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二集)  1996/8/27  美國聖荷西  檔名:15-010-0002

  請掀開經本第一面: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離奈城仙人住處施鹿苑中。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復有五百諸菩薩眾。】

  這一段是本經的通序,也就是六種成就,我們道場雖然是新成立,但是過去我們講經很多,這些地方都可以省略。『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就是主講的人。在『波離奈城仙人住處施鹿苑中』,這是講經處所的成就。『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復有五百諸菩薩眾』,這是聽眾的成就,所以六種成就都具足了。這一段不必細說。向下的經文則是本經的別序,也就是發起序,說明這次法會的特別的因緣。

  【是時眾中多有菩薩,業障深重。諸根闇鈍。善法微少。好於憒鬧。談說世事。耽樂睡眠。多諸戲論。廣營眾務。種種貪著。為所不應。忘失正念。修習邪慧。下劣精勤。行迷惑行。】

  這一句裡面第二行下面這個「妄失正念」,查一查藏經的原文是不是一個錯字,是不是忘記的「忘」。這段文非常重要,世尊在這部經裡面就是為我們細說這些事情。我們知道世尊當年在世,不但他老人家是久遠劫已經成佛了,《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世尊這一次在這個世界示現成佛,已經是第八千次。由此可知,他不是真的這一生當中修行證果的,也可以講他是古佛再來。他的弟子當中,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此地講『滿足千人』,以及與會的這些菩薩眾,除此之外,還有護法的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其中許多也是諸佛菩薩化身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的。由此可知,都不是凡人,凡人沒有法子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我們看經上講的這些業障深重的菩薩,說實在的話,他不是真的業障深重,他是裝出這個樣子,讓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說法,利益此世間的眾生,目的在此地。

  我們今天能夠讀到這部經,深深的體會到諸佛菩薩慈悲,特別憐憫末法時期的愚痴眾生,因為經上所講的這些現象,正是我們當前出家、在家的這些佛弟子們所表現的。如果我們不曉得這些業障習氣的因緣,不知道改過自新,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就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也就是說,來生還要繼續搞六道輪迴;成就,那就是本經給我們指示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本經到最後指歸淨土,能往生才是真正的成就。我們為什麼念佛不能往生?病根當然很多,歸納起來總不外乎這個幾大類,此地是先把類別標示出來,往後再細說。

  第一個是『業障深重』。業是造作,過去生中的造作、現世的造作,身體的造作、言語的造作、念頭的造作,因為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太深了,惡習氣太深,所以造的業障很重。『諸根闇鈍』,「諸根」就是六根,「闇鈍」的意思就是不聰明,眼不會看,耳不會聽,眼見色、耳聞聲都錯會了意思,這叫闇鈍。跟菩薩們一比較,菩薩聰明,聲聞、緣覺、菩薩比我們聰明。『善法微少』,我們雖然也修善,縱然一生精勤在修善,實在講善根還是太少,敵不過業障;也就是造的惡業太多,善業實在講太少了。

  下面都是講我們無始劫來以至今生的壞習氣。『好於憒鬧』就是喜歡熱鬧,熱鬧的場所非常留戀,喜歡參與,這是毛病。喜歡這種場合,諸位想想你的心怎麼能清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是「心淨則土淨」,這一條就是障礙我們的清淨心。所以,熱鬧場合、人多的場合我們要知道遠離。不但是出家人,世間有學問、有德行的人都喜歡幽靜。我們住在美國,美國人居住的環境也是喜歡寧靜,鄰居家的音聲我們家聽不見。這個就是佛經裡面講的「住阿蘭若」的意思,阿蘭若就是清淨的環境,沒有閒雜的噪音。特別是在工作繁忙、緊張的時候,有個寧靜的環境來休息,對於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在工作之餘閑暇的時候還是喜歡熱鬧,這個心如何能夠靜得下來?所以,世尊把這個問題擺在第一條。

