佛、這麼多人往生,我也就「將錯就錯」,決定就走這條路了,管它是真是假,反正我是誠心誠意一直念到底,這就對了。如果還懷疑去求證,恐怕你這一生都做不到,那才真正是大錯了。所以這是說:

  【楊公大悟後。歸心淨土。極力提倡。至其臨終。謂生死。于真性中。猶如空華。以尚未能證真性。故不得不求生西方以證之。將錯就錯者。若既徹證真性。則不必再生西方。求生。尚是一錯。但未證。則不可不求生西方。故曰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這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已經明心見性,如果再求生淨土,這個說錯還能說得過去。沒有明心見性決定要往生西方,到西方去幹什麼?去明心見性去。實在說如果我們看《華嚴經》,所以他讀《大藏經》,開悟是有道理的。讀《華嚴經》,如果再要不相信西方淨土,那他《華嚴經》是白念了。讀《華嚴經》決定相信淨土,為什麼?《華嚴經》裡面所有的菩薩,是以文殊、普賢為帶頭的,這兩個是領隊帶頭的,好像班長一樣。你看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統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如果不好,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為什麼要求生?文殊、普賢等覺菩薩為什麼要求生?所以讀《華嚴經》對於西方淨土是莫大的感發。如果說真正明白這個事實,死心塌地就是求生西方淨土了,《華嚴經》可以不必讀了,為什麼?已經圓滿。這是真的,我們可以說一句,佛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目的,無非是勸大家求生淨土。說了那麼多,到最後把這個目的顯示出來,你才會死心塌地沒有話說。我們再看底下,他老人家說的:

  【蓮池大師往生集。】

  因為『往生集』裡頭有這個楊傑的傳,《往生傳》裡頭有他的傳。

  【于楊公傳後。贊曰。】

  蓮池大師有幾句話讚歎他的。

  【吾願天下聰明才士。皆能成就此一錯也。】

  就是將錯就錯,『能成就此一錯也』。

  【此可謂真大聰明。而不被聰明誤者。】

  底下講像這個蘇東坡、五祖戒禪師,雖然他們也念阿彌陀佛,他們沒往生那真是錯了,真是錯了。我們翻過來看最後一段,五十四面倒數第四行當中,我念一念:

  【而人生朝露。無常一到。萬事皆休。是以欲求離苦得樂者。當及時努力念佛。求佛加被。】

  這個『被』念破音字,這個台灣同修念的這個意思對,加披對,跟我們現在挑手邊那個字的意思一樣,古時候它是相通的,「加披」是念得正確。

  【臨終往生。一登彼土。永不退轉。花開見佛。得證無生。方不辜負得聞此法而信受之也。唯願大眾精進行持。是所至盼。】

  這是大師在七天圓滿的時候,給我們的教誡。可見他老人家非常的誠懇,非常的真實。法會到這一天圓滿,底下還有一次,就第八日跟大家講這個三皈五戒,可能那個時候有些人發心要皈依,求老法師給他做這個三皈、給他受戒,他有一番開示,這個開示非常之好。我們下個禮拜再來研究討論,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