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玄義  (第十四集)  1998/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4-014-0014

  請掀開經本,《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十四面,倒數第二行,這是玄義最後一段:「判教」。我們先將文念一段:

  【第五判無上醍醐為教相者。凡言教者,是通途之言。但有指撝分判辯說,皆名為教。四教義云,通言教者,以詮理化物為義。說能詮理,化轉物心,故言教也。】

  這段先說明什麼叫做教,要用現在的話來說,教是教學,就是辨別這部經、這門課程,應該在什麼時候學習;就像我們學校主管教務的人來排訂課程,把它排在哪一個學系,排在哪一年的學程。而世尊當年講經說法,確實沒有這個意思,判教是後來祖師大德們為了便利教學而做的。但是佛法是圓融的,所以決定不能夠執著古德這種說法,他的說法有好處,如果執著了,那作用就恰恰相反,不但不能得其利,反而受其害。此地跟我們說明凡是說教,教是個普通的名稱,教就是教學,它的意思有指撝、有分判、有辯說,都是叫教。指撝就是現在我們講的指導,分判、辨別諸位都很容易懂得,這都是叫教。你指導別人就是教人,你給別人分析判斷也是教人,你跟人辯論解說還是教人,都是屬於教。

  在天台四教義裡面說:『通言教者,以詮理化物為義』,這個意思說得非常好。『說能詮理』,世尊當年在世完全用言說,沒有文字記載,文字是後來做的工作。佛滅度之後,弟子們感到佛的教誨,確實有利益於一切眾生,如果憑口傳,時間久了必定有錯誤,所謂以訛傳訛,這是在所不免,古今中外都有這種現象,難以令後世人生起信心,所以以文字記錄就變成很有必要,弟子們才做集結的工作。集結也是整理,把佛種種教誨用文字記錄下來,傳之於後世。集結的故事,諸位也聽得很多,在此地不必耽誤時間。「文以載道」,這是中國古人所崇尚,言語文字所說的道理,現在人講的真理,理就是現在人說的真理,真實的道理,真實的事相,所以「說能詮理」。

  說教的目的在哪裡?目的是在『化轉物心』,這是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我們學佛,發心出家,做佛的弟子,我們的使命就是續佛慧命,傳佛的教化,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我們唯一的使命,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就做這樁事情,除這樁事情之外,別的事情不是我們所做的。慈善救濟的事情很多,社會慈善事業是不是我們做的?不是的。我們要做大慈善事業,我們要做根本慈濟的事業,那是救度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世間所做的慈善事業是小事業,沒得吃拿點食物去救濟他,沒得穿拿件衣服去救濟他,這是小事。我們慈濟是濟大事,「轉化物心」,化是變化,轉是轉變,這裡沒有說人心,說物心,說人心是九法界只度一法界,說物心是九法界全包括了。物能包括人,人不能包括物,所以這個意思廣,也就是今天講的一切有情眾生,「物」字包括了一切有情眾生。我們要幫助他做一個大轉變,要幫助眾生將迷惑顛倒轉化為覺悟、正知正見,這個教學才有成績可言。轉迷為悟,化邪為正,轉染為淨,這是佛教給我們的總綱領。

  我們要幫助別人做轉變,首先我們自己得做轉變,我們教別人就有信心。如果自己都沒轉變過來,我們教別人就沒有信心,言詞就不肯定,模稜兩可。為什麼?自己信心不具足。必須自己要做個轉變,自度而後才能度他,度就是轉變,就是此地的「化轉」兩個字。佛給我們說的真理,其總原則、總綱領,青蓮法師在綸貫第一句就說「一念自性」。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念自性變現出來的,《華嚴經》給我們說,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誰的心?自己的心;誰的識?自己的識。所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不是別人,沒有別人。你如果能夠承認,你能夠肯定,你就作佛了,佛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佛承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凡夫不承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不承認。不承認就是凡夫知見,邪知邪見,若承認了,是佛知佛見,正知正見。

