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研習報告  (第十三集)  1995/8  美國達拉斯  檔名:09-025-0013

  請掀開經本一百五十五面,我們從第一行看起: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這個地方還有點補充的意思是必須要說明的,佛在《無量壽經》曾經說過阿闍王子,他們那些人過去生中,當然也是很長的時間,曾經『供養承事』四百億佛,這裡我們看到是『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四百億跟這個數字比就差太遠了。供養四百億佛的善根都不可能對於淨土發願求生,都不能有這個念頭,所以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由此可知,凡是遇到淨土法門,肯念佛、肯發願求往生的,善根福德之深厚可想而知。成佛,釋迦牟尼佛在此地舉這個例子,我們就很清楚、很明白,超過四百億太多了。由此可知,聽到淨土法門、聽到彌陀名號能生一念歡喜心,他沒有求生的念頭,能生一念歡喜心,已經是有相當的善根。像阿闍王子曾經供養四百億諸佛如來,生歡喜心,如果說是要生決定心的發願求生,那個善根必定是阿闍王子的多少倍。我們將這些經典合起來看,這個事情就看出來了,真的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確實有懇切的願望求生,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的確這三種我們都多。能不能去得成?關鍵的就在乎我們對於世緣能不能放下,能放下就成了,不能放下,這是個障礙,諸位要曉得。所以《金剛般若》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排除這個障礙,叫我們認清事實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出世法都不可以執著,這就是無住生心。無住生心就是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無住,六根不住六塵境界,收回來,收回來就是無住,不住六塵境界,淨念相繼就是生心,果然如是,那就恭喜你,你這一生圓滿成佛。在這一會當中,我們把這樁事情總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明瞭就斷疑,疑惑沒有了,斷疑生信,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信心清淨。信心清淨就生實相,我們所生的實相跟經上所講的有差別,但是我們所生的也確實是實相,我們生的是求生淨土,是親近彌陀。彌陀淨土就是實相,彌陀名號也是實相,這必須要認識清楚的。請看底下一段經文。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

  『末世』就是末法時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

  【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個意思就是說,能受持《金剛般若》,他的功德超過釋迦牟尼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歷劫修學的功德。怎麼能超過?世尊這幾句話是不是有誇張的意思在?如果有誇張的意思在,前面講的「五語」就不可靠了,的確沒有誇張,是真實的。我在過去講席當中介紹念佛法門,我曾經多次說過,我們念佛生到西方淨土,西方淨土那些大菩薩們見到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什麼?他們是歷劫修行,修了無量劫,證到七地、八地菩薩的果位,就不要說是七地、八地,初地也是無量劫的修行。我們從前面這段經文知道,初地菩薩修了無量劫生到華藏世界,到華藏世界遇到文殊、普賢,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修了無量劫,到後來才接受這個法門,才遇到這個法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才修幾天,才修兩、三年就去了,他見到怎麼能不佩服?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真正不可思議,這就是這段經文的意思。佛講的沒錯,他無量劫修成的,我們現在是幾年當中成就的,幾年當中超過他無量劫,所以這個法門叫頓超法門,實在不可思議,易行難信之法,修起來容易,但是很難叫人相信。這些全講的是事實,如果我們冷靜的去觀察、去思惟,這個意思也能體會到幾分。

  我們在這個時代,人都求名聞利養,都貪圖五欲六塵,即使學佛,我們也曾經看到學佛的個人、學佛的團體依舊離不開名利,依舊離不開貪瞋痴。在這樣的大環境當中,真正能夠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確實是稀有。《念佛論》裡面,倓虛法師給我們說諦閑老和尚早年一個參禪的徒弟,發心真誠,修行精進,確實有功夫、有成就。到以後在寺院裡面做了首座和尚,首座在一個寺院裡面他的地位僅次於住持,像一個學校裡面,住持是校長,首座是教務主任,做到這個地位。地位一高,煩惱就現行,貪心就起來了,信徒皈依的多了,供養多了,貢高我慢的心也生起來,冤家債主找上門來,著魔了,一個人一生的前途被斷送了。到最後的果報,去做土地公,土地公是鬼道裡面的小鬼王,不是大鬼王,他有修行,他修行的功德換了一個土地公。所以那個學佛,他並不是為名聞利養學佛修行的,不是為這個,到後來名利現前都會變質,你說多可怕。我們自己能保得住自己一生不變嗎?不可靠,名聞利養沒有現前,你還沒有遇到這個境界來考驗,境界一現前就墮落,這是凡夫,尤其是末法。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苦行,唯有苦行才能保住初心,初發心都是好心,你才能保得住。

