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五)  (第二集)  2000/6/6  香港九龍  檔名:12-033-0002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請看講義第一面,第二大段的第二節:

  【善財童子遵文殊菩薩教。南行為求善知識故。捐捨身命。無飢渴想。正念觀察。心安無退。】

  前面介紹過善財這一次要參訪的這一位善友,吉祥雲菩薩,同時也將菩薩修學的要領,略略的也做了一個介紹。這一段我們看善財,他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一位代表;真正發心求大乘佛法,這個人就叫做善財。所以善財沒有性別上的差異,可以說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是發心修學大乘,就稱之為善財童子。「善」,是說他有深厚的善根;「財」,是說他有很大的福德。大乘學者,如果沒有善根、沒有福德,這是決定不能成就的。所以具足善根福德的人,就稱之為「善財童子」。

  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他追隨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我們不能夠把他呆板的看作一個人,這樣子往往我們就遇到許許多多障礙了。佛門裡面所有佛的名號、菩薩的名號,都是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這個道理。追隨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是真實智慧。由此可知,如果我們為求真理,為追求究竟圓滿的智慧,這就是親近文殊師利菩薩。當然還得落實在事相上,我們親近一位善知識,這位善知識幫助我們開智慧,教導我們如何修學,在理論、在方法、在境界上,都能達到相當的圓滿,我們真的在修學過程當中有所收穫,得到殊勝的利益,這個老師可以說他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代表,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華嚴經》上所有這些菩薩,連善財童子都不一定真有其人,不一定真有其事。這是釋迦牟尼佛藝術的教學,用這些方法來讓我們領悟佛講的真諦,這個才是重要的。

  在文殊會上,善財成就了「根本智」,這一點我們要懂。古時候的教學,老師確實都是文殊師利,他幫助學生奠定智慧福德的根基,跟現在的學校不一樣。這些話前面跟諸位談過,但是我們每一場都有許多新同學來參加,所以佛學講座跟一般學校上課不一樣。一般學校裡面上課,學生是固定的,每天就這麼幾個人,所以說過之後無需要重複。佛講經說法聽眾不是固定的,有先來後到,因此佛講經說法重複的地方就很多。重複的原因,第一個是今天初來的不能夠辜負他,過去雖然講過,還得要說說,使他知道教學的來龍去脈。對於老同修多聽幾次也有好處,為什麼?你還沒開悟。只要沒開悟,就天天叮嚀囑咐,不斷的薰修。這是古聖先賢苦口婆心,我們從這個地方能體會到。

  我們明白這一點,再想想從前古時候的教學,兒童七歲上學就外傅跟著老師。老師教他什麼?現在人很少有人知道。從前七歲到十二歲讀小學,跟我們現在小學不一樣,小學的教育是德行、言語的教育。孔老夫子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小學一定要完成德行跟言語,這是老師要負責任,老師要跟學生做好榜樣。學生跟著老師生活,侍奉老師;他學會了侍奉老師,他回到家裡面去,就懂得侍奉父母,就懂得怎樣盡孝道,怎樣跟兄弟姊妹相處。現在不談這個,不教這個,所以問題兒童到處都是。教他說話,舉止要符合禮節,言語要有分寸,這是生活教育。

  除生活教育之外,要幫他開智慧。開什麼智慧?諸位要曉得,這個佛在經上講得太多了,我們智慧是本有的,為什麼開不了?被煩惱習氣障礙住了。所以小朋友也有煩惱,他也會胡思亂想,怎麼樣把他那個胡思亂想給它打掉,這是小學主要的課程。用什麼方法?背書,天天教你背誦,從七歲到十二歲,大概中國重要的典籍都能夠完成背誦。天天叫你念,天天叫你背,不講解。你要曉得為什麼不講解?講解又幫助他胡思亂想,他的心怎麼能定得下來。不講,沒得講,就是叫你念;你能背了,能背再背一百遍,再多背兩百遍,老師就是督促這個。他還得大聲念出來,老師才聽到,這是不許他打妄想。經過這麼一段時期訓練之後,他心定了,妄念少了。妄念少了,智慧就增長,佛家常講「煩惱輕,智慧長」,是這麼一個道理,這就是佛家講的完成他的根本智。《般若經》上講得很好,根本智是什麼?「般若無知」,根本智是無知。換句話說,就是訓練你的清淨心,少打妄想。

  到第二個階段上太學,太學就是現在我們講的大學。中國古時候沒有中學,從小學就入大學。行嗎?行。入大學的時候就要研究討論,把你小學所背誦的那些課程,在大學裡面,老師、同學幫助你研究討論,開智慧。這個智慧一開,無所不知。小學是無知,大學是無所不知,它是這麼兩個階段。在這個經上,善財童子親近文殊菩薩是小學,他小學完成,根本智得到了,現在出來念大學,就是參學,這個參學就是要完成無所不知。

