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梵網經  (第二十六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6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面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

  【十體性入佛界地。】

  這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法雲地,法雲地的菩薩,這個菩薩已經是入佛的境界,於十方世界顯示出大法如雲,遍覆一切眾生取這個意思,這兩種集合起來看,意思非常的明顯。

  「此菩薩以獲一切種智,得入金剛三昧,其大慧空空復空如虛空性,具足十功德品,復有不可說奇妙法門,奇妙三昧門,陀羅尼門,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惟佛佛無量身心口意,可盡其源故」。這是在此地跟我們略略的解釋法雲地的菩薩證得一切種智。我們曉得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法雲地以前有菩薩相似的如來果地上的一切種智,為什麼偏偏說法雲地才證得?我們過去讀過《仁王經》,《仁王經》裡面世尊將菩薩地位分為五個階段,從這五個階段當中,我們就能夠體會到法雲地菩薩與如來果地上沒有兩樣。五忍最高的地位是寂滅忍,十地菩薩就是法雲地,第十地的菩薩所證得的是下品的寂滅忍,等覺是中品,如來果地上是上品;換句話說,這是相同的境界,比前面七地、八地、九地他們所證的是無生法忍還要高一級。從這個地方很明顯的能夠看得出他的智慧跟如來果地上確實沒有兩樣。

  「得入金剛三昧」,金剛在此地是比喻,像《般若經》裡面所舉的例子,金剛具足堅固、鋒利、光明,具足這三個意思,所以經典裡面常常拿它來比喻般若智慧,他所得的這個正受是絕對真實,堅固不壞。「其大慧空空復空如虛空性」,同學當中常常討論到開智慧,真智慧要怎樣才能夠開?一定要空,空空復空,連空空都要空掉,真正是一塵不染,如果你還有個空你就著了空,那不行。諸位曉得凡夫著有,把什麼事情都當真認為是有,心裡面有這個,有那個,千頭萬緒,著有的病不能解脫、不能自在;二乘人著空,高級凡夫要著空,四空天就著空,阿羅漢、辟支佛都著了空,所以不能見性,不能開智慧。由此可知,智慧是怎麼開的?執著空有的那個執著打破,智慧就開了。所以這個地方這是大三空三昧,忍我空,法我空,空亦空,空也不執著,所以底下用個比喻說如虛空性。性是講體性,虛空什麼都沒有,這是虛空的性質,以這個來形容法雲地菩薩的空慧。

  「具足十功德品」。十在此地是表法的,代表圓滿,無量無邊的功德統統圓滿了,怎麼圓滿的?大三空三昧獲得圓滿的。「復有不可說奇妙法門」,這就是不思議的神變。這個境界《華嚴經》裡說得非常詳細,所以如果要想真正認識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的確《華嚴經》是最理想的一部經典。只要能夠細讀《華嚴》,一切法的真相就會了解,十地以上的神變跟如來果地上沒有兩樣。奇妙三昧門,三昧是受用;陀羅尼門,陀羅尼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我們一般也把它翻作咒,咒有這個意思。其實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大總持法門,因為這一句佛號無所不包!

  這一種境界「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下地是講九地以下的菩薩,凡夫包括有內凡、外凡;外凡是六道凡夫,內凡小乘、聲聞、緣覺、權教菩薩,沒見性,沒有法子去推想。我們想菩薩的境界那怎麼能想得到?菩薩境界不是我們心意識能達得到的,所以如果是想菩薩的境界那都在打妄想,這個精神浪費了,還是要把這個時間拿來念佛的好,專求一心不亂,其實得一心這個境界自然就現前。

