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一集)  1996/0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11-0001

  諸位大德、同修:今天的因緣非常殊勝,佛家一般剃度的儀式都是在上午舉行,儀式完畢之後,照例是上供。今天我們的儀式,放在此刻舉行,意義不比尋常,正是與本經有非常的密切關係。世尊為我們說這一部經,要以現代的話說,就是他老人家在三千年前,預知現代(也就是三千年後的今天)出家、在家,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顯教密教、宗門教下,乃至於淨土,皆不能成就。這個原因究竟在哪裡?彌勒菩薩非常慈悲,代我們啟請,蒙世尊為我們詳細開導。如果我們能夠依照這一部經的教誨,細心的去體會、去反省,改過自新,回頭是岸,所修所行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能有成就,這是我們這一次講經的因緣。

  因為時間不算是很長,所以這一次的經文我們採取重點的介紹。能夠看得懂的,乃至於一些名詞、術語,在講堂裡面常講的,我們統統都把它省略掉。

  在未講經之前,先把這一部經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們印的有一個講義。這一部經是《大寶積經》裡面的一分,所以先要將《大寶積經》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蕅益大師曰:始從華嚴,終大涅槃,一切菩薩法藏,皆稱方等。今更就大乘中,別取獨被大機者,名華嚴部。融通空有者,名般若部。開權顯實者,名法華部。垂滅談常者,名涅槃部。其餘若顯若密,或對小明大,或泛明諸佛菩薩因果、事理、行位、智斷,皆此方等部收。非同流俗訛傳,唯謂八年中所說也。】

  「蕅益大師曰:始從華嚴,終大涅槃」。這一句話就是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了。

  「一切菩薩法藏,皆稱方等」。「方等」的範圍非常之廣。「方」的意思是方便。佛門當中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佛所說的一切經法皆是方便法,真實法說不出的。講到真實,常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此,能說得出的都是方便法。「等」是平等的意思,跟《無量壽經》經題上「平等覺」的意思相同。因此,「方等」代表全部的佛法。可是古來祖師大德將世尊一代時教分為五個時期,「方等」是屬於第三時,這個就有特別的意思了。

  「今更就大乘中,別取獨被大機者,名華嚴部」。《華嚴經》的對象是上上乘根性的人,也是經中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華嚴經》的當機。「融通空有者,名般若部」。「融通空有」,空有不二,性相一如,說這些法就叫「般若部」。這是真實智慧,才能把事實真相看清楚。「開權顯實者名法華部」。「開權顯實」,這叫「法華部」。「垂滅談常者,名涅槃部」。釋迦牟尼佛化緣已盡,示現入般涅槃,最後的遺教提醒我們修學應當從哪裡下手,這些教誨都歸在「涅槃部」。這是大乘法的四個階段。

  「其餘若顯若密,或對小明大」。對小乘叫大乘。「或泛明諸佛菩薩因果、事理、行位」,「行」是修行,「位」是所證的果位。譬如,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十信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是屬於「位」。「智斷」,智是智慧,斷是斷煩惱、斷無明。說到「斷」,一定要開智慧。定功只能夠伏煩惱,不能斷煩惱;斷煩惱一定要開智慧。「皆此方等部收」。由此可知,「方等」裡面內容非常廣泛。

  「非同流俗訛傳,唯謂八年中所說也」。這是一般講五時說教,那個意思非常的狹窄。此地講「方等」跟天台家所說的意思不相同,這個「方等」包括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因為《大寶積經》是屬於方等部,所以先把「方等」的意思略為介紹一下。

  【《大寶積經》有四十九會七十七品。前後諸師譯一會,或數譯會而別行之。唐朝菩提流志新譯三十六會,三十九卷。取舊來諸師所譯二十三會八十一卷合之。以四十九會一百二十卷為全本。】

  「大寶積經有四十九會七十七品」。每一會就是一部經。由此可知,《大寶積經》就好像眾經聚集在一起的合訂本一樣,它裡面內容很豐富。

  翻譯的人不是一個,是許多人翻的。「前後諸師譯一會,或數譯會而別行之」。有人翻譯一會,也有人翻譯二會、三會的,所以它是很多人翻譯的。在唐朝之前,沒有把它收歸在一起,所以是單部流通。我們淨宗《無量壽經》也在《大寶積經》之中,唐朝時候翻譯的,就是《大寶積經》的第五會「無量壽如來會」。

