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七集)  2009/2/7  台灣華藏電視台  檔名:12-047-000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列名的最後一段:

  【六、起六觀。】

  『觀』就是看破,前面講五止,「依止修觀」。修止,古大德告訴我們,為什麼要修止?對治凡夫住著世間。不肯放下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說的是世間。六道實實在在是太苦,六道從哪裡來的?就是從執著來的,我們能把執著放下,六道就沒有了。我們為什麼放不下?不知道事實真相,眼前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以為都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虛幻不實。所以對六道眾生來說,他在這個虛幻境界已經養成很深的成見,即使在今天,不學佛的人當然他不能接受,我們學佛學了幾十年,能不能接受?不敢說不能接受,為什麼?佛說的。佛在《金剛經》上講,如來是五語者,「真語」,他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如語」,如是跟事實真相完全相應;「不異語、不誑語」,所以我們相信佛說的話是真的。雖然是真的,畢竟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還是以為這個境界是真的。所以佛是苦口婆心勸導我們放下,我們依然不肯放下,這是眼前的事實真相。幾個人肯放下?在中國佛教史裡面,最明顯的我們只看到一個人,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放下了,放下就成佛。放下,不但六道沒有,十法界也沒有,雖然沒有了,可是能大師依舊住世七十多年。這就說明這個世間存在,好像不是假的,這個事情總是使我們迷惑。

  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之後,我們要問,眼前這個境界是真的還是假的?大乘教裡面佛給我們說得很多,不能說是真的,也不能說是假的。為什麼?相有,性沒有;事有,理沒有,這個很難懂。像我們現在看電視屏幕一樣,屏幕裡面的影像你說它是有、還是沒有?我們細心的從這裡面去觀察,為什麼?它這是個相似的境界,是很好的一個比喻。如果你說是真的,我們把頻道一關,音聲、色相就沒有,所以你不能說它有;如果你說它沒有,你頻道一打開,音聲、色相馬上現前。事實環境就跟屏幕一樣,屏幕我們把它比作法性,具足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它不現相的時候,你不能說它沒有,你頻道一打開它就有,所以它具足一切法。譬如電視可以能夠收到幾十個頻道、幾百個頻道,在佛法裡面講,我們自性有多少頻道?沒有限量的,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用現在科學家的話來說,科學家認為不同空間維次,所以從理論上講,不同維次的空間也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我們這個電視也是這樣的,地球上發射頻道的波是有限量的,如果把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星球都包括在裡面,那我們這個頻道確實也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這是真話。我們今天的機器還不夠精巧,還不能夠收到圓滿的資訊,只能收到一部分,局部。這個道理,就是惠能大師開悟之後講的這五句話,這是真相。

  真相明白之後,這個身體在這個世間可以,不在這個世間也可以,他得自在。在這個世間不妨礙,不在這個世間也不妨礙,我們常說的生死自在,沒有生死。放下的那種受用、那種自在,就不是普通人能夠理解的,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想像得到的。你不肯放下,輪迴現象就跟著你,你就沒有辦法超越,這是一樁很痛苦的事情。所以佛教給我們要修止,要學著會放下。同時能夠捨阿羅漢、辟支佛他們錯誤的見解,為什麼?這兩種人他真放下,於世出世法真的不執著,真不執著,六道就沒有,所以他超越六道。菩薩不一樣,菩薩真放下,真放下他這個身體還住在這個世間,為什麼?無礙,無障礙的法界。小乘證得之後不到世間來,不到六道來,這不來也是障礙;我們來是障礙,不來也是障礙。菩薩是真正得自在,在這個世間像大乘經上所說的,「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作是什麼?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他沒有自己。諸位要曉得,自己決定是像《金剛經》上所說的破四相,不但四相沒有,四見也沒有,四見是習氣。「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但是也不礙眾生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妨礙,他在這裡面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眾生。

  怎樣才能離苦得樂?首先斷惡修善。你看現在這個世間苦,許許多多危機現前,現在是金融危機。科學家警告我們,現在氣候反常,地球的溫度不斷上升,南北極的冰快速的融化。過去科學家估計大概一百年之後,就是二一00年,地球上的冰就統統化解。我在前些年,大概八、九年前住在澳洲的時候,聽說科學家又改了說法,可能五十年之後地球上冰就沒有了。最近這兩年又聽到一個說法,可能在二十年之後就沒有。這個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南北極的冰如果融化,海水上升,沿海的城市都會被淹沒。高山的積雪沒有,長江大河,像這種河流水源沒有,河流都枯乾。我們曉得,依靠這些水源生活的,我們需要飲水,農作物需要水分它才能生長。如果都沒有了,這些平原都變成沙漠,人怎麼活法?人活不了,動物也活不了,植物都不會再生長。這種現象,科學給我們報告大概二十年,二十年不長,真是麻煩事情。科學說這些是自然災害,想不出方法來對治。可是佛法告訴我們,我們肯不肯相信?佛法告訴我們,決定沒有所謂自然災害,沒有,所有一切災難都是人為的。

