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研習報告  (第七集)  1995/8  美國達拉斯  檔名:09-025-0007

  請掀開經本五十七面。

  江味農居士將這部經正宗分分為四個大段落,這四個段落跟《華嚴經疏鈔》的分法很接近,信、解、行、證四大段。第一個大段講「信」,上面介紹完了,這個地方是第二個大段,講「解」,科題裡頭「推闡無住以開解」,這是本經的第二大段,這段也非常重要。第一大段在第二十面,諸位翻開來就看到,第二十面第五行,就是第九「詳談,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這是《金剛經》的前半部,是從境界上說。底下就是「的示無住以生信」,這是第一大段。今天我們進入到第二大段,推闡無住以開解。由此可知,《金剛經》的宗旨,自始至終就是說一個「無住生心」而已。請看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經文一開端就舉實際的例子來證明,必須是二邊不住才能夠證果。往常我們總以為是圓教初住菩薩才二邊不住,沒有想到權教、小乘也是二邊不住,在《金剛經》上才完全看清楚,連小乘須陀洹果也是二邊不住的。底下須菩提答覆的話就清楚了。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這個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由此可知,我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行而沒有能夠證果,如果證得須陀洹果,就不是凡夫了。須陀洹雖然是小乘初果,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樣的人,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就證阿羅漢,就出三界,決定不墮三惡道。須陀洹雖然沒出三界,他不墮三惡道,他居住的地方、修行的環境是人間、天上,但是也只有七次往來,他就出三界。由此可知,我們生生世世修行,無量劫以來還在六道裡面輪迴,就是從來沒有想到要二邊都捨,二邊都放下,沒想到這個問題。心裡面總是有執著,總是有住,不是住有就是住空,總是有住,所以才不能成就。

  初果,這小乘初果叫『入流』,須陀洹的意思是入流,「流」是聖者之流,他們已經入聖人之流,真的是超凡入聖。他心裡面有沒有覺得我已經入聖人之流?沒有,心地很清淨,得若無其所得。就跟前面「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成了佛,有沒有自己感覺得他成佛?有沒有自己覺得我已經證無上菩提?沒有,心裡面若無其事,一絲毫也不執著。從須陀洹一直到如來的果位都是修二邊不住,無論是八萬四千法門、是無量法門,那只是講修行的方法、手段不相同,可是修行的綱領是相同的。綱領就是無住生心,《金剛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總綱領就是修這個東西。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果位上的差別?前面說過了,功夫有淺深不同。像須陀洹是功夫最淺的,二邊不住功夫最淺的,如來果地,佛成佛是功夫最深的,沒有比他更深。就是功夫淺深差別而列的這些名位,正是像前面經裡頭所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就是二邊不住,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我們再看二果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這是小乘二果,比前面又進了一步,境界提升了一層。初果,剛才講了,天上、人間要七次往來,證到二果的時候只『一往來』。由此可知,他七次往來,第六次來的時候他就證二果,證二果之後還有一次往來。為什麼會有往來?因為他欲界的因還沒有完全斷掉,他還要到欲界來一趟。這個要細說很耽誤時間,小註裡頭有,諸位仔細看看,大致上能夠明瞭。所以前面跟諸位說過,世出世間法都在一個緣,有緣就來,沒緣就不來,二果聖人跟這個世間還有緣,緣很薄,但是還要來一次。到三果就不來了。雖來,他有沒有執著有往來?沒有,這一點我們要學習。沒有執著,任何地方隨遇而安,任何環境都平等一如,決定沒有執著往來之相,心才清淨。如果執著有往來之相,諸位想想誰往?誰來?那不又有我、人、眾生、壽者了嗎?離四相,初果就離了,既然我人眾生壽者都沒有,誰往?誰來?沒有往來。事上是有,他心裡頭確實沒有往來。諸佛菩薩更不必說了,像《普門品》裡面講觀世音菩薩,隨處現身,哪個地方眾生有求,佛就有感應,「千處祈求千處應」,他就有應身。我們凡夫看到他有往有來,其實菩薩沒有這個念頭,從來沒有起心動念說有往有來,沒有。我們要修清淨心,要在這個地方下手。二果不著相,再看三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這三果聖人,阿那含的意思就是『不來』,欲界的緣斷掉了,他不會到欲界來。他住在四禪五不還天,在那個地方修行,所以四禪天是凡聖同居土。根性利的就在四禪證四果羅漢,就超越三界;根性鈍的一些人,必須還要通過四空天,就是無色界,他才能出得了三界。所以羅漢裡頭,根性有利鈍差別的不同。這是說明三果離相,四果也不例外。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阿羅漢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無生」,這是說明他真正證得一切法不生不滅了,所以無生也是我們大乘經上講的無生法忍,他見到無生。雖見到無生,在程度上講這是最淺的,真正講到深的無生是八地菩薩,所以我們叫七地、八地、九地證無生忍的菩薩,那是功夫深的人。阿羅漢是功夫最淺的,見到無生。他心裡面也是很清淨,絕對沒有個意念我證得阿羅漢,我成了阿羅漢,我證得無生法忍,有我就有人、就有眾生、就有壽者,這四相有一相就四相統統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決定不是聖人。就是小乘初果已經離四相,已經不再執著了。這的確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要想學佛,要想有一點成就,可見得佛在這部經上說「一切諸佛,以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沒錯,從小乘初果一直到如來地,原理原則都在這部經上。

