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教 (第二集) 1980 美國阿拉巴馬 檔名:17-007-0002
今天我們接著看第二頁。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最大的差別就是菩提心。大乘人一定要發菩提心,小乘人沒有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這是修學大乘一定要有的。四願實在說只有一願,第一願最重要,「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眾生」在佛法裡面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廣義的說法,也就是這個名詞的本義,一切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都叫做眾生,這就不僅包括動物,植物、礦物,所有一切自然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所以這個名詞的定義非常廣泛。就狹義而說,專指有情,我們現在講動物,這個說法從人的範圍擴大多了。四弘誓願主要是講有情眾生,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動物,有感情的。「度」這個字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幫助他、協助他,他有苦難我們幫他解決,他有迷惑我們幫助他破迷,度眾生就是幫助一切眾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為社會服務,為大眾服務,在佛法都是用「度」字來含攝,這個願非常的廣大。
為了要幫助一切眾生斷煩惱成佛道,你本身要有能力,否則的話,有這個願沒有能力,這個願是空的,這個願永遠不能實現。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幫助眾生、造福社會?中國人常講「品學兼優」,要有良好的品德與學問。底下兩願就是培養自己的品德學問,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是成就自己的品德,「法門無量誓願學」是成就自己的學問,有品德、有學問才能造福社會。
末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什麼要有這一願?沒有這一願,我們對於社會、對於眾生的貢獻不能夠圓滿,為什麼?智慧、品德沒有達到最高峰就不會圓滿,所以一定要成就佛道,成佛道就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由此可知,後面三願都是要圓滿第一願,四弘誓願是以第一願為中心。
修學大乘佛法都稱之為菩薩,菩薩一定要發菩提心,一定要具備這四大弘願,這四願就是菩提心。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給我們解釋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給我們講的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說的名詞不相同,意思是相同的。如果我們把這兩個說法合起來看,菩提心的意思就很清楚。
菩提心跟儒家所講的「誠意、正心」確實完全相同。儒家講「誠意」就是菩提心裡面講的「直心、至誠心」。儒家講「正心」是把菩提心的深心跟大悲心合在一起,合成一個;佛法也就是把儒家「正心」分開來講,分開成兩個,兩個就更詳細。直心就是菩提心之體,就是至誠。至誠,誠的定義,過去曾國藩在讀書筆記裡面給「誠」下了個定義,這個定義非常符合佛法所說的,他的定義說「一念不生謂之誠」,也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那是「誠」。如果心裡頭有一物,這就不誠,就不是真心。真心起作用,這個作用一個是對自己,一個是對別人,對自己就是深心,深心就是清淨心,對自己心地清淨,這是最高的享受;對別人就是大悲心,大慈大悲。《觀經》裡面講「迴向發願心」就是大慈悲心。將自己所做一切功德與大家共享,這叫「迴向」。「發願」,就是前面的四弘誓願,發願能夠利益大眾、造福大眾,這個心量非常廣大。
真正要將菩提心顯發出來也不是個容易事情,每個人都想發這個心,心發不出來,實在講這個心是我們自己本來具足的,六祖大師說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來具足的現在為什麼發不出來?佛跟我們講有障礙,必須把這個障礙去掉。障礙是什麼?一個是煩惱,前面講的斷煩惱,另外一個就是所知,所以有「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兩種障礙,一個叫「煩惱障」,一個叫「所知障」,障礙我們自心本具的菩提大覺,所以心發不出來。儒家講的也是講這樁事,所以在「誠意正心」之前有「格物致知」,實在講儒家的格物致知就是佛法裡面講的破煩惱障、破所知障。「物」就是物欲,就是欲望,格物就是把物欲捨棄,把物欲放下。「格」是格鬥,我們要跟五欲六塵格鬥,一定要戰勝它,也就是要克服它。「格物」就是佛家講的「斷煩惱」,「致知」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學法門」,然後意才能誠,心才能正。誠意正心底下的效果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就是以平等心看待天下一切眾生,這就是大乘佛法常講的佛知佛見。佛菩薩是以清淨心、平等心來觀察世間。儒家實在講是提出個大綱,而佛法講得非常詳細。
大乘佛法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它修學具體的大綱就是「六度」,六度的綱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在《華嚴》說得特別詳細。《華嚴》用十代表圓滿,所以它把六度也說成「十度」,「十度」是後面再加「方便、願、力、智」,實際上這四種都包括在「般若」裡面,所以是把「般若」這一度展開詳細說。
