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梵網經  (第十八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8

  八十八頁第五行,末後一句開始:

  「四者捨心,周給無吝,無造無相,空法中如虛空,自他體性不可得,而無生心,常修其捨」。從這一條看起。這是「十長養心」的第四條,行位菩薩所修的是四無量心,這是四無量心裡面末後一條。捨就是布施,著重在放下,換句話說,這是著重在自利。我們講布施偏重在利他,先有自利而後才能夠利他,所以大師給我們開示的是「周給無吝」,周是周遍,給就是給予,目的就是破除自己的慳吝心。凡夫自己已經有的多半是捨不得放下,捨不得給人,尤其是自己很需要用的,給人自己就沒有了。菩薩教我們把這個慳吝心捨掉,要捨慳吝的心,必須要從世緣境界上先捨。

  如何才真正把慳吝心破除?這是一樁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世間一般人修學六度,實際上他是修了六樁事情,度了沒有?沒度。為什麼說沒度?修布施增長貪心,我為什麼要布施?聽說佛門當中捨一得萬報,如果我的布施後來沒有果報,那我布施他幹什麼?所以這是增長貪心。換句話說,這六條裡面我們說修福可以,那真是名副其實,要是修六波羅蜜那是完全錯了,與六波羅蜜統統不相應。這個捨與波羅蜜就相應,所以一定要捨得乾乾淨淨,不能有一點點著相,有一點著相那個波羅蜜就變成福報,變成三界有漏的福報。如何把福德、福報變成般若波羅蜜就在你一念之間,一念覺就是修的圓滿波羅蜜,一念迷那就是修的人天痴福,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

  所以下面告訴我們「無造無相,空法中如虛空,自他體性不可得」。這就是經論裡常講的三輪體空。造是造作,相是相狀,其實我們在修捨心的時候就是周遍給予別人,有沒有造作?有,有沒有相?也有,有為什麼說無造無相?叫你不要執著,不要著相,這樣才是真正的捨。如果我現在在修捨,我捨得很乾淨,諸位想想你那個心是不是乾淨?你心裡面還有捨就不乾淨,連這個捨也不能有,這才是真正乾淨。有能捨的自己,我能捨,有所捨之物,有接受我施捨的人,這三輪就不空了,那就是著了造作、著了相。這種修行就坐實了,那就有障礙,不是佛法,與體性不相應,何以故?因為體性不可得。

  我,我是四大五蘊和合之體,這個身沒有自性,它的自性是空寂的,所謂是當體即空,一切法也是如此,空無自性。所以在修學要能夠與體性相應,這是覺,這是清淨,與體性不相應的,那是修福,不是學佛,是修福報不是學佛。學佛與世間修福不一樣。今天許許多多學佛的人他有個錯誤的概念,把修福都當作學佛,其實學佛跟修福是兩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分辨清楚。所以末後這是勸勉我們「而無生心,常修其捨」。生心就是起念,我們平常講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把這個都統統捨掉。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怎麼樣?常修其捨,換句話說,叫常行布施。

  下面第五條講「施心」。施就是講布施,剛才說布施跟捨意思是相通的,捨偏重在自利,偏重在三輪體空,布施偏重在利他。「五者施心,普惠無惜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教導一切眾生,無心行化,達理達施,一切相現在前行」。捨心能成就我們的清淨心,施心成就我們的慈悲心,清淨心是自受用,慈悲心是他受用。前面一條「周給無吝」,這一條叫「普惠無惜」,惜是愛惜,跟吝嗇的意思差不多,普是普遍,惠就是惠施,對人有恩惠,能夠施捨,能夠布施,能夠幫助別人。我們在同樣事相上講是一樁事情,我布施目的是求自己心清淨,斷除自己的慳吝心,這就是修的捨心;目的是要幫助別人,這個心是施心。事是一樣的,捨跟施在事相上是一樣的,用心不一樣,得的果報也不一樣,一個果報是清淨心現前,一個果報是慈悲心現前,差別在此地。

