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一六O集)  1999/7/1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45-0160

  請掀開經本,知足天王長行第五句看起:

  【善目天王。得普淨一切眾生界解脫門。】

  《華嚴經》上所說的這些人物,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所以他們的境界都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無論他現的是什麼身分,境界始終是不變的,種種示現,教導我們修學的方法。『善目天王』,天王名號裡面的表法,前面都曾經介紹過了,在此地我們專門來研究、學習他們所修學的法門,以及這個法門的圓滿成就。這尊天王他所修學的是『普淨一切眾生界』,修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得到究竟圓滿的成就就叫做『解脫門』。「解」是解除、是解放妄想分別執著,在佛學的術語裡面說,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脫」是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脫離分段、變易兩種生死,證得如來果地上的究竟涅槃;「門」是門徑、方法的意思。他是由「普淨一切眾生界」,這個境界是無限的深廣。

  「一切眾生」,這句話裡面包含著虛空法界,我們常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華嚴經》上所說的二百七十多類就是一切眾生的區分,這個區分是大的區分,每一類裡面都是無量無邊,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現在講的是淨,不但是淨,而且是「普淨」,普是普遍;能令一切眾生都得清淨,菩薩才能夠圓滿菩提。如果說是從事相上來講,我們想像當中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怎麼樣能夠令一切眾生都清淨?由此我們就能夠體會得到,原來令一切眾生清淨是自己清淨。所謂是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我們居住的環境就清淨,境界就清淨,一切菩薩是從這個門徑修成無上道。所以這個地方,「一切眾生」這四個字是雙關語,主要的是要度自己的一切眾生,先要淨化自己的一切眾生。從事相上來講,佛法裡面有所謂「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我們明白世尊這些開示,我們就知道功夫要從什麼地方做起,一定要從自性裡面下功夫。

  自性眾生,我們身體每一個器官是眾生,每一個細胞也是眾生,構成細胞的分子、原子、電子、粒子都是眾生。這些眾生現在不清淨,為什麼不清淨?它被污染了,《無量壽經》、《彌陀經》裡面給我們說「五濁惡世」。而實際上,這些現象怎麼可能有染淨的現象?如果事相上有染淨,《華嚴經》上講的事事無礙,那就決定不可能。這種染污如何能淨化?佛在大乘經論裡面,把這個事實真相告訴我們,事相上確實沒有染污、沒有染淨。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面對曇生方丈有一段開示,一開頭他就講「境緣無好醜」,這句話就是說明一切物質現象,物質現象裡面好是淨、醜是染,沒有好醜、沒有染淨,「好醜起於心」,這說明物質境界裡面這個染淨是從我們心上起的,這是把染淨的根源為我們說出來了。這個根源還是世尊說的一句話,「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心清淨,一切法都清淨;心不清淨,一切諸法都不清淨。我們今天修淨土、修淨業,希望將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從佛菩薩這些開示、教誨當中明白了。善目天王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他所修的法門其實就是淨土法門,他所成就的就是淨土的殊勝,這是我們應當細心去體會,認真去學習。

  《無量壽經》的經題,說出修行的總綱領,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概括世尊四十九年所教給我們的一切法門。無論是哪個法門,總離不開這個總原則,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華嚴經.離世間品》給我們講了兩千多個法門,四弘誓願裡面說的是無量無邊的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原則裡面說了三門,清淨是一門,平等是一門,覺是一門,所以歸納到最後是覺、正、淨三門。這三門,無論從哪一門都能成無上道,而且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你一門得到,其餘兩門同時都得到,我們才會有成就。我們把這三門落實在修行事相當中,大乘佛法在中國有八個宗派,十宗裡面有兩宗是小乘,我們現在就從這八大宗來看,從清淨下手的是淨土宗、密宗,這兩宗是從淨門入的;從覺門入的是禪宗、法性宗,是從覺門入的;其餘的賢首、天台、三論、法相、律宗,都是從正門入的,也就是從平等門入的。於是我們就明瞭,我們究竟要選擇哪一個法門,一定要看自己的根性,看自己的生活環境,選擇一個適當修學的方法,我們成就比較容易。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什麼叫契機?適合我們生活環境就叫契機,使我們修學起來感覺得很容易、很方便,不困難,對我們來講就是契機。我們想想,走覺門,條件要有高度的智慧,這才能辦得到。所以禪宗,宗門跟性宗,對象是什麼人?要上上根人,上上根人他有能力聞一知十,一聞千悟,他有這個能力,就可以走覺門。我們想想,我們是不是這個根機?多數人不是這個根機,別說聞一知十,聞一那個一都不能知道,那有什麼法子?不要說一遍開悟,十遍、百遍、千遍都不能開悟,我們就想這個門走不通。這個門走不通,我們再換個門,換個正知正見的門,教下所學的。這個門中下根性行,能成就,時間比較長,像讀書一樣,從小學、中學、大學慢慢去讀,經論、課程很多,一樣一樣來學習。這是走正知正見的門,目的是修平等性智。課程多、時間長,我們修學有沒有困難?天台也好、賢首也好、三論也好、法相也好,都有很多的典籍,我們想想太難了,而且我們時間也不夠用,同學們都是中年以上的人。學教說實在話,四十以上就沒指望,來不及了。學教要從什麼時候學起?最適當的年齡,十五、六歲開始,這好年齡,三十歲非常非常勉強,四十歲沒指望了。

