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九十五集)  199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45-0095

  請掀開經本,第五十二面第五行:

  【種無量善。獲眾大福。悉已入於方便願海。所行之行具足清淨。於出離道已能善出。常見於佛分明照了。以勝解力入於如來功德大海。得於諸佛解脫之門遊戲神通。】

  這一段是講「德行圓備」。經文裡面第一先給我們說明他的因殊勝,這是第一句,第二是講入果海,得果用,我們先看前面兩句,它總共有五句經文。『種無量善』是因,『獲眾大福』是果,此地經文都是讚歎毘盧遮那如來從修因到證果種種殊勝的功德。佛如是,菩薩亦如是,我們修行也不能夠例外。與會這些法身大士,在開經的時候就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凡是參加華嚴海會的這些大眾,無論他在什麼時候,無論他在什麼處所,他現在是什麼樣的身分,那都是示現的,是法身大士隨類化身、應機度化。菩薩能現無量的分身,應化在十法界裡面,這才是「種無量善」。這一句我們要留意,最重要的是「善」,善的標準是什麼,我們要知道。這個字的標準很多,我們隨順佛的教誨,這裡面區別就很大,小乘有小乘人的善,大乘有大乘善的標準,顯教有顯教的標準,密教有密教的標準,乃至於藏通別圓,四教的標準不相同;賢首家所講的五教,小始終頓圓,標準也是各個不相同。乃至於世間法,古人跟現代人所立的善的標準不一樣,古今不相同,中國人的標準跟外國人的標準又不一樣。我們要如何適從?還是古人教導我們入境隨俗,這話很有道理。某一個地區有某一個地區他們的文化、他們的標準、他們的風俗習慣、他們的禮儀,各個地區、各個時代都不盡相同。佛教給我們,可以說超越時空,這是佛定的規矩,好!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無論在哪個時代,無論在哪個地區,都能符合他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五戒十善。諸位細細想想五戒十善,無論放在哪個地區,無論放在什麼時代,大家都會覺得這個說法是好的,這個說法是善的,這是善的最低水平。此地的標準當然跟這個不一樣,雖不一樣,還是從最低標準學起。

  這個地方讚德,這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的善是究竟圓滿的大善,所以他獲得的是「眾大福」。「眾」怎麼說?因為前面他講「無量」,無量是多,所以他得的福也多;因為他的善大,他得的福也大。大小在此地,我們一定要明瞭,佛在大乘經裡面常常教誨我們,心量大,雖修小福也獲大福報;如果心量小,雖做大福,他還是受小福報的果,可見得一切法確確實實從心想生。菩薩修的福大,他心量大。這些人即使是圓初住的菩薩,初住菩薩是發心住,換句話說,菩提心初發,初發就了不起。諸位細細看一看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就是剛剛開始,剛剛開始就是初發心,就是發心住,你看看那個功德。諸位《起信論》有很多人沒有念過,《金剛經》念過,《金剛經》是什麼境界?給諸位說,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也就是說大乘最低的水平。你再看《楞嚴經》,《楞嚴經》裡面講「二十五圓通」,也都是發心住,初發心的菩薩。《楞嚴經》上,諸位同修大家都讚歎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是什麼地位?圓教初住地位。《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也參訪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什麼地位?第七迴向地位。哪一個法會,菩薩所示現的身分就不一樣。《法華經》裡面的「普門品」,那是等覺菩薩的地位。這是說明善的標準,法身大士的標準,他福大。我們雖然是凡夫,希望你發大心。這部經開頭的時候,我們在清涼註解裡面讀到,《華嚴》當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們是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怎麼能讀這部經?如何有能力來說聽?清涼大師說得好,除法身大士之外,還有一類的人可以當機,什麼人?大心凡夫。我們聽了這句話感覺得很安慰,我們是凡夫,只要發大心,華嚴會上也能佔一角,縱然不能做正科班的學生,也可以做旁聽生。由此可知,大心一定要發,我們在前面這一卷經文讀下來之後才知道發大心重要,發大心是《華嚴》當機,我們在《華嚴經》確確實實能得真實利益。