  參學的第一位是吉祥雲比丘,實際上都是諸佛如來化身的,不是等閒之輩。前面這三位代表三寶,這是佛法根本的教學,佛法僧三寶。吉祥雲在《八十卷經》裡面稱德雲比丘,是同一個人,代表佛寶。這是首先交代。老師看看學生完成第一個階段,這就勸他出去參學。從前儒跟佛的教學都懂得這個道理,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技藝的傳授,也把握著這個原理,所以他有真實的成就,跟現代的教育完全不相同。我們仔細去觀察、去思惟,中國傳統的教育確實有它獨到之處。這種教學的理念跟方法,在佛門裡面傳了兩千多年,一直到近代才沒有了。我可能是接受這個教育最後的一個人,我以後恐怕沒有了,所以我覺得我很幸運,這叫「師承」。學生決定要服從老師,老師有責任要把學生教好,師資道合,這個道學的承傳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疏忽了這個理念、這種方法,道學的承傳必定產生嚴重的後果,這是我們在現代社會已經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學生得到「根本智」之後,心地清淨,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善惡、利害,老師教學的使命完成了,這就鼓勵他出去參學,不再約束,完全開放了;現在講民主自由開放,這個時候才可以。你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善惡,才可以談民主自由開放,這是大乘法。沒有這個能力決定不可以,一定要接受老師的管教,接受老師的約束,老師對學生只有利,決定沒有害,我們要認識清楚。

  老師叫這個學生向南方求善知識,去求學,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好老師。於是我們又懷疑了,南方?難道東方、西方、北方都沒有善知識了嗎?有,善知識四面八方都有,但是統統叫南方。所以這個「南」,不是東南西北。這個「南」是表法的意思,南面象徵光明,取這個意思。在五行裡面,南方屬於火,火的相是光明的,取這個意思。善知識是有智慧的人,他住的地方就叫做南方、光明之方,取這個意思,所以不是真的東南西北。

  善知識所居住的地方都叫做「福城」,這個城有福報;有真正有智慧的人在那裡教導,這個地方有福報。所以我們看到《華嚴》上「福城」,你去找、去考證,印度哪個地方有福城?找不到,沒有。哪個地方有善知識,這個地方就叫「福城」,這個地方就叫「南方」。所以經上講的人名、地名,不要去考證,考證找不到的,它是表法的。我們懂得這個意思,下面的經文就容易體會。學生好,遵從老師的教誡,去親近善友。

  下面這四句是講他求學的態度。『捐捨身命,無飢渴想』。一心一意,用現在的話來說,追求真理,追求智慧。大家要記住,決不是求名聞利養。現在這個社會,每個人心裡面都意識到,我們常常聽人家說:地球病了。地球真的病了。地球怎麼會病?地球上居住的眾生病了。什麼病?貪病。貪瞋痴佛家講三毒,這是最嚴重的病毒,現在已經蔓延開了,這個事情麻煩了。我們讀《孟子》,孟子見梁惠王,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在上的國王,下面的百姓,大家只重一個「利」字,爭名奪利,這個國家危險了,社會決定不會安定。今天不是國家上下爭利,是全世界,這還得了嗎?全世界的人上下只懂得一個「利」,道義沒有了,這個不得了!所以現在的社會,現在的世界,確確實實不太平,不安定。

  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疏忽了聖賢的教育,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東方人疏忽了,西方人也疏忽。幾千年來,西方維繫這個社會安定的力量是宗教教育,現在西方人宣布上帝已經死亡了。許許多多的教會,我們在美國看到插牌子在那裡拍賣,去問一問什麼原因?已經沒有人再到教堂去了。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現在唯有靠宗教教育來彌補。這是我勸導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家、傳教師,求他們發大慈悲心,宗教儀式固然重要,教育更重要。只有儀式沒有教育,不能救世,解決不了問題。一定要提倡宗教教育,加強宗教教育,認真努力來推行宗教教育,這個社會才有救。

  善財為求真理,為求智慧,「捐捨身命,無飢渴想」。這八個字使我們想到唐朝時代玄奘法師到印度去取經,歷盡千辛萬苦,寧捨身命也不肯回頭,他遇到的困難太多太多了。《西遊記》裡面所寫的,那是神話小說,我們要真正了解玄奘大師到印度求學的經過。他為什麼?不是為宗教信仰,是為求真理,是為求智慧。何以說他不是為信仰而去的?他在西域十五年,在印度十五年,不僅是對佛教的東西認真努力去研究,印度自古以來是宗教之國,所有的宗教他都接觸,他都很認真努力在學習,成就他真實的智慧,所以是無所不知,被印度人當時尊稱為「大乘天」,這是中國人的榮譽。怎麼得來的?他超越了佛經上講的國土,他遊歷一百三十多個國家,超越國家的界限,超越種族,超越一切宗教,這個心量真是像《華嚴經》上所說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才能成就真實智慧,成就高度的善巧方便。「捐捨身命,無飢渴想」,值得!智慧、真理得到之後,為誰?不為自己,為普度眾生。用現在的話來說,為幫助社會安定,為幫助人民幸福,為幫助世界和平。這三個目標要想圓滿的落實,你沒有真實智慧,沒有高度的技巧,你做不到,所以德行、學問是濟世的根本。下面兩句。