「布施」非常重要,也就是修學的手段,非常重要。我們在《金剛經》,尤其是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對於布施說得特別的詳細。江居士一生專攻《金剛經》,在《金剛經》上下了四十年的工夫,他的註解可以說是古今《金剛經》註解的集大成,你看他這部註解等於是把古今一百多種註解都看了,這是很難得、很好的註解。初學佛的人如果著重在佛學常識這一方面,那《金剛經講義》就非常好,法相名詞、專門術語都解釋得很清楚,所以可以把它當作佛學常識來讀。布施歸納起來講,有三大類,第一種是「財布施」,第二種是「法布施」,第三種是「無畏布施」。
我在過去初學佛的時候,第一次跟章嘉大師見面,我那個時候很年輕,二十六歲,見章嘉大師。我見他的時候,我告訴他老人家「佛法很好,我很幸運,很想學,有沒有方法讓我很快的就能夠得到?」章嘉大師教學的方法是道道地地中國過去祖師大德傳統的教學法,他就一點都不囉嗦。我提出這個問題,他看著我,很注意的看著我,看了半個小時。他看著我,我看著他,看了半個小時。實在講這是他的一種方法,用這個方法把你整個情緒、心境定下來,半個小時就說一個字。我們在等,很專心、很用心的在等他開示,等了半個鐘點,他說了一個字,他說「有」,有方法,說了一個字又不說話了,又等了差不多有五分鐘,時間沒有那麼長了,他老人家慢吞吞的說了,「看得破,放得下」,他說的語氣很慢。我們是沒有這個修養,沉不住氣,我立刻第二個問題接著問,「從哪裡下手?」他老人家說了兩個字,「布施」。第一次見面,我跟他在一起坐了兩個小時,沒有講到十句話,很受用,那種氣氛攝受能力非常難能可貴,過去沒有這種經驗,這個話一個字一個字能夠叫你永遠記住不忘。他跟其他一般人解答問題不一樣,向其他的法師大德們請教問題,他跟你說了很多很長,說到最後不曉得他說些什麼,章嘉大師言語簡單。由此可知,布施可以說是菩薩從初學一直到成佛都不能離開。
我那天離開,章嘉大師送我到門口,非常慈悲的跟我說,他說「我今天跟你講了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他叫我去做六年。我們第一次見面,還真聽話,就真去照做,做了六年果然就有感應,這個感應就是出家的因緣,自己就曉得好像出家因緣成熟。那時我在台中,我跟同學們講,大概六個月之內一定出家,我說這個話不到一個月,一個月之後台北就有法師請我出家,前後一共請了九次,我看他心很誠就答應了。所以我出家不是我找師父、找廟,是師父請我的。因為我出家是有很多條件的,決定不趕經懺,決定要給我時間研究經典,我要走弘法的路,我不做法會、不做經懺佛事。到台北出家,我每個月要到台中去住一星期親近李老師,那麼往返台中的費用寺廟要幫我負擔,很難得,大概在台灣這種特殊的例子找不到。條件統統談好了,我就答應出家,所以有預感。
佛告訴我們布施,你只要修這個因,後面必然有果報,財布施的果報是得財富,發大財的這些人是前世修的財布施。法布施得智慧,你所懂的方法、技能能夠很歡喜的教給別人,傳授給別人,這是法布施。法布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這個世間有許多很聰明的人是前世修的法布施。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無畏是說有一些眾生身心不安有恐怖,你能夠保護他,使他離開恐怖,這叫無畏布施,所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我們觀察這個世間有很多確實是富貴人家,有地位、有財富,並不很聰明,這就是他前生修的財布施,偏重在財布施,法布施少,所以就得這個果報。有些人非常聰明,但是一生生活非常清苦,這樣的人就是佛法講的他前一生的法布施多,財布施少,所以他有聰明智慧沒有財富。在我這一生當中所看到的,我看方東美先生是前生修的法布施多,沒有修財布施,所以一生很清苦。他在台大當教授拿了一點薪水,他告訴我,有的時候遇到好的參考書想買沒有錢買,清苦到這個程度。
他是真正有遠見,三十多年前我們親近他的時候,他也常常講台灣的教育全盤失敗,他說以後的麻煩大了,在那個時候說我們還沒有很深的體會。他告訴我們,台灣是個小島,是個海島,在這樣一種地區、地域之中,大學只要有兩所就夠了,不應該辦這麼多大學。大學辦多了,大學是訓練培養通才,將來這些人才都出來了,到時候沒有那麼多位子坐就要造反了,就要打架了,社會問題就嚴重了。三十年前講的,三十年之後我們就看到了,他的眼光很厲害。三十年後這種台灣動亂的社會現象就出現了,三十年前就看出來了。他說應當向科技發展,一個海島只有兩個方向,一個向海上,一個是天空,他說我們應當多多的培養航海、航空人才,往造船、造飛機的方向努力。實在講如果三十年前我們政府採取他這個做法,今天台灣是世界上第一強國,那個富有是決定遠遠超過日本,我們是造船的王國、造飛機的王國,那還得了!中國人有的是聰明智慧。向這一方面去研究發展的確是非常好的一個方向,可惜教育機構沒有採納他的意見。真正有學問、有遠見,那麼一生非常清苦,佛經一對照,這就是前世法布施修得多,財布施修得少。所以布施,我們要想自己財富不缺乏,財用夠就好,智慧增長,健康長壽,佛告訴我們要修因,那三種是果報,不修因哪來的果報?果報是從修因當中得到。
第二,「持戒」,持戒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守法。戒律就是生活規範,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講的法令規章,這一定要遵守,大家都不遵守,社會就亂了,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定要培養守法的觀念。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這一定要遵守。我們中國人很奇怪,到外國很守法,買東西排隊規規矩矩,可是一回到中國之後他就不守法了,一點秩序都沒有。由此可知,守法不是不能做,好像在中國社會沒有這個習慣,實在講外國人這種守法的觀念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它的精神只有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小乘戒,眾善奉行是大乘戒。大小乘從哪裡分?小乘戒就是專門對自己,不是對別人,大乘戒不是對自己是對別人,大乘是利益一切眾生。小乘是獨善其身,兼善天下是大乘。所以大乘戒是眾善奉行,與一切眾生有利益的事情我們要盡心盡力去做,為什麼?盡心盡力去做就是布施,我用我的財富去做是財布施,我用我的智慧去做是法布施,我用我的勞力去做是無畏布施,三種布施具足,所以果報很圓滿。一定要為一切大眾犧牲奉獻,一定要這樣去做。自己清心寡欲,欲望愈少,生活愈是愉快,這是一定的道理。中國古人所說的「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於人,這個身心自在,這是真正的幸福美滿,但是一定要發心貢獻社會,無求於人還是要貢獻社會,這是佛法的精神。
