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生活的藝術  (共一集)  1996/4/20  美國休士頓僑教中心  檔名:18-014-0001

  林處長,劉主任,諸位法師,諸位僑界的領袖,諸位同修大德,今天我們有這樣殊勝的緣分在異國的道場相聚來談談佛法,我感到非常的歡喜,特別是這麼多有善緣之人。

  佛法發源於古印度,公元六十七年正式傳入中國,那個時候是漢明帝永平十年,到現在就將近兩千年。這兩千年當中,佛教確實跟中國文化集合成一體,已經沒有辦法再分開,可以說今天我們所修學的佛法是中國的佛法。

  佛法究竟是什麼?我們必須先要認識清楚。佛教,這是中國古人,無論在文字上、在言語上,都喜歡簡單,不喜歡囉嗦,所以這個名詞裡頭就省略了很多字。佛教具足的來說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但是現代的社會,我們無論從國內跟國外,佛教是不是宗教?是宗教,它變成宗教了。不但佛教是宗教,如果仔細的去觀察,佛教還是學術,所謂的哲學,有不少人把佛法當作哲學來研究。除這之外,大概在最近三、四十年,我們看到一個怪現象,佛教裡頭有一部分邪教,變成妖魔鬼怪的邪教,它也打著佛教的招牌,世間一般人看到,這也是佛教。所以佛教在現前的社會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型態,我們要辨別清楚。除了佛陀教育之外,都是變質的佛教,像變成邪教,那變得太離譜了,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

  為什麼我們說佛教是教育?假如諸位冷靜的去觀察,你就明白了。你看我們佛教徒,這現在宗教裡面講佛教徒,我們對於佛陀的稱呼,我們稱本師釋迦牟尼佛,你們想想本師是什麼意思?老師,根本的老師。我們自稱為三寶弟子,弟子是學生。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師生的關係只有在教育裡頭有,宗教裡頭沒有。這在稱呼上諸位就曉得。正如同我們中國過去讀書人稱孔老夫子「先師」,尊稱他最早的、最先的一個老師。這是從稱呼上你能夠明瞭它是教育,它不是宗教。菩薩是佛的學生,早年的學生,現在講是我們的老學長。菩薩跟我們是平輩,學長。

  很多人看到出家人就稱「和尚」,大家不曉得「和尚」是什麼意思。「和尚」是很尊貴的稱呼,不能隨便稱。「和尚」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意思是「親教師」,我跟他有沒有這個關係?沒有這個關係,我不能稱他作和尚。親教師就是我親自跟他學,他是親自指導我的,這樣的老師,就像現在學校的指導教授。指導教授是親教師,校長是親教師。校長雖然沒有上課,整個教學的設計、計畫是他主持的,教員是執行他的政策,所以這主持的人才有資格稱和尚。一般我們看到出家人稱法師,法師就是先生,學校裡面的老師,不見得上過我的課,他是我們學校的老師,我們稱法師。教我的,我們才稱他作和尚,稱他作阿闍梨。阿闍梨是教我課的這些老師。不教我課的,我們跟他沒這個關係。校長是主持教育政策的,這是和尚,和尚只有一個。一個道場就是一個學校,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這關係很清楚,我們今天講的倫理關係。

  第二,我們從寺院的名稱上來看,你也就了解它不是宗教。剛才說過佛教是漢朝時候傳到中國來的。在那個時代,諸位細讀中國歷史就曉得,我們中國古代雖然講的是專制,並不是像外國那種專制制度。中國專制是君權跟相權還是分得很清楚,帝王對於宰相非常尊重,宰相執行帝王的意思,管理這個國家。宰相就像我們現在的行政院長一樣,底下設「部」,底下一級單位稱「部」,那個時候也稱「部」,但是首長不叫部長,叫尚書。尚書就是部長,侍郎就是次長,左右兩個侍郎就是我們政務次長跟常務次長,現在名稱不一樣。直屬於皇帝辦事的一級單位稱「寺」,寺的長官稱「卿」。皇帝下面有九個寺,就是九個一級單位,稱九卿,卿是寺的長官。在當時主管外交的不歸首相,皇帝自己主管外交。外交部叫做鴻臚寺,鴻臚寺卿就相當於現代外交部長。

  當時我們中國的帝王到西域,沒有到印度,大概到現代的新疆這一帶,將印度的高僧,摩騰、竺法蘭,帶著佛像經書,迎請到中國來,這是國家的大事,由鴻臚寺接待,就由外交部接待。來了之後,這個法師跟我們帝王大臣朝野這一談,非常融洽,大家非常歡喜就不想讓他再離開,希望他長住在中國。因為佛陀的教育在思想上、在方法上、理論上、行持上,跟我們中國儒家、道家非常接近,尤其是比儒、道講得更微細、更透徹。我們可以說中國的儒、道是講綱領,佛法是講細節,講得非常微細,所以一談的時候真是水乳交融。長住在中國就不能長住在外交部,外交部是臨時招待所,不能讓他長住,於是這就增設一個單位,也稱為寺,所以漢明帝他這個政府裡面就變成十個寺,那個寺就是佛教的教育部,稱之為「白馬寺」。那個時候首都在洛陽,洛陽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個佛教的道場。

  實際上,寺是政府辦事的機關,不是廟,跟宗教扯不上關係。現在一提到寺,跟廟合起來了,好像一聽到寺就跟鬼神扯上關係,你說冤不冤枉?這個我們不能不搞清楚,你不搞清楚,你學佛到底學的是什麼?所以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到底是在學什麼?我們信的是什麼?學的是什麼?我們得到的是什麼?如果這些都不清楚,就不能怪人家說你是迷信,你是盲修瞎練,這個外面社會上對我們批評不為過。我們自己真的糊裡糊塗就相信,糊裡糊塗就學佛,我在旁邊看,看到也很可愛,也非常難得。像我的確就很不容易,我接觸佛法非常困難,就一般人講我是個老頑固,不把真相搞清楚,我絕對不會入你的門。

  介紹我入佛門的,方東美教授。我跟他學哲學,他把佛經告訴我。他給我講哲學概要,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他把它當作哲學看待。他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最高峰。修學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這兩句話引到佛門,我都沒有想到佛法有這麼好。從前我認為它是迷信,不如基督教。我在學校念書,我在基督教兩年,在伊斯蘭教一年,我覺得佛教不如它們,沒有想到方先生的看法不一樣。以後回過頭來再專門找佛經看,逐漸逐漸了解了,原來現在社會上佛教的型態不是它的本來面目,它的本來面目是非常好的教育。所以我們明白了,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九法界眾生,我們今天講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儒家的教育講一世,從胎教講到慎終追遠。佛家講過去、講未來,尤其說到這些理論與事實真相跟現代科學所發現的完全相吻合,甚至於現代科學裡頭還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答案,不能解決的,這些答案全在佛經上,非常可惜的,西方的科學家沒有機緣去念佛經。

  佛經沒有法子翻成外國文,我們中國人實在講得天獨厚。過去譯經的這些大德,這些人都是了不起的人,不但在佛法上他真有修學,我們佛經裡講他真的證果。所謂證果就是他得到真實的受用,我們用這個話來說,諸位容易了解,否則的話,一聽到開悟證果,好像太玄了,反而隔了一層。因此這些名詞術語我們也盡量要現代化,用現在大家所熟悉的觀念來介紹。

  所以從各個方面去觀察,佛教是教育。佛教既然是教育,它教育的宗旨何在?目的何在?佛經裡面,諸位要常看佛經,常常看到一個專有名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很多經文上都有。這句話是可以翻成中文的,為什麼不翻,要用音譯?這尊重不翻,因為它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理想、目標。我們對這個非常尊重,依舊用梵文,不把它譯出來,然後再加以註解。這句話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以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我們講究竟圓滿的智慧,大家好懂。佛法所求的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怎能不學?