  可以說每一個發心出家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善心,真正是求道之心。可是現在社會不一樣,的確有少數的人因為看到出家人名聞利養得來太容易,他是名利心來出家的,這是最近才有的現象。他用這種方式果然得到名聞利養,可是我們知道並不是每一個這樣發心的人,各個都得到名聞利養,沒有,還是出不了因果的定律。他所得來的還是他命中有的,他不用佛法的手段,用其他的方法在社會上經營也能得到,他命裡沒有的,利用佛法也得不到,命裡註定的。他用佛法這個手段去獲得,他的罪過就加重了,這是破壞正法的形象,這是造阿鼻地獄的罪業,誤導一切眾生。深信因果之人,深信因果才知道修福,修真正的福報,不明因果的人想修福,結果修的是假福報,不是真的,這是我們現前這個社會裡面,我們看得太多,聽到太多。福德因緣也有真也有假,也有邪也有正,也有圓也有偏,這些不可以不知。

  《金剛般若》的理論、方法跟《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無二無別,《金剛般若》說的是原理原則,而淨土三經是把這些原理原則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到。諸位仔細去觀察、去比較、去思惟你就了解,你明白、了解了,才知道淨宗法門的殊勝。請看下面經文,一百五十七面。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這一段再為我們說明此經功德,前面這個功德一次一次的比較,已經是五次了,真實功德佛都不說,如果完全說出來,沒人相信。我們能信,為什麼能信?因為這個功德是稱性的,真如本性廣大無邊,這個功德稱性,它是究竟圓滿的功德。前面四次校量是修德,修得再多都有限,修到無量劫,無量劫也是個數字,既是數字就是有限。人真正到無住生心,那是圓滿性德顯現,那個功德是無有窮盡的。可是諸位不要忘記,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念要相應,如古德所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怎麼相應法?與佛相應,我們念阿彌陀佛與阿彌陀佛相應,怎麼跟阿彌陀佛相應?與阿彌陀佛的心相應,佛心清淨、佛心平等、佛心正覺,《無量壽經》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是佛心。如果與佛心相應,一定要無住,心若有住就不相應,要無住,與佛心相應。

  與佛願相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要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我們念四十八願,不是念阿彌陀佛的本願,念四十八願是我們發願發跟他同樣的願,這個願相應了。解相應,解淨土三經,古來的這些大德將《行願品》、《大勢至圓通章》附在三經後面,我們現在讀到的是淨土五經,五經的經義我們都能夠理解,都能夠信受奉行,這是解相應。行也相應,生活行持之中,樣樣都具足圓滿的菩薩波羅蜜,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念念都是淨念相繼,這是行相應了。這才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不但念自性,自性不知不覺已經浮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那個功德不可思議,就像世尊在這段經文裡頭所說的。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本經是「一切諸佛,以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諸佛所證之法在這部經上,諸佛之所以成佛也在這部經上。也許諸位同學要問,在這部經上,在哪一句?在哪一段?這部經自始至終字字句句全是。你能夠全部受持當然好,不能全部受持,佛在這部經上不是屢次的說明嗎?受持四句偈就行了,任何四句都是諸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你成了無上正覺,你就成佛了。

  本經的上半部,就境界上說明無住,到這個地方講完了,後面是本經的下半部,這上下兩半部是很自然的分成。上半部實在講《金剛般若》講圓滿了,下半部是補充說明,實在是一個意思,絕不是另外一個起頭,跟前面密切的關聯。下半部的開端有個簡單的介紹,把前後兩分不同的地方先說出來,諸位翻開一百六十一面,「說明本經前後兩大段之不同處」。「前半部經,約境明無住」,境是境界,六塵境界,實在上講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以彰般若正智」,彰是明顯,很清楚、很明白的把般若正智顯示出來,彰是彰明的意思。第一,「是為將發大心修行者說」。諸位要記住,將發,想發還沒發,佛教給他怎麼發法,「教以如何發心、度眾、伏惑、斷惑」,前半部講的是這些。