  第二是『談說世事』,「世事」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廣泛,也就是說不能離開六道輪迴的都叫世事,不是平常張家長、李家短。我們就說世間的正論,文學、藝術,詩詞歌賦,乃至於哲學、宗教都包括在其中。為什麼說宗教也包括在其中?宗教出不了三界,唯獨佛法教人出三界。世尊當年出現在印度,為什麼不出現在中國?為什麼不出現在美洲?當然美洲那個時候還沒有開化,沒人。中國的文化水準已經相當高了,為什麼不出現在中國?中國文化水準不如印度,這是事實。中國文化只盡人事,對於六道的情況依舊是不清楚,雖然古書上說到一點,但是很模糊。但是在印度,這個事情他們就相當清楚。世尊出現那個時候,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我們稱外道,就是現在所講的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他們對於宇宙人生、對於六道輪迴有相當深度的認識,特別是這些宗教家,他們修禪定,禪定能夠突破許多時空的界限,我們今天講的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禪定能夠突破。因此,有許多我們肉眼見不到的這些事理,他們用禪定的方式突破空間見到了。我們佛經裡講天有二十八層,實在講就是二十八種不同維數的空間,這就說明他們的學術、文化成就比我們高。

  但是,古印度的這些大德們,雖然瞭解六道輪迴,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可是不知道所以然的道理,六道從哪兒來的他不知道,所謂是「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世尊出現在這個地區為他們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也很想超越,譬如佛經裡講的涅槃,大涅槃,大涅槃這個名詞是古印度宗教裡的術語,以後我們佛也用它。大涅槃的意思是不生不滅,六道裡面都是生滅,不生不滅就超越輪迴。他們希求超越輪迴而沒有辦法超越,佛這才出現在世間幫他們解決這個大問題,所謂生死事大。這個生死不是我們人道的生死,是六道輪迴的生死,超越六道輪迴的生死,佛來幫世間人解決這個問題。這些統統叫世事,世事範圍就太大了,可以說除了佛法之外皆是世事,無一不是世事。

  另外,『耽樂睡眠』,貪睡。現在人貪睡,可見得世尊在世三千年前的人就貪睡,這老毛病,老習氣了。睡眠是昏沉,寶貴的光陰虛度了,非常可惜。所以世尊當年在世教誡出家人,每天睡眠的時間只有四小時,所謂中夜,中夜就是晚上十點鐘到清晨兩點鐘,這是睡覺的時間,要求學生們要勇猛精進。可是現代人,我們的業障比古人要嚴重的太多,現在叫我們一天睡四個小時,我們決定沒有精神,什麼事情都不能幹了。所以現代人提倡睡眠八小時,八小時也挺合理的,對於我們業障深重的凡夫來說,如果超過八小時就太過分了一點。當然能夠愈少愈好,這個事情不能勉強,勉強我們身體受不了,會傷害身體。所以不能勉強,睡眠是恢復我們精神、體力。

  其次『多諸戲論』,「戲論」的範圍也非常廣泛,我們一般談論、談話之間多半是戲論,說一些開心的話,唱歌、跳舞、戲劇都是屬於戲論。現代人把戲論看作藝術、看作娛樂,佛告訴我們這也是把光陰虛度,增長煩惱不是增長智慧,也應當要遠離。『廣營眾務』,「眾務」就是世間經營種種的事業,事業是需要的,真正覺悟的人,我們一生從事的事業愈少愈好。只要生活能夠過得去,能夠吃得飽穿得暖,有一個房子能夠遮蔽風雨,事情愈少愈好,不要沒事去找事。我們看到現在世間許多富貴人,他發了財,經營許多的事業,事業太多了,他的憂慮、牽掛也多,那個心怎麼能寧靜!所以這個心總是患得患失,永遠不會清淨。諸位必須要知道,清淨心生智慧,憂慮、牽掛、煩惱裡面不會生智慧的。惟有智慧才能解決世出世間一切問題,煩惱不能解決問題,只會給問題帶來麻煩而已。

  現在不但是在家人喜歡廣營眾務,出家人也不例外,到處建道場,這是錯誤。過去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老師常常教導我們,他以古來大德做比喻,古大德的成就就是一生住一個地方不動。我們淨土宗的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立念佛堂,以虎溪為界,它有一條小溪,一生不越過界限,所以他的心是清淨的。親近他的人,到那邊去找他,他不會去找信徒,求學、求道要到那裡去求,這樣他才能成就。而李老師也做個榜樣給我們看,他到台灣,一來台灣他就住台中,在台中住了三十八年,創立了台中蓮社跟慈光圖書館。三十八年沒有離開台中蓮社,所以他才能夠成就。當時老師給我講這些話,那時候問我,你以為如何?我就跟他講,我說我到處講經說法比較自在。他笑了一笑:你倒很自在,你必須要曉得,你這種做法只能宣傳佛教,不能成就眾生。我說為什麼?他說自古以來,哪有眾生聽一部經就開悟了,就證果了?凡是有成就的,總是在會下聽經十幾年、二十幾年、三十幾年才有成就。這個話講得對,一點都沒錯。所以法師要常講,學生要常聽,不斷的薰習,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不起作用。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我又何嘗不曉得?又何嘗不希求?求不到!要用佛門的話來說,沒有福報,沒有因緣,不能常住一處。我雖然沒有到處建道場,也是沾了「廣營眾務」的邊緣。

