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八)  (第三集)  1999/8  香港九龍  檔名:12-026-0003

  請看講義的第二頁,第三大段「比丘會」。我們先念一段經文:

  【時舍利弗即與眷屬六千比丘,往詣佛所。頂禮具白世尊,世尊聽許。往文殊師利童子所。如是等六千人,曾於過去供養諸佛,深種善根。於甚深法,悉能悟解。於佛教法,能正修行。常樂勤求諸佛功德。皆是文殊師利之所教化。】

  這段經文為我們說明,文殊菩薩會下有比丘眾,人數有六千人。六千也是表法的,不是數字,都是代表圓滿,下面註解我們會看到,說明六千的義趣。我們看註解,第二句:

  【疏云,言六者,前之六信,可不退故。本自六根,性清淨故。】

  可見得「六」不是數字,「千」也不是數字。『六』裡頭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就是表『六信』,第二個意思是講『六根』。說到「六信」,最好的講法,確實要算是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為我們說的,既好懂又非常實際。佛法、世法的修學,都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我們有信心就會有成就,沒有信心就沒有成就。所以世尊在大經上告訴我們,「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是修行證道的根源,能生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說是功德母;母是取能生的意思。

  六信第一個是「信自己」,人對自己要沒有信心,諸佛菩薩也幫不上忙。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信我們有真心、有本性,我們的心性跟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無二無別;信我們自己有善根,無量劫來修積所成的;信我們自己依照佛法修學,決定能夠成佛、成菩薩。首先要從自分上建立信心,這是佛法講信,不同於其他宗教。其他宗教也講信心,他們第一個條件要信神,跟我們講的不一樣,我們第一個是相信自己;第二才「信他」,他是誰?他是佛,他是菩薩,他是善知識。相信佛菩薩的教誨,相信佛菩薩是過來人,他們的經驗,他們的方法,修學的歷程,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

  第三、四相信「理、事」,第五、六相信「因、果」。有事必有理,事是理之事,理是事之理。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在中國古時候這些大德們,總結整個佛法,諸佛菩薩所講之理不外乎心性,心性是自己;諸佛菩薩所說的事相不出因果,因果是自己的造作。由此可知,蕅益大師講的六信,無論是自他、理事、因果,都可以會歸到自分上。這種的教誨,我們要不能夠相信,不能接受,那你還信什麼?還會有什麼成就?所以這個教誨,真正是合情合理合法,我們應當要接受,應當要相信。清涼大師在此地說的也是這個意思,所以這是「六」。為什麼不用五千?為什麼不七千、八千?單單說六千,表法的意思。第三:

  【千表無盡,該果海故。】

  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這是「六千」真正的意思,所以六千不是一個數字。懂得表法,我們才有真正學習下手之處。第四節裡面講:

  【經文有十勝。】

  『勝』是殊勝,十種殊勝。第一個是:

  【身相勝。】

  『身相』是比丘的身分。

  【身儀攝益,令其根熟,起樂欲心。】

  後面三句是解釋。比丘遵守佛的教誡,尤其是比丘眾,眾就是說團體,出家人這個團體。我們在受三皈依的時候,念誓詞:「皈依僧,眾中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眾是現在人講的團體,我們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社團,比丘也是許多社團裡面的一個社團,這個社團是所有一切社團裡面最尊貴,值得其他社團尊敬。原因是什麼?這個社團裡頭每一個分子都修「六和敬」,就是「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是其他社團沒有的,這個社團每個分子都做到了。所以其他的社團,對這個社團沒有不敬仰、沒有不尊敬,進而效法這個社團,所以稱之為「眾中尊」。他們的身相,他們的威儀,都值得社會大眾學習,所謂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為社會大眾的表率,這是身相殊勝。第二:

  【常光勝。】

  『常光』,我們現在所說的威儀、風度、風采。出家人生活雖然簡單,但是身心潔淨,和藹慈悲,我們跟他接觸,自然感受他光明的注照。現代人所講感受他的氣氛,慈祥、智慧、柔和的氣氛,外國人講磁場,都是佛法講光明的意思。第三:

  【放光勝。】

  『放光』是專門為利益眾生,多半是形容說法。說法,有用言詞,也有不用言詞。不用言詞怎麼說法?做出來給他看。世出世間聖賢教化眾生,所謂有言教,說法是言教,除言教之外,還有身教。什麼是身教?表演給他看,做出來給他看。言教是口放光,身教是身放光;除了身教之外,意教,念念不捨眾生,念念利益眾生,念念求為眾生服務,這是心地放光。比丘是佛的學生,佛是為一切眾生服務,佛的學生也是為一切眾生無條件的服務,這是放光殊勝。第四:

  【眾會勝。】

  『眾會』就是我剛才講,世出世間許許多多的團體、社團,他在這許許多多社團裡面最殊勝。第五:

  【行路勝。】

  『行路』也是表法,不是走路。如果我們看到一般走路,那意思就錯了。他這兒有註解:

  【常依八正,為八步平坦。住正道者,則不分邪正。】

  這些人常行八正道,所以經上用『八步平坦』,要曉得全是表法的意思。「八步」是代表八正道,八正道,平坦是正道,心行都遵守佛這八個教誡。如果安住正道,心地清淨、平等、慈悲,就不會有邪正的分別。如果有邪正的分別,不是正道。所以這個「正」,不是邪正之正,邪正之正是相對的,離開邪正才是真正的正道。為什麼?邪正是從分別心起,這裡面有分別、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是世間法,不是佛法;有分別、有執著是六道輪迴,不是佛菩薩,六道裡面的眾生才有分別、才有執著。由此可知,佛法講的正,如果我們把它看作邪正之正,你已經看錯了,錯解如來真實義。這個意思很深,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到,我們要多留意、要多體會、多學習。

  【住處勝。】

  這也要解釋。

  【舉足下足,無非道場,隨心迴轉,萬德莊嚴。】

  這些比丘們住在哪裡?佛陀那個時代,樹下一宿,日中一食,無論他住在什麼地方,也就是說他所在之處,這個處所就殊勝。為什麼說這個處所殊勝?處所是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人殊勝,所以這個人所在的地方就殊勝。所以不得不加一個解釋,這個人心裡面存道,身行道,他所在的地方,那個地方就叫道場。他在樹下,樹下是道場;他在河邊,河邊是道場;他在道路,道路是道場;他在講堂精舍,講堂精舍是道場;他在哪裡,哪裡就叫道場,他有道,他行道。

  『隨心迴轉』,「隨心迴轉」就是境隨心轉。『萬德莊嚴』,人具萬德,他所到之處、所在之處,都是萬德莊嚴。我們凡夫因為煩惱習氣太重了、太深了,見不到佛菩薩莊嚴之相。心地清淨的人,有殊勝緣分的人,他見到了。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我們凡夫之人看到佛在樹下打坐,佛坐在什麼地方?佛是找了一些生草,用草墊在下面,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坐在草上。可是這些羅漢、辟支佛、菩薩,看釋迦牟尼佛坐在金剛寶座上,周圍龍天護法在圍繞,我們凡夫看不到。真的依報是隨著正報轉,我們心要清淨,我們跟佛特別有緣分,也見到。這是住處莊嚴。第七:

  【福德,常觀空有一異等邊,心地之下有如來藏。恆沙性德為寶,無心忘照,任運寂知,則能顯現。】

  這是福德,我們哪裡知道?我們看佛、看這些比丘,物質生活清苦到極處,他們天天出去托缽,我們中國人講乞丐、討飯,這種人有什麼福?可是佛與這些比丘們,他們的確是乞食。比丘是梵語,在中國翻成「乞士」;乞是乞討為生,中國人講乞丐;但是「士」?士是有德行、有學問的人;這個討飯的是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不是普通人,乞士。他們採取這樣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現身說法,這裡面含著有很深很深的意思。大凡人有道德、有學問、有能力,一定對社會、對國家民族,做出很大的貢獻,他可以取得社會顯赫的地位,廣大的財富,我們中國人講大富大貴,他們這些人都有這個能力取得。他為什麼不要?為什麼放棄?這個事情我們很難懂。

  我在年輕時候讀書,讀中國的歷史;中國歷史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一套叢書,從三代一直到現代,記載得非常詳明而沒有中斷,這是其他國家民族沒有的;我讀《二十五史》,這裡面有一部分叫「隱逸傳」,我最初讀這一部分的時候,我是百思莫解。我們中國人叫隱士,這些人是讀書人,有道德、有學問、有能力,他不出來替社會做事,他每天遊山玩水,到山林找個好風景地方住個小茅篷,他在那裡隱居。諸位對於《三國誌》、《三國演義》都很熟悉,孔明沒有出山的時候,也是作隱士,被劉備把他請出來,三顧茅廬,把他拉出來。如果沒有請出來,他一生也是隱士,將來在傳記裡「隱逸傳」。中國歷史上留名,決定是對社會、國家有很大的貢獻,歷史上才給他留名。這種人雖有學問、有德行,毫無貢獻,為什麼要給他作傳?我這一個疑問留在心裡很長一段時間,到以後學佛才恍然大悟,才明瞭。