  「唐朝菩提流志新譯三十六會,三十九卷」。他在武則天時代到中國來的,他看到《大寶積經》幾乎大部分都翻譯出來了,但是不完整。他就重新把其他諸師沒有翻譯的,全部把它翻出來,所以他翻了三十六會,三十九卷。然後把從前這些法師們的譯本統統合計起來,「取舊來諸師所譯二十三會八十一卷合之」。這樣把它合起來,就是一部完整的《大寶積經》。現在我們在《大藏經》裡面可以看到,好像台灣也有單行本流通。

  「以四十九會一百二十卷為全本」。總共它有四十九會一百二十卷,這是《大寶積經》的全本。

  【寶積者,法寶之集積也。為大乘深妙之法,故目之為寶。無量法門攝在此中故謂之積。寶積經論一曰:大乘法寶中一切諸法差別者,彼盡攝取,故名寶積。】

  什麼叫「寶積」?底下有個解釋,「法寶之集積也。為大乘深妙之法,故目之為寶」。實實在在這一部大經裡面,所收的這一些四十九部(四十九會就是四十九部經),每一部都深妙不可思議,所以比喻作「寶」。「無量法門攝在此中故謂之積」,所以稱作「積」,聚集的意思。

  「寶積經論一曰」。「一」是一卷。「寶積經論」是這個經的註解,但是不完全,它只有四卷,什麼人註的也不知道,失傳了。但是這個論文收在《大藏經》裡面,它對於經題有個簡單解釋,「大乘法寶中一切諸法差別者,彼盡攝取,故名寶積」。從這一句我們對於這個經題的意思能夠知道一個大概。這是簡單將方等部《大寶積經》介紹出來了。

  下面是翻譯的人:

  【菩提流志此云覺愛南天竺人唐武后時來譯三藏經開元釋教錄九曰:沙門菩提流志,本名達磨流支,唐言法希。天后改為菩提流志唐言覺愛。南印度人。宋高僧傳三曰:釋菩提流志,南天竺國人,淨行婆羅門種,姓迦葉氏。】

  剛才講過這個經翻譯的人很多,我們就不必一一介紹,我們單單介紹集大成的人。「菩提流志」是梵語音譯。「此云覺愛」,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愛,菩提是覺,流志是愛,覺愛的意思。「南天竺人」,那個時候印度稱為天竺,就是南印度人。「唐武后時來」,武則天的時代到中國來。「譯三藏經」,他是翻經的法師。

  「開元釋教錄九曰」,「釋教錄」是佛教經典的目錄,目錄裡面有簡單的介紹。「沙門菩提流志,本名達磨流支,唐言法希」。他原來的名字叫達磨流支,達磨是法,流支是希有的意思,所以他這個本名是法希有,是這麼個意思。「天后改為菩提流志」,天后是武則天,武則天大概嫌他這個名字意思不好,她心血來潮給他改了個名字,改成覺愛。菩提流志是武則天給他改的名字。

  「唐言覺愛。南印度人。宋高僧傳三曰:釋菩提流志,南天竺國人,淨行婆羅門種,姓迦葉氏」。諸位如果要知道得詳細一點,可以看《高僧傳》。宋《高僧傳》是《高僧傳》的第三集,這裡面有他的傳記,我們簡單就介紹到此地了。

  下面是將本經的內容,略微也做個介紹。

  【此經乃《大寶積經》第九十一至九十二卷。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詔譯。《閱藏知津》將全經內容分作十五段介紹。】

  「此經乃《大寶積經》第九十一至九十二卷」。這個經文一共兩卷,有上、下兩卷。在《大寶積經》裡面,上卷是九十一卷,下卷是九十二卷。「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詔譯」。「詔」是武則天的聖旨,奉皇帝命令來翻譯的。

  「《閱藏知津》將全經內容分作十五段介紹」。《閱藏知津》是蕅益大師的作品。蕅益大師看到這一部經,將這一部經分為十五個段落,每一段落的內容介紹在下面。

  【一、(序分)佛在鹿苑,與千比丘,五百菩薩俱。】

  第一段,「佛在鹿苑」,就是鹿野苑。「與千比丘,五百菩薩俱」。

  前面括弧(序分)跟(正宗分)是《閱藏知津》裡面沒有的,這是我們講這個經,為了便利起見加上去的,就是經開三分。第一段跟第二段都是屬於序分,第一段是通序,第二段是本經的發起序。

  【二、有諸菩薩業障深重,疑惑退轉。彌勒菩薩慰問令喜。】

  這一開端就曉得這個經為什麼說的,對我們現代學佛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的的確確是業障深重的愚痴菩薩,大家受了菩薩戒都是菩薩;雖受了菩薩戒,還是很愚痴,這就是本經所說的。