  在這個名詞裡面它自自然然就有三個等級,這智慧有上、中、下三個等級。第一個「正覺」,覺是覺悟,覺悟的什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宇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人生就是自己,佛教給我們就是我們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你應當要曉得,你完全明白通達了,這就叫佛,就叫菩薩,你要是完全不明瞭就叫凡夫。凡夫是迷,迷的什麼?迷的是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沒搞清楚。諸位想一想,佛教教育跟我們的關係多密切!這個世間還有什麼事情比這樁事情跟我們更密切的?找不到。

  「正覺」是佛教修學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就再往上提升一層,叫「正等正覺」。最高的再加個無上,「無上正等正覺」。得到這樣的智慧,佛教裡頭也有一個名稱,這個名稱就像學校裡面學位的名稱一樣。現在大學學位有學士、碩士、博士,佛教也有這三個學位的名稱,你如果得到正覺就稱你作阿羅漢,阿羅漢是證得了正覺,如果你得到了正等正覺就叫你做菩薩,你要是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就稱你作佛陀,所以諸位要曉得佛、菩薩、羅漢是佛教學位的名稱。所以在佛教裡面講人人可以成佛,人人應該成佛。像今天拿個博士學位,每個人都應該拿到。所以佛教不是宗教。宗教上帝只有一個,美國總統只有一個,不可以人人都當總統,沒有這個道理。所以佛法是平等的,人人都成佛,人人都是菩薩,你曉得它是學位的名稱,它是個學位,我們這樣對佛法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解它。它教導我們的就是剛才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在這裡面體驗、覺悟,覺悟的層次不相同,高低廣狹不一樣,所以菩薩有五十一個等級。小乘阿羅漢四果四向有八個階級,這就跟學校讀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小學有八個年級,大乘佛法五十一個年級。這些基本常識我們不能不曉得。

  知道佛法所修學的是智慧,這個智慧跟我們世間的智慧不一樣。世間也有很聰明的人,也有很高智慧的人,也有能力很強的人,他對於宇宙人生有相當的覺悟,為什麼不能稱正覺?佛法裡頭有個標準,覺悟裡頭如果有煩惱,那個覺就不正,釋迦牟尼佛正字招牌就不肯給他。必須你沒有煩惱,你覺悟而沒有煩惱才叫做正覺。我們看西方的科學家,他們研究太空物理,研究量子力學,不能說不聰明,照理說應該也是高度的覺悟,他不能成正覺,為什麼?他還有是非人我、貪瞋痴慢,那就不能稱正覺。由此可知,阿羅漢的標準,覺悟是一樁事情,必須要把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斷掉,佛教正覺的學位他才能夠拿得到。

  由此可知,佛法裡面我們常講善惡的標準,實在講善惡沒有一定的標準。小乘四果四向八個位次,大乘五十一個位次,每個位次有不同的標準,但是它有一個絕對不變的模式,那就是一定要順著心性,這兩個字很難講,真心本性。符合這個方向目標,這是正知正見,這是善,與這個相違背就是不善。因此佛家一般講善惡標準,如果起心動念為自己就不善。你想想為什麼說為自己就不善?諸位剛才記住了,正覺要把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斷掉,你才能拿到正覺。念念有個「我」,你的是非人我就從「我」那裡生出來,貪瞋痴慢也從「我」那裡生出來的。「我」是所有煩惱的根本,「我」是生死的根本,「我」是輪迴的根本,所以佛法第一個叫破我執,這個事情就麻煩了。小乘破我執非常艱苦,大乘破我執的方法巧妙,他所使用的方法叫你起心動念不要想自己,想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謀幸福,為一切眾生服務,久而久之,把「我」忘掉了。把這個心大而化之,他用這方法來破我執,所以大乘比小乘高明太多。世間人不了解事實真相,以為沒有「我」還得了!其實你沒有透過這一層,沒有「我」才得大自在,真正的幸福美滿。沒有「我」,我大;有「我」,我小了。沒有「我」那個我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佛法的善惡標準從這裡建立。

  所以佛法講慈悲不講愛,愛是感情的。慈悲實在講就是愛,我們今天講愛護、關懷。慈悲就是愛護跟關懷,但是它是出自於理智的,它不是感情的。理性的愛永遠不會變,感情的愛靠不住。我們看現前的社會,今天兩個人愛了,愛得不得了,結婚了,再過兩天聽說離婚了,可見那個愛是假的。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很明白,你給我說我對你這麼好,我笑笑,虛情假意,不可以認真,認真你就吃虧上當,那不是真的。什麼人說這個愛是真的?菩薩說是真的,佛說是真的,永遠不會變的,永遠不會退的,那是真的,他是基於理論上的,他不是感情的,所以佛法是智慧的。學佛就是學智慧,這是智慧的教育,我們應當要重視它,實在講不能不學。

  所以我對於方老師非常感激,沒有他,說實在話,在我年輕的時候,很難把我叫去信佛。我問了幾個問題,這一般出家法師不能答覆,答覆我不滿意,我怎麼能進得了門?我這個一般講運氣算不錯,入了門之後不到一個月我就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指導我三年。大師圓寂之後,隔了一年我認識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是孔德成的老師,我跟他十年,所以我沒有走冤枉路,都是有好老師來指導,這是很難得的機緣,這是古人所講的可遇不可求的這個緣分,使我在修學過程當中沒有遭遇到困難、障礙。

  我們認清佛法本質之後,我們曉得覺悟的人就叫做佛,叫做菩薩,叫做羅漢,不覺悟的人就叫做凡夫。凡夫跟佛是平等的,差別在哪裡?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一個覺,一個不覺,這樣建立這兩個名稱,其實是平等的。

  再講到佛法的內容。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出現在這個世間,他的一生跟我們中國孔老夫子非常相像,唯一不同的地方,夫子在當時到處想求個一官半職,周遊列國,想作官。他作官的目的是想替社會、替老百姓服務,非常善良的一個目標,但是當時諸侯不敢用他,原因是什麼?他太聰明、太能幹,怕用了他之後,他要來個企圖奪取政權,那他真是無可奈何。自己那麼聰明,那麼樣的智慧,底下他那些學生都是幹才,所以這些諸侯對他敬而遠之,對他都佩服、都恭敬,誰也不敢用他,逼著他沒法子回老家去辦學,夫子辦學是這樣子辦。釋迦牟尼佛跟他這個完全相反,釋迦牟尼佛生在帝王之家,其實那個時候的帝王就是中國的諸侯,小國。他有從政的機會,他捨棄了,捨棄之後完全從事於教學的工作。佛陀也是周遊列國,到處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就是教學,一生從事於教學工作,傳播智慧的教育。

  他四十九年所說的歸納起來不外乎戒定慧三學,是以智慧為目的。戒、定是手段,慧從哪裡來的?慧從定來的。所以你沒有定,你哪來的智慧?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我們中國讀書人對於這一層就更重視了,因為儒家也提倡,也講定、慧,沒有想到佛法講得更透徹,講得更深入。定就是清淨心,儒家所謂「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得的是什麼?得的是智慧。所以佛法從戒開頭,這個戒到底是什麼?現在很多人聽到戒就會想到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想到這些,這是不是戒?是的,但是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意思太小,圈圈太小,這不是佛的本意。這個戒是佛的教誡,四十九年一切經論裡對我們的教訓都是佛的教誡。持戒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守法,一定要遵守佛的教導,遵守佛教給我們的這些方法。這些方法目的在哪裡?目的教我們得定,教我們得清淨心,也就是佛要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他在《華嚴經》上說得非常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任何一個眾生,他的智慧跟佛沒有兩樣。這個智慧是圓滿的,不但現前你了解,過去你也知道,未來你也知道,這個世界你也知道,盡虛空遍法界你沒有不知道的,統統知道。我們現在人覺得這神通廣大,了不起,佛說沒什麼了不起,這是一切眾生的本能,你本來就是這樣。

  本來有這樣的智慧德能,現在為什麼沒有?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句話把我們這個病根說出來了。我們今天智慧喪失掉了,能力喪失掉了,怎麼喪失掉的?就是因為有妄想、有執著。佛法常講二障,兩大障礙。這個二是兩大類,每一類都是無量無邊。這兩大類,我們稱它作所知障、煩惱障。妄想就演變成所知障,執著就演變成煩惱障。你今天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妄想?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煩惱?這個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迷惑顛倒。佛所講的一切方法,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如何能把妄想、煩惱逐漸逐漸的離開,逐漸逐漸的把它捨掉,恢復清淨心。清淨心是我們的真心,清淨心是我們的本性。清淨心起作用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佛經裡面有比喻叫大圓鏡智,圓是圓滿,把它比喻一面鏡子一樣。這一面鏡子將虛空法界就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不是讚歎的話,是我們自己的本能,一定要依照佛的方法去做才能夠恢復。為什麼一定要依照他的方法?他是個過來人。

