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  (第十一集)  1985/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4-009-0011

  第五十八面。我們經文前面講到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法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女救度她母親的一段故事。經文裡面說得非常的明白、淺顯,可是它的含義非常之深,我們要特別的留意。為什麼?因為這些事情往往就發生在自己的家庭,就發生在自己的面前。看看她們的因果,回過頭來再反省檢點一下我們自己的因果如何。婆羅門女她的母親知見不正,什麼叫知見不正?這裡頭總得有個標準。本經給我們講的標準是淺顯而容易明瞭,那就是相信三寶,相信佛菩薩所講的話句句真實,沒有一句是虛妄的,這就是正知正見。娑羅門女是個孝女,而且對三寶有很深的信仰,她常常以善巧方便來勸導她的母親。母親不能說完全沒相信,信得不深,於是乎對於三寶還是常常存輕慢之心,這個果報就不得了,她死了以後墮在無間地獄。在這個時候,這個經文裡面就講了,「而此女母,未全生信」,可見她不是完全沒有信,是沒有全信,全程肯定的這個相信她沒有。假如她要真正相信,她決定不墮地獄,這是真的。因為真正相信三寶,這個人起心動念不一樣,就是在在處處他用心不相同,所以他不會墮三惡道,這我們本經後面都會討論到。像這些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與我們切身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婆羅門女知道母親在世不相信佛所講的因果報應。

  【計當隨業。必生惡趣。】

  『計』就是計度,就是心裡面想,衡量衡量、度量度量,母親一生她的思想、她的行為、她的造作,她造的是惡的因,當然她就會得惡的果報。她三業都不善,所以想了一想,她一定生在惡道裡。

  【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

  這就是她救度她母親的方法。這一段經文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遂賣家宅』,就是這一句。從這一句裡面就能看到她是真心供養,所謂是盡心盡力的來求三寶加持,救她的母親。我們看到有許許多多人,也許知道他親人在惡道裡面,他修福也修,修得不切,不是盡心盡力的在修福;換句話說,他的力量效果就薄弱了,他不是全心全力。全心全力的修,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我們今天世間有幾個人肯這樣做,肯把自己全部的力量統統都拿出來,自己明天生活死活都不顧?婆羅門女是這樣的人。所以感佛空中現的音聲給她說法。就是說我們現在人做,為什麼不靈?沒有她這一分心,沒有人家這種願力。

  『香華供養』,「香」表信,「華」表行,表法前面都曾經說過。這部經自始至終裡面所講種種供養,全都含著甚深表法的意義。所以在當時這個供養香花有很大的功德。為什麼?因為佛教是普遍流行在世間,換句話說,大家都能夠明瞭佛教的教義。你燒香、供花,大家一看,他就能夠藉外面的境界提起他自己迴光返照,他就能改變心理。假如佛法沒有人講解,大家都是迷信,根本就不懂得燒香、供花的意義,那我們怎麼燒香、怎樣去供花果,別人不曉得這個意思,反而叫他造口業,他說這是迷信,反而叫他造口業,不能叫人生菩提心種善根,反而叫人造口業。由此可知,弘法利生是第一樁大事情,務必要一切眾生都能夠明瞭佛法的教義。我們在佛門,在寺院,燃一支香、供一朵花,那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今天你要是像婆羅門女這種修法,確實不如那個時候,原因就在此地。『供具』,這裡頭包括範圍非常之多,她能夠想得到的、能夠求得到的供養具她都做到。所以種福必定在佛門。

  『塔』是藏佛舍利的,『寺』是佛教教學的機構,就好比學校一樣,它不是廟。廟裡面是奉祀鬼神的,那個叫廟。寺不是的,寺是一個辦事的機構,辦事的機關。因為佛教是漢朝時候傳到我們中國來的,在漢朝我們國家行政制度裡面,那個時候實際上講是君主,但是君主他並不完全專制,所以有君權、有相權,真正治理國家是宰相的事情。好比現在組織一個公司,皇帝是公司裡面的董事長,宰相是總經理,真正管事是總經理管事。所以我們中國古時候的制度,諸位要研究研究,它的確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實在是很好。直接屬於皇帝管轄的辦事的機關就叫做寺。皇帝底下有九個寺,寺的長官叫卿。宰相底下辦事的機關叫部,部的長官叫尚書,尚書相當我們現在所講的部長。寺像現在我們國家組織的總統府底下,它有幾個局,第一局、第二局,或者是局長、或者是主任,是這樣的地位。

  所以寺不是廟,寺是行政機關的一種,它的地位是相當高。在漢朝辦外交,外交的權是屬於皇帝,宰相不主管外交。所以宰相底下六部沒有外交部,外交是歸皇帝管。皇帝底下管外交事務的叫鴻臚寺,所以鴻臚寺卿相當於現代的外交部長。這是一定要搞清楚的,人家將來一問,你曉得寺是一回什麼事情。如果佛教現在傳到中國來,決定不叫寺,不會叫寺,不會用這個名字。政治制度古今不同,但是佛教這個名稱一直保留到現在,現代蓋個道場,還要叫一個寺。而且這個寺給人一個錯誤的觀念,因為一見到寺就想到廟,寺就是廟,廟就是寺,寺廟沒有兩樣,這是給人一個大大的錯誤觀念,要曉得寺、廟性質決定不相同。

