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  (第二集)  1985/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4-009-0002

  在此地我們接著末後這兩首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前面五首是比喻,後面五首完全是講的宇宙人生的實相,也就是說明了宇宙人生的根源,所謂「一切唯心造」。在末後兩首,第一首,也就是第九首,是雙合。「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這就是合前面第二首、第三首偈裡面所說的不即不離的意思。身亦不住心,就是恆不住,也是合前面「各各不相知」的意思。而能作佛事是不離的意思,合前面能「示現一切色」。正因為不即不離,「無量難思議」,所以顯示著自在未曾有。我們看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法種種活動的狀況,真正覺悟了的人他曉得,完全是我們自心的活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不是法有生滅,而是我們的心有生滅。所以佛與大菩薩們,因為他們是徹底覺悟者,也就是心地到了純極清淨,於是心的活動他完全了然,這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我們自己對於自心的活動為什麼不知道?是我們的妄念太多了,又把這些自己活動的相,妄相,當作真實,於是乎迷在自心變現的妄相之中。這一來是愈迷愈深,所以變成了佛法裡面所謂的凡夫。

  末後這首偈,這是結勸。「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首偈特別的出名,那是有一個公案,這也是在唐朝的時候,這一首偈能夠破地獄。若人,有這麼一個,這是假設的話,當然是指一個有情的眾生。欲了知,希望想要明瞭、想要知道什麼叫三世一切佛,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見法就是見佛,見了法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我們在前面講這個夢境,總用這個來做比喻,諸位要從夢境當中細細的去體會,能夠得到一點消息。他作夢的時間短,醒來的快,夢中所有的那些境界全是自己心變現出來的。這個見佛就是見心,如果曉得這一切境界相全是自己心變現出來的,全心就作了夢,全心是夢,全夢是心,見到夢境就是見到自己的真心。這一首偈就是這個意思。你要想見一切佛,怎麼個見法,下面就教給你觀法。

  應觀法界性,特別注重在「性」字,不是講的相,不是教你應觀法界相,給你講法界性。為什麼?相不平等,性是平等的;相是千差萬別,性是如如不動,性就是本體。古德有個比喻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黃金做出許許多多的樣子,那個樣子千差萬別,它的體都是黃金,是平等的,沒有差別。這就是教我們在一切相裡面要見它的性,不要執著它的相。見相能夠見性,從相裡面見性,這就是成佛,這就開悟了。凡夫的毛病就是著相,著相,把性疏忽掉了,把性忘掉,所以我們就見不到佛。一切唯心造,旁邊這個小註,「法界性,真如門;唯心造,生滅門」。這一切就是一切相,一切現象,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今天所講宇宙人生森羅萬象,統統是心變現的。所以這個體、用二門唯是一心。

  這首偈之所以出名,後頭小註說,「昔有人云:一偈之功」,就是這一首偈,「能破地獄」。這是有一個人墮地獄,他是很幸運,遇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就教他這首偈,他念這首偈他就超越了地獄。所以一首偈能夠破地獄,「何況此全一章偈耶!」這一章偈是十首,何況這十首偈?地藏菩薩為幽冥教主,所以在這部經特地將《華嚴經》覺林菩薩的十首偈列在此地,這個意思非常之深。「願思此言,勉共傳誦」,勉是勉勵,自己勉勵,同時也勉勵別人,我們共同來弘傳、來讀誦這個十首偈,這個偈子功德無量無邊。諸位要是想詳細的研究,在《華嚴經》第四會,清涼大師的註解,註得非常之詳細。

  下面有三首讚,我們也念一念。「稽首本然淨心地,無盡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湧香雲,香雨花雲及花雨。寶雨寶雲無數種,為祥為瑞遍莊嚴」,這一首半都是讚歎菩薩依正莊嚴。第一句,這個稽首是頂禮,五體投地,我們這頭在地上停了很久,這叫稽首,這是表最恭敬的意思。本然淨心地,這個偈頌裡面就將地藏的意思顯示出來,地是代表我們的心地,代表我們自己的心地。自心原本是清淨的,原本是不染的,而且這個心地裡面確確實實本來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福德、無量的技能,真是像一般宗教家所說的「全知全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如此。所以第二句說無盡佛藏大慈尊。這個兩句都是稱佛,都是稱讚佛,也是稱讚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佛寶。

  南方世界湧香雲,這是講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出現在南方,阿彌陀佛在西方,地藏菩薩在南方,南方象徵著光明,象徵著智慧,南方世界湧現香雲。這個香雲,著重在這個香。這個香字,正如同《壇經》裡面所說的五分法身之香,所以它代表自性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它代表這個。雲的意思,在大經裡面它所代表的是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叫我們二邊都不能夠執著。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空,二邊都不執著,這就對了。所以五分法身香,必須離一切執著才能夠現前。香雨,雨是落下來的意思,它有滋潤的意思,你說這天下雨了,可以滋潤草木,它才能夠得以生長、繁茂。花雲及花雨,花是代表因,代表修因,所以我們在佛前供花,這個意思代表的六度萬行之因花,菩薩修因。開花之後就結果,果代表菩提涅槃,你修戒定慧、修六度萬行,將來才能成菩薩、成佛,成菩薩、成佛就是結果,我們修戒定慧、修六度就等於是開花。寶雨寶雲無數種,這個寶就是果實,前面講開花,花,這個地方講果實。無數種,無量無邊。這都是我們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看到,菩薩要來的時候有種種不思議的瑞相,這些瑞相全是表法,等到我們講到經文裡面,我們再給諸位詳細的介紹,這些都很不平常的瑞相現前了。