  佛對我們的幫助,我們今天一般宗教徒以為佛菩薩會保佑你,那是假的,那是迷信,絕對沒有那回事情。你說你求佛菩薩求升官,果然升官了,那是你命裡頭該在那個時候升官,你不拜他也升官,這種常識我們頭腦冷靜可以想到,十個人去拜不是十個人都升官。十個人拜十個人都升官,那很靈,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十個拜只有一個升官,靠不住,那不是真的。這一定要懂得,要明理,頭腦要冷靜。佛菩薩對我們的保佑是什麼?就是他的經驗。把他的那些經驗提供給我們做參考,這是他對我們的幫助。正如同我們在學校,老師,他所學習的,他所經歷的,把這個傳授給我們,這就是對我們的加持,這就是對我們的保佑。所以那個保佑、加持不要把它搞成宗教,不要把它變成迷信,你才會真正得受用。

  依照佛講的理論,依照佛講的方法,佛法實在講是民主的,佛法是自由的,它可以討論的,它可以辯論的。你看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佛的學生跟釋迦牟尼佛辯論,所以佛法是容許辯論的,容許你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佛法歡迎的。愈辯,理愈清楚,佛所講的方法你才真正能生起信心,我們會採取他的方法,吸收他的教訓,這樣我們修學省很多事。我們自己去摸索那非常困難,這個社會,不要說是虛空,就講我們現前社會,那是個迷宮,你要在這裡摸索,你哪一年才能摸得出門道來?這是一個有經驗的人,他在裡面走得很熟悉了,他來幫助我們,來領導我們,我們就佔很多便宜。所以守法的目的是得定,依照他的方法修學。

  假如學佛目的不是在定,給諸位說,那就不是佛法。我們常常聽到佛法有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真的無量無邊,但是它一個方向、一個目的,修定。不僅僅禪宗修定,現在在這邊念佛的同修很多,念佛修什麼?修定,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學教的人很多,修學經典的。學教的人用功,叫止觀,止觀也是禪定。名稱不相同,方法手段不相同,目標是一個,方向是一個。唯有定才能開慧,從定中開的智慧是真智慧。所以福慧不是從外面來的,剛才講了,慧是我們本有的,現在我們有障礙障住了,智慧透不出來。只要把障礙去掉,我們的本能就恢復了。用定的方法把障礙去掉,也就是說把妄想分別執著去掉。這樁事情非常現實,妄想分別執著少一分,智慧就長一分;少兩分,它就長兩分。

  我想在座的同修們大概大多數沒有這個經驗,我有這個經驗,我這個經驗是老師傳授的。前面兩位老師當時傳授給我的,我還不知道,他沒說明,到後來曉得了,我才真的感謝老師。老師的恩德超過父母,使我們終生念念不忘。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在實踐學社服務,當年這個機構是老總統主持的。他老人家請方老師在我們高級班裡面講理則學,教這門課,我在那裡認識方老師。我對於哲學很有興趣,很想學習,再看看方老師跟我也是同鄉,所以我就寫信給他,很想到學校裡去聽他的課。他寫封信約我到他家裡面談,談了之後,他告訴我,現代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這幾句話就像涼水澆頭,沒希望了,我當時就很難過。方先生停了幾分鐘,很慈悲的告訴我,他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小時課。我跟方老師學哲學這樣學出來的,學生就我一個,在他家裡小客廳圓桌上上課。以後學了佛法才知道這種教學就是古人所謂的師承。

  他為什麼要這樣特別教我,而不讓我到學校去旁聽?不是省多少事情嗎?他有一個顧慮,到學校裡面去,我一定認識很多老師,一定認識很多同學,一定聽到很多不同的學說,就把我搞亂了。他這樣來教我,教我學他一個人的,學一家之言,這就是古人講的師承。這個很得受用,你心是清淨的,心是定的。聽不到別的言說,聽不到別的學說,只聽他一個人的,他對我負責任。接觸到佛法之後,遇到章嘉大師,章嘉大師也跟方老師一樣,也是這個辦法。每星期到青田街八號,我們政府給他一棟日本式的房子,每星期到他那裡去兩個小時,我跟他三年。他是密宗的大德,所以我雖然沒有學密,密宗的常識我很豐富,我知道的很多,我的佛學根底是章嘉大師奠定的。

  以後到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老師就直截了當的對我提出條件,這個條件非常苛刻。我去拜他做老師跟他學,他說第一個條件:「你從今天起,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任何法師大德講經說法,你不准聽」,只可以聽他一個人的。第二個條件,「你從今天起看書,不管看什麼書,佛經也好,世間書也好,沒有經過我同意,一律不准看」。第三個條件,他知道我以前跟章嘉大師學過,他說「我不承認,你以前所學的要作廢,從今天起從頭學起」。這三個條件,當時聽了之後,感覺得這個老師好像太自大,似乎好像是目中無人,到最後想想接受了,這才就跟了他。實在講這就是古時候的師承。方老師跟章嘉大師,因為那是我初學,根本沒有接觸過,他這樣教導我跟李老師的方法是一樣,沒說出來。李老師是說出來,因為我前面有一個老師,說出來。

  這個好處在哪裡?讓你什麼都不能看,眼睛蒙蔽了。什麼都不可以聽,耳朵塞住了。我們遵守他這個教導三個月之後就有效果了,妄念少了,煩惱少了,為什麼?這個不准聽,那個也不准看,煩惱就少了,少了就有智慧了。好像現在看東西、聽話比從前靈,比從前清楚,就不一樣。到六個月之後,我們對老師佩服了。老師要求我五年,所以我們才曉得中國古時候學佛拜老師,五年學戒,學的什麼戒?老師這三條戒,不是別的戒律。就是要聽老師的話,完全依照老師那個路去走。老師在那裡把你當作雕刻,他有一個模型來塑造,你要不聽話、不合作,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學生要百分之百的服從老師,對老師真正有敬仰、有信心,老師對你是愛護備至。他一生的承傳,找這麼一個學生,好難好難。找一個肯聽話的,又是一張白紙,這他最可貴的。如果你要是聽得很多、學得很多、親近很多法師,很好很好,你不錯不錯,就敷衍就算了,為什麼?不能教了。這個方東美先生講的傳承,希望就像畫畫一樣,希望你是一張白紙,他作畫方便,隨心所欲。你要是一張報紙、一張寫得亂七八糟的紙,他拿去怎麼辦?他的比喻很好。我那個時候接觸是一張白紙,他把我當寶貝,我自己不曉得,以後我們才明瞭。

  今天學佛,學佛就是要開智慧,要修清淨心,所以今天最大的障礙、魔障,最大的魔障是什麼?電視、廣播、報紙、雜誌,魔障。你天天看這個,你那個心裡頭怎麼能淨得下來?這個東西染污心性,把你染污得亂七八糟。所以你要真正想把佛學好,我常常勸人不要看電視、不要看報紙,什麼都不要去看。人家問你,今天天下太平,什麼事都沒有,你看多開心!什麼事都沒有,你心地多清淨!清淨心接觸問題,你比別人看得深遠,這就是你有智慧。人家心是亂的,你的心是定的,亂心跟定心看問題不一樣,他能看得透徹,看得深遠。由此可知,佛法修學的樞紐就是定,在淨宗裡面講就是清淨心。

  現在念《無量壽經》的人很多,《無量壽經》上經題就教給我們「清淨平等覺」。念佛人修什麼?就是修清淨平等覺。你們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不知道。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你在《無量壽經》上可以看到。經上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跟阿難講,你要不要見無量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念這句名號就要想到自己清淨平等覺,這個才行。果然清淨了,實在講這是三樁事情,清淨、平等、覺悟,一而三、三而一,你只要得一個就行了,一個得到了,三個都得到。我清淨心得到了,哪有不平等的?人心不平等決定不清淨。一個得到了,三個統統得到。好像我們這個講堂有三個門可以進來,沒有進門的時候,外面是三個門,進來就都得到了。由此可知,佛法的法門雖然很多,就像諸位從遠方四面八方到這個講堂來,可是到了這個講堂之後,最後就剩三個門進來,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到最後目的地的時候只剩下三門,這個三門隨便哪個門都能進來。