  這些人示現教導社會,教什麼?他是用身教。古聖先賢常常教導我們,人生在世要學忍讓、要學謙讓,「與人無爭,於世無求」,他們這幫人就是示現教我們這兩句話。如果我們沒有能力爭,說與人無爭,那個毫無意義,你沒有能力,你憑什麼本事跟人家爭?他們這些人真有本事,有本事爭,不爭,有能力求,不求,高!有能力爭而不爭,有本事求而不求,諸位要曉得,社會才會安定,世界才會和平。所以他們這些人對社會的貢獻太大太大了,我們初學的人讀這個不了解這個意思。釋迦牟尼佛跟這一些弟子們,他們也是做這個示現,但是他另一方面的貢獻,比這些隱士殊勝太多。釋迦牟尼佛名聞利養統統放下,也是有能力爭,不爭,有本事求,不求,一生做到與人無爭、於世無求,他還做一些社會教化的工作。這是我們中國歷代隱士沒做,釋迦牟尼佛做了。一生到處勸人斷惡修善,到處教人破迷開悟,所以我們後人尊稱他天人導師,世出世間的大聖人。所以他的福德莊嚴不是普通人能夠覺察到,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人看得出。

  清涼在此地給我們做了簡單的註解,『常觀空有一異』,「觀」是智慧的觀察,智慧的觀照。世間法總是相對的,空跟有是相對的,一跟多是相對的,異就是多,這是舉相對的。『等邊』,「等邊」就平等的意思。而我們世間人看這一切法決定不平等,佛用智慧觀察萬法平等,佛的心是平等的,佛的心是清淨的,佛的心充滿了智慧。『心地之下有如來藏』,因為這裡講「福德」,所以舉出「如來藏」。藏是寶藏,什麼寶?如來。心地裡面含有如來藏,如來就是講自性。『恆沙性德為寶』,如來藏裡頭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這真的是寶。說明他們的德行、他們的學問、他們的能力,超過世間常人。『無心忘照』,「無心」是沒有妄心。什麼是妄心?妄想是妄心,分別是妄心,執著是妄心,他們統統沒有;換句話說,他們的生活跟大自然結合成一體。『任運寂知』,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決定沒有妄想執著,心地永遠是寂靜,寂靜的心起作用就是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世出世間一切法他沒有一樣不知道,「任運寂知」。『則能顯現』,他這樣的福德是真實的福德,究竟圓滿的福德。六道裡面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的福德,都不能跟他相比,他是清淨的福德。這是福德莊嚴,福德的殊勝。第八:

  【林樹勝。】

  『林樹』在此地也是表法的。

  【樹立萬行,則如來藏從其行流,嚴法身故。】

  世尊跟他的這些學生們,常常在山林樹下教學。佛陀那個時代沒有建房屋,佛在哪裡講經?在大樹底下講經,大樹像個傘蓋一樣。古時候印度那個地區是熱帶,所以在那個時候他們的衣著很簡單,三衣一缽就夠了,生活無需要多求。晚上睡眠,三衣當被蓋,下面鋪個被單,就夠了。這個被單我們現在叫具,現在一般人拜佛鋪在拜墊上,其實它不是拜佛用的,它是晚上睡覺鋪在地下用,叫臥具。所以生活多麼簡單!選擇好的樹林,風景優雅的地方,佛在那裡教學。學生們也都選在樹下研究討論,聽了佛的教誨,彼此大家在研究討論,如何將佛的教誨落實到生活上,那叫真正的修行。

  樹代表什麼?表建樹、建立。我們世間人講建功立業,用樹來做代表。佛與弟子們對社會建的是什麼功?立的是什麼業?教化,佛家的事業教化眾生。佛與弟子們每天乞食,接受人家一缽飯,這一餐飯的供養;這是人家對我們財供養,出家人接受這一缽飯之後,要給他說法,要報答他,法供養。他有什麼疑難問題不能解決,要給他分析、要給他說明,幫助他解決,這是佛家出去托缽的規矩;沒有說托缽,接受人家的飯,調頭就走了,不可以的,人家供養沒有白供養的。佛與弟子們一定對眾生有法供養,為他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大概時間都不長,諸位如果看看《阿含經》,《長阿含經》比較分量大一點,《中阿含經》就不多,《雜阿含經》、《增一阿含》都很短,我們看到一部經一、兩百個字,大概都是世尊托缽的時候為大家所講的,也集結成了經典。所以我們看到很短的經,就可以想到多半都是托缽、隨緣說法的。這種的集結,不是在一個大的法會,是提出重大的問題,佛必須要用長的時間,為大家做詳細說明。所以從經典內容裡面,我們也能夠觀察到世尊當年生活的狀況,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

