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0四三卷)  2003/5/1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043

  諸位同學,請看「娑婆世界鄰近十方」,南方豐溢世界,如來名號的第二句:

  【或名勤意。】

  這個名號非常之好。凡夫的意念千變萬化,或冷或熱,或進或退,他是不定的,所以無論是世出世間法很難有成就。凡是有成就的人,什麼原因成就?第一個因素,他的意志堅定,百折不回,禁得起衝擊,禁得起考驗,或者是我們講,禁得起嚴重的打擊,他不會動搖,這種人成功了。世出世法我們仔細觀察就明白了。

  佛在此處示現的名號『勤意』,勤是勤奮、是精進,就是堅定的意志。意志不但要堅定,而且要積極,推動身、口。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特別是末法時期的今天,難得有善心人發心為苦難眾生效勞服務。眾生感不感激你?不會。不但不感激你,還要找你麻煩。問問你,這個事情還要不要做?所以一百個人九十九個都退心了,那一個不退心的,人家都說傻瓜。他要不是傻瓜,那他就真的是菩薩。為什麼?菩薩不退心。菩薩明瞭、清楚,知道現在的人不懂事,他沒有受過教育,他可憐。這就說明菩薩為什麼不退心?憐憫心。

  你看《無量壽經》上佛說得多好,「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佛在經上教我們,教菩薩,你不能怪現在這個世間人,從小沒人教他,他什麼都不懂,這是經上講的可憐憫者。我們讀《華嚴》明白了,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為一切眾生做種種示現,種種教誨。但是怎麼樣?眾生真是有眼不見,有耳不聞。六根雖然天天接觸六塵境界,但是茫然無知,這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看到芸芸眾生如是,最重要的要回光返照,我們自己是不是!

  我這一生學佛五十年過去了,無數次的挫折,也多少次想退心,不想幹了。我們是一個純善、純淨的心在做事,但是別人用什麼態度對我們?懷疑、惡意的批評、毀謗、侮辱,甚至於陷害。我之能夠維持到今天,沒有完全退下來,是常常想到老師的教誨,天天在讀經,佛菩薩的鼓勵,明瞭這一切眾生為什麼不能接受,為什麼排斥。這正是佛法當中常說的無量劫來積累的惡業、惡習氣,有意無意他就發作,就是病人發病。這不是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良的,這是他的習性;習性時間久了,所謂是習慣成自然。這一生來到這個世間,從小父母沒有教他,長輩、老師也沒有給他做好的榜樣。他這一生當中所見所聞,不是聖教;換句話說,都是與性德相違背的。

  我們處這個環境裡頭怎麼辦?退心不是辦法,不但不能幫助別人,退心,自己也退墮了。古大德教給我們,如果遇到善緣,知道這是善事,肯發心去做,積功累德!善緣善事不一定順心,這裡頭苦難障礙重重,你要能忍得過。所以《金剛經》上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不能忍耐,一事無成,唯有堅忍才能度過一切苦難。眾生跟自己是一體,很難得你一個人覺悟了,但是大眾都在迷惑顛倒,你跟他們相處,難!這個「難」是我們凡夫眼光裡面所看的,難能可貴!可是真正覺悟的人他有沒有?他沒有。

  真正覺悟的人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做錯了,他也點頭說很好。為什麼?時節因緣沒有到,現在糾正你,你不服。什麼時候來幫助你?你遇到困難,遇到災難了。來向你請教,這是緣成熟了,才能勸導他。能觀察時節因緣,能隨順時節因緣,這是智慧,這是真正的善巧方便,不容易!

