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梵網經  (第三十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30

  一百零八面,請看經文,就是第二行起:

  【是座中有一菩薩。名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座而立。白盧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名相。其一一義中。未可解了。惟願說之。惟願說之。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如來百觀品中已明。】

  這是經文,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前面盧舍那佛為千百億化身佛,說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些名相就是我們前面所讀過的,再前面佛都是略說,就是『略開』。裡面甚深的義趣沒說出來,只說了個名詞,裡面的含義、裡面的道理沒顯示出來,所以說『未可解了』。這是華光王菩薩代我們啟請,希望佛能說得更詳細一點、更明白一點,對我們修學才能有幫助。所以前面這個略說我們要是沒聽到,或者是聽得不甚明瞭,沒關係,從這以後要細說,比前面要詳細得多。在我們這個本子一直到第二卷的終了,就是一半,要細說前面所講的「三十心十地」,希望我們要特別的留意,要多多的努力。

  這個經與註解都非常的殊勝,實實在在能夠幫助我們開悟。它後一卷,我們這個本子是四卷,後一卷就是後兩卷是講戒,那就講修行,修行之前先要來心理建設,前面兩卷就是心理建設。有了健全的心理然後才有健全的行為,如果沒有健全的心理那個行為怎麼學也學不像。由此可知,佛法通常所講修行次第是信、解、行、證,這個次序不能夠顛倒,不能夠錯亂。如果要不解義就是盲修瞎練,盲修瞎練要是不認真,沒事情,敷衍、敷衍沒有什麼問題,盲修瞎練要認真就會出亂子,所謂是魔障,出障礙,所以正知正見是第一要緊的事情。心理建設培養我們正知正見,在梵網會上華光菩薩他也是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所以代我們來啟請,佛為他說就是為我們說。現在我們看註解。

  「此一節文」,就是前面我們所念的這四行經文。「總承前義而來」,前面是略說,把三十心十地都說完了,略說說完了。「自從是時,釋迦身放慧光,人天生疑,玄通光主,放光聚眾,請問光相,釋迦擎眾,至舍那所,代前二問,請決其疑,舍那領答,從凡至聖,即以心地為因,當成佛果」。這一段完全是敘述這個經一開端到前一次所講的,敘說這個因緣,我們明瞭那就是從初發心到圓滿成佛,到如來地。這裡面八個字我們要牢牢的記住,就是「心地為因,當成佛果」。你要想成佛要修心,修行是幫助修心,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你說守戒,戒是什麼?戒是幫助你得定的。你看定就是修行,定是修心的第一個層次,而修心到圓滿第二個層次是智慧,那是真心。

  古德常說聽教(就是聽經或者是聽開示、聽教誨)要在消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識是八識、八心王,智就是四智,悟的時候叫四智,迷的時候叫八識,所以識是心,智還是心;智是明心,識是暗心,明暗而已;智是覺悟的心,識是迷惑的心,心就是一個。心裡頭有沒有迷悟?沒有,迷悟在人!心哪有迷悟?所以心沒有迷悟,我們叫八識、叫四智其實是一樁事情,只轉名言事不轉,不轉事,事是一個,只換名詞而已。譬如我迷惑顛倒的時候叫凡夫,我現在大徹大悟,換個名字叫菩薩,有沒有換人?沒換。凡夫是這個身,作了菩薩還是這個身,迷悟不同,換個名稱而已。

  由此可知,迷是心地,悟也是心地。千經萬論,這個《梵網經》是總綱領,千經萬論都是發明心地,以這部經最簡單、最扼要。因為它簡單扼要,所以每一個字、每一個句裡面都含著有無量義。所以我在前面告訴諸位,這個經就是《大方廣佛嚴經》的濃縮,《大方廣佛華嚴經》把它一濃縮一歸納,就變成了兩卷,它要一放開、一展開就是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沒有兩樣。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原理,就是用這樣的心來念佛,這個佛號就不可思議,聲聲與法界相應,聲聲與大方廣相應。你一口氣不能把《華嚴經》念完,一口氣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全部的《華嚴經》,就是全部的《法華經》,妙,太妙了!不僅是如此,就是全部的《大藏經》,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你看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包括了,真正不可思議。幾個人曉得這樁事情?這才叫大圓滿!