  佛教剛剛到中國來,就是由鴻臚寺接待,就等於說外交部來接待他。到以後我們中國這些帝王大臣接觸佛法之後,覺得佛法太好了,不讓他走,要把他留下來。留下來,總不能把鴻臚寺永久讓他住,這不可以。那怎麼辦?皇帝對於佛教非常尊重,九個寺之外再成立一個寺,地位跟這個寺是平行的,這地位非常之高。這個寺就叫白馬寺,洛陽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寺。白馬是紀念,白馬也有苦功,牠從西域馱著佛經、佛像到中國來,可見我們中國仁心之厚,連畜牲牠的功勞我們都不願意埋沒牠。這個寺的名稱就定作白馬寺。白馬寺也是教育部,因為佛教是教育,於是乎中國就有兩個教育部。宰相他所管轄的一個教育部,在那時叫禮部,禮部是教育部,宰相管轄的,管理全國的教育行政。佛陀教育是皇帝管的,皇帝直接管。我們可以說,宰相這個教育是國家傳統的教育,皇帝管的這個教育,依現在來說,有一點像社會教育。教育部管的學校教育,皇帝這個教育部管的社會教育。所以這個教育部的範圍非常的廣大。這是我們從這個地方認識佛教的本來面目,佛教裡面沒有迷信。你懂得這個意義,你才曉得「供養塔寺」那個功德從哪裡來,從什麼地方來的。塔寺是以寺為主,寺裡面有老師、有學生。這些學生都等於說好像念師範學校,他們學成之後,到每一個地方去教學佛法,拿佛法去教化眾生。所以這種供養就是培養弘法人才,這個功德太大了。

  前年我在洛杉磯講經,也到你們這兒來,也跟你們提到過。許許多多的同修們來跟我說,他們很感嘆,現代弘法的法師太少。我就直截了當跟他說,我說你們不發心培養法師,哪來的法師給你們講經?譬如說你們想種桃,又不肯種樹,想吃桃不肯種樹,哪來的桃?你們自己要發心培養才行。在洛杉磯法師很多,像我們這種形式的小型的寺也不少,現在大概有三十多個。就算一個寺一個法師,也有三十多個法師。這些法師沒有講經,為什麼不講經?你們不請。法師講得不好,講一、二次你們不聽了。你請法師講經就等於種樹,你要不去聽經,等於你不給它澆水,它幾天枯死了。講得不好也要去聽,你要天天去聽,那法師講得不好,他要埋頭苦幹,他也要充分準備。絕對不會說學講經一上台,幾天就把經講好,沒這個事情。要想在講台上講到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至少要十年。這個十年當中,說、聽都得要有耐心。所以你要肯請法師講經,要肯聽。他講得好,聽;講得不好,也要聽,做他的增上緣,叫他常年講經,永遠不給他休息,他自自然然就講好了。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這叫真供養。所以除了對於寺院這些法師們、這些大德們四事供養之外,你常常去聽經,常常去參加共修,這都是供養,這是大供養。這就是助揚佛教的教育,這個意義我們一定要懂,否則的話,這個裡面你就給我們有很多很多的疑問。

  【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畫威容。端嚴畢備。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

  這一段是說她到寺院裡面去修供養的時候見到佛像。因為這是佛的像法時期,佛已經滅度很久了。見到佛像生敬仰之心。敬仰是感應的根本,誠敬到了極處,連我們中國古人也說「誠則靈」,誠就能起感應道交。佛像一定要端、要嚴,『端』是端莊,『嚴』是莊嚴,叫你一看才能夠生敬仰之心。婆羅門女這個時候母親剛剛過世,心裡面非常的悲痛,她這次到佛寺裡面來,專程來求佛的,所以她這個敬仰超過平時,超過了一般人,生真誠敬仰之心,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敬仰。

  【私自念言。佛名大覺。】

  這心裡想著,心裡這麼想著,佛是大智大覺之人。

  【具一切智。】

  『一切智』就是指的一切種智,具足一切種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儻來問佛。必知處所。】

  她心裡想,現在可惜佛不在世,佛要在世,我母親過世,我到此地來問佛,佛一定會告訴我,一定曉得她現在神魂在什麼地方。

  【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瞻戀如來。】

  悲痛到了極處。『泣』,哭的時候沒有聲音叫「泣」,非常的悲痛、非常的傷心。一心一意在這裡瞻仰佛像,戀慕如來,這就是婆羅門女心之所感。眾生有感,佛就有應。

  【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

  她在正是悲痛到極處的時候,忽然空中有這個音聲,佛沒有現相,只有音聲告訴她。這也是一個特別的感應,不現相,有音聲,這個意思就是告訴你,真實的相非有非無。這個地方也許我們要問,佛對於婆羅門女何以稱她為『聖女』?婆羅門女能當得起嗎?世尊在大經裡面常常給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確實是如此,我們是迷失了自己的佛性,流轉六道。婆羅門女一念覺悟,覺就是佛菩薩,覺者不迷。所以她今天來找的,這是一條正路。她是完全用她至誠所得到的感應,她不是找看相,也不是找算命,也不是找那些乩童來占卜,她不找這個,那些是邪道不是正道。婆羅門女今天所走的是正道,不是邪道。