關於戒律,佛講得很多,在三藏裡面它稱之為律藏,由此可知,佛對於社會秩序與人際關係非常重視,這才能夠確實保障世界的和平。佛經裡面主要是講原理原則。因為這部分是我們的生活規範,所以佛也講得很微細,這個微細的解釋制定許多戒條,就好像法律條文一樣。諸位一定要知道,它是當時三千年前印度那個生活環境裡面制定的,現在時代變了,我們今天的思想、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統統都變了,所以那些戒條已經很不適用了,適用的戒條不多,不適用的佔大部分,所以戒律一定要講求現代化、本地化,精神不變,條文可以修訂的。所以戒律傳到中國,這唐朝時候,百丈大師給中國寺院定了一個清規,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中國叢林制度是百丈跟馬祖兩個人創始的。馬祖道一禪師,《六祖壇經》上有他的老師,他的老師是懷讓,懷讓的學生就是道一和尚,他姓馬,禪宗裡頭稱他為馬祖,不是台灣的馬祖,跟那個完全不相同,這是道一禪師。這個清規就是戒律的中國化、本地化、現代化,因此以後在中國每一座寺院都有它自己的規約,所以你曉得這個精神就知道它的可貴。
我們到外國一定遵守外國文化。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地區,他們的風俗習慣、道德觀念,都包括在持戒守法裡,我們能遵守,跟當地人、當事人融成一片,他們就很樂意接受佛陀的教育。所以我見到有一些法師大德到國外來弘揚佛法,法緣很不殊勝,沒有人聽。第一天有人聽,人愈來愈少,講了三、四天都沒人了,什麼原因?說實在話,他所講的佛法沒講錯,按照古人的註解去講怎麼會講錯?沒講錯,不過講的不合時代。他叫人學佛,譬如我們選唐朝人的註解,好註解,叫外國人去做中國人,還得要做中國唐朝的人,這怎麼行!怎麼能接受?當然不能接受,所以雖然講得沒錯,但是不契機。所以給中國人講有中國人的講法,跟外國人講有外國人的講法,必定要符合他們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這樣他聽起來就有興趣,所以佛法要靈活運用。
《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佛無有定法可說,所以佛法是活的。我常常比喻佛法像一棵樹,樹根、樹幹不變,枝葉花果年年發新芽,年年開新花,年年結新果,那是新的。這就是經典文字是不變的,講解是千變萬化,同樣一部經,漢朝時候是一個講法,當時人得利益,到唐朝時候又是一個講法,你看漢朝註解跟唐朝註解裡面的講法就不相同,為什麼?它要適合當代人。假如漢朝的註解唐朝還能適用,唐朝人何必要註新的註解?何必找這個麻煩?就是雖然在一個地區,時代不相同,需要不一樣,講法就要有變動,還是一樣的經文,講法不一樣。那麼到宋、元、明、清,你看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解釋法,經文沒有動,在應用的時候它有無量義,這稱之為「經」,超越了時間、空間,這是很了不起的。它的文字是活的不是死的,所以對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講法,對日本人有日本人的講法,對美國人有美國人的講法,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才能利益眾生。所以佛法一定要開智慧,開智慧一定要心清淨,清淨心起作用,這是通權達變,你才能夠運用自如。這是舉戒律的一個例子,所以它是講的原理原則,原理原則決定不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戒律是手段,布施、持戒都是手段,乃至於忍辱。佛法到中國,翻譯的時候,六度裡面,意思就是「忍」,為中國人特別加上「辱」,因為佛法到中國來之後,看到中國人有一個很嚴重的執著,中國古人所講的「士可殺,不可辱」。士是讀書人、知識分子,殺頭沒有關係,侮辱不行,把侮辱看得比死還要重,所以你看得這麼重,翻經的時候就翻「忍辱」,辱能夠忍那還有什麼不能忍?沒有不能忍的,所以就採取「辱」。這個字實在講是專門對中國人而翻的。這是叫我們要忍耐,無論什麼事情。忍耐又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自然的災害,我們要忍。第二種是人為的加害,也要忍受。第三種就是修學,讀書修學也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你的學業不能完成。大學四年,你得有四年耐心,沒有四年耐心你學業不能成就,學佛法的時間更長,所以一定要有長遠心、有恆心去學。
「精進」,「進」是進步,永遠在進步,不斷在進步,而且精,精是精純,這才能夠達到底下一個目標,就是「禪定」。定從哪裡得來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才能夠得定。通常簡單講就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細講,禪定前面的預備功夫就是布施、持戒、忍辱。布施簡單講就是放下,放下什麼?把心裡面的妄想、執著、煩惱、憂慮、牽掛統統放下,我們的心才清淨。無論是自己獨處或者是與大眾接觸,我們守法,守法就不會有外面干擾。更能夠忍辱,縱然有人對我們誤會,我們也不必去計較,這樣心才真正能夠定得下來,功夫成就了。定能生慧,「般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覺,所以智慧是從定得來的,定是前面四種功夫成就,這是大乘菩薩修學的六大綱領。