  但是要凡夫承認,那可不是容易事情。為什麼?凡夫迷得太久了,無量劫一直迷到今天,你今天把它拆穿,說出事實真相,他不相信。他能夠相信,也是我們在講席當中講的那兩種人:一種人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緣非常深厚,你跟他講他相信、他承認;另外一種人,是對經教薰習的時間長,所謂是深入經藏,深解義趣,這種人跟他講他相信,他能承認。不是這兩種人,就難了!雖然是難,佛絕不捨棄一個眾生,可以教導的眾生佛不捨棄,不可教導的眾生佛也不捨棄。你要問他為什麼?佛知道不肯接受教導的眾生、背叛的眾生,還是自己心現識變的,還是跟自己是一體,不是自己心性之外。法外無心,心外無法,所以才有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是真愛、大愛,迷的人沒有,覺的人才有。迷人總是圍繞著情,情是迷,諸位要曉得,人迷情。覺是智,智是真的,真的是永恆不變。情會變,情是千變萬化,絕不穩定,而智是穩定的,永遠不會變的。凡夫跟佛菩薩差別也可以從這裡說,佛菩薩理智,凡夫感情。怎麼樣能夠轉情識為智慧?相宗標榜的「轉識成智」,識就是情,就是轉情識為智慧,都是做轉變。下面就說得更明白:

  【化轉有三義。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解。三轉凡成聖。】

  這個我們一定要懂,一定要非常認真的去學習。『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解。』「解」就是悟。『三轉凡成聖』,這是三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才是結果,才有成就。前面兩個階段是因地,第三個階段就是結果,修因證果。

  諸位仔細看,第一句是戒學,第二句是定、慧,第三句才是證果。「轉惡為善」,善的標準是戒,戒的根本是五戒十善,必須要遵守並做到。做不到,要生慚愧心,要懺悔業障,所以一定要做到。你第一個做不到,第二個就沒分,這三條就像三層樓一樣,轉惡為善是第一層,轉迷開悟是第二層,你沒有第一層,哪來的第二層?《無量壽經》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將五戒十善義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選作晚課,目的就在此地。古時候人心淳厚,風俗善良,外面誘惑少,人生活在安定之中,修行證果在環境上講比我們現在殊勝。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對於修學來說非常不利,外面的境緣誘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說實在話,如果沒有深厚善根,怎麼能夠抵得過誘惑?

  誘惑是什麼?魔。《八大人覺經》給我們講的四類魔事。第一類是五陰魔。諸位想想,五陰魔的真正意思在哪裡?五陰怎麼會變成魔?五陰是講這個身,肉身這個物質是色,有情眾生是心色和合而現的相。心法是受、想、行、識,五陰就是講我們這個色身,心色和合這個東西。它怎麼是魔?諸佛菩薩也要示現色身才能度化眾生,諸佛菩薩是不是也變成魔?你愛惜這個色身,這就是魔。所以說五陰魔就是自私自利,念念都為這個色身著想,這個五陰就變成魔。你如果曉得,像《心經》講的「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成佛,這就不是魔,轉魔就成佛,這是轉變,色心和合這個東西,它就成佛了。然後我們才真正明瞭,說魔是它,說佛還是它,佛跟魔一念之間;一念轉變了,魔就是佛。所以我早晨跟大家說過,魔也很可愛,魔也並不是不好,一念覺了,他就成佛。我們要幫助魔成佛,要幫助自己這個魔成佛,如果自己這個魔不成佛,外面的魔就會干擾你,魔跟魔志同道合,你就受他的影響,就受他的干擾。第一個要搞清楚。

  第二類是煩惱魔。煩惱是什麼?我們中國人講七情五欲。世人對於七情五欲都生貪愛,貪愛不到的時候又生瞋恨,看到別人得到又生嫉妒,你說麻煩不麻煩?這叫魔。第三類是死魔。死魔是什麼?我們修學還沒有成就,壽命到了,這一生的功夫,說老實話就白費了,這是折磨,這是大障礙。所以聰明人要覺悟,人決定會死,哪有不死的人?有生必有滅。我們知道我們的壽命有多長?不知道;你就要把握著每一分的光陰,要去幹了生死、出三界的大事,你就是覺悟了。這件事情刻不容緩,我們的光景不多,不是無限長的,怎麼能夠懈怠?怎麼能夠放逸?你以為時間還很長?你看看這些古今中外預言,都說九九年是世界末日。我們看到昨天報紙上登的頭條新聞,俄國總統葉爾辛說,歐戰很可能爆發,他提出警告,希望美國能夠再考慮,不要輕易發動戰爭,怕的是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是好事情。所以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的時光,你就是覺悟了。你認為來日很長,今天沒做還有明天,今年沒做還有明年,你就迷了,你就錯了。所以要勇猛精進,尤其處在現代這個時代。