  於是我們觀察中國大乘佛法,中國有十個宗派,兩個宗派是小乘,現在已經沒落,已經沒有了,大乘佛法八個宗,這八個宗我們從這三個門裡就看得很明顯、很清楚。禪宗、性宗是走覺門,要求的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走的是覺門。覺門,我們一般講要上根利智的人,中下根性的人沒有這個悟性,所以參禪是要高度的智慧,心地很清淨的人才可以,走這個路子能走得通。如果不是這種根性,學教,所謂教下,在中國像天台宗、賢首宗、法相宗、三論宗,這都是從經教入門的。經教就是依照釋迦牟尼佛的教訓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見解思想,所以他從正門入,正知正見,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走這個路子。這個路子一般人都可以走,但是路很長,好像讀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得慢慢來,時間很長,但是你每提升一級有一級的受用。這是一個門,正門。

  第三個門叫淨門。淨門有它的好處,完全著重修清淨心。在大乘法裡面,淨土宗是屬於淨門,走淨門的,密宗也是走淨門的,這兩個宗派都是以清淨心為主。可是諸位要曉得,淨土宗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任何一個人走這個門決定能走得通,修清淨心。密宗是高度的清淨心,那個的確很難。現在學密的人很多,很熱鬧,有沒有成就?一個成就都沒有。問題在哪裡?你不夠它的條件。淨宗跟密宗同是修淨,差別在哪裡?淨宗是離開染污修淨,我們離開染污修清淨心容易。密宗就在染污裡面修清淨,那個太難了,很不容易。所以密宗就相當於,我們讀書一樣,它是研究所,它不是普通的學校。你要是沒有大學的基礎的話,你學不了它的東西,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你要遇到真正好的老師,他會告訴你,過去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他是密宗的大德,是我們邊疆四大喇嘛之一。這諸位曉得西藏有兩個,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是蒙古,內蒙、外蒙。外蒙古是哲布尊丹巴,內蒙古是章嘉,西藏前藏是達賴,後藏是班禪,我們邊疆四大喇嘛。

  他給我講真話,講老實話,他叫我學佛從哪裡學起?從持戒學起,從戒定慧學起。他沒有傳授,沒有教我學密,不夠那個程度,先要培養基礎。沒有得到清淨心不能學密。成佛一定要學密,不學密不能成佛。密是什麼時候來學?一般經論是講八地菩薩,試問問你們現在是不是八地菩薩?八地菩薩就相當大學畢業,而且是碩士學位拿到了,你現在念博士班。我沒有這個程度,我旁聽行不行?旁聽也要有程度的。研究所的課程,你要曉得最低限度要有大學畢業的程度,大概可以去旁聽一下,不能當正式生。所以密法,就是講通融的,做旁聽生的,那是什麼人?圓教初住菩薩。換句話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可以當旁聽生,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沒有分,所以現在一般傳密的人他不講清楚。

  我聽說我在邁阿密講演的時候,很多同修來問我,他說法師,你這個講演要不要收門票的?他說密宗大師傳法都要收門票的,灌頂五十塊。難怪,他那個學生愈多愈好。就好像我們辦一個研究所,頒發博士學位,無條件的,沒念過書的人也可以,到這來我博士學位就頒給你了。外頭人不承認,假的。你看幼稚園畢業的時候也給他戴個方帽子,就是那種的密,不是真的,是假的。學佛學智慧還被人騙,你說這冤不冤枉?這些基本的常識不可以不知道,不能沒有。要遇真善知識,要能夠接觸到真正的佛法,我們才會得受用。

  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佛法的慧不是叫你要讀多少書,要去研究多少東西,那個不是的,那個佛法叫世智辯聰,那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自性起用,那的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它要你自性起用。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無量智慧德能,這是寶藏。人人心裡頭都有寶藏,你要懂得去開發。開發的方法,《地藏經》上講的,用什麼方法開發我們自性的寶藏?孝敬。孝敬是性德,用性德開發自性的寶藏,孝親尊師,你們諸位想一想佛法不是教學是什麼?佛法講的大圓滿,特別是密宗裡所說的,大圓滿是什麼?孝道。如何能夠達到大圓滿,師道。師道是手段,孝道是目標。

  所以學佛,真正學佛的人,你略略的明瞭了一些,諸佛菩薩在這個世間,無論他表演的是什麼樣的身分。佛菩薩不一定都是出家的,出家的太少了,在家的多。諸位要看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尊佛菩薩,出家的只有六個,其餘都是在家的。在家的佛,在家的菩薩,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在家的是怎麼成佛?他修覺正淨就成佛。佛就是覺正淨。

  最近這幾年很多人問我佛法是什麼?我就簡簡單單從佛的教義裡面歸納了十條,十句話,「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五條是佛心,如果我們的心做到了,你就成佛了,這就是佛法。「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是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的行為,四條綱領,那是佛菩薩的行為。佛菩薩的心,佛菩薩的行,後面我加個「念佛」。念佛念什麼?念前面九條。常常記住這九條,常常依照這九條去做,你在正在做的時候,你叫菩薩,你真正做到了,你就成佛了。在學習,天天在練習,這學生,菩薩是學生;佛是成就了,圓滿了。果然照這個去做,你是真的菩薩,不一定要受菩薩戒,那個菩薩戒是形式、樣子,未必是真的。真做到了,諸佛如來承認你是真菩薩,你不是假的。你受了菩薩戒,如果做不到,你是假菩薩不是真菩薩,佛菩薩看到你是冒牌的。現在仿冒的太多了,你是仿冒的,你不是真的。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勉勵自己。

  換句話說,諸佛菩薩表演在各行各業裡面,給我們世間人做榜樣,做模範。我們學佛的人,個人,是一切人的好樣子,一切人的好榜樣。我們的家庭是所有一切家庭的好榜樣,菩薩家庭,佛的家庭,最美滿的,最幸福的,要不然我們學佛幹什麼?我們的總目標是大圓滿。你在社會上,你做學生,你讀書,你是模範學生。你的學業是同學的榜樣,你的品德是同學的榜樣,你的身體是同學的榜樣,樣樣都好,這叫學佛。你經商,你開個店,是所有一切開店人的榜樣。所以佛法裡頭沒有第二,樣樣都第一。無論你從事哪一行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菩薩、佛做國王,做大臣的,文武百官都有,各行各業都有,不但如此,連宗教裡頭都有。宗教裡面基督教的牧師,菩薩牧師,佛牧師,他是牧師裡頭的榜樣,神父裡面的榜樣。你才曉得佛法智慧的教育涵蓋一切法,它這裡頭沒有國家的界限,沒有種族的界限,沒有宗教信仰的界限。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的,宗教領袖菩薩,勝熱婆羅門,婆羅門教的領袖。遍行外道,那也是個宗教領袖,都是菩薩。所以佛法不是宗教,說宗教跟別的宗教對立了,那別的宗教就進不來了。佛法是教育,教育裡頭沒有宗教的界限。

  民國五十六年,輔仁大學請我去講演,那一天的機緣也殊勝。輔仁大學是天主教的,那天有十幾位神父坐在前面的兩排,我看到很高興,我就勸這些神父學佛,皈依三寶。我告訴他們,我說你們是上帝的好兒女,你學佛上帝不會反對,為什麼?佛是老師。你看學校的學生在家有家長,他的父母那就是主,天上的主,他在學校有老師。你們是上帝的兒女,今天拜最有智慧的釋迦牟尼佛作老師,我相信上帝很開心。當時也讓我留半個小時,他們來發問。我講完之後,一個問題都沒有了,一個都不問了。我跟輔仁結的這個緣很深,所以到以後于斌主教他們這個亞洲主教團,在多瑪斯修道院辦了一個東亞精神生活研究所,他請我去講「佛教精神生活」,所以我就有很多神父、修女的學生。他們對我印象都非常好,沒有界限。