  「天人問佛是何因」,因為這部經是在忉利天講的,所以忉利天人一看到有這麼多瑞相,就請教釋迦牟尼佛這是什麼緣故?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瑞相?「佛言地藏菩薩至」,世尊再告訴大家,地藏菩薩要來了,所以有這麼多的瑞相。這些瑞相都是菩薩在無始劫之前修因證果所感應到的這些殊勝的瑞相。

  「三世如來同讚歎,十方菩薩共皈依」,這兩句顯示菩薩不可思議的功德。一切菩薩眾裡面,這在我們娑婆世界來說,地藏菩薩第一。怎麼曉得?佛不住世了,佛滅度,要走了,下面這一尊佛還沒有出世,彌勒菩薩還沒有出世。如果說佛一走,把這些眾生就這樣丟掉,那佛太不慈悲了,我們這些苦難眾生怎麼辦?佛把度化眾生的這個重擔就拜託給地藏菩薩。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滅度了,彌勒佛沒有出世之前,地藏菩薩代表佛度化眾生。觀音菩薩雖然大慈大悲,還沒有代表佛,他是代表佛住在娑婆世界度眾生的,所以地藏菩薩的身分今天是代理佛。三世如來同讚歎,為什麼要讚歎?十方有許許多多的佛,諸佛,都曾經是地藏菩薩的學生。學生都成佛,老師為什麼不成佛?老師不成佛,他要成佛太容易了。因為他老人家發了個大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他有這個願在,他是能成佛而不成佛,這是大願,大慈大悲。所以,他的學生許許多多都成佛了,老師現在還在菩薩的位子上,這世間的等覺菩薩。十方菩薩共皈依,尤其是在現前這個階段,他是代佛的身分,所以這個十方菩薩沒有對他不尊敬的,可以說他是諸佛的老師。

  底下兩句這是說到我們本身,我們有福報,有這殊勝的因緣不容易,就像那開經偈裡面說,「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宿植善因緣,稱揚地藏真功德」,我們讀這部經,研究這部經,就是稱揚地藏菩薩真實功德。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個殊勝的因緣。

  「慈因積善,誓救眾生」,這兩句是講菩薩的願深。特別要注重的是積善這兩個字。為什麼要積善?成就自己的大慈悲心。諸位要曉得,這個大慈悲心就是菩提心。我們要真正發菩提心,修菩薩道,不積善那怎麼能成就?積善,又要著重在積這個字。《彌陀經》上也是這麼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換句話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怎麼多的?積就多。所以一定要曉得積善。誓救眾生,菩薩如是,我們自己要效法菩薩,要學習菩薩,不要以為我們現前沒有能力怎麼能救度眾生。只要你肯發願,你肯發心,你跟菩薩如果是一個心,志同道合,菩薩的威神、神通、智慧就能夠加持你,你就能得不思議的感應。

  底下幾句,這是說大行,菩薩的願大,行也大。「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地藏菩薩現的是比丘身,在我們中國佛教四大菩薩,只有他老人家一位示現出家相,其他都在家的,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是在家相,只有地藏菩薩是示現的出家比丘相。出家比丘手上都拿著錫杖,這個錫杖是做什麼用的?給諸位說,錫杖是托缽用的。托缽不能敲人家門的,敲人家的門是很不禮貌的,不能敲人門的。在美國,居住的環境還不像我們中國過去的大陸。中國過去大陸,中等以上的人家,院子都很深,它外面有大院,院的外頭有大門,有大門、二門、三門,房子一進一進的進去的,也沒有門鈴。所以敲門是很不禮貌的。托缽的人搖錫杖,這個錫杖一搖,裡面主人聽到音聲,曉得出家人來托缽,他就把飯菜送出來,它是這個作用。第二種作用,就是也是防身的,因為出家人多半住在山裡,山裡面有野獸,這錫杖也能夠防護,它是這一種作用。在此地這個藉引申的意思。

  手中金錫,金是尊稱,振開地獄之門。地獄是最苦之地,六道裡面這一道最苦,只有苦沒有樂,其他道裡頭雖然有苦,還有一點點小樂,就是那個苦還能暫時停一下,地獄這個苦沒有停止,所以只有苦沒有樂。菩薩慈悲心特別重,先救地獄眾生,哪個地方最苦他最先要到那個地方去。那這樣說,我們這個人間菩薩來不來?當然來。那個最苦的眾生他都要救度,何況人天,何況聲聞、緣覺?菩薩大慈大悲,沒有一個眾生不度。