  『正念觀察,心安無退』。我們求學要有這個精神。這裡頭最重要的是「正念」,什麼叫正念?決定沒有邪思,這叫正念。諸佛菩薩不是沒有念,他有正念。所謂有正念是他沒有邪思,他的心是我們常講的「中正」,他沒有偏心,他沒有邪念。「觀察」,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用智慧去觀,不是用感情去對待。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正念觀察;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事情就難了。妄想分別執著是情執,情執深的人,他心不會安,容易被外境所轉,退心了。一個人正念現前,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他心安了,所謂「心安理得」,理得心當然就安了。不為自己;為自己決定想到有自身的利害,他心怎麼能安?天天念自己。

  明白事實真相,不再念自己了,念眾生。諸佛菩薩他在這個世間幹什麼?為一切眾生服務。決定沒有自己,他心安。凡是有「我」這個心,諸位想想,怎麼能夠安定得下來?無我心就安了。《金剛經》上說得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人心他怎麼會不安!我們為什麼不安?我們執著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所以不安,道理在此地。真轉過來,理明白了、得到了,心就安了。心安,理一定更清楚,更契入,所以他沒有退轉。

  人只要能做到不退轉,成就就快了。大乘經上告訴我們,成佛哪裡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華嚴經》就是給我們做了一個證明,善財童子一生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為什麼?不退轉,就這麼個道理。我們學佛為什麼要經歷長劫?進進退退,進得少退得多,你怎麼能成就。哪一天才能成就?進一步就退十步,都是這個幹法。如果我們也能像善財童子在《華嚴經》上所表演的,只有進沒有退。他參訪吉祥雲,這是圓教初住菩薩;參訪海雲比丘,他是二住菩薩,升級了;五十三位善友統統參訪了,他圓滿成佛,這是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法華經》上世尊給我們顯示更清楚、更明顯、更不可思議,龍女八歲成佛。八歲是兒童,龍女是畜生不是人,牠都能成佛,何況人?何況善財?

  這些大乘經都是老老實實告訴我們,真正的成就都是在不退轉,只要能夠勇猛精進不退,一生當中確實能證得無上菩提。如果我們一生當中不能達到這個成就,那世尊講《華嚴》、說「五十三參」,豈不是跟我們開玩笑?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從來不跟人開玩笑;開玩笑叫戲論,佛沒有戲論。《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們對釋迦牟尼佛的教誨要深信不疑,決無退轉。這是先說求學的態度,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建立,要效法善財,要向他學習。再看底下第三個小段:

  【經于七日竟不能見。過七日已。見彼比丘在別山上。徐步經行。】

  第一次出來參學,看起來好像不太順利。到了這個地方,這是善知識居住的地方居然七天見不到面,去打聽都不在家,不知道在哪裡。「七」不是數字,《彌陀經》上都用「七」來表法,《華嚴經》上常用「十」做表法,代表圓滿的意思。為什麼見不到?從前章嘉大師跟我講是自己有業障,所以沒有緣見善知識;業障消除,就叫圓滿,就叫『七日』。哪一天業障圓滿,那個「七日」就圓滿,這「七日」就過了,「七」是代表這個意思。

  業障消除,這見到了,見到他在『別山上』,在另外一個山頭。這代表什麼意思?你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是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叫做「教外別傳」,叫做「門餘大道」。他的本地那就是我們常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他在「別山上」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之外,它是另外一個法門。所以善財童子第一個善知識教他什麼?念佛法門,念「阿彌陀佛」。我們世俗常講「先入為主」,這是頭一個,先入為主。你說善財修什麼法門?當然修的是念佛法門,我們在這裡看到了。

  我過去學佛,對於淨土宗雖然不排斥,我很不願意學這個法門。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勸我很多次,我都沒有真正發心。講《華嚴經》講到這些地方,才恍然大悟。在《華嚴經》上看到,文殊菩薩發願往生淨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再看看善財頭一個參訪,居然是念佛法門,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頭一個老師傳他這個法門,這個含義太深!於是我就認真反省檢討,我錯了,老師過去講的話正確,確實是真正愛護我的話,我用《華嚴》來證實,這才完全接受。