  今年二月一號我參加澳洲昆士蘭省少數民族事務局主辦的多元文化論壇,一共有十四個宗教參加,他們的局長請我到那裡去講演,我也非常高興,把佛法介紹給他們,使世界上每個宗教都能夠合作。我們在異中求同,從同的基礎上,我們來發展,來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共同來謀救社會的安全。不同的種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如何能夠生活在一起互助合作。不相同的部分我們讓時間慢慢來研究,慢慢來把它拉近;相同的地方,我們就在這個基礎上來做。我那個講演之後,所有的宗教領袖們都非常高興,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論壇,我也正式是他們的一員了。他們這個論壇每個月聚會一次,這個構想非常之好,他們負責人是猶太教的,這個是菩薩,他有這種想法。他沒有界限,他想打破這個界限來挽救社會,來謀求世界和平。所以這個人是猶太教的菩薩,猶太教裡的佛,佛在那個裡頭,很難得。所以我希望他們這個論壇能夠普及整個澳洲,然後推行到世界各國,對於世界和平決定有幫助。可以看到這個人有智慧,心胸大,眼光看得很遠。

  佛法講到修學,這個是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上,我們要怎樣做法?也就是說這孝親尊師我們要如何去做?佛教給我們的方法太多了,每部經論裡頭都講得很具體。我們今天修淨土宗,依照《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淨土宗的經論最少,主要的就這三部經,非常適合於現代。現代人繁忙,搞一大堆的經論都嚇倒了,太多了,不敢學了。淨宗的經論最少,三經一論,而三經一論最要緊的基礎就是《觀經》上講的三福。佛法提倡福慧雙修,先要修福。學佛的人不能沒有福報,福報要靠自己修。第一條,人天福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再向上提升就是進入佛法了,所以佛法是以這個為基礎。這四條做不到,換句話說,連世間好人的標準都做不到,你怎麼能學佛?剛才講了,佛菩薩是一切世間人的榜樣、典型,你人都沒有做好,你怎麼能給人家做榜樣、做典型?這個重要。所以提升,這入佛門了,「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小乘,初入佛門。再往上提升就是菩薩心,「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總共十一句,這十一句是落實在生活上,十一句每一句裡面那個深廣都是無量無邊,都可以涵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

  譬如第一句「孝養父母」,佛法自始至終,給諸位說,就是一個「孝」字。在中國大乘佛法表法裡面,中國大乘佛法四大名山,四大菩薩,九華山的地藏菩薩,普陀山的觀音菩薩,五台山的文殊菩薩,峨嵋山的普賢菩薩。我想你們有很多人都到大陸上去朝過四大名山,你得到了什麼?這四大菩薩代表整個佛法的四個綱領,從哪裡開始?從地藏開始。地是比喻大地,大地養育眾生,大地含藏無盡的寶藏。佛用它來比喻作心地,我們的心,真心本性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我們現在曉得開採,我們得到受用,得到享受。如何開啟我們自性的寶藏?地藏菩薩教給我們孝親能開啟我們自性的寶藏。

  孝親的範圍太大太大,孝養父母,父母的身體我們當然要供養,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除了養父母身體之外,我們也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心,要讓父母常常歡喜,常常快樂,這才能盡孝。還要養父母對我們的期望,父母希望我們成聖人、成賢人,父母希望我們在社會上做個好人,如果我們做不好,不孝。我們從小處的來想,我們做學生,我們的功課不好,不孝。父母操心,使父母失望。我們的品德不好,不孝。我們身體不好,也不孝。我們不敬老師也是不孝。我們不能處同學,也不孝。你才曉得孝道範圍之大。踏進社會,我不服從長官,不孝,父母憂心。我不能跟同僚互助合作,不孝。我不能夠善待部下,這不孝。然後你才知道這個孝一發揚光大是盡虛空遍法界。誰能把孝做到圓滿?成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他的孝就不圓滿。必須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圓滿大覺了,孝才圓滿。所以你才曉得這一個字徹始徹終,從開始學一直到成佛,做什麼?盡孝而已。誰來教導我們?老師,師的恩德就很大了,靠老師來教導我們。

  然後你再看看我們中國那個「孝」字,很有味道。所以我對於中國的文字,我很喜歡,我感覺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民族不能跟我們相比。我們的文字,文字是符號,充滿了智慧,叫你看到這個符號,你就會生智慧。「孝」字在六書裡頭是會意,上面是個老,底下是個子,你想想看它的意思,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外國人講有代溝,我們中國人沒有代溝。有代溝就不孝了,拆開了,那哪裡是孝?還有外國人來問我,他說「你們中國人很奇怪,對父母好還能講得過去,幾百年前、幾千年前老祖宗你們還紀念他,你連見都沒有見過」,這個他想不通的。他不知道「孝」這個字,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整體,外國人沒有這個觀念。所以你要懂得孝,先要建立孝的觀念,建立孝道的思想,孝道的觀念思想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這是孝道。所以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沒有條件的,為什麼沒有條件?一體。

  我們人與人的關係的確是一體。我的鄰居跟我很近,鄰居那一邊又是鄰居,這個鄰居鄰居就到全世界了,整個世界是一體,這個世界再延伸到其他的星球是盡虛空遍法界,一體,一體還談什麼條件?所以佛法的關懷跟愛護沒有條件,叫無緣大慈。無緣就是沒有條件的。我們今天盡自己一點綿薄的能力,幫助一切大眾認識佛法、了解佛法、修學佛法,得佛法真實的利益,我們盡心盡力的在做,沒有任何條件,應該這麼做,不這樣做就不孝,不這樣做就不是佛的學生,我們怎麼對得起老師?怎麼對得起父母?老師對我們期望是什麼?尤其想到老師對我們特別愛護,用心良苦,怕我們受到污染,特別撥出時間來指導,為的就是怕我們受到污染。

  現在這污染是心理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最後到身體的污染,所以什麼奇怪的毛病都出來了。疾病的根源就是污染。如果你身心清淨,給諸位說,決定不生病,不但不生病,決定不會衰老,這個話人家很重聽。不老不病,這真幸福,可不可以做得到?做得到,只要依照佛法理論方法去修學,確實可以做到。我的老師給我做榜樣,李老師九十五歲不要人伺候,眼睛明亮,音聲宏亮,講經說法四、五百人聽。九十五歲的時候,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燒飯,自己洗衣服,沒有人照顧他,一般人說那他好辛苦,我們看到他不辛苦,他跟年輕人一樣,這叫做幸福。有人伺候他,身體不行了,壞了,要人來照顧,身體好健康要人照顧幹什麼?真正幸福。他到最後兩年才接受學生照顧他,他九十七歲往生的。實在講他往生是提前了,本來我估計他應當可以活到一百三十歲,那麼他提前當然有他的因緣。所以是身心清淨,百病不生。飲食裡面現在都有毒,什麼東西解毒?慈悲心解毒。心地真正慈悲,什麼樣劇毒都能化解,大家不知道這個心的能力,沒有一樣東西能跟它相比。所以佛說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你的思想純正,你的身體就健康。最顯著的,我們看到的,一些退休的老人。退休之後兩年沒見面,見到他好像老了二十年一樣,什麼原因?因為他退休了,他頭腦裡想的什麼?我老了,沒用了。天天想老了,就老了。他怎麼會老的?想老的。老了就有病,一身都是病。病從哪裡來的?想來的,這是他的心理不健康,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為什麼我們李老師九十五歲都不老?因為他沒有想老,他也沒有想病,他每天只想著講經說法,他想到那個經本子,想到今天晚上怎麼講法,他沒想到他老,他也沒想到病,他就不老,他就不病,就是這麼個道理。這個道理好多人不懂,今天我在這裡傳授給諸位,希望你們記住,心清淨,身清淨,環境自然清淨。身心清淨,確實不會生病。所以生病不必找醫生,不必吃藥,藥有副作用,藥都是毒藥。現在的醫生真正有醫德的不多,醫生都是問你要錢的。

  韓館長在台灣,她眼睛有嚴重的砂眼,在台北找一個眼科大夫姓陳的,很有名的。每次去看病,給她拿一點點,看了一年都沒有看好。以後有一年她到高雄去玩,高雄有一位眼科大夫,到他那裡看,一次就給她看好了,統統拿光了,她才恍然大悟,原來台北那個醫生是叫她每個月送錢去的。他一次可以拿掉的,他就每一次給你拿一點,搞個幾年才能拿得完,你說不是要命嗎?這個醫生是個名醫,我們也很尊敬他,沒有想到他搞這一套。所以清淨心非常重要。