  第四類是天魔。天魔所指的就是外面的環境,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那不是我們自分上的,是外面的。前面的五陰、煩惱、死,都是我們自身的,本身所具足的。我們說別人是魔,自己是魔都不曉得,所以要轉變,先要把自己轉變過來,然後才有能力轉變別人。從哪裡轉起?轉惡為善。善、惡,佛給我們訂的標準有十條,好記。殺生是惡,是大惡;不殺生是善,是大善。不但不殺生,還要想到決定不惱害眾生,那是善中之善。就是說絕不讓眾生因我而生煩惱,眾生因我而生煩惱,我就對不起眾生,我就造惡業,因此那還能夠害他,還能夠殺他嗎?這是我們要做個轉變的。往往我們有心無心、有意無意,造成許多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是惡。我為什麼作惡?沒有別的,就是自私。自私有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得到利益,他心不平。譬如嫉妒障礙,嫉妒人家,我們破壞人家好事,障礙別人好事,自己有沒有得到好處?沒有得到。沒有得到,為什麼要幹?嫉妒心在幹,這有什麼法子!不曉得這種作法,真正是損人不利己,人家受的害小,自己受的害大。

  尤其是三寶。我們在幾十年當中親身所體驗,我們想弘法,想幫助別人,遭遇的阻力不知道有多少。這來自哪裡?來自我們同道,這是古人講的同行相忌;來自於我們同道,來自於我們佛門各個道場。我們想弘揚正法,他們不喜歡,口裡面所說的跟他所作所為完全相違背,想種種方法來障礙、來阻撓。我們還是認真努力的去做,當然我們做的效果成就就打很大的折扣。但是只要認真努力,用真誠心護持正法,續佛慧命,利益眾生。我們用真誠心去感動這些魔,希望這些妖魔鬼怪也能回頭護持正法,只要我們以真誠心對待他,無私無欲的心來辦事,久而久之,妖魔鬼怪也會回頭。為什麼?他有佛性,他也有善根,他是業障習氣太重,障礙了他的善根,我們決定不能責怪他。

  我今天早晨,送澳洲的Graeme跟李居士,我在桌上跟他們講,我們幫助一個我們歡喜的人,我們很快樂,幫助一個敵人,幫助一個冤家,會更快樂、更歡喜。這種喜樂,你們體會不到,他們兩個能夠聽得懂。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講「仁者無敵」,一個仁慈的人永遠沒有冤家對頭,沒有敵人,他跟我作敵,我不跟他作敵,他恨我,我愛他,他陷害我,我幫助他,這是菩薩,這是同體大悲。我們曉得魔也是一念自性,佛是一念自性,佛跟魔平等,我們以平等心來看待,以平等心恭敬,以平等心供養。轉惡為善,天天去思惟,天天去反省檢點,我們這一天當中,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善不善?十善五戒就是標準,不要搞太多,太多了記不得。就用這個標準來檢點反省,找出來之後勇於改過,天天反省,天天改過。反省發現自己的過失,給諸位說,這就是佛家講的覺悟,你不迷了,你覺悟了。你能把你的這些過失改過來,這是真修行,夏蓮居老居士講的「真幹」!真正把自己的毛病改過來,這就是一個轉變,修行人要從這個地方做起。時時刻刻想到,我還有沒有惡的念頭,還有沒有作惡的行為、作惡的動機?這是第一層的轉化。