  這個地方無量善應當怎麼學法?起心動念要想到利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是修善。斷惡,不但在行為上我們不可以做損害一切眾生的事,損害一切眾生的念頭都不能夠生。你能把這個原則明白,能夠堅持遵守,依教奉行,你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是在種無量善。無量善裡面有兩個說法,不說出來你不能夠覺察到。我沒有做好事,哪裡種善根?起心動念,點點滴滴,你所造作的都如理如法,都遵守佛陀的教誨而沒有違背,這樣做,給一切眾生做榜樣。沒人看見?沒人看見,有鬼神看見。給一切眾生做榜樣,除了人之外,眾生多的是!我們這個道場,諸位能夠看得到的是我們在座的這些人;看不到的,這個道場裡面有菩薩眾,有聲聞、緣覺,有龍天善神,也有鬼神在這裡聽經,在這裡聞法,我們肉眼沒看見,不可以說我肉眼沒看見、耳沒有聽到就沒人,你就錯了。所以二六時中,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我們依教奉行,做給一切眾生看,給一切眾生做好榜樣,你這不是種無量善嗎?這真正是如夫子所言的「有教無類」。有緣的眾生來向你請教,你給他講解,這是語善。有時候我們看到他能接受,但是他不會問,我們也可以無問自說,做一切眾生不請之友,這都是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由此可知,一切時、一切處,我們有一個善心,與人為善的心,非常非常重要。善心的目的在哪裡?幫助一切眾生開悟,這是第一大善,我們念念要有這個心,要有這個行為;如果有緣,緣要成熟,幫助眾生建道場、樹法幢、度眾生,那個善就更大了。

  第二句『悉已入於方便願海』。願,一般講四弘誓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每一尊菩薩、每一尊佛在因地裡面都發了許多願,無論他發願多寡,歸納起來不外四弘,所以四弘誓願可以說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菩薩在因地所發的願,把它歸納歸納不外乎這四種。這四種願無量的深廣,所以用「海」來比喻,與會的這些菩薩,他們都已經入方便願海;換句話說,這些大願他們都做到了,入就是做到。我們雖然發了沒有入,四弘誓願常常念,一條都沒做到,這沒入;他們都入了,由此可知,這些人是法身大士。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給我們解釋,第一句是七地菩薩,第二句是八地菩薩,第三句是十地菩薩,他講得太高了,我們不能得到受用。清涼提供我們做參考,我們要想出如何落實到我們現實生活當中,對我們現前生活、修行有幫助,這個經我們才歡喜,我們才用得上。如果都是講到七地、八地、九地,太玄了,是很好聽,我們沒用處,不能得力。所以清涼的註疏我們可以參考,我沒有照他的說法來講。

  願發了之後,一定是以行踐願,我們不能忘記。行是行持,思想、言語、行為一定要跟願相應,最重要的是要跟第一願相應。其實四弘誓願就是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這一條,這一願就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本願圓滿相應,哪一尊佛、哪一尊菩薩不是發願度盡眾生?我們也發這個願。因為你要滿這一願,所以才有後面三願。你不斷煩惱,你度自己都度不了,你還能度人嗎?你那個願是空願,永遠不能兌現。為了要度一切眾生,先要度自己。先度自己是下面三願,你要斷煩惱,斷煩惱成就自己的德行,這是真正修行,超越六道十法界,你不斷煩惱不能超越。然後才學法門;你只有道德,如果你沒有學問,你度不了眾生,所以你還要有學問,你要有豐富的知識,你才能應付無量無邊種類的眾生。你要成就圓滿的智慧,要成就無礙的辯才,你就要「法門無量誓願學」。你有這兩個本事,你才能夠實踐你的大願。這兩種能力都具足,如果要不能夠達到最高的水平,你那一願就不能圓滿。怎麼不能圓滿?你只能度比你低的眾生,譬如說你是初地菩薩,你只能度十迴向以下的菩薩,初地菩薩跟你是平等的,你度不了他;二地比你高,你也沒辦法。所以後頭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你要成佛才行,你成佛度眾生才能度圓滿,為什麼?等覺菩薩你也能度他。眾生無邊,上至等覺,下至阿鼻地獄,這是眾生無邊,所以你要不能夠圓成佛道,你這個願怎麼能夠圓滿?由此可知,四弘誓願只有第一條真的是願望,後面三條是如何能達到這個願望,是你必須要遵守、要修學的。