  「惟佛佛無量身心口意,可盡其源」。這是講法雲地的菩薩他的境界,誰知道?佛知道,佛佛道同,佛佛有無量的身口意,這裡面有兩個字叫我們很難體會,無量身心口意,這個話不好懂,這是事實。從這一句我們在經論裡面讀過許多佛菩薩的名字,讀過許多佛菩薩的國土,佛菩薩教化眾生等等,個個不同。在諸佛當中,我們在《彌陀經》裡面看得非常明顯,十方諸佛對於阿彌陀佛特別讚歎,為什麼?我們要想這個道理,為什麼諸佛偏讚西方?譬如說我們今天同在因地,同是凡夫,我們都發無上菩提心,大家都發成佛的心,大家都發成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這相同!我們也發了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其實念別人做的文章,不是自己的意思。眾生無邊誓願度,在念的時候清清楚楚,也好像有這個心,可是念完之後隔壁一個眾生看了就討厭,才不度他。那怎麼行?不是自己的心願!念的是別人的口號,不是自家的。換句話說,每個人發的願有大小淺深偏圓不相等。那些諸佛在因地跟我們一樣,其中有一個他的願特別大,圓滿而且真實,我們大家都成佛了,他的法緣殊勝,那只好讚歎他了,就是這麼個道理。

  佛要度無量無邊眾生就得要分無量無邊身,他這個分身有心無心?跟諸位說無心的。無心為什麼會分身?眾生有感,佛自然應心,感應道交。用什麼樣的心去感?跟諸位說用至誠清淨心去感,因為佛他不是妄心他是真心,真心與真心就起感應道交。我們今天求佛佛不應,原因在哪裡?我們用妄心,妄心與真心不能起感應道交,哪怕是極短的時間。所謂一念相應,一剎那之間這個心意很誠、很清淨,沒有妄念,這一剎那就有感應,正像我們在《彌陀經》裡念的,蕅益大師講的「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就是這麼個道理,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所以本經毘盧遮那佛說他是以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就是無量身口意,所以他才曉得法雲地菩薩的境界。學佛,我在《華嚴經》上也跟諸位提過,我們看過去、現在,未來的不說,未來沒看到,過去那些諸佛菩薩、現在的諸佛菩薩他們有一個特點,我們讀經的時候要留意,要會發現,他的特點就是什麼?他在沒成佛的時候聽經,成了佛之後講經;換句話說,從來沒離開經典。再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古來這些祖師大德也是如此,他在沒開悟的時候做學生,天天跟著老師聽經、學習,開悟了,畢業了,他處處講經。所以在做菩薩的時候跟著諸佛天天聞法,成了佛之後天天弘法,沒有說菩薩有一天不聽經的,沒有說哪一尊佛有一天不講經的,沒有,這是給我們很大很大的啟示!

  如來家業是什麼(就是如來家的事業是什麼)?就是教學,不是教就是學,不是學就是教,如來家的事業如是。不能夠教不能圓滿後得智,不肯學也不能圓滿後得智,後得智是從教學裡頭完成的,根本智是從禪定裡面得來的,後得智是從教學裡面圓滿的,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如果依照《華嚴經》十波羅蜜來說,般若波羅蜜從禪定當中得來的,根本智!可是後面方便、願、力、智這四種波羅蜜都是從教學當中得來的,才能夠成就圓滿,才能夠徹法底源,才能夠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自此十地圓滿」,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等入如來妙覺果海,此地菩薩功德,於六輪中,以琉璃寶輪對位」。這是總結十地這一段,講到這個地方從初地講到十地,講圓滿了,地上菩薩是真正的同生性,因為本經是別教一乘,因此此地有個「等」字。等是平等,等於入如來妙覺果海。這些菩薩,這個此就是指前面十地他們的功德,同樣也是用《瓔珞經》上六輪來對位,這個六輪做一個比喻,他是屬於什麼?好像是琉璃寶輪,在一切寶輪裡面最殊勝的,琉璃寶。

  「以琉璃寶,出須彌山,一切眾寶,皆不能壞」。這是說在一切寶裡面它是最堅固的。琉璃是個透明體,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寶石裡面是鑽石,這是最堅固的,它能破壞其他一切物,一切物不能破壞它,經中的琉璃寶就類似我們世間的鑽石。這個寶出在須彌山,所以經上舉它來配這個十地菩薩的地位,用它來做比喻。「此十地菩薩,所證真實,不為外魔之所動壞,故以琉璃寶輪對十地位」。這是解釋為什麼用琉璃寶輪來對位,菩薩所證有琉璃寶堅實的意思,他所證的真實,真實就是明心見性,他證得真性,他證得法身,從此以後內外魔都不能夠動他,都不能夠破壞他。內魔是五陰、煩惱、死魔,外魔是天魔,外面的境界,這都不能動。