  他在『別山上,徐步經行』。這個修學的方法,這個念佛法門,也叫「佛立三昧」,不能坐下來,不能躺下來,可以站著,可以走動,而是以經行為主。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現在許許多多的道場,提倡念佛法門。尤其是打佛七,知道佛七當中應該以什麼為主?以繞佛為主。實在繞累了,再坐下來休息一下,叫止靜;止靜的時間是愈短愈好,經行的時間是愈長愈好。可是我見到許多道場,一止靜就止靜一個小時,經行的時候十幾分鐘;錯了,顛倒了。這是什麼?人懈怠懶散。現在人已經不走路了,兩個腿不行了,還不練習練習?多做一點運動,好事情!還是不想走,這個不可以。所以這個法門非常之好。它的期限,雖然經上講三個月,但是它是活潑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修七天,一七、二七都行;沒有這麼長的時間,一天也可以,半天也行。一定要真幹,真發心,要好好的學習。這個法門是吉祥雲比丘傳下來的,教善財的。我們再看底下。底下是善財見到吉祥雲比丘,說話了:

  【白言。聖者。我已發無上大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行。云何起菩薩行。云何行菩薩行。乃至云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

  這個『乃至』是我們把它省略了,經文原文很長,善財童子問了十幾句,我們這個地方是略舉幾句,沒有把它完全節錄下來,我們了解這個意思就好。這裡面最重要的是發心,古德常說修行第一重要的大事就是發心,要發無上菩提心。什麼叫無上菩提心?要發作佛的心。我學佛幹什麼?我學佛目的就是要作佛。現在人聽到這一句話,好像很抽象、很玄。作佛,作佛是什麼意思?這不能不講清楚,我們從事上來說,大家就好懂。菩提心落在事上,就是「四弘誓願」;我們常念的「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的落實。

  第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要真發這個心,世間苦難的人太多了。「度」是什麼意思?幫助他,幫助他解決苦難,像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我們要發這個心。也許有人說眾生苦太多,我自己也很苦,我自己的苦難都解決不了,我怎麼能幫助別人?這個話說得是沒錯。真正要發心幫助別人,要把自己忘掉,一心一意為社會、為眾生。這個願一定要落實,絕對不是一個空願,空願無濟於事。如何落實?那就得想想,要幫助廣大苦難眾生,前面說過了,你要有圓滿的智慧,要有高度的技巧,你才能做得到。換句話說,我為一切眾生來求智慧,來修行。修行是修正我們所有錯誤的行為,不是為自己。

  誓願的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我為什麼要斷煩惱?要完成我第一願,度眾生。我為了要「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必須要斷煩惱,成就自己的德行。為了要普度一切眾生,我要學法門。所以學法門不是為自己學的,是為眾生學的,「法門無量誓願學」。我要成究竟圓滿的佛果,也不是為自己,為眾生。如果我不能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我就沒有能力度菩薩,菩薩還是眾生,等覺菩薩還是眾生。我是等覺菩薩,他是等覺菩薩,我度不了他,我成佛我才能度得了他,所以「成佛道」是為究竟圓滿的普度一切眾生。全是為眾生,沒有一條為自己,這個人才能夠精進不退;為自己,有的時候就懶散、懈怠,就退轉了。現在這麼多苦難眾生等著你去幫助,等著你去救援他,我們自己稍稍懈怠,他就要多吃一天苦頭,所以想到這個地方,不能不精進,不敢再懈怠。勇猛精進心是從這個地方發出來的。

  說到這個地方,關鍵是「斷煩惱」跟「學法門」,學佛的起步在此地。儒家教學也從這個地方起步,我們曉得儒家典籍的完成,我們現在講的《四書》、《五經》、《十三經》,都是在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前,不是在之後,它沒有受到佛教的影響。可是中國古聖先賢跟釋迦牟尼佛的想法看法,許多地方是相同的,完全相同,我們不能不敬佩。諺語裡面所說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他們不是普通人,確實有真實智慧,看到的都是一樣,起點完全相同。佛法說斷煩惱、學法門,儒家講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斷煩惱,致知就是學法門,完全相同。

  「格物」,物是物欲,我們今天講的五欲六塵。這個東西在外頭誘惑我們,讓我們身心不能安穩;外面一誘惑,裡面貪瞋痴就起來了。所以夫子教給我們,我們要把這個物欲,要跟它做一番格鬥。用現在的話說,戰勝物欲,你做學問先要做這個功夫。你要是不能夠戰勝物欲,換句話說,你還會受外面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的誘惑,你決定不能成就。不要說是出世法,世間學問你都不可能成就,你哪裡會有智慧。這個東西是智慧的障礙,有這些東西,充其量你學一點常識,世間的聰明,佛家講的「世智辯聰」,你只能學到這個,真實智慧你決定沒有分。世智辯聰不能解決問題,真實智慧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所以你要是還受外面境界誘惑,那怎麼行?儒家也講斷煩惱,也是把這個擺在第一。第二是「致知」,致知是求學,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學法門。斷煩惱成就德行,學法門成就學問,要德學俱優,才能夠替眾生辦事,這是基本的條件。