  【三、(正宗分)有六十人隨勸詣佛投地悲淚,佛慰令起。說其往昔誹謗法師惡業,多受眾苦。後亦當生極樂世界。】

  第三段是本經的正宗分,「有六十人隨勸詣佛」,隨著彌勒菩薩的勸告,這六十個人就跟著彌勒菩薩去見釋迦牟尼佛。見到之後也很慚愧,善根發現,「投地悲淚,佛慰令起」。佛安慰他,叫他們起來。「說其往昔誹謗法師惡業,多受眾苦。後亦當生極樂世界」。說他們往昔毀謗法師的惡業,多生多劫受苦,將來這個業報盡了,一定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由此可知,這些人多生多劫之前都學過淨土法門,都念過阿彌陀佛,只是業障太重了,不能往生,在六道裡面吃盡了苦頭。

  【四、時諸菩薩隨發十三弘誓,佛讚印之。】

  這六十位菩薩人數不多,是希有的。他們聽了佛的開導,真正懺悔、回頭,改過自新,「發十三弘誓」。佛聽了之後,對他們也很讚歎。

  【五、彌勒因問末世菩薩成就幾法,安穩得脫。】

  這個「問」就很重要了。末法時期,就是我們現代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應當成就幾種法才能夠安安穩穩「得脫」,脫離六道輪迴,脫離生死苦海。

  【六、佛答以二種四法,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離粗語慳吝,是人當解脫。】

  「佛答以二種四法」,這「二種四法」就是第六段跟第七段。第一種四法是「不求他過失」,這是第一條。「亦不舉人罪」,這是第二條。「離粗語慳吝,是人當解脫」。在末法時期這四條最重要了,一定要遵守、要做到。

  【七、當捨於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

  佛說了四法,又說四法。這四法就是第七段講的,「當捨於懈怠」,這是第一。「遠離諸憒鬧」,憒鬧是熱鬧,喜歡熱鬧這是很大的障礙。「寂靜常知足」,要守住這四法,「是人當解脫」。這是告訴我們在末法時期修行,必須具備這兩種四法,就是八種法,我們才能夠平平安安得到修學的效果,達到修學的目標。

  【八、次明無希望心行法施時,成二十利,又二十利。】

  這個地方兩種二十利,共是四十種利益,要以無希望心去修法布施。

  【九、次明末世種種過惡。】

  第九段是說明末法時期種種的過失與惡業。完全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現象,以及修行人的狀況。讀了之後,真的是毛骨悚然!世尊距離我們三千年,三千年前把我們現在修行的狀況,就看得這麼清楚,正是所謂「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十、次明慧行菩薩與初業菩薩不同之相。】

  「慧行菩薩」,我們要明瞭學不得,決定不能學他。什麼是「慧行」?開了智慧的,這是禪宗裡面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也是我們大乘法裡面常常講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才是慧行菩薩,也就是常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樣的人,沒有到這個地步不行。因為慧行菩薩所做、所為、所表現的很特殊,我們不能學。要學他,人家是上天堂,我們還是要墮地獄。佛在此地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很明白。

  【十一、次明初業菩薩應當觀察利養之過。】

  「初業」是初學的菩薩,我們現在就是這個階段,一定要曉得「利養」的過失。只要沾著利養,不但你的道業不能成就,必定會被拖累到阿鼻地獄。學佛,佛沒學成反而墮到阿鼻地獄,這不是佛菩薩願意見到的,但是末法時期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這一段經文很長,說明利養的過失。

  【十二、亦當觀察憒鬧過有二十。世語過有二十。睡眠過有二十。眾務過有二十。】

  第十二段說明憒鬧過有二十,世語過有二十,睡眠過有二十,眾務過有二十,這些到後面再跟諸位詳細解釋。「眾務」就是做種種與修行不相干的事情,現在很普遍。大家都忘掉了,百丈大師曾經說過:「佛門以無事為興旺。」這個道場,什麼叫興旺?沒事叫興旺。事情太多了,香火鼎盛,信徒很多,那是佛門衰相,不是盛相。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成就。人雖然很多,沒有一個開悟的,沒有一個證果的,甚至於沒有一個能往生的,它盛在哪裡?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

  【十三、次明不修諸行,不斷煩惱,不習禪誦,不求多聞,非出家者。】

  實在講,形式上的出家,諸佛如來不承認他是出家弟子。

  【十四、次明略說戲論過有二十。】

  第十四段說明戲論的二十種過失。

  【十五、次明發十種心,能生極樂世界。(正宗分竟)】

  正宗分的最後,說明發十種心能生極樂世界,所以這一部經最後也是導歸極樂。我們想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彌陀淨土,這一部經對我們就非常重要了。