  『種種貪著』,除此之外,那個事情多著呢!貪欲、執著。『為所不應』,你做你不應該做的事情,這個事情太多,說之不盡。「忘失正念」,這個妄可能是個錯字,應該是底下一個心,忘記的忘,把正念忘失了。『修習邪慧』,讚歎某人聰明有智慧,什麼智慧?世智辯聰,不是真的智慧。真智慧是從清淨心生出來的,那是正慧。什麼叫邪慧?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生出來的,這個慧叫邪慧,從妄想分別執著裡生的;從清淨心生的,那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從這個地方來揀別。『下劣精勤』,他也很勤奮、也很精進,他精進、勤奮幹的什麼事情?不是幹的正經事,不是幹的了生死出三界的事情,了生死出三界那是殊勝之行。如果要是搞六道輪迴,況且搞六道輪迴裡三惡道的事業,這就叫「下劣」,所做的事業將來的果報在三惡道。下劣是什麼事情?爭權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專門貪圖這些,搞這些,這些將來果報在餓鬼、地獄、畜生。這些事業叫下劣,他很精進的在做,很勤奮的在做,所以『行迷惑行』,他所做的迷惑顛倒,不是正法,不是佛所教的。

  當時五百菩薩當中大多數示現這個樣子,示現這個樣子就是向釋迦牟尼佛請法,這個示現是代我們請法。我們現在在家的菩薩、出家的菩薩,想想看這幾條哪一條沒有?如果當時這些菩薩一個個都依教修行,那釋迦牟尼佛就不講這部經了。因為他們示現這個樣子,末法時期沒有智慧的菩薩,造作罪業,讓釋迦牟尼佛來教誨,他們這些現象正是我們現前所犯的,我們聽聽佛怎樣來教導我們。本經,彌勒菩薩是當機眾,所以佛說的經題又名《彌勒菩薩所問經》。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在於會中。見諸菩薩具足如是不善諸行。】

  這一句就是指前面這兩行半所說的,『具足』,全都犯了,

  【作是念言。】

  他心裡就想了,這些菩薩:

  【此諸菩薩。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皆已退轉。】

  『無上菩提,圓滿道分』就是一般大乘經上所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是大乘佛法修學的目標。不管是哪一宗哪一個法門,都是以無上正等正覺為目標,現在對這個目標退轉了,遠離了。

  【我今當令。是諸菩薩。覺悟開曉。生歡喜心。】

  彌勒菩薩心裡想,我要幫助這些菩薩,幫助他覺悟,幫助他明瞭這些過失,回過頭來生歡喜心。

  【作是念已。即於晡時。從禪定起。】

  『晡時』是午後,在那個時候,中午是用齋,乞食回來之後,大家在一起用齋。用完齋之後有的經行,有的靜坐,彌勒菩薩這個時候從禪定起來。

  【往到其所。共相慰問。復以種種。柔軟言詞。為說法要。令其歡喜。】

  彌勒菩薩是有大智慧的人,以善巧方便去慰問這些愚痴的菩薩、退轉的菩薩,去慰問他們。也為他們說法,讓他們生歡喜心,大家高高興興,高高興興就好講話。

  【因告之曰。】

  在大家都很高興、很開心的時候,可見得前面那是說話的方便,引子,這才是正說。

  【諸仁者。云何汝等。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而得增長。不退轉耶。】

  這就是提個問題問他們,你們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怎樣能夠天天增長而不退轉?這個問題是提醒他們。而這些菩薩也很不錯,你看:

  【是諸菩薩。同聲白言。尊者。】

  『尊者』是對彌勒菩薩的尊稱,彌勒是等覺菩薩。

  【我等今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無復增長。唯有退轉。】

  這些菩薩很老實,老實才可教,不老實他就不能教,那就沒法子。他們還算不錯,還老實,還承認自己的過失,這就是可教。我們中國儒家常講「孺子可教」,條件是什麼?他肯認錯。不肯認錯就沒有辦法教,他能認錯。

  【何以故。】

  我們為什麼菩提道不能增長,天天退轉,什麼原因?