  我們讀《妄盡還源觀》就很清楚,在宇宙裡面,物質現象這是星球,精神現象這是生命,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不但精神現象從心想生,物質現象還是心想生,這個很不可思議。心想怎麼生的?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六祖能大師所謂「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這麼回事情。生出來之後,隨著念頭產生變化,這個變化是自性本具的功能,是此地給我們講的三種周遍,這是自性的本能。無論是物質現象、是精神現象,統統具足這三個功能。第一個功能就是周遍法界,「普周法界」,無論是精神,無論是物質,再小的物質現象裡面一塵,一粒微塵,精神現象裡面,正報裡面一個毛端,汗毛毛端,它都具有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周遍,普周法界。第二個功能「出生無盡」,出生無盡就是變化無盡,我們說千變萬化那太少了,千萬是數字,它沒有數量,隨著念頭變,念頭就是心想。如果念頭清淨,現的是清淨法界;念頭不淨,現的是染污的法界。我們講淨土、穢土是從念頭變現出來,穢土裡面有善惡,穢土是六道,淨土是四聖法界,都是我們念頭變現出來的。諸佛的剎土,實報莊嚴土,還是我們念頭習氣沒有斷乾淨所現的境界,你看統統離不開念頭。如果這個道理我們肯定,我們就明白,只要居住在地球上這些人們念頭善,這個災難就沒有,我們用念力把它轉變,如果念頭清淨,這個地球就變成淨土。所以,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沒有兩樣?沒有兩樣,一個道理。

  為什麼人家那個世界好,就是那個地方居民各個都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所以現出來的境界是淨土。我們這個世界,居住在這個世界的人起心動念,幾乎都是自私自利、都是名聞利養、都是貪瞋痴慢,所以把這個環境給變壞!佛菩薩教導我們,這就是所謂的佛力加持,他教導我們,教導我們把念頭改變,外面環境就變。在現前,我們的程度、功夫畢竟還不到家,先學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善惡的標準在佛法裡是依《十善業道經》,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這叫十善。反過來就是十惡,殺生、偷盜、邪淫這是十惡。造十惡業外面環境就變壞,造十善業它就變好,這個事情得要相信!現在一般人說,這是宗教講的,這是迷信,這不合科學,那個麻煩就大了,你就等著吧!你自作自受。我們相信的人我們自己改變,佛法裡講的有別業、有共業,一個人修一個人得利益,一群人修這一群人得利益,修善有善果,修惡,你們造這些殺盜淫妄那有惡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佛在此地教我們依止修觀,說出為什麼要修止、為什麼要修觀。修觀是對治二乘人的錯誤觀念,他不發菩提心,也就是說他疏忽積功累德,積功累德要做,不能不做。但是我們在大乘教裡面總算看清楚,積功累德裡面有執著就變成福德,變成福報,在哪裡享受?在六道享福;如果積功累德,斷惡修善,不執著,那叫功德。所以佛菩薩在這個世間,他所積的是功德,不是福德,功德跟福德的差別在此地。福德出不了六道,功德就超越,為什麼?它跟自性完全相應。所以古大德告訴我們,「不修止觀,不得入菩提之門」,這個意思說不修止觀就不能開悟,就不能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菩提之門,是菩提道,可是止觀的時候,無論是修止、修觀都不能有分別執著。在妄想不談,因為要講妄想都沒有,那是《華嚴經》上對法身菩薩說的,我們得不到利益。我們必須就我們自己現前的境界,希望我們常常能生起一個心,不為自己,為眾生。尤其是你看到現在這個世間,由於眾生迷失了自性,造種種不善業,帶給現在現前的天災人禍,無盡的苦難,過這麼苦的日子。佛法常講「苦海無邊」,本來是形容三惡道的,現在我們這個人世間也有相似三惡道的這種悲慘的現象出現。我們必須常常思念眾生苦,我們自己統統放下,放下,苦就沒有了。