  最後還有一門,淨門,修清淨心,這門東西典籍少,淨土與密宗都是修這個法門。密宗裡面典籍的分量,實在講也不少,儀規非常複雜,它是修清淨心的。淨土跟密宗兩個比較,淨土比密容易。淨土宗的典籍只有三部經,《無量壽經》是淨土概論,是淨土的依據;《觀無量壽佛經》是《無量壽經》的補充、《無量壽經》的說明;《阿彌陀經》是勸我們修淨土,說明修學這個法門的功德利益。這三部是一部經,分量很少,現在的印刷術印出來薄薄的一小本,統統都具足了。就是後人加上這兩種,分量還是不多,前清魏源居士將《行願品》加在裡面,變成淨土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進去,《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總共只有二百四十個字,這成為淨土五經。天親菩薩將他自己修學的心得報告,現在也收在裡面,這叫《往生論》,《往生論》是天親菩薩修行的心得報告,是我們修淨土重要的參考資料。總共合起來五經一論,最少的。

  這五經一論,你有能力可以多學,沒有能力學一種、兩種就行,不必學那麼多。這個法門的方法太簡單了,一句阿彌陀佛,人人會念。可是要記住,「淨」這個字重要,如果你把「淨」這個字疏忽了,雖然念佛,心不清淨,你的功夫就不得力,效果就收不到,所以要注意這個「淨」字。大勢至菩薩言語雖然不多,句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要能夠體會,他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過去有同修問我,如何都攝六根?我告訴他淨念相繼。他說怎樣才能做到淨念相繼?我告訴他都攝六根。他聽不懂。聽不懂,我們換句話說,如何做到淨念相繼?放下萬緣,都攝六根就是放下萬緣,放下萬緣就是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這個話大家好懂。世出世間這些拉拉雜雜的事情都不要緊,連明天日子怎麼過都要放下,想它幹什麼?明天還沒到,明天是明天的事情,想它幹什麼?你的心才會清淨。你要想到明天日子怎麼過法,你的心就清淨不了。

  這個事情難,為什麼?不能不想;不想,明天怎麼辦?不但想明天,還想下個月、還想明年。愈想就愈多,愈想愈放不下,愈想心就愈不清淨,這個事情麻煩!要修清淨心,什麼都不能想。所以理不能不明。印光大師教初學的人念《了凡四訓》,非常有道理。《了凡四訓》裡頭沒有大道理,沒有很深的道理,是個很淺顯的道理,很淺顯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放下,它講的什麼?因果的道理。如果你相信因果,你就能放下,你放心的放下了。什麼因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如果我們能相信這個因果,你就不怕明天,你不怕明年。為什麼?命裡注定的。命裡注定有得吃、有得穿,到時候自然來了;命裡沒有的,怎麼想你也想不出來,你所想的全是妄想,決定不是事實。你所想到的都是你命裡有的,想也是這樣,不想也是這樣,那為什麼去打妄想?世間人不放心,一定要去想,他不懂得因果的道理。