修行是修正行為,這一定要認識清楚。現在有很多人認為修行一定是每天念經、念佛、拜佛,那只可說是修行裡面的一種方法而已,無量無邊的方法之一。我們要不要這樣做?不這麼做也一樣。真正修行在哪裡?起心動念。我的想法、看法錯誤了,立刻要回過頭來,修正過來,這叫修行。真正修行是在心地下功夫,是在生活行為,寺院裡面做的課誦那是形式,在寺院裡面這個形式是必要的。我們在家學佛有早課、晚課,早晚課在初學人來講是必要的,到提升到一個境界這就不是很重要了,不注重形式。初學的人,形式是提醒自己,早課是提醒,提醒自己今天不要忘記佛給我們說的教訓,我們要做到。晚課是做反省的功夫,我今天有哪些做到、有哪些沒有做到,沒有做到的希望明天能夠做到。所以早晚課真正用意是在此地,早晚課絕對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所以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反省,改過自新。
「十大願王」,《華嚴經》普賢菩薩,這可以說是大乘佛法裡面最高級的境界,那些菩薩們修行的綱領,這是十大綱領,稱為十大願王,第一個是「禮敬諸佛」,經上跟我們說得很多。諸佛是誰?哪些諸佛?佛在《華嚴》、《圓覺》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這個十願是很不容易,要把我們以對待佛這樣最恭敬的心對待一切眾生。你對任何一個眾生不敬就是不敬佛,這一條是真難修,所以這是大乘佛法高級菩薩來修的,真正是平等心,所以對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沒有不恭敬,是一個清淨的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佛這樣教給我們,實際上儒也是的,《禮記》翻開來第一句就是這個意思,第一句是「曲禮曰:『毋不敬』」,就跟普賢菩薩這一條完全相同,所以佛法到中國會被中國人這樣的熱愛接受真的是有道理。孔子跟釋迦牟尼佛沒見過面,沒有會談過,他們的見解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觀念、方法都相同。教我們禮敬,敬是本性、性德,對人要敬,對物要敬。對物,譬如桌子,你每天把它擦得很乾淨,擺得很整齊,這是對它的禮敬。對事,任何一樁事情你決定盡心盡力、認真負責,這是對事的禮敬,不在乎這個事做得圓不圓滿,盡心盡力即使不圓滿也是圓滿。所以這個十願都是以人、事、物為對象,所以稱之為大願,都是恭敬心、真誠之心。
第二,「稱讚如來」。稱讚跟禮敬就不一樣,禮敬是完全沒有分別,完全平等,對好人禮敬,對惡人也禮敬,惡人也有佛性,他不是沒佛性;對佛菩薩禮敬,對妖魔鬼怪還是禮敬,應當要平等的禮敬。不能說佛菩薩我要對他特別尊敬,他一天到晚做惡事,壞人,我對他就差一等,這是凡夫心,這個心不平等。你的心不平等就是還有迷,還沒有覺悟,真正覺悟的心是平等的。「稱讚如來」,如來跟佛有什麼兩樣?有兩樣,佛是從形相上講,這個沒有分別,如來是從本性上講,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人的思想言行與真如本性相應,我們應當要稱讚,與真如本性相違不能稱讚,禮敬而不稱讚,這個諸位讀《華嚴》就能了解。
《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這五十三個人是什麼樣的人物?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實在講就是代表我們現實的社會。我們從早到晚所接觸的各行各業,這些人物裡面有行善的、有造惡的,所以這五十三位菩薩裡面確實就是表現這個。五十三個人以出家身分出現的有五位,其餘統統是在家,有從政的、有經商的、有做工的、有教學的、有做醫生的、有航海的,還有天文學家的,樣樣都有,各行各業都有,有婦女也有小孩。這些人,有些人的思想言行是正確的,有些人所作所為不正當,善財童子對他有禮敬沒有讚歎,所以我們講讚歎如來,如來是講性德。這五十三個人,善財童子對三位菩薩不讚歎,第一位是勝熱婆羅門,這個人代表愚痴,他做事情愚痴,所以善財童子尊敬,一樣的禮敬,對他沒有讚歎。第二位是甘露火王,這個人代表瞋恨,脾氣很大,稍稍得罪,他就要懲罰,很嚴重的懲罰,殺人如麻,善財童子也恭敬,不讚歎,這個行為不讚歎,與本性不相應。第三個人是伐蘇蜜多女,她是妓女,所以善財童子對她很尊敬也不讚歎。這是代表貪、瞋、痴。
所以五十三參實在講就是我們眼前現實的社會,社會裡面一切人、一切事物我們要禮敬,但是他所作所為是善的,對這個社會有利益,我們讚歎他,如果對這個社會不是個善行,是不善的,我們對他禮敬不讚歎,差別在此地。所以《華嚴經》末後的四十卷,可以說就是這十大願王如何運用到生活上,如何運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做出一個樣子給我們看。所以方東美先生對這部經是讚歎備至,他說《華嚴》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學概論,他說它有圓滿的理論,有周密的方法,後面最難得的還表演,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這真正是難得,是最圓滿的一部好書。
第三條,「廣修供養」。供養就是布施,布施而稱之為供養,這是講有恭敬心,布施裡頭不見得有很恭敬的心。因為前面有禮敬諸佛,布施又加上禮敬就是供養。
「懺悔業障」,什麼叫做業障?障是障礙,障礙了我們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障礙去掉了,本性的智慧德能就透出來了。像六祖開悟了,開悟是什麼?障礙去掉了,本性顯露了。他向五祖提出他的心得報告,這是五祖在半夜傳法給他,這是講《金剛經》,《金剛經》沒講多少,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悟了,障礙就去掉了,下面不要講了,下面都通達了,什麼經都不要講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通達。所以他提出他的心得報告,「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心本來是清淨的,不是從外頭得來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自己心中,世出世間法裡頭沒有一樣缺乏,智慧、功德、才藝、能力,樣樣不缺乏,是我們一般世間人讚歎神的話:「全知全能」,自性是全知全能。末後一句話說得更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虛空宇宙這萬法從哪來的?都是從自性變現。