  可是有德、有學,還得要發菩提心,儒家講的誠意、正心。你們想想,誠意正心就是佛法講的菩提心。菩提心的「體」,《觀無量壽佛經》上世尊告訴我們叫「至誠心」。至誠心與儒家講的誠意是一個意思。菩提心的「用」,佛講「深心,迴向發願心」,佛講兩個,深心是自受用,迴向發願心是他受用。如果我們將馬鳴菩薩所講的《起信論》一對照,意思就非常明顯,馬鳴菩薩講菩提心的體叫「直心」,《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至誠心」,直心就是至誠心,至誠心就是直心。

  《經》跟《論》對自受用都講「深心」。古人的註解,深心是什麼意思?好善好德,這是自受用,好善好德。「迴向發願心」叫大悲心,這我們就明白了,迴向發願心是大慈大悲。對待別人要大慈大悲,對自己要好善好德。真誠心是體,儒家講的誠意、正心,它把我們對自己、對別人作用合成一個,叫正心。正心對自己是好善好德,正心對別人是大慈大悲,這叫菩提心。菩提心發了之後,人才懂得修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天下平就是天下太平,我們今天講的世界和平,儒跟佛講的完全相同。但是我們要清楚,儒家講這個話,佛教還沒有傳到中國來。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會被中國朝野那麼歡迎,那麼樣熱烈的接受,有道理!它跟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思想,不謀而合。而且講得比儒家講得詳細,儒家所講的是綱領,佛家講得精細,所以儒跟佛就相輔相成,這是中國人有福報。

  真正發菩提心,我們親近老師,老師才知道應該怎樣教導我們。如果你沒有發心,你遇到善知識向他請教,就好比我們走路,向人家問路,我們不知道方向,不曉得往哪裡走,向人家問路:我這個路前面怎麼走?人家問你:你到哪裡去?我不知道到哪裡去?人家怎麼指路給你?沒有法子指給你。你一定要有個目的地,別人才會把方向道路告訴你。這個學生好,他的目的、他的方向是無上菩提,後面就好講話了。所以善財每一次參訪遇到善知識,第一句話就是說:我已經發無上大菩提心。這是先決條件;然後再請教問題。

  『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行』。「學」是學習,「修」是修正,這裡面每一個字都有很深很廣的意思,我們要怎樣學習,後面會有開示。「學習」裡面最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態度裡頭第一個因素是「尊師重道」。所以佛法是師道,師道又必須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這個年輕人如果不孝父母,他怎麼會尊師重道?講不通的。父母都不孝順,先來巴結老師,那必有企圖,不懷好意。決定是孝子。所以教學,家庭教育是第一,第二個是老師,學校教育上學求老師是第二。孝親尊師,這是修學。實在講,世出世間的學問都以這個為根,然後你才知道怎樣去學習。

  「修」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言語行為。標準,那就是善知識的教誨,要以善知識的教誨做為標準。符合這個標準是正的,正念、正思惟、正行、正語,佛家講的「八正道」;與老師的教誡相違背,那就是邪思、邪行、邪語,一切都不得其正。這個地方又會使我們想到一個疑問:如果這個老師不正怎麼辦?那我不是學邪了嗎?這個話問得好。老師的思想見解言行必須與經論相應。所以最原始的根據是佛留下來的經典,老師他所想的、他所念的、他所說的、他所行的、他所教的,如果與經典裡面所講的不相應,我們不能學他。不但不能學他,學生可以質疑老師,可以向老師請教,老師一定有解答,解答也一定有經論做依據;我們對老師尊敬了,就不會懷疑。

  所以善知識、好老師很不容易遇到,這個事情自古以來,這個社會大眾都說「可遇不可求」。我們過去生中善根深厚,這一生當中遇到了。你去找,到哪裡去找?找不到。同樣一個道理,老師要找到一個真正好的學生,可以傳道、傳法的,比我們學生找老師還要難。到哪裡去找一個學生百分之百的服從,對老師沒有一絲毫疑惑?真的找不到,太難太難了。如果遇到了,自己一定要曉得珍惜。這個緣,就像開經偈上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為什麼?遇到了,往往我們這一生當中就成就了。我們過去生中不是沒有學過佛,生生世世都學佛,善根底子很深厚。為什麼沒有成就?沒有遇到真善知識。或者是遇到真善知識不相信,當面錯過了;對這個善知識有懷疑,不能完全肯定、相信,當面錯過,這個可惜!什麼時候遇到,又具足學習良好的態度,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就像善財在此地表演給我們看的一樣。