  現代人從幼稚園起,他所接受的是(現在很時髦)科學的教育。科學,科學要拿證據。你雖然有證據,但是你的證據沒有經過他的實驗,他不承認你。前幾天我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同學們從網路下載給我看的。寫文章的人叫夏雨,他所說的是這一次SARS的問題。他到香港講學,到中國大陸各地方去參觀了一下,覺得中醫對這個疾病的治療確實有相當效果。但是怎麼樣?西醫不承認,沒有科學根據。西醫,他說的,西醫要找到這個病的病源,再製造出對治的藥劑,至少需要兩年的工夫。現在得病的人能不能再等兩年?但是經過中醫的治療,他真的治好了。是沒有科學根據,但是人被他治好了,單單就這一點,值得人們省思。聖賢的教誨,聖賢是什麼?拿不出證據來。你說上帝,上帝在哪裡?神在哪裡?人死了有靈魂,誰看到靈魂?別人看到的,我沒看見,不相信,不能接受。今天聽從的是科學家的,其實那也是迷信,科學家化驗出的,我沒親自化驗它。

  我學佛初期,得朱鏡宙老居士的教益很多。朱老居士是學財經的,中日抗戰之前,他在蘇州一家銀行當總經理,抗戰期間他是四川跟西康兩省的稅務局長。抗戰勝利(他是浙江人),他回到浙江,做浙江財政廳長。這是個理財的專家,他信科學,可是以後他變成虔誠的佛教徒。

  怎麼變成的?他親眼看到鬼,不是親眼看到的不相信!他的老岳父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先生跟他講他的經歷。他曾經被袁世凱關過一個月,那一個月當中很奇怪,鬼神找到他,東嶽大帝請他去做判官,那個地位很高。每天晚上就有兩個小鬼抬了個轎子,他就上了轎,感覺到轎不像是在走路的樣子,好像是在空中飛行,他就上班去了。第二天早晨把他送回來。他晚上在陰曹地府有許多見聞他都記得,也跟他們說,他們聽了很有興趣,像聽故事一樣,不相信!說他老岳丈講神話故事,很佩服他,他會編很多神話故事。

  他告訴我他學佛的因緣。抗戰期間他在重慶,晚上跟朋友們打麻將,打到深夜才散場。散場各人回家了,那個時候雖然地位很高,沒有車,還是自己走路回去。夜很深,大概一兩點鐘,這個路也不近,大概要走將近一個小時。路上雖然有路燈(那個路燈現在沒有人知道,像我這樣年齡的,講起來曉得),路燈很遠才一個,沒有現在的燈這麼密集。而且燈光是四十燭光的燈泡,很暗,真的那個燈是若有若無。

  他回去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一個女孩子,走在他前面,不太遠。他也若無其事,反正很正常,前面有個人,他在後面。走到半路,忽然想起來,夜這麼深,怎麼會有一個獨身的女子在外面走路?這一想的時候寒毛直豎,仔細看前面這個人有上半身沒有下半身,他嚇呆了。兩個人同走將近半個小時,不是短時間。這是什麼?親自見到的。這樣一驚一嚇,前面這個人沒有了,就不見了。他告訴我,這是他學佛的因緣,佛經上講六道、講鬼神,親自見到了。

  以後學了佛,他告訴我,他說那個鬼大概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我說為什麼?要不是觀世音菩薩做這樣的示現,我怎麼會學佛,怎麼會相信!我們不管是示現的也好,是真的鬼也好,總而言之,這是他入佛的親因緣。他要自己不是親自遇到的,他決定不會相信。佛度有緣人,時節因緣成熟,作斯示現,這對的。所以以後一生學佛,弘法護法。到台灣年歲大了,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六十九歲,將近七十歲的老人。在台灣辦台灣印經處,流通佛教的經典,也相當不容易。我初學的時候,看的佛書多半是他供給的。所以,一生精勤而不退轉,不是一樁容易事情!

  佛經常講的三十七道品,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必須有「力」他才會不退。所以你從三十七道品上仔細去觀察,你就了解這個世間學道退心的人那麼快、那麼多,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這樁事情真正的因是宿世的根性,我們常講宿根深厚,這是遠因,近因是在這一生當中遇到善緣,遇到善友。

  我在台灣遇到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我親近他們十三年。離開老師之後,遇到許許多多的艱難挫折,老師在世的時候,是我精神上的支柱,遇到困難我有請教之處。老師不在,自己還能夠把握得住,無論怎麼辛苦,無論怎麼艱難,無論怎麼樣的挫折。我今天即使沒有攝影棚,我有個小的錄相機,我每一天講經決定不會中斷。縱然現前沒有人相信,我們自己知道,佛法是第一真實。我們自己勤修,我常常說了,真實的利益是什麼?將來死的時候死得自在,沒有病苦,預知時至,站著走、坐著走,這叫真實利益。