所以現在我們自性不能起那麼大的作用就是因為有障礙,這個障礙就是業障。業障有兩大類,前面所講的煩惱障、所知障。怎樣懺悔?我們每天在佛菩薩面前磕頭拜懺就懺掉了嗎?沒這回事情,我看你是愈拜業障愈多,真的是搞錯了。諸位要知道,心清淨就沒有業障,障礙就去掉了。修覺正淨,業障就消除,這叫做消業障。就好像我們拜梁皇懺、拜水懺,夏蓮居老居士也用這個來接引初機,喜歡拜懺,我編個本子給你拜,夏老居士特別編了一部《寶王三昧懺》,這本書的經文是夏老居士會集的,《寶王三昧懺》跟《淨修捷要》都是他編的。經是講理論的,懺跟捷要是修行的方法,所以解行都在一本,特別印成一本便利於專修淨土的同修們用,專修這一本就夠了,全都在其中。我們這個本子印了很多,供養大眾。諸位要知道念佛就是懺悔業障,讀經也是懺悔業障,心裡頭的妄想、雜念多,業障很重;妄想、雜念少,業障就輕,所以你要曉得什麼叫業障,怎麼去懺除,心真正清淨就沒有業障。
第五教給我們「隨喜功德」,這是特別對治眾生的嫉妒心,嫉妒心是大煩惱。所以佛教給我們見到別人的善行,見到別人的好事,不但不要嫉妒,應當要生歡喜心,不但要生歡喜心,應當盡心盡力幫助他,成人之美,要有這個心量。為什麼?他好,不是他一個人好,他會帶給整個社會好,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幫助,不可以嫉妒,嫉妒就是造罪業。現在教育裡面不講這個,都講求追求各人的利益。實在講中國古代的教育是教人念念要想到大眾的利益,想到國家社會整體的利益,中國古代教學,儒家是教給我們這個,就是在形式上也表顯得很明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從前做官,做地方官吏(縣市長、父母官),他要「作之親、作之君、作之師」,所以地方官吏有這三個使命。「親」是什麼?要把老百姓看作自己的子弟,這樣去關心他,這樣去愛護他。「君」是領導人,你要去領導他。「師」是老師,你要教他。比現在講公僕這個意思殊勝得太多。僕是僕人,這個關係哪有父母對自己家人那麼樣的親切,不一樣。做官戴的帽子叫「進賢冠」,這帽子像樓梯一樣,後面高出來,前面低一級,後面高一級,這代表什麼意思?代表念念當中希望底下一代要高過我們,我們的社會才有進步,國家才有前途,所以天天看著這頂帽子就想到要培養底下一代,希望下一代超過我們。現代人不去研究,不去探討,一句話把它抹殺掉,「專制」,這就很糟糕,它並不專制,所以人家問我贊成什麼制度?我說我還是贊成皇帝,皇帝出來了,天下太平,老百姓真正享福。這是講的「隨喜功德」,現在的話說「成人之美」。
第六是「請轉法輪」,佛法教學是用法輪來表法,換句話說,「輪」在佛教裡面是標誌。通常佛門裡標誌有三種,一個是「卍」字,一個是蓮花,用這三個來代表。「卍」字代表吉祥,萬德吉祥。蓮花代表清淨,代表超越。蓮花的根生在泥土裡,泥土是染污,染污代表六道,蓮生出來之後,它當中有清水,從泥裡面長出來,水代表四聖,這就是十法界。水代表四聖,四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蓮花開在水的上面,這就是超越十法界。由此可知,佛教給我們,《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法是手段不是目的,你不能執著,到最後佛法也捨掉,你才頂天立地。所以它是代表這個意思,也就是到了真正的清淨,連佛法都不染。我們在沒有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我們要,這好像過河一樣,在沒過去時我們要船,過河了,這船就不要了。佛法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恢復你自己的自性,你自己自性圓圓滿滿恢復了,一切諸佛之法都不要了。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沒有牽著我們鼻子走,不是說它那個是正確的,你要不捨它,那你糟糕了,不捨它,你永遠不能達到目的地,就好像我過河要坐船,捨不得離開船,那你怎能到達彼岸?到達彼岸一定要把它捨掉,所以到最後佛法也要捨。佛法給我們做一個工具,不是目的,這要曉得。這講得的確是合情、合理、合法,實在叫一切眾生得利。
蓮花代表清淨,法輪代表空有不二。輪是圓,諸位曉得有圓周,圓心就是「空」,但是不當作「無」講。空是有,雖有沒有痕跡、沒有形相,所以叫空。《心經》裡面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有」從哪裡來的?「有」從空來的,所以它不叫無中生有,叫「空中生有」。空是有,空不是無,無不能生有,空能生有,所以空叫真空,有叫妙有,空跟有是一不是二,這非常難懂。我們今天把空跟有分成二不是一,所以這個裡面問題就很多,許多問題就產生,如果哪一天曉得空跟有是一不是二,就是夢醒了。《心經》雖然很少,二百六十個字,非常難懂,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華。現在差不多學佛的人都會背誦《心經》,都念得很熟,意思很難懂。法輪代表佛法,佛法是講「性相一如,空有不二」,所以用輪來代表。請佛講經就是「請轉法輪」,「轉」是從那個地方運轉給我們,就是把佛的知見傳授給我們,「轉」就是有傳授的意思。
第七,「請佛住世」。畢竟我們一般人不是天才,不可能佛給我們講一次、二次我們就開悟了,像六祖那樣的天才在中國歷史上也很難找得到,像他那樣可以,聽一次、二次他問題就解決了,大多數的人不行,必須要長時間的學習、薰修。換句話說,親近老師就很重要,希望老師住下來,不要離開老師,我們能夠有長時期跟他學習才能成就,所以這是要「請佛住世」。中國、古印度都重視人才,人才是國之寶,真正的國寶是人才,所以一個國家、一個領導人,賢明的領袖能夠重視人才,他的國家一定興盛,如果不重視人才那必然衰退,這是一定的道理。重視人才、培養人才、運用人才,讓人盡其才。「請佛住世」,就是長期在這個地方教學,這是佛門常講的建立佛法。