  布施,就是六度裡面布施波羅蜜,此地大師給我們舉出四條。通常在一切經論裡面我們講財施、法施、無畏布施,此地這四條與通常講的三條意思是一樣的,說的言語不一樣,內容是一樣的。「身布施」,什麼叫做身布施?用我們的勞力、用我們的雙手為一切眾生服務,這是身布施,我們要用這個身體來成就種種事業,利益一切眾生,這是身布施。「口布施」是言說,是用口來幫助,就是用言語甚至於包括文字,文字是言語的符號,就是言語,以這個來利益一切眾生,這叫口施。「意施」是智慧、是願力。我們有大願、有智慧,以智慧願力貢獻與一切眾生,這叫意施。一切諸佛菩薩無一不是以身口意三業布施一切眾生,沒有吝惜,所以說不疲不厭,這三條都是屬於內財布施。

  底下一條叫「財施」,是指的外財布施,就是身外之物。身口意是自身,底下這個財就是身外之物。一切的物品統統可以布施,布施的福報無量無邊。《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布施物品很少,果報不可思議,大德沒有法子想像,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實在講布施的物多寡沒有關係,要緊的是布施的心真的是境隨心轉。他布施很少,他的心量廣大,心地誠實誠敬,以誠敬心來修這個布施,以廣大心來修布施,布施的物雖然很小,果報不可思議。假如說布施的物品很多,心量不大,換句話說,那個果報也就小。由此可知,用心是聖凡所以不同的所在。佛菩薩就是會用心,我們凡夫有佛心、有佛性,雖有不會用,如果要會用我們與諸佛菩薩又有什麼兩樣!

  學佛說老實話就是要學一個會用心,那就成功了。這個心佛有、菩薩有、我也有,心是決定一樣的沒有兩樣,他會用,我們為什麼不會用?他會用,我們當然也能夠會用,我們在佛教經論裡面要學這個。本經這上卷前半部,這個註解一共是四卷,前面兩卷就是教我們會用心,會用捨心心就清淨了,會用施心心就慈悲了,這多麼重要!真正會用心的人他真正放得下,真正得大自在。

  「法施」,是指一切開導眾生破迷開悟的施捨,都叫做法布施。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開導大眾這是法布施,歷代祖師祖祖承傳,化道不絕利益大眾,這是法布施,這是佛法。這裡面還包括了一切世間法,我知道的別人不知道,我幫助他、我教導他使他也會了,都叫做法布施。他的果報,財布施得財用自在,不但說不缺乏,得財用自在,在財用一方面他所得的果報是事事如意;法布施所得的果報是智慧增長。我們希望在財用上也能得自在,希望智慧天天增長,那是果報。希望這個果報而不曉得去修因,沒有因哪裡會結果?所以我們要想得到這殊勝的果報,要曉得修因,要以身口意三業去修財法兩種布施。沒有說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包括在法布施裡面,包括在財法之中,以這個去教導一切眾生。教是教給他,導是自己做示範,勸別人布施自己不肯布施,人家也不能相信,如果那個人真相信,那個人布施得到福慧,你自己反而墮落了。這種人不能說沒有,也有。

  「無心行化」,這個境界就高。無心是說無虛妄心,無虛妄心他用的就是真心。「達理」,達是通達,「達施」,施是事,理事無礙,事理都通達、都明瞭。這裡講的理、講的施都通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切相現在前行」,這一句是講境界,無論在因行上、在果報上,無有一法不現前。像《華嚴經》裡面所講華藏世界,《彌陀經》裡面所講的極樂世界,一切因相、緣相、果相無有一相不現前,這才得到真實的受用。我們讀這個經文後面還要細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沒有一個不是如是的修學,我們要學佛、要學菩薩,應當像他們一樣的立心、一樣的修行才能成就。

  「六者好語心」,我們看一看什麼叫做好語?「所說皆善,慈愛語言,攝化眾生,常行如心,發起善根」。由此可知,這個好語心是真正愛護一切眾生的心。這種愛不是出於感情的,是屬於理智的,是至善的。他這個慈愛語言上面特別加了一個善字,這就是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當然此地所講的是菩薩法,菩薩法一定要與體性相應,就叫做善,如果與體性不相應,那就不善。所以它是有標準的,不是以我們世間人的善惡標準為標準,因為世間善惡標準是從意識心裡面生的,它是煩惱。煩惱如何能夠談到善?就我們現前所修這個法門,好語心,這一句「阿彌陀佛」,好語;「南無觀世音菩薩」,好語。常常以這個好語去攝化一切眾生,隨時隨處勸人念佛,為人解說,說明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利益,他就能接受,他就歡喜了。