  由此可知,我們今天是不是真有這個願,自己細心去想想,好好的反省反省、檢點檢點。不能說沒有願,沒有願,天天在佛面前發願;也不能說你有願,為什麼?雖然天天發願,根本就沒有兌現。那要怎樣才是真的有願?真有行,「以行踐願,願以導行」,願在引導你修行,修行滿你的大願,行願相資,相輔相成,你這個願是真的。這些與會的菩薩大眾們他們的願真實,為什麼?「悉已入於方便願海」,方便是從度眾生上講,他們展示的善巧方便,已經契入了。這些人是法身大士,我們應當要學,要認真努力去學習,所謂勇猛精進,永不退轉。只要諸位真正發憤努力,契入這個境界,法喜充滿。沒入這個境界的時候很難很苦,開頭你會覺得很辛苦,為什麼?無始劫以來你過的是放逸的生活,隨順煩惱、隨順習氣,現在佛菩薩教導我們遠離煩惱,要斷習氣,當然這個改變你就覺得很不習慣,跟你過去的習慣相違背,很不習慣,你就覺得受不了。這是一個關口,這是一個瓶頸,突破之後就自在了。

  今天還有幾位同修來問我,怎樣往生才有把握?他說看到一些念佛的同修,念了幾十年他還不往生,問他往生有沒有把握他搖頭,於是就生起疑惑。每天在念佛堂念佛,甚至是每天二十四小時念佛,你要來問我他能不能往生,我不能說他不能往生,我也不能說他能往生。這裡頭什麼原因?往生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信願要真切,所謂真信切願,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萬緣放下。你要具足這兩個條件,你決定得生;這兩個條件有一條不具足,未必往生。雖然有深信切願,這個世間還有牽腸掛肚放不下的,那就不能去,所以你要放得下!古人講深信切願,信願行,這裡頭是說明已經放下了,那個行。現在我們必須多囉嗦一點,多講幾句,你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還有牽掛、還有恩怨,哪個人對我有恩沒有報答他,那個人有仇我也沒有報他,你還能去得了嗎?阿彌陀佛總不能說等你報了恩、報了仇再來接引你,沒這個道理。一定要放得下,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然後具足深信切願,這個人決定往生。念佛多少沒有關係,如果你放不下,你信不真、願不切,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說得很清楚嗎?你不會往生。世尊在經典裡面給我們的警告,「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有一條你就去不了;你五條都具足,阿彌陀佛拉都拉不動你,你還能去得了嗎?所以你必須把這些根斷掉,你往生就沒障礙。

  而往生最明顯的例子,實在講這些例子在我們眼前很多很多,諸位稍稍留意你都看到。《淨土聖賢錄》裡記載的宋朝瑩珂法師,雖然是個出家人,不守清規,破戒的比丘。但是這個人有一個長處,這是我們現在一般破戒做惡比不上他的,他有個長處。他知道他自己將來要墮地獄,他很怕墮地獄,可是造了地獄的業不能不去,又非常恐怖,求教他的同參道友,有沒有辦法救他。他的同學拿《往生傳》給他看,他每看一個人都非常感動,《往生傳》看完之後他覺醒了,把自己寮房門關起來,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念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沒有吃飯,也沒有喝水,就這麼念了三天,那個心真誠,的確放下了,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感應道交,誠則靈!阿彌陀佛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你好好的修行,到你臨命終時我來接引你。瑩珂法師就回報阿彌陀佛,他說我的習氣很重,禁不起外面的誘惑,外面一誘惑我,我又要造罪業,自己把持不住,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走。阿彌陀佛也答應,佛很慈悲,佛就說這樣子,三天以後我來接引你。他三天以後,也沒有生病,就往生了。他念佛念多久?三天三夜,給我們證明了《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有什麼難處?往生西方淨土是易行道,問題就是你想不想去。