  「此十聖地,觀行斷證,初地斷上品惑,證下品智,自二地至七地,斷中品惑,證中品智,從八地至十地等,斷下品惑,證上品智」。這個到後面還會詳細的來說明,這幾句是講斷證的功夫。此地所講的惑是講的根本無明,無明在《華嚴》裡面所講的四十一品,這個上、中、下就是將四十一品把它分為三類。

  初地他所斷的無明裡面是最粗的,最粗、最顯著的所以叫上品惑,先斷這個,斷了之後他智慧現前,智慧雖然現前不太大。但是諸位要曉得這雖然是下品智,他是真智慧,這個智慧是從真如本性生的不是心意識的。心意識裡面的智慧叫世智辯聰,包括天人的智慧,大梵天人、摩醯首羅天的智慧都是世智辯聰,他是從意識裡面生的。阿羅漢的智慧也是從意識生的,權教菩薩的智慧還是從意識生的,沒見性,見了性這個智慧真正智慧,這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現前。這個境界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說就是初得理一心不亂。在二地到七地這就逐漸、逐漸無明愈破愈多,智慧也愈來愈增長了,斷中品惑,證中品智。八地到十地,八地叫不動地,這個時候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破微細的根本無明,所以說是斷下品惑,證上品智,證得圓滿究竟的大圓鏡智。

  「此即轉前五識相應心品,成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相應心品,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相應心品,成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相應心品,成大圓鏡智」。這一段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雖然我們現在地位還沒證到地上菩薩,這種理論、境界我們一定要曉得。轉八識成四智,佛在經論裡面給我們講得非常明白,從哪裡下手?要從因上下手,六七因地轉,五八是果上轉,所以從五、從八要開始轉那是無法下手,決定做不到的。

  轉識成智從哪裡開始?從第六、第七,怎麼個轉法?首先要了解八識的性質,在此地當然不能細說,細說那要相當長的時間。這裡面涉及到很深很深的道理,可是這些理能理解當然是很好,不能理解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自自然然能轉。如果要想多知道一些,《相宗綱要》是非常好的一部書,我們不是專門學法相的、學唯識的,有這一部就夠了。簡單的講第六意識的性質是分別,第七意識執著,人我執,法我執都是它,曉得它的性質,我們在修學當中就有法子下手。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那就不用第六識,我眼見色不是不見,見得清清楚楚,不分別,你果然不分別見色,那就是用的妙觀察智。妙觀察智在哪裡?離開分別心,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就是妙觀察智。我在一切法裡都不執著,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是平等性智,這是我們應當要訓練自己。什麼叫智?外面一切了了分明這是智,怎麼叫妙觀?不分別。不分別而樣樣都清楚,這是妙觀察;不執著,樣樣都清楚這是平等性,一有執著就不平等,這個事情麻煩了。像你們今天問的問題:大家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東方藥師佛不是很寂寞了?這就是執著。你還執著有東方、西方,一執著就不平等,如果不用執著去看平等性智,十方世界統統是平等的,真正轉識成智,娑婆世界跟西方極樂世界無二無別,沒有兩樣!

  六七轉了,前五識當然就轉了。前五識是辦事的,眼能見色,耳能聞聲,因為心不迷,你做的事情就不會錯,就沒有過失,心迷了前五識辦事才有過失,才造業。業是怎麼造成的?業是唯識所變,就是第六識、第七識變的,把你一切造作的行為變成善業,善心就變善業,惡心就變惡業,你沒有心造一切事,那不得已說的淨業,實際上你淨業也沒有。這是唯識所變,唯心所現。唯心所現的決定平等,這一真法界,唯識所變的變成十法界。其實諸位曉得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是我們要深深去想,細細的去思量、去體會這個意思,而後你才明白本經的真實義。

