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第八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8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八講,經文第四頁第三行中間,「阿難復白佛言」,從這個地方開始。
【阿難復白佛言。為人師者。為可得呵遏弟子。不從道理。以有小過。遂之成大。可無罪不。佛言。不可不可。師弟子義。義感自然。當相訊厚。視彼如己。】
從這一段開始,這是「師弟本分」裡面的第二段,「問答師教本分」,我們還是先從表解上來看,在後面這段,「問答師教本分」。第一段裡面是老師呵斥,就是責備,老師處罰、責備學生的問答。這段裡面的意思,師生情義合乎性德,要順乎自然,這才是正理,經文不難懂。先把這個文消一消,前面曾經說過學生如何承事師長,這段要說明的是老師如何教導學生。『為人師者』是不是可以隨便的呵責、處罰學生?這種呵斥、處罰『不從道理』,並不依據正規的道理;或者是學生犯了一點小過,老師故意把他的過失宣揚誇大,『遂之成大』。老師要是用這種態度來對學生,他有沒有罪過?這是阿難所提出來的問題。
下面佛跟我們解答說,『不可不可』,兩個「不可」是特別加強語氣。一個做老師絕不可以存這種心、用這種態度來對待學生,為什麼?因為師生是道義的結合。在五倫裡面,有天然的結合、有道義的結合,天然的結合,五倫裡面只佔了兩種,一種是父子,這是天然的結合,另外一個就是兄弟,這是天然的結合。除這個之外,夫婦、君臣、朋友都是道義的結合,師生是屬於道義的,而且在道義結合裡面比一般道義結合情義更重,非常接近於天倫,天倫就是天然的結合。所以說『義感自然』,這種恩德情義,老師有恩德,學生有情義,這是「義感自然」,學生有感老師就有應。『當相訊厚』這句話的意思,當相處的時候,情誼應當常相問訊,恩情同於骨肉那麼樣的厚。『視彼如己』,學生看老師猶如父兄,老師看學生就像自己的子弟一樣,所以說它接近於天倫。依照古禮,比我們大二十歲,這位老師他的年齡大我二十歲,我對於這位老師就要看他像父母一樣;十年以長,那就像看長兄一樣,這是禮裡面是說一般人。如果是我們的老師,縱然他的年齡比我們小,我們也要把他當作長兄一樣的敬重,他的年齡要大過我們十歲以上,我們對他就要以父母一樣的敬重,這是學生對老師的情義。第二小段:
【黜之以理。】
這是講老師在學生有了過失的時候當然可以責備,但是要合情合理。
【教之以道。】
這個『道』是說的聖賢之道,在佛法裡面是三乘大道。
【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
這是第二個小段,「示以正規不使怨訟」,自己所不願意行的就不能夠教人。教導的標準在佛門是崇尚戒定,在第一章裡面已經跟諸位說過,儒家在崇禮樂,佛法講戒定,世間法講禮樂。「禮主和,有定分」,分就是分寸,有一定的分寸,不可以不及,也不可以超過。「律主嚴」,佛法的戒律「有定條」,在戒經裡面有條文記載的。「此言必使寬嚴得中也」,教學要記住這個原則,就是寬嚴要得中;換句話說,不能夠過於寬,過於寬學生就不聽話;也不能過於嚴格,過於嚴格學生對於老師畏懼、害怕,表面上雖然服從你,心裡面不服。因此,教導的原則一定要寬嚴得中,學生才能夠心服口服,真正收到教學的效果。『不使怨訟』,「怨訟是內存不平則怨恨,外面又想公論以明其曲直」,在外面他也想讓輿論、讓大眾出來為他主持公道,這就是怨訟。如果學生心裡有怨,在行為上有議論,對於老師有議論,這樣就不好。這種情形,佛告訴我們,做老師的人要盡量的避免,不叫學生心裡對老師有不平、有怨恨,不要讓學生在背後議論老師、批評老師,這是做老師的人應當要曉得。如果叫學生沒有這些事情,老師的教誡必須要著重『禮律』,如果是依照「禮律」的道理來教,學生心服口服,自然沒有這些事情。底下一段說:
【弟子亦爾。】
做學生的也是這樣。
【二義真誠。】
二義是雙方,學生對待老師真誠,老師教學生也是真誠。
【師當如師。】
做老師的人要像個老師。
【弟子當如弟子。】
做學生的人也要像個學生。
【勿相誹謗。】
決定不可以互相的毀謗。
【含毒致怨。】
『含毒致怨』是學生對老師。
【以小成大。】
這是把小的過失宣揚得很大,這是老師待學生,這都是錯誤的。
【還自燒身。】
古禮常說,「觀其友而知其人」,我們看他的老師就曉得他的學生,看學生也曉得老師,為什麼?因為他是一體的,他是分不開的,這一點無論我們是做老師、做學生都應當要懂得。底下是這一小段的總結,弟子背叛老師的罪過。
【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
特別是一個好的老師,一定要有孝敬之心。
【慎莫舉惡意向師。】
對待老師千萬不可以有惡意。
【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
這是說的三寶。
【向父母無異。天所不覆。地所不載。】