  所以孝道是佛門常講的大總持法門,也就是整個佛教教學的重心,整個佛法教學綱領就是一個孝道,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的,要知道的。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孝親學起,然後把孝道發揚光大。佛告訴我們孝順一切眾生,這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是地藏菩薩的發揚光大。所以你拜觀音菩薩拜什麼?學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你自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教你這個。你大慈悲心生起了,剛才講,連劇毒都化掉了,所有一切災難都沒有了,消災免難。消災免難要大慈悲心,你的心自私自利,天天給觀音菩薩磕頭禱告,供一點供果,他就幫助你消災免難,哪有這回事情?這種行為是有罪過的,為什麼?賄賂觀音菩薩,把觀音菩薩看得一文不值,貪官污吏,你說你有沒有罪過?這不懂還以為自己天天拜觀音,天天求觀音,為什麼觀音不保佑?你是天天在侮辱觀世音菩薩,你哪裡是拜觀音菩薩?不能不曉得。

  因此這早晚功課,在佛菩薩面前做早課就如同佛菩薩在我們面前,遵守佛菩薩的教訓。早課提醒自己不能忘記佛的教訓,我今天一天好好的做,早課是這個意思;晚課是反省,我今天一天有沒有按照佛的教訓去做,這樣做早晚課就有利益。絕對不是說早晨把經念一遍給佛菩薩聽,晚上再念一遍給他聽,與自己的行為毫不相關,以為我這麼多年一堂功課都沒缺,我是好佛教徒,其實說穿了,你罪過無量,為什麼?泥塑木雕的佛像,早晨就騙它一次,晚上又騙它一次,一年到頭天天騙,你想想看你幹的是什麼?學佛是學做明白人,哪裡可以做這些糊塗事情?早晚功課是我們學佛基本的課程,必須要做的。你三天不提醒,忘掉了,天天要提醒。天天要反省,反省是改過自新,改過自新就是懺悔法。什麼叫懺悔?拜個梁皇懺、拜個水懺叫懺悔,不一定,拜了之後業障還是一樣消不掉,改過自新就消掉了,那才消除業障,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所以許多同修學佛多少年得不到好處、利益,他觀念上錯了,行為上錯了,這個要謹慎。從今之後我們要改過來,曉得應該要怎麼做法,知道這是盡孝道。

  我們中國人常講「光宗耀祖,光耀門楣」,這個意思就是我們所做的是別人的榜樣、典範,讓別人對你尊敬,向你學習,效法你,這才是盡孝道,這才是佛陀真正的弟子,好學生。從這個地方提升,剛才講是觀音法門,大慈大悲,但是慈悲如果離開了理智,那個慈悲就有問題。佛法裡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佛法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為什麼?感情沒有理性,慈悲就變成禍害,方便就變成下流,所以一定要依文殊菩薩的智慧,理智。所以佛法的慈悲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然後將孝親、慈悲、理智完全落實在生活上,點點滴滴都圓滿具足。穿衣裡頭具足孝親、慈悲、理智,吃飯裡面也具足孝親、慈悲、理智,那就叫普賢菩薩。普賢菩薩表實踐,那不是理論,是要把它落實在生活上,點點滴滴都要做到,都要做得圓圓滿滿。這是普賢菩薩所代表的,他代表實行。

  四大菩薩是代表大乘修學的四大綱領,不能把他當神看待,那就錯了,那就是宗教的佛教。佛教的寺院是學校,我們一直到現代才講求藝術化,佛教在幾千年前的教學就是藝術化,他用美術、用音樂、用雕塑,乃至於建築裡面都含著很深的教學意義在裡頭,確實做到了大圓滿。一個寺廟的佈局結構都充分顯示教學的義趣在其中,你要是深入探討一下,非常有味道,它是學校跟博物館集合在一起。現在學校跟博物館分開的。佛教是博物館跟學校集合在一起,讓你一進入裡面一句話都不說,佛陀所教導的你統統都了解明白。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譬如正規的佛教道場建築,一進門第一個一定是天王殿,供的是護法神,四大天王,正規的佛教建築結構一定是這樣的。這個大殿裡面當中供養的彌勒菩薩,彌勒佛。彌勒佛的造像是我們中國宋朝時代的布袋和尚,塑造他的像,把他擺在當中,你一入門先看到他。他笑咪咪的,他代表什麼?什麼人才有資格跨進佛門?就是你進佛門的條件是什麼?他教你,第一個歡喜,笑臉迎人。第二個有肚量,他肚皮很大,有肚量,能包容。能包容,能笑面迎人的人才有資格入佛門學佛,他表這個意思。它是教育,用現在話說,它是教育的工具,現在叫做教具,怎麼能把它當作神明看待?它教我們「生平等心,成喜悅相」,這才能入佛門。

  而一入佛門,你看到四大金剛,我們叫四大天王,護法神,他教我們什麼?「東方持國天王」教我們負責盡職。我們人在這個社會上有身分,有義務,你要盡你的本分,要盡你的義務。他手上拿一個琵琶也是表法的,琵琶代表什麼?你做任何事情,緩急適中,不能過分。琵琶弦緊了會斷掉,鬆了它不響,講的中道。儒家講中庸,佛家講中道,用這個來代表。負責盡分要講求中道,不能過之,也不能不及,你說它的意思多好!這就是護你的法,我們學會了,這就護持了。我們以這種態度、精神去辦事,哪有辦不好的?「南方增長天王」是代表進步。儒家講日日新,佛法講精進。不進則退,時代永遠在進步。所以護法的,無論你的道德、學問、技能、才藝,乃至於生活品質,都要逐漸往上提升。所以佛法不落伍,佛法不是倒退,永遠站在時代的前端。天王手上拿的是劍,慧劍代表智慧,你沒有智慧怎能進步?進步一定要靠高度的智慧。

  「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這兩位是代表方法。如何能夠做到前面兩樁,智慧增長,能夠盡分盡職,做得圓滿,這兩位天王告訴你多看多聽,就是我們中國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才有能力多聽多看,我們現在講考察觀光,增長自己的學問,增長自己的技術,取人之長,捨人之短,來建設自己的社會,建設自己的國家。廣目天王手上拿一條龍,也有的時候拿一條蛇,龍蛇代表變化,這個社會事理人情變化多端,你要仔細觀察,它表這個意思。龍蛇變化,人情事理變化太大,你要能夠掌握。北方多聞天王手上拿的一把傘,傘代表妨止污染。我們今天到哪裡去燒香、磕頭,其實搞得烏煙瘴氣。一句話不要說,你看看這些佛菩薩形像,佛法的教育全都教給你了,用藝術來表法,今天懂得的人太少了。

  我在大陸上,有一次在上海玉佛寺正好碰到不少觀光的人在天王殿,在那裡觀光,那裡導遊在跟他介紹,我聽了不是味道。我旁邊也有幾個人,我就跟他們講,這一講,那些人都側個頭在聽,聽了之後,有一位法師說不錯,這個講法是很好,這個是本來的意思。所以真正要是明瞭的話,大陸這觀光旅遊人多,機會教育,他來參觀一下就給他上一堂課,他真的沒有白走,很可惜我們現在把這個都迷失掉了。

  每一尊菩薩、每一尊佛像都代表教育的意義,它的造型,它手上拿這些道具,都有很深的學問在其中,所以佛教不是多神教,有人不曉得以為佛教是低級的宗教,泛神教,你說冤不冤枉?我們時間到了,好,今天就介紹到此地。佛法裡面的東西太廣泛了,太深了,數不盡,非常有趣味,你要能夠涉獵的話,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有很大的幫助。它確實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宗教,可以說是無所不包,是一門非常圓滿的教育。我們不了解那是無可奈何,了解那有責任宣揚,有責任把這麼良好的教育介紹給一切大眾。好,今天謝謝諸位。

  問:天天燒飯洗衣,如何才能不起煩惱心?