道場等於現在的學校。我前年到大陸,大陸佛教會趙會長,趙樸初,我們遇到之後,他對我也非常的客氣,請我吃飯,我們談了四個多小時,於是我了解大陸上現在的佛教政策。他告訴我,佛教的寺廟經過文化大革命,破壞得非常徹底,比佛教在歷史上講的「三武之難」還重,有許多寺廟完全變成平地,已經看不到了,什麼都沒有,破壞太徹底了。現在的政策是三百年以上的寺廟,有歷史的或者是知名度很高的優先恢復,所恢復的都提供做觀光旅遊。我跟他講這個做法我很同意,我說如果要我來做,我也是這麼做法,為國家帶一筆收入。講到觀光,中國大陸的觀光資源世界第一,江山之美好,全世界都沒得比,所以一定要開發出來,吸引觀光客給國家帶來收入。
那些地方說老實話不能修道,天天觀光客那麼多你還修什麼道?不能修行了,不可以修行了,所以我建議另外再建道場,建道場不必建宮殿式的,建學校。他現在在全國有不少的佛學院分布在各省,我提供他一個構想,我說佛教有十個宗,每一個宗建一個學院,十個宗合起來就是一所佛教大學,佛教大學的校本部可以設在北京,各個佛學院可以分布在各省,但是建的時候要建現在學校的方式,不要建宮殿式的寺廟,做為佛學研究工作,使全世界研究佛學的,我們這裡能提供場所、提供設備,這是很好的做法,也能夠叫全世界學佛的都能到中國來學習。這十個學院是一所學校,學院附近的就是修行道場。
修行道場,夏蓮居居士提倡的這個名字很好,淨土宗「淨宗學會」,這個很好,學院就「淨宗學院」,修行的道場就叫「淨宗學會」。禪宗的,「禪宗學院」、「禪宗學會」。這個寺院的名稱全都不要了,這都看不懂,一講到「寺」就認為是迷信的。我們今天叫「學會」,這是新名字,不至於叫人誤認為這是迷信,所以「名不正,則言不順」,把這個名稱改過來。就是不要多,現在交通便捷、傳播工具發達,我們只要設個學院、設個道場就夠了,可以能夠把全世界的佛教引導過來。我給他這麼一個構想,他聽了之後也很歡喜,但是有沒有做我還不曉得,今年下半年我有時間再到北京去看看,問他有沒有去做。古道場全部開放觀光,修學道場另外找地方新蓋,這樣才能把佛教真正復興起來。這個復興純粹是傳統的教育,佛陀教育不是宗教,把宗教給擺脫了實在講是無量功德,那是大好事。
十願前面七條是願,後面三條是迴向,後面是「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我們要學這個樣子,誰是我們的樣子?佛是我們的樣子,我們要學得跟佛一模一樣,菩薩是我們的樣子,所以寺院裡面供設的佛像就是個樣子,就是叫我們常想我們要學他,學得跟他一模一樣,自利。對人要「恆順眾生」,要能隨順眾生,與眾生不要有衝突、磨擦,和睦相處,任何問題都能夠解決,都可以融通,沒有對立。凡是對立的都是對於問題沒有透徹的理解,真正理解不可能有對立,對立都是產生在誤會,誤會就產生對立,才會有衝突。所以這個世界是圓融的,人生實在是美好的,佛教給我們「恆順眾生」。末後,「普皆迴向」,這是講自己的心量無限量的擴大,把自己的心量拓開,自己所有的成就與一切眾生共享,這是迴向。
下面第五小段是講課程標準,佛教裡面的課程標準有三大類,就是戒學、定學、慧學,那麼在佛教經典裡面就是三藏經典,戒學是律藏,定學是經藏,慧學是論藏。那麼又分為小乘與大乘,小乘有聲聞、有緣覺,分為這兩大類。聲聞就是完全接受佛教學而成就的,緣覺不是經過佛教學,是他自己進修學成的。你雖然不是跟佛學的,或者跟其他人學的,或者自己自修的,到達這同樣的程度佛完全承認,不一定說你一定要跟我學,不跟我學我就不承認,自己成就的佛一樣承認。大乘裡面又分為「藏、通、別、圓」,這是天台家分為四教;賢首就是華嚴宗,分為五教,就是「小、始、終、頓、圓」,這是分得更細。課程標準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下面一段主要是說明它的教學法,它的教學法跟中國古老傳統的教學法有很多相似之處。它的教學分為四個階段,就是「信、解、行、證」,一般統統是這樣。我們今天用這個教材把整個佛法跟大家做個概略的介紹,目的在哪?信。你認識它、了解它,你就會信它,你不會再說這是迷信,對於佛教是什麼你都搞清楚了,建立信心。你有信心,如果你有興趣去研究、去修學,那你就可以入門了。「解門」在經典裡面也是佔了絕大多數,反而「行」沒有「解」的分量多。以《華嚴經》來說,《華嚴經》在解的部分差不多整整佔了二分之一。如果就《八十華嚴》來講,我們撇開《四十華嚴》不談,《八十華嚴》的解門佔三分之二,全經三分之二是給我們講理論,由此可知,它重視理解,重視在理論上。「行」,這是講認真去修、去做。所以它是信、解、行、證四個階段。
五年學戒,定慧等學,這是昨天跟諸位解釋過的。五年學戒不是學戒定慧的戒,是老師的教誡。老師教你怎麼做,你要百分之百的做到,不可以違背,要照老師指導的去做。這五年教學的中心就是定慧等學,修定修慧。在教下多半是讀經,譬如你學華嚴宗,你這五年就是念《華嚴經》,沒有講解,不須要理解,你就念,因為它的目的是用念經的方法叫你得定得慧,這個慧是根本的智慧,根本智慧是《般若經》上所講的「般若無知」,它先求「無知」,先五年的時間修定,修「無知」。「無知」叫做「根本智」,「無知」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知」,所以這是現在一些人很難理解的,「我們都要求知,為什麼求無知?」他不曉得「無知」是根本智。所以《般若》上說「無知而無所不知」,先用五年的時間修「無知」,這是跟我們現在一般觀念完全不相同,所以一般人很難接受,但是佛法這種教學在中國將近兩千年,都是用這個方法得到真正的智慧。
五年之後就求解。五年學戒完全建立在學生對老師的信心,培養定慧。五年之後就參學,參學就是求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就是什麼都可以看,什麼都可以聽,什麼都可以讀,什麼都可以接觸,為什麼?你已經有定慧的基礎,你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邪正,所以老師開放你去參學。你沒有這種能力,老師不會讓你出去,一定把你看得很牢,他是這麼個教學法,這種方式。