  本經是大乘經,圓頓菩薩所修的,所謂是論心不論事!心是什麼?是智慧、是妙觀察、是平等性,所以他的事是什麼?事是成所作智,成是成就,一切所作所為的統統變成智慧,如果我們要用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我們所作所為統統變成了業障。我們願消三障諸煩惱,其實是怎麼樣?天天在增長三障諸煩惱,天天增長怎麼能消得掉?消不掉!這是真實話。你有第六識的分別,有第七識的執著,你還能消得掉煩惱嗎?消不掉的!因為什麼?他本來這個事情就是這兩個識在那裡變,把它變成了業障,變成了煩惱,如果一轉這兩種識,把你一切所作所為統統變成智慧,唯識所變,它在那邊變,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真正把道理搞清楚了,利害搞明白了,什麼對我們有利?什麼對我們有害?用第六、第七識決定有害,轉第六、七識決定有利,這個利益是真實的,是究竟的,是無能動壞的。由此可知,修心戒的重要!這樣說事的戒要不要修?事戒要修,為什麼要修事戒?修事戒是大慈大悲,勸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因為一切眾生他用識,用識這個識要是惡變的境界就是惡境界,苦、太苦了,他的心念要善,他變的境界就善境界,那就好多!在這種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以諸佛菩薩還是持事相上的戒律,持律儀戒做一個榜樣給眾生看。如果佛菩薩統統持心戒不持事戒,他來教我們,你自己不持戒教我持戒,我才不幹,他不相信你,佛就不能度眾生了。佛持一切事戒是度眾生,是為眾生而持的,不是為他自己。他自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成所作智,轉識成智,心地清淨平等,心境一如!這經文裡面這些字樣我跟諸位略略解釋解釋,轉是轉變,前五識大家曉得,眼耳鼻舌身相應(就是相應的境界),與外面五塵相應的境界。品是講品類,品類繁多,無法計算的。這一轉都變成成所作智,這一種智慧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可是這都是屬於果地上轉的。

  「轉第六識相應心品,成妙觀察智」。第六是意識,意識的相應非常廣大,可以說它的能力能夠遍緣法界,盡虛空遍法界沒有它緣不到的。對外能遍緣法界,對內能緣阿賴耶識,所以它的功能非常之大。它是分別,也有執著,又善於打妄想,分別執著妄想都是它,為什麼單獨說它為分別?因為它的分別力量特別強,八識統統都有分別,都有執著,唯獨第六意識分別、妄想最強,所以它相應的範圍非常非常的廣大。我們離開了分別執著妄想,第六意識所緣的全是智慧,那就是六祖所說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是智慧,對第六意識來講是妙觀察智,對於一切事相上來說成所作智,就是前五識來講是成所作智。所以前五識為什麼會變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識變的,它就變的。我們念這一句佛號要懂得轉識成智,要曉得這個道理,用這一句佛號就把我們這個念頭轉掉了。這一句佛號皈依無量覺,分別是迷,執著是迷,妄想是迷,不是覺。覺悟的心裡面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所以要懂得轉。

  「轉第七識相應心品,成平等性智」。八識裡面只有第七識的心量非常窄小,它緣的境界不廣,它那個執著,執著我,執著法,這兩種執著非常的堅固,真是牢不可破!所以造成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原因就在此地,牢不可破。幾時要覺得了無我了,我們第一關就突破了,這一突破怎麼樣?出三界就有指望了,縱然這一生不能出三界,換句話說,出三界可以說你已經有期限了。像小乘須陀洹他覺悟了,破了身見。明天我們在《彌陀要解》裡面講「五濁惡世」這一句,我們要細細的來討論這個問題,因為這個關係太大了,這是屬於境界,如果對這個事情不明瞭,我們的佛號不會得利益,如果確實明瞭,你才曉得你自己生死真有把握,這個話一點不假,確實有把握,正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指日可待!充滿了信心,境界不知道不行。