  【我心常為疑惑所覆。】

  對於佛法、世法有許多的疑問不能解決。

  【於無上菩提不能解了。】

  佛雖然常常講經說法,他們也不斷的在聽,但是聽不進去,聽不懂。為什麼不懂?為什麼聽不進去?這就是過去生中的業障,業障在作祟。業障非常複雜,一個是自己造作重罪,罪障,另外一個是生生世世跟冤家債主結下的冤仇,這些冤家債主都變成魔,他也來障礙你。我們眼睛看不到他,耳朵也聽不到他,但是這些妖魔鬼怪、怨親債主常常圍繞在身邊,伺機來報復。這也是障礙的重大原因,這些都是事實,所以雖然聽法,不能夠理解。

  【云何我等當作佛耶不作佛耶。】

  這是舉個例子,這是佛在大經上常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佛性的皆當作佛。我們到底能不能作佛?我們這樣修行該不該作佛?

  【於墮落法亦不能了。】

  這個『墮落』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六道生死輪迴的因果報應也不懂。我修善,真有善報嗎?我作惡,真的會墮地獄嗎?餓鬼、地獄誰看見了?像這些疑問常常纏繞在心中。

  【云何我等當墮落耶不墮落耶。】

  我們怎樣會墮落或是不會墮落?

  【以是因緣善法欲生。常為疑惑之所纏覆。】

  不是沒有善念,跟我們現在一樣,每天有時候還生起個善念,那個善念生出來時間不長,就又沒有了,又消失掉了。為什麼善念、善行不能保持?就是因為有疑惑,疑惑是病根,是煩惱的根,貪瞋痴,這愚痴。所以善念、善行不容易生起,縱然生起,保持的時間很短,很容易退心,道理在此地。他們很不錯,還能說得出一點名堂出來,相當不容易了。如果彌勒菩薩來問我們,我們還說不出來。再看底下的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而告之曰。諸仁者。可共往詣如來應供正遍知所。而彼如來。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具足成就無障礙智解脫知見。以方便力。善知一切眾生所行。當為汝等隨其根性種種說法。】

  彌勒菩薩很高明,彌勒菩薩何嘗不知道,但是身分、威望不夠,說出來他們未必肯相信。所以彌勒菩薩就講,我們可以到世尊,到釋迦牟尼佛那裡去,向他請教。他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他是大智慧的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他是圓滿『成就無障礙智解脫知見』。他有善巧方便,他曉得我們生生世世業因果報,我們向他請教,他一定會隨著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根性,說出我們病根的所在。找到病根,將病根消除,我們菩提道上不就一帆風順了嗎?他給這些業障深重愚痴菩薩們建議。

  【是時五百眾中。】

  『五百眾』是五百菩薩,可見得這個經是大乘經,不是小乘經。這個經是對菩薩說的,不是對比丘說的,會中雖然有一千比丘,重點在五百菩薩。這五百眾中:

  【有六十菩薩。與彌勒菩薩。往詣佛所。五體投地。頂禮佛足。悲感流淚。不能自起。】

  這是說這六十個菩薩見到佛生慚愧之心,知道自己錯,雖然知道錯,自己不能改,問題在這個地方。為什麼自己不能改?現在要請佛來說明原故。

  【彌勒菩薩。修敬已畢退坐一面。】

  彌勒菩薩見到佛,也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這是禮敬,禮敬完了之後他退在他的座位上。經文到這個地方是發起序,到此地,這是這個經的序分,說明發起的因緣。往下是本經的正宗分,我們看佛的開示。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等應起。】