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進修,進修就是「結夏安居」。參學就是真正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這叫真正修行。進修教育是佛教非常好的制度。佛的學生學成之後都是到外面去教化眾生,代佛教化,把這個教育普遍弘揚。雖然教化眾生,每一年還要跟佛在一起住三個月,進修教育。像放暑假了,進修教育多半在暑假,天氣太熱,大家聽經都懶洋洋的,都沒有來,所以這個時候就停止三個月。停止三個月當中,學生是放假了,自己回家修行,老師還要上課,還要回到佛的地方跟佛求學,因此他就不斷的在進步,所以這個制度非常之好。好像現在學校放暑假,老師要進修教育,老師不能空過,一定要提升他的品德,提升他的學術,增長他的經驗,希望底下一個學期的教學能夠達到更圓滿的效果,所以老師沒有休息。這個制度非常之好,結夏安居。佛陀在世結夏安居是從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整整三個月,這是進修教育,這種方式在佛教裡面任何一個宗派、任何一個法門都沒有例外。
底下講「宗」,「宗」是專門指禪宗。「教」,除了禪宗之外都叫做教,教是從經典下手,就是從教科書下手。禪宗下手不用教科書,你們念《六祖壇經》,六祖大師在黃梅沒有教科書,所以它不用教科書,它很特殊,所以把它列在另外一段。佛家本身稱宗教是這個意思,跟我們現在這個宗教的概念完全不相同。佛家稱宗教,宗是宗門,教是教下,這兩個系統教學的方式、手段完全不一樣,除了禪宗之外,都是從經典下手。
有顯宗、有密宗,顯是講開顯,密是祕密,這個祕密實在講是深密,嚴格講佛法沒有祕密,有祕密一定是見不得人,不是好事情,好事情哪有見不得人的道理?所以佛法這個密是深密,太深了,不是淺學的人能夠理解的。密是深密,不是神祕、不是祕密,是深密。無論是顯教、密教、宗門、教下,可以說修學都是這樣的層次,都是這樣的過程。
另外佛門的一個特色就是僧團,和合僧團,它有六條戒律,這六條戒必須要遵守,這叫做根本大戒。因為佛教是個團體,就像學校一樣,學校有校規,這是佛教學校的校規,釋迦牟尼佛制定的。第一條是「見同解」,見解要相同,見解不相同那天天就爭論吵架,所以佛教會分為很多宗派的原因就是志趣不相同。修淨土的成立「淨宗學會、淨宗學院」,那些人喜歡修禪的,他在那裡成立一個「禪宗學院、禪宗學會」,見解相同的在一起,正如同現在學校分科分系,你喜歡學哪一個科系就選哪一個科系,這叫做見解相同。第二條是「戒同修」,「戒」就是生活規範,大家在一起過共同的生活總要制定公約,我們同住在一起,大家都遵守,這個團體有紀律、有秩序。
第三條是「身同住」,大家共住在一起。身同住,有一點像軍隊一樣,絕對不許可一個人住一個房間。百丈大師的清規,住廣單,廣單就是通鋪。因為眾生的習氣很重,他在大眾之下很守規矩,裝模作樣像個樣子,如果房間沒有人看見,他就很放逸,就懶散放逸,毛病都出來了。佛家教的方法就是晚上睡覺睡在一起,大家都看到你,睡覺就乖乖的,用這個方法把你的毛病習氣改過來,依眾靠眾。因此如果寺院裡修行一個人住一個房間,他的煩惱習氣不會改,不會成就的,所以一定要睡通鋪廣單,日夜都有人看到,你就不敢隨便,這方法很好、很妙。軍隊裡如果士兵一個人住一個房間,要不了幾天就造反,那就控制不住了,所以一定要睡通鋪,一般睡大通鋪,班長一個一個看到。所以身同住特別的意義一定是睡通鋪,不可以一個人住。寺院裡面一個人一個房間的是執事(管事的)、住持,他要有一個房間。當家師是總務,知客師是訓導,總務、訓導、教務的負責人有一個房間,他是專門有一個寮房,大眾作學生的一定住廣單,所以執事才有寮房。
「口無諍」,決無爭論。「意同悅」,大家住在一塊歡歡喜喜、快快樂樂,身心愉快。「利同均」,「利」是利養,生活一定是平等的。所以在寺院裡所有一切十方供養都是歸公,出家人沒有私產,這就是共產黨講的共產主義,所以我在那邊講,我說佛才是真正共產,他沒有特權,你們還有特權,出家人沒有特權,真正共產,共產是民主。寺院裡面的執事,寺院裡所有人的身分地位完全平等。住持負責人,這些執事(管理事情的人)是選舉,任期一年,所以每年臘月三十,所有一切執事總辭,總辭之後馬上再選舉,新的執事正月初一就上任,所以是選舉。所以佛教的確是共產、是民主,真正共產民主。所以我在那裡講經,佛教跟你們所說的一點都不違背,你們提倡共產主義,這不學佛共產也做不出圓滿。選出來的執事那真叫犧牲奉獻,所有一切生活待遇都是平等的,吃的、住的、穿的都平等,他是替大家服務。大家輪流服務,你不能叫一個人老替大家服務,這不公平,所以他的任期是一年。
但是到了明朝末年以後就出現我們中國人所講的子孫廟,就不是用這個制度。他這個住持,這個廟是他建的,他終生職,他喜歡傳給誰就傳給誰,這叫做子孫廟,所以佛法才有今天這樣的衰敗,都是不能遵守佛菩薩、袓師的教訓。今天台灣的寺廟可以說都是子孫廟,產業都是個人的。佛光山的產業是星雲大師個人的,他個人有權。從前寺廟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權力支配財產,而且很多寺院是國家建的,有些是地方人士所建的,所以寺院可以說都是公眾的,這個制度非常好。以前出家人什麼都沒有,但是生活沒有憂慮,任何寺廟他可以掛單,可以去住,吃住不成問題,修學不成問題,只要找一個與自己修學宗派相同的,他就可以到其他寺院,寺廟沒有理由拒絕他。所以我們要想重建佛教一定要恢復到以往的精神、制度,佛教才可以帶給眾生真實的利益。
底下一個,「同羯磨」,「羯磨」是梵語,翻成現在的意思就是會議議決。佛教裡面的會議很多,雖多,它有一個好處,它不礙你修行,它沒有形式。這個會議多半在吃飯的時候,因為吃飯的時候大家都來齊了,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吃飯都來了,有什麼事情在吃飯的時候宣布,今天有些什麼事情要向大家徵求意見的,就出來報告。報告的時候,小事情報告一次,如果有意見的馬上提出來,沒有意見的就算通過,所以佛教這個通過也不要舉手,也不要說話,你聽了不答應就通過,這是默認就通過,他用這個方法。你有意見,馬上提出來,提出來之後有意見,大家再研究,再提出方法。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四讀通過,最大的事情是什麼?有人要來出家,要來參加我們這個僧團,這是大事情,這件事情一定要宣布,四讀大家都同意了,都不說話了,我們就可以接納允許這個人參加我們的僧團,來我們這裡出家。出家是一件大事,要四讀通過,次一等的事情三讀、二讀,小事情一遍,這個方式很好。所以會議雖然多,但是不耽誤,就好像沒有什麼形式,但是確實是徵求每個人的意見,所以它是真實的民主,真正的共產,所以僧團裡都可以實現的,為什麼?他是「見和同解」,他有這麼樣高的道德水準,他有這個學識。所以你就曉得從前僧團,佛給我們定的規約是非常圓滿,它不多,不囉嗦,簡簡單單的六條規約,這是僧團的基本戒條。