  佛法的功德利益,說實在的話真正明瞭的人不多,他要是真正明白了,人間天上的利益沒有一樁能比得上佛法。所以你看看《無量壽經》裡面講的阿彌陀佛在因地裡做大國王,釋迦牟尼佛是王子,安世高也做了半年國王,都不要、都捨掉了,去學佛。假如這個佛不比做大國王要好,他能捨掉嗎?不可能的事情,他又不是白痴,他又不是迷惑顛倒。他要是白痴、迷惑顛倒怎麼能說出這麼多經論,說出這麼多的大道理來?所以諸位要曉得一切法中,佛法是第一!依教修行,永脫生死輪迴,成無上道,在十法界當中沒有人不尊重的。一切受用自在無礙,真正要是體會通達了,沒有不肯學的。

  前幾天有一個同修告訴我,他不知道是聽什麼人說的。有一個人談到(大概也是個很有名氣的人),說風水輪流轉,佛法在東方現在是衰了,西方的佛法興盛,逐漸逐漸興盛,正是好比從前佛出現在印度。印度佛法衰了,在中國興盛,中國佛法興盛到極處,印度幾乎都沒有佛法了。看將來的樣子,恐怕歐美的佛法到極興盛的時候,中國沒有佛法。我聽說有一個教授好像是黎東方到美國去,美國學術界聽說他是從中國來的,中國人一定懂得佛法,學校裡開課一定要叫開佛學課程,其實他對於佛法一無所知;可是別的東西我們都不要聽,我們就喜歡聽佛法。他臨時找幾本佛書到那裡開課去應付外國人。西方人今天開始覺悟了,這在整個佛法來說好現象。

  西方人學佛確實比我們認真,講經、開示講完之後,他們有很多的意見提出來研究討論,這是對的。不像我們在此地講,講多少年都沒有一個問題。這種現象只有兩種,一種是完全通達了,像顏回一樣,孔老夫子弟子顏回,顏回聽孔老夫子講學,從來沒有一個問題;一種就是這個耳朵進去了,那個耳朵出去了,只有這兩種。不像西方熱烈的討論,在他們那邊講東西,講一個小時最低限度要留半個小時作為研究討論的時間,如果真正討論會的時候這個時間就相當之長。外國人尤其是喜歡問,我還聽說有一個天主教的在美國,一個天主教的修女,她是來傳道的,也是問到我們一個中國人,問他有沒有信仰宗教。她是來傳天主教,勸人信天主教的,結果這個人說我信佛教。如果在過去天主教聽說你信佛教,佛教是魔鬼他掉頭就去了。這個人不然,聽人信佛教她興趣很濃厚,她說那我可不可以提出幾個問題來請教你?他說可以,這一談就談了幾個鐘點,並且約了下一次還要再來拜訪。可見得西方人現在普遍的對佛教有很濃厚的興趣,這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在這個情勢之下,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便善巧將正法傳到西方去?我們不要吝嗇,為什麼?當年在印度、西域那些高僧,都把他們國家那些經典源源不斷的送到中國來,如果他要吝法他就不送來了。那個時候交通工具困難,都是用騾馬,現在交通便捷。我們今天把我們的經典送到西方,就如同當年印度的高僧把經典送到我們中國來一樣,自己的地方已經不能發揚光大了,要讓有能力發揚光大的地方那些人去弘揚,佛法才不絕於世!中國人將來要想學佛到外國去學去,我們不要人家要,我們沒看在眼上人家當寶貝。所以好語是一種利益之語,於眾生絕對是有利的,這裡面當然包括了許許多多善巧方便,因為他的目的是攝化眾生,是攝受教化眾生,凡是攝受教化眾生的言語都叫好語。我們今天所看到一切經,這一切經典就是好語心的模範,好語心的典型,「常行如心,發起善根」。

  「七者利益心」。什麼叫利益心?「勝行化生,實智體性,廣行智道,現行六道,不以為患,但益人為利」。這種心也是非常非常的了不起,勝是殊勝,以最殊勝的行為來教化眾生。底下兩句就是說明它的形象,什麼樣的形象是最殊勝的形象?實智體性這一句是說的根本智。體性就是本性,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見的就是體性。體性的自受用就是實智,就叫做根本智。這一個境界圓教初住以上才有,初住以下的菩薩沒有,我們念佛法門要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有了。理一心不亂就是實智體性現前,所謂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以這個為基礎。