  這個心地法門,無論在理上講、在事上講都是總綱領,是根本法門。中國禪宗所提倡的從根本修,這是根本,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不管是在家、出家,你學佛要不要修戒?修戒梵網戒是根本。佛法的興衰說實在的話關係在三皈,守戒就是皈戒,皈戒如法,佛法必定興盛,皈戒不如法,佛教一定衰滅,這個關係太大太大,這也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唯心造」,心地為因,當成佛果。

  「果中境界,一一發明,又恐大眾,雖聞心地為因,不知是何心地,故又廣開名相,為三十心十地」。這是前面把三十心的名詞、十地的名詞都為我們說出來。「既有如是之名,如是之相,必有如是之義」。義就是義理,名相都是屬於事,有事一定有個理在。「若不發明義趣,將使行者,莫知趣向,執相迷心,執事迷理」。怕的就是怕這個毛病,這就是這一段文字的由來,華光菩薩為什麼會提這個問題?把這個原委說出來了,最怕的執相迷心,執事迷理,這是凡夫。如果修行人這個執著要不打破,這個障礙要不能夠排除,永遠不能成無上道;不但不能成道,怕的是對於這個經論都會曲解了。《開經偈》裡面所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一句話相當不容易,幾個人能解真實義?

  真實義是一個,真實義能通一切義,這是我們在前幾次講席當中都透露過,即是到處處圓通,處處皆通,處處皆圓,這得真實義!正是古德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在別人都是障礙,到他這裡障礙都沒有了,全都融化了,這是智慧。祕訣在哪裡?沒有執著。有執著就不通、就不圓了,沒有執著都是通的、都是圓的。說法無所不圓,聞法亦如是,見一切法亦復如是,接觸一切法也如是,法法圓融,沒有障礙。為什麼沒有障礙?因為本來沒有障礙!一切法本來沒有障礙,這不是說有什麼方法能達到,不是的,本來沒有障礙,清涼所講的「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是本來就無礙,可見得所有的障礙都是我們現在心理上的病態。

  心有病了就有障礙,心要沒有病障礙就沒有。心有障礙身就有障礙,六根就有障礙,外面六塵也有障礙,十法界有障礙,沒有一樣不障礙。如果心裡沒有病,心沒有障礙,身沒有障礙,外面境界也沒有障礙。心之病就是迷、就是執,執著、迷這是病,破執、破迷這是藥,那是佛法。迷、執破了藥也不要了,病好了還要藥幹什麼?佛法也沒有了,所以佛法是方便法不是真實法。給你說這個話用意就是叫你不要迷執佛法,佛法也不迷執,才能法法圓融,才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就叫做一真法界,在淨土裡面叫實報莊嚴土,叫常寂光淨土。可是一切眾生哪有不迷的?哪有不執著的?迷執不容易捨掉,所以華光菩薩不能不啟請,這個問題必得要解決,所以底下就講了。

  「故華光王菩薩,請解其義」。請是請求,請求佛把這個義理為我們說出來。「正謂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也」。就是這麼個道理。涅槃心就是根本智,差別智就是後得智。根本智容易明瞭,就是清淨心,所以本來無一物,本體!本來無一物,為什麼會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這很難懂,這個太複雜了。本來無一物怎麼會變出這麼多東西出來,這個難解!這屬於菩薩的道種智。涅槃心是阿羅漢的一切智,一切智容易曉,本體容易明瞭,現相不容易。有很多同修問過這個問題,我常常是用四個字給他說明,叫他自己去參去,那就是大經上所講的「心現識變」。這四個字可以說把這些問題總答盡了,而且答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經中常說的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心現,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那就是諸法實相,太清楚、太明白了,可是沒入這個境界聽了之後還是不會懂,這就講差別智難明。

  「是座中有一菩薩者,即上千佛座中之果位菩薩也」。下面要為我們介紹這一位代我們啟請的人,就是『華光王大智明菩薩』,他是一位果位的菩薩,什麼叫果位?果是對因說的,從初信到等覺在菩薩地位上來講有因、有果,菩薩到了頭就是果,果位菩薩什麼?等覺菩薩。十地還是在因位,如果以一般來說就是從初信到法雲地都叫做因位,等覺是果位,因為菩薩只到等覺,等覺到了頭,等覺再上去成佛了,那不叫菩薩,所以果位的菩薩稱等覺。等覺菩薩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是同樣的地位,這都是果位的菩薩,他的名號叫華光王大智明。

  「前云玄通華光主,此云華光王大智明」。前面我們看到一位菩薩也是代我們啟請,在這個大會裡面提出問題,那一位菩薩叫玄通華光主;現在我們又見一位菩薩,繼續代我們追根究柢,向盧舍那佛提出疑問,這位菩薩的德號華光王大智明。你看菩薩名號裡面都沒有離開華光這兩個字,華是因華,因地,代表的是因地,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華代表因,有因必有果。光代表智慧。