  【十六、(流通分)】

  第十六段是流通分。蕅益大師在《閱藏知津》裡面只講到十五段,後面還有一段是本經的流通分。這是我們把這個大意簡單跟諸位做一個說明,接著我們就可以看經文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離奈城仙人住處施鹿苑中。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復有五百諸菩薩眾。】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離奈城仙人住處施鹿苑中」,這是六種成就裡面的前五種,我想我們可以省略。處所就是常講的鹿野苑。

  我們同修當中,大概也有一些人到印度去旅遊過,到印度去朝聖。如果是看佛教的名勝古蹟,鹿野苑是一個重要的地方。釋迦牟尼佛最初度五比丘,就在這個地方,以後在這個地方建立了精舍,佛在這個地方也講了許多經典。

  「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復有五百諸菩薩眾」。這是六種成就的「眾成就」,當時參加法會有一千五百人。這是第一段。

  第二段是別序,就是本經的發起:

  【是時眾中多有菩薩。業障深重諸根闇鈍。善法微少好於憒鬧。談說世事耽樂睡眠。多諸戲論廣營眾務。種種貪著為所不應。妄失正念修習邪慧。下劣精勤行迷惑行。】

  「是時眾中多有菩薩』,這是講這五百菩薩裡面的多數。由此可知,這些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大概都是古佛再來的,故意做這個示現,好讓彌勒菩薩來請法。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教誨,他們所犯的這些過失,就是我們現在人所犯的,他們來表演,這是慈悲到了極處!有哪些過失?

  「業障深重諸根闇鈍」,這一句是總說。總而言之,這一句話是指業障重。「業」是什麼?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活動、造作。這一些活動障礙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叫它做業障。這個業障太深太重了,所以我們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諸根闇鈍」,「諸根」是指六根,六根不聰明。眼雖然能見,往往把事情看錯了;耳雖然能聽,真正的意思沒聽出來。這是指根性不利。

  下面別說有十二句,這十二句就是本經的內容,每一條後面佛都給我們細講。

  第一是「善法微少」。什麼是善根?世法的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如果我們「貪瞋痴」都具足,我們根本沒有善根。他們還有善根,不過善根少就是了。我們沒有善根,這怎麼得了!菩薩善根是精進,我們每一天懈怠、懶散。

  第二是「好於憒鬧」。憒是昏憒,我們一般講糊塗。「憒鬧」,就是現在講的胡鬧,喜歡胡鬧。現在這個社會許多娛樂場所就是胡鬧,唱歌、跳舞那是胡鬧。你們曉得什麼是憒鬧的場所?就是現在娛樂的場所。喜歡搞這些。

  第三是「談說世事」。世事的範圍包括太廣了,世事裡面還有邪,還有正。哪些是正?孔子、孟子所講的是正,都是世事。世事不好嗎?世事不能出三界。諸位要曉得,佛法的標準是教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所以儒家的教育雖然好,能幫助我們得人身,甚至於幫助我們生天,但是不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所以「世」是什麼?是六道以內的這些事,喜歡談論這些東西。今天外國人講科學、講技術,也是世事。講到外太空,外太空還是在六道輪迴之中,也沒有超越六道輪迴。所以世事裡面有正有邪,邪就是墮三惡道,正是三善道,都叫世事。

  第四是「耽樂睡眠」。喜歡睡眠,貪睡。

  第五是「多諸戲論」。戲論的範圍也非常廣泛,通常我們講開玩笑這一類的都叫「戲論」。

  第六是「廣營眾務」。這個現象在現代的社會裡太多了。營是經營,務是事務,廣是多。剛才說過了,百丈禪師講:「佛門以無事為興旺。」那怎麼可以多事!哪些是多事?我們舉一個普通的例子來說,法會都是多事,何況其餘!