  第二層就更進一步,第一個是持戒,持戒是轉惡為善,更進一步是破迷開悟。我們捨棄第一個,從第二個做起行不行?不行。為什麼不行?你惡的習氣、惡的念頭、惡的行為,如果不能改過來,那是你的迷根,你怎麼會開悟?不可能。所以在佛法裡面說,有一念分別執著,你就決定不可能開悟。你什麼時候開悟?把你的分別執著放掉,你就開悟。再不執著五陰是自身,什麼是自身?盡虛空遍法界是自身,一切眾生是自身,你就開悟,這是事實真相。我在講席跟大家做比喻,我們這一個色身,在我們整個生命當中,生命是一體的,就像身體裡一個細胞;虛空法界是我們整個身體,我們今天迷失了,這個細胞它獨立,它不承認是整個身體的一部分,那就叫迷。什麼時候覺悟?整個身體才是自己,一真法界、十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自己。那是什麼?一念自性。

  告訴你,一念自性所現的,一念自性所變的,那還是隔一層,但已經說得很接近,還不夠透徹。真的是什麼?就是一念自性,性相不二。古人用金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喻一念自性,法界眾生比喻器,器就是金,金就是器,金跟器怎麼能分家?然後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一念自性。一念自性在哪裡?宗門開悟之後講了一句話,「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隨拈一物,無有不是。你看禪宗的公案,問你:一念自性是什麼?乾屎橛也是一念自性。明白的人、契入的人懂得,你一個舉動,一言一笑,他給你做證明,沒錯。這個見解,叫入佛知見,叫佛知佛見。入佛知見的人,就作佛了,這才能『轉迷成解』。所以轉迷成解的基礎,是轉惡為善。說老實話,能做到轉惡為善,這個人決定不墮三惡道。能夠轉迷成解的人,他就有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的機會,那就看他的本願;他要有願,決定超越。超越之後,就能『轉凡成聖』。這是教育,這是教學。我們要記住,諸佛菩薩幹這個事情,我們今天跟諸佛菩薩走,學習諸佛菩薩,也幹這個事情。所以這三種轉化,先轉自己,再轉別人。這個意思明白了,下面則說:

  【今地藏大士,現身六道。於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赴緣,隨機說教,化轉物心。大概不越此三。】

  這說明地藏菩薩做到了,他本身做得非常圓滿,所以他能夠幫助別人。我們看全經所說的,確實是這三樁事情。『現身六道』是真的,絕對不是說,地藏菩薩只在地獄作幽冥教主,其他各道就沒有了,不是的,他是六道統現。菩薩慈悲,地獄最苦,所以對於地獄罪苦的眾生特別關心他,多照顧他一點,其實他的心是清淨平等的。此地講『於四不可說』,這是天台家講的。天台家這個說法,是根據《涅槃經》說的。《涅槃經》說六不可說,天台講四教,把六不可說濃縮成四不可說,配藏、通、別、圓。

  第一個說「生生不可說」,這是藏教。藏教說能生的因緣、所生的諸法,皆為實有,所以叫生生,這是小乘教義。這個說法,一般眾生很容易接受,為什麼?隨順俗諦而說的,也就是隨順世間人的知識所講的,這很容易接受。為什麼說「不可說」?講到究竟處,這說不出來了。雖然這個東西擺在面前,有因緣,因還有因,打破沙鍋問到底,問到最後就沒辦法說了。由此可知,世間人真的是迷惑,他能肯定眼前這個事,再往前面一推就不知道了,再往後面一想也不知道;其實眼前這個事情,他又何嘗了解?

  第二,這是通教,通教是講「生不生不可說」,通教講能生、所生都是當體即空,所以說生不生。《般若經》講得最清楚,《金剛經》講:「能生的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心不可得。」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能生的心不可得,所生的一切物呢?物都是緣生的,沒有自性,緣起性空,無有自體,所以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生、所生都不可得,這是了解事實真相。這個教義,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所以稱作通教。

  第三個叫「不生生不可說」,這是別教。別教說真如不生之理,它生十法界差別之事,所以叫不生生。這個道理,說得比前面更深入一層,真如確實是不生;不生,為什麼會生出來?生十法界差別之相?