  「掌上明珠,光攝大千世界」,救度眾生要智慧,明珠代表智慧,光攝大千世界,大千世界裡一切眾生,菩薩是同一個慈眼平等觀察,普度眾生。「智慧音裡,吉祥雲中,為閻浮提苦眾生,作大證明功德主」。這一句是偏讚菩薩對我們閻浮提,這個閻浮提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地球,對我們說的。大千世界,可能是指我們現在所講的銀河系,那是大世界。我們是銀河系裡面的一個星球,這特別指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處所。智慧音,菩薩是教化眾生,為我們講經說法,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所以說智慧之音。吉祥雲中,菩薩所在之處無不吉祥,凡是修學這部經典,修學地藏法門,稱揚禮敬供養菩薩,都是吉祥,稱之為吉祥雲中,為我們作大證明功德主。下面是總結,「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本尊地藏菩薩摩訶薩」。這是序讚,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在講經文之前,先跟諸位介紹本經的大意。這個大意是依據《地藏經科註》編寫的,將《科註》裡面重要的意思一條一條都列舉出來,便利諸位同修做參考。五重玄義是天台家講經的規矩,就是沒有講經文之前先把全經的大意說一遍。它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對於初學,還沒有接觸到這部經,先聽聽大意,對這部經的內容知道一個大概,能夠提高學習的興趣;第二,對於老同修,可以幫助他修行,幫助他領悟經中玄奧的義理。因為這個大意分成五個段落介紹,所以叫做五重玄義。第一段解釋名稱,釋名,解釋經題。本經的經題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現在一個字一個字來介紹。

  地是代表心,心如大地,心力最大,此約心明地。所以,修行人從哪裡修起?要從心地修起,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是修心而成就的。我們想想這個地,善人,這個地載他;惡人,這個地也不嫌棄他。這個地沒有說,「善人,我很喜歡你;惡人,你不能踩在我這裡,你要離開我」,沒有,地對於一切人是平等的,地對於一切物也是平等的。我們要學大地。這個大地,你倒一瓶最好的香水,它不拒絕;你拉個大便,它也不怪你,它平等。所以佛教給我們,修心要學大地,心要像大地一樣,對於一切萬法一味平等。地能生一切萬物,能長一切萬物,又能含藏一切萬物,我們今天許多的資源礦產都從地下開採出來的。我們的心亦復如是,我們心裡面有無量的智慧、有無量的能力,能夠出生無量無邊功德,能夠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所以說心力最大,就如同大地一樣。這個菩薩是取這個比喻做為名號。

  藏是寶藏,「以世寶藏」,世間的寶藏,人所喜愛的,這一切眾生他都希望珍藏的,「例同出世三德祕藏」。世間寶藏我們要得到了,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富裕,使我們不至於貧乏。但是諸位要曉得,世間寶藏的能力只能解決我們物質生活,不能了生死,不能超越三界,不能解決我們永遠的問題。真正能解決我們永恆的問題那是佛法裡面的寶藏。這個寶藏在哪裡?在我們自己心地裡面。心地裡面什麼是寶?智慧是寶。這個三德是講的法身、解脫、般若,般若是智慧,法身是本體,解脫就是自由自在,得大自在。可是這三樣東西,般若最重要,因為沒有般若,其他的兩種德顯不出來;般若智慧得到了,那個兩種都得到。像觀世音菩薩《心經》裡面所說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就是解脫德,照見五蘊皆空是法身德,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般若德。所以學佛求的就是智慧,無上正等正覺。

  菩薩名號裡面,這兩個字特別顯示出一個根本的意義,那就是孝道。孝是性德,我們講萬德萬能,這個萬德萬能總有個根,那個根是什麼?根就是孝道。孝親尊師,然後才能夠生萬德萬能。這個萬德萬能好比一棵樹它的枝葉很多,它總有一個根,總有一個主幹,那個主幹是本,這個根本就是孝道。所以菩薩他老人家自己成就是由孝順父母開始,把孝順父母的心發揚光大,孝順一切眾生。將一切眾生跟父母看成一樣的,以孝順父母的心來孝順一切眾生,成就他無量的功德,顯示他無量的智慧。所以本經一向稱之為佛門的《孝經》。儒家是以孝為根本,佛法也是以孝為根本,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孝這個字,如果以佛法觀點上來看,是不可思議的大總持法門,它沒有界限,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整體。我們中國的文字,孝這個字是會意,在六書裡面講它屬於會意,體會這個意思。它是兩個字合成的,上面是個老,底下是個子,兩個字合成,你想這意思,就是前面一代跟底下一代是一不是二,沒有界限,那前面還有前面,後頭還有後頭。就是說所謂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是一個整體,用這個字來代表。所以我們要是拿佛法來講,盡孝道,你這個孝道講到圓滿,圓圓滿滿,什麼人?成佛,孝道才圓滿。不成佛,孝道不圓滿。一定要做到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是一個整體,這個孝道的意思才圓圓滿滿。要在我們念佛人來講,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才真正叫大孝。這些意思我們在這部經裡面都能夠很明顯的看出來。