  這些地方向下,世尊廣說,諸位一定要深深體會佛的意思。佛法修學的是什麼?《無量壽經》經題上告訴我們「清淨平等覺」。你這個事情搞得太多了,你的心怎麼能得清淨?應酬太多了,不能清淨;事務太多了,哪裡能平等?一天到晚迷惑顛倒,怎麼可能有覺悟?這一些都是「廣營眾務」的過失。

  第七是「種種貪著」。這個範圍太大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放不下。

  第八是「為所不應」。他所做的都是不應該做的,都是佛不許可的,他偏偏去造作。

  第九是「妄失正念」。妄是虛妄,成天幹虛妄的,把正念失掉了。

  第十是「修習邪慧」。邪慧就是佛法當中常講的「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

  第十一是「下劣精勤」。他也很努力,一天到晚不休息,忙得不亦樂乎。忙的是些什麼?忙的是三途事業。「下」就是三惡道,不是三善道。「下劣」是什麼?搞貪瞋痴,爭名奪利。搞這些事情他很精進,勇猛精進在那裡幹。

  第十二是「行迷惑行」。這是末法現前佛門的現象,包括在家、出家。如果我們仔細反省,只要有這些毛病,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念佛也不能往生。往生的條件要心清淨,「心淨則土淨」。西方世界是淨土,不是穢土,所以心不清淨怎麼能往生?迷惑,不清淨,與淨土不相應。誦經再多,念佛再多,古人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只能跟淨土結一個善緣,這一生不能往生。

  這樣的事情不足為奇,我們過去生中不曉得幹了多少次。我們跟西方淨土的緣很深很深,為什麼沒去得了?大概都是犯了這些錯誤,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犯這些錯誤,所以念佛不能往生。這一生當中遇到這一部經,這個因緣希有。想想看,如果還犯這些過失,那這一生勢必又要空過了。如果能夠認真反省,改過自新,回頭是岸,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功。再看下面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在於會中見諸菩薩具足如是不善諸行。作是念言。此諸菩薩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皆已退轉。我今當令是諸菩薩。覺悟開曉生歡喜心。作是念已。即於晡時從禪定起。往到其所共相慰問。復以種種柔軟言詞。為說法要令其歡喜。因告之曰。諸仁者云何汝等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而得增長不退轉耶。】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在於會中見諸菩薩具足如是不善諸行」。「具足」,就是前面所講的十二條,他統統都犯了,全都有,這叫具足。看這些菩薩,他有這麼多的過失。

  「作是念言」,他心裡面這樣想著。

  「此諸菩薩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皆已退轉」。古人常說:「初發心成佛有餘。」初發心都是發的善心、發的好心。由於業障深重,諸根闇鈍,所以很容易退轉、很容易迷惑。特別是名聞利養,初發心出家的人,沒有人供養他,生活很清苦,道心很堅定。修行幾年,稍稍有一點成就,名聞利養來了;這一來就墮落了。內有煩惱,外面有誘惑,他怎麼不墮落!所以於「無上菩提」退了。

  「我今當令是諸菩薩,覺悟開曉生歡喜心」。彌勒菩薩來幫忙這一些愚痴菩薩。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到什麼叫做大慈大悲?什麼叫做救濟貧苦?修行人沒有道,那是貧;修行人依舊還犯過失,那是真苦!彌勒菩薩在此地行慈悲救濟。你看看,他在此地是怎樣救濟這一些迷惑顛倒的菩薩們,他教他們開悟、覺悟、開曉,就是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是大慈悲,這是真正的救濟。

  「作是念已」,彌勒菩薩動了這個念頭。

  「即於晡時從禪定起」,「晡時」是午後,中午用過齋之後,他從禪定起來。

  「往到其所共相慰問。復以種種柔軟言詞,為說法要令其歡喜」。彌勒菩薩的確很有智慧,我們今天講高度的智慧;他並不責備他們,他去安慰他們。和言善語去安慰他們,讓他們生歡喜心,對菩薩有好感,這樣才能夠接受他的誘導。

  「因告之曰:諸仁者」,「諸仁者」是對他們的尊稱。

  「云何汝等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而得增長不退轉耶」?這個問得好!不責備他犯過失,不責備他退轉,反過來問:「你們對無上菩提圓滿道,有沒有什麼方法叫它增長,而不要退?」這些地方我們都要學習,平常對人對事對物要怎樣說話,才能真正幫助人覺悟,幫助人改過自新。不要用責備的口吻,要用關懷的口吻,用愛護的口吻,用誘導、啟發的這種方法。我們在此地看到彌勒菩薩,這是高明之處。所以這些人聽到之後都很歡喜,喜歡跟他談話。

  【是諸菩薩同聲白言。尊者。我等今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無復增長唯有退轉。何以故。我心常為疑惑所覆。於無上菩提不能解了。云何我等當作佛耶不作佛耶。於墮落法亦不能了。云何我等當墮落耶不墮落耶。以是因緣善法欲生。常為疑惑之所纏覆。】

  「是諸菩薩同聲白言:尊者,我等今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無復增長唯有退轉。這些人說的都是老實話,我們對無上道沒有增長,天天在倒退。

  「何以故」?為什麼我們天天在退轉?