這幾句話說得很重。所以我們無論在世出世間求學的時候,我們自己是個學生的身分,應當要明理,要把學生的職責做到,要做個好學生,唯有好學生道業、學業才能圓滿的成就,這是一定的道理。過去曾經有人問我講經教學的方法,我告訴他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並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教學的態度,教者、學者,教者是老師,學者是學生,雙方的態度,這個重要。成功的教學,態度要佔百分之九十,方法充其量不過佔百分之十而已。大家只曉得要去求方法,不知道在態度上去修養,這是錯誤的。看到佛給我們這些開示,我們應當要覺悟。請看下文,底下是第二個大段,要講「師生之行」。
【觀末世人。諸惡人輩。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我們從表解給諸位細細的來說明。前面我們剛剛講過,諸位在此地看看就可以了,「觀其友而知其人,觀其師而知其徒,觀其徒而知其師」,這是很重要的。現在我們講到師生之行,先說「末世興惡」,剛才我們念的世人有四種惡。本分雖然如是,像佛在前面跟我們所講的,「本分是這樣的,然而世風日下,禮崩樂壞,師道弟子職也衰了,故佛大悲」,接著跟我們說明師生之行,這是大慈大悲,我們應當要覺悟。『末世』,經上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也是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正為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初期,世風雖惡,非不可救也;換句話說,還是可救,我們現在雖處在末法時期,還是有希望。在這個地方也許諸位會懷疑,我們世間人有命運,就是落在數量之中,所以有命運,天人也有命運,小乘聲聞、緣覺他有命運,權教菩薩還是有命運。佛已經轉八識成四智,已經超越了數量,哪裡還有命運?像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大師都本來無一物了,本來無一物試問問有沒有正法、像法、末法?當然沒有。六祖都沒有了,釋迦牟尼佛我們想想,比六祖總得要高明些,那是當然的,釋迦牟尼佛何以還有命運?
諸位要曉得,諸佛的法運不是從佛菩薩那方面說的,而是從眾生這方面講的。我們就以學校教學來做個比喻,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講有三個階段,小學、中學、大學這三個階段,如果我們要問老師有沒有這三個階段?老師沒有,老師哪裡有什麼小學、中學、大學,沒有,而這三個階段是對在學學生而說的。同樣的道理,佛的法運是由一切接受佛法眾生這邊而言的,不是佛真的有法運,這一點我們要曉得。既然是由眾生修學而言,眾生的根性不定,有利根、也有鈍根,因此法運是就大多數人而說的。也有例外的,譬如說正法時期有末法的人,我們拿佛陀在世的時候,當年在舍衛大城說法,就是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大城裡面有三分之一的人見過釋迦牟尼佛,曾經聽過他說法,我們把這些人好比是佛法的正法時期,有這種殊勝的因緣,親自聽佛說法。還有三分之一的人,聽過佛的名字,沒有見過佛,也沒有聽過佛說法,但是他曉得這個城市裡頭有個釋迦牟尼佛,也曉得釋迦牟尼佛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但是他沒有去聽過,這就好比像法時期的人。還有三分之一的人,佛在那裡住了那麼多年,他根本就不曉得,連佛的名號都沒有聽說過,這等於是正法裡面的末法,不是一樣的道理嗎?佛世如是,我們現在亦然。換句話說,現在是末法,末法裡面也有正法,真正通達佛理,依教修行證果者,這是末法中的正法;對於佛法有信解,不能夠依教修行,這是末法當中的像法;對於佛法雖然相信,雖然理解,但是猶有懷疑,依然不能夠斷除煩惱習氣,還是追求五欲六塵,這是末法當中的末法,這點意思我們要曉得。今天經裡所講的乃是末法當中末法之人,『諸惡人輩』。
佛在此地給我們舉出四種惡,第一種是『不忠』,第二是『不孝』,第三是『無有仁義』,第四是『不順人道』,我們一樁一樁來看。「不忠,國以民為貴,君為尊」,君在過去是帝王,在現在是總統,它的意思就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老百姓是被領導者,君是領導者,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來看,換句話說,領導人就好比我們一個家裡面的家長一樣,他是代表我們這一家,國家的領導人他代表我們這一國。尊敬他就是尊敬我們的國家,就是尊敬我們的老百姓,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君為尊,故忠擺在第一位。這個意思是說對國家元首要盡忠,要尊敬他,對於我們自己的職責要盡忠,盡忠職守,對於我們的朋友要盡忠心。佛說在這個時代,就是末法時期,大家不能盡忠心,對元首、對自己的職責,元首就代表國家,對國家、對元首、對自己的職責、對自己的朋友不能盡忠心,這是大惡。這樣的人多了,這個世界就叫惡世。
