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九九年早餐開示—住世長短—願力與化緣  (共一集)  1999/5/2  香港  檔名:20-014-0502

  昨天隆振法師幾個問題還沒有答覆完,今天接著再答覆。第四個問題:說是中國大陸有許多同修,對我很關心。這樁事情我非常感謝,在海外也有不少的同修,同樣的關心。一個人生活在世間,壽命是有一定的。一切眾生都是乘業力而生在這個世間,如果他的願力不能超過業力的話,壽命就沒有辦法改變;但是一個人如果造作的是大善大惡,對於命運也能夠稍作改變。做大善的人,壽命會延長;造大惡的人,壽命往往因之折損。我們在過去古人書籍記載裡面看到很多,而現實環境裡面這些事情更多,只要我們自己稍微留意去觀察,就能看得出來。學佛的人一定要有願力,這個願力是幫助眾生,弘揚正法。至於壽命的長短,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只要我們認真努力去做,有一天的時間,就好好的做一天,佛家常講「作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為什麼用撞鐘來做比喻?撞鐘,這個鐘聲能夠警覺一個人,能夠提醒自己,使頭腦清新,所以用鐘聲來做比喻。這個意思,就是我們應當把本分的事情做好。

  佛菩薩雖然是大願無窮,還得眾生有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照理說他至少要活一百歲,為什麼提前二十年就走了?這裡頭有個道理,佛菩薩示現在世間,住世長久在化緣,教化眾生的緣分。有緣就多住幾天,沒有緣少住幾天,他住世時間長久,不是業力支配,是願力跟度化眾生的緣分。緣分怎麼說?如果有人喜歡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認真努力,依教奉行,這個佛菩薩就一定要長住世間。如果我們學習的態度衰了,陽奉陰違,在這種情況之下,佛菩薩雖然有願,也不能長住世間。但是我們要了解一個道理,佛菩薩住世跟不住世,都是大慈大悲。不住世,往往使一些人更能夠提高警覺,更能夠珍惜佛法,做了一個逆增上緣,使一類眾生認真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就是古人所講的「大用無方,慈悲濟世」。所以住世時間長短,我們不必在意,應當記住佛的教誨。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尤其是在現前這個時代,整個世界動盪不安,這裡面的因素非常複雜。我們在動盪不安的環境當中,要把自己穩定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怎麼樣自己才能夠定得下來?這裡頭最要緊的就是修清淨心。你的心清淨,你就能定下來,你就能不受外界的影響,這外面是環境。能不受外面環境影響,自己才能做得了主宰,修行功夫才會得力,我們所希求的果報,才能夠現前。在這個時代,我們特別提醒自己,幫助志同道合的同修,決定要修真誠心。我們以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看到大地眾生一片真誠,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妄想,不是幻覺。我們以清淨心看這個世間,這個世間清淨無比,所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必得要認真努力去修學,才能夠不受大環境的影響。《楞嚴經》上說得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首先不要被境界轉,站穩腳跟,再向上一著,就能夠轉境界了。這裡面事實的真相,要諸位自己去體驗,這是說不出來的,希望大家用心去參究。

  第五條,法師說有一部分大陸同修,很希望有機會到新加坡來參學,我們也非常歡迎。到新加坡來參學,或者是到培訓班來學習,大家都要向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新加坡淨宗學會,李木源居士聯繫。我在此地是作客,不是這邊的主人,如果大家直接跟我聯繫,我就變成喧賓奪主,這在世間禮法上都講不過去。我們一定要尊重此地的主人,尊重這邊的道場,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身分。我一生都沒有自己的道場,一生是處處作客。這個地方的主人我們很投緣,他對待我護持照顧得很周到,我就在這裡多住一段時期;如果緣分薄,我就少住幾天。所以我一生是處處作客,不是作主。大概學佛的人都是作客,釋迦牟尼佛一生沒作過主,作客。我們看看祖師大德所示現的,就是所講的「雲水僧」,雲水僧就是作客。作客就沒有煩惱,作主就有煩惱,主人很辛苦,客人就比較自在了。我懂得這個道理,向佛菩薩學習。