  第七識它所緣的境界不大,但是什麼?它非常的堅固。第六意識裡面緣的境界很大,它執著很薄弱,它有執著,執著的力量相當脆弱,不像第七識;第七識緣的小,執著的力量非常堅固,牢不可破。所以破了身見,小乘見道位,破了身見縱然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決定不墮三惡道;換句話說,得到了保證,從此以後決不墮三惡道,天上人間。那也許諸位要問:天上人間不錯,那一定很舒服!舒服不一定,天上人間是一定的,因為阿羅漢有時候托缽還托不到還捱餓,那個享受是你的福報,天上人間是決定的,決不會墮惡道。你的福報大小是另外一樁事情,那是另當別論,不能夠合在一起說。你修的福多那你就享福,你修的福少那你就吃苦頭,天上人間都要吃苦頭。

  可是如果破了身見,你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決定沒有問題,這在功夫成片裡面是上品,到這種程度,這個境界裡面往生就自在了,預知時至是必然的事。如果功夫再進一等能把思惑都斷掉,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在凡聖同居土了,到方便有餘土去了。思惑是貪瞋痴慢疑,這比前面難斷,不但對於世間法裡面沒有一絲毫的貪戀,出世間的佛法也沒有一絲毫貪戀,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沒有貪戀?決定沒有。心絕對的清淨,絕對的平等,沒有貪心了,一切逆境裡面決沒有一絲毫瞋恚的意思,世出世間什麼法沒有一絲毫懷疑。這個不痴就是一切都明達,世出世間法都明瞭、都通達,沒有懷疑。一切明瞭通達是不愚痴,當然他不懷疑,這是事一心不亂,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層就明心見性,理一心不亂了。

  所以用功是在轉六、七識,六、七識轉了之後阿賴耶自然轉成大圓鏡,阿賴耶裡頭無始劫以來一些善惡種子,那個善惡種子遇到緣是要起果報的,現在怎麼樣?那些善惡種子都變成智慧的種子,變成了度化眾生的種子。諸位想想,如果你沒有地獄的種子,你怎麼能到地獄去度眾生?凡夫這個地獄種子遇到緣起現行,要到地獄去受果報,菩薩這個地獄種子,他種子變成智慧,他就以這個智慧,他以這個因緣到地獄去度眾生。你看看不一樣!一個是去受果報,一個是利益無量無邊眾生,去幫助眾生去,這個完全不相同。所以菩薩在過去那個十法界的善惡業種,他就變成到十法界裡去普度眾生,轉變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曉得,種子是不會消滅的會轉變,就是轉煩惱為菩提,菩提就是自然,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豈不是叫唯識所變!迷了的時候菩提變成煩惱,悟了的時候煩惱變成菩提;換句話說,迷了的時候佛菩薩變成煩惱,悟了的時候凡夫變成佛菩薩,轉變!

  「轉第八識相應心品,成大圓鏡智」。第八識叫含藏識,它有多大?它跟法界一樣大,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阿賴耶識,所以無始劫以來一切習氣種子統統含藏在其中,六七一轉就變成大圓鏡,變成圓滿的智慧。「四智圓明,三身圓現」,到阿賴耶轉成大圓鏡智的時候,一般經論上告訴我們是第八地的菩薩,這個時候就是四智圓明了,前面講的這四種智慧圓滿放光,智慧現前了。「三身圓現」,法身、報身、應化身也圓滿的自在現前。

  「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這兩句是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裡面所講的,大圓就是大圓鏡智,無垢就是平等性智,垢是染污,染污從哪裡來?執著就是染污,不執著就沒有染污,這個要曉得。破了執著就清淨了,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無有一法不清淨。同時發就是前面講的四智圓明,三身圓現,就是這個意思。普照十方塵剎中,這一句是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弘法利生,著重這個普字,如果有分別、執著就不普了,為什麼?他有揀別。所以轉識成智之後普這個意思才有,沒有能夠轉識成智之前這個字談不上,所以他才能夠普遍以智慧、觀照、教導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以上答釋心地名相竟」,到這個地方答完了。「向下結答以勸修也」。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總結答覆的義趣。