第二是不孝,「家以父母為尊」,所以把孝擺在第一位。「古聖教民孝道,養之以禮」,子女養父母要以禮;「葬之以禮」,父母百年之後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每年春秋的祭祀要以禮。「此謂對父母師長不能盡孝」,「此」是經裡面這段經文佛所講的,對父母尊長不能盡孝道。禮是發乎於天性的,禮有節制的,合禮則能順乎人情,彼此都能夠相安。在此地,這個禮是以《周禮》、《儀禮》、《禮記》,十三經裡面我們稱之為「三禮」,以這個為標準,這是講古禮。我們今天一定要懂得禮的精神,我們要把它做到,至於禮的細節,因為時代不相同,社會背景不相同,可以順時尚,就是順現在的風俗習慣,可是它的精神一定要遵守,這才叫盡孝。實際上要講到盡孝,的確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如何才能說到盡孝?諸位在此地可以看看,「孝」這個字在六書裡是屬於會意,上面是個「老」字,上一半是老,下一半是「子」。這個意思就是教給我們父子是一,是一個身,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不是兩個身。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我們過去父母還有父母,子女還有子女,跟佛法裡所說的豎窮三際是一樣的意思。豎窮三際必定是橫遍十方,橫遍十方是從我們兄弟姐妹,也是一體。十方三世是一體,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說的法身,我們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要體認這個事實,才能夠談到盡孝。
由此可知,儒家有盡孝之名,佛法裡頭有盡孝的事實,儒佛一結合,這才是真正圓滿的學問,是美滿幸福的人生。佛法在行持上,把孝行推廣,以孝順父母之心孝敬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為什麼?因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它是一體。所以今天外國人說上一代跟下一代當中有代溝,不曉得如何來彌補這個代溝。在我們中國,你看看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這當中沒有代溝的存在。諸位好好的看看這個字,你就體會裡頭的意思,也能夠體會到我們古聖先賢、我們老祖宗創造文字裡面含的意思太深了!所以,中國文字叫你看到就會開悟,是含著有無量的意思在裡面。
此地我們講的最簡單的就是養,不知道如何去養父母,這個養諸位要曉得,不僅僅是飲食,如果說飲食上照顧這是講孝養父母,古人所謂犬馬亦有養,畜生也能做得到。我們不僅是養父母之身體,我們要養父母之心,就是要順父母的意思,這是孝。更重要的是養父母之志,在世間法裡講這是大孝,佛法裡的孝道更不必說了。佛法裡面講孝道,自己成佛作祖才是真正大孝,佛門裡常講「一子成佛,九祖生天」,這也是事實。現在正是冬至的時候,我們法施會跟圖書館每年冬至舉辦祭祖的法會,我們祭祖不僅僅是祭自己的祖先,我們是祭百姓祖先,不管他家裡頭有沒有人來參加,我們是一律平等的祭祀。今天晚上我們祭祖法會圓滿,這就是剛才所講的祭之以禮。盡孝道,自己曉得孝自己的父母,曉得養自己的父母,曉得祭自己的父母,還要知道祭天下人的父母。別人跟我有分,有界限,那是他迷惑顛倒,他不知道這個事實,覺悟的人曉得「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一不是二。所以祭祀要普遍的祭祀,這是我們法施會歷年來所提倡的。
『無有仁義』,什麼叫做仁?什麼叫做義?先要把這兩個字認清楚。「仁」也是會意,二人,看別人就跟看自己一樣,這就是仁。在古德的解釋,慈悲之心是仁,對待任何人、對待任何物是一片慈悲。釋迦牟尼佛,釋迦這兩個字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仁慈,能仁,而彌勒稱之為慈氏。佛菩薩沒有不仁慈的,覺悟的人沒有不仁慈的,這是我們在這裡簡單的跟諸位說明。「慈悲為仁,合理叫做義,處社會視大眾為尊,所以仁義為先。」在家裡要盡孝,在國家要盡忠,處眾要講仁義,待人接物要是無有慈心,沒有慈悲心,不合情不合理,這就叫無有仁義。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大眾,確實是這樣的,佛在三千年前,把末法時期一切的惡業現象全都跟我們講得清清楚楚。
底下一句是『不順人道』,什麼是人道?人道是「六道當中得生人道之正因」,這是人道,也叫人格,就是投胎投到人道來的資格,他所具備的一些條件。儒家講的是五常,這是人道,五常是仁、義、禮、智、信,這叫五常;在佛法裡面叫五戒,前面已經講過。「而世以五倫十義為人道」,這就講得更詳細一點。中國自古以來,我們的社會是一種堅強團結的整體,因此團結兩個字是從外國來的,外國怎麼樣?因為他們的國與國、家與家、人與人都是以個體為中心,一個一個的,他需要團結。可是在我們中國文化當中不然,中國文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於整個世界,我們中國人看來是一體的,當中沒有分隔。