  特別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正如同《楞嚴經》上所說的,這個時代是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自己如何能夠辨別邪正?這對我們的關係太大太大。其實辨別邪正釋迦牟尼佛老早就教給我們,他在滅度之前教給我們的四依法就是揀別邪正。四依法裡面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婆羅門女是依法,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第二個是「依義不依語」。義從哪裡來?義就是法裡面所含攝的理論,我們要依這個,依佛所說的原理原則。所以翻譯經,只要義理翻得沒錯,就沒有問題。文字沒有關係,文字是言語,語言,你多說幾句、少說幾句,深說淺說、長說短說,沒有關係,只要把意思說對了就可以。因此不必斤斤計較中文跟梵文對照起來看,用不著,沒有這個必要,意思對了就行。

  第三個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了義是教你成佛,教給你破無明、成佛道,這是了義。教你斷見思煩惱證阿羅漢,這是不了義;教你斷惡修善將來生天,這是不了義。這是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幾個人能真正做得到破無明、出三界?八萬四千法門不是一般人都能修得成功。所以今日我們講,了義當中的了義,念佛求生淨土,《阿彌陀經》是了義當中的了義,這是真的。第四個教我們「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識是感情。你這個頭腦要冷靜,要依靠你智慧來辨別,決定不能感情用事。我們要真正能守著四依法,在末法時期也等於是正法時期,跟這些群魔(妖魔鬼怪)在一起,我們也如同跟佛在一塊一樣,絕對不會迷失,這個重要!

  婆羅門女遵守佛的教誡,所以佛稱她為「聖女」。這真正是大孝,能夠奉行如來遺教是真正的大孝,孝感天地,孝感鬼神,當然感動佛菩薩。所以跟她講,你不必悲哀,我現在告訴你母親的去處。

  【婆羅門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寬我憂慮。我自失母以來。晝夜憶戀。無處可問。知母生界。】

  婆羅門女聽到空中有音聲,這時候正是悲喜交集。『合掌』是表恭敬,『向空』,因為音聲從空中而來的,見不到形相。所以她就問,是哪一位尊神,你到此地來安慰我?並且自己說明,她自從母親過世之後,『晝夜憶戀』,思念她母親在世的行業現在應得的果報,如果在惡道,如何來救拔,來幫助她脫離。日夜就想這個事情,到『無處可問』,不曉得母親生在哪裡。這個話裡頭已經有求,希望空中這個音聲再能告訴她。

  【時空中有聲。】

  這個時候空中又有音聲。

  【再報女曰。我是汝所瞻禮者。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

  這音聲說明了,他是誰?就是『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她現在在瞻仰佛像,佛雖然沒現相,但是佛的音聲她聽到了。

  【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

  這些地方我們都要特別的重視,我們拜佛、求佛為什麼沒有感應?這就要深深反省來檢討一下。她能有感應,她憑什麼?我們沒有感應,我們毛病出在哪裡?我們的心沒有人家那麼誠。佛法裡有真正不可思議,一分誠敬就有一分感應,兩分誠敬就有兩分感應。我們自己修行,心地稍微清淨一點,功夫得力了,也就是誠敬心用得上力,有的時候就聞到異香,有的時候見到光明,有些瑞相,這不是妖魔鬼怪。但是你雖然見到,你不要生歡喜心,你要生歡喜心,就容易著魔了。確實有感應,一點都不假。什麼都見不到,這就說明自己心散亂,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必定有感應,感應能夠增長你自己的信心。可是不必跟人說,這是自古以來佛門的忌諱,自己的感應決定不說。

  古來的高僧大德他們的感應事蹟不可思議,什麼時候說?臨命終時說,說了他走了。你像我們遠公大師,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祖師,是晉朝時候,跟鳩摩羅什大師同時代的人。他在念佛的時候曾經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念佛的時候見到。見到那個情況跟經典裡面所講的一模一樣。這個經典裡面,那你要多看,看《無量壽經》、看《觀無量壽佛經》、看《彌陀經》,合起來看,你就曉得西方極樂世界的情形。他所見的跟經上講的一樣。所以他臨命終時走得很自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已見過三次,很熟悉。可是在他生前從來沒有告訴人過。還有一個時候可以講,就是跟自己的老師,在平處可以說,就是沒有別人聽到。跟老師說是什麼意思?自己初學有懷疑,不曉得這個境界到底是吉還是凶,請老師給你做印證,這可以。絕對不隨便跟人講。你要隨便到處跟人講,就變成《彌陀經》裡面所講的,這五種邪命之一,那就不好了。她這是感應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來幫助她。婆羅門女曉得是佛的音聲了。

  【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

  『自撲』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禮拜,大拜,全身拜下去,密宗裡面的大拜,跟我們現在拜的不一樣,她是整個身體撲下去。這真是把佛求來了,求來就歡喜,也非常的感激。這個一拜,大概是拜下去用力過猛:

  【肢節皆損。】

  一拜下去,手腳頭都受了傷,這撲得太重。在從前寺院裡也沒地毯,寺院一般的地都是用磚鋪的,在從前用磚鋪的。用力過猛,受傷了。

  【左右扶侍。良久方蘇。】

  拜下去之後,昏過去,很久才醒過來。

  【而白空曰。】

  又向空中稟白。

  【願佛慈愍。】

  『慈』是慈悲,『愍』是憐憫,求佛大慈大悲憐憫我。

  【速說我母生界。】

  趕快告訴我,我母親究竟生到什麼地方?