  佛家的事業在弘法利生,這是樹林殊勝的意思,『樹立萬行』。我們在生活當中所表演的,要為一切眾生樹立一個榜樣,「行為世範」;為一切大眾建立一個表率,「學做人師」;師表模範,這就是樹的意思,樹立萬行,這說的建樹、建立。這些也不是故意造作,自自然然的流露,德行的流露,沒有絲毫的造作,從如來藏,『如來藏從其行流』,所以他們的生活點點滴滴都是自性的流露。莊嚴法身,法身不好懂,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叫做法身。第九:

  【自在勝。】

  從這個地方看到他的享受,『自在』是享受。

  【於我無我得不二解,自在主中為最尊故。】

  我們凡夫,六道裡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執著這個身相是我,唯恐把這個身失掉了,身失掉就無我了,這個觀念是絕大的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實在講,除了佛之外,沒有人能夠為我們說清楚、說明白;實在說,佛也就是為這樁事情出現於世。凡是世間人能夠解決的問題,佛絕不多事,你們有能力解決,好,非常好,我省事。世間人真正解決不了,那佛不能不來,佛決不是一個多事的人,決不是一個好事的人,真的所謂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這是覺悟的人。但是世間人提出這個問題來,大家不能解決,佛一定要出現,佛不出現那就不慈悲,佛來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生死的根源,這個問題解決了,生死就明瞭。

  了生死,了是什麼意思?對生死這樁事情徹底搞明白、搞清楚了,這叫了生死。生死是個現象,再告訴諸位,這佛說的,是假相,不是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沒有生死,那是真相,確確實實沒有生死。我們這個身,身有生死,死就是滅,有生滅;我們的性沒有生滅,性是真正的我,身不是。身是什麼?佛講身是我所有的,所以身不是我,身叫我所,我所有的。我們用個淺近的比喻說,我穿的這件衣服,這件衣服是我所有的,我們把這件衣服代表身,把我們的人代表性。現在我們的性在哪裡?性在這個衣服裡面,衣服髒了破了,我們會脫掉不要了,丟掉,這個衣服死了,我們馬上再換一件新的,這意思你能懂嗎?我們這個身用了幾十年老了、舊了、壞了,不要了,換一個新的身體,捨身受身,你真正明白了這個事實真相,捨身受身很快樂,不會覺得很苦。

  為什麼會有苦?你捨不得把這個衣服脫掉。衣服穿破了、舊了,小朋友、小孩,爸爸、媽媽要給他換件新衣服,哭!不肯換,那就像迷了的時候,認為這件衣服很可愛。我們捨身受身就是脫衣服、換衣服,你要懂得這個道理,身沒有什麼可樂的,死,一點痛苦都沒有,你就得大自在。佛告訴我們,「我」有,但「我」不是這個身,執著這個身是我,你完全錯了;你能把這個身不執著了,放下,你才找到真我。真我永遠不會死的、不會滅的,真我「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那是真我。禪宗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真我。真我就是講自性,就是講真心,這個地方講如來藏,都是說的真我。

  有我,還是無我,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哲學家都在爭論不休,他們所說出的那些道理,我們聽了感覺到似是而非,總不能叫我們心悅口服;換句話說,我們聽了之後,沒有辦法完全接受;可是佛經裡面所講的,我們聽了感到很滿意。為什麼哲學家跟佛講的不一樣?佛是過來人,佛是把這個事實真相完全搞清楚、搞明白。哲學家沒搞清楚,還在那裡猜測、在那裡想像,他所猜測、所想像、所推斷都不是事實真相,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接受。

  我與無我是兩邊,還是落在相對,相對不是真實,這些比丘們接受佛的教誨,把佛的教誨落實、證明、證實,我跟無我是一不是二,『得不二解』。「不二解」,大乘法裡面常講「入不二法門」,為什麼?我是妄想分別執著,無我也是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問題才真正解決了,事實真相大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如果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怎麼想,怎麼去研究,怎樣去說明,都沒有辦法把事實真相說清楚。換句話說,不但你沒有能力說清楚,事實真相你永遠沒有見到。經裡頭常常講「寂知」,什麼叫寂?放下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心地清淨寂滅,完全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

  有不少同學們跟我在一起學習講經,這個好事,是我們佛門當中一樁大事情。發心出來講經,真正是續佛慧命,利益眾生,今天我們在新加坡做這個工作。同學們在學講經,學會了沒有?不能說不會,也不能說會。怎麼說不能說不會?因為你現在也上台講了,講得也不錯,這是不能說你不會。但是又不能說你會,為什麼?離開經本你會講嗎?離開你那些參考資料你能講嗎?就不會了。這原因在哪裡?原因在你的心不清淨,原因在你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你要把妄想分別一切都放下了,你心地清淨寂滅,你跟佛心相應;那些參考資料統統都不要,你也會講,你講得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這是說你不會。