  佛也很客氣,看大家很難過,叫大家起來。

  【勿復悲號。生大熱惱。】

  你們不要這麼難過,也不要這麼煩惱。

  【汝於往昔造作惡業。】

  佛就說了,你們的業障、習氣很深,過去生中所造的,當然在這一生當中你們都忘記了。

  【於諸眾生。以暢悅心。瞋罵毀辱障惱損害。隨自分別。不能了知業報差別。】

  這一句是佛總說,你們過去生中,對待一切眾生,『以暢悅心』,自己很痛快,痛快在什麼?罵人痛快、恨人痛快、毀謗痛快、侮辱痛快,你們幹這些事情,障礙眾生,令眾生生煩惱,損害眾生。『隨自』是隨你自己的意思造作,造作這些惡業。你『不能了知業報差別』,你對待一切眾生善,你有善報,你對待眾生惡,你有惡報。

  【是故汝等。今為業障之所纏覆。於諸善法不能修行。】

  這就是說明了剛才我講的兩種障礙,一種是自己的罪障,自己造作這個罪業,另外一種就是冤家債主。你傷害這些眾生,這些眾生到後來也會一樣的障礙你,真的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就是世間差別法。你『瞋罵毀辱障惱損害』眾生,那個眾生會甘心情願的來接受嗎?一絲毫怨恨心都沒有嗎?跟諸位說,如果遇到這樣的人,他不是凡夫,他是菩薩。菩薩你怎麼樣以惡心、惡意對待他,他絕對不會起心動念來報復的,那個不是凡人。如果是凡人沒有不生報復的念頭,只是因緣不具足,你今天有勢力,你的勢力比他強,他沒有辦法。你的勢力衰了,他的勢力養成,報復就來了。這是世尊先說了一個綱領,這是總說。

  【時諸菩薩。聞是語已。從地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善哉世尊。願為我等。說此業障。我等知罪。當自調伏。】

  『調伏』就是改過自新,底下講:

  【我從今日。更不敢作。】

  「調伏」是從心裡面改過來,『更不敢作』是從行為上改過來,這個才好。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曾往昔於俱留孫如來法中。出家為道。】

  我們在現前,在這一生能夠聞到如來正法,無論是在家、出家,都是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種諸善根,才有這個緣分,才有這個福氣。雖然造作種種罪業,還是有福之人,沒福你怎麼聞得到?就跟佛在此地說的一樣,過去生中,曾在『俱留孫如來法中,出家為道』,出家修行。

  【自恃多聞修持淨戒。常懷憍慢傲逸之心。】

  這就是罪業。『恃』是仗恃著,自己以為什麼?『多聞』,你讀得多,對於佛法的經論讀得多、聽得多,也能夠講經說法,這算是智慧;又能夠『修持淨戒』,持戒很嚴,這是德行。解行相應,這本來是很好,非常難得。可是底下這一句就犯了老毛病,『常懷憍慢傲逸之心』,因為自己有智慧、有修持,瞧不起別人。我的戒律很清淨,看到別人不持戒就瞧不起,我廣學多聞,看到人家不如我的也就生輕慢之心,這就錯了。這個毛病,三千年前就有,現在人沒有減少。從前李炳老常講,一個人沒有念過書,沒有得什麼學位,見到人都很客氣,都很謙虛;書念多了,拿到碩士、博士學位,眼睛慢慢長到頭頂上,不但一般人瞧不起,連父母都瞧不起。母親不是博士,父親不是博士,他是個博士,連父母都瞧不起,做父母的人寒心。這是社會上我常常聽到,貢高我慢,所謂是學識長一分,眼睛就往頭頂上增長一分,這是錯誤的。

  如果真正有學問的人不是如此,我們中國古人常講,「學問深時意氣平」,你看釋迦牟尼佛、看孔子,你們讀《論語》曉得,愈是有學問的人愈謙虛,愈是有學問的人愈卑下;凡是自己以為有學問,值得驕傲,完蛋了。現在你看看這句話很流行,自己有一點點長處,「我值得驕傲」。值得驕傲就是值得煩惱,值得下地獄,驕傲是瞋恨裡面的一分,值得墮三惡道,他幹這個事情。佛說出這個毛病。

  【又行頭陀少欲知足。】

  『頭陀』是苦行,他修苦行,這本來也很好,『少欲知足』,生活簡單樸實。毛病出在哪裡?