  我們說一個淺顯的比喻,心,不要說真心、妄心,我們只說凡夫所講的心。心裡頭沒有夢,可是你晚上睡覺的時候,它會作夢;夢確實是心變現出來的,但是心裡頭確實沒有夢。心裡要有夢的話,每天晚上夢應該是一樣的,怎麼會起變化?你一生當中天天作夢,從來沒有兩個夢相同的。從這個比喻裡頭,諸位細心去體會。真心裡頭確實沒有相,真心裡頭確實像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為什麼會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個東西怎麼變現出來的,我們不知道,但佛告訴我們,這些東西從無明變現出來。無明怎麼來的?無明因真心起來的。無明,好像我們一個人在光之下,人身是真如、真心,燈照的影子,影子是無明,那個影子是依身而有的。所以離開真如,沒有無明,無明是依真如而生起的。怎麼生起?迷失了真如。相宗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個一念不覺非常微細,我們決定覺察不到,是極微細的一念妄動。所以無明的相是動相,一念心性的相是靜相,是寂靜的。

  雖然依無明,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你要是帶著無明,你看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動相,妄動。如果你破了無明,你看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寂滅相,清淨寂滅相。這就是佛在經上所說的「相隨心轉」,我們凡夫看到相動,佛菩薩看的相不動。凡夫看到這一切現象,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虛空法界、礦物有成住壞空,通常講四相。諸佛菩薩眼睛裡頭沒有,沒有這四相,所有一切法不生不滅,所有一切法常住不變,我們見不到,他見到了。什麼時候你見到,你就是無生忍的菩薩。無生忍,看到我們現前所有一切法是不生不滅,清淨莊嚴。忍是同意、肯定的意思,佛肯定,我也肯定,佛是這個說法,我同意,這樣你就是無生忍的菩薩。無生忍的菩薩,《仁王經》講下品無生忍是七地,中品是八地,上品是九地,你什麼時候能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恭喜你,你最起碼也是七地菩薩。

  仔細看,在生滅當中看不生不滅;換句話說,就是在法相裡頭去見法性,在萬象裡面去見一念自性,法性就是一念自性。所以你見到了,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性在哪裡?性就在一切眾生、一切萬法上,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沒離開的。用黃金做了許許多多東西,我要金,你告訴我金沒有,我看到的那都是手鐲、戒指,種種現象,沒有看到金,他不知道器就是金。見到金,隨拈一器就是,沒錯!所以一切眾生就是自己的真如自性。綸貫前面講「一念自性」,一念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一念,一念就見到自性;二念就見不到,二念迷了。所以淨宗念佛,目的在哪裡?目的在一心不亂,一心就是一念,一心就見到自性,一心就見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眼前就是一真法界。這個法界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一不異,真見到了。你覺得這一切萬法,有異有同、有生有滅、有來有去,那是你的錯覺,你看錯了。所有人都看錯了,他對了,那有什麼法子!我今天說,他反對我,他說我頭腦有問題,看事不清楚,他們大家看的都一樣,那只好隨他了,普賢菩薩教我們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隨喜裡面成就自己、利益別人。這是不生生不可說。

  第四個圓教,圓教講「不生不生不可說」。圓教講的真如之理,與十法界之事是一不是二,所以叫不生不生。這四種都叫不可說,這是藏、通、別、圓四教的原理,只能體會不能言說,所以叫不可說。真理本來就沒有辦法說,世尊以善巧方便,於不可說中還是用言說。言說,你要真正懂得不可說,你才能體會到佛說法的意思,「願解如來真實義」;你要以為有說,如來真實義你永遠不能體會。什麼時候真正領略到佛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才恍然大悟,宗門教下的開悟,就是契入了這個境界。所以悟了的人,說偈讚佛,感恩戴德,這叫善巧方便。

  地藏菩薩現身六道,在哪一道現哪一道的身,每一道當中又很複雜。在人道,人有男身、女身,有富貴身、有貧賤身,族類不相同,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人道裡頭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很複雜,菩薩無處不現身,眾生不認識,菩薩也不露相。昨天達拉斯傳真給我,你們都聽到了,達拉斯現在正在打佛七,昨天是第四天。有一個馬老居士,八十歲,在佛七裡面念佛往生;繞佛下來之後,坐在那裡就走了。那個人又何嘗不是菩薩示現,來給我們作證?往生要像這樣往生,她多有福報!今天早晨,悟道給我傳真,大家給她念佛念了三十個小時,佛七那麼多人,一百多人給她念佛,念了三十多個小時,不可思議!