五倫從夫婦開始,夫婦是室,就是一個房間,同一個房間,這是夫婦,所以五倫「肇端乎夫婦」,從夫婦開始。室之外面就是家,一個家裡面,上面有父母,下面有子女,平行的有兄弟姐妹,這是個家,一家也是一個整體。家外面是我們的國,國上面有君,下面則有臣,在社會上平行的則有朋友,朋是指同學而說,友是指同志而講,同學為朋,同志為友,所以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因此,在我們中國固有文化,以佛法來看,的確它是一個整體。五倫各有各應盡之義務,義務就是他的職責,他應該要盡的。所謂義務就是沒有報酬的,沒有條件的,這個才叫義務。禮是禮尚往來,它是有報酬的,義是沒有報酬的,是盡義務的,應該要這樣做法的。
儒家給我們說的,五倫裡頭就是十義,父慈子孝,父慈,諸位要曉得,十義就是人道,你做別人的父親你要慈愛,你做別人的子女你要孝順;你做哥哥的,哥哥要良,做弟弟,弟弟要悌,悌就是要順從、要恭敬,良就是友愛,要幫助父母照顧自己的弟妹。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在朋友當中,年歲大的對小的要有恩惠,年歲小的對年歲大的要能順從;君仁、臣忠。慈、良、義、惠、仁、孝、悌、聽、順、忠,這是人道,這十種身分都是我們自己一個人所具足的。在家庭裡面,你對父母,你是兒子的身分;對你的子女,你是父親的身分;對你弟弟,你是哥哥的身分;對你哥哥,你是弟弟的身分。在社會上,你是一個公司行號的老闆,那你是君的身分;你是替別人做事,是個夥計,你是臣的身分。所以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都具足了這十種身分,這十種身分要盡十種義務,這就是行人道。如果說父不慈,子不孝,兄不良,弟不悌,乃至於君不仁,臣不忠,這就是不順人道,才有種種悖逆的行為。
我們講到中國固有文化,這是我們固有文化的大根大本,我們今天要發揚中華文化,要復興中華文化,從哪裡做起?要從這個地方做起,擴大則四海之內皆兄弟。佛法裡跟我們說,「一切眾生,皆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這是佛在戒經裡面跟我們講的。這個範圍比儒家講的範圍更大,因為一切眾生包括六道,不但包括六道,而且包括了他方世界,《華嚴》裡面跟我們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他怎麼不是一體?希望我們在這個地方去體認,而後我們的心行才能夠順人道,順人道就是成佛的基礎。
第二段是特別講出家人,前面這一段是講社會上的四種惡。下面講佛門裡面的惡,「比丘損他」,第一小段是「見惡不省」,省是反省,請看經文:
【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
這是第一小段。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
這個兩句就是一段。
【不念行善。強梁嫉賢。】
這是第三段。
【既不能為。復毀敗人。】
這兩句是第四段。
【斷絕道意。令不得行。】
這是第五段。請看表解,什麼叫『魔世』?「魔」就是無明,就是迷,迷惑顛倒,就是障,我們講障礙,煩惱障、所知障,就是惡作之稱。所以魔就是磨折我們的心性,折磨我們的真如本性。「世間迷惑惡作者多,則為魔世,世隨人心善惡而轉」,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由此可知,魔世也不是有一定的,並沒有一定,世間大多數的人心善,這個世間就好,多數人造惡,這就叫魔世。像剛才佛講世間的四種惡,這四種惡當然也影響到佛門,佛門裡面都是一些無明、迷障、惡作這種人很多,所以說「魔世比丘」。
比丘是梵語,受具足戒的出家人,具足戒就是男子二百五十條戒他都受了,女子有三百多條戒統統受了,這叫具足戒,男子稱比丘,女子稱比丘尼。比丘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法要」。佛的制度,出家人是三衣一缽,因為印度是屬於熱帶,生活所需他有三件衣就足夠了,連晚上睡覺,衣也可以當作被子來蓋,所以他有三衣就足夠了。另外有個缽,缽就是托缽,乞食而用的。他無所蓄藏,他沒有財產,他把一切全都捨掉了,一心一意的只求法要,法是佛法,要是佛法裡面最精要的,他要求這個。這條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在中國人,乞食就是乞丐,到處要飯吃的乞丐,不過這個乞丐有一點不同,他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乞丐。第二個意思「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他有這個能力。他所修學的是戒定慧三學,有戒、有定、有慧,他對於世出世間的看法是以智慧來觀察,而不是感情,不是煩惱。智慧照世間才能夠斷一切煩惱惡,六根對於六塵境界不起貪愛之心,沒有貪愛之心,也不會有邪知邪見,所以他不墮在愛見裡面。第三個意思有「怖魔」的意思,他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就生怖了。這個魔,諸位要曉得,這是天魔之魔,跟此地講的魔意思不相同,這是天魔。魔王他就恐怖,害怕了,他怕什麼?他的子孫又跑掉了,他所統轄的人民又有一個超越三界,脫離他的管轄,他心裡不高興,意思是這樣的。