  但是我們要為幫助眾生做出種種的貢獻,怎麼做法?學釋迦牟尼佛就對了。釋迦牟尼佛用什麼來幫助眾生?跟咱們中國五千年前老祖宗講的話真是不謀而合,咱們老祖宗教我們教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用教學的方法。釋迦牟尼佛你看他是王子,他要不出家的話他繼承王位,他做國王。國王做得再好只能救他一國,不能救天下,不能救一切眾生,他國王不做,他去當老師。所以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看清楚,釋迦牟尼佛是老師,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一個職業老師。你看看從三十歲,我們一般人講得道,什麼叫得道?真放下,真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真搞清楚。如果說要捨,不但六道捨掉,十法界也捨掉,可是他的身體還留在世間,留這個身幫助十法界、幫助六道三途苦難眾生,他沒有我了,所以在他來說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得大自在,這叫大乘,這叫大菩提心,不捨一切眾生。為什麼?因為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我這裡覺悟,那裡沒覺悟,會有這個現象嗎?有,不相信你自己想想,我們人生病的時候,這塊地方麻木,麻木就好像迷惑顛倒,麻木不仁。可是我們這隻手是很靈敏的,我們給它按摩,讓它恢復原狀,這是覺,它這個迷,一體,怎麼可以不幫助!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自己不覺那是沒法子,要靠覺悟的那邊來幫助我們;我們覺悟之後,一樣的,一定要幫助不覺的部分,就這個道理。整個宇宙是一體,比說一家人還要親切,一家人不是一體。整個宇宙是一體,都是從自性清淨圓明體裡面變現出來,這關係多密切!一絲毫障礙都沒有,所以法法圓融沒障礙。

  因此止觀要雙運,有止有觀,有觀有止,觀是止之觀,止是觀之止,看破放下是一樁事,不是兩樁事。可是初學要從放下開始,放下你才能看破,開始放下什麼?放下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你才能真正做到孝順父母、奉事師長,菩提心從這裡開始,為什麼?這你最親近的人,對你最有恩德的人。身命得自於父母,父母是養育之恩;慧命得自於老師,老師有教誨之恩,人生在世恩最重的無過於這兩種人。然後我們把孝親的孝,把尊敬老師的敬,把這個孝敬擴大,擴大到能孝敬一切眾生,就是菩薩。為什麼要擴大?擴大就見性。侷限的時候,那你還是有執著、有分別,你就不能見性。一擴大的時候,自性清淨圓明體它就現前,在佛法裡面講這叫究竟成佛。所以止觀一定要學,我們常常讓自己的心清淨就是止,把所有的妄念放下,不要去想,善念、惡念都不想。人要放下,至少我們一天要修二十分鐘,早晨修十分鐘,晚上修十分鐘,對你身體健康就非常有幫助。每天用二十分鐘的時間統統放下,讓頭腦裡面空空的,心地清淨一念不生。實在沒辦法,想放下,它就有念頭起來;沒有念頭起來,就打瞌睡、就昏沉。這是佛在經上講的,止觀的兩種毛病,可見得這不是我們有,自古以來修行人統統都有這個毛病。怎麼辦?佛教給我們許許多多的方便法門,這就是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我們現在是用念佛法門,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把別的念頭都放下,只存這一念,用這一念把雜念打掉。可是你是真念,時間不要太久,太久你持不住,你沒那個功夫。你能做到十分鐘了不起!念十分鐘佛的時候沒妄念,只有阿彌陀佛,早晨十分鐘,晚上十分鐘,對身心健康是大有幫助,然後慢慢的把時間加長。開頭不要著急,我一下要想念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做不到,肯定妄想多,不是妄想多,就是睡著。所以自己要懂得,要有耐心認真的去學習。