  「我心常為疑惑所覆」,「貪瞋痴慢疑」,疑是菩薩重大的煩惱,是修學嚴重的障礙。他們有疑有惑,惑是迷惑。

  「於無上菩提不能解了」。這是講他的業障重,雖然常常聽世尊講經說法,聽了不能夠瞭解。不但不能瞭解,往往把佛所講的話聽謬了,錯解了意思。我們開經偈上念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他們是錯解如來真實義,錯解、曲解了如來真實義。這都是業障深重的相。

  「云何我等當作佛耶不作佛耶」?這是舉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我們學佛好、還是不學佛好?作佛好、還是不作佛好?常常懷疑,常常有這個問題在。這是於善法。

  「於墮落法亦不能了」,佛講三途六道,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一定要受惡報,佛講得很清楚。他對這個也疑惑。

  「云何我等當墮落耶不墮落耶」?我們會不會墮落?真的墮落、還是假的墮落?這些疑問常常現前。

  「以是因緣善法欲生,常為疑惑之所纏覆」。當然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眾生,不可能沒有一個善念,一切眾生都是善惡混雜的,看看是善多惡少,還是惡多善少就是了,這才形成了六道跟十法界。他們善念生,但是有懷疑;懷疑的時候,善就不能成就了,於是很容易退轉。這一些菩薩都很老實、很難得,他還有自知之明,還算不錯!雖然犯了過失,還有救,所以彌勒菩薩來救他們。

  【爾時彌勒菩薩。而告之曰。諸仁者。可共往詣如來應供正遍知所。而彼如來。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具足成就無障礙智解脫知見。以方便力。善知一切眾生所行。當為汝等隨其根性種種說法。】

  這也是彌勒菩薩高明之處。彌勒菩薩能不能跟他們講經說法?當然能。彌勒菩薩為什麼不說?因為他是菩薩的地位,這些人對他講經說法未必能相信,所以彌勒菩薩介紹「我們去見佛」。大家聽到佛,當然就沒有話說了。我們一同到佛那個地方去。

  「如來應供正遍知」,這是如來十號裡面的三種,我們在這裡也不詳細解釋了。

  「而彼如來,一切知者一切見者」,這是讚歎佛的智慧德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具足成就無障智解脫知見」,佛果地上是具足成就,一絲毫的欠缺都沒有。

  佛的智慧是圓滿的,佛的自在是圓滿的,而且佛的方法非常巧妙,「以方便力」,教誨眾生,契機契理。

  前面講「具足成就無障智解脫知見」,這是理,佛說法契理。又說「善知一切眾生所行」,一切眾生生生世世,你所造的因、所受的果報,佛都知道,所以說法就契機。去見佛,佛一定隨其根性種種說法,這是契機契理。

  經文的三分,發起序應當到此地,這是一個大段落,序分在這個地方一個大段落。下面是本經的正宗分的開始,應當要單起一行。這個經當時我是叫悟廣師從《頻伽藏》裡面抄出來,再依《大正藏》去分這個段落。《大正藏》裡面分的段落跟標點問題很多,諸位仔細看就曉得這個經文是四個字一句,所以不難讀誦。

  【是時五百眾中有六十菩薩。與彌勒菩薩。往詣佛所。五體投地頂禮佛足。悲感流淚不能自起。彌勒菩薩。修敬已畢退坐一面。】

  當時在會菩薩有五百人,五百人當中只有六十個人,聽了彌勒菩薩的話,跟彌勒菩薩一起去見釋迦牟尼佛。剛才說過了,這一些菩薩都是大權示現。彌勒菩薩把這些人帶到世尊面前,行禮完畢之後都坐下了。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等應起。勿復悲號生大熱惱。汝於往昔造作惡業。於諸眾生以暢悅心。瞋罵毀辱障惱損害。隨自分別。不能了知業報差別。是故汝等。今為業障之所纏覆。於諸善法不能修行。】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等應起,勿復悲號生大熱惱」。彌勒菩薩致敬之後,坐在一邊,這六十個菩薩跪在地下沒起來,懺悔,很難過!佛看到這個樣子也安慰他們,叫他們不必悲傷,也不必煩惱。

  經文在這個地方有一點常識,順便跟諸位說說。如果正宗分要從「爾時佛告諸菩薩言」這個地方開始,這個經題可以加上「佛說」,就是《佛說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正宗分第一句話是佛講的,通常經題上加「佛說」。如果正宗分第一句話不是佛說的,通常就不加「佛說」。所以,如果正宗分從「是時五百眾中有六十菩薩」這個地方起,就不加「佛說」。如果從「爾時佛告諸菩薩言」這個地方作為正宗分,經題上可以加「佛說」,這是一點常識。

  以後諸位看到這個經典,有些經是「佛說」,有些經不加「佛說」;那不加「佛說」,難道就不是佛說的嗎?還是佛說的。加佛說、不加佛說,關係在正宗分第一句話是不是佛說的。

  我們看下面佛這一段開示就非常重要了,這是我們應當警惕的。

  「汝於往昔造作惡業」,這一句是總說,你過去生中造作很重的惡業。哪些惡業?