  再看菩薩,菩薩是一個普通的名稱。它有兩種翻譯,一種就是玄奘大師以前所翻譯的,在我們中國譯經史裡面稱之為舊譯,或者是古譯,翻作「大道心眾生」;新譯,譯作「覺有情」,新譯是玄奘大師把它翻作覺有情,意思是大同小異。大道心就是大菩提心。覺有情,這個意思也翻得非常好,有情就是指還是有感情的眾生。這樣說,佛有沒有感情?給諸位說,佛沒有感情。我們一聽說沒有感情就害怕了,其實佛是最有感情的人,但是佛不叫做情,叫做智。智與情是一樁事情,覺悟了的情,就叫做智;迷了智,就叫做情。這個裡頭只是覺迷之分,覺悟了就叫智,轉八識成四智,這是佛,眾生是迷四智成八識。所以從體上講,是一不是二。菩薩還是有情,但是他覺悟,他不迷,覺而不迷。幾時他這個情完全轉成智慧,他就不叫菩薩了,他叫做佛。所以等覺菩薩還叫做覺有情,雖然有情,他覺悟,他不迷惑。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菩薩的相,菩薩決定是以這個為他的事業。上求佛道,化眾生也是幫助自己學佛的,所謂教學相長。上一次也有同學來問我,怎樣叫我們自己學佛才能夠保持著精進不退?以我自己的經驗,最好的方法就是發心來講經,一發心講經就精進不退。為什麼?到時候你要上台,你上台下不了台了,你不得不好好的去準備,這個是真正能夠叫自己精進不退。所以一定要發大心,幫助別人就是真正的幫助自己。所以菩薩是人,是一個覺悟的人,菩薩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薩是人。

  本願,本是講本昔,就是講他過去生中最初接觸佛法發的願,這叫本願。願是希望,是一種需求,是一種愛好。「志求滿足之稱」,他希望能達到,就是他自己這個願望。地藏菩薩的本願是什麼?底下是略舉幾條,我們來看看這一位菩薩的大願。第一個是「稱本立願」,叫本願。本是什麼?是我們的真心,就是你的願是從真心裡面建立的,本性之立願,這個叫本願。依這個意思,可以說一切諸佛菩薩都相同的,都是從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諸位要知道,凡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他不變,永遠不變,不管在什麼情況之下他不會改變的。如果是從感情上建立的,那個願就不可靠。今天他喜歡了,他志願如此;明天,過了幾天,他就變了心。所以那個心是虛妄的,不是真心。真心永遠不變。所以他的願是從真心裡面建立的。救這些苦難眾生絕對不圖報。菩薩對眾生這麼樣的愛護,眾生有的時候還要違背菩薩,菩薩會不會見怪?絕對不會。不但不會,而且認為眾生背叛佛菩薩是理所當然。為什麼?他迷惑,迷惑的人那有不背叛的道理?所以背叛是理所當然的,佛菩薩絕不見怪,絕不減少他愛護的心、關切的心,一點也不減少,真心流露。

  第二個意思,「自心起信,還信自心」,「因地發根,根深本大」,「狂風雖大,不能動搖」。這個意思也非常非常的重要,是從你真心裡面建立的信心,信心裡面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將來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要特別強調這個意思,你要信自心。信自心什麼?信自心本來是佛,信自心本來覺悟,信自心本來具足萬德萬能,信自心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你要相信這個,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大根大本。因地發根,這個地就是心,從這個裡面生根。根深本大,本就是主幹、樹幹,它就大。狂風雖大,不能動搖,這個狂風是指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指這一切邪知邪見,你都不會動搖。這是從本所建立的大願。

  一切諸佛菩薩有共同的大願,都是從根本而生的,那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從哪來的?從四諦裡面生的,苦、集、滅、道。「依苦諦立,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是看到眾生太苦了,正如同觀世音菩薩一樣尋聲救苦,看到別人苦,從自己內心、真心裡面生起來要救護一切眾生,幫助他脫離苦海,所以從苦諦裡建立「眾生無邊誓願度」。實在說,一切諸佛菩薩所以能夠成佛作祖,他的根本大願就是這一條,這一條是根本大願,這個大願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推動著你。你為什麼自己能夠成就?為什麼自己這樣苦修,要成就?為了要度一切眾生,這個願力在推動你,你才能夠苦修,你才能夠真學。「依集諦」,集是召集,就是煩惱迷惑,依這個建立「煩惱無數誓願斷」。我們要度眾生,一定先要成就自己;要成就自己,要先斷煩惱。自己如果不斷煩惱,想去度一切眾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煩惱斷了,去幫助別人,自己才安全。所以斷煩惱是為什麼?斷煩惱是為了要度眾生。

  「依道諦」建立的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如果我們智慧不開,我們許許多多東西都不知道,諸位想想,你用什麼去教化眾生?這就是要智慧、要學問。前面斷煩惱是品德,品學兼優才能幫助眾生。所以斷煩惱是成就自己的品德,學法門是成就自己的學問、成就自己的智慧,這樣才能夠度眾生。實際上度眾生,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幫助眾生、服務眾生,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要幫助他、要協助他,要為他服務,是這麼個意思。真正發心度眾生,他就會真斷煩惱,他就會認真的來學法門。可是你這個願裡頭講的「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把他度盡,要把他度到最圓滿、最究竟的地位,你自己沒有高度的品德學問你做不到。這怎麼辦?自己一定要求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品德,那就成佛了。所以「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為什麼?成佛為了幫助眾生。