  第二「遣粗執」,遣是捨離,捨離粗的執著。「遣其於境緣上」,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對人對物都是心外之物,物質環境是境界,人事環境也是境界,也是外境。所以遣其於境緣上,「生分別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之離相」。因為你在境緣上生分別心,你心就有住,你就有執著,所以教給你要離相。「令其離相,是遣所執」,所執著的這些統統捨掉,統統放下。「說離一切相,方為發菩提心」,若不離相不是發菩提心,離相的心就是菩提心,執著一切境界相就不是菩提心。菩提是覺,你心裡有妄想、有執著那是迷,迷是妄心,覺是真心,覺、迷的樣子就是在一切相上著不著,不著就覺,著就迷了。

  「利益眾生之菩薩,空其住著我法之病,二邊不著。」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自行化他,真正的菩薩二邊不著,一有著就受其害。所以我對於倓老法師的《念佛論》非常重視,這個小冊子我不斷的在印送流通。我們什麼經教都不懂、不聽沒有關係,你只要相信《念佛論》裡面所講的,我們這一生就能得度。諦老參禪的那個徒弟就是著相,有所著,結果去當土地公,墮餓鬼道,你才曉得這多可怕,名利真害人。他那個念佛的徒弟,好!沒有名聞利養,一個人住在一個小廟裡,誰也瞧不起他,誰也不理他,他成就了,這個要知道。佛常講隨緣跟攀緣,隨緣,心是清淨的,攀緣,心是動的,攀緣裡頭就有分別、執著。你不要看他現在很發達、很輝煌,樣子很好看,好像一切都很殊勝,你再遠一點看,他在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他到那裡去了。你看到這個修行人很可憐,沒有人理他,苦得不得了,你再看,他前面是西方極樂世界,這怎麼會一樣!人的眼光要往遠處看,不要往近處看。特別是在末法這個時代,道場小好,沒人瞧得起,我們省心省事。

  我在台北市,我們的道場是全台灣最小的,人數也是最少的,信徒最少的,沒人瞧得起。有一年選舉我在那邊,有些是政黨裡面來拉票的,到這裡來拜訪我,問我,法師,你這裡信徒多少人?我說不到三百人。以後再不來了,你看我多自在。如果我說我有幾千人、幾萬人,麻煩大了,今天來送禮,明天來拜託,又請開會,就忙得不亦樂乎,我們不搞那些。所以我就老實告訴他,你看我講堂擺的座位擺不到三百個,我講經聽眾都坐不滿。再沒有人來了,好!樂得身心清淨,無煩無惱。我們道場不是不能擴充,我決定不要擴充,連杭州南路的佛陀教育基金會,簡豐文居士跟我講了很多次,我堅持絕不擴充。為什麼?道場小,開銷小,維持容易,你搞大,搞大了你就不能不巴結信徒,巴結那些有錢有勢的,否則的話你怎麼維持?所以搞大了,天天要看那些人的臉色,要用心機怎麼去應付他、去拉攏他,那個多苦!那種心,諸位想想,是六道輪迴心。現在固然可以做到很輝煌、很好看,往前面一看是地獄、餓鬼、畜生,這怎麼可以做!

  我們現在是窮哈哈的,沒有一個人瞧得起,諸佛菩薩讚歎,我們前途光明,我們將來去的地方是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諸佛都讚歎,一切諸佛都佩服。佛教給我們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是正確的,要牢牢的記住,要守住。要過個清苦的生活,不能奢侈,奢侈決定要出毛病的。連《古蘭經》裡面,伊斯蘭教他們稱上帝稱安拉,安拉也最討厭奢侈的人,不知道節儉。上帝是天神,所以奢侈,鬼神都討厭,看到都不舒服,道心完全沒有了。末後,「明一切皆非,以顯般若正智之獨真」。這前半部所說的。