  「廣行智道」,這就是權智,利益眾生,實智是根本智、是無知,所以說般若無知;權智是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廣行智道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知不是對自己的,是對別人的,是他受用,他心好清淨。如果自受用裡面有知那就壞了,那個知是什麼?是無明,你看《楞嚴經》上說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楞嚴經》上講的知見就是此地講實智體性。實智體性裡頭如果再建立一個知,這個知就是無明,無明的根本。所以雖然對於他起無量無邊的智慧,能夠辨別一切法相,令他開悟,自己絕不染著,自己心裡面決定是清淨的,真正達到三輪體空,這才能夠利益眾生。

  「現行六道」。這個行就是身,在六道裡面應以什麼樣的身教化眾生,他就能現什麼樣的身分,在天現天身,在人現人身,在畜生現畜生身,他不以為患。不以為患特別是講到三惡道,三善道當然他不會,他現這個身很自在,現三惡道身是不是很可怕、很恐懼?他不以為然,他心清淨的,只要能利益眾生,該現什麼身就現什麼樣的身分,這是真正慈悲。

  「八者同心,隱同攝化,以道性智,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入諸六道身相行業,一切事同,以入同法三昧」。這就是四攝法裡面的同事。這八種心,前面四種是四無量心,後面這四種就是四攝法。諸佛菩薩四無量心為體,以四攝法為用,才能夠普遍的利益一切眾生。此地的同就是同事,眾生有什麼嗜好,跟他同一樣的事,他就有興趣了,如果跟他這個事相不相同,他一定排斥,一定拒絕。如果能跟他行同樣的事、同樣的嗜好,所謂是興趣相投,就非常容易集合,在這裡面才能夠轉變眾生,才能夠教化眾生。

  「隱同攝化」,隱是把自己的本隱藏起來,同是示現跡象,在外表完全跟那個眾生相同,示現相同的見解,相同的樂趣,相同的愛好,樣樣都相同,這個難得!目的在攝受教化眾生,所以他是依大智慧不是依感情的。「以道性智」,這個道性智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一切種智,佛的智慧。「同空無生法中」,這是攝化的目標,要把它推進到如來智慧那個境界裡面。「以無我智」,此地講的無我包括了人無我、法無我。「同生無二」。我們從這兩句就真正能夠看出,佛菩薩攝化眾生這種心真是慈悲到了極處。攝化的目標是要把這些眾生提升到如來的地位上,不是說把他度出三界就算了,不是的。同空無生法中,這個境界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無生法忍。而無生法忍在一般經論當中,像《仁王經》裡面所講的五忍菩薩他屬於第四位,而在菩薩果位上是第七地、第八地、第九地,你想想看這個境界多高!而我法兩種執著斷盡是如來果地、是究竟位!

  所以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真是慈悲到了極處,這一種恩德幾個人能夠體會得到?我們如何才能夠報佛菩薩的恩德?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而他的形象是「入諸六道」,隨類化身,在六道當中的「身相」,身的相跟六道眾生一定示現一樣的。觀音菩薩在鬼道裡面示現鬼王的身分,這是我們曉得一種,既然講隨類化身,當然也現一般餓鬼的化身,他才能普度。「行業」,行是行為,業是事業,無有一樁不同凡夫,示現的跟你們完全相同。「一切事同」,這是在教化裡面那個教學的善巧可以說是達到了最高的境界。我們今天講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手段達到最圓滿、最究竟,這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我們要學佛、學菩薩要向這個目標去接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可是諸位要記住他是依智不依識,是依智慧不是依感情。依智慧是正法,依感情是墮落,真正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純粹是為了利益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真正離苦得樂!所以他這個目標是「入同法三昧」,決定沒有迷惑。

  再看底下一條「九者定心」。末後兩條講定慧,什麼叫定心?「印持無亂,以一念靜慧觀空,無能擾動,了見一切眾生,我人種子,皆無合散,集成起作,不可得故」。這個定差不多跟《楞嚴經》上講的楞嚴大定相彷彿,在一切境界裡面都如如不動。也正如《金剛經》所說的,他確實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為什麼不取於相?他對於一切相的真相完全明瞭,曉得一切相都是幻化而不實,一切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他心定,所以在一切法裡無取無捨,真正達到自在。印持無亂,亂是亂心,凡是我們這個心,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這個心就是個亂心,也就是妄念。修行人講功夫,功夫在哪裡建?妄念少了就是功夫長了,妄念一天比一天少,你的功夫就一天比一天進步,如果妄念未曾減少,你的修行不得力,沒有進展。如果妄念加多了那你的修行退步了,縱然很用功,你功用錯了、不如法,如果用功如法,妄念必然一天比一天減少。印就是相應,持是保持,這個修行一定與法相應,保持著不亂,一心不亂。