  「正顯此心地戒法門,非具大智慧者,不能通問」。兩位菩薩的德號裡面都有華光這兩個字的字樣,正是顯示心地戒法門。心地戒法門,「心地」是本經的上卷,「戒法」是本經的下卷,剛才講了一個是修心,一個是修身,或者我們講修行,修行比修身的範圍要廣大,也正是儒家所講誠意、正心、修身。上一卷心地就是講的誠意、正心,下一卷的戒法就是修身。修身就是一個修行,要靠智慧,沒有大智慧不行,沒有大智慧不能通達,你也提不出問題出來,你要通達、曉了才能夠提出問題。所以這兩位菩薩名號裡面有華有光,代表這個意思。

  「所以斷惑證真,必以智慧為首故也」。這個問題到後面還要詳細的來討論,我們講要斷惑,如何來斷見思煩惱?如何來破根本無明?要智慧。佛法的修學自始至終他的目標都是智慧,所以戒是定的手段,定是慧的手段,慧才是目標。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慧開了才能夠斷惑證真。定的能力伏惑,所以像阿羅漢九次第定,我們也稱滅盡定,其實那個滅盡的功力還是在伏,伏為什麼叫滅?它再不會起現行,等於滅了,煩惱伏住了永遠不會起現行,保證不會起現行,等於滅了!智慧一現前把那個煩惱馬上一轉變,變成菩提,把它轉變了,煩惱跟菩提是一樁事情。所以迷了就把菩提轉變成煩惱,覺悟了把煩惱又轉變成菩提,是一樁事情,也是換名詞不換事。事實上既無煩惱亦無菩提,煩惱、菩提都是自心變現之物,與外面境界於理不相干,真的於事於理都不相干,是我們妄識識變的。唯識所變,識變境界,所以要斷惑證真,必以智慧為首。

  「從座而立」,這是講請法的儀式。「身業之誠,白盧舍那佛言,口業之誠,身口如如,心契實相,則意業之誠也」。請法一定要具足三業誠敬,才能夠得法益,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印光大師當年教人,佛法當中「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的利益」。如果我們對佛、對菩薩或者對善知識誠敬的心失掉了,那就得不到利益。由此可知,是否能得到利益,關鍵在自己不在佛菩薩、不在外境,關鍵在自己。正因為事實如此,所以《華嚴經》裡面顯示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除自己之外盡是善知識。他為什麼都是善知識?因為他具足誠敬之心,他具足一顆圓滿誠敬之心,所以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統統是善知識。善財見到了,大地眾生齊成佛道,統統成佛,我們為什麼見不到?我們這個誠敬之心起不來,或者對某人有,對另外人就沒有,不能夠平等、清淨、普遍的湧現,這是我們不及善財的地方,也是我們自己一生不能圓成佛道的障礙。所以這個經怎麼能不讀!這個註子怎麼能夠不參究!

  再繼續往下面看「佛上略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四十法門名相」。前面我們讀過,寂光大師也在註子裡面略說過,註解裡都略略的介紹過。「名相雖多,以相求之,則名相又為略,故云略開」,只是把這三賢菩薩與十地菩薩用心的名稱說了出來,只說了名稱。「名相且略,其義尚廣」,每一個名詞裡面含著有很深很深的義理,宗趣這是佛尚未說,我們不能夠明瞭。

  「其中一一義趣,修斷觀智,未曾解了,必請詳明,故曰惟願說之,惟願說之,重敘請意,以表翹誠之至也」。這一段是說明菩薩提出這個問題請教的意思,一個名詞裡面包括有無盡的義趣,一一義趣裡面有修斷觀智,修是修行的方法,斷是講它的效果,就是斷惑證真。其實那個真沒得證的,斷了惑就是證,如果說斷了惑還要求一個證真,那個證真又變成惑了,那個事情就麻煩了。妄沒有了真也沒有了,真妄是對待的、是相對的,那叫純真無妄,因為有妄所以才建立一個真,叫你理解妄。妄沒有了還有個真,真又變成妄了,那個麻煩又大了,所以才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妄都不能存在,兩邊要掃得乾乾淨淨,所以要斷。

  觀是方法,智是結果,修觀斷惑智顯就成就了。智就是結果,惑斷掉了之後智就透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轉八識成四智,這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如果我們不了解當然渴望著要明瞭,菩薩大慈大悲,等覺菩薩那還有什麼話說,他當然知道,他這一問,代我們初學菩薩問的,問得非常懇切,所以有兩句重複的『惟願說之,惟願說之』,這是表示至誠懇切到了極處!