  我以純淨、純善的心對人,不管別人用什麼心意對我,不要去理會這些,不要去計較這些。遭遇到困難了,讀經,經上有解決的智慧,有解決的方法。只要一切不為自己,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所作所為犧牲奉獻;犧牲奉獻用什麼樣的方式都可以,不一定要有什麼樣的名分、地位、權勢,不需要。也無需要社會對我們肯定不肯定,沒有關係!肯定也好,不肯定也好,問心無愧。對得起佛菩薩的教誨,一生真正做到知恩報恩,這樣就好。我們意志才能堅定,才能夠承受打擊。意勤,身、口當然就勤,三業精進是菩薩善根,如來在此作斯示現,這是我們應當學的。下面第三個名號:

  【或名無上尊。】

  這個名號是從果德上建立的。『無上尊」就是我們這個世間人通常稱的「世尊」,世出世間最尊敬的,意思跟「無上尊」相同。佛的智慧圓滿,道德圓滿,自行化他無一不圓滿,這是世出世間人所最尊敬的。

  世間是講六道,出世間是講四聖法界,也可以包括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頭如來是無上尊,十聖菩薩稱尊,三賢菩薩無不尊重十聖,十聖菩薩無不尊重等覺。但是等覺還不能稱無上,他上面還有妙覺,妙覺位是「無上尊」。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懂得的,尊重就一定要效法,要向他學習。我只尊重他,我不想跟他學,不想效法他,這不是尊重。佛菩薩哪裡需要別人尊重他?如果需要別人尊重他,他的名利心還沒有放下。別人尊敬他,他覺得很快樂;別人不尊敬他,他覺得很煩惱,他有瞋恚,這是凡夫,煩惱習氣都沒斷。

  什麼人煩惱習氣斷了?阿羅漢就斷了。但是阿羅漢還有習氣,習氣實在講不礙事。我們在經典上看到的,阿羅漢有傲慢的習氣。牛齝尊者憍梵波提,過去因為造惡業,墮五百世牛身。你看牛吃東西一天到晚那個嘴不停的在動,他證得阿羅漢果了他還有這個習氣。習氣難斷!佛告訴我們,到辟支佛習氣斷了。我們從這些地方就明瞭,煩惱斷了,習氣沒斷,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

  辟支佛以上習氣斷了,沒有了,真正值得一切大眾尊敬。如來果位究竟圓滿,稱「無上尊」。我們學習,古人教導我們「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我們取法不能取法下,取法下很難有成就。取法於上,向佛菩薩學習,學不成也能落個十信位的果報,那也就不錯了;十信位是小聖。所以這句話是古大德的經驗談。我們再看下面一個名號,第四:

  【或名大智炬。】

  炬,火炬,這是比喻。法身菩薩確實是永恆的『智炬』,為什麼?真實智慧現前了;大乘經論上常講的,自性本具的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這不必說了,後得智是從教化眾生,與一切世間九法界眾生時時刻刻不離。對於這些眾生思想、見解、言行、狀況瞭然如掌,這是講的後得智,無所不知。無量劫來在十方世界教化眾生,那個經驗太豐富了,真實智慧。從前方東美先生講的,他讀五十三參他佩服,為什麼?這個智慧是通過實驗的,今天講的科學的精神;絕對不是閉門造車,不是在家裡頭打妄想,通過實驗的。