  所以小乘人不能成佛,小乘人不學法門,為什麼原因?他沒有大心,他不度眾生,他自了漢,我自己超越三界了生死就好了,別人與我不相干。所以他沒有智慧,他沒有這個圓滿的功德,他只斷掉一部分的煩惱,自己得自在。這我們曉得,四弘誓願歸根結柢就是第一願為主,其它的三願都是成就第一願。一定要發大慈悲心救度一切眾生。只有真正覺悟的人,他發了這個心,他認為這個事情是他一生當中,是生生世世當中,唯一的大事、唯一的責任,除這個之外,他沒有別的事情。別的事情都不重要,只有這樁事情重要。這個心是從真心裡面生起來的,一定要度眾生。

  「大士以孝行為初心之別願」。這一部經裡面說到地藏菩薩最初,就是初發心的時候,他為大長者子、為光目女、為婆羅門女,都是地藏的前身。說他最初的時候,他是見到他自己母親墮落在惡道,就想到一切作惡墮到惡道那些苦難的眾生,從救度他的母親想到要救度一切苦難眾生,這是大孝。他怎樣救他的母親,你就曉得他如何去度脫那些地獄苦難眾生,你就了解了。《地藏經》裡面所舉的例子全都是念佛法門。到了經文我們再詳細的為諸位點出來,統統是念佛,所以這個念佛法門不可思議。

  「特以悲心,偏向受苦眾生,永作救護」,特是特別,用他的大悲心,哪個地方有苦難的眾生,他就到哪裡來了,生生世世,永無疲倦,這是地藏菩薩,這是菩薩的本願,這講他個人的本願。「今地藏大士,於無量劫前,發四弘誓願,荷負罪苦六道眾生,教令住持正法,出生一切功德,忍苦忍難,大慈大悲,故名地藏菩薩本願」。這是敘述菩薩在過去因地當中,一直到今天的成就,做一個簡單的說明。無量劫,這是沒有法子計算的時間,時間太長太長,他在最初發的這個四弘誓願。他發的這個願,不是說了就算,他說了要做到,菩薩確確實實都做到。正如同阿彌陀佛在因地裡面發四十八願,他願願都圓滿。地藏菩薩之偉大之處,他這個願很難圓滿。為什麼?苦難眾生太多。所以有人問地藏菩薩到底能不能成佛?我看地藏菩薩他永遠不會成佛,不是他沒有能力成佛,他有能力成佛,他不願意成佛,他要擔負眾生的苦難,不願意成佛,依菩薩的身分教化眾生。

  也許有人問,他用佛的身分不是更好?不然,佛的身分,他裡頭有個尊嚴在,因為佛是老師,師生當中有相當的尊嚴,尊師重道。而且親近老師,佛門跟我們中國儒家是一樣的,「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師道的尊嚴一定要保守住。菩薩則不然。所以佛度眾生比較難,菩薩度眾生容易。佛一出世,一定有很多菩薩跟他一道來,為幫助佛度眾生。要沒有那麼多菩薩,佛來了佛也度不了眾生,度不了幾個人。為什麼?佛不去拉人。誰去拉人?菩薩去拉人,菩薩做介紹。佛總不能說,「我成了佛,我有學問、有能力,我可以能教你」,佛對人不好講。菩薩可以介紹,「那個老師很好,我要親近他,你也可以親近他」,他替佛去招生。所以菩薩對佛幫助很大。地藏菩薩永遠居在菩薩的身分上,度眾生方便。所以菩薩為眾生不請之友,友是好朋友,不請他也來了,這個朋友很好。佛不行,佛一定要請的,你不請,他不來。菩薩不請就來了,這是菩薩度眾生方便之處。所以地藏菩薩不願意成佛,永遠停留在菩薩的地位上,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要效法的。

  菩薩怎樣幫助眾生?教令住持正法。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真正把佛法會通,記在心裡面,那就真的像前面所說的,你這個信心有根,有力量。什麼樣的邪知邪見,狂風暴雨,你絕對不會動搖,就有這個好處。是教給你,令是幫助你,教你、幫助你住在正法上,持是保持而不失掉。什麼是正法?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正法;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是正法。如果從經典裡面來講,戒律是正法,禪定是正法,般若是正法,戒、定、慧三學;六度是正法,三十七道品是正法,是教給你住持正法。唯有住持正法,才能出生一切功德。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指的定慧。你持戒,這個戒要得到定了,那個戒也是功德。如果持戒,戒不能夠得定,那個戒持得再好,是福德,不是功德。功是一定要從定上來說。譬如說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是功德,為什麼?他能往生。如果功夫不成片,是福德,不能往生,念佛是福德,念佛人有福。念佛念到往生的,那你這個念佛就變成功德了。所以功德一定是定慧,在我們念佛法門講是功夫成片,按照一般說法,一心不亂才是功德,可是淨土法門特別,雖然沒有到一心不亂,功夫成片就叫功德。為什麼?它可以帶業往生,這是其他法門裡面所沒有的。