  【於是功德復生執著。】

  這是《金剛經》上講著相,著相壞了。修苦行著了苦行的相,修知足著了知足的相,壞在這個地方。這種習氣、煩惱我們有而不自知,不覺得,傲慢的習氣常常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接物之處,自己完全不能覺察。不曉得這是大病,這是重病。佛說這些都是說的原則,下面舉出一樁事情來,你才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爾時有二說法比丘。】

  『爾』是講他過去生中,舉出這個例子,那個時候有兩位講經說法的出家人。

  【多諸親友名聞利養。】

  這句就是說明他的法緣很勝,連自己的家親眷屬、朋友都去聽經,都去皈依這個法師,都去親近這個法師,都去供養這個法師。

  【汝於是人以慳嫉心。妄言誹謗行淫欲事。】

  你見到這個事情心裡難過了,嫉妒。這個事情有,很多,我們仔細觀察你就不難發現。有很多信徒親近這個法師,見到法師頂禮恭敬很聽話,可是見到父母一點不客氣,也不聽父母的話,父母心裡好難過。你看他對待外人這麼恭敬,對待父母,有大恩大德的,好像是陌生人一樣,於是父母對這個法師就恨透了,總想盡方法來破壞。這樁事情自古以來中國、外國普遍存在,不能不知道。所以,你好像對佛法護持盡心盡力,全心全力在做,你的家親眷屬看到都不以為然,搖頭,他迷了,都是過分的迷信,被騙了。我們常常遇到這些事情,佛在這裡講得很清楚。所以他以慳吝心,不忍心看到自己的親戚朋友,拿好不容易賺到的錢去供養法師,這是慳吝心,看到許多人供養、恭敬,生嫉妒心。由慳吝、嫉妒,這是講內心,心裡面造業,於是他就採取行動了,行動是造謠毀謗,『妄言』這是妄語,毀謗,說這個出家人『行淫欲事』,說他破了戒。

  【是時法師親友眷屬。】

  這句話就是法師這些信眾,聽了他造謠生事。

  【由汝離間說其重過。】

  這個是四重戒,殺盜淫妄,四重戒,你在那裡間離、在挑撥。

  【皆令疑惑不生信受。】

  這批人對這個法師信心失掉了。

  【彼諸眾生於是法師。無隨順心斷諸善根。】

  法師所說的是正法,你用這種手段間離,把這些信徒跟法師的緣破壞之後,法師也不要說法,也沒人聽了,這一切眾生聞法的緣分被你切斷,這個罪過比什麼都重。佛在大乘經上常講,你殺人,斷他的身命,這個罪不重,你把他聞法的機緣打斷,這個罪過極重,為什麼?斷他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跟身命不能比,身命死了,經上講四十九天投胎他可以又來了;法身慧命的機緣斷掉,你要曉得,他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再遇到這個機會?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你怎麼能忍心把這個機緣給他打斷?你打斷一個眾生聞法的機緣,罪過就已經極重了,何況你破壞一個道場,令許多眾生聞法的機緣喪失掉。下面你看看果報,這個果報就太可怕了。

  【是故汝等由斯惡業。】

  就是由上面嫉妒法師,破壞這個法師的法緣,令一切眾生不能聞正法,這個惡業。

  【已於六十百千歲中。生阿鼻地獄。】

  這些地獄都不能細說,諸位要瞭解的話,看《地藏菩薩本願經》。『六十百千歲』就是六百萬年,這是以我們人間來算的。因為你造這個罪業,你已經在阿鼻地獄待了六百萬年。造業太容易了。阿鼻地獄出來之後:

  【餘業未盡。】

  阿鼻地獄是極重的罪報,從阿鼻地獄出來。

  【復於四十百千歲中。生等活地獄。】

  『等活地獄』裡面所受的罪比阿鼻地獄要輕,但是比其他的地獄要重。『四十百千歲』就是四百萬年,阿鼻地獄六百萬年,等活地獄四百萬年,餘業還未盡。

  【復於二十百千歲中。生黑繩地獄。】

  『二十百千』就是兩百萬,再兩百萬年生『黑繩地獄』。黑繩地獄是什麼?地獄變相圖裡面用鋸子鋸身體,那是黑繩地獄。他用繩子量你的身,量一寸給你鋸一次,量一寸再鋸一次,這叫黑繩地獄。你要受這個刑罰。

  【餘業未盡。復於六十百千歲中。生燒熱地獄。】

  這是火燒地獄,就像在烤箱裡頭一樣,受這個罪。諸位把這個加起來看看,六百加四百再加二百再加六百,一千八百萬年。在人間造這種罪業,一千八百萬年在地獄裡受罪。這個罪報受完了:

  【從彼歿已還得為人。】

  從地獄裡面出來,又得到人身。

  【五百世中生盲無目。】

  雖然生到人,生下來就瞎眼睛,這叫『生盲』,不是以後眼睛害病瞎的,生下來就瞎眼睛。

  【以殘業故。】

  當然生盲他能做什麼事業?在一般我們常常看到,眼睛瞎的做按摩做這種事業來維生。

  【在在所生常多蒙鈍。】

  『蒙鈍』是愚痴,魯鈍。

  【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醜缺。人不喜見。】

  容貌、身體都是業報。

  【誹謗輕賤。戲弄欺嫌。】

  這是別人對你,你過去怎麼對人,現在人家怎麼對你。

  【常生邊地。貧窮下劣。】

  『邊地』是沒有佛法之處,文化水準很低的地區。

  【喪失財寶。資生艱難。】

  過的是貧賤的生活。

  【不為眾人。尊重敬愛。】

  別人對他生不起恭敬心。

  【從此歿已。】

  然後死了以後。

  【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

  這就是講現在這個時候,說我們末法時期,《金剛經》上常講的「後五百歲」,此地講『末世五百歲中』,就是指我們現在這個時代。

  【還於邊地下劣家生。】

  依舊生在,雖然他會得人身,他生在文化水準很低的地區,生活非常的艱難。

  【匱乏飢凍。為人誹謗。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設欲修行。多諸留難。】

  這就是縱然有一念覺悟想修行,總有許多的障礙,不能滿願。

  【雖暫發起。智慧光明。以業障故。尋復還沒。】

  因為過去生中,他曾經是出家人,出家為道,所以偶爾還有一念『智慧光明』透出來,但是業障太重,立刻又迷了。這些現象我們仔細思惟,冷靜觀察,觀察自己,自己有這個現象,是不是世尊當年在世教誨的與我們完全等同之人?

  【汝等從彼五百歲後。是諸業障爾乃消滅。】

  你看這個罪障,造作罪業時間很短,消除太難了,要到業障消除的時候:

  【於後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時彼佛。】

  『彼佛』就是阿彌陀佛。

  【當為汝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這就是你往生不退成佛。這是世尊說這些愚痴的菩薩,業障深重,輕易造罪,暢一時之快意,毀謗、侮辱幹這些事情。不知道這個罪,要想這個罪消滅,時間太長了,什麼時候你的罪消滅?罪滅的現象,是這些惡的念頭完全沒有了,心中無論對什麼人,對人、對事、對物不起惡念,口無惡言,身無惡行,這是你的罪業消滅了。如果心裡頭還有惡念,口裡頭還有惡語,還有惡行,你的罪業沒消滅。消滅之後自然沒有了,身語意與佛所說的一定相應。《無量壽經》上講的「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真的做到了,不是勉強做的,自自然然做到,「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都是自然的,這是業障消滅的現象。這時候念佛才能得生,如果惡意、惡口、惡行依舊還存在,我們這一生念佛也不能往生。這是佛在這部經裡頭最主要的意思,教我們要認真努力,改過自新,回頭是岸。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爾時諸菩薩等。聞佛所說。舉身毛豎。】

  『毛豎』是恐怖,沒有想到造作罪業,千萬年來受這樣苦的苦報。

  【深生憂悔。便自抆淚。】

  這是懺悔留下眼淚,『抆淚』是擦自己的眼淚。

  【前白佛言。世尊。我今發露悔其過咎。】

  這就是發露悔過,什麼叫發露?自己做錯的事情絕不隱瞞,有膽量說出來,我哪些事情做錯了,說給別人聽,讓別人指責、責備,這個指責、責備就是替自己消業障。自己所造的過失不讓別人知道,隱藏,這個罪是愈積愈深;發露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這個人罵你一句,那個人瞪你一眼,就都報掉了。所以他們聰明。

  【我等常於菩薩乘人。】

  『菩薩乘人』就是講無論是在家出家,凡是做弘法利生的,上求下化的,皆是菩薩乘人。

  【輕慢嫉恚。】

  『嫉』是嫉妒,瞋恚。

  【及餘業障。今於佛前如罪懺悔。我等今日於世尊前發弘誓願。】

  這發的誓願是發懺悔的誓願,下面有十三條,這個十三條是說他真實的懺悔。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這些地方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