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七十三集)  1999/8/8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2-0073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看《感應篇》第三十節:

  【受辱不怨。】

  這一節是講的無瞋,這斷貪瞋痴,無瞋。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看得非常重,古人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在古代的中國,讀書人講求的是道義,士是一個,現代說的話就是知識分子,古時候說讀聖賢書的人,殺頭無所謂,侮辱不能接受,把侮辱看得非常嚴重。佛法傳到中國,佛教菩薩,教菩薩就是教學生,佛家的術語菩薩就是佛的學生,教學生修養德行有六條綱領,就是經典裡面所講的六度,六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翻成中國是度,六度。這六個綱領就是學生的守則,你既然做佛的學生,一定要遵守這六條。這六條是布施、持戒、忍辱……,裡面就有忍辱這一條。實際上佛說的並不是忍辱,佛講的是忍耐,忍是忍耐的意思。

  翻經的大德看看中國這個國情,中國人的習尚把侮辱看得這麼重,就把忍後面加了一個辱,所以翻忍辱是專門對中國人講的。這種翻譯符合世尊教學的總原則,就是應機說法,這譯法適合中國人的根機,也就是說適合中國社會的需要,翻得非常好。辱都能忍了,還有什麼不能忍的?沒有事情不能忍。而且忍是修學成功必要的條件,《金剛經》上佛說,「一切法得成於忍」,在中國古人有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由此可知,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完全看你忍耐的功夫,你忍耐的功夫大你的成就就大,忍耐功夫小你成就也小,不能忍耐的是什麼成就都沒有。這些事實都擺在我們面前,諸位只要冷靜觀察我們周邊這些人物,你看看哪些人有成就的,哪些人不能成就的,都在眼前。佛菩薩的教訓,我們讀了、聽了,細細思惟,再仔細觀察周邊這些人物,成功、失敗的人物,看看歷史上記載,歷史上記載那些成敗的人物,我們就證實佛菩薩的教誨、古聖先賢的教誨是真實的,對我們有大利益。

  尤其是,這地方教得好,『受辱不怨』,這是真實的德行。「怨」是怨恨,一般人受辱,受人家侮辱,說實在的話,縱然能忍,不加以報復,但是那個怨恨的念頭多少還有。這種怨恨的念頭,說實在的話,是將來報復的業因、根源。這一生沒有報復,讀聖賢書忍過去,下一次碰到他又發作。學佛,諸位都能夠相信,人絕不是只有一生,人還有來生。人如果只有一生,來生都沒有了,那這個事好辦,麻煩的就是人有來生。現在在西方,我們在美國、加拿大弘法多年,外國人對於前生後世他們相信,對於佛經裡面講的六道輪迴他們承認。承認是哪些人?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他們從前不相信六道,現在相信有六道。怎麼相信的?通過深度的催眠,他們相信了。現在在外國,催眠這些案件有幾十萬案例之多,他們出版的書也相當豐富。通過催眠,這個人說出他前生,他說出來之後這記錄下來,然後去調查。說前生,多半差不多都是一、二百年之前的事情,但是在人家政府裡面,這些檔案資料還都保存,果然查出來。

  他這一生當中,從來沒有到這個地區去過,對這個地方非常生疏,完全不了解。他居然說出一、二百年前那個地方的社會狀況,他的名字叫什麼,他住在什麼地方,問他都市街道的名稱,他使用的錢幣,他都能正確的說出來。經過查證,果然沒錯。問他生死的狀況,他死的時候什麼狀況,投胎出生的時候什麼狀況,都說得很清楚、很明白。這些書,我們中文有翻譯的,翻譯的不多,我曾經看過。還有前生畜生道,前生是鳥、是蟒蛇、是動物,這證明是畜生道轉到人身。還有一些,數量不算太多,不是我們地球上的,他前生是其他星球上的,從這個地方證明有高等生物絕不是地球一個星球。別的星球上的人,他說的語言我們完全不懂,從其他星球投胎到地球上來的。所以經過這些科學的實驗,證實人有前生,既有前生當然就肯定有後世。