  如來果地上加一個大,「大智炬」,所以佛法修學的是什麼?智慧。尤其是大乘佛法,它所希求的目的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可以把它翻成中文,為什麼不翻?翻經的時候,翻經法師也很用心,在體例裡面有五種不翻,用音譯。這是五不翻之一叫「尊重不翻」,可以翻,因為尊重它。學佛學的是這個,修行修的是這個,這是我們修行學習的總目標,總的方向。它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阿羅漢得到的是「正覺」,菩薩所得到的是「正等正覺」,如來果地上再加個無上,「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這句話裡頭有三種人,我們把它比作教學的三種學位,這個比喻大家好懂。阿羅漢這是最低的學位,好比是學士,什麼樣的條件他才能得這樣的稱號?條件是正覺。正覺決定是與性德相應的叫正,與性德不相應的不叫正覺。相應的標準是什麼?大乘法裡頭講得很明顯,見思煩惱斷了,這個時候正覺現前。由此可知,見思煩惱障礙正覺。這個煩惱斷了,正覺現前,稱阿羅漢。

  菩薩塵沙煩惱斷了,塵沙煩惱障礙正等正覺。所以菩薩見思斷了,塵沙斷了;阿羅漢見思斷了,塵沙沒斷。塵沙斷了的時候就稱之為菩薩,他所證得的是叫正等正覺。

  無明,障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無明也斷了,這是最高的學位,佛陀,稱為佛陀。佛陀所證的是無上正等正覺,說明無明煩惱斷了。

  在《華嚴經》說這三種煩惱我們更容易體會,它不說無明、見思,塵沙,它不是這樣說法的。它說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就是無明煩惱,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執著就是見思煩惱,名稱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知道,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大智炬」!無上菩提現前了。

  我們修行修什麼?就在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不是修別的,就是學習怎樣能把我的執著、我的分別放下,就是用這功夫!也許要說了:如果你真的把分別執著都放下了,你還能辦世間事嗎?大乘法裡說得好,「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那怎麼辦?隨順眾生的執著而執著,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自己確確實實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在這個境界裡頭,大乘法常說分別就是不分別,不分別就是分別;執著就是不執著,不執著就是執著。執著、不執著是一,分別、不分別也是一,它不是二,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分別執著事上有,理上沒有;換句話說,你心裡頭沒有。心裡沒有,你的意就勤了,你永遠不會退轉了。我們凡夫為什麼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會退轉?他心裡頭真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世出世間法不能成就的第一個因素!他不能忍。

  功夫成就了,有沒有忍?沒有忍,忍是初學時候有的,功夫到家了沒有了,化掉了,融化掉了。在忍的階段的時候,還沒有化解,這個時候需要忍。所以到法身菩薩,你說他還有沒有忍?沒有了。權教菩薩有,阿羅漢、辟支佛,就是十法界裡頭有。一真法界裡頭沒有了,純熟了,完全融化掉了。我們發心要發大心,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有真正的成就,那經典不能不讀,不能不學,不能不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鍊,這才能成無上道。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豐溢世界」,佛名號第五句:

  【或名無所依。】

  這個名號是從實相所建立的,實相就是真相,《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實相是什麼?實相是空相,一切諸法,當體即空。所以世尊二十二年講般若,般若的總結,就是一切諸法「無所有」。為什麼說無所有?因緣生的。《中觀論》上說得好,「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以它的真相是「無所有」,是「畢竟空」,是「不可得」,這樣自然就『無所依』了。

  可是這個裡頭還有一樁事情不能不知道。唯心所現「無所依」,它又唯識所變,唯心所現的是一真法界,真正是畢竟空、無所有。可是這裡頭一些眾生無緣無故起了無明,無緣無故生起無明,無明一生起來之後麻煩就大了,把一真法界轉變成十法界,變形了,變相了。但是形相雖然千變萬化,體性不變,我們也叫真性,真性決定不變。變成了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是一真法界的變相,佛在經典裡頭常用的名詞,變相圖,你要懂得這個名詞「變相」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變?因為眾生起了妄想分別執著,一真法界就產生變化。