  【我今身心。將死不久。】

  自己是太疲乏,感覺得好像自己生命也保不住,也快要死了。

  【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

  此地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佛不明白的告訴她妳母親在什麼地方,不告訴她,叫她自己去發現。為什麼?這樣才能救她的母親。假如佛要告訴她,她母親在地獄裡面,她還是無可奈何,她沒有辦法,救不了她母親,知道了也沒用處。為什麼?妳不能代妳母親受苦,佛法裡面所講的,因緣果報自作自受,任何一個人沒法子代替,父子至親都不能夠代替。這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造業的時候要特別的留意。教給她什麼方法?教給她念佛的方法。這方法有效嗎?有效,如果你念到一心不亂,你就有資格去遊覽地獄,就有資格。所以她這是用念佛法門,念到一心不亂。這是佛給她做增上緣,她自己的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統統具足。前面說過,親因緣,孝思,這是她的親因緣,她今天的動力完全一心一意就是求救度她的母親。她這個親因緣,是她想她母親一生所作的行業一定墮惡道;所緣緣,就是如何從惡道裡把母親救出來;這個念頭日夜沒有間斷,這是無間緣。所以她是三緣具足。佛看到這樣的人怎麼不歡喜?因為三種緣具足,加上增上緣,她就成功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教她念佛,她念佛一定得一心。如果得到事一心,她就相當於阿羅漢,事一心跟阿羅漢境界是相等的。阿羅漢就有資格遊覽六道,天上、人間、餓鬼、地獄他都自在往來,沒有障礙。妳母親在哪裡妳當然可以找到。這就教她,妳現在在寺院修供養,妳修供養完了之後,趕快回家去,回家去念佛。『端坐思惟』,就是念佛,就教她念「本師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妳念到一心不亂妳就曉得妳母親去處。佛指點她這個方法,度她成就。「端坐思惟」,簡單的講就是一心念佛。這個坐的意思,「端」是端莊、認真,「坐」,正如禪家所講,六根對一切境界裡面都如如不動,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坐的意思。可見她念佛真正是一心,一心念佛才能得一心不亂。

  【時婆羅門女。】

  這個時候婆羅門女。

  【尋禮佛已。】

  她拜了佛之後。

  【即歸其舍。以憶母故。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

  婆羅門女拜完佛之後,很聽話,照著佛跟她講的去做,她就回家了。『以憶母故』,這四個字很重要,因為她母親之能夠脫離地獄而生天上,那個因就是這一句。她自己念佛能夠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證果,她自己修行證果那個關鍵也在這一句。她如果要不為「憶母」,她念佛一日一夜就不會得一心,她就不那麼專心。由此可知,她是她母親給她的增上緣,使她專心。佛給她的增上緣,教給她方法,佛教給她方法。母親教她專心,為什麼?她母親在惡道,她不專心她沒有辦法知道她母親在哪裡。她母親對她有沒有幫助?有幫助,她母親幫助她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菩薩。幫助一個人成菩薩,那個人的福報多大,她母親能夠離開地獄而生天上,是因為這個道理。假如她母親一生不造惡業,相信三寶,她的成就沒有這麼大,她的成就沒有這麼快。這麼大的成就,這麼快速的成就,也就是正因為母親造罪業墮惡道,幫她成了菩薩。正同《彌陀經》上所說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她根性很利,一日一夜就得一心不亂。所以從前印光大師說,念佛七天決定可以得一心,決定可以得到。你七天不能證得一心,是你自己不得法,你用功不得法。如果你用功要得法,七天七夜沒有不得一心的。印光大師為我們證明《彌陀經》裡面說若一日到若七日決定不錯,人人可以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因為沒有這種機緣,沒有一個力量逼著你非專心不可,沒有這個機緣。婆羅門女是因為她母親過世這麼一個機緣。

  佛經裡面還有一個故事,這是佛講的。佛曾經告訴一個國王,他說一個人真正在專心的時候,一心無二用的時候,眼睛雖然張大,沒有看到外面的色相;耳朵沒有閉塞的時候,沒有聽到外面音聲,他這個心專注。國王說不相信。世尊叫國王做實驗,在這個很熱鬧的活動當中,找一個死囚來做實驗,叫這個死囚頭上頂一盆水,那個水是滿滿的,不能掉一滴,走幾里路不能掉一滴,掉一滴馬上砍頭,派劊子手跟在旁邊,掉一滴當時就砍頭。他說你叫那個人從幾里路走到這裡來,然後你問他,他在路上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國王在沿途又是擺著歌舞,好多好玩意,熱熱鬧鬧的,叫他走這條街。那個人從那條街通過,走來之後到國王面前,果然一滴水沒漏。國王就問他,你走這一段路,你看到什麼?沒看到。聽到什麼?沒聽到。你怎麼沒有看到、沒有聽到?因為我一心一意就注意頭上這個水,因為掉一滴,我頭就沒有了。這是他的增上緣,他修到一心不亂。因為他沒有別的念頭,就怕人頭落地,小心翼翼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走那麼熱鬧的街上,什麼也沒看到,什麼也沒聽到。