  所以我們聽了老師的教誨,這個教誨確實跟經論上所講的相應,沒有錯誤,一定要認真的學習。用這個標準,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作法,這叫「修菩薩行」。每一句都落實在生活行為上;這個「行」就是生活行為,不是凡夫的生活行為,是菩薩的生活行為。

  「菩薩」是什麼人?菩薩是個真正覺悟的人。這個名詞是從印度梵文翻譯來的,梵文稱「菩提薩埵」;古時候所翻的,翻作「大道心眾生」;新譯,新譯是玄奘大師翻譯的,玄奘大師把它翻作「覺悟的有情眾生」。有情,就是我們煩惱習氣沒斷;煩惱習氣雖然沒斷,不要緊,已經覺悟了。什麼叫覺悟?我煩惱習氣沒有斷,我要學著斷,我要很認真努力來斷,克服自己,這個人就叫菩薩。儒家講真正做克己復禮的功夫,儒家稱為君子、賢人,佛法裡面稱為菩薩。真幹!

  『云何起菩薩行』。「起」是發起,我們現在人講發願,佛法裡面講發心。發心,要發心真正學菩薩,要發心作菩薩,要做得像。當然一開頭就做得像,不是容易事情。為什麼?我們的煩惱習氣無量劫累積到這一生,哪有那麼容易一下就斷得了的!所以我們要覺悟,時時刻刻保持高度的警覺。我天天在斷,務必要煩惱習氣一天比一天少,能少一分、能少一毫,我們都是進步;進步得雖然慢,總歸是在進步。如果把這個事情忘掉,沒有人提醒我們,煩惱習氣又增長了,又退步了,所以常說「進一步,退十步」。換句話說,誰來提醒你?如果真有個人來提醒你,你會恨透他、討厭死了,天天找我麻煩。

  釋迦牟尼佛清楚,用什麼方法?用佛菩薩名號來提醒你,用佛菩薩形像來提醒你,叫你看到、叫你聽到立刻你就省悟過來了,這個法子好!所以佛家為什麼要供佛菩薩像,道理就在此地,提醒自己。我們這裡供一尊釋迦牟尼佛,讓你時時刻刻看到他;一看到他,就想到佛怎樣教給我的,我要怎樣學習,我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所以所有佛菩薩名號、形像,只有一個意思,教我們見賢思齊,看到他就想到「我要跟他一樣」,是這個意思。這不是迷信,是用這種方法提醒我們。

  念誦名號,名號是教學的總綱領,也是提醒我們。我們修淨土的,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知道的人不多,你不是清清楚楚的明瞭,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容易得力,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你還是禁不起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你怎麼會不退轉?你怎麼可能往生?不可能的。也有少數人不明瞭,但是他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他什麼妄念都放下了,這種人行,這種人少,太少太少了,這種人叫老實念。老實,決定沒有妄念、沒有妄想夾雜在裡頭,叫老實。行!這種人決定得生,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

  你懂得名號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念提醒自己。「南無」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皈依的意思。「皈」是回頭、回歸,「依」是依靠。「阿彌陀佛」,「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合起來就是「皈依無量覺」,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我們從哪裡皈?我們從前是無量的迷惑,從無量迷回過頭來,我要依無量覺。佛號是喚醒我們快快覺悟,是這個意思。我們迷的是些什麼?覺的是什麼?那就是《無量壽經》上講得清楚了。所以無量壽佛就是《無量壽經》的題目,無量壽佛的意思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無量壽佛。你把這個經念熟,經的道理明瞭,經上講的修行方法通達,依教修行,你是真的皈依無量壽佛。不是念那個名號就行,念名號不行,古人講得很好:「喊破喉嚨也枉然」。一定要明白它的道理,了解它的教誨、它的境界,認真努力修學,知道從哪裡回來,我們怎麼依靠,要真幹!

  所以佛像供在那裡,無非是提醒我們,而不是說見到佛像就去磕頭;磕不磕頭沒有關係,佛菩薩不在乎這個。連佛菩薩見到都不需要磕頭了,現在見到法師也不要磕頭。我常常勸大家,見到法師磕頭沒有好處,你雖然是很恭敬,是沒有錯,這是古禮;你行的是古禮,不是現在禮。可是你沒有想到外面好多沒有學佛的人,一看到你這樣子,「這個不能學佛了,學了佛我要給出家人磕頭,這個不可以」,你把很多人學佛的念頭打掉了,你說你罪過不罪過?所以我們見到出家人的時候,合掌一問訊,人家一看,「這個可以,這個我還可以做得到,我也能學佛」。你要顧及大眾,要懂這個道理。