  形相變了,真性不變,因此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明事實真相,性相是一不是二。古德所謂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無論你變多少樣子,統統是金,金不變;虛空法界剎土眾生,無窮無盡,這是形相,法性不變。這相從哪兒來的?都是法性變的,法性好比是金,萬相好比是器。你要明白這個,真性在哪裡,隨捻一法無不是真性。我這捻一法這是不是真性,是的,沒有一樣不是的。你見到真性了沒有?如果你要見到了,那恭喜你,你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禪宗裡面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明心是什麼?你的心明了。凡夫的心不明,無明障礙著他,所以叫無明!凡夫的心是無明,現在你明了,無明破一品,明!放光了。這一放光怎麼樣?放光就見性了。山河大地,草木微塵,無一不是,你真的見到,見到什麼?見到這個性,性,靈知,見到萬事萬物無一不是靈明覺知。日本江本勝博士實驗得到的結論,能看、能聽、能接受人的意思。我們的意思發出的信號它能接收,它會產生反應,見性了!相不平等,性平等,所以「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如果你心裡頭有所依,有所依是你有執著、你有分別,你就見不到了,諸法實相你就見不到了。為什麼?你還沒有放下。有依就是有執著,就是有分別,當然也有妄想。「無所依」,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宇宙之間諸法實相就擺在面前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真智慧,真實不可思議。

  這句話還是法身菩薩的事情,我們距離法身菩薩相當遙遠。現在我們要問,我們現前怎麼個學法?現前要有所依。你看看,你一入佛門不就皈依三寶!無所依是法身菩薩,九法界眾生要有所依,但是我們要懂無所依的道理,無所依的真相。為什麼?我們從起步有所依要學到無所依,才能成就,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要不捨,你只能證阿羅漢果,法身菩薩、無上菩提你沒有分,為什麼?你有所依放不下,這是事實真相,這是佛法的難處。

  我們常講佛菩薩大慈大悲,眾生向佛菩薩希求,非常靈驗,古書裡頭記載得很多。現在人怎麼樣?現在人不相信:那是迷信,那是從前帝王專制用這個來統治人民,作為他統治的一種手段,神道設教。現在是用這種角度來看,用這種方式來解釋,把這個事實真相完全否定掉了。否定掉之後,產生了什麼樣的效應?災難來了。極其嚴重災難來了,他還是不相信,還是認為這種災難是天然災害,不是人力能夠預知的,也不是人力能夠解決的,完全推之於自然。錯了,錯得太離譜了,一定要遭到它全面的毀滅。什麼時候他回頭覺悟了,回頭覺悟不是容易的事情,也不是短時間;甚至於無量劫,這一個錯誤的認知,這種迷惑顛倒,無量劫之後,吃盡苦頭,他才會回心轉意。所以我常講這個不信的結果,真的中國人一句話說破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眼前吃虧,來生後世生生世世無量劫吃虧,這虧可吃大了!

  我們從小在學校裡讀書,老師教導我們還算不錯,還講一些仁義道德,儒家的東西沒有完全放棄,沒有完全放棄。但是佛教、道教的那是完全放棄的,都認為這是迷信,根本就不能接受的,還有一點儒家的傳統。我有這麼一點點基礎,這麼一點底子,所以對於宗教我也很喜歡接觸,但是不相信。

  一直到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我們沒有想到方先生教我最後這一個單元講佛經哲學。我非常驚訝,佛經怎麼是哲學?他告訴我,佛經不但是哲學,而且是世界上哲學裡頭的精華,哲學裡面最高峰。最後給我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接受這個教誨,對於佛教的觀念才一百八十度的轉回來了。這才逛寺廟,逛寺廟的目的何在?找經書看。

  那個時候書店裡面買不到經書,只有寺廟裡的藏經樓、圖書館。台北善導寺李子寬老居士,他們為了紀念太虛大師,在善導寺裡面建了一個「太虛大師圖書館」。這裡面有一套《大藏經》,我有機會到圖書館裡面去看《藏經》,看到自己喜歡的,就抄筆記。所以星期天假日放假,假日不上班,就到善導寺去抄經。這樣一接觸,才知道佛經裡頭真的是有好東西。你看,緣多重要,如果沒有方先生教導,我們以為它是迷信。觀念,有這麼一個觀念,這個書擺在我面前我也不會翻一翻,迷信!這兩個字就把它拒之於千里之外,哪裡知道它是法寶!真的是寶,為什麼?這裡面的道理、方法能解決世出世間一切疑難問題。