  念佛的人這麼多,如果門口掛個牌子,「三天決定往生」,恐怕一個都沒有了,誰還敢來念佛?三天就死,這還得了!沒人了。所以你才曉得,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什麼地方,這不就清楚了嗎?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在念佛堂求什麼?求一心不亂,我們求的是這個。如果你得一心不亂,別說得事一心、理一心,功夫最淺的,功夫成片,你只要得功夫成片,你往生就有把握。功夫成片,這裡面淺深也不相同,如果我們用三輩九品來說,功夫成片上三品的人可以自在往生,你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不礙事,壽命到了也沒關係,你真的了生死。功夫中下等的,大概一般是臨命終時一、二個月之前知道,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要走,這個我們看到的太多太多。我自己這一生當中遇到的就不少,預知時至,不生病,走的時候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你說多瀟灑、多自在,不生病。功夫成片程度淺的,下三品的,臨終也許生病,大概在走之前一個星期他知道,有的時候五天、三天之前他知道,佛來接引他,這是功夫成片淺的。功夫成片深的,生死自在。我曾經跟諸位報告過,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他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有些同學來問我,老師到底到什麼樣的功夫?我說什麼樣的功夫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最低限度是上三品功夫成片,這個大概沒有問題。如果你說是事一心、理一心我看不出來,但是功夫成片上三品,我覺得他確實是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就明瞭淨土法門的殊勝,因為要想念到事一心、理一心,確實我們很難辦到,如果講念到功夫成片上三品,人人做得到,只怕你不肯做,肯做你確確實實可以做到。

  念佛念到上品功夫成片,這時候會不會往生?給諸位說,多數人都往生了。往年有人問過我,而且還不止一個人,我遇到好幾次同樣的問題,這些人拿著《淨土聖賢錄》、拿著《往生傳》來問我,他說法師,這裡頭很多人念佛三年就往生,是不是這些人他的壽命三年剛好就到了?他問得很好。我答覆他,恐怕沒有這麼巧的事情,哪有那麼巧!那為什麼念了三年就往生?他功夫成就了。如同我們現在嚮往一個很好的地區,我們想移民到那個地方,現在移民手續都辦好了,你的證件統統拿到了,你去不去?他就去了。這些念佛的人念了三年,西方極樂世界移民手續辦好了,他統統拿到了,那個地方比這個地方生活舒服太多,他就去了,他對這裡不留戀,這個道理才是正理,合情合理。何必在這個世間多住一天?多住一天多受一天罪。我們是去不了沒辦法,這個罪不能不受;有能力去,你在這裡多受一天罪不叫冤枉!你何苦來受這個罪?

  手續統統辦妥之後還沒有去,只有一個道理,還有有緣的眾生你要度他,那你就不能先走,你先走對不起這些人。什麼人有緣?他能相信你說的,他能夠理解你說的,你跟他講的他能夠依教奉行,這就是與你有緣,你不應該早走,你要幫助他。度化眾生的緣盡了,那你就可以走了。什麼叫盡了?這些聽眾雖然很多,沒有一個人聽話,沒有一個人依教奉行,這就是緣盡了。諸位要知道,以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做一個例子來說,他老人家講經,聽眾每一場當年在台中那時候總有三、四百人,他的講堂沒這麼大,三、四百人就擠得滿滿的,法緣殊勝。他為什麼走?聽的人雖然多,沒有一個依教奉行,真正能夠依教奉行的都已經得度,如同世尊當年在世一樣,所以他走了。如果有一個,大眾當中還有一個真正能夠依教奉行,真正能夠得度,他就不能走。「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才叫大慈大悲。所以諸佛菩薩住世,如是因緣而已,我們要清楚、要明瞭,也要發諸佛菩薩同樣的大願。