  世間人,無論是中國人、是外國人,是今人、是古人,大概頭一個想的是錢財。錢從哪裡來的?錢財是你過去生中布施所得來的。所以財富是果報,財布施是因緣。為什麼世間有很多人有財富,甚至於有很多人有財富的,這個人並沒有智慧,也沒有能力,他偏偏發財?人傻頭傻腦的,無論做什麼事情,他做就賺錢,又很容易賺得,我們世間所謂傻人有傻福,要曉得,他財從哪裡來的?命裡頭有的。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的,想什麼方法,求也求不來。

  了凡先生他的命被孔先生算定,孔先生算他一生,那就跟現在講預言一樣,你這一生有多少財富,有多大的能耐,有幾個兒女,有多長的壽命,全是命中注定的,真正是所謂「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袁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之後,在日常生活當中,幾乎全部都是命運安排的,每一年他的收入跟命裡所講的一模一樣,不增不減。他心放下了,什麼都不想,他入了定,但是他那個定是無想定,他什麼都不想。所以跟雲谷禪師在禪堂裡面坐了三天三夜,雲谷禪師是有功夫的人,看到了凡先生三天三夜不打一個妄想,對他很稱讚,很難得、很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坐在那裡總是胡思亂想,他居然能三天三夜不打妄想,對他讚歎,稱讚他。問他:你用什麼功夫?了凡先生是個讀書人,老實人,說實話:沒有什麼功夫,命被人算定了,想也是枉然,所以就不想了。雲谷禪師聽了之後哈哈大笑:我以為你是聖人,聖人無念,原來你還是個凡夫。這個凡夫也很難得,所以我稱了凡先生叫「標準凡夫」,我們都不夠標準,他那是標準凡夫。一生什麼妄想也沒有,什麼念頭也沒有,什麼牽掛也沒有,什麼憂慮也沒有,按照命運安排過日子,說實在話也很可憐,受命運的支配,不能擺脫。我們可憐的程度比他還不如,我們還造業,至少他不造業了,他墮在無明裡頭,我們墮在煩惱裡面,我們比他更糟糕。

  雲谷禪師看到這種人是可造之才,他能夠接受教訓,把因緣果報的道理跟他說清楚、說明白。原來命運是可以改造的,是可以改變的,你命裡的財富是可以增加的,你的壽命是可以延長的,你有很多心願是可以能夠滿足的。這說了之後,了凡才大徹大悟,才明白了;他這個悟不是從心性裡覺悟,他明白是因果上的開悟,原來是這麼回事情。所以反過頭來認真努力,積善修德,他命運改變了,每年所得的俸祿,財富的收入增加了;去參加考試,他命裡頭沒有功名,去考試也考中了,官也愈做愈大;命裡頭沒有兒女,他得一個好兒子。都是求來的,命裡沒有求來的,那是真正求得的,命裡有的那不是你求得的。壽命五十三歲,他活了七十多歲,整個都改變了。

  諸位要曉得,這個改變是世間法,還不是清淨心,如果修清淨心,那個改變就大了,就不可思議,他這個不過是小的改變。正是佛家所說的,財富是果報,財布施是因行,修財布施就得財富,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三種果報都是世間人所希求的,你要不修因,你怎麼會有果報?有因必有果,有果必定有因。我們看到世間人種種果報,你從果上求他的因,善果報一定有善因,我們要想得善果報,咱們修因。所以不必羨慕人,羨慕人沒有用處,要找到他善果的因在什麼地方,我們也照這個樣子來修因,果就一定得到。世間這些果報,能解決一世的問題,不能解決生死問題,所以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講,了生死這個問題「福不能救」。別說人間富貴不能解決問題,天上的富貴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六道裡面富貴到了極處,人間的帝王怎麼比也比不上,可是他不能出三界,不能超越六道,死了以後還是要搞輪迴,這就說明三界的福報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是淨福,什麼叫淨福?清淨心修善,積德累功,清淨心修,那就是淨福。淨福所修的就不叫福德,叫功德。功德跟福德有差別,差別在用心,事相上沒有差別,心裡不一樣。

  淨福,修福而不求報,這就是淨福。釋迦牟尼佛率先做一個表率,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一生從事於社會教學工作,不求報酬,完全做義工,完全是義務的。生活的需求,每天吃一餐飯而已。印度是熱帶,衣服不需要多,三衣一缽,過這樣的生活。這是示現什麼?示現淨福。他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這是積功累德。不求世間的果報,所以他福報就大,他所得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成就圓滿的智慧,得到稱性的德能,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智慧。淨福才能夠解決問題,這叫功德。所以佛教給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修善不希求果報,用清淨心來修就對了,清淨心是無私的心。有一念私心,心就不清淨,你所修的是世間的福報,講經說法也是世間福報,為什麼?心不清淨;在佛門裡面,無論修積什麼樣的功德,其實全是福德,不是功德。