  「言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者」。這是這一段末後的一句,在此地大師為我們說明。「此請正觀,乃起方便觀行,以期佛果故也」。『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這是正知,所以叫正觀。正觀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古人所謂此處用不得力,這是講純真無妄。我們現在講的《彌陀經疏鈔演義》,這一開端蓮池大師就把這個經所依的原理跟我們說出來,使我們相信這部經它是有極高深的理論、基礎做依據的。所以這一部經文字字句句都含攝法界,也就是法界真正是不可思議!但是若不有方便觀行,就無法契入;換句話說,這個真實的境界你無法體會。佛度一切眾生統依方便法,方便觀行,這樣才能夠到達如來的果地。

  「妙極即妙覺果海」。這就是修學人,所謂菩薩、覺悟的人他所希望證得的。妙覺果海是如來果地上的名稱,他希望證得的,也是我們每一位學佛同修所希求的。「金剛即堅利之智」。諸位都讀過《金剛經》,都看過《金剛經》的註解,這個金剛就是指的金剛般若。「若至果海,非金剛智不能」。要有這樣的大智慧,沒有金剛般若的智慧,沒有辦法成就無上佛果。無上佛果是圓教的佛果,因為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別教的佛他有上,上面還有,只有圓教的佛上面沒有了,無上佛果!譬如說別教的佛只等於圓教二行位的菩薩,三行就比他高,他有上!無上佛果是的指圓教,我們要想證得無上佛果,沒有金剛智慧不行。

  我們要問金剛智慧在什麼地方顯現?跟諸位說你這一生當中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金剛智。沒有金剛智他沒辦法選擇這個法門,他對這個法門有懷疑,他不肯受持。這要金剛智慧才會選擇這個法門,才會深信不疑,不為一切境緣所動搖,一生成就無上道。這一種智慧不是容易得來的,所以在中國你看無論哪一個宗派祖師大德,絕大多數都是求生淨土,除非他有特別因緣,若無特別因緣無不是以淨土為依歸的,這確確實實是具足大智慧,具足金剛智!

  「此智一起,諸物不能壞」。這個智慧要是生起來了,一切的邪知邪見不能動搖他。「而能壞諸物」,它能夠圓融一切法,一切法到它面前不能夠轉變它,它能夠轉變一切法。「一切雜染,諸惡種子,斷盡無餘,故云妙極金剛」。一切法到它那裡都圓融了,到它那裡都化解了,所以說它能破一切法,一切法不能破它。「此智具足一切功德,故云寶藏」。功德就是三學三慧。一切是說人天、二乘、權教、實教,藏通別圓每一個地位菩薩的功德他統統具足,這叫寶藏。這個東西是什麼?在《彌陀經》裡面就是一心,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妙極金剛寶藏,不是別的東西,就是一心,一不能破,二就能破,一沒法子破。「能為一切堅聖修斷方便」。這是講出它的方便法,換句話說,這是最根本、最堅固的智慧,這個智慧裡面含有一切的功德,就是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所有的三學、三慧、三資糧無不具足。這一切賢位是三賢,聖位是十聖。所以他才能夠用這個妙極金剛寶藏來修學,來斷惑證真,來作為他觀智的根本。觀就是觀照,在一切法裡面觀照的根本,用什麼來觀照?用金剛般若智慧來觀照!

  「故云一切智門」。此地所說的一切智不是三種智裡面的一切智,而是一切種智的略稱。這個一切智是一切種智,如來果地上的智慧,是一切種智的門徑。我們中國人最喜愛的一部經典就是《金剛經》,禪宗五祖以後大力的提倡,所以《金剛經》真是家戶喻曉,沒有人不念《金剛經》。雖念《金剛經》不開金剛慧,那也是枉然,為什麼?遇到事情還是迷惑顛倒,他不開金剛慧,自己的煩惱、痛苦,這個妙極金剛寶藏不能解除、不能幫助,真叫冤枉。那就是說明你在境界裡面不會觀照,毛病在此地。如果你會觀照,馬上就起作用,換句話說,就能夠破迷開悟,就能夠斷惑證真。所以古德是極力提倡。