  我們如何令許許多多廣大群眾,能夠熱心的認識佛教,了解佛教,也進來接受佛陀的教學,這個重要,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我不贊成客套,我們是現代人,用現代的禮節,這就好。除非在舉行法會典禮當中,那是唱戲、表演,是演給別人看的,那個行,可以。普通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如何去建立別人的信心,讓別人生起歡喜心,這個要緊。主要都是講我們「如何起菩薩行,如何行菩薩行」。菩薩行是活活潑潑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通權達變,這是真實智慧,不可以死在教下。佛說得很多,說得很好,我們要能夠深深體會佛的真實教誨。末後一句。

  『乃至云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普賢行」是菩薩行的究竟圓滿。圓在哪裡?圓在心量廣大。一般的菩薩沒有普賢菩薩心量這麼大,普賢行實際上就是包括所有的菩薩行。《華嚴經》上舉了個例子,十句,叫「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例子,舉例。第一個「禮敬諸佛」,你看他那個心量!禮,這是禮貌,對人要有禮;敬是內心,內心具足恭敬,外表不失禮貌;諸佛,過去一切佛、現在一切佛、未來一切佛叫諸佛。過去佛,佛在經上說過;現在佛,佛在經上也舉了不少例子;未來佛,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普賢的禮敬,看一切眾生就跟看過去、現在諸佛平等的,這是普通菩薩都做不到,普賢做到了。

  我們對人很恭敬,把人當作佛來看待,蚊蟲螞蟻我們就不會把牠當佛看待了,那不是禮敬諸佛。「禮敬諸佛」你沒做得圓滿,蚊蟲螞蟻也是眾生。不但蚊蟲螞蟻是眾生,桌椅板凳也是眾生。為什麼它叫眾生?「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都叫眾生。這個毛巾是眾緣和合織起來的,它是眾生,對它也跟對諸佛如來一樣的禮敬。禮敬,並不是說看到這個毛巾對它拜三拜,那我們學佛不是學呆了!把它洗得乾淨,折疊得整整齊齊,放在它應當放的地方,這是恭敬,這是對它的禮敬。所以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能處置得恰到好處,以最真誠恭敬心來對待,這叫普賢禮敬諸佛。所以普賢行難修,普賢行才能夠成究竟圓滿的佛果。大乘菩薩不行,普賢行才能達到究竟圓滿,所以他是究竟圓滿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慈悲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

  什麼時候能夠讓我們在普賢行裡頭快速的圓滿。這是善財的願望、善財的希求,顯示出我們一般人所講的好學心切,我們在這個地方才看到。「好學心切」用在善財童子的身上,那是圓圓滿滿,名實相副,好學心切,所以他能成就。我們今天修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困難?換句話說,就是不好學,好學的心不切,因循苟且、懶散、退墮,這是我們不成就的因素。如果我們能學會善財這種好學的精神,我們相信這一生當中決定成佛,而且快速圓滿的成佛。為什麼?吉祥雲比丘滿足他的願望,教給他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行疾得圓滿」,這個話裡頭含義很深。

  所以念佛法門的殊勝不可思議,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讚歎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不讚歎西方淨土。你們在《彌陀經》上看到「六方佛讚」,在《觀無量壽佛經》上看到「十方佛讚」,一切諸佛都讚歎,這是什麼法門?我們自己要是不學,不相信這個法門,不可以毀謗。如果毀謗、障礙別人修學這個法門,罪就太重太重了。因為我們清楚,這個法門是一生快速、穩當成佛的法門,人家自從無量劫來到今天得人身,遇到這個法門,這個機緣遇到了,你把他打斷,你又讓他在六道裡搞生死輪迴,還要搞無量劫,你怎麼對得起人?你這個過失有多重?因果要自己背。我過去也反對這個法門,這是無知。以後明瞭了,我就讚歎,到處勸人修這個法門,彌補我的過失,而一生當中全心全力來宣揚這個法門。這是善財童子所提出的問題,我們舉這幾個例子。末後:

  【我聞聖者善能誘誨。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這幾句話是請教。對善友稱為「聖者」,「聖」這個字怎麼講?在中國字彙裡面的解釋,我們用現在的話說,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業因果報的事實,通達明瞭,這樣的人就稱聖人。在佛教裡面稱佛、稱菩薩,在中國稱聖、稱賢,意思都是相同的,這是對老師的尊稱。『我聞聖者』。我從哪裡聞的?文殊菩薩介紹的,前面一個老師介紹我來的。聖者『善能誘誨』。這裡面這一個「善」字、「誘」字,裡面就含藏老師的智慧德能。老師沒有智慧德能,這兩個字他做不到。他有善巧方便,能夠誘導,能夠教誨,這是真善知識,真正的好老師。下面是求法。『唯願慈哀』。「慈」是慈悲,「哀」是哀憫,憐憫學生,以大慈大悲憐憫學生,『為我宣說』。這是第二個大段,「見敬諮問」。