  「依前面五門即觀之止」,你才能生起「即止之觀」。為什麼?《華嚴經》裡面跟我們講的,「理事無礙」,法爾如是,它自自然然是這個道理,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你不能夠有懷疑,你不能夠有妄念,分別執著都是妄念,都不要有。第二「定慧雙融」,定裡面有慧,慧裡面有定,定跟慧沒有自體,它不是一個形相,它不是物質,你找不到它,可是它存在。心地清淨到一定的程度,它起作用就叫智慧,心不清淨起作用叫煩惱。煩惱也不是物質現象,你要去找煩惱你也找不到,煩惱到底在哪裡?它真煩心,真叫你精神不安,可是你確確實實找不到它。所以覺悟,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心是清淨的。智慧是心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凡是從外面學得來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所以在古老的東方,東方聖賢、諸佛菩薩教人是求智慧,不是求知識,但是會的人求知識也不礙開智慧。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榜樣,他的示現就是我們一般人這種心態,現在所謂知識分子好學,我們講好事,這不是壞事,好學。釋迦牟尼佛好學,十九歲就出去求學。在中國孔老夫子,比釋迦牟尼佛還早一點,你看《論語》裡面夫子自己說,他「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三十歲他所學的東西成就,我們現在講畢業。釋迦牟尼佛是十九歲開始出去求學,外出去求學也是三十而立,三十歲大徹大悟,這是中國跟印度的聖人。釋迦牟尼佛覺悟之後就開始教學,教了一輩子,這個我們一定要理解。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中斷,是不是一天到晚說話沒中斷?是的。釋迦牟尼佛對一個人講話是講經,對兩個人講話也是講經,對大眾講話也是講經,都是幫助人覺悟的,都是幫助人離苦得樂的。所以不一定是在講堂上,不一定,兩個人閒談的時候都是講經,沒有一句廢話。不開口呢?不開口還是講經,不開口是在示現,善根厚的人,一看到那個樣子會覺悟,不一定要開口。所以不講經的時候還是講經,用身體來表現、來表演,利根的人得利益。開口說,我們講上中下根人得利益;不開口的時候,根性最利的人他得利益。你從這個地方去觀察,真的四十九年沒有休息過,我們要懂這個意思。你懂了你就會學,你看這個世間人,無論做什麼動作你都能學到東西。他造善,馬上體會到,想想我自己有沒有?我沒有,我要學他的善行。他造作不善,我們立刻想到我有沒有?我如果有,趕緊改過。哪個地方沒有老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是善知識,統統是老師,問題是你會不會?真的要會了,成佛不要等到來生,這一生肯定就成佛。《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就做這個表演給我們看,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是什麼?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叫三人行。善人,天天提醒我,我要跟他學善;惡人,天天提醒我,讓我反省不能造他那個惡。不都是老師嗎?善財童子會,所以他一生圓成佛道,他不是分證佛,他是究竟圓滿佛。這是《華嚴經》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另外一個意思,「一多相即」,這是《華嚴經》的經義,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沒有前後次第,這個境界都在眼前。我們全迷了,這個境界是什麼?時間、空間不可得,空間不可得,空間的障礙沒有;時間是假的不可得,前後沒有了。也就是空間沒有了,距離沒有了;時間沒有,先後沒有了,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一是什麼?一是一念。多是什麼?這一念三種周遍,這還得了嗎?「普周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含容空有是心量拓開,本來的心量,我說某人心量很小,不能容人。你自己本來的心量是什麼樣子?佛經上常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你原本的心量。你看看含容空有,含空,空就是虛空,就是心包太虛,含空就心包太虛;容有,有就是法界,量周法界,這是自性本能。迷了之後心量才變成那麼小,變小,你自己細心去觀察,在哪裡?都是發生在分別執著。你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哪有什麼小心量!有了分別、有了執著,這個心量就愈變愈小,這很可憐。心量很小的,心量小到不能再小,什麼境界現前?阿鼻地獄現前;心量展開,不能再大的,那就成佛。菩薩心量大,佛比他更大,到佛之後就沒有再大的。所以心量愈大你就往上升等級愈高,心量愈小你就往下墮落。

  第四個是「大用自在」,這個大用,諸佛菩薩特別是在十法界,在六道、在三途,阿鼻地獄他去,不是不去,地藏菩薩常常在地獄裡度眾生。什麼叫地藏菩薩?到地獄就叫地藏菩薩,釋迦牟尼佛到地獄去教化眾生也叫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到地獄度眾生也叫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通號,不是某一個人他的名字,不是的,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所以地藏這兩個字意思很深,講法很多。下面給我們說了六句,有「六觀」,這個六觀都是屬於看破。第一個:

  【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

  境是境界,境界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在佛法裡面講還得加一種,有智正覺的環境。如果我們講物質環境、精神環境,這是講六道;講智正覺,那就是四聖的環境,還得再加上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的環境,就全包了,叫智正覺世間。器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是物質環境,有情世間是人事環境,統統包了。這些是什麼?這些都是假相,『攝境歸心』,心現的。這個不好懂,我們還用電視做比喻,大家好懂,境是什麼?境就是電視裡面頻道顯示出來的音聲、色相,這是境。心是什麼?心是屏幕。諸位想想,如果沒有這個屏幕,它就現不出來,必須有這屏幕它才能現相,屏幕沒有了就現不出來。你從這裡看,屏幕跟色相是一體,你要真正從色相裡面看到什麼?屏幕沒有動,屏幕一點染污都沒有,屏幕是清淨心,所有一切現相離不開屏幕,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還是清淨心,清淨心並沒有被色相、音聲所染污。這個例子很好,常常看電視,天天要如是觀的話,我想看個幾年他就成佛,他就大徹大悟;不會看的時候,他笑你也笑,他哭你也哭,你就壞了,那是不會的人。會的人從看電視會開悟,看什麼?看真妄不二。妄是什麼?裡面的色相。真是什麼?真是屏幕,真它不動;妄是它剎那剎那都在動,從來沒停止過的。諸位曉得,電視的原理就是波動現象,它因為速度太快,你被這個假相欺騙,以為它真有,其實它是很高速度的波動現象。