  「於諸眾生以暢悅心」,暢悅心是很痛快,很舒服!

  幹些什麼事情?「瞋罵毀辱障惱損害」八樁事情,罵這一些眾生,罵得自己好痛快,造這個惡業。

  「隨自分別」,隨著自己的知見分別,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感情用事,剛愎自用,不講理。

  「不能了知業報差別」,造作這些業的時候,不曉得這個業因有果報。

  「是故汝等,今為業障之所纏覆」,你們今天雖然聽佛講經說法,不解如來真實義,這是業障纏覆。

  「於諸善法不能修行」,於惡法很容易去造作,善法很難修行,這個都是業障深重的狀況。

  【時諸菩薩聞是語已從地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善哉世尊。願為我等說此業障。我等知罪當自調伏。我從今日更不敢作。】

  這一段所說的非常希有難得,肯改過,肯自新,有慚有愧,這樣的人就有救。求佛詳細說明,過去生中所造的這些惡業,今天所遇到的這些障難。知道這些罪,他就能夠改過自新,像《無量壽經》上所講的「洒心易行」,從今以後不敢再造了。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曾往昔於俱留孫佛如來法中。出家為道。自恃多聞修持淨戒。常懷憍慢傲逸之心。又行頭陀少欲知足。於是功德復生執著。爾時有二說法比丘。多諸親友名聞利養。汝於是人以慳嫉心。妄言誹謗行婬欲事。是時法師親友眷屬。由汝離間說其重過。皆令疑惑不生信受。彼諸眾生於是法師。無隨順心斷諸善根。是故汝等由斯惡業。於六十百千歲中。生阿鼻地獄。餘業未盡。復於四十百千歲中。生等活地獄。餘業未盡。復於二十百千歲中。生黑繩地獄。餘業未盡。復於六十百千歲中。生燒熱地獄。從彼歿已還得為人。五百世中生盲無目。以殘業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鈍。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醜缺。人不喜見。誹謗輕賤戲弄欺嫌。常生邊地貧窮下劣。喪失財寶資生艱難。不為眾人尊重敬愛。從此歿已。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還於邊地下劣家生。匱乏飢凍為人誹謗。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設於修行。多諸留難。雖暫發起智慧光明。以業障故。尋復還沒。汝等從彼五百歲後。是諸業障爾乃消滅。於後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時彼佛當為汝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這是給這六十個菩薩講,就是這六十個人講。

  「善男子,汝曾往昔於俱留孫佛如來法中,出家為道」。俱留孫佛是賢劫第一尊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這個時間很久了。在俱留孫佛那個時代,他們出家、修行。俱留孫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所應斷。煩惱是所應斷的,無明是所應斷的,所應斷的他統統都斷盡了,這個名號的意思在此地。

  「自恃多聞修持淨戒」,可見得這一些人很聰明、也很有智慧,聽的經很多。仗著自己聞經多,又自己以為戒律很清淨,這個倒也不錯,修得也滿好。

  那業障在哪裡?「常懷憍慢傲逸之心」。毛病出來了,對人表現的驕傲。現在的時髦話,「值得驕傲」!這些菩薩的毛病就在此地。

  他多聞,多聞本來是很好,「值得驕傲」!這個戒律清淨也很好,「值得驕傲」!這一「值得驕傲」就完了。你們今天自己有一點長處,別人不如你的,你還值得不值得驕傲?如果你也值得驕傲,那你好好念念這一段經,看你再驕傲不驕傲了。「慢」是傲慢,「逸」是放逸,就是很隨便。

  「又行頭陀少欲知足」,這個更難得了。頭陀是苦行,這些人修行的時候,曾經修苦行,少欲知足,非常難得了!