  所以開始學要皈依三寶,有所依,依覺、依正、依淨。這個三寶的意思你要明白了,你自自然然會對它尊敬。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個意思很深很深,這把整個佛法都包括在裡頭!覺包括了宗門,正包括了教下,淨包括了淨土跟密教。這三個字,「覺正淨」這三個字深廣真的沒有邊際,我們從這個地方入門。

  凡夫,你要跟他講覺正淨他不會反對,而且承認自己覺悟:我就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他不知道佛法裡面講的有許許多多階層的標準。大的區別上來講,五乘佛法,人乘的覺正淨,天乘的覺正淨,聲聞的覺正淨,緣覺的覺正淨,菩薩的覺正淨,不一樣。覺正淨名詞都一樣,意思不相同,淺深廣狹有很大差別。法身菩薩的覺正淨是無所依;有依,你就不覺、不正、不淨。為什麼?完全回歸到自性,自性是真心。

  你看看《壇經》上神秀做的那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們想想,他是有所依還是無所依?他有所依!所以沒見性。惠能大師把他這個偈子改一改,「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他這四句偈裡頭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句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惠能大師偈子是無所依,神秀是有所依,這兩個人標準不一樣。

  五祖忍和尚把衣缽傳給惠能,沒有傳給神秀。所以我們懂得無所依的道理,知道有這個境界,不是我現前的境界,我現前一定要依「覺正淨」。怎麼個依法?那一定要依靠經典,我們還是從教下下手。教下我們所依的,是本宗經論,再以與本宗經論有關的經典作為選修,這樣就對了。

  今天我們所選擇的《大乘無量壽經》,夏蓮居會集的本子,會集得非常好。這些年來攻擊這個本子的人很多,批評這個本子的人很多。在台灣確實也有真正的正知正見的同學們,最近我看到一個本子,這是五種原譯本跟會集本來做一個對照,這本子好,我看到了很歡喜。為什麼?凡是有批評爭論的,看看這個本子自然他就明白了。

  而實在說反對會集本,我說了多少次,他不是反對夏蓮居,他的目標是針對我來講的。我提倡!反正是我提倡什麼他就反對什麼就是了。因為會集本很多,他沒有統統反對,單單反對這個,別有用意!也有人說,很多人聽到這個反對的聲音,不敢再念會集本了。我說各有因緣,每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再多人反對我還是依教奉行,我不反對,我很認真努力在學習。我依照這個本子修覺正淨,因為經題上就寫得很清楚,《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你看經題上就有清淨平等覺,我依照這個本子修清淨平等覺。各人因果各人自己負責,這就好了!尤其現在這個時代,民主自由開放,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誰都沒有權利干涉誰。所以在這個年代,一切只有自求多福,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在無所依裡面,我們初學一定要有依靠。修淨土,你有信心,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那就要認真,要努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要取得西方極樂世界,決定要親近阿彌陀佛,這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移民。我們只有一個心願,移民到極樂世界。怎麼去法?《無量壽經》上有詳細的說明。古來祖師大德告訴我們,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條件是要如理如法,違背理論,違背他所要求的條件,你就去不成。

  現在我們移民到其他國家地區,人家也設的許許多多條件,我們條件都符合,很容易就批准了,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我們條件樣樣具足,就能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生活狀況跟此地大不相同。第一個大利益,就是那邊的壽命是無量壽,這邊壽命很短促。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古時候往生的人,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看得很多。近代的,我們也看了不少,在最近幾十年當中,預知時至的,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這能做假嗎?這能騙人嗎?