  第三句說『所行之行具足清淨』。這裡頭最重要的是清淨,不但清淨,是「具足清淨」,具足是什麼意思?圓滿的清淨。「所行」是菩薩行。菩薩行,世尊在經典裡將它歸納為六個綱領,叫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我們做了沒有?我們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有沒有認真在做?什麼叫布施?這裡面講的範圍太廣太廣,《華嚴經》到末後「十迴向章」裡面,細說布施說了一百多種,說得細,不是我們平常講三個綱領,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是含糊籠統說說,這個經裡都要細說。講到的時候我們再講,那一段經文要很長的時間來介紹,是我們修行的重點。換句話說,我們起心動念與這六個綱領相不相應?我們有沒有布施的心?布施的心有兩種,對自己來講是放下,有沒有放下一切這個心;對別人來講,我們要幫助他們。無論什麼樣的人都需要人幫助,諸佛如來也需要我們幫助他,我們幫他宣傳,幫他介紹佛法,幫他推薦佛法,我們也幫助他,他幫助我們。這是布施,我們有沒有這個意念?有沒有認真去做?

  持戒,廣義的講,遵守佛陀的教誨,佛教給我們要做的,我們有沒有去做;佛教給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有沒有去做。持戒是廣義,不是狹義的,就是守法、守規矩,遵守佛菩薩的教誡。忍辱是耐心,對人、對事、對物,對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修行都要有耐心,要有長遠心;愈是大事時間愈長,愈需要耐心,我們有沒有耐心?凡事所謂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怎麼可能有成就?決定不能有成就,有成就的人有耐心。不但有耐心,而且還要精進。「精」是一門深入,這是精,「進」是絕不退轉,那就是進步;一門深入,永不退轉,無論世法、佛法,沒有不成就的道理。六度裡面禪定是講你心有主宰,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搖,這就是禪定;換句話說,不會受外面境界的誘惑,無論是人是事是物都不受誘惑,你的心是定的。《金剛經》上給我們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叫禪定,不取於相這句話就是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不會受外面境界誘惑,這就是不著相、不取相,心裡如如不動。最後一個原則是智慧,是般若。智慧是觀照,「照見五蘊皆空」,這是般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道能取之心不可得。《金剛經》上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取這個心不可得;你所取的諸法,這一切法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告訴你能所都不可得,這是般若智慧。你真正明白了,你才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不再執著;我可以用它,我絕不執著它,你這樣才過佛菩薩的生活、覺者的生活,那你是具足清淨。如果沒有般若智慧,所行之行縱然講清淨,不能講具足,具足決定與般若相應,也就是決定與諸法實相相應,你是真清淨。

  我們怎麼學法?給諸位同修說,唯一的方法,天天薰習,這是修學重要的手段。凡夫無量劫來累積的煩惱習氣,要想斷掉談何容易?唯一的辦法天天聽經。古時候的道場就像一個煉鋼爐子一樣,中下根性的人進入這個道場,都被它陶冶鍛鍊而成為法器,現在沒有這個道場。道場是解行相應,古時候的道場有道風、有學風,道風是行門相應,學風是解門深入,解行並重。每一個道場道風不一樣,學風也不相同,但是都是佛教,都是佛傳下來,都有成就。雖然道風、學風不同,正所謂是殊途同歸,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成就。學風是天天講解,天天研究討論,幫助我們斷疑生信;道風是天天淘汰自己的煩惱習氣,向具足清淨的方向目標邁進,這是道風。行門雖然多,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大類,這三大類就是禪、密、淨,這講修行,不外乎這三大類。

  一個道場,你看許多道場有講堂、有禪堂、有念佛堂,你一看就曉得,禪堂、念佛堂是行門,修行的場所,講堂是研究討論的場所。每天講經、每天念佛,沒有間斷。我們在《仁王經》上看到,佛教導四眾弟子在一塊共修,每天二時講經,講解研究討論,二時。世尊所說的二時,諸位要記住是印度的二時,古印度的二時。古印度將一晝夜分做六時,晝三時、夜三時,二時是現在多長的時間?八個小時,佛所講的一時是現在的四小時。每天講經聽經、研究討論是八小時,真的是精進。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與這個有關係,解得不夠透徹。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深解義趣,你要解得夠透徹,你才會放下。解是看破,真正看破之後才肯放下,看破放下之後功夫才得力;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關係還是解得不夠。