  在中國,在家人修福,歷史上記載大概最大的是梁武帝,還沒有人能超過梁武帝。梁武帝建寺廟,總共建了四百八十所,我們世間人建道場,大概一生當中不可能建那麼多,建四百八十所;幫助人出家,供養出家人十幾萬人,真的是大護法。可是他心不清淨,他求世間果報。那個時候遇到達摩祖師,他向達摩祖師誇耀他自己的功德,說他替佛教做多少多少事,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澆了他一盆涼水:並無功德。真的沒有功德,為什麼沒有功德?你果報那個心沒忘掉。所以功德難,太難太難!功德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還要問我做的後面結果如何,就落在福報裡面去了。梁武帝如果是問達摩,我的福報大不大?達摩祖師一定說很大很大。功德沒有,你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搞錯了。

  這些地方,實在講都是教訓我們的,我們要辨別清楚。梁武帝的心不清淨,所以沒有功德。要清淨心斷惡修善,才是功德。我們今天心不清淨,念佛都是福德,都不是功德,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清淨心是比什麼都重要,清淨心是一切放下。諸位進念佛堂,堂主照顧大家,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萬緣,一心念佛」,一心是清淨心,二心就不清淨了。一心,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統統放下,統統都沒有,這個念佛是功德,這個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好像打電報一樣,我們這邊發出去,他那裡就收到;如果是摻雜著雜念,你這裡發出去,那裡收不到,跟佛沒有感應。

  什麼叫「普清淨」?普清淨的意思是念念都清淨,這就「普」。事事都清淨,以日常生活來看,穿衣清淨、吃飯清淨,無論做什麼事情,沒有一樣不清淨,這是「普」的意思。穿衣不著穿衣的相,世間人穿衣要選料子、要選款式,還要特別找什麼高明的裁縫,那就不清淨。清淨心穿衣,衣穿上就好了,什麼都不過問,用清淨心穿衣,從穿衣裡頭修清淨心。吃飯要挑剔色香味,講求這些,你的心就不清淨,就被污染了。所以說有一絲毫分別執著,我們的心早就不清淨了,清淨心就是無分別心、無執著心、無希求心。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要與清淨相應,那叫普淨,點點滴滴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是多的意思,眾多;「生」是什麼?生是起心動念。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那叫眾生。每一個生滅念頭都清淨,都沒有分別、都沒有執著,這才是普淨自性眾生,這個樣子自性眾生才得度。有能力度自性眾生,才能夠度其他一切眾生。怎麼度法?只要你做出這個樣子就行了;換句話說,只要你自性眾生清淨,就能夠影響到別人。一時影響見不到效果,長時間就見到了,別人天天看,時間看久了,總有一天覺悟過來。

  我們看經典上記載,釋迦牟尼佛修行的生活,我們學佛幾十年,幾十年才覺悟,才想釋迦牟尼佛這個方式,我們才看出門道出來,才知道這個殊勝、這個好處,才起心動念想跟他學習。為什麼初學佛的時候看到經典,那個念頭根本就沒動過,他是他的生活方式,我過我的生活方式,咱們兩個不相干。搞了幾十年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他一生表演是給我看的,是教我覺悟、是教我學習的,是跟我息息相關,不是毫無關係。我們根性很遲鈍,幾十年才看出門道,根性利的人一看就明瞭。這就釋迦牟尼佛對我們,我們搞幾十年這才覺悟過來;我們今天也學釋迦牟尼佛,表演給別人看,人家看幾十年覺悟過來,有什麼希奇?不是很正常的現象嗎?自己修行,幫助別人,都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不是短時間的,短時間收不到效果。收不到效果就退心,那樣的人決定不能成就。自己修行,要發長遠心,要有恆心、要有毅力。有很多同修跟我說,念佛雜念還是很多,問我怎麼辦,我告訴他再念下去。為什麼雜念還這麼多?你功夫還不得力,功夫不夠,不到家。再用功、再努力,絕不放棄,一直念下去,總有一天煩惱輕了、煩惱少了、煩惱沒有了,你才能看到效果。決定不可以說,我已經念三年了,我已經念了十年、八年。不行!你煩惱習氣太重了。