  最有力的證明是我們親眼看見的,最近的,前年新加坡居士林老林長陳光別居士的往生,我們親眼看見的。居士林的念佛堂同修幾百人,不是一個人親眼看見的,我們能不相信嗎?還能說這是迷信嗎?有科學證明才能相信,也許幾十年之後,一兩百年之後,科學證明了,那我們今天不是吃了大虧?我們沒那麼長的壽命。但是有許多人不等科學證明,他就相信,這個人佔了便宜,這些事情往往有之。再看下面一個名號:

  【或名光明藏。】

  它這裡連著有「智慧藏、福德藏」,三個藏。『光明』是智慧,但是接著底下又有智慧,「光明」跟智慧就有差別的意思;智慧是體,光明是用。如果就佛法裡面來講,智慧是根本智,光明是權智、是後得智,無所不知,光明遍照。中國人把「光明」常常跟「正大」連在一起,正大光明;正大是無私無邪,光明是決定沒有陰暗。

  『藏』是含藏的意思,這個名號裡頭就是顯示出諸佛如來正大光明,沒有一絲毫的隱私,沒有一絲毫愚迷,確確實實正而不邪,覺而不迷,淨而不染。說「藏」,藏就是性德,這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現在我們的自性跟諸佛如來的自性無二無別,佛在經上講,這一部《華嚴經》所說的都是自己本分的事情,不是外頭來的。

  誰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為什麼?他自性裡頭有光明,有智慧,有福德,樣樣具足!可惜的就是他有障礙,他有妄想分別執著,把他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統統障礙住了。雖有,不能現前,把「光明藏」變成愚痴。或者從字面上說,光明藏變成了無明,智慧變成了愚痴,福德變成了苦難,這是惑業苦造成的障礙。

  今天我們要學習,要懂佛名號的義趣,我們的心胸對人對事對物要光明磊落。這句話說得容易,做起來就不容易,做不到,我們真的很想做。「很想做」這個意念不是假的,我們承認他真有這個心,他為什麼做不到?業障。內伏不住煩惱習氣,外面敵不過五欲六塵的誘惑,所以他雖有「光明藏」,不能現前,道理在此地。

  現在我們除了靠修學,沒有第二個方法,孔老夫子所說「不如學也」,學要真學。什麼叫真學?學了就要有用處,學以致用這是真學,這是實學;所學非所用,那就是玄學,沒用處。我們今天學了,如果不能落實到生活上,那有什麼用處?學了之後,改變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見解,改變我們的行為,你就真正得到利益。

  學佛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數的人觀念錯誤了,認為什麼?佛叫我學,我是為他學的,天天念經是念給佛菩薩聽的,與自己思想行為毫不相關。佛教我念經我天天念,他就歡喜了,錯了,大錯特錯!就跟小朋友上學念書一樣,父母逼迫他上學念書,他認為什麼?上學的事情是為他父母,書念好了,考試及格了,父母歡喜,交代了,與自己不相干。多少學佛人有這個錯誤觀念。

  佛菩薩早已經圓成佛道,你學佛跟他有什麼關係,沒關係。他教你學佛是希望你快快成佛,說老實話你成佛對他沒好處,你不成佛對他沒壞處。為什麼這麼說?在佛的境界裡面,根本就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佛心平等,佛心清淨,確實沒有一絲毫染著。你有成就了,佛感覺得很高興很榮耀;你沒有成就,佛很懊惱,那佛是凡夫,佛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哪有這種佛?

  如來在九法界示現,在我們人間示現,你修行有成就,他讚歎你很高興,那是應化,那是教學,那是勉勵的,他自己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這是什麼?是你的訊息給他,他自然的一個反應,法爾如是,這也是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對我們初學人來說,我們在沒有見性之前,真的算是小學生,一定要老師時時刻刻叮嚀照顧,這是大慈大悲。這裡頭的意思很深很深,如果不是很冷靜很細心的思惟觀察,你一點都感覺不到,你感覺到之後你才知恩,你才曉得報恩。

  現在這個社會上許多人忘恩負義,你不能責怪他,為什麼?他不懂。知恩報恩是性德,他現在迷失了自性,所以才忘恩負義。他要把煩惱習氣斷掉,性德現前了,他怎麼會不報恩,沒這個道理!古人說「食人之食,常思忠人之事;居人之居,須知感人之恩」,我們佛門裡頭「食存五觀」,還不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我們每天不能缺少的,我們吃的東西從哪兒來的?誰給你?我們居住的房子是什麼人給你的?你要常常能想到,人家給我吃的,我要忠於人的事,他希望我做什麼我要做到;住人家的房子要知道感恩。光明面!現在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