  所以我們學佛要學得像佛,怎樣像佛?佛心清淨,一絲毫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我們自己清淨心中原本也沒有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習染而來的,習氣、污染。《三字經》上講「性相近,習相遠」,妄想分別執著是習、習慣,不是本性,習性;每一個人習性不相同,這才距離遠了,跟誰遠?跟性德遠了,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佛祖教導我們,我們要把習性斷掉,真性就恢復了。真性相近,相近就是差不多,都一樣,我們眾生的真性,跟阿彌陀佛的真性,跟釋迦牟尼佛的真性,跟毘盧遮那佛的真性,一樣,沒有兩樣。諸佛如來的性德,我們統統都具足;他有無量智慧,我們也有無量智慧;他有無量德能,我們也有無量德能;他能說出恆沙經卷,我們也有這個能力。為什麼我們有這個能力,能力不能現前?要知道,這個能力被我們的習性障礙住了。習性就是我們講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把我們的性德,本性裡頭無量智慧德能障礙住了,透不出來,所以我們今天過這種苦難日子,自己要清楚、要明白。

  所以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入不二法門,你就得大自在。這個說法說了個原則,從哪裡下手?我們找不到下手之處,還是沒有辦法學習;實在講,經上講教我們下手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觀世音菩薩教給我們「觀照」,用這個方法。《心經》,大家都會念,大家都會背誦,第一句:「觀自在菩薩」。他怎麼會得到自在?觀,觀照。大乘佛法裡面常常講,你要用觀照的功夫,你就得自在。「觀照」這兩個字,我們聽起來也很熟悉,常常聽到,常常看到,這兩個字的意思很玄很深,怎麼觀?怎麼照?我們就不會了,既不會觀,也不會照,所以還是得不到自在。

  這不得不用一個方法來幫助我們,《心經》是《般若心經》,般若是智慧,釋迦牟尼佛講《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大般若經》在佛經裡面分量最大,有六百卷之多,《華嚴》才八十卷,《般若經》有六百卷。六百卷經裡面說的什麼?如果諸位把六百卷《大般若》看一遍,恐怕是看前面不知道後面,看到後面,前面忘光了,分量太大了。但是你會記得一句話,這一句話一定會記得很堅固,為什麼?這一部《大般若經》裡頭說了幾千遍,這句話是什麼?三個字:「不可得」,你一定會記得很牢。你能夠把這句話記住,用這句話來觀照,你就有入手之處,告訴你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可得」,這是真實教誨。

  《金剛經》大家念得很熟,《金剛經》是《大般若經》裡頭的一卷,六百卷裡面的一卷,跟我們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心是能得,說明能得的心不可得,你所得的是一切法;一切法,佛說得太多了,總而言之,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凡是緣生之法,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得的不可得,所得的不可得,不可得你在這裡頭一心想得,錯了。所以你才有無量無邊的苦惱,那個苦惱都是從你妄想生出來的,不是事實。事實的真相,《金剛經》末後一首偈子講得太好、太明白,佛給我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把事實真相說出來,「夢幻泡影」。這些現相存在多久?佛接著說,「如露亦如電」。露是露水,太陽出來就沒有了;電是閃電,剎那就不存在了,什麼都是假的。現相,所有一切現相剎那剎那在變化,不是真實的,你要把這個當作真實的,你錯了。既然知道一切法是假的,一切法剎那變化,你還有什麼得與不得?你能夠「作如是觀」,你看清楚、看明白,你在諸法裡頭豈不就得大自在嗎?心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你說你多自在,你說你多快樂。

  世間人苦,苦在哪裡?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苦在這裡,放不下。殊不知牽腸掛肚的事情全是假的、全是空的,都不可得。不可得,放在心上,你不叫愚痴嗎?頭一個放不下,「我」,「我」是什麼?佛法裡面講得很清楚,唯識學裡面所說的末那識,通常一般人執著末那是我。相宗講得很有道理,末那裡頭有四個現象:痴、見、慢、愛;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大煩惱常相隨,把這個東西當作「我」。佛這個說法,你們想想有沒有道理?什麼是我?痴是我;見是我,見就是我們一般人講成見,我的看法,我的想法,看法、想法是我。外國哲學家笛卡兒講「我思故我在」;他解釋「我」,佛講了四種,他只說一種。「我思故我在」是我見,佛說了四樣。除我見之外,還有我慢,貢高我慢;我愛,愛是貪愛,這是四大煩惱。六道裡面眾生,把這四大煩惱當作我,錯到哪裡去了?這不是我,偏偏當作我,堅固執著,不肯放棄,你怎麼會得自在?