  佛在經典裡面,把這個事情講得太清楚、太明白了。宇宙怎麼起源的?生命怎麼起源的?怎麼演變的?後來究竟是什麼樣一個結束?只有佛在經典裡面講得透徹。我們讀了能不能真正明瞭?很難。佛法,實在講非常符合科學精神,甚至於今天科學裡頭發生許多錯誤,佛經裡頭沒有。佛經裡頭,佛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樁事情,都叫我們通過實證,所以佛家講信解行證,最後你要把它證實。如果你沒有證實你就相信他,這叫迷信;通過證實,這個確實是如此,這個信才叫正信。但是你要想見到過去,要想見到未來,你必須有能力突破空間,空間確實它是有個範圍,好像有一道牆一樣。今天科學家知道,對空間逐漸他們發現,空間不是簡單的,所謂發現的三維空間、四維空間、五維空間,也說三度、四度、五度。從理論上來推空間是無限度的,但是現在科學家確實證實有十一度空間的存在。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註解後面附有他的報告,這是西方人科學研究的報告,與佛經講的有類似的,他把它附在這本子後面。註經的時候他沒有寫進去,我到北京,他突然想到這個事情,他還有幾篇文章,那個時候交給我,我把它印在這個經的後面,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但是空間是發現了有這種情形,究竟怎麼樣突破,現在還沒有技術,還沒有這個能力。但是在佛法裡面早就被突破,佛用什麼方法?用禪定。這個道理,我跟諸位說過,這麼多維次的空間從哪裡來的?科學家不知道。佛告訴我們,時空本來沒有!你們讀《百法明門》,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到這些事情?百法就是解釋宇宙人生的,說明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彌勒菩薩很了不起,將佛在經論裡面所說的,把它總歸結起來,歸成了六百六十法,在《瑜伽師地論》裡頭。《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的著作,天親菩薩讀到這部書,看到六百六十法還是太多,不便於初學,所以他把六百六十法再歸納成為百法,便利教學。百法分成五大類,第一個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分成這五大類,這五大類就是整個宇宙人生的說明。所以它解釋釋迦牟尼佛講的一句話,「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就是歸納這個百法,無我就是講的人無我、法無我。你必須透徹了解事實真相,才真正懂得什麼叫無我,講得清楚、講得徹底。

  時空的維次,在百法裡頭屬於哪一類?歸納列在不相應行法裡面,不相應行法總共有二十四個,裡面有時分,時分就是講的時間;方分,方分是講的空間。時分跟方分,就是時間跟空間,假的,不是真的,不相應行法,用現代的話來說,是抽象概念不是事實,是個抽象概念,概念從哪裡發生的?從妄想分別執著。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所以變成無量無邊維次的空間,這是佛才能把它說出來。你既然懂得它怎麼形成的,你就能想方法把它突破,怎麼突破?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突破了。所以人在入定的時候,他的意志集中,他沒有妄想,意志集中,逐漸就突破,從三度看到四度,從四度看到五度,隨著你定功的淺深,你突破的層次大小不一樣。佛家講突破時空它有道理的,有理論根據,理論跟事實完全結合成一體。

  於是佛法,大家都知道,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什麼是法?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雖然多,它的原理原則是一個,那就是修定。所以諸位同修必須要記住,絕對不是說只有禪宗修禪定,其他的法門不修禪定。我們念佛,一心不亂不就是禪定嗎?教下提倡的止觀,止觀就是禪定;密宗的三密相應,相應就是禪定。所以要曉得,八萬四千法門,是用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統統修禪定。這才是經上講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你所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你的方向、目標是一個,成就完全相同。方法手段不相同,是因為個人根性不一樣,習染不一樣。順著自己的根性,修學容易成就;不順自己的根性,修學就會困難。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佛法永遠是隨順眾生根性來教導,這種方式順乎自然,不加絲毫勉強。我們現在講勉強,佛經裡面講意思,不加絲毫意思。所以說佛不度眾生,佛對於一切眾生沒有絲毫勉強,沒有絲毫意思,你說這個多自在!

  我們今天講真善美慧,只有在佛陀一生生活行誼當中,在他所使用教學方法之中,我們能體會真善美慧。現代人講高度智慧,我們實在體會不到,也看不到。但是在佛陀經典,確實體會見到高度智慧,這是我們要學習的,能隨順大自然,這是最健康的。自己加一點意思這是病根,所以佛說三毒貪瞋痴,三毒是什麼?現代的話叫病毒。你心裡頭有了嚴重的病毒,外面風寒感染你就容易得病;內裡面沒有貪瞋痴,你內裡頭沒有病毒,外面這些東西不會有什麼感染的。侮辱,侮辱是外面境界,內裡面如果有瞋恚,外頭受一點侮辱,你馬上就發作,這個發作是你病發作了。這個病不能輕看,不能小看,為什麼?有意無意當中,給人結下了深仇大恨,這個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很多。無意當中得罪人,到以後人家有力量報復的時候,招架不住,甚至於惹下殺身之禍。在古時候滅族之禍,禍害,都是什麼?小不忍,無意當中得罪人,歷史上這種例子太多。它這個註子後面我還沒有把它細看,舉的例子很多。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尤其是對惡人,心量窄小的人,一定要對他謙虛、要恭敬,不結怨。所以佛教導我們,你看普賢十願,第一願就教我們「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我們能把這四句十六個字做到,你一生受用不盡。無論對什麼樣的人都要謙虛、都要恭敬,決定不可以有傲慢的行為,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自以為了不起。哪一尊佛、哪一尊菩薩,甚至於哪一個阿羅漢、須陀洹,我們跟人家比都比不上,有什麼值得驕傲?常常向佛菩薩看,我們傲慢的心就沒有了,自然養成謙卑。謙卑是屬於性德,佛教我們,孔老夫子也是這樣教我們。一部《禮記》,它講的是什麼?無過於是自卑而尊人,這是一部《禮記》精神之所在,教我們自己處事待人接物要卑下,要尊敬別人。孔老夫子做到,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夫子接見任何一個人都謙卑。佛經上我們見到,釋迦牟尼佛無論見什麼樣的人,態度也是謙卑。世出世間大聖大賢尚且如此,我們有什麼值得驕傲?人一有驕慢的念頭就完了。