  佛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是波動現象,那個速度比這個更快。我們在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告訴我們這個波動的現象,世尊問彌勒菩薩,一念,凡夫起個一念,這一念裡面有幾念、有幾相、有幾識?問這個問題。我們凡夫起個念頭很粗,這一念裡頭有幾念,有幾個細念構成一個粗念,相,相是物質現象,就是形,形是物質現象,識是精神現象,問這麼一個問題。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一彈指不到一秒鐘,我們彈指的話,很快的彈大概一秒鐘可以彈四次,他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波動,一彈指這個波動多少次?三十二億百千次。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用我們中國話來講三百二十兆,你看,一彈指是三百二十兆個細念,它的速度多快,比我們現在電波快多了。現在我們習慣用秒做單位,也是用我們這個彈指再乘四,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鐘它這個波動多少次?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次,這是事實真相。所以這個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每個現象都是獨立的,與前面不相干,與後面也不相干。這個道理,我們要是用電影的膠捲來觀察,就更清楚,電影放在銀幕上,我們在銀幕上看到好像也是真的。其實你看看膠捲,一格一格的,一格是一個幻燈片,上面一片不是下面一片,下面一片也不是上面一片,彼此都不相到,快速度把它播放出來,看出什麼?是相似相續相。如果是相續相,那張張是一樣的;它張張不一樣,所以是相似相續相。電視的速度比那個速度快,更快,所以你看得更逼真。

  佛給我們講一秒鐘的速度是一千二百八十兆,這個速度就太快了。你想想這個,「念念成形」,每一念都產生物質現象。「形皆有識」,每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精神現象,精神現象就是見聞覺知,統統有。這把宇宙真相給我們說出來,這是宇宙的奧祕。你真正把這個真相搞清楚之後,你才曉得,大乘教裡常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句話千真萬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可得你在這裡想得,你不叫打妄想嗎?你不叫找苦吃嗎?不可得,還想方法控制它,還想佔有它,錯了,大錯特錯!不可得,曉得這一切相不可得,我們能夠把控制的念頭沒有了,佔有的念頭沒有了。這些現象可以享受,快樂,沒有佔有、沒有控制,一點煩惱都沒有,你不就得大自在!在一切法裡頭,無論是順境、是逆境、善緣、惡緣,你都得大自在,你都能保持清淨心,就像什麼?你看電視,你看到屏幕如如不動,你是看這個屏幕。別人看什麼?屏幕裡頭現的假相,他被假相欺騙。會看的人,屏幕裡頭無論現什麼相,你都如如不動,你看到真的,那是假相。這個比喻非常相似,我們從這裡面「攝境歸心」,這叫『真空觀』。所以你曉得,心境不二,了不可得,真妄二邊都放下,真不可得,妄也不可得,你的真正智慧就現前。

  【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

  境界從哪來的?這是一樁事情,你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境界,境界原來是心在動。這個心是妄心,妄心是依真心起來的,沒有真心就沒有妄心,所以真妄是一不是二。但是真是不動的,永遠不動,妄在動。我們還用電視屏幕來做比喻,就是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真心是屏幕,妄心是裡面顯的色相,裡面雖然顯色相,怎麼動法?真的它沒動,屏幕沒動,只是裡面色相在動。真心不可得,幻相也不可得,『妙有』!不能說沒有,有叫妙有,妙有非有。前面講真空不空。這個看法,就跟諸佛如來的看法沒有兩樣。諸佛如來法身、報身這是妙有,什麼叫法身?法身就是法相。你看看,一起心動念,這個宇宙現象現前,現前沒有次第,沒有先後,一現一切現。像我們在銀幕裡打幻燈片一樣,一現相絕對沒有次第慢慢出現的,沒有,沒有這個現象,一現是一切現,一滅是一切都滅。我們現在看到宇宙整個都存在,說明什麼?說明我們一彈指三百二十兆的念頭沒斷;如果你斷了,斷了就沒有了。好像我們在電視裡頭,你把這頻道一關,它全都沒有了,它不是次第消滅的,一下就滅了,叫一時頓現、一時頓滅,這才是事實真相。只有佛法裡講得這麼透徹、這麼清楚。

  早年方老師把佛法告訴我,我跟他學哲學,他說「佛法是高等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我學了這麼多年之後,發現什麼?不但是高等哲學,高等科學,全世界科學的最高峰。科學跟哲學到現在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佛法全給它解決了。無論是宏觀的宇宙,微觀的量子力學,《華嚴經》裡統統解決了。所以我們真的把事實真相搞清楚,無論是在體上、在相上都不執著,真的都明白。妙有,那是『從心現境』,你了解這個道理,那個境隨心轉。所以心善,境界善;心惡,境界就惡;心清淨,境界就清淨;心染污,境界就染污。佛法說得好,離開心性沒有一法可得,我們要轉變外面的境界,你就先從心地上下功夫。我們可以從一個很淺顯的例子來說,我們中國人相信風水,可是真正的風水家他說了一句真話,他怎麼說的?他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這就是教你轉風水!你是一個修福的人,修善修福的人,這個地方風水不好,你到那裡去一住,風水就變好了,為什麼?你是福人,你住的就是福地。你要是沒有福,天天作惡,這個地方風水很好,你去住三年,風水全敗壞了;因為你不是福人,那是個福地,你住,那個風水就改變。可見得明白這個道理,不必找人看風水,風水誰來決定?自己的心在決定,念頭在決定,我們心要善、念要善,環境自然就改變。大家居住在這個地方共同都修善,改變就太快了,外國人講磁場,我們中國人講氣氛,馬上就改變。