下面跟諸位介紹的是教學的藝術,這也是非常值得讚歎。當時教學亦如我國孔子,釋迦牟尼佛當年也是周遊列國,佛門的術語叫講經說法,現在的話講到處教學,講學、教學。傳來我國始建寺,後有叢林,這在前面跟諸位同修提過。佛教傳到中國來是漢明帝永平十年,傳來之後才建寺,寺是政府辦事機構的名稱,也就像現在的教育部。到唐朝就演變成叢林,叢林就是現在所講的大學,規模很大,制度化了。叢林是非常完整圓滿的大學,也就成為學校了。後世教學講求藝術表法,講學、教學、教材、教法,所以我常說中國的寺院叢林是佛教的教育跟佛教的博物館結合成一體,是這麼樣一種東西。現在的博物館跟學校分開,佛教是博物館跟教學合在一起的,所以這是講教學的藝術化。
在這裡簡單舉個例子,前面的項目不必說了,佛教很重視音樂、美術、雕塑、建築,這地方略略的給諸位介紹,你就曉得它表法的意思。譬如供佛像,通常我們供佛像,當中是佛,兩邊是菩薩,一佛二菩薩,這很普遍的供法,這代表什麼意思?佛是代表本體,菩薩是代表從體起用。菩薩為什麼供兩個?作用裡面有兩大類,一個是智慧,一個是行動,智與行,這代表這兩大類。也就是一個代表理論,一個代表實踐,表這個意思。像淨土宗供西方三聖,當中供的阿彌陀佛代表本體,無量覺;觀世音菩薩代表行,慈悲,慈悲是行(行動),是實踐;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我們的行為要依智慧不能依感情,所以行為要依理智,它代表這個意思。通常一般有些寺院當中供養釋迦牟尼佛,旁邊供養的是阿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是博學多聞,迦葉尊者是苦行僧,所以阿難代表智慧,迦葉代表行持。華嚴宗裡面供養華嚴三聖,當中毗盧遮那佛代表本體,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踐。所以是當中表體,兩旁代表一個是智,一個是行,它表這個意思,所以一點迷信都沒有,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是一般供佛表的意思。
天王殿,這是正規的寺院,所以寺院的建築都表法,都含有很深的意義。第一個建築物一定是天王殿,換句話說,這是入佛門上第一課。天王殿裡面供的有五尊佛菩薩形像,當中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像是造的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示現在五代後梁的時代,出現在浙江奉化,蔣總統的故鄉,出現在這個地方,我們現在造的彌勒菩薩像就是造的他的像,把它擺在天王殿的當中,所以你一進寺廟門,頭一個看到他。他笑咪咪的,肚皮很大,這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悅相」。我們對人一定要歡歡喜喜,一定要能夠包容,肚皮大,肚量大,要能包容,這就是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入佛門?入佛門必須要有這個條件,要有容人肚量,要能夠歡喜對人,這才能夠入門。
旁邊這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護法神,護誰的法?護你自己的法,是這個意思。東方持國天王代表負責盡職,持是保持,國是國家,什麼樣的身分一定要盡到自己本分的責任,提醒我們這個,我自己的責任有沒有盡到。儒家所講的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什麼身分的有什麼樣的義務,所以塑這個像在這裡是提醒我們這件事。南方天王的名字叫增長,它表的意思是日新又新,就是天天求進步,雖然我做好了,做好了沒有再求進步不行,不進則退。他教你天天求進步,做好還不行,還得要求進步,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它代表這個意思。西方跟北方天王是教給我們方法,如何把前面兩個目標能夠達到?西方是廣目天王,北方是多聞天王,這個意思就教給我們博學多聞。廣目叫你多看多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能多看多聽,你的智慧就增長,你才能夠天天進步,才能夠把你自己本分的責任做到圓滿。所以護法神是護這個法,不能把他看作神明。你去磕頭燒香,供養香花水果他就保佑你了,那是笑話,那是錯誤的。
你明白這個意思,所以你一接觸就提醒自己,這就是真正保佑。時時刻刻在提醒你,使我們不至於墮落、退轉,所以你就可想而知它的用意之深。它所有一切設施都含著有很深的教育意義,所以它是教學工具,它都有表法的意義。所以我們從前不知道,認為這是多神教,搞這麼多神神怪怪的,那是我們誤會了、錯怪了,以後真正明白才知道人家用意之美。在那麼多年之前就能把教學帶到了藝術,這是很了不起的構想,是真正的智慧。
底下一段是講果德,大智大覺,顯示大慈利樂有情,大悲是教化眾生,給予一切眾生最豐饒的利益,以真誠之心來教育世間。從佛教史上去看,從各宗的傳記我們曉得每一代依照這個方法理論修學成就的人很多。
末後的結論,簡單說迷、染、惡業,這是屬於跡。佛性、正智,這是根本,本既存而跡可消,罪可滅而佛可證。所以我們從前沒有接觸到佛法,造作很多罪業,這不足以為憂,決定可以消業,決定可以滅罪。佛是我們的本性、本能,既然是本有,決定可以恢復,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清淨堅固的信心。不好的習氣一定要捨離,如果是修淨土,單單念一句阿彌陀佛,久之成熟,萬境如如,只要認真努力去做。每個人的成就早晚不相同,大小也不一樣,這是與個人的善根、努力成比例。「當知佛法,方便多門,不拘形式,經權互用」,「經權」就是一般講縱橫,經線是縱的,緯線是橫的,這就是沒有一定的形式。「利物濟生」,「物」就是一切有情眾生,給他真實的利益,救濟一切苦難的眾生。「一切妄情迷執,非達佛旨者也」。許多人對佛教誤會,這是他對於佛教真正的利益、佛教教學的宗旨不了解,所以才產生誤會,因此必須要真正對佛法有認識、有修學的人來大力宣揚。好,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