  「以一念靜慧觀空」,這個一念就是《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一心是清淨心,一心是智慧心。前面所講到的實智體性,就是一心不亂裡面的境界,我們修行要是以這個為目標,那就對了。觀空是修行人第一個階段,為什麼?如果不能把一切法真相看清楚,你必定放不下,你放不下你這個心是決定定不下來;換句話說,譬如念佛,你所求的是一心不亂,你這一心不亂決定做不到,不但一心不亂達不到,連功夫成片都是個障礙。功夫成片是相似定,不是真正的定,一心不亂是真正的定,是得到念佛三昧。功夫成片是相似接近沒有得到,所以說他能夠伏煩惱不是斷煩惱,功夫成片是伏煩惱。

  伏煩惱也得要觀空,你在這一切境界相裡樣樣執著、樣樣計較,你怎麼能成一片?你這個煩惱怎麼能夠把它壓住?所以要放下。煩惱要是壓不住,一口氣不來來生還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苦、太苦了,諸位要冷靜去想想,我們無始劫以來在六道裡頭,所謂頭出頭沒,在六道裡面必定是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你要問為什麼原因?你就問自己,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到底是善念多是惡念多?就明白了!如果善念多那就三善道的時間長,要是惡念多當然三惡道的時間長,善心無貪、無瞋、無痴,謙虛恭敬,我們一天當中起這個心能起幾長的時間?惡心是貪瞋痴慢疑,我們這個念頭又起了多少?這一比較就曉得了。所以不出輪迴,諸位要曉得惡道是家鄉,三善道是到外面去旅遊,晃一下就又回來了,三善道不是你長住的,三惡道是你長住的、是你老家!我們如果不趁這個機緣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那就真正是可惜,這一生真空過了。所以初學的人不能不從空慧上下手。

  我們《彌陀經》剛剛講完「三十七道品」,三十七品名相解釋過了,意思還在後面,底下這幾次我們細細的來討論。四念處、四正勤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你真修念處、正勤,你決定能夠伏煩惱,換句話說,至少你可以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這一生就超脫了。四念處就是觀空,四念處是智慧,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受是享受,我們的享受是苦,決定沒有樂;觀心無常,這個妄念是無常的;觀法無我,一切法裡頭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一切法當中都是了不可得。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你才無取無捨,你的心定下來了,再沒有一樁事情能夠動你心,能夠把你心擾亂。「了見」。了是明瞭,見是自己真正見到,這不是肉眼見到,慧眼見到了。

  「一切眾生,我人種子」。我人是講果,種子是講因,這些因緣果報「皆無合散」,也無集也無成,也無起也無作,為什麼?統統不可得,這正是佛在《法華經》裡面所說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就是這個境界。《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六相圓融」,也是講的這個境界,這都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瞭之後他的心定了,他的心決定不散不亂,念念常生智慧,決定不會迷惑、不會生煩惱,一切法裡頭無取無捨。有取的心錯了,捨的心也錯了,沒有取捨,應用自在!

  最後這一條「十者慧心」,智慧現前了。「照徹無礙,觀諸邪見,結患等縛,無決定體性,是心入起空空道,發無生心」。這是行位菩薩的智慧,也是行位菩薩的開悟,他們的覺悟。照是智慧的觀照,徹是徹底究竟,照徹無礙,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在他智慧觀照之中。觀諸邪見。凡是有知見都是邪知見,這一點一定要了解,凡是有知見統統是邪知見,為什麼?因為你真心裡面本來無一物,哪有知見?《心經》告訴你「無智亦無得」,這是真的!

  如果我們要問,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說了這麼多,眾生提這麼多問題,他老人家一樣一樣給你解答,這算不算邪見?其實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佛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佛講經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你們能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真能體會到這個意思,這個佛法你聽懂了,你才曉得諸佛如來自始至終他都住在正見裡面。如果你要是著了相,佛是正知正見,你學的人就學成邪知邪見,學顛倒了。換句話說,你是依語不依義,佛是教我們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你是依識不依智,搞顛倒了。所以雖然聽經得不到佛法的受用,聽經不開悟,如果照四依法來修學,哪有聽經不開悟的道理!