  後半部的大意在這裡也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後半部經,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所以後半部比前半部深,前半部是可淺可深,淺人看之淺,深人看之深,後半部是唯深無淺。境是所住的,心是能住的,般若正智是講般若的作用,起用,用必有體,體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後半段是顯性,「是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可見得比前面不一樣,前面是初發心的,現在是要為已經發大心,已經在行菩薩道的人。發心而曰我能發、我能度、我能伏煩惱、我能斷煩惱,就又壞了,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細心一點,在現前社會裡面可以看到很多。我能,本事很大,我能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具足。所以這些分別執著仍須遣除,這個意念不能有,有就是障礙。「遣細執」,微細的執著,前半部講的放下,離開執著是講粗相,後半部是講細相,就是起心動念。「即是於起心動念時,便不應住著,教之離念。」你看前半部教人離相,後半部教人離念,念比相要細,這種分別、執著的念頭都不能有。

  「令其離念,是遣能執」,能執著的是念頭,所執著的是境緣,這才說到真正究竟處。「說無有法發菩提,無有法名菩薩」,對於發菩提,對於菩薩果位,對於佛的果位,都不執著,心裡頭都不動這個念頭。成佛沒有動我成佛的念頭,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沒有我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念頭。「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二邊不著亦不著。」前面教給你是二邊不著,現在二邊不著也不執著,這比前面的確是更深一層。「明一切皆是」,前半部是講一切皆非,後半部講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為什麼一切皆是?因為一切現象都是真性變現出來的,性相一如,性相一體,性就是相,相就是性,必須你真正通達明白了才一切皆是;換句話說,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真正達到一心不亂,那一切皆是,如果你還是二心、三心,一切皆非。這一切境界相究竟是是、是非,完全在心理上的轉變,你用的是真心,一切皆是,一真法界;你用的是妄心,一切皆非,是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在一念之間的轉變,這是世尊在《華嚴經》上所說的唯識所變,起變化。識是什麼?識是分別、是妄想,所以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是唯識,就是分別執著,變成十法界;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一切皆是,一真法界。

  所以「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此是萬法本體,故一切法莫非實相」。前半段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後半段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實相」,你要不把它搞清楚,前後一念,念得你糊塗了,怎麼又是虛妄又是實相?到底是虛妄還是實相?你會搞糊塗。這是般若難講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清楚。「最後結之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全經義趣,盡在裡許」,這兩句經文是《金剛經》的總結論。「又前明一切皆非」,前半部,「令觀不變之體,後明一切皆是,令觀隨緣之用,前雖隨緣而不變,後雖不變而隨緣」。你把它合起來看,事實真相大白,真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綜上諸說,以觀全經,全經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這一小段簡單介紹很重要,全部《金剛經》的義趣都在其中,這樣我們讀《金剛經》就不會迷失方向,不會迷失宗旨。

  請看經文,科題裡面我們念一下。「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這第一段是「深觀無住以進修」。這是信、解、行、證,修是修行,這是正宗分裡第三大段,深觀無住,你才會修行。這裡面第一個小段,「發心無法重請」。經講完了,如果須菩提再不說話,《金剛經》就圓滿,就不說了。須菩提何嘗不知道?他是代我們啟請的,我們聽了上面佛的開示,不能深解義趣,不能深解,還有疑惑,雖有疑惑又問不出來,這很苦。須菩提尊者聰明,知道我們有疑卻問不出來,他代我們問。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大家讀這個經文要細心,前面不是這樣問過嗎?不是的,前面問的跟這個問的不一樣,如果你粗心大意你就疏忽了。前面問的是「應云何住」,這裡問的是『云何應住』,怎麼會一樣?「應云何住」是應該怎麼住,這是對初學的人講,對老修人講「云何應住」。「此節經文」,註解裡頭也給我們說得很清楚,「看似另起」,看得好像怎麼又開頭又問了,「實則緊接前文而來」,不是另外開端,緊接著前面。「長老問意是說,我法二執,已與發菩提心時同時俱生,降則非發心,住則執我法,此正指示行人應向起心動念時用功,長老大慈,代眾生再請開示根本方便,前曰應云何住,是問菩提心應云何安住,今曰云何應住,是問發菩提心云何獨應住著,若不住於此法,何謂發此心。」你發菩提心,你的心應該是住在菩提心上,如果心不住菩提心,菩提心不就沒有了嗎?那發什麼菩提心?這個意思深。「住既不可,降又不得」,怎麼辦?