  忍苦忍難,佛、菩薩都是這樣做法,我們要不能忍怎麼行?我們學佛,就是要學菩薩忍苦忍難。眾生加害給我們的苦要能忍受。菩薩對眾生這麼好,眾生還要害菩薩。菩薩不怪他,不會說,「你這些人對我不好,算了,我不度你了」,不會的。他能忍受,他還在等待機會,總希望你能夠回心轉意,接受菩薩的教化。還有一個是,天然的災害你要能忍。難,也有人為的災難,有天然的災難,苦難都要忍。大慈大悲,慈是幫助人得樂,悲是幫助人離苦,離苦得樂。大的意思是以平等心、清淨心、無分別心去幫助別人,這個裡頭不擇怨親,才叫做大慈大悲。我們世間人也有慈悲,可是那個慈悲是什麼樣?是有條件的。他跟我有關係,我才幫助他;他對我沒有關係,那就要淡薄得多;如果是冤家對頭,那才不幫助他,他有分別心,所以這個慈悲就不叫做大慈大悲。

  佛法裡面講慈悲有四個等級。這個大慈大悲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與大菩薩才有。一般普通的菩薩有法緣慈悲,像權教菩薩、阿羅漢、辟支佛都是叫做法緣慈。凡夫裡面有兩種,一種叫愛緣慈,我喜歡他,我對他很好,他有苦,我幫助他離苦;他不快樂,我幫助使他快樂,那是愛他,愛緣慈,這就是一般的凡夫。如果凡夫裡面高級一點的,他的心量就比較大,他有眾生緣慈悲,所謂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心量就大;換句話,他對一切人他有同情心,雖然不平等,他都能照顧,都肯幫助,都樂意去幫助。不像菩薩,菩薩沒有條件,到法緣,沒有條件,到大菩薩大慈大悲,那更沒有條件,這是我們要學的。這個叫地藏菩薩本願。

  所以我們讀這部經,我們讚禮地藏菩薩,就讚歎禮敬。我們供養地藏菩薩,怎麼供養法?每一天給他燒香,每一天給他供水果、果菜這些,菩薩要不要?不要。怎樣供養?效法菩薩就是供養,真供養,學菩薩就是真供養。讀了這部經,我們跟他發一樣的願。誰是地藏菩薩?我就是地藏菩薩,這叫真供養,這叫真正的禮敬。必須要明瞭這個意思,這才是地藏菩薩本願,真正的願望是如此,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效法菩薩,每一個人都做地藏菩薩,像地藏菩薩一樣的發心,一樣都能夠忍苦忍難,大慈大悲。你真正肯發心,菩薩的威德、神力、智慧立刻就加持你。為什麼?志同道合,心心相印,這個力量就加上了。這叫做學佛,這叫做學菩薩,修菩薩道,學菩薩行。

  下面是「經」這個字,經的講法很多,《華嚴經》裡面舉出十種講法。梵語稱「修多羅」,翻經的大師,因為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我們都稱之為經,所以就用這個字來翻譯。但是意義比我們中國原本的意義要廣泛得多,也要深得多,所以就加以註解。一般最常用的就是「貫攝常法」這四個字,這四個意思。貫是貫穿的意思,不但是語言文字,而且章法、結構,自始至終有條不紊,一脈貫穿。從這一點我們來看,這是最好的文章。最好的文章,加一個字加不上去,加一個字多餘的,可以刪掉;少一個字,少了一個字不行,斷了,意思就斷了。那個文章要做到是一個字不增、一個字不減,這是第一流的文章,就做到了貫。佛經確確實實是如此。你看古人這個科判,不管多大的經,像六百卷《大般若經》,你一看那科判,真是歎為觀止,不能不佩服。《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也是一部大經,你看那科判、表解,我們印了不少,送到此地來也很多,諸位可以看看。你看它那個章法、結構,大段裡頭小段,小段裡頭再有小段,分得詳詳細細,一點都不亂。所以世間的好文章能夠做到這個條件。其次就是思想,文以載道,它文章裡頭有內容,它的思想非常的精嚴,這也是貫的意思。

  第二個意思,攝。攝就是攝受,我們現在怎麼樣?它有個吸引的力量,好比你一接觸之後就欲罷不能,愈看愈喜歡,它有吸引力。世間的好文章也有這個力量,但是它的力量不強。有些好書,所謂是百讀不厭,真的念了一百遍就不想念了,可見得它那個力量是有限的。我們年輕的同學都喜歡看小說,有的時候小說著迷了,寫得真好的,你看了幾遍還想看,但是你看個十遍、二十遍,不想再看,它力量沒有了。現在的報紙,諸位看報紙,看一遍不想看第二遍,它那個力量味道最淡薄,一嘗就沒有味道,一遍就了了。好的文章值得念幾遍。佛法不得了,佛法的意思無有窮盡,從我們初發心念到成佛,意思都念不盡,遍遍都有新意思,遍遍都有很濃厚的味道。你沒有接觸佛法,你不曉得;真正接觸到了,你能看得懂,你能體會到裡頭的味道了,那世間什麼樣的味道你都會放棄。為什麼?這個味道最濃,這個味道最好,這個味道最正,這個味道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它有這麼大的力量在裡頭。這是攝的意思。