  再看第三個大段「稱讚授法」。吉祥雲比丘看到這麼一個來參學的學生,實在是難得,真正好學,非常不容易遇到。遇到了,哪有不認真教導的道理!所以我們發心求學,實在講不怕遇不到善知識,就怕自己不是真心。在佛法,世法也不例外,所謂「感應道交」,我們有感,世出世間大聖大賢必定有應。真誠所感,如果這個世間沒有真善知識,佛菩薩一定變現善知識來幫助我們。為什麼?佛家常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沒有人求,我一個人求,佛菩薩也會來。佛菩薩要不來,那「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他就沒能兌現了。就是怕我們自己沒有真心,要有真心,佛菩薩決定有真應。我們要有這個信心,決定沒有懷疑,以真誠心求感應。真誠裡面決定不夾雜自私自利,夾雜著自私自利,這就不是真誠心。真誠心是為法、為人、為一切眾生,這些道理我們都要很清楚、都要明瞭。請看第一節。在這一大段裡面,我們總共節錄了七節:

  【時吉祥雲告善財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無上大菩提心。復能請問行菩薩行。難中之難。】

  這是真的。發心就難了,發心之後還要落實,還要兌現,這個發心不是假的是真實的,確實難中之難。首先『善哉,善哉』。這是稱讚他。「善哉」,用現在的話,太好了!太難得了!我們一般講太難為你了!都是這個意思。好在什麼地方?難得在哪裡?難得在他能發心。

  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吉祥雲菩薩(比丘菩薩)稱善財童子,叫他『善男子』。這一句話也不是隨便說的,我們在前面講經都說過,再重複,這個不怕重複。經裡面《華嚴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能當得起嗎?這個「善」字要具足《觀經》裡面講的「淨業三福」,善的標準在此地。「淨業三福」第一條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這一條做到了,佛稱你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準要知道,這是人天,就是六道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標準很低,不高。你再能做到第二條,就是加上「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是善男子、善女人,比前面境界高了,你是十法界四聖法界裡面善男子、善女人,比六道高了,不是《華嚴經》;《華嚴經》是一真法界,超越了十法界,必須要加上後面四條,「發菩提心」,他這發了菩提心。「深信因果」,這個深信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什麼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相信這個因果,深信不疑,這個就是佛在《觀經》裡面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個念佛法門根據這個理論來的,所以念佛成佛。「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三條十一句統統具足了,這個才稱為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準太高了,是法身大士。

  善財童子參訪吉祥雲比丘,吉祥雲代表圓教初住菩薩,他有資格參訪他;換句話說,善財這個時候也是圓教初住菩薩。吉祥雲是老初住菩薩了,善財是初學的初住菩薩,老初住有資格教初學的,同一個階層;不同一個階層見不到面。就像我們今天講的不同維次的空間,他是同一個維次,他才能見到。所以讚歎,「讚歎」每一個字也有很深很深的意思,讚歎他:你已經能發無上大菩提心,更難得的是復能請問行菩薩行。在《華嚴經》原本經文裡面,問答詞句都很多,我們為了節省時間把它省略了。這是說「難中之難」,這是真難,非常非常不容易。不要說這樁事情,我們就是把佛法教學的水平降到最低,低到不能再低了,「淨業三福」裡頭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做到了沒有?這四句要是做不到,我們沒有入佛門,在佛門外面,沒入佛門。這四條做到了,入門了;第二條做到了,登堂;第三條做到了,入室。不真幹,那怎麼行!

  「真幹」,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感情最容易壞事。感情的慈悲都不許可,佛家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又聽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什麼原因?感情壞事。所以佛法是智慧的,佛法是理性的,佛法不是感情的。可是世間有不少初學的人,聽到這個話,心裡面就起了疑惑。我早年,台灣有很多大專佛學講座,我在裡面教學。同學們就居然提出來:「佛教既然否定了感情,那人生還有什麼意思」。他問得很好。我給他的答覆:高雄市有愛河,愛河永浴,那你跳到下面去好了!你感情不能捨掉,那你跳河去吧!但是很多人不曉得,智慧跟感情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智慧迷了就叫感情,覺悟了就叫智慧。由此可知,轉迷為悟,轉情識為理智。

  再告訴諸位,智慧是真正的感情,永遠不會變的。迷了智慧,那個感情是假的,早晚不同。你們看看,今天這個社會離婚率多高!他為什麼結了婚,很快就離婚?總不外乎虛情假意,沒有真感情。真感情是智慧,這個我們一定要懂得、要明瞭。佛家講的是真感情,不是虛情假意;世間人把虛情假意當作真的,所以苦海就無邊,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佛法是理性的,佛法求的是智慧、求的是真理,只有真理、智慧才給我們帶來真實究竟美滿的生活,為我們解除不但是這一生當中的苦難,生生世世的苦難都能得到圓滿解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