  你想,這樣深的疑惑、這樣深的問題我們真的有,真的存在,但是不經他這一問,我們這個問題在深處還沒發現,還沒發現自己有問題。經過人家這一問,我們想想我們真有這個問題存在,而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在菩提道上必定是重大的障礙。「前云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一切相包括就太廣了,連發菩提心的相也包括在其中。為什麼說應離一切相,又說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也是相,菩提心相離開了,還發什麼菩提心?「長老此問,又是曲為現前當來,一切粘滯不化者,請求開示耳。」這是須菩提尊者的大慈大悲,把我們內心深處的疑惑發掘出來,求佛開示。我們看下面佛的開示。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是佛教給我們離相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已經發菩提心修行的人,怎樣修行才如法,才沒有過失?一定要像諸佛如來發廣度眾生之心。四弘誓願是諸佛如來無量大願的總結,把它歸納總結結出這四條,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也不出那四條範圍。這四願叫四弘誓願,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無論他發的是什麼願,歸納起來都不外乎這四條。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我應滅度一切眾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若不能做到就不是菩提心。度眾生還有分別心,哪些眾生我度他,哪些眾生我不願意度他,這不是菩提心,這不是大慈悲心。大慈悲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是平等的,心是清淨的。心不平等、不清淨,那個慈悲叫「愛緣慈悲」,我喜歡的就度你,我討厭你不度你。佛講慈悲心有四種,第一種是「愛緣慈悲」,第二種是「眾生緣慈悲」,第三種「法緣慈悲」,第四種叫「大慈大悲」。我們仔細去觀察,絕大多數還是在愛緣慈悲上,連眾生緣的慈悲都沒有。愛緣慈悲不行,四相具足,煩惱很重,這煩惱是貪瞋痴慢,很重。如何能出三界?如何得生淨土?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佛在此地就是教給我們這些,不能著度眾生的相。

  『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滅度」,滅是達到究竟,滅煩惱、滅妄想、滅生死,那就成佛了,是究竟的佛果才叫滅度。幫助眾生成圓滿的佛果都不能著相,是不是我幫助他成佛的?實在講不是,他自己修行成佛的。菩薩不過幫人一個增上緣而已,指一條路給你走,走路的是他本人,修持的是他本人,佛菩薩不能代人修行,他的成就是他自己成就的。正如我們世間老師教導學生,學生成就是他自己奮發、用功、努力成就的,老師不能說那是我的功德,我教導他成就的,那就著相了。老師對待學生只是增上緣,四種緣裡面只有一種增上緣,而他自己具足的是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他本身具足的。我們度化眾生也必須要清楚,不可以居功,一有居功之心就四相具足,又墮落成凡夫,你的心就不清淨。幫助一切眾生修行證果是我們本分的事情,為什麼?法界一切眾生與我同體。這個慈悲叫無緣大慈,無緣拿現在話說是無條件的,同體大悲。知道無緣同體,這個念頭不會生,絕對沒有這個念頭,幫助一個人幫助得再多也不會起一念「我對他有幫助」,不會動這個心,不會起這個念頭。我們再看底下經文。

  【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微細分別心還有,病根還在,雖然是菩薩,大家都承認你是菩薩,佛看你不像菩薩。菩薩看你,承認菩薩,佛看你不像菩薩,這個意思深。末後看「結成」就更有味道了:

  【所以者何。】

  為什麼?

  【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前面告訴你發菩提心,這個地方說實在無有法發菩提心,所以前後如果不細說、細參,你念前半部沒有問題,念到後半部的時候,問題都來了。怎麼前面叫我們發菩提心,後頭又說沒法子發?到底是有法還是無法?是發還是不發?問題全來了。這個句子是活句,這是我們很不容易理解,很不容易去讀的。這一句裡頭有兩個意思,在斷句上講,「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法,這是一個念法。第二個念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兩種讀法是兩種不同的意思,兩種不同的意思顯示出真實意,發而無發,無發而發,空有二邊都不住。你要發,住著有一邊,不發,你住著無那一邊,你總墮在二邊。佛這個說法巧妙,這句話裡面二邊不住,發而無發,無發而發,發了心,不住相,這一句裡頭是這個味道。所以一句經文兩個讀法,一般人讀經他怎麼會知道?一般人念經總是「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與前面正好相矛盾,他不知道另外一個讀法與前面完全相應,二邊不住,這叫真正發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