  我們最近這幾年做了實驗,我們在中國國內,我們家鄉湯池小鎮,我們在那裡辦了一個文化教育中心,用《弟子規》教這個小鎮的居民,這個小鎮十二個村莊,總共是四萬八千居民。我們在那裡做實驗,男女老少一起學,大家統統學《弟子規》。三個月,那個地方的磁場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變化,和諧社會,禮義之邦。一般人進入這個地區,他就感覺這個地方跟別的地方不一樣,那是什麼?共業。明白這個道理,真正去幹,你這個地區的人統統都斷惡修善,《弟子規》是個標準,如果再能夠加上《感應篇》,《感應篇》講因果報應,再加上佛法,這是儒釋道三個根,這一個地區的人統統都來學習,那個轉變我相信比湯池小鎮超過三倍不止,什麼樣的災難都沒有了,什麼樣的危機都沒有了。你懂得,你就會做。沒有聽說極樂世界有什麼災難,發生什麼危機,沒聽說過。諸佛剎土不要說,連阿羅漢居住的地方都沒有聽說有災難。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你就知道怎樣消災免難,這個不是假的,這不是迷信,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你掌握了妙有。第三句:

  【三者心境祕密圓融觀。】

  這一觀是講圓融無礙,無礙的心清淨自在,無礙的心,諸佛證得了,成就法身,什麼叫法身?一切萬物都是我的身,這叫法身。為什麼一切萬物都是我的身?這一切萬物從哪裡變的?是我自性變的。自性是我,自性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自性能現物質、精神現象。不就是彌勒菩薩所講的嗎?「念念成形」,物質現象現前,「形皆有識」,精神現象現前。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精神現象是自己的法身,所以大乘經裡面佛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什麼時候你發現了,你肯定了,山河大地跟自己是一體,這就整個宇宙是一體,這叫證得法身。法身有沒有生滅?沒有生滅,這肯定了,這才把許許多多世間複雜事情全解決了。無礙的心,你看,成了法身。心無礙,境就沒有障礙了,境變成什麼?境就變成淨土,極樂世界是這麼來的。阿彌陀佛證得清淨心,所以他成就法身,成就法身之後,山河大地所有一切境界就變成無礙境,無礙境就是淨土,所以心淨則佛土淨。我們要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是清淨心。這個東西說話不能隨便說,要有依據的,《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清淨平等覺」五個字,頭一個字是清淨心。修清淨平等覺,得的是什麼?得的果呢?果是淨土,就是經題上的「大乘、無量壽、莊嚴」。大乘是智慧,清淨心生智慧,平等心生無量壽,覺心生出莊嚴,你看看,因跟果不就對起來了嗎?莊嚴就是我們講的美好,美好到極處,覺悟就生莊嚴。我們這個世間人統統都修清淨平等覺,這個世界馬上就變成極樂世界,這個世界立刻就會現出「大乘無量壽莊嚴」,這不可以不知道的。『心境祕密圓融』,這個「祕密」不是神秘,這個祕密是深,它太深,道理太深,所以說深密。你不達到這個境界,你體會不到,必須要契入境界,你才真的明白!身心無礙。總而言之,這是說明諸佛如來他的報身以及他所依的淨土圓融無礙。

  【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

  這個六觀前面三條完全是講自己,自己契入的境界,後面三條是幫助眾生,大慈大悲。前面三條可以用四個字來講,大智大慧,後面三條是大慈大悲。『智身影現眾緣』,「眾緣」是一切眾生,十法界,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應是什麼?就是「智身影現」。你看現身它用個影,就是告訴你這身不是真的,不能說有,不能說無,《金剛經》上講「夢幻泡影」。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這個身是智身影現,諸佛菩薩甚至於阿羅漢到人間來應化,來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都是智身影現。六道凡夫迷失了自性,那叫什麼身?那叫報身,這報身還得加一個字,不能跟諸佛的報身混淆不清,加個業報身。我們六道裡面這個身,連色界天、無色界天統統都是業報身。業報裡頭有善有惡,善業這是人天兩道,惡業那就是畜生、餓鬼、地獄這三道,業報身。也是影現,但是不知道是影現,以為是真的,所以就要吃很多苦頭,不知道是影現。覺悟了那就是智身影現,迷惑了是業報身,也是影現,可惜就是你自己不知道。所以,人不能不覺悟。諸佛菩薩的示現就是為這樁事情,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六道裡面有苦樂,苦樂從哪裡來?從善惡來的。惡業帶來苦報,善業帶來樂報,這是最低級的,向上提升是迷悟,迷是苦、是染,覺是清淨,向上提升的時候破迷開悟。但是你一定要曉得,破迷開悟像房子一樣是第二層樓,第一層樓是斷惡修善,斷惡修善的功夫沒有,破迷開悟是決定不可能的。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要肯定根重要,儒釋道的三個根,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不能認為這是小小法。小小法的根沒有,你怎麼能往上提升?它是奠定在這個基礎上的。你想想,哪個佛菩薩示現他不持戒?哪個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他不修十善?沒有,找不到!你從經典裡面去看,釋迦牟尼佛在世,一生為我們表演的十善、五戒、十戒、三聚淨戒,他圓滿的,你找不到缺點。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他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所以首先要因戒得定,第二才因定開慧,因定開慧是什麼?破迷開悟,這是上第二層樓;最後轉凡為聖,那到頂層,三層樓是這麼來的。現在學佛的人,為什麼不能成就?他第一層不要,他就想到第二層,想到第三層,結果是一事無成。學了一輩子還是沒有辦法脫離輪迴,還是要業力去受報,這就冤枉。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那你就是肯定要紮三個根。這個地區的居民人人都紮這三個根,這個地區就是古人所講的禮義之邦,和諧社會。這個地區的人有禮,這個地區的人善良,這個地區的人不造惡業,這個地區就是一般人所講的天堂。