  一面要念佛,一面要放下,功夫才容易得力。會念佛,不肯放下,那有什麼用處?小小的境界風就受不了,這個人還有什麼成就?這個境界風,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一接觸就變心,就起心動念,那怎麼行?聽人家說了幾句話,聽了不舒服,就發脾氣、就鬧情緒,這種人怎麼能修行?真正修行人,這種境界正是他用功的時候。所以成敗在一念之間,就是一念覺迷;一念覺,聽到這些話忍耐下去,清淨心現前。佛教給菩薩六門功課: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門功課,境界現前的時候,這六門功課忘得乾乾淨淨。佛在經典上也常說「火燒功德林」,功德是你的清淨心、是你的定慧,一發脾氣完了,哪來的清淨心?瞋恚是火,火會燒功德林,諸位要曉得,水會淹功德林。佛說一句話,我們要能夠舉一反三。水會把功德林淹掉,水是什麼?水是貪愛、貪心。風會把功德林吹掉,颱風來了連樹根都拔掉,風是愚痴。所以貪瞋痴慢都會把你所修的功德摧毀得乾乾淨淨,你要想成就功德、保持功德,你要把貪瞋痴慢除得乾乾淨淨,遠遠的離開,這是功夫。內要修功,外能夠抗拒境界;順境不起貪愛,逆境不起瞋恚,面對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不愚痴。接觸外面境界,這個境界的體、相、作用,因緣果報,樣樣清楚、樣樣明瞭,我們功夫才得力,清淨心才能現前。這個理跟事都要清楚、都要明瞭。

  世尊為我們而示現的,修行要經無量劫。菩薩成佛還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哪有幾個月能成就的?三年五載就能成就的?不可能的事情。成就之後還不捨棄因行,諸佛如來都已經成就了,圓滿成就了,他還示現種種身分,來幫助一切在學之中的這些眾生。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這些天王,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乘願再來的,他還沒有放棄修行。善目天王還在修普淨一切眾生行,淨化自己的身心,這是自性眾生誓願度。淨化自己就是淨化一切眾生,像釋迦牟尼佛示現的,他的生活那麼清淨,就是教導我們。他一句話不說,讓我們天天看、常常看,總有一天看出門道出來,覺悟了。在《金剛經》上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那是幫助我們、促進我們覺悟,可是我們念《金剛經》還是不覺悟。《金剛經》上講,須菩提尊者天天跟著釋迦牟尼佛,也跟了不少年。般若是第四個階段講的,第一個階段講《華嚴》,那是佛在定中講的,那個我們不算它。阿含、方等二十年,至少須菩提尊者跟釋迦牟尼佛二十年,二十年沒看出來。般若會上,般若講了二十二年,《金剛經》也不是一開端講的,中段時候講的;換句話說,須菩提尊者跟釋迦牟尼佛三十年才看出門道,才看出釋迦牟尼佛這個生活,一舉一動是教化眾生的,為眾生示現的。他生活不是為自己,是為別人,很可惜,一天到晚圍繞在他身邊的人都沒看出來。須菩提這個時候才看出來,才讚歎「希有世尊」,什麼稀有?釋迦牟尼佛表現太稀有,他一生所證的、所學的、所悟的、所入的境界,全部都在生活當中。不但是釋迦牟尼佛自己一個人,無量劫修行證果都表現在生活裡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修、所證的,釋迦牟尼佛日常生活表現無遺,全盤顯示出來,沒有一絲毫隱藏,這個真正稀有,須菩提才看出門道,才發心想學。