  答:問得非常好。每天做同樣的工作一定會做得很煩惱,尤其是家庭主婦,好像永遠沒有解脫的一天,這是許多人有這個苦惱。假如你要把念頭轉一轉,你會做得非常快樂。念頭怎麼轉?因為你現在做的是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為什麼替他們做?這個煩惱就起來了。假如你要是學菩薩道,菩薩要普度眾生,菩薩道裡面第一個就要修布施波羅蜜,那麼你在家庭裡面替一家人服務就是修布施波羅蜜的時候。布施有財施、有法施、有無畏施,有三種。財施有內財、有外財。你在外面賺錢來供養一家人,這是外財。內財是我們的勞力,我們用我們的體力、智慧為一家人服務,這是你修布施波羅蜜。你把這一家整治的井井有條,有條不紊,乾乾淨淨,叫外面鄰居看到都羨慕,你們家裡這麼整齊,這叫持戒波羅蜜。持戒就是守法,你家裡做的是有法度。你能夠有耐心去做,不疲不厭的去做,忍辱波羅蜜。每一天還要改進,希望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精進波羅蜜。每天雖然做那麼多的事情,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禪定波羅蜜。菩薩的六波羅蜜就在你抹桌子、掃地、洗衣、煮飯,圓圓滿滿的,你還到哪裡去行菩薩道?你這一個家庭做好了,剛才講了,你是所有鄰居的榜樣,你就度別的眾生,鄰居再影響就影響到盡虛空遍法界,你才曉得在家裡掃地、抹桌子、煮飯、洗衣服,原來是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你要想到這個,法喜充滿,怎麼會有煩惱?

  佛法要落實在生活上,不落實在生活上沒用。以為到廟裡去捐幾個錢叫布施波羅蜜,錯了,大錯特錯!你們學的是什麼佛?你明白這一點了,你在公司裡頭上班,這工作都是修六波羅蜜。剛才講,菩薩在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各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

  問:我的生意、事業都非常繁忙,如何學佛,以及如何把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答:這個問題不必解答了,從剛才那個意思引申就得答案了。

  問:信基督教及別的宗教信仰之後,有機會的話,如何多了解佛法,這樣子會不會違背耶穌基督?

  答:不會,決定不會,耶穌基督看到了也非常歡喜,因為你做得更圓滿。我當年在多瑪斯修道院教學的時候,他們要我講佛教精神生活,我就給同學們說,我那些學生都是神父跟修女,而且程度都很高的,因為他們是研究班,學生一定要大學畢業,然後神學院讀三年才被選進這個研究所。我那個時候給他們講,我說非常可惜,你是叫我講佛教的東西,如果你要是聘請我講你們的經典,我說那你們得的受用就大了。你們的經典到我這裡來的,什麼障礙都沒有了。你們所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我都替你們解決了,但是可惜我教的不是這個課程,這是你們請我的。為什麼到我這裡問題都解決?佛法是智慧,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沒有智慧,問題擺在這裡解決不了。所以你要是真正有智慧,心地清淨,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基督教也是佛法,天主教也是佛法,都是佛法。佛法是覺悟之法,智慧之法,所以不要把佛教看成一個教。它是智慧,它是覺悟。所以上帝也是佛。人家問上帝怎麼是佛?佛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作佛」,那上帝有佛性,上帝是眾生,上帝當然成佛,這是絕對沒有衝突。

  問:現在的生活步調非常的快,如何把生活的步調稍微減慢?生活裡面也很多的煩惱,如何減少煩惱?

  答: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問題就少了。最具體的方法就是你真正能夠把電視、報紙、雜誌都不看,你在家裡行六波羅蜜。這個資訊放下,我自己行業有關的我可以知道,可以去吸收。與我行業、工作沒有關係的,不操這個心。你就每天天下太平,就很自在快樂,這是真的。你必須要放下,放下那些拉拉雜雜與自己生活工作不相干的東西,這個一定要放下,決定沒有好處。我們中國古人常講「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認識人多了,是非就多了,所以沒有必要的時候,何必去攀緣?沒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知道很好,身心清淨。當別人向你請教的時候,你有智慧就能解答他的問題,清淨心生智慧。

  問:法師提到過各種不同的宗派,初學者對於這些不同的宗派應抱何種態度?

  答:所有一切宗派可以涉獵,只求了解它,然後必須要依照自己的願望,自己的愛好,自己的生活環境,選擇一個法門,這樣修學更快樂,更自在了,這是一個方法。這裡頭關鍵一定要有好老師,佛在經上常講的,要求明師教誨。明是光明的明,不是知名度高的名,知名度高的不見得他能教你。是真正心地光明的、有智慧的,這樣的老師,那你就很幸運了,你接受他的指導,很快就能夠得利益。佛法的修學,我自己親身的體驗,三個月就不一樣,六個月就很顯著的轉變,但是一定聽從老師的教誨。

  問:家中如果有配偶是位極虔誠的基督徒,非常的慈悲,希望把全家的佛教徒都變成基督教徒。他說他非常愛我們,愛我們非常的深,他不希望我們下地獄。應該如何處理?

  答:你可以讓他先了解佛教。我在台中向李老師求學的時代遇到一樁事情。台中有一個佛教圖書館在柳川西路,是李炳老建立的慈光圖書館,每個星期三,老師在那裡講經。隔一條川,對面是三民路,有一個基督教教堂。那個時候,我在求學的時候,李老師分配我一個工作就是管理圖書,圖書館的管理員。有一天早晨來了一位客人,到我們閱覽室來看書的,沒想到他就是對面教堂裡虔誠的基督徒,跟我談起來了,也是同鄉,所以格外親切。他就想度我,認為我很可憐,拜偶像的將來都要墮地獄,他就來開導我。我就了解了,知道他的動機,我就為他沏一杯好茶,聽他教訓。他講,我都點頭。他講了兩個鐘點,我點了兩個鐘點的頭。我們旁邊還有很多在那裡看書、看報紙的人,都在那邊聽他、看我點頭,好像我們佛教的是一句話都不能對答,都在那邊聽他,所以他愈講愈高興,愈講愈得意忘形。講了兩個鐘點,他也很累了,我就請他休息一下,他也覺得可以了。

  我就向他問幾個問題,我說「我有一樁事情向你請教,你能不能幫助我?」「那沒有問題,你說你說。」我就說「假如我們批評一篇文章,是不是先要把這篇文章看一遍再批評?」「對啊,是啊!」我說「那你批評佛教批評兩個鐘點,佛經你看過沒有?」「沒有,沒有看過。」我說「我們這個地方每個星期三講經,你有沒有來聽過?」他說「沒有」。我臉就放下去了,我說「你未免大膽了點,太過分了一點。你講了兩個鐘點的話,你不怕這些在座的人笑話你嗎?」他滿面通紅就走掉了。我們那些朋友說,沒想到你最後還有這麼一招。我說我讓他發,發到極處去,再一棒打下去就沒事了。這個人不錯,第二天,他把他們的牧師帶來,非常客氣,我送了一些佛書介紹他,我說我歡迎你批評,你們精神可佩,佛教徒太多了,墮地獄的人太多了,你們能救這麼多的人,功德無量,但是你要想救這麼多人,你要研究佛經,你要來聽佛經,你不把佛經搞透徹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對佛法一無所知,你這樣的批評只被人見笑而已。他還能接受,所以我也很佩服他。

  先讓他認識佛教,了解佛教,然後再批評佛教。他真正搞明白了,佛教是智慧,連上帝都歡迎。信教跟學佛是兩樁事情。學佛絕對不影響信教。如果他是基督徒,如果是我們佛教要拉他,你改變信仰信佛教,這違背了佛教的精神,違背了倫理。就好像念書一樣,兒女背叛父母要跟我老師,哪有這種道理?沒有這個道理,這是佛教絕對不容許的,佛教對於上帝非常尊敬。上帝是一個國家的元首,佛教是教學,搞教育的。

  在澳洲就有一位猶太教長老提出一個問題,他聽我講這佛學之後,他就講這個人死了以後,罪過到最後的審判,佛教裡是講誰來負責?他們對最後的審判非常重視。我就告訴他,我說佛教是搞教育的,學生有過失,勸他的歸勸他的,沒有法律來處罰你,處罰的、做審判的是司法行政部管的,我們不管這個事情。他最後就問我,那司法是誰管的?我說你們上帝管的。這問題就解決了,我對你很尊重,你們上帝管審判。佛法是教,規過勸善,我們管教育,司法是你們的事情,決定沒有衝突。所以任何宗教徒都應該學佛,換句話說,你不學佛,你就是不求智慧,哪有不求智慧的道理?所以佛法在宗教裡頭沒有界限。明白這個道理,你家裡人要勸你到基督教去,你就歡歡喜喜去加他的教,去受洗,你在基督教裡作菩薩,把智慧送到基督教,讓基督教信徒各個都有智慧,世界就和平。

  問:如何修清淨心,及保持青春美麗?