  念佛,這一句佛號也具足了妙極金剛寶藏,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裡有,圓圓滿滿一點都不缺,你要以為這一句佛號裡面沒有妙極金剛寶藏,這一句佛號怎麼能成無上道?要懂這個道理,這一句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裡頭一法不缺,無有一法不含攝在其中,真是妙極!這是我們修淨土的人一定要認識,要能夠體會得到。真能認清楚,能體會到,實在不容易,正是經裡面所講的善根、福德、因緣三者具足,你才能夠發現這一句阿彌陀佛有這樣妙,這樣的不可思議。真正是十方諸佛一切法裡面的祕密法,被你發現了,這要不是善根、福德、因緣非常非常深厚的人,你怎麼會發現?無不是當面錯過,諸位要曉得我們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是當面錯過沒發現,這一生當中發現了,這一發現了就修學,這一修學就成就。再看底下問。

  「如來下引證,以明此處文義,在大部內,如來百觀品中,已更詳明矣」。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是略提了一提,為什麼?《梵網經》並不是完整的譯本,這兩卷只是《梵網經》裡面的一品,這在前面都介紹過了,很可惜就是全經沒有翻譯過來,我們中文的本子只有這一品兩卷,上下兩卷,「菩薩心地品」。所以在全經裡面有詳細的說明,在「如來百觀品」中有詳細的說明,雖然全經沒譯過來,但是我們在其他大經大論裡面也能夠明白這個意思。這是把這一段啟請的因緣說出來了。向下就是盧舍那佛要為他解釋,要為他解答,前面這一段是科判。「舍那酬釋」,酬是應酬,前面有問,此地當然要為他解答。文裡面一共有四大段,第一是解釋十住義,第二解釋十行義,第三是十迴向義,第四是十地義,這是四個大段。底下再說第一個大段,「初釋十住義」,這裡頭分兩個中段,初總標牒問,二別解義。請看經文:

  【爾時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云何義者。發趣中。】

  這一段是經文。華光王菩薩啟請,佛解答的時候沒有說華光王,而一開端就說『千佛諦聽』,此地「千佛」當然包括了華光王菩薩,千佛是化身佛,盧舍那佛是報身佛,這個經是報身佛為化身佛說的,叫著千佛諦聽。從初住到等覺可以說全是盧舍那的化身,或者說毘盧遮那的化身。註子裡面「此牒大智明菩薩,請釋其義,誡聽許說」。誡是教誡,教他要仔細的聽,諦聽就是仔細的聽,允許他的啟請,為他詳細說明。「十住進修地位,觀行之義」。所以向下這個經文非常非常重要,前面略說,沒有聽到沒什麼關係,或者是沒聽清楚也沒關係,底下就重要了,非常非常的重要,字字句句包括註解,與我們修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它能夠幫助我們成就,能夠幫助我們這一句佛號,使我們這句佛號確確實實有力量斷惑證真,確實有這個力量伏斷見思,往生極樂,真有這個力量。

  下面第二段「別解其義」,這裡面就有十段,就是十住位,從初住到十住。這一段是初住。「釋捨心位」。諸位要看清楚學佛從哪裡學起?從放下學起,要從捨學起,捨心。我們現前這個大病就是放不下,捨不掉、捨不得。不肯捨當然就不得,你要想得無上道,一定要捨。好,我們把這個文念下去,這個文是很簡單,不長,意思深長:

  【若佛子。一切捨。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為諸物一切捨。】

  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這是第一段。這段文分兩段,後面是一段,首先教給我們要『捨』,後面跟我們說明為什麼要捨,最後告訴我們捨了之後你得的有什麼好處。我們再看底下他為什麼教我們要捨。

  【無為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主者。造作我見。十二因緣無合無散無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陰。一切一合相。無我我所。相。】

  就是無我無我所,底下有個相,就是無我相無我所相。

  【假成諸法。若內一切法。外一切法。不捨不受。菩薩爾時名如假會。觀現前故。捨心入空三昧。】

  末後一句就說明你放下的利益。這段文念過去了,意思非常非常的深,都在大師註解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今天時間雖然還有五分鐘,但是這是一個大段落,我們要講也講不了幾句,我想我們就到此地好了。下一次我們就從「捨心位」來開始研究,這是入到這部經裡面最重要的部分。同修們也要把這個好的機會就是難得的因緣,要為你們的親戚朋友介紹,希望他們來聽這個經,因為機會非常的難得。講《梵網經》的機會不多,這個機緣非常非常的殊勝,錯過了不容易得到。你介紹,你的責任就盡到了,他來不來是他的善根福德因緣夠不夠,那是他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你已經對得起他了。他將來說這個因緣錯過了,我不能怪你,當年你替我介紹,我自己沒福報沒去。我們自己要對得起人,就是普遍的為大眾介紹。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