  我們大家真的有這種認知,好好努力,能不能做到?肯定可以做到。對自己切身的利益,我們常常講的,學佛的人不老、不病、不死,這是切身的利益好處。年歲雖然年年增長,老而不衰,你的精神體力不衰,心地善良,心地清淨,沒有疾病。最後怎麼不死?身體時間用久了不能再用,不能再用換個身體,不是死,換得很自在。曉得就像衣服穿髒了脫掉換一件新的,怎麼不自在!這一點都不假,生死自在。到哪裡去清清楚楚,再回到人間來也清楚,這是講到我們切身的利益。世間人夢寐所希求的,求財富、求聰明智慧、求健康長壽,佛都教給你,生財有大道,求智慧、求健康長壽都有道理。明白這個道理,如理如法的去修學都能得到,這個在佛門裡是小事一樁,這不是大事,很容易得到。《了凡四訓》,諸位如果是真的去讀,真的去學習,這三樣東西你都得到。《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也講這個事情,俞老先生跟了凡先生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年齡大概相差十歲的樣子。俞淨意先生年歲大一點,袁了凡年輕一點,他們年齡大概相差十歲,同一個時代的人。都是受到高人指點,自己相信,沒有懷疑,真的斷惡修善,改毛病、改習氣,為我們大家證明了佛法裡面所講的有求必應,求富貴得富貴,求兒女得兒女,他沒有求長壽但是延年益壽,不求也得到,你造的是因,有因它就有果,所以不求也得到,何況真正學習大乘普度眾生。下面這一句:

  【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

  這是菩薩境界,我們學不到的,雖學不到,我們學相似的。這是講應化無礙,事事無礙,應化自在!像《華嚴經》上講的,毘盧遮那示現十身,互用無礙,我們在經典上讀到很羨慕。實在講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可以做到相似的無礙。我們是這麼多年學佛,所以有那麼一點小智慧,放下了分別執著。我們跟不同的族群和睦相處,跟不同的宗教融成一體,他不容我,我可以容他,這就是『多身入一』。我們在新加坡,早年我在那裡住了三年半將近四年,新加坡有九個宗教,多!我們是一個身體,我九個宗教都學,平等的學,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哪個宗教裡面它供養的神我都去拜,每個宗教經典我都去學,我學得很認真,我尊重他們,自己學謙卑,尊重別人、禮敬別人,向他學習。所以我常常告訴我們的同學,要跟我一起學的,你看看我們佛門,我們稱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跟佛什麼關係不是很清楚嗎?師生的關係。稱本師是根本的老師,啟蒙的老師,幫助我們破迷開悟的老師,這叫本師,我破迷開悟是從他這裡學來的。自稱弟子,三寶弟子,我們跟釋迦牟尼佛是師生關係。諸位要曉得,宗教裡頭沒有師生關係的。

  我們把佛法裡面這個關係,可以應用到所有宗教,我們稱本師釋迦牟尼佛,應用在基督教裡頭,也是南無本師耶穌基督,南無本師穆罕默德。你們求學有好多個老師,不是嗎?可是開始學要一個老師,這是中國人,中國人自古以來開始學是一個老師,一門深入。到什麼時候你可以拜很多老師?你在這個老師會下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得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得清淨心之後,你在這個老師會下就畢業了,我們中國人叫出師,你可以離開老師,離開老師之後廣學多聞。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不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識嗎?五十三個老師。他的根本老師是文殊菩薩,他在文殊菩薩座下得根本智,就是得清淨心。清淨心得到之後,也就是像《無量壽經》經題,他在文殊菩薩會下得「清淨平等覺」,他得到了。得到之後,老師就告訴他,你可以離開我這裡,可以畢業了,到處去參學,成就你的後得智。後得智是什麼?無所不知,你只要一接觸、一聽你就明瞭,你不迷了,廣學多聞。佛門裡面常講的四弘誓願,第一個叫你發心,發大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無量無邊苦難眾生你要發心去幫助他,你要發心去照顧他,你要發心去成就他們,這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是幫助別人,先要幫助自己,你自己不能成就,你沒有辦法幫助眾生。