  學從哪裡下手?請教世尊兩個問題,那兩個問題就是入門之處,也是此地善目天王普淨一切眾生的訣竅。一個是「云何降伏其心」,一個是「應云何住」,《金剛經》上就這兩個問題。對我們來講,真的是我們迫切需要知道的這兩個問題,我們的心太亂,念頭太多、太複雜,怎樣能夠把複雜的念頭、雜亂的念頭把它伏住,恢復我們的清淨心?我們的心到底應該住在什麼地方?我們凡夫的心住在煩惱上,住在雜念上,苦不堪言!心到底要安住在哪裡?釋迦牟尼佛答覆得好,答覆的是:就像我這個樣子降伏,就像我這個樣子安住。他都表現出來了,實際完全落實了。這個答覆須菩提體會不到;體會不到,佛再跟他詳細說明,再跟他解釋,《金剛經》是這麼來的。所以你所學的、所修的、所證的,都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皆是!吃飯,圓圓滿滿的佛法就在吃飯裡面,就顯示出來了;喝茶,整個佛法,無量劫的修持,就在喝茶裡頭表現出來了。所以人家生活裡頭點點滴滴是無上道,我們在生活裡頭點點滴滴是大煩惱;我們顯露出來是無盡的煩惱,人家顯露出來是無上的大道,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體會、能夠看得出來,那是很大的長進。於是我們也就明白了,修行在哪裡修行?就在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當中修行,點點滴滴當中體會無上道,點點滴滴當中展現無上菩提、究竟涅槃。

  佛法沒有一絲毫隱瞞,世法也沒有一絲毫隱瞞。我們回過頭來看世間人,看人比較容易,看自己很難;但是看人,反過來照自己就看到自己了,人就是我們一面鏡子。凡夫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反應出他無量劫的煩惱習氣;諸佛如來生活當中,點點滴滴反應他無量劫修行的功德,德是成就,他的功夫、他的成就。我們如果能夠看出這一點,你對於一切眾生的過失,你就不會責怪,你看到那個心會很平,覺得他那些毛病是應該的,他就是這樣的。看到諸佛如來點點滴滴功德流露、功德的展現,你會點頭,很歡喜,應該的,他就是這樣的。我們的心在境界裡平等了,平等就是清淨心。我們如何處事待人接物?慈悲心現前,慈悲心現前的時候一定是稱讚功德,規過勸善,勸人斷惡修善,勸人破迷開悟,這個心,善心、善意自自然然流露出來。

  「普淨一切眾生界」,「界」是分別、差別、界限,一切眾生都有界限。我們頭跟身有界限,眼跟耳有界限,叫法界。這個界限逐漸逐漸就消除、就消失了,怎麼消失?清淨心現前就消失了。消失,它還有沒有界限?有,界限總會存在;消失什麼?分別界限那個念頭沒有了,消失的是這個。不是說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有,十法界的分別執著沒有了,我們要懂這個道理。然後才明瞭,佛經裡有一句話說,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不壞世間法。世間法有界限,佛法決定沒有破壞世間法,但是在理念上是圓融的、融合的,沒有界限。事上有界限,心上沒有界限,所以事上的界限沒有障礙,才叫事事無礙。我們自己的心沒有淨化,所以事事就有障礙,沒有辦法融合。所以融合一切眾生,今天講融合不同的文化,融合不同的族類,「普淨」這兩個字重要。普淨不是對外,是對內,如果我們搞錯了,從外面去普淨,你永遠淨不了,要從內心裡面普淨就能做到。

  所以每一個人無量劫來所修、所學的,全都展現在生活裡頭點點滴滴,心地愈清淨,你體會得愈深、愈廣;一點清淨心都沒有,你就很不容易體會到。正是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誠敬就是清淨。我們這裡講的這十個字,每一個裡面都含攝其他的四個,真誠裡面一定包含著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清淨裡面一定包含著真誠、平等、正覺、慈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個得到了,統統都得到,都表現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為什麼?你用這個心,處事待人接物,穿衣吃飯應酬,全用這個心。完全顯露,哪裡能瞞人?瞞人是假的,瞞自己是真的。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不是欺別人,還是自己,與別人實在講毫不相干,所以學佛人一定要覺悟。

  我們念佛堂正是做淨化心靈的一個場所,心淨則佛土淨,我們往生才有把握,往生才有希望。念佛為什麼要聽講?聽講幫助你念佛。如果只念佛,不聽這些道理,你的功夫很難得力。佛法,無論哪個法門,都是講求解行相應、解行並重,這是一定的道理;只有稍微偏一點,決定沒有捨棄的。淨宗法門偏重在行,行比較多,解比較少。解少可以,不能把解完全丟掉,完全丟掉你的行不得力,決定不得力。這是我們念佛堂為什麼每天還要聽兩個小時講經,道理就在此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