  我們在那裡建一個道場,建道場是幹什麼的?幫助人作佛,這叫道場。這個道場有一個人,在這個地方真的往生作佛,這個道場就成就。所以我昨天跟大家講夠本了,我們在那裡投資一百五十萬美金夠本了,再有一個往生就賺了,我們聽了非常歡喜。新加坡我們這個念佛堂,將來不曉得有多少人往生,無比的殊勝,真幹才行。這是菩薩現身在六道,給我們做證明。我們講經說法勸大家,示轉、勸轉。示是什麼?我們自己做出榜樣給人家看,這是示轉;種種言說是勸轉;往生做出這個樣子,這是做證轉,真正證明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馬老居士往生的後事,今天辦得很圓滿,警察、法醫來驗屍都覺得很圓滿,也讓外國人看看,走還可以這樣走法,不生病,也不到醫院,走得多麼自在!三十個小時念下來,我想面目如生,讓外國人看到會感動,這個瑞相示現得太好了。

  不可說當中,不可說是理太深了、太難了,但是還是要做。『用四悉檀赴緣,隨機說教』,這就是我常勸導諸位同修,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跟別人往來,這學佛了。佛用的態度是四悉檀、四攝,我們學會四悉檀、四攝法,你跟所有一切眾生交往就無往而不利,你就會得到群眾的歡迎,會得到大眾的愛戴,無論你搞什麼事情都成功,你的人緣好,得人緣。

  四悉檀:第一是「世界悉檀」。什麼叫世界悉檀?我想你們大家都曉得,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世是講時間,界是講空間,用時空就包括一切眾生,不但現前的眾生,我們要令他生歡喜心,過去、未來亦復如是。三世十方一切眾生,我們跟他接觸,頭一樁事情,要教人生歡喜心,這是菩薩。當他不歡喜,不歡喜我們就退避,我們現在就不接觸,他聽到也歡喜。那個人怕我,我不喜歡他,他就迴避,到以後慢慢明白,這是他尊敬我,他怕我生煩惱,他讓我歡喜。他明白之後,他就要來找你,你不要找他,他來找你,他來向你懺悔。轉變物心,這是第一條。

  第二是「為人悉檀」。悉檀,悉是普遍,這個名詞是華梵合譯;檀是梵文,悉是中國字,「悉」是普遍、平等,「檀」是檀那、布施。第一個布施要歡喜,決定不能叫一切眾生因我而生煩惱,一定要令一切眾生因我而生歡喜,這是佛菩薩所做的。第二個要普遍布施的,「為人」,我常常講念念為眾生,不要為自己,要為眾生想,要為眾生得福,要為眾生得利益。想他們,別想自己,想自己就錯了,想別人就對了。一切諸佛菩薩都是這個想法,決定沒有哪一個佛菩薩想自己,這是佛與眾生不一樣的地方。眾生想別人,還附帶想自己,沒有把自己忘掉。諸佛菩薩想眾生,眾生就是自己,沒有附帶的,所以叫覺悟。想別人,還附帶自己,雖然覺悟,沒有覺悟得透徹,覺裡頭還帶一分迷,不乾不淨,所以不能成大覺,道理在此地。念念要為別人著想,念念要為苦難的眾生著想,至少你不能透徹其中的道理、事實真相,也應當想到因緣果報。眾生現在受苦,果報現前,這個果報是什麼因?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緣,你要想到,然後再想到如何幫助他解決,拿出對治的方法。

  第三是「對治悉檀」。你有對治的方法,你把這個方法布施給他,一定要善巧方便,要觀機,他能不能接受,喜不喜歡接受?譬如一個病人,菩薩是個醫生,他一看就知道你病在什麼地方,他有方法對治。可是病人對於醫生要有信心,如果這個病人對你沒信心,不肯接受,接受了信心不具足,服他的藥沒用,不能產生效果。你對醫生有十分的信心,你吃他的藥就有十分的效果,這裡面的道理也很深。菩薩了解眾生的根性,知道眾生無始劫以來,他所造的種種業緣,因此能夠對症下藥;為他說法,他聽了之後就能開悟,就能證果。這是我們在佛經上常常看到,世尊講經說法,聽眾當中還沒聽完,聽了一半他就開悟證果,我們看到很多。為什麼會有這現象?能觀機,說的法契機,觸動他的悟門,拔除他的茅塞,茅塞頓開,這叫對治。這條不容易,如果自己不是過來人,對治很難做到。自己悟得愈深,悟得愈徹底,對治的效果就愈明顯、愈殊勝。