  所以你要「觀」,你才想到「我」,我是什麼?佛說的,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你能把這個看破,放下了,我相就破掉了。諸位要知道,《金剛經》講四相,一個相破了,四相都破了。四相破了,你就不是凡人;你學大乘《華嚴》,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薩,你入聖人之流;你沒有發大心,修小乘,你是須陀洹的地位,小羅漢,須陀洹。觀音菩薩用這個方法,破我見,破四相,他用觀照的方法,得自在。我們要會用這個方法,我們也得自在,他會用,我們為什麼不會用?沒有學佛,沒有聽到大乘佛法,不知道「我」到底是個什麼?現在一聽了就明白,「我」原來是這麼回事情,才把妄想、假我捨掉了。捨掉之後,真我現前。

  真我是什麼?「常樂我淨」。法身有真我,般若有真我,自在就是真我,自在是解脫。所以真我是法身,是智慧,真實智慧是我,大自在是我。這三者,在我們佛門裡面稱為「三德」。法身是我之體,是我們的性體,智慧是我們的報身,自在是我們的應化身,佛家講三身,三身是真我。所以要破四相、要破四見,三身才能夠現前。我們看《心經》,前面這一句,「觀」,那個觀是智慧,是報身我;「自在」,是應化身我。佛菩薩才真的把「我」找到了,我們有真我,迷失了,怎麼迷失?執著這個假我,把真我忘掉了。四大煩惱常相隨,第一個是痴,痴就是沒有智慧;見就是著相,《金剛經》前半部講四相,後半部講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著相了。著相就是你起了妄想分別執著,痴是妄想,見是分別,我慢、我愛是執著。「我」是什麼東西?「我」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是我痴,分別是我見,執著是我慢、我愛,把這些東西當作我,所以佛說,我們錯了,錯得太離譜了。

  這些比丘迴小向大,捨棄小乘的修學,跟著普賢菩薩學大乘法,所以他們都變成菩薩。現的是比丘身,修的是大乘法,比丘菩薩。比丘身分的菩薩,他們跟菩薩一樣得大自在,我與無我都不可得,妄想分別執著斷了。『自在主中為最尊故』,世出世間一切自在,他是得真的自在。大自在天的自在不是真的自在,只不過是福德自在,某一方面得自在,不是圓滿的自在,不是究竟的自在,這一些比丘菩薩他們是真的自在,這我們要懂,所以這是最尊、最貴。再看末後一種殊勝:

  【上攝勝。】

  『攝』是攝受。『上』,這個意思是雙關語。我們把註解念下去:

  【約事,心常上攝諸佛法故。約表,諸佛顯揚,皆依般若,究竟至於一切智故。】

  「上攝」的意思,兩個意思都說出來。一個是高尚的志趣,這個人的志向很大,他立志,立志要作佛,要證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我們經上常說無上菩提,這是「上」。第二個意思,「上」是指諸佛如來,諸佛如來常常護念他,常常照顧他,得到諸佛護念,這是第二個意思。

  我們看清涼大師註子。『約事』,在事相上來講,這是立志,『心常上攝』,他的心裡面,「常」是永遠不間斷,「上攝」是上求佛法。『諸佛法故』,就是我們平常講上求佛法。因為他們這些人是比丘的身分,所以沒有說下化眾生,下化眾生是菩薩,他現的是比丘,比丘是作學生,還沒有畢業,畢業之後才下化眾生;現在作學生,上求佛法。「諸佛法」,就是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可見得他們不是小乘比丘,小乘比丘沒有這個心量,真的迴小向大。