  婆羅門女一心一意為了救度母親,所以一個妄念都沒有,一日一夜就念到一心不亂。她這個功夫,一心不亂有兩種,有事一心、有理一心,理一心我們不敢講,事一心,決定是這個境界。絕對不是功夫成片,因為功夫成片沒有能力遊地獄,沒有能力,一定要事一心才有資格到地獄去參觀、去遊覽。所以從這段文判斷,最低限度她這個一天一夜是修到了事一心不亂。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她要發願往生,那她生方便有餘土。這個力量就是她母親幫助她的,佛也幫了個忙。剛才講的,她的用心是母親成就她的,方法是佛教給她的。再看下文:

  【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涌沸。多諸惡獸。盡復鐵身。飛走海上。東西馳逐。見諸男子女人。百千萬數。出沒海中。被諸惡獸。爭取食噉。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驅諸罪人。使近惡獸。復自搏攫。頭足相就。其形萬類。不敢久視。】

  到這裡這是一段,這一段是她一心不亂當中的境界。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她已經證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定。換句話說,這是定中所見到的境界。這個境界,什麼境界?我們在經文上一看就曉得,這是地獄的境界。在定中她見到一個大海,這大海不是普通的海,海水『涌沸』,就好像煮開了一樣,不是涼的水,熱水。這個裡面許許多多的惡獸,奇奇怪怪,都是鐵身。海裡面許許多多的罪人,數不盡的墮落在地獄的罪人,這些惡獸追著他們。這樣的境界是非常恐怖的境界,非常悽慘的境界,這是定中所現,不是一個惡夢,不是夢中,是定中現的。

  【時婆羅門女。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

  她是得到念佛三昧,境界現前,她沒有一點恐懼的心。

  【有一鬼王。名曰無毒。稽首來迎。白聖女曰。善哉菩薩。何緣來此。】

  因為地獄裡頭只有兩種人可以來,一種是受罪的人,他有這個業報,他要來受苦;另外一種就是菩薩。除了這兩種人之外,縱然地獄在面前,你也見不到。過去章太炎居士,也許你們同修有聽說過這個人,民國初年我們中國的國學大師。朱鏡宙老居士所寫的《八大人覺經講記》,裡面說了他一段故事。朱老居士是章太炎的女婿。他說章太炎在世的時候,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判官就等於祕書長一樣,地位相當高,東嶽大帝管五個省。他晚上就到東嶽大帝那裡去辦公,白天回來說給大家聽,說給朋友們,昨天晚上發生什麼事情。他講,他曾經建議東嶽大帝,地獄裡頭有一種刑罰叫炮烙,這刑罰太殘忍,懇求東嶽大帝把這刑罰廢除。東嶽大帝就跟他笑笑,就派了兩個小鬼帶他到現場去看,說你看了以後就明瞭。小鬼帶著他走了很遠,到那個地方,告訴他就在這個地方。他什麼都看不到。他才恍然大悟,就像經上所講的,他沒有這個業,也沒有這個功夫,所以他既沒有造地獄業,又不是菩薩,地獄在現前,小鬼指著它,他見不到。所以他才曉得,這絕不是陰曹地府設立的,不是的,是造作罪業的人自己心裡變現出來,沒法子,真是自作自受。就好像白天做壞事,晚上作惡夢,那惡夢是自己心裡變現的,不是外面力量干涉的,他壞事做多了,他晚上作惡夢,一定的道理。這時候地獄裡面有一個鬼王出來接待,看到菩薩來了,當然來問訊。『稽首來迎』,「稽首」是頂禮,鬼王向她禮拜,來迎接她。然後來問她,『白聖女曰,善哉菩薩,何緣來此?』「善哉」是歡迎的意思,「很好很好,妳是有什麼事情到這邊來?」致歡迎詞的意思。

  【時婆羅門女。問鬼王曰。此是何處。】

  她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境界,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地方,就問著鬼王,這是什麼地方?

  【無毒答曰。此是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

  這就說明了,這是地獄的所在。妳來的這個地方,這是閻浮提南面大鐵圍山,山的外面就是大海,地獄就在其中。所以下面聖女就問:

  【聖女問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不。】

  是不是真的,真有這樁事情嗎?