  【是四十法門品。我先為菩薩時者。修入佛果之根源。】

  這是盧舍那佛給我們現身說法,『四十法門品』就是前面所講的三十心十地。「總舉心地軌則以勸修也。我先為菩薩時者,此舉果明因也」。因為現在他已經成佛了,他告訴我們他是怎麼樣成佛的,給我們做一個示範,給我們做一個典型;換句話說,我們如果想成佛就得學他,特別要注意到的學他的用心。善於用心,這是前面所講的。十住菩薩你看用什麼樣的心?十行他的境界地位提高了,他又是如何用心?到十迴向、到十地,境界一層比一層高,那個用心愈來愈妙。他會用心,所以他成就了。我們學佛天天在苦幹,盲修瞎練不會用心,不會用心愈修愈迷惑,愈修愈顛倒。所以一定要曉得我們的毛病在哪裡,人家修學那個巧妙地方在哪裡,這個文裡頭就有意思!

  前面這一段總舉,後面還有詳細的來說明。這不過是提個綱要而已,讓我們先對菩薩成佛的修學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同時也提起我們修學的興趣,乃至於讀誦研學這種興趣提起來了。我們感覺到這個經對我們太重要了,非學不可,能把這個提起來,所以「總舉心地軌則」。軌是軌道,成佛之道,則是法則,原理、原則,要勸修,勸我們修學。

  所以佛說,我是佛自稱,『我先為菩薩時』,他也從初發心開始。這個初發心的菩薩我們講五十一位菩薩,初信位,十信裡面的初信。過去我們講經的時候也有很多同修來問我,我們現在可不可以算初信?這要問哪一個教了,如果說藏教的初信當然可以,我們大家都是初信位,圓教的初信就不行,他的標準很高。圓教十信的初信是要把三界之內八十八品見惑斷乾淨了,才是初信位,所以圓教的初信位等於小乘的須陀洹,須陀洹要回小向大就是圓教的初信位。諸位曉得這個標準相當之高,我們也得要清楚,他作菩薩的時候,這是「舉果明因」,說明「修學入佛果之根源」。

  「舉因明果,若非勝因,不得勝果」。這兩句很重要,勝是非常非常的殊勝,佛菩薩的果報殊勝,沒有殊勝因怎麼能證殊勝之果?「若非勝果,焉顯勝因」。因就是本經所講三十心十地,這四十法門!從盧舍那佛這個報身佛顯示出菩薩因地的殊勝。「舍那自指根源,以為眾生修入榜樣」。盧舍那佛大慈大悲,本經說法的對象是千百億釋迦牟尼佛,是報身佛對應身佛所說的,給我們說明這樣殊勝的因果。

  所以我們選擇這部經實在是三寶的加持,不容易,這是道場諸位同修善根福德的感應道交,因為這個大經大論分量太多,不容易抓到綱領,抓不到綱領用功不容易得力。我們這麼多年在探究《華嚴》,這一部經是《華嚴》修行的綱要,你要說它詳細的說明,那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裡面的修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什麼樣的心?什麼樣的行?都在這兩卷裡頭,上卷講的他們用心,菩薩怎麼用心法,下卷講菩薩怎麼辦事;下卷是戒律,十重四十八輕,那是事相,我們在日常生活的事,這是日常生活用心。用心就是修菩薩道,辦事就是學菩薩行,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碰到一個善知識問:我已經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現在不曉得如何學菩薩行?如何學菩薩道?這本書上卷就是修菩薩道,下卷就是學菩薩行,你看這麼簡單的給我們提出來。

  《華嚴經》重在說理,講理論、講境界,這一部經重在講方法,而《彌陀經》重在講果報、講結果,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才是功德真正的圓滿。所以這三部經就是成佛之道,而《華嚴經》特別提出來的《四十華嚴》,這就是我們放下,捨!我們捨盡了,一切經裡頭就取這一條成佛之道,一生決定成就。所以這三樣是一樁事情,是一部經。這個經是《四十華嚴》的方法,《彌陀經》是《四十華嚴》的成就。這一個道路,這一個程序不容易得來,跟開經偈裡面所講的同樣的意思,「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