這個地方有一個術語,怕初學的人不懂,「發心受戒」大家容易明白,什麼叫「羯磨成就」?羯磨是梵語,印度話,古時候翻作作法,如果照現在意思來講就是會議。會議裡面的程序就叫做羯磨,依照一定的會議程序來成就受戒這樁事情,使他能夠真正如法的得戒。在羯磨裡面最重的是白四羯磨,比如我們現在立法院,法律立法的時候要三讀通過,這就很慎重。要把條文念一遍,念完之後看看這些立法委員們有沒有意見,沒有意見算通過了,這是第一讀通過;然後再念第二遍,再念第三遍,念了三遍都贊同,這個條文才成為正式的法律。在佛法裡面是四讀,而不是念三遍,要把這個文念四遍,在程序它是四番,四番羯磨,三次還不算,第四次再念,如果有意見的話還可以提出來,如果四次念下去都沒有意見,這算通過了。民主會議的制度在三千年前就存在佛門,佛門裡面就是用這種方式,所以說三讀、四讀,凡是重要的都是四讀才通過。這是我們大家必須要遵守的。羯磨就是在受戒的時候四番羯磨,受戒的三師和尚以及七證,大家都贊同,這個人算是得戒了。魔看到這個情形,這麼慎重,在這裡開會為他來做這個佛事,這個成就,魔王才恐怖。這是「羯磨」兩個字。
再看『四數』,「四數」就是出家的四眾,這裡面有比丘,男眾受具足戒律的,比丘尼是女眾受具足戒的,另外有沙彌,未成年的男眾,沙彌尼是女眾,共同組織一個和合的僧團。僧團在梵文裡面叫做僧伽,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僧團,簡稱之為僧,意思叫和合眾。這一共有七條,第一條是「同證無為解脫名理」,理和合,這是講證果相同,第二是「身同住」,第三是「口無諍」,第四是「意同悅」,法喜充滿,第五是「見同解」,第六是「戒同修」,第七是「利同均」,後面六條叫做事和。在這一段裡面,我們要把這個意思跟諸位介紹一下。理合是同證無為解脫,這是修行證果的事情,如果在淨土裡面來講,就是同證一心不亂,同生西方淨土,這是理和。這是修行的目標,就是大家同一個目標,同一個志向。後面才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六條是我們同住的公約。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制定的,所以我們團體共同生活的公約只有七條。
在事上六條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見同解」,這一條最重要。見是見解,見解要相同,因為大家見解相同,他在一塊才能夠相安無事,見解不相同,一個人一個意見,他必定不能夠和睦相處,所以這是一個基本的共同生活的公約。現在我們曉得,有許多的寺院,也有一些住持、法師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他說我們這個寺廟環境、我們待人、乃至於生活都很不錯,為什麼一些人到我們這裡來都住不久,住了二、三個月他就走了。他說我們讀古書看到古時候叢林、寺院,往往一個人進去之後他就不想離開,這是什麼緣故?這個問題提出來的確是值得我們檢討。首先我們要曉得七種和合裡頭第一條,那就是說人家到這個道場來是為了求明心見性,是為了求一心不亂,是為了求了生死、出三界,求解脫的,你這個地方是不是能夠叫他辦得到?如果你這個道場確實能夠幫助他明心見性,能夠幫助他證一心不亂,能夠幫助他了脫生死,斷煩惱證菩提,他當然不會走。如果到你這個道場來,一看你這個道場沒法子幫助,不但不能幫助,而且還障礙我,試問他要不要走?當然要走。這是我們今天寺院這種精神,就是修學、教學的精神與古人所講根本不相同的所在,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
古時候寺院都有它的特性,凡是在一塊同住的,都是志同道合,譬如修一心不亂的,大家都修一心不亂,這是淨土道場;求明心見性的,那裡頭人各個都是求明心見性,禪宗道場。我們這是求一心不亂的,要有一個人他要求明心見性,在我們這裡學不到,我們不是走這個路,我們就會介紹他「你的機緣在某某地方,你到那裡去」,推薦、介紹給他,因為那個地方大家是這個目標。這在我們中國過去十大宗,大小乘十個宗派,隨你的志願都能夠幫助你達到,都能夠幫助你成就,所以人家一進道場之門一生都不願意離開。這是一個道理。