  『約表』,就表法來說。『諸佛顯揚』,「揚」是弘揚、是宣揚,「顯」是明顯,這句話說一切諸佛教化眾生,《楞嚴經》上所說的隨類化身,應機說法;經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就是隨類化身,隨機說法。『皆依般若』,「般若」是自性本具的真實智慧。自性是法界一切眾生共有的,所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我常講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一個生命共同體就是真如自性。我們的自性,跟諸佛如來的自性是一個自性,不是兩個。「諸法所生,唯心所現」,這《華嚴經》上佛說的。能現的一個,所現的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人事物都是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佛才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所以我們自性相同,自性智慧是一,自性德能是一,這才說明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我們是什麼關係,你說這個關係多麼親密!所以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服務無條件的,你要問為什麼無條件?共同一法身,還談什麼條件?我們左手這個地方癢,右手去給它搔搔,還要談件嗎?右手還問問:我應不應該幫你忙?你要怎麼報答我?還談條件,沒有,為什麼沒有?同一個身。要曉得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我們同一個法身,所以我們對於一切眾生的照顧,對於一切眾生的幫助,對於一切眾生的恭敬,決定沒任何條件,理所當然,應該是這麼做的。一定要盡心盡力為一切眾生服務,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以清淨、平等、慈悲心,向諸佛菩薩一樣照顧一切眾生,這是佛弟子,這真學佛。絕不可以我看你順眼、喜歡你,我幫助你、照顧你;看到那個不順眼,我才不幫助你,那就完全錯了,你不是學佛的。學佛的人,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執著,看一切眾生一視同仁。為什麼?「皆依般若」。

  【究竟至於一切智故。】

  這個地方講的『一切智』,就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如來果位上所證得的究竟圓滿般若智慧。佛在經上把這個智慧說了三種: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所證得的是「一切智」,一切智是說什麼?知道一切法空,一切法不可得,這個智慧叫一切智,所以他有能力斷煩惱,斷見思煩惱,於一切法不再執著,執著放棄了。我常常用更淺近的話來說,勉勵同學們,放下我們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念頭,要把這個念頭放下,這個念頭決定錯誤。這個念頭是什麼?是我痴,要把這個放下,這是迷惑,迷惑的根本。第二要把我們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佔有的念頭放下,這個念頭是什麼?這個念頭是造業。起惑,造業,後面就有苦報。如果我們不起惑、不造業,六道輪迴的果報就沒有了。從這裡下手,決定沒有意思控制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佔有一切人事物的念頭,我們的身心清淨,就得清涼自在。

  這種控制、佔有的念頭,與生俱來的煩惱,不要學的。你們看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你仔細的觀察,他這個意識就顯露出來。他喜歡那個東西,小手抓得緊緊的不放,那就是控制、佔有,不是學來的,與生俱來的煩惱。就是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你從嬰兒你就能觀察得出來,這是六道輪迴的根本,你要不把它放下、不把它捨棄,永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佛菩薩、阿羅漢有什麼本事超越六道輪迴?放下而已,不再幹這個傻事,所以他就超越六道輪迴。阿羅漢有這個智慧,一切智。

  菩薩,比這個智慧更提升一層,除了有一切智,知道萬法皆空之外,他還懂得萬法緣生。知道宇宙之間這樣複雜的現象怎麼來的,這些因因果果怎麼相續、怎麼變化,他都清楚、都明白,這是「道種智」。有道種智,就有能力教化眾生,種種道理,種種因緣,種種現象,種種境界,他都明瞭,他才能教人,才能幫助人。但是這個智慧還是不圓滿,到如來果地上才圓滿,「一切種智」,一切智跟道種智是一個智慧,達到究竟圓滿叫做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通常我們也翻作無上菩提。

  這是說這一些迴小向大的比丘們,他們具足十種殊勝,這是對他們的讚歎,也是介紹跟隨文殊菩薩這一群人,這一群人舍利弗為代表。這十種殊勝,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下面第五節:

  【遙聞勝德,已獲法門,親承法音,必成大利。】

  這一段,實在講,是他們做出一個好學的榜樣,啟發我們,勸導我們。『遙聞勝德』,「勝德」是指文殊師利菩薩,「遙聞」是從來沒有親近過,聽說。聽說文殊師利菩薩大智慧、大德能,所以發心去親近。經上不是說得很明白嗎?舍利弗帶著這些六千比丘,『往詣佛所』,這佛是釋迦牟尼佛,『頂禮具白世尊』,這裡省掉了。他們到佛那裡去,先是給佛致敬,然後向佛報告,他們這些人想去親近文殊菩薩可不可以?佛答應他了。『世尊聽許』,佛同意,佛答應他。當然這裡面話還很多,文字簡略了,世尊一定是非常讚歎,「你們太好了,能夠親近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快去快去!」這段說沒有親近之前,「遙聞勝德」。『已獲法門』,聽文殊師利菩薩的名,聽說文殊師利菩薩教誡別人一些話,已經得到很多的利益,何況親自去親近他、追隨他?『親承法音』,親自去追隨他,親近文殊師利菩薩,聽他講經說法。『必成大利』,「必」這個字肯定,一絲毫的猶豫、疑惑都沒有,必定成就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利益是什麼?無上菩提。