  你們諸位要記住,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黃梅得法幾歲?二十四歲。諸葛亮初出茅廬,在新野把曹軍打得大敗,幾歲?二十七歲。所以諸位珍惜自己寶貴的青春,認真努力發憤。六祖能大師二十四歲就明心見性,我們為什麼不能?他為什麼能?他之能,他能放下;我們不能,沒放下,還有一些牽腸掛肚,受這個累贅。你要真正想學佛菩薩,沒有別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能,你也能。然後所行之行才具足清淨,所行之行又升了一級,為什麼?具足清淨升了一級,這一級就升到普賢菩薩的大行;必須具足清淨之後,這個行就是普賢行。所以這一句,清涼大師配在法雲地的菩薩,他說的不無道理。

  第四句『於出離道已能善出』,這裡頭關鍵的字眼在「善」,這個字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道」是無量道,通常佛把無量道歸納為十法界,如果特別對我們凡夫來講歸納為六道,而實際上是無量道。道要怎麼出離?出離六道,出離十法界,這對我們來講是真實法。你要不能出離,你就免不了生死輪迴;既然逃不過生死輪迴,一定要知道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壽命最長的是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個大劫是我們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八萬大劫是多長的時間?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還在定中,世界成住壞空與他不相干。為什麼?他在無色界,他不在色界。這個壽命不長,《地藏經》裡面佛給我們講地獄,地獄的壽命,經上講得很清楚,無數劫!八萬是有數的,無數劫,你才知道三惡道的壽命比三善道的壽命長得太多太多,難怪瑩珂法師造作罪業,想想自己墮地獄,不能不害怕。諸位對六道輪迴的狀況你要能了解一些,你就知道這個問題嚴重。我們世間這些事情有什麼大不了?小事一樁,輪迴生死才是大事情,你怎麼樣脫離?你有什麼方法脫離?這樣嚴重的問題擺在面前,我們迷惑顛倒,麻木不仁,怎麼得了?

  佛菩薩來給我們講經說法,慈悲救拔,我們是什麼樣的人?真是《地藏經》上所講的「剛強難化」。什麼叫剛強?自以為是,把佛菩薩所說的看作迷信,未知數,不見得是真的,總是這麼懷疑,不能夠深信。所以諸佛菩薩苦口婆心的教誡,這個因緣當面錯過,你說多可惜!什麼時候才相信?那就是天天聽、天天讀,聽了很多遍,讀了很多遍,搞了幾十年豁然開竅,這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很多。哪有聽經聽一遍就開悟的?沒這個道理。聽一遍就開悟是再來人,不是凡夫,凡夫哪裡可能?決定不可能聽一遍就開悟。天天聽、天天讀,鍥而不捨。聽了之後思惟經義,依教奉行,這樣才叫精進。這樣多聽、多學,聽了之後能夠解其義,把這些道理方法、原理原則活用在自己生活當中就是修行。解行都能與佛經所講的相應,你就知道怎樣出離,不但是永脫輪迴,而且永脫十法界,這就是超越生死。

  可是它下頭有個「善出」,這個善字可妙了。什麼叫善?確實超越十法界,菩薩他又不離十法界;確實超越六道輪迴,他還在輪迴之中,這叫善。這是大乘了義經上常講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叫善住,也叫善出,空有二邊不住。超越生死是出離輪迴、出離十法界;不住涅槃,依舊在十法界、在六道裡度一切眾生。正是像觀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隨機說法,絲毫不染著;染著就是住生死,不染著就是住涅槃,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可是諸位要知道,我們現在是生死凡夫,這一生當中縱然是個聰明伶俐漢,在佛法裡面有一點體悟,好像是生死、涅槃都不住了,壽命到了,來生怎麼辦?如果真的出不了三界,一個輪迴,前生的事情忘光了;菩薩也有隔陰之迷,前世的事情不記得,來生能不能遇到好緣分再繼續不斷的學佛?沒有把握,靠不住,所以這是一條險道。最穩當的道是什麼?決定求生淨土,這個要懂得。華嚴會上文殊、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海會文殊、普賢對他們的教誨,統統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知道華嚴海會這些菩薩們,數量是無量無邊,他們所學的法門不同,所以在華嚴會上你能夠看到無量無邊的法門,每個人學的都不一樣。但是都能夠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破無明煩惱,他才能超越十法界而證入華藏海會,這真正是殊途同歸,都歸華嚴海會,就是華藏世界。到那個地方遇到文殊、普賢,接受這兩位大菩薩的教導,跟著他們兩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這是《華嚴經》,我們要知道。