  諸位到這裡來參學,我很歡喜、很歡迎,大家向李居士、向居士林跟淨宗學會聯繫,他們就會接待,安排接待的工作。這個地方的道場是一個大家庭,突破許許多多的障礙、隔閡,所以不分國家,不分種族,甚至於也不分宗教信仰,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喜歡到這邊來,一律都非常歡迎,都會得到熱忱的接待,我想這個沒有多大的問題。至於許多同修想跟我見見面,我也很樂意,我想將來會有機緣,我會到中國大陸各處去走走,看看我們學佛的同修們,也看看我們廣大的父老同胞們,他們的生活狀況,我也非常的關心。他對我們、對我熱愛,我對他們也同樣的熱愛。

  末後一個問題,他問到怎樣更好的與修學其他法門的同修互相勉勵?怎樣做好弘法、護法的工作?

  弘法、護法,李木源居士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我曾經特別請他做兩天的專題報告,我要他報告這麼多年來弘護的心得,錄成兩個錄像帶,可以提供給諸位同修做參考。現在這兩個錄像帶,已經做成VCD。至於與修學不同法門的同修互相勉勵,這非常重要。首先我們自己要建立一個正確的概念,那就是「法法平等,無有差別」。在一切法平等的裡面,我們才會真正的尊敬別人、讚歎別人,《華嚴經》五十三參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每個人所修學的法門都不相同,你看看他們如何相處?都是自己謙虛,尊重別人,讚歎別人,這是正確的態度;不僅如此,而且還要盡心盡力的幫助別人。對待不同的法門,修學的同修要用這個心態;再擴大一層,對待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也要用這樣的心態。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遇緣不相同,應以什麼身得度,佛菩薩就現什麼身,所以諸位千萬不要有分別、有執著,那就錯了。總以為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是最殊勝的、是最第一的,其他宗教不如我們,甚至於說他們是邪教,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普門品》上觀世音菩薩說得好,應以什麼身得度,菩薩就現什麼身。如果這個眾生應以基督教而得度,菩薩就現牧師身;那個牧師是佛、是菩薩,不是凡人,你怎麼可以輕慢?你說這個事情是真的嗎?一點都不假。《華嚴經》上我們看到勝熱婆羅門,那個人是什麼身分?婆羅門教的長老,婆羅門教的領袖。我們在前不久去訪問此地婆羅門教,在這邊稱為興都教,我們中國人稱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勝熱婆羅門,那是佛的化身。從這個例子,我們就曉得佛門廣大,真的是普度一切眾生。佛菩薩度化眾生,確實展現了高度的智慧,善巧方便,真正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歡喜婆羅門教,你就在婆羅門教裡面得度。這個得度是什麼?開悟了,證果了。你喜歡基督教,你就在基督裡面得度,也開悟了,也證果了。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什麼叫佛法?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法就是你覺悟了。覺悟就是佛法,迷惑就不是佛法,我們學佛學迷了,那錯了。

  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是一念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是同一體。如果我們對這個不能認識、不能肯定,我們的修學自然就有障礙,而且是障礙重重,很不容易突破,決定是墮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而且堅固的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都是迷惑,都是不覺。近代弘一大師教人學佛,從《華嚴疏鈔》下手,非常有道理。從《華嚴疏鈔》下手有什麼好處?認清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了,我們不會堅持自己的錯誤觀念,會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才真正得清淨心,才真正恢復自己的心量。自己本來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我們本來的心量。現在我們心量變得這麼小,一個人都容納不下,你說多可憐!還會有什麼成就?天天念佛也不得往生。

  昨天晚上我們講的這一堂經,也說明了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道理在哪裡?總得要清楚。消除不能往生的因素,我們念佛往生才有把握。這一次能有這麼一個機會,將《無量壽經》細講一遍,這個緣分很不容易遇到。細講,無非讓大家了解事實真相,明白道理,堅定信願,這一生決定成就。所以護法跟弘法,此地都做出一個好的樣子。我們這一邊不僅跟佛門的同參道友融成一片,我們跟新加坡其他八個宗教也融成一片,這是《華嚴》教誨的落實;我們的心才真正得清淨,得平等,得自在無礙,希望我們同修共同勉勵。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