  「於是功德復生執著」。他的毛病出來了,就是著相。這個著相也值得驕傲,別人的修行都不如他,他得到這些在家信徒們恭敬供養。

  這裡面的意思很深很廣,諸位要很冷靜、很仔細的去體會,這些文字不能夠含糊籠統放過。下面佛將這些造作罪業的具體事相說出來了。

  「爾時有二說法比丘」,有兩個出家人,大概是常常在外面講經說法的。

  講經說法,當然聽眾多,供養也多。「多諸親友名聞利養」,這個說法的法師一定會得到,一定會有這個現象。

  「汝於是人以慳嫉心」,你們這些菩薩看到這個法師講經說法,你們嫉妒他。

  「妄言誹謗」,嫉妒他,破壞他。

  怎麼誹謗?造謠生事。說這些比丘「行婬欲事」。

  「是時法師親友眷屬,由汝離間說其重過,皆令疑惑不生信受」。這是把聽眾對法師講經說法的信心破壞了,使大眾對這個法師不能夠相信。

  「彼諸眾生於是法師,無隨順心斷諸善根」。要曉得,在一切法裡面,聞法的功德是沒有一樣能夠跟它相比的。聞法能生智慧,特別是恭敬心。佛在經上說,古大德也常說,印光大師說得更好:「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恭敬心全部破壞了,那什麼功德都得不到了,這是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他造的是這個罪業,造謠生事,破壞道場。

  「是故汝等由斯惡業」,由於造作這種惡業。

  你們已經「於六十百千歲中,生阿鼻地獄」。六十百千歲就是六百萬,造這個罪業,你們已經在阿鼻地獄裡面度過六百萬年了。這個六百萬年是指人間的歲月,是以我們人間的時間來計算的。你看,造罪業太容易了,已經在阿鼻地獄過了六百萬年。這個阿鼻地獄,諸位讀《地藏菩薩本願經》有詳細解釋,《楞嚴經》裡面也說得很詳細。

  「餘業未盡」,這個重罪報完了,還有餘罪,就轉到比較輕一點的地獄。

  「復於四十百千歲中,生等活地獄」。四十百千就是四百萬,在等活地獄裡再過四百萬年。「等活」是八大地獄之一,就是拔熱地獄,拔熱地獄第一個就是等活。

  「餘業未盡」,這個餘業還沒有完。

  「復於二十百千歲中,生黑繩地獄」,等活下面就是黑繩,這個受罪比上面稍微輕一點點,還是屬於八大地獄。

  「餘業未盡,復於六十百千歲中,生燒熱地獄」。燒熱地獄就是八大地獄的第六、第七,這些我都不詳細講了,《佛學大辭典》上有、《地藏經》上有、《楞嚴經》上也有、《法苑珠林》裡也有,可參考的東西很多。這些合起來,在大大小小的地獄裡面受報,以人間的時間來算,總共有一千八百萬年。造作罪業太容易了,受苦這麼長,幾個人知道?

  「從彼歿已還得為人」,從地獄裡出來,就恢復人身了。

  得人身怎麼樣?「五百世中生盲無目」,生下來就是瞎眼。「五百世」,這是餘報。

  「以殘業故」,當然這樣的人,他的生活一定很困苦。

  「在在所生常多蒙鈍」,鈍是根性不利,蒙是懵懵懂懂,沒有智慧。

  「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醜缺,人不喜見,誹謗輕賤戲弄欺嫌」,這是他受的這個果報。過去他這樣作弄別人,現在得人身處在下賤這種地位,也遭到別人誹謗,別人輕賤、戲弄、欺負他。

  「常生邊地」,邊地就是文化非常落後的地區。用現在的話說,這裡沒有教育,生在這個地方沒有受教育的機會。

  「貧窮下劣,喪失財寶資生艱難,不為眾人尊重敬愛」。這是講五百世雖得人身,要過這樣艱苦的歲月。

  「從此歿已,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還於邊地下劣家生」。這是說他再得人身的時候,就像我們現在這種末法時期。「末世五百年」,就是末法時期最初的五百年,也是經中常說的五五百年的這個年代,還是在邊地出生,生在沒有佛法的地方。因為過去謗法,所以沒有機會聞佛法。

  「匱乏飢凍為人誹謗,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設於修行,多諸留難。雖暫發起智慧光明,以業障故,尋復還沒」,這是講業障深重。雖然智慧稍稍現前,立刻就又迷失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障礙,障緣很多。

  「汝等從彼五百歲後,是諸業障爾乃消滅」。這個現象是他真正覺悟能保持了,所謂「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他的業障就消除了。消除之後,再依教修行,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才能夠脫離三界,才能夠了生死,永脫輪迴。

  「於後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時彼佛當為汝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這是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