  唐朝時候有一位法照禪師,你們同修都曉得,以後是淨土宗第四代的祖師。法照禪師原來在衡州,衡州就是現在的衡陽,南嶽,在那個地方修行。有一天早齋的時候吃粥(我們叫稀飯),那時候出家人都是用缽,在吃飯的時候忽然低頭向缽裡一看,缽裡現出境界、現出寺院,文殊菩薩在講經說法,看得很清楚,連山路都看得很清楚。他吃完飯之後,把這個事情告訴他的同參們,講這個境界,同參們有些人知道,他說你看到這個境界大概是五台山,文殊菩薩的道場。他就發心去朝五台,到五台山果然看到這個境界,跟他缽裡面看的一樣。他就找到文殊菩薩的道場,大聖竹林寺,看到文殊、普賢在講經說法,聽眾一萬多人。他進去了,也把這一座經聽下來,聽完之後他向文殊菩薩請教,他說現在佛法已經進入末法時期(實際上唐朝那個時候是像法的末後,接近末法時期),問菩薩,眾生修學哪一個法門契機?文殊菩薩勸他修淨土法門,菩薩勸他的。他向菩薩請教怎麼個修法,文殊菩薩念阿彌陀佛給他聽,他跟著文殊菩薩學,學會了,以後就把這個念佛方法傳下來,叫「五會念佛」,所以當時有人稱他叫「五會法師」。他建念佛堂提倡念佛,學文殊菩薩的腔調。當他離開大聖竹林寺,路上還做記號,希望下一次來的時候能找到,結果回頭一看一片荒山,那個境界完全沒有了,才知道是菩薩示現的。他與這個法門有緣,菩薩傳授給他,他不愧菩薩的指引,成為淨宗一代祖師。這是五會念佛的由來。

  但是諸位同修要曉得,現代社會上也有五會念佛,還有一個錄音帶,我也聽過,那個不是法照禪師傳的,不是的。為什麼?我們聽了之後不能攝心,也就是聽了之後心不能清淨。如果是祖師傳的念佛方法,你念了之後心一定很清淨、很攝心,那才是;它這個五會念佛是唱歌,唱得很好聽,不攝心。也有好處,不念佛的人叫他唱佛也好,結結法緣。所以它是唱歌,它是音樂,這個五會念佛是民國初年有一位法師,他懂得音樂,他自己編出來的,法照禪師從文殊菩薩傳的五會念佛已經失傳了,我們知道有這麼一樁事情。

  所以此地「善出」,這個善字非常重要。我們明白了,怎樣才真正能做到善?決定先生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見了面,這是往生經上講得很清楚,你見過阿彌陀佛,如果你的慈悲心很切,你就可以向阿彌陀佛報告,我現在還想回到娑婆世界去度眾生。只要在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見一面,你就可以請求回來度眾生,你就能做到善出。為什麼?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在六道裡決定不會迷失。你要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打個轉,跟阿彌陀佛見一面,你在六道裡決定會墮落,決定會迷失,這一點重要。千萬不能自負,自以為了不起,不行!要知道有隔陰之迷。所以一切諸佛如來、歷代祖師大德,苦口婆心勸導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大道理。明白了、覺悟了,決定求生淨土,然後倒駕慈航,所謂乘願再來,這正確,你乘願再來是善出。《無量壽經》裡面講得很詳細,講得很清楚,不但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同時也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護念。小本《彌陀經》說得多清楚,「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依這個經修行的人當然也得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你說這個法門多麼殊勝,實實在在找不到第二個法門。我們有幸遇到,這個緣相當不容易,一定要珍惜。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