  【無毒答曰。實有地獄。】

  這個詞句都非常的肯定,告訴我們確確實實有地獄。人在世間造五逆十惡的罪業,一定要受地獄果報。

  【聖女問曰。】

  婆羅門女接著再問。

  【我今云何得到獄所。】

  既然是地獄,我怎麼會來,我怎麼會到這個地方來?無毒鬼王就告訴她:

  【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

  就我剛才給諸位說的,到地獄只有這兩個條件。

  【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有威德的,這就是佛菩薩,他到地獄來幹什麼?是要來救度地獄眾生。第二種就是業力,他造五逆十惡的罪業,果報要在地獄受罪,他要受這個果報。所以不是這兩樁事決定不能夠見到地獄。

  【聖女又問。此水何緣。而乃涌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

  這是她看到這些現象,這些現象也都是事實。我們讀了之後要深深警惕,為什麼?說不定就是我們將來的去處,這個事情麻煩了。你看到這個樣子你不想去,你不想去的話,你現在趕緊回頭還來得及。所以這部經要多念幾遍,要常常想想,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造作行為與地獄果報相不相應?如果要相應,那就是麻煩事情,你自己要想方法救你自己。《往生傳》裡面所記載的,那個《西方公據》裡頭有摘錄,《西方公據》裡也有,摘錄《往生傳》裡面的。宋朝瑩珂法師,他是出家人,他不守戒律,不守清規,惡習氣很重,雖然出家,惡習氣、惡習慣都改不了。但是他有一個好處,這佛法裡講善根,他自己相信因果報應。他自己想想他自己一生思想、行為,跟六道裡頭較量一下,他曉得他來生必定墮惡道,這個惡道就是指地獄,來生必定墮地獄。自己曉得這個事情就好辦,這就自己要救自己。所以他就請教他這些同參道友們,怎麼辦?同學們勸他念佛求生淨土。這一個人是自發自覺,很難得,他就接受了,他真正相信西方有淨土,真正相信念佛一定能夠生淨土。

  所以他就把門關起來,就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天三夜,跟這裡情形一樣的,念了三天三夜也是心得到清淨,阿彌陀佛來了,感應阿彌陀佛來了。阿彌陀佛來告訴他,「你的陽壽壽命還有十年,你這十年好好的修,臨命終時我來接引你」。這位法師說,我這個習氣太深,禁不起誘惑,外面小小一誘惑我就做不了主了,十年當中又不曉得造多少罪業!我那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去,就跟你去。阿彌陀佛就答應了,阿彌陀佛跟他約了時間,三天以後我來接引你。他到第二天,房門一打開,歡歡喜喜告訴同參道友,三天之後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到西方世界去了。寺院裡頭沒有一個人相信,你這種人能往生?沒有人相信。但是看他說的話又不像開玩笑,不像是開玩笑的話。於是乎大家就看,反正三天不太長,看你三天去不去?到第三天,他請大眾幫他助念,他也沒害病,《彌陀經》念完了,佛號才起,沒有念幾聲,他就向大家說阿彌陀佛來接他了,別人看不見,他看見了,他就走了。

  由此證明,印光大師的話不錯,七日一定可以得一心不亂。瑩珂法師的力量從哪裡來的?就他自己造的惡業太多,他曉得他要墮地獄,他怕墮地獄,他不能不專心,不專心將來就要墮地獄。所以人有個恐懼怖苦之心,有個怕苦、怕死之心,在那裡壓著他的話,他就專心了,不得不專心,什麼妄念都沒有。我們今天吃一餐飯,還講幾個口味味道好的菜,哪有這種心思?有這種心思不能往生。真正一心的人,你問他吃的飯什麼味道?不知道,不曉得。為什麼?一心專注在憶佛念佛上。六根雖然接觸六塵,的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這樣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所以古來,你看看《高僧傳》,許許多多實際的例子給我們做證明。所以無論從理上說、無論從事上說,決定成功。她見到的境界,這麼多的罪人,這麼多的惡獸,地獄相,她看到了。問這個鬼王,鬼王答曰。

  【無毒答曰。此是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

  這說明這些人是什麼人?『閻浮提』就是指我們這個地球,我們這個地球上造惡業的眾生,都是新死的,死了沒多久的,落在這地獄道。

  【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

  他墮這裡來,他家裡的後人不知道給他修福,不曉得給他做功德,沒人救。

  【生時又無善因。】

  這些人在生的時候沒有善因,或者是惡因太多,惡的力量太大,雖然有善,善太小,那一點小小的善敵不過大惡。

  【當據本業。所感地獄。自然先渡此海。】

  這是剛剛到地獄,你看到這個地獄的第一重海。鬼王又告訴他:

  【海東十萬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

  那個裡面的苦,苦難,比這裡還要加一倍。

  【彼海之東。】

  再往東面去。

  【又有一海。其苦復倍。】

  又要加倍。這個海叫「業海」。

  【三業惡因之所招感。共號業海。其處是也。】

  『三業』,身業、口業、意業。這是以意業最重,其次是口,三業造的惡,所感的果報,妳所看的這才是第一重海。這一段告訴我們,人死之後七七四十九天要給他修福。現在在我們中國,人死之後「做七」,做七根據哪來的?就是根據本經來的。雖然做七,做得如法不如法,那就是很大的問題。我在台灣曾經見到,那時候我還沒出家,剛剛學佛的時候。我有一次放假的時候,我到淡水那邊觀音山,觀音山上有個凌雲寺,我那時剛剛學佛,到凌雲寺去玩。去的那一天正好有人在做佛事,外面的法師在念經,裡面他家裡的人在佛像的後面擺了有兩桌麻將在打麻將,有說有笑,玩得很樂,外面請法師念經。到了念的時候要他們去拜拜,就喊了,「來,來,來拜幾拜」。拜了幾拜又到後頭,又去打麻將去了。這個做七一點用都沒有,不但沒有用,而且還造罪業。好像什麼?應付應付,不做不好意思,做一做就完了,就這事情了了,好像把它當作一個公式化的事情來辦,大錯特錯。他不曉得這個道理,這七七四十九天培福、誦經,家裡人要跟到一起做,誠心誠意跟到一起做才有效果。自己能誦當然最好,自己不能誦,跟到法師的音聲來誦經。等於說請法師帶著你念,這才行,你要有那分心。你現在做的全是形式,一點誠意都沒有,哪有用處?該墮地獄還是要墮地獄。所以佛理不明,表面上好像在佛門做了很多好事,其實得的果報恰恰相反。

  【聖女又問鬼王無毒曰。地獄何在。】

  業海她見到了,地獄在哪裡?她就問。

  【無毒答曰。三海之內。是大地獄。】

  三重業海裡面是大地獄。

  【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

  這段給我們說明地獄也相當複雜,種類太多太多。為什麼?因為眾生所造的業不一樣,他受的苦也就不一樣,這才是合理。第一類叫熱地獄,凡是地獄統統有火。所以我們看到「地獄變相圖」總是一片火海,就是大海裡面它也是一片火光。這個情形就連外教,像基督教、天主教,他們雖然不講六道,他有三道,他也講地獄,他那個地獄圖也是一片火。所以地獄離不了火,原因在哪裡,火從哪來的?瞋恚,人一發脾氣,你看臉都紅的,熱。地獄,瞋恚招感的火,地獄裡面的火。所以它的火是從這麼來的,是你自己煩惱火變現出來的。所以佛經上常講,貪愛變餓鬼,愚痴變畜牲,瞋恚墮地獄。雖然這個三惡道因緣也非常的複雜,但是這個是主要的因素,貪瞋痴是主要的因素,佔的成分最大,所以這叫三毒煩惱。我們想想,幾個人沒有貪瞋痴?沒有貪瞋痴的人就不墮惡道,有貪瞋痴的人就與三惡道有緣分。佛教我們斷貪瞋痴,為的什麼?為的叫我們不要入三惡道,是為這個。這些意思後面我們還有深入的討論。

  再看下面經文。鬼王說出了地獄的所在,就在業海之中。諸位要記住這個話,話裡頭有話,我們現在造三惡業,那就是業海,一天到晚造貪瞋痴,廣大無邊,這就是將來現的相的業海。

  【聖女又問大鬼王曰。我母死來未久。不知魂神當至何趣。】

  她聽到這個情形,就向這個鬼王打聽打聽,順便打聽打聽,看看她母親在不在其中?有沒有消息?她也是死了沒多久,不曉得她的魂神,我們中國人講靈魂,佛經裡講神識,她應當在哪一趣,就是哪一道?

  【鬼王問聖女曰。菩薩之母。在生習何行業。】

  這首先問她,妳母親在做人的時候是從事哪一種行業?或者這「行」把它講作行為,業是造作,也講得通。問她在生的行為,她一生的造作。

  【聖女答曰。我母邪見。】

  知見不正。

  【譏毀三寶。】

  這一條就是地獄的罪業。『邪見』是迷惑,『譏毀』這就是造作,這個惡業造得重。「譏」是譏刺、諷刺,「毀」是毀謗。『三寶』是佛法僧,「三寶」諸位都非常的清楚,三寶的功德無量無邊。縱然是一個破戒的比丘,都不可以譏毀,譏毀的果報還是在地獄。他破戒是他的事情,他現的這個比丘相,就給一切好心的眾生帶來了無邊無盡的福田。我們在講三皈依的時候給諸位講過,我們見到佛像,心裡面立刻提起了觀照,我要覺而不迷。一見到出家人,也能夠提醒自己的觀照,我要淨而不染,他代表這個意思。持戒、破戒是他本人的事情,他在整個佛教教學裡面,他是代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他代表這個。叫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是叫我們自己,我們見到他馬上就要想到,我要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是這個意思。所以他的相對我們很有好處,不可以譏毀,道理在此地。他能給無量無邊的眾生做福田,給無量無邊的眾生提醒觀照,他的功德在這個地方。她母親「譏毀三寶」。

  【設或暫信。旋又不敬。】

  『設』是假設,有的時候好像暫時她又相信,可是不久她又不恭敬,對三寶不恭敬。

  【死雖日淺。未知生處。】

  她死的時候雖然沒多久,不曉得現在生到哪裡去了。

  【無毒問曰。菩薩之母。姓氏何等。】

  無毒聽說她母親這個行業,當然也就能判斷這個人很可能在地獄。地獄裡頭那麼多人,妳的母親姓什麼,名字叫什麼?