另外一個,我們講得比較淺顯,近一點,就是見解要相同,我們今天所講的思想一致,見解一致。要如何才能達到?我們曉得,凡夫之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想法、看法都不相同,很難相處,沒有法子團結。寺院是一個整體,如果想法、看法都不一樣的話,勢必分裂。在從前寺院裡用什麼方法能夠達到那麼多的人,有的大道場幾千人住在一起,小的道場也有幾百人,如何能叫千百人大家是一樣的看法、一樣的想法,縱然不能完全一樣,它很接近,於是乎大家都願意在一塊住,這個方式什麼?每天講經。不但教下每天二時講經,二時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八小時,每天講八個鐘點經。禪宗也不例外,為什麼要講經?講經是統一我們的見解,自己沒有證果的時候,我們就一般來說,參禪的人沒有到大徹大悟,沒有明心見性,念佛人沒有到理一心不亂,佛跟我們講不能相信自己的見解,自己見解是錯誤的。甚至於佛說得很清楚,在你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都不能相信你自己的想法、看法,為什麼?會有錯誤。證得阿羅漢才叫做正覺,意思就是說這個時候你可以相信你自己,你的看法、你的想法接近於正確,不至於錯誤。
凡夫之人,見解當然是有問題,我們初學的人怎麼辦?要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棄掉,接受釋迦牟尼佛他的看法、他的說法。可是我們不迷信,我們也不是武斷的一定要接受他的,他只是提供我們意見,要我們自己去證實,到你自己證實之後,那就是你自己的知見。你自己的知見與諸佛菩薩的知見一定相同,所謂是佛佛道同,為什麼?他見到的是真理,你見到也是真理,真理只有一個,怎麼會不一樣?決定是一樣的。由此可知,寺院裡頭不能不講經。你現在寺院裡頭不講經,你沒有辦法糾正他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想法,你無法去糾正他,換句話說,他當然住不長久。能夠在你這裡住三個月,那算很了不起,沒有住上三天就走了,這是必然的道理。古時候寺院、叢林每天講經,領眾參學,他到那個地方去真有所得,時有所得,你趕都趕不走,他自己怎麼會走?把從前寺院、叢林的性質、制度、方法,跟我們現在一比較我們就明瞭了,哪些地方是我們自己本身做錯了。
另外一個重要的一條,就是「利同均」,利同均是講物質生活要一律平等,不能夠說住持、當家可以開小伙,吃得好一點,可以穿得好一點,不可以,一視同仁。因為寺院裡面供養是十方供養的,供養是平等供養,所以在寺院裡頭從住持和尚到清眾,穿的、吃的一律平等,一樣的,沒有兩樣,大家心服口服,不會再有爭論。在我們中國古時候的大家庭,大家庭的制度,現在你們沒有見到,你們去看看《紅樓夢》,《紅樓夢》就是描寫我們中國古時候的一個家庭,他這一家有一百多人,上上下下有一百多人。從前家庭制度,它有個管家,等於是管總務的,《紅樓夢》裡管總務的是鳳姐,就好比現在寺院裡當家師一樣。上上下下每個人每個月都有零用錢,好像佛門裡面發單資,一般好像公司行號發薪水,他都有定的。你在外面賺的錢要繳回公家,你所用的由公家來支給你,大家庭制度是這樣的,沒有私財,你所賺的一切都歸團體,歸給家這個團體,每個人要用開銷由團體來支付。我們中國的寺院就是個大家庭,而這個大家庭是個整體,每個成員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部分與整體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存在,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而後才能談到身同住、口無諍,大家不會彼此爭吵,不會有這個現象;意同悅,每個人心裡都非常歡喜,法喜充滿,這才是一個和睦的僧團。
佛給我們講,現在情形變了,「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他不和睦了,『但念他惡,不自止惡』,一天到晚就看別人的過失,一天到晚就批評別人,自己的過失他不知道,他不曉得去改,這是大毛病。『嫉賢妒善』,賢是指賢人,善是講善事,賢人善事,他自己不曉得學賢人,不知道去做善事,遇到賢人嫉妒他,遇到善事他也嫉妒。不但嫉妒,『更相沮壞』,他還要去破壞,這是末法時期魔世佛門的狀況,我們今天都見到了。諸位看表解,這是「嫉妒阻善」,阻止人行善。在我們想像當中,行善,善是好事,世間人常說好事多磨。今天我們做好事不敢張揚,暗中來做,為什麼?如果張揚出去,就有這些惡人嫉妒、障礙來阻撓你,不讓你成就。『不念行善,強梁嫉賢』,這是說他不起善念,強梁是橫行霸道的意思,猶言強橫不講道理。《老子》裡頭有句話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就是這種人多半不得好死。他自己心裡面沒有善念,他沒有善行,橫行霸道,蠻橫不講理,嫉妒一些賢人,破壞一些好事,這是魔世的現象。『既不能為,復毀敗人』,就是自己不為,自己不肯幹,他知不知道這是好事?他曉得,曉得他不幹,別人幹了他嫉妒,一定要破壞。