  第三個意思是常。常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真理,永遠不變,這叫做常。拿現代的話來說,它能夠適合任何的空間、任何的時間。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講,很適合那個時候的聽眾,很適合;三千年以後,到美國這個地方來講還適合,它不會落伍,它沒有改變,這叫永遠不變,所以這叫常。在六道裡,人道、天道、餓鬼道、修羅道都能適用。這樣的教科書非常難得,也非常的特別。

  第四個意思是法。法就是方法,原理原則,這是永遠不變的。過去的眾生依照這個理論、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他成菩薩、成佛;現在的眾生依照這個理論、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也一定能成菩薩、成佛;將來的一切眾生,他要是有這個機緣,遇到這個經典,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他也有成就。如果說是違背這個理論,不依這個方法,那就不能成功。要想成就一定要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這叫做正法。

  經題簡單給諸位介紹到此地,下面要介紹的是第二個大段。因為這個題要是明瞭之後,我們對於這個經才能夠產生信心。也就是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講的「信持」,他的思想,理論的依據,我們把這點搞清楚,我們對於這部經就能夠深信不疑,自己的信心才能夠真正的建立,這一點非常重要。本經,「辯不思議性識為體」。性識著重在識,性是本性,識就是本性起用,這是不可思議,性是真如本性,識就是阿賴耶識,就是第八識。但是在這部經裡頭,我們主要的著重在第八識,第八識是真如本性的作用。所以不從體上說,從用上說。為什麼?因為它要講六道輪迴,完全講事,事那就是識這一邊的,理是性那一邊的。所以不可思議性識為體。

  為什麼以這個為本經的經體,就是理論的依據,就是本經的理論依據?下面我們要討論這個道理。請看講義,「經云: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為善為惡,逐境而生。又云:念佛菩薩名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此識的指第八識也」。這個意思我們還要來說說。一切眾生,當然是指六道凡夫。未解脫者,識性無定,那是完全指的六道。單單講未解脫者,阿羅漢、辟支佛只能夠解脫一半,還有一半沒解脫。但是看後面的文,確確實實是指六道凡夫。六道凡夫,我們的心沒有一定,這是真的,就是一會想東、一會想西,確實我們的心不是一定的。如果你一天到晚專門只想一樁事情,那就叫得定。定不是沒有念頭,定是有念頭,他定在一樁事情上。所以我們念佛人一天到晚,如果二六時中,什麼念頭都沒有了,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你就得念佛三昧,就是念佛的大定,你定在一樁事情。

  既然這個心不定,當然就有好的念頭,也有壞念頭,為善為惡,逐境而生,這就是迷惑,就是顛倒。為什麼?心被境界所轉,這個苦了。佛在《楞嚴經》裡面告訴我們,「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佛與菩薩他高明在哪裡?他的高明處就是他能夠不隨境轉,無論看什麼境界,他心是平等的,他心是清淨的。不像凡夫,凡夫的心是隨境轉,那個境界你覺得很舒服的,你就生歡喜心;看到是不滿意、不舒服的,你就要排斥它。那個歡喜要得不到,就苦了,求不得苦;如果那個是不滿意的環境,想離開又離不開,就怨憎會苦。煩惱就從這來的。所以那個覺悟的佛菩薩他沒有怨憎會苦,他沒有愛別離、求不得,他都沒有,他心清淨,他一塵不染。凡夫這個心是逐境而生,他逐境生什麼?起惑、造業、受報。所以這個「生」字,它裡頭包括三個意思,就是迷惑、造業、受果報。這裡講的是第八識。