  【聖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羅門種。】

  說她出生的種族,在印度,婆羅門是屬於貴族。

  【父號尸羅善現。母號悅帝利。】

  這把她父親、母親的名字都說出來。

  【無毒合掌啟菩薩曰。願聖者卻返本處。無至憂憶悲戀。】

  這個無毒鬼王一聽說她母親這個名字馬上就合掌,也是向她道賀。希望妳趕快回去,這個地方畢竟不是妳常來的地方,這是地獄,偶然來參觀一下可以,不能久待。妳趕快回去,妳不必憂慮,也用不著掛念。

  【悅帝利罪女。生天以來。經今三日。】

  『悅帝利罪女』三天前就生天了,確實是到這來過,確實是來過,但是現在她已經生天了。

  【云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

  這就說明原因,她在地獄裡受的果報,為什麼這麼快的她就離開地獄生天去了?當然他還是個鬼王,他對事實真相不能完全了解,聽說她有個孝順的子女,給她在覺華定自在王塔寺裡布施修福。這就是剛才跟諸位說過。她的母親,所以這個事情我們要很冷靜去想,想通了,就相信這個道理,我們就信得過。造作惡業墮到地獄,不容易出來,不是簡單的事情。她的母親實際上是幫助她成就她的功德,成就她一心不亂。所以,婆羅門女自己修行,她修的是功德。而她母親給她做了增上緣,幫助她、成就她,她母親有福德,這是她母親的福。福德可以生天,生天最高可以生到忉利天,這是我們在許多經論上都看到,傳記裡也看到。為什麼不能生到更高的天上去?忉利天以上,就夜摩天以上,還得要一點功德。沒有功德,完全憑福德,只能到四王天、忉利天,憑福德可以去。往上去就需要功德。譬如前面我們讀到,釋迦牟尼佛這經一開端講到佛度他母親,他母親在哪裡?也是在忉利天。他母親之所以能生忉利天,兒子成佛了,兒子一生弘法利生,他母親沾光,所以他母親能生忉利天。佛將要滅度之前,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他母親一聽經就證須陀洹果,一證到須陀洹果,她的地位就不在忉利天,就到色界天,就到了色界。因為須陀洹這是果位,小乘初果。所以是彼此互為增上緣,母親幫了她,她也幫了母親,互為增上緣。一個人有福,跟她臨近的人都沾光,所以不僅她生天。底下鬼王就說:

  【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

  一個人有福必定會連帶一個地方,這一定的道理。所以你們同學們要想真正發大心,今天這個世界上災難太多,苦難範圍太廣泛,如何能夠救這個世界?我也常常提示到,假如這個世間有一個真正的道場,這個世界就免除災難,就不遭難。什麼叫真正道場?佛經上講得清清楚楚,至少是四個比丘,四個人,四個人才是一個僧團,在一起如法的修行,能真正持戒,遵守佛所講的七和合,見同解,戒同修,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利同均,理同證。大小事情統統都如法,如法就是會議制度,絕對的民主自由,這是佛教的僧團。果然有這麼一個道場,這個地方就有福報。這樣的道場,在全世界,至少我所走過的地方,沒有看到一個。我學佛三十多年來,走了不少地方,沒有看到一個。所以哪一個地方能有這麼一個道場,一個國家有這麼一個道場,一國人之福。因為那是諸佛護念,龍天保佑。他保佑這個地方,保佑這幾個人,這一個地方人都不遭災難。

  所以這真正可貴!誰肯發心?你們肯不肯發心?發心去求人,求人難,求人太難,登天不難,求人難!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真正肯發心,救度一切眾生,真正發大慈悲心。那你們想想,你們這個心到底慈悲何在?你說為了救度這一個世界苦難眾生,你能不能捨掉家,出家去做個如法的比丘?有四個人就行。現在我們走遍世界找四個人找不到。真能有這麼一個僧團就成功了。四個人找不到,一個都找不到。所以今天這個世間像《楞嚴》上所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當然的,沒有正法。所以我們所求的,就是求一個正法道場,就是求一個正知正見的同參道友。下面說:

  【鬼王言畢。合掌而退。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這是地藏菩薩最初發廣大的誓願。『尋如夢歸』,就是從定裡面出定,不是真正作夢,是從定中出定。出定之後她曉得,真的她母親到哪裡去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當然這個時候對於佛非常的感激,所以又到寺裡面去,在佛像面前發大誓願。因為她看到地獄眾生苦,太苦了,所以她發願要度這些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以種種不同的善巧方便,要幫助他們離開地獄,離苦得樂,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這個願難,不但這個願大,而且時劫太長,是『盡未來劫』。所以地藏菩薩因地裡有這樣的大願、大行,忉利天宮法會這樣的殊勝,這是有道理的,不是無緣無故的。下面佛把這個因緣給我們說出來: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

  他們到現在統統有成就。

  【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當年這個婆羅門女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當時在地獄裡面答覆聖女的無毒鬼王,就是現在的財首菩薩。財首菩薩在《法華經》上有他,在《華嚴經》上也有他,許多如來殊勝的法會裡面都有這位菩薩在座。到這個地方我們是把第一品,本經的序品,講完了。

  今天就講到此地。這個註解,我沒有照註解講,但是註解希望大家自己看,要好好的看,如果有問題、有疑問可以來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