  答:這個非常好,是我們大家迫切需要的。清淨心很重要,修清淨心最重要是看破、放下。你的心為什麼不清淨?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因為看不破,這個地方就要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裡面所說的跟現代科學發現的可以說是完全相同,現代的科學家已經了解沒有物質存在,這個理跟事都很深。現前這個現象是怎麼回事情?科學家告訴我們,波動的現象。在從前還認為真的有物質存在,現在研究到基本粒子,實際上最小的粒子已經跟波動是一樁事情。佛法裡面講物質現象從哪裡來?心動。由此可知,這個波是心波,比電波還要微細,比電波傳達的速度還要快。電波跟光波差不多是相同的,一秒鐘三十萬公里,而我們這個心的波動,這一波動,一剎那,盡虛空遍法界全都達到。現在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到心的波,但是已經知道是波動。

  我們看的相是什麼回事情?相續相,事實是剎那生滅,生滅同時。佛在《仁王經》上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是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這一剎那不止九百生滅,億萬生滅,我們從現在科學裡面體會到的。一彈指億萬生滅,那個生滅的相你怎麼能看得出來?所以佛經講不生不滅。如果真的是不生不滅,說個不生不滅就毫無意義。是生滅,生滅為什麼說不生不滅?生滅同時,你沒有辦法能夠覺察出來,所以叫做不生不滅。這個真相誰能夠看得出來?佛告訴我們八地菩薩,也就是說八地菩薩的定功、八地菩薩的清淨心才能夠看到心波的微動,在佛經的名詞是阿賴耶的生滅。我現在用這個心波的微動大家好懂,實際上阿賴耶的生滅就是心波的微動。這是事實真相,所以般若經上給我們講「一切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是真的。

  人生如夢,《金剛經》後面總結論,也是般若的總結論,「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叫你看破。宇宙人生是什麼?夢,夢是總比喻。幻泡影,幻比喻虛空,虛空不是真的,虛空是假的。你看你晚上作夢,夢中有虛空,醒來之後,虛空也沒有了,虛空不是真的,虛空是幻。世界如泡,像水泡一樣,不堅固,很脆弱的,這是講星球,世界是很脆弱的。身體如影,影不真實。夢幻泡影,每一個字比喻一樣東西。如電,如露,這是比喻存在時間的長短。他講如露,露水,早晨有一段時間存在。比喻什麼?比喻我們的相續相,像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我們身體可以活幾十年,可以活一百年,這是相續相。如露,真相,真相剎那生滅。如電,如閃電一樣。你要把這個裡面道理事實真相統統搞清楚了,你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之後,身心清淨,智慧增長。這個放下不是講把你的工作放下,生活放下,是觀念改過來,你的煩惱放下,憂慮放下,妄想放下,分別執著放下了,然後你做你的工作做得更圓滿、更自在,做得更歡喜,一點煩惱都沒有。所以懂得怎樣看破、怎樣放下,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這涉及高深的理論。

  這些理論,我讀佛經就常常想到古人,我們對古人不能不佩服。古時候科技沒有發達,今天科學技術幫助我們理解佛經上講的這個事理太多了,跟近代科技一配合,原來佛經幾千年就說明了,講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怎麼樣變化的,《楞嚴經》上講得真好、真妙,這都有,經典上都有答案。所以讀經確實能幫助你解決問題,但是讀經一定要從教育的這種角度去讀,不能把它當作宗教經典,不能把它當作神明的指引,那就錯了。

  問:八萬四千法門,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淨土法門是非常究竟圓滿的大乘佛法,請慈悲開示。

  答:「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是事實,而且這個法門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不僅僅限於佛法,所有一切世間法都包括在其中,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這才是究竟。如果說佛法跟基督教比,佛教高,基督教低,這就不平等,這個心就不清淨。甚至於跟妖魔鬼怪也平等,這叫真平等。理上平等,事上平等。不平等從哪裡生出來的?佛說從妄想分別執著生出來的。假如我們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不但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平等,佛法跟所有宗教、學說、一切眾生,沒有一樣不平等的,那才叫稱性,你才看出佛法的大圓滿,你才看到佛法與十法界所有一切眾生絕對沒有牴觸的,都是圓融的。問題都出在妄想分別執著,《金剛經》上說得非常具體,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只要有這個東西就有高下,離開四相就沒有高下。

  那麼我們曉得理上平等、事上平等,現在要我離開四相,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我做不到,這是事實。如果佛一說,我們馬上做到了,那各個都成佛了,各個人都證大圓滿了,就是這一關太難。因此在一切法門裡頭我們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法門來修學,那麼佛告訴我們念佛法門在所有法門裡頭修學是最方便的,因為它不講求儀式,也不講求這些規矩,行住坐臥都可以念,這個就太方便了。什麼時候都可以念,什麼處所都可以念,什麼環境裡頭都可以念,這個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太大了。另外一個是它的經典少,經典的文字少,很適合於現代人。許多這大經大論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涉獵,去讀誦,去研究。淨土經典是文字少,數量少,我們容易涉獵,容易讀誦。雖然它文字少,可是裡頭義理是圓滿的。這個對我們現代人,在現代這種生活方式,我們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精神上有很大的壓力,有這麼一個方便的方法,對我們來講,我們就有受用,我們就得到方便。這是我們選擇這個法門的理由。

  第二個,我們選擇這個法門也是遵守老師的意思,我們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佛在《大集經》上告訴我們,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就是佛離開我們之後,佛法延續也講法運,我們講人有命運,國有國運,世界有世運,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會傳一萬二千年。他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正法就是佛滅度之後一千年,第一個一千年裡面,我們真正能夠守法,能夠持戒,就有成就,就能夠得定,就能夠開悟證果。到像法時期,人的根性就差了,差在哪裡?妄想多,煩惱多,比前面一代多,靠持戒這個法門就沒有辦法成就,就修定。中國佛教的特色:禪定。佛教傳到中國來正好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一千年,第二個一千年「像法,禪定成就」,所以禪在中國就發揚光大,超過印度,傳到韓國、日本、越南,這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末法一萬年。佛滅度之後第二個一千年以後,這是末法時期,末法一共有一萬年。依照中國歷史的記載,佛滅度到今年是三0二三年,如果從外國的算法才兩千五百多年,不管是中國算法、外國算法,總而言之,都是末法時期。

  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末法時期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比從前更嚴重,修學那些法門有困難,修清淨心有困難。這個法門是帶業往生,也就是說不需要很高的那個清淨程度,達到它的邊緣我們就有辦法超越三界,就有辦法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這是佛對我們的教誨。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聽從佛的話。佛教我們在這個時代要選擇淨土,我們就選擇淨土,這個也是很如法的。但是淨土教也要明理,如果不明理,這一句佛號念得還是不相應,所以我勸同修們先從讀經下手。

  讀經,經要讀熟,熟的意思在哪裡?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心裡一個念頭馬上想到經上佛的教訓,這個事情我可不可以做?這個念頭我可不可以起?佛不准我們起這個念頭,不准我們做這個事情,我們決定不做。佛教導我們要起這個念頭,教導我們要做這些事情,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你經不熟,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會拿得住這個標準?經典就是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標準,是我們生活、工作的標準。我們如果把經典的教訓、理論完全都做到,給諸位說,你就是阿彌陀佛,你就是無量壽佛,那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成什麼問題?當然沒有問題。經是要去做到的,不是去念的,念了沒用,這是同修們千萬不能發生誤會。我一天念十遍,我已經念了一萬遍了,如果沒有做到沒用處。要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你就成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