這個地方請大家要注意到,「出家所為即是修道、弘道、傳道,自利利他」,這個三條一定要好好的記住。「自己不能為,反而破壞他人修行、弘化事業者,非滅法者何也」,他所幹的不是護持佛法,是要把佛法消滅掉。諸位就可想而知,佛在經論裡常常跟我們講,如果我們褻瀆經像,果報都在三途;如果要把佛法消滅掉,果報在哪裡?必定在無間地獄,永劫不得翻身。諸位如果說把這些經典仔細去多念幾遍,能夠把它記住,你睜開眼睛看看我們今天社會,你就曉得哪些人已經在阿鼻地獄掛了號、註了冊。幹這些事情就是掛號,就是註冊,不久他就要去報到。你看在心裡面,可憐憫者,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對於這樣可憐的人不能跟他計較,應當生憐憫之心。但是他迷惑太重,沒有法子能夠勸醒他,只好隨他去,不能救他,看著他墮落。我們看他墮落,諸佛菩薩比我們看得更清楚,就是說他得度的機緣沒有成熟。但是我們看在眼裡,盡我們的心、盡我們的力去挽救他,只要盡心盡力,我們自己的功德念念圓滿,他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情,但是這裡面一定要有善巧方便。
底下兩句是『斷絕道意,令不得行』,這就是自己修道的念頭斷盡了,根本就沒有了。他自己沒有修道的念頭這還罷了,他還得用盡心機想盡辦法叫別人也不要去修道,跟他一樣,這真正是魔王。或者他把佛法變質,以他自己的意思、他自己的欲望來領導大眾,希望一切大眾滿足他自己的欲望,而假借佛教的名義。這都是假的佛弟子,是魔子魔孫,我們在今天社會裡頭,特別是在今天佛門裡,我們要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佛在《楞嚴經》裡面告訴我們,「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就是指這些人。他也是用的佛的招牌,也拿著佛的經典,可是講的不是佛的意思而是他自己的欲望,他的目的是希望滿足他自己的欲望,這就是邪師,這就是魔王。
這個地方有一點意思,我們也在此地跟諸位寫出來,「令不行道」,「修道是為了生死,破迷啟悟,末法時期的比丘閉絕了道門,令眾生長淪苦海,此類比丘,皆魔化入佛」。魔子魔孫變化滲透在佛門裡面,他的目的是「欲壞佛法」,他來是做破壞工作的,是要把佛法破壞,真是防不勝防。所以末法時期有多少好心的人想學佛,都被這些魔欺騙,都跟他們去了。「世俗人壞法、滅法者亦多」,他為什麼壞法、滅法?就是跟魔去,魔是要壞法、是要滅法,世人無知,以為他是正法跟他去學,幫助他來破壞佛法,來滅絕佛法。「故佛子不可不知護持,護法必有智慧善巧,方能得益」,這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自己戒定慧三學如果要沒有成就的話,怎麼能夠談得上護法?自己沒有真正的道意,如何能夠辨別真佛、假佛,佛與魔你怎麼能夠辨別?自己要有真實道意,自己一定要聞正法,接觸大眾,見色聞聲立刻就能辨別邪正,哪是真的、哪是妄的,哪是正、哪是邪,哪是善、哪是惡,哪是利、哪是害,要有這種能力來辨別,我們自己才會有成就。辨別一定要記住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千萬要記住這四句話。
【貪欲務俗。多求利業。積財自喪。厚財賤道。】
這兩句好懂,『欲』是什麼?五欲六塵。既然出家了,還要貪圖五欲六塵,既然出家了,對於世俗的事情還放不下,還去『務俗』。他目的何在?『多求利業』,業是事業,什麼事業?營利的事業。固然有些人說,我們今天弘法利生要錢,沒有錢怎麼能弘揚佛法、怎麼能度眾生?為了要度眾生,我們想盡方法去賺錢,想盡方法使財源不至於中斷。諸位要曉得,這個話說得很好聽,其實錯了,錯在哪裡?以前龐居士跟我們說過,龐居士在世的時候,《六祖壇經》裡面都有記載的。六祖說他死了七十年以後,有兩個菩薩從東方來,一個在家的,一個出家,在家的就是龐居士,這菩薩示現的,他示現的是大財主,有錢。他全家都學佛,修行到一個階段,個個都明心見性,他把他家裡的財物裝在一條大船上,把船划到江中心,船底打破,使金銀財寶統統沉到水裡面去。人家就問他,「你修道了,不貪世間財寶,拿世間財寶去做好事多好?」他老人家說了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諸位要記住這句話。
佛要不要做好事?要做,但是佛做好事是隨緣做好事,而不是攀緣做好事;換句話說,我們要不要做好事?要做,但是決定不妨礙我們的清淨心,做好事,如果妨害我們自己的清淨心,我不做;換句話說,我有一塊錢我做一塊錢的好事,功德圓滿。我有一塊錢,不行,我得想辦法找十塊錢來做好事,你的心動了。你找不到的時候你起煩惱,你找到的時候還起煩惱,這叫得不償失,把無漏的功德變成有為的福報,實在是太可惜了,真正修道人要曉得這個意思。所以我們要是做一樁事情,大眾的力量是大眾發心自動來要求的,這個事情可以做,為什麼?沒攀緣。大眾沒有這個念頭,或者大眾這個意念還沒有成熟,你勉強去做,想盡方法到處奔波來去做,這時候你煩惱現前,你完全用的是攀緣心,換句話說,你自己已經錯了,這就是「好事不如無事」!