  這段話裡頭的意思很長,真正的含義,勸勉我們要知道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才能成就真實的利益。經文很長,我們沒有節錄下來,跟諸位報告的這些都是清涼大師的註解,註解要合著經文來看就更清楚、更容易明白。我們為什麼捨棄經文,單取註解?註解裡面的意思清楚明白,經文我們可能體會不到這個意思,我們要想得佛法真實的受用,也是親近清涼大師。註解是他註的,我們在註解的學習,就是跟著清涼大師走。舍利弗這些人見到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非常歡迎,很親切,先把他們統統看一遍:

  【如象王者,身首俱轉。】

  文殊菩薩看看大眾,這麼多人讚歎,不是幾個人,六千人。所以看看大眾,一定是仔細觀察,表示親切照顧。我們學講經,老師也曾經教給我們,上講台之後,沒有講話之前,先要把場所每一個人都看到,表示親切。如果只看一邊,不看那一邊,聽眾說「這個法師偏心,看這邊,不理那一邊」,這是不合禮節。文殊菩薩懂禮!看的時候不是說頭轉轉過來看,整個身體都轉過來,最恭敬;一方面表敬,一方面表自己穩重。如果身不動,頭在那裡轉來轉去,輕浮。所以比喻上說,『如象王』,大象,佛門裡面常用龍象來做比喻,象取牠的穩重,龍取牠的變化。象,好像永遠都在定中一樣,佛法講修定,「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伽就是龍象,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像龍、像象。龍我們沒見過,象我們見過,無論你什麼時候看,牠都好像在入定,取這個意思。

  這些人見到文殊菩薩,文殊菩薩風度就像象王一樣,你接觸的時候你就感到定慧光明,為他攝住了,他攝受。他觀察這些人,『身首俱轉』,不是單單頭轉來轉去,不是這個樣子。顯得非常的穩重。

  【無輕躁故。】

  穩重,顯示菩薩的定身、慧身。

  【表全向機,無遺隱故。】

  這些地方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現在人教學把這樁事情疏忽了,也沒有人重視這樁事情。諸位如果讀曾國藩的家書、曾國藩的家訓,曾國藩先生是清末了不起的一位大人物,這個人有道德、有學問,他的德學確實可以做一般人的模範、榜樣。他在家訓,家訓我們就曉得,教他自己的子弟,不是教外人。他怎麼樣教人?教他的兒女,教他的後人,頭一樁學穩重,無論做什麼事情動作要緩慢,絕不可以輕浮氣躁。凡是輕浮氣躁,都不會有什麼成就,愈是做大事情愈要穩重,從小要養成。走路要一步一步踏得很穩,蹦蹦跳跳的那種人,成就不了什麼事業。

  這些教學的道理、方法,不是曾國藩發明的,他都是依據古禮來教的。古禮是什麼人訂的?古聖先賢制定的。孔老夫子做過整理,把古聖先賢的教誨,重新做一次編輯,做一次整理,刪訂《詩書》,所以孔老夫子對中國固有文化做出很大的貢獻;詩書禮樂都經過他老人家整理過,流傳給後世。所以夫子說「述而不作」,孔老夫子沒有創作,現在人都講創作,孔老夫子沒有創作,整理古人的,流傳給後世。古人這些創作從哪裡來的?全是自性裡流露出來,跟釋迦牟尼佛講經一樣。釋迦牟尼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他有沒有講過他自己的思想見解?沒有。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註解,解釋經題裡面給我們說過,佛也是「述而不作」,所以佛說他從來沒有講過經,一句都沒有說過,哪個人要說佛講經,那是謗佛。那佛講的是什麼?講的是過去古佛所說的,自己一句話沒有,全是過去古佛講的,跟孔老夫子的講學態度一樣,「述而不作」。

  現在人都是自己要創作,值得驕傲。所以孔老夫子沒有值得驕傲,釋迦牟尼佛也沒有值得驕傲的,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東西。所以佛常講,今佛如古佛之再來,今佛所說的是敘說古佛所傳的,這從事相上說。如果從心性上說,佛證得了自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所說的是自性裡頭的流露。自性,一切諸佛共同一個自性,一切眾生共同一個自性,不是「我」說的,沒有「我」,「我」沒有說法。所說一切法,無非是自性流露而已,這個才真正了不起,所以我們才心服口服,佩服得五體投地。應當借重他的教誨,開發我們自己的自性。

  『表全向機』,「全」是圓滿,「機」是一切眾生的根機。『無遺隱』,和盤托出,沒有絲毫的隱藏;就是說我知道多少,我教你多少,絕不隱藏一絲毫。這就是我們一般人講「吝法」,佛菩薩決定沒有吝法,你能接受多少,就教你多少,應機說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