  又云念佛菩薩名號,這是本經裡頭所說的,教給我們,當我們家親眷屬如果是有人快要命終了,這個時候怎麼樣?教他念佛。他能夠跟到念,最好;不能跟到念,他能夠聽得進去,也好,能夠聽得進去。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如果他縱然一生造罪業,他想到佛菩薩名號,真正改過自新,他可以不墮惡道。為什麼不墮惡道?就是臨終這個緣好,這個緣是個善緣。當然他一生也有善因,善因跟善緣他就到善道裡頭受報去了,到三善道,他不到三惡道。我們要問,那他那些罪業的種子還在不在?還在,並不消滅,只是他那個善先受報,就是這麼回事情,善先受報。如果要想真正得解脫,那說個實實在在話,只有往生淨土,這是最穩當的一條路。因為往生淨土之後,縱然是帶業往生,西方淨土都有善緣,沒有惡緣,雖有惡種帶到那邊去,沒有機會受果報。時間長了,轉識成智,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把你那些惡業種子統統變成了菩提種子,都變成將來度那些惡道眾生的工具,那就是大慈大悲了。所以諸位要記住,真正要解決問題,的確在西方世界。除了西方世界,其他世界只是解決我們暫時的問題,而且這個暫時實在講太短暫了,僅解決眼前的問題而已,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不能永遠解決問題,這一點我們要特別記住。這是經典裡面說出這兩段,都是證明這部經是以第八識為主,是講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再看第二條,「是心為何物,煩惱習種子;善惡皆由心,心為阿賴耶」。這是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我們一看更明瞭了。這個四句偈意思非常之好,很能教我們省悟,很能教我們警覺。什麼是心?這講凡夫的心,心是什麼?是心為何物?煩惱習種子,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種子,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心。真心,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真心。真心只有佛與大菩薩才有,聲聞、緣覺都沒有,聲聞、緣覺還是以阿賴耶為心。所以他沒有能轉識成智,他只有定,這個定功太深了,叫阿賴耶識裡頭習氣種子不起現行,他伏住,像石頭壓草一樣,他壓住,所以那叫甚深的禪定。佛菩薩把它們化了,轉煩惱為菩提,所以那菩提是覺悟,煩惱是迷惑,就是轉迷為悟,他覺悟,他不迷了。所以煩惱習種子是迷心,轉成大覺是覺心,覺心是真心,迷心是妄心。善惡皆由心,這就講六道凡夫,為善為惡都是你的妄心,這個心叫阿賴耶。

  阿賴耶在八識裡面,說它叫做藏識,就像一個倉庫一樣。我們今天一般人講印象,我們見色聞聲落了個印象,印象落在哪裡?就落在阿賴耶識裡頭。這個印象永遠不會消滅的,雖然有的時候印象很淺,忘掉了,其實怎麼樣?遇到這個因緣又會把它引起來了,它永遠不消失的。這個真妄和合,它是半真半妄。它的體是真的,體是性,是真如本性;作用是虛妄,是迷惑顛倒的,所以叫真妄和合。古人也翻作無沒識,沒就是壞的意思,它不壞。前七識有斷滅,阿賴耶沒有斷滅,阿賴耶只有轉變,沒有斷滅。譬如說前五識,那個人一死了之後,前五識馬上就沒有,就不起作用。不要說人死了,我們睡著了,睡得很熟的時候,我們這個眼識不起作用,眼識不會看,耳識起作用,耳識,外面有聲音,你睡的時候還能聽得到,所以耳識比眼識要靈光多。你看《楞嚴經》裡面講,眼識是八百功德,耳識是一千二百功德。因為耳能夠聽八方,眼只能看一面,不能看後面,所以耳識的功能比眼識要大。這是講我們前五識。前五識,有的時候睡著了,有幾種它不起作用,舌識不起作用、眼識不起作用,舌不起作用,耳識、身識跟鼻識還起作用。人死了之後,前五識不起作用,第六也不起作用,第七也不起作用。第六是分別,那個病重的人,他連自己兒子、媳婦他都不認得,這就是第六識不起作用了。一切他也不執著,第七識也不起作用了。所以前面七識都有斷滅,唯獨第八識沒有斷滅。所以第八識叫無沒識,它不會斷滅,它是常住的,真正是常住。

  一轉就變成大圓鏡智,轉第八識就成大圓鏡智。可是轉識,第八識沒有辦法轉,要在第六、第七轉。六、七是因地轉,六、七一轉,第八識就轉了,跟著轉。所以第八識跟前五識是果上轉,因轉了,果就轉了。所以我們真正講修行功夫的,就是在第七、第六下功夫。第六是分別,我們在一切境上不分別;第七是執著,我們不執著就行了,不要分別、不要執著就行。可是你要記住,不分別、不執著是對自己,是對內,不能對外。對外要不分別、不執著,就天下大亂了,整個秩序都破壞。對外要怎麼樣?隨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隨眾生的執著而執著。自己有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如果眾生要問你,這是什麼?你不分別,「不知道」,那成什麼話?那不成話。眾生問你,這是什麼?這是茶杯。茶杯是不是分別?是分別。你們叫茶杯,我也叫茶杯;你們叫這顏色黃色,我也叫黃色。可我是不是真的認定它是黃色、是茶杯?不,心裡面決定沒有,隨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隨眾生的執著而執著。

  這個就叫做分別即是不分別,分別是對你分別,對我沒分別;執著即是不執著,對你有執著,對我,我自己心裡頭沒有執著,你自己的心完全清淨。外面樣樣事情做得很圓滿,樣樣事情做得很順利。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絕對不破壞世間法,完全能夠順從世間法,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是佛法。所以佛法能夠為一切眾生所接受。不但他能接受,而且歡喜接受,除非他不知道,他誤會了。如果他不誤會,真正明瞭,沒有一個人不願意接受佛法。因為佛法一得到,不論你得到的多、得到的少,你馬上就有受用,就能夠變成自己的生活,就能夠美化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更幸福、更圓滿,跟任何一個人相處會處得非常之好。為什麼?你覺悟了,你不迷了。

  好,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