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同修,我們所作所為求個什麼?念念功德圓滿,時時刻刻是法喜充滿,這個多自在。你要想法喜充滿,你要想得大自在,決定不可以攀緣,學諸佛菩薩的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緣。任何事情不勉強,弘法利生也不勉強,因緣成熟了,自然有佛菩薩來護持。就像章嘉大師當年跟我講的,真正發菩提心修菩提道弘法利生的人,諸佛菩薩護念,到什麼時候諸佛菩薩會給你安排一條路子讓你去走,自己一點都不要操心。我一生學佛得力於章嘉大師這個教訓。「心安理得」這句很重要,不可以「多求利業」,不但多求利業,少求利業都不可以要,根本就不求利業,把貪心斷掉,世俗的事情統統放下,一心在道。
『積財自喪,厚財賤道』,這兩句話真是一針見血。為什麼?沒有錢的時候心在道上,一天到晚心裡「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心裡沒有事情。如果有了錢怎麼樣?心裡念這個錢,現在這個錢放在什麼地方才能夠生利息,或者是錢要貶值了,想什麼方法能保持。麻煩大了,錢愈多他心裡面佛菩薩都沒有了,完全鑽在錢眼裡面出不來,這種人就可憐。所以學佛的人要記住,不可以積財。近代有幾位大師,在從前沒有這種情形,近代法師有很多人供養,供養你就有錢了。你要記住,像印光大師、像虛雲老和尚,他們在家皈依的徒弟至少也有一百多萬人,每年老和尚得的供養,在那個時候講銀元,都是幾百萬。老和尚拿這些錢怎麼樣?全布施了,他不積,我們在這些傳記上看,哪個地方要是有水災、旱災,老和尚一賑濟,銀元就幾十萬。救災、布施,蘇州弘化社印的經印了多少,版本印得好,裝訂好,那是印光老和尚弟子們送給他的錢他來做這些事情。弘化社的書是送人的,有錢的人他也賣,成本流通,沒有錢的人有半價流通,還有完全贈送流通,它有個辦法的,就是不積。如果你有錢了,自己在銀行開個戶頭,這個事情可麻煩大了,自喪!這樣發展下去必定是把錢看重了,厚財,把財富看重,把道看賤了;換句話說,你滿心裡面都是財富,沒有道。這是比丘自喪。
如果今天要是救自己,我們如果確實像佛所講的「貪欲務俗,多求利業,積財自喪,厚財賤道」,那我們前途是一片黑暗,我們這一生短短幾十年過去之後,馬上就向阿鼻地獄報到,那是慘不可言。如果你念到這個經文覺悟了,你就趕快回頭,把這些事情統統戒除,先不救別人,先救自己要緊。凡事隨緣,學普賢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事情萬萬不可以做。末後是這個地方的總結。
【死墮惡趣。大泥犁中。餓鬼。畜生。】
『大泥犁』就是無間地獄。明朝蓮池大師云,「家有眷屬,田宅之家;有五欲,六塵之家;有六道,三界之家」,有這個差別。「在家謂身居家無念解脫」,這是在家出家的人。在家出家的人好,身雖然居家,心恆在道。出家在家的,那就是佛所講的「比丘營名利,無異俗人」,「出家出家,就是講精進三學,恆不退失」,這是好的,這是我們應該要努力來修學的。
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也是一個段落。大泥犁就是五無間地獄,這個事情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說得很清楚,表解裡面下一次把字幕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