  第四是「第一義悉檀」。第一義悉檀講的是什麼?要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幫助他念佛往生作佛,這才是第一義。不能夠往生,換句話說,決定不能離開六道,不能離開六道就有很大的麻煩。這一生他接受你的教誨,能夠轉惡為善,不能破迷開悟,來生生善道。生善道之後,這一享福,還能不能保持斷惡修善就很難講了。今天我們看到世間大富大貴之人,都是前生斷惡修善,他得的果報,現在一享福,一享福就享糊塗了,就迷了。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給我們示現有福不享,為什麼?保持高度的警覺,福一享決定迷惑顛倒,馬上就退轉,馬上就墮落。諸位冷眼觀察這個世間,你就看得很清楚,你看大富大貴人家哪個不造業?前生修積多大的善根福德,感得這個果報,多可惜!果報的時間不長,人的壽命不長,你享福的時間不長,享完了就到三途去了。佛法裡面講三世怨,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第三生墮落。享福就不知道再修福,所以福不可以享,這是真理。

  什麼時候可以享福?到你什麼時候不迷,換句話說,最低限度證得阿羅漢果,可以享福。法身大士享大福報,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華藏世界的依正莊嚴,法身大士可以享樂。他在那裡可以享受,他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不能享受,到我們這個世界享受是什麼?我們會學他,我們也享受,他享受沒有問題,我們一享受就糟糕。所以他要代眾生受苦,他要示現一個不享受,有福報而不享受,要讓我們學他。釋迦牟尼佛何必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一個苦行僧?人家是福報圓滿的,福慧二足尊。為什麼示現一個苦行人,每天到外面托缽?告訴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果,沒有證得正覺之前,福享不得,享福沒有不造罪業的。在這個階段當中,有福應當知道給大家享,給一切眾生享,自己決定不能享。

  出家人接受信徒的供養,錢財來得容易,如果這些供養處置不當就墮三途。所以諸位仔細觀察,這些供養多的老和尚,你看什麼?看他怎麼死,我們就警覺了,就知道了。你看他死的時候糊裡糊塗,死的那個相很不好,那是惡相,我們就覺悟到,佛菩薩與祖師大德的示現是正確的。我們不能走這個路子,我們不能效法他,說不定他是佛菩薩示現的,示現這個樣子給我們看的;你供養多,你像我這樣享福,那你就像我這樣子。他是示現,假的,我們是真的,我們真墮地獄。我們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是假的,我們還是以恭敬心看待,他是我們好老師,示現榜樣給我們看,我們以這樣的心就對了。他們都是我們的大善知識,都是幫助我們覺悟,都是幫助我們改正自己的過失,我們對他們決定不可以輕慢。佛菩薩示現,不知道,有的示現正面,有的示現反面,無論是正面與反面,對我們都起深深教化的作用。這也說明,蕅益大師所講的「境緣無好醜,好醜在自己的心」,我們用這種態度來看待,他是菩薩示現。我們用凡夫的心看待,他墮落了,我們是凡夫,對我們沒起教化作用,我們在看笑話。可見得善惡是非,外頭境界沒有,就在自己一念之間,這個我們要懂得。

  一定要幫助人修行證果,今天幫助人修行證果就是往生淨土,一定要曉得除這個法門之外,一生當中想證得果報決定不可能。為什麼?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要斷見思煩惱,斷見思煩惱談何容易!我們自己心裡要有數,做不到。我們要找在一生當中可以做得到的法門來修,我們才有成就。做不到的法門你要去搞它,你浪費了你的時間,浪費你的精力,那就可惜了。所以法一定要契機,才能收到效果。諸佛菩薩都是用四悉檀赴緣,赴緣就是感應,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這個應是四悉檀。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