  孔老夫子看人,《論語》上有一句話說,那是夫子對人的觀察。他說假設,未必是真有,實在講他也是教學生,勉勵學生,假如有個人他的德行才華如周公之美,孔夫子最佩服的就是周公,你看在記載裡頭對周公的讚歎很多。周公實在了不起,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來說,最偉大的政治家,周朝立國能夠八百年不衰,得力於周公的制度,周公的著書流傳到今天就是《周禮》。《周禮》是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說,周朝的憲法,那個憲法是他制定的。我在年輕的時候喜歡讀書,方東美先生問我,「你有沒有念過《周禮》?」我說,「我沒有念過。」「要念!」他跟我前後總講了有十幾遍,講這個話勸我看《周禮》。可是我喜歡讀《禮記》,《周禮》翻翻,《儀禮》翻翻,興趣不大,所以沒有去念這個。他告訴我,這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憲法,如果周朝後世的子孫統統照這個做,周朝萬萬年也不會改朝換代,這方先生對這部書讚歎到這種地步。但是我們對於政治沒有興趣,我們還是搞佛法。經過他給我們介紹,知道這是一部好書。

  所以夫子對於周公讚歎備至,假如一個人德行、學問像周公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他說有兩個毛病,一個驕傲,一個吝嗇,這個人就不必看了,那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你就曉得,驕慢對一個人的德行有多大的傷害,吝嗇就是貪,貪煩惱,驕就是瞋煩惱。儒家雖然沒有講這三毒,佛家講得透徹,你三毒煩惱還沒斷,你的道德學問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孔子講這句話,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意思就很鮮明。怎樣斷貪?布施。我學佛第一天見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就把這個教給我。世間人吝財,不肯放棄,佛跟我們講財富從哪裡來?從布施來的,愈施愈多。如果你不肯布施,你的財到此地終止,就這麼多;你肯布施,像流水一樣,活的,永遠享受不盡的,為什麼不幹?吝嗇是把這個堵塞住。堵塞住後面就不會進來,你所有的就這麼多,用完就沒有了。這些道理都要懂得,愈施愈多,永遠用不盡。

  所以我們要想一生物質生活不缺乏,能做得到,布施,只要你肯布施,你決定不會缺乏,永遠受用不盡,但是愈多你施的要愈多。所以佛家講捨得,捨得是兩個意思,淺的意思,你捨你才能真正得到;深一層的意思,你得到的趕快捨,得到的要趕快捨,你永遠享受不盡;得到了不肯捨,那你的福報就那麼大,小福而已。所以得到的統統捨,決定不留。財富如是,智慧也如是,樣樣皆如是。所以佛教菩薩學習的六個綱領,頭一個就是布施。

  第二個是持戒,持戒就是守法,意思一定要了解,國家的法律決定遵守,決定不做違法的事情,這心安理得。好事,好事他有命令禁止不讓做,就不做,不是我不做,眾生沒福。我自己樂得清閒,樂得自在,有什麼不好!好事。所以有緣,有緣我們就要盡心盡力去做,沒有緣,沒有緣獨善其身,有緣兼善天下。決定不做違法的事情,我們到任何地方受人歡迎。法律是有文字記載的,還有沒有文字記載的道德、風俗、習慣,入境要問俗,入門要問諱,人家有什麼忌諱的決定不犯。這佛教誡我們的!

  第三個就是有耐心,心平氣和。我們以禪宗為例子,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梁武帝的時代,跟梁武帝談話不投機,梁武帝不護持他,跑到少林寺去面壁,等待機緣。沒錯,等到一個慧可,一代一代的單傳,傳到惠能大師緣才成熟,你說他多有耐心。他把佛法傳到中國,要等到第六代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是忍辱最好的例子。我們縱然有大心、有大願、有大德、有大能,要利益一切眾生,緣不成熟,要學達摩祖師,能有一個傳人、兩個傳人,代代傳下去,總有一天機緣成熟了,可以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何必一定要自己一生去做?沒有這個必要!這才是真實智慧。不必自己去做,傳給學生,學生沒有機會再傳給學生。由這裡你看到,古聖先賢他們那個耐心,不是平常人能夠相比的,才能把這個事情做得圓滿而沒有缺陷,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受辱決定沒有怨恨之心,這一句意思深,對我們修學關係重大。我今天跟諸位講的只講一半,明天我要跟大家舉一些事例來說明。我們要非常重視,否則的話,不但對道業有重大的障礙,就是對讀經,深解義趣,也產生了妨礙。你讀經不會開悟,為什麼不會開悟?有這些煩惱存在,它在這裡作祟,做障礙,所以這些一定要講清楚、講明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