  成就自己頭一個成就德行,我們今天講素質教育。德行是什麼?德行是把煩惱斷掉,德行就現前,自性的性德就流露。現在我們是煩惱,無明是煩惱,妄想是煩惱,分別是煩惱,執著是煩惱,統統把它斷掉,斷掉之後清淨平等覺就現前。這一現前,你就要提升,「法門無量誓願學」,五十三參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成就無量智慧,你才能幫助眾生,你才能圓成佛道。都教得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要依照這個原理原則去學習。所以自己有這一點點智慧,我們去學所有的宗教,那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要真學,要以他們為老師,善財童子就是這麼成就的。我學基督教,耶穌是我的老師,摩西是我的老師;我學《古蘭經》,穆罕默德是我的老師,你才能真正學到東西。我們自己是他的好學生,他是我的好老師,我是他的好學生,宗教之間的隔閡沒有了,矛盾沒有了,衝突沒有了,變成一家人。所以我們對於任何宗教謙卑,對於任何族群謙卑,對他們尊敬、敬愛、關懷、照顧,互助合作,他有困難我們能幫上忙一定要幫忙。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就「多身入一鏡像觀」,鏡像是比喻,也就是我們學毘盧遮那佛,他能現無量身互用無礙,成就自己的圓滿後得智。末後一條,那是講到究竟處:

  【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隨舉一法都可以作主,都可以作伴,我們還是以宗教來說,大家容易懂,也容易來學習。我進入佛的大殿,佛是主,所有一切宗教都是伴,為什麼?你是來跟釋迦牟尼佛學習的,佛是老師。如果我入基督教的教堂,基督耶穌是主,主席,《聖經》是主,我是來參學的,是來學習的,主就是老師,伴就是學生,他們的教接受、容納,他不排斥,我向他學習。我走入清真寺,穆罕默德是主,他們叫安拉,安拉是主,《古蘭經》是主修的經典,我們自己是好學生,最虔誠的穆斯林。入哪個道場,那個道場是主,我們是來參學的,是學生的身分,你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這是什麼?廣學多聞。這裡面宗教與宗教有沒有比較?不能比較,我們是學生,只能接受老師的,不能批評老師。佛講到究竟處,為什麼不能批評老師?都是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裡頭出現的,裡頭沒有對立,裡面沒有矛盾。所謂矛盾、對立,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凡夫不善學、不會學,從自己的分別執著裡面出生的,不是經典的。所以不同的宗教是一家,不同的族群是一體,這個世間多美好!世界是和諧的,宇宙是和諧的,找不到對立,找不到矛盾。所以佛教給我們,真正修行從哪裡修起?從消除對立修起。我覺得從這裡下手功夫真正會得力,從內心深處把跟人對立的念頭化解,本來沒有對立,哪有什麼對立!因為你有執著才有對立,你有分別才對立,你沒有分別執著哪來的對立!所以我們曉得,阿羅漢沒對立。然後再推廣,於一切事沒有對立,於一切萬物沒對立。然後我們的意念,能夠跟人、跟事、跟一切萬物起感應道交,起這個作用。這種作用,現在人稱之為特異功能,或者稱之為神通,其實那是自性裡頭的本能,只要你把分別執著放下一些,這個能力就現前,就有感應。

  所以『主伴互現』,沒有一定的主,也沒有一定的伴,十個宗教哪個宗教今天當主席,其餘九個是伴,主席是輪流做的,所以個個都是主,個個都是伴,主伴圓融。『帝網』是比喻,「帝」就是帝釋天,我們中國人叫玉皇大帝,外國人叫天主。「網」是帝釋天他大殿上的羅網,這個東西是裝飾品,美不勝收。我們人間也有,你要是看古時候的宮殿,在中國好像很少,但日本很多。諸位到日本去參觀古老的寺廟,你看它上面有銅絲編成的網,這是為了保護怕人碰到,它是高度藝術品,你能夠在外面看得見,你手不能去摸它,同時也防止鳥雀去做窩,它起這個作用,這是藝術品。帝釋天的羅網,每個網之間都有寶珠,這個寶珠光光互映,美不勝收,舉這個做比喻,「主伴互現」。宇宙之間,十法界依正莊嚴,從主伴互現裡面看出莊嚴無盡。這與我們前面所說的三種周遍,是這一條的理論依據,展現在我們生活裡面,展現在我們與大眾相聚會的場所。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