  我們講一切邪見,二乘以下的凡夫外道所有的見解都是邪見,邪見就是迷惑,迷惑就造業,造業就要受果報。所以底下說「結患等縛」,縛是繫縛,不自在。換句話說,這一句就是說六道凡夫的惑業苦,說的這些,這些怎麼樣?「無決定體性」,也是當體即空。所以佛眼睛裡面觀苦是法身,觀業是解脫,觀惑是般若,為什麼?這裡頭只是迷悟不同。悟了你再一看,不但他自己,一切眾生個個人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人人都是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所以佛一成佛看大地一切眾生同成佛道,佛在大經裡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可是你一迷了之後,法身變成苦報、變成苦果,般若變成迷惑,解脫變成造業,變成惑業苦了。迷了是惑業苦,悟了是法身、般若、解脫,事是一樁事情,你看迷悟他的境界感受迥然不同。

  悟入是佛之知見,佛在《法華經》裡頭明白的教誡我們,佛陀教化眾生的目標,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諸佛如來為我們開示我們自己本有佛知見,而我們自己悟入的也是自己本有的佛知見,所以說佛不度眾生,眾生乃是自悟、自修、自證、自度。這是一點都不假,佛菩薩沒欺騙人,句句都說的真實語。所以在世出世間法裡皆無體性。「是心入起空空道」,這個空空道是指三空,不但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發無生心」,無生心是真心,無生就沒有滅,無生心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常住真心,真如理體,或說佛心,或說法心都是一樣的境界。我們真心現前了。

  「自此十心,行行無違」,從慈心、悲心、喜心、捨心一直到定心、慧心,這十種心。行行是講在生活當中,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存心、我們起念決定與這十心相應,決定沒有違背,你要能這樣的修心,這才能達到「定慧圓明」。這裡面有定、有慧,每一種心裡面都有定、都有慧。當然十種心裡面,你看定心偏重定得多,當然有慧,沒有慧也不行;慧心裡面偏重慧得多,也有定心。「空假不立」,所謂是兩邊不立,中道不存。「以中道智觀」,觀就是觀照、觀察,或者我們再說得俗一點,就是以中道來看一切人、看一切物、看一切法。「增進向位也」,功夫增進就從十行的地位升級,那一升就到十迴向,所以底下一段就講十迴向,給我們解釋十迴向。底下這幾句我們把它念下去,這是一個段落。

  「此位功行」,此位就是講的十行位的菩薩,他的功夫,他們的修行。「於六輪中,以銀寶輪對位」。這是比喻,前面都講過了,所以念念就行。「謂銀體性瑩潔,不受塵垢,雖經鎔煉,性恆不變」。這是講銀,銀它能成為寶,金銀是七寶,它不變質。雖然銀器我們放久了變黑,可是你一擦的時候還是很亮,它不會變的,所以用銀寶輪來比喻十行位的菩薩。

  「此十行菩薩,惟修假觀以加功用,任運分斷中十品異相無明惑業,顯發本然清淨之性」。這幾句很重要,前面十住位的菩薩修空觀,總是以空觀為基礎,從空出假,這就是十行位的菩薩。所以十行位的菩薩遊戲人間,他曉得這個世間一切萬象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有沒有?有,有不是真的,像作夢一樣。所以比喻叫做「夢中佛事,水月道場」,在這裡面得自在,沒有憂慮,知道沒有一樣實在的,所以在一切受用裡面沒有取捨,沒有得失,不生煩惱。他修的是假觀,這個假觀是以空觀為基礎。為什麼修這個?因為他要斷異相無明惑業,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歷事鍊心。空觀修成了習氣並沒有斷掉,所以要修假觀把習氣磨鍊掉,在一切境界裡面去修行。

  一切境界裡面修什麼?修不動心,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修這個。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以才定慧圓明,愈來愈圓、愈來愈光明。「顯發本然清淨之性」,清淨之性就是清淨的真心,這個時候真心的德用愈來愈顯著了。「如銀體瑩潔,鎔煉不變,故以銀寶輪對十行位也」。用這個銀寶輪來比喻十行位的菩薩,取它不變的意思,就是隨緣不變。能隨一切緣在裡頭學不變,決不失清淨心,決定不迷惑。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