  前面舉四果羅漢,這是講一般的,底下接著須菩提尊者為我們現身說法。一般四果是這樣,須菩提說我也不例外,不但須菩提不例外,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我們看下面經文。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這是他自己現身說法。尊者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會上所示現的就是四果阿羅漢,而釋迦牟尼佛常常稱讚他,他得的是『無諍三昧』,讚歎他『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無諍三昧」我們註解裡頭都有。我們現在這個社會處處流行的是競爭,好像不競爭就不能生存,人與人要爭,人與物要爭,人與天都要爭,競爭之下,煩惱、業果就無量無邊,這造業。競爭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生活享受,總不外乎這個,如果離開生活享受,你還有什麼好爭的?一般人不曉得,生活享受是命裡頭註定的,不是爭來的,命裡頭沒有,怎麼爭也爭不到,命裡頭有的,不爭也現成,何必要去爭?何必要去造罪業?這個道理與事實,《了凡四訓》裡頭講得最清楚,多讀讀就知道了,確實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有什麼好爭的?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作君子」,君子不爭,「小人冤枉作小人」,小人天天去爭,所爭到的都是命裡註定的。你做小偷去偷來的,還是你命裡有的,命裡沒有偷都偷不到。不相信你們去偷偷看,你看能不能偷得到?偷不到。能偷到、搶到的還是命裡所有的,你說冤枉不冤枉?我們真的明白這個道理,知道事實真相,人心就定了,不與人爭,也不與物爭,一切萬物不跟它爭,心平等。這是「不與物競」,競就是競爭,「一切平等,由不自是,故能無諍」。凡是競爭激烈都是自以為是,我們現在講主觀觀念很強,別人不對的,我做的是對的,於是乎就發生競爭,他不能隨緣。《行願品》裡面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做不到,恆順、隨喜是佛菩薩的行持,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須菩提尊者在日常生活當中,他所表現的自自然然就是這樣,所以世尊讚歎他,把他做為修行人的榜樣,而須菩提尊者心裡面卻一絲毫念頭也沒有。我們世間人要得到佛菩薩讚歎,一定自己感覺得很驕傲,我值得驕傲。須菩提沒有,很平常,絕不以為自己是離欲阿羅漢,是人中第一,他沒有,沒有這個念頭。『世尊,我若作是念』,他說假使我還有這個念頭,我證得阿羅漢果,釋迦牟尼佛讚歎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反過來說,釋迦牟尼佛則不會讚歎他,不會說他是一個『樂阿蘭那行者』。樂是愛好、歡喜,「阿蘭那」翻作寂靜,我們一般講身心清淨,須菩提是個很喜歡身心清淨的人。佛就不會這麼讚歎了。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確實身心清淨,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世尊才讚歎他。這是尊者現身說法,他也是無住生心,二邊捨得乾乾淨淨。世尊唯恐我們還有疑惑,再更進一步,以自己來作證明。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下面是須菩提的答覆。

  【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這段事情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沒有成佛以前,作菩薩的時候,遇到『然燈佛』。第一段的解釋裡頭,略說了一下,「此世尊往昔行菩薩道,初證八地時之事」。釋迦牟尼佛在菩薩果位上證八地,遇到然燈佛,然燈佛給釋迦牟尼佛授記,所以世尊引用這段事情來問須菩提尊者。八地證無生法忍,中品的無生法忍,是不是真有法他得到?須菩提懂得這個意思。須菩提也是個過來人,所以說『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般若心經》裡面最後的結論「無智亦無得」,那是事實真相,是心性的圓滿。我們現在是違背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怎麼知道?真如本性是無知無得,我們今天有知有得,這就是迷失自性,與性體完全相背。心性起作用的時候,是無知而無所不知,無得而無所不得,《般若經》上為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真如本性本來具足一切法,六祖惠能大師說過,他自己在明心見性的時候,向五祖提出報告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本來具足,一樣都不缺,樣樣圓滿,智慧德能樣樣圓滿,這就無知無得,是圓滿的。又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一切萬法從哪來?自性變現的。自性是能變,一切法是所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性所變的,所以無知,無所不知;無得,無所不得。我們有知有得就壞了,有知是無明,有得是煩惱,你要想離開一切煩惱,你修無所得,煩惱就沒有了,你要想破無明,無所知,無明就破了。世尊在《楞嚴經》上也講得很清楚,無明從哪來的?那是富樓那尊者提出的問題。佛告訴他,「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無明的根本。知見是本來就知,本來知,你裡頭再加上一個知,就是無明。所以一絲毫加不得,加一點點就是無明。譬如我們眼睛見外面的色相,見得清清楚楚,沒有加一絲毫的意思,這是自性見。如果動了念頭,我看見了,叫眼識見。自性裡頭沒有意思,有一絲毫分別執著,智就變成識,智是般若正智,就變成八識,這就壞了,就迷了。

  佛證八地菩薩的時候,也是離四相,也是法相、非法相二邊不住,所以「於法實無所得」。實無所得諸位要曉得,從初果須陀洹一直到成佛,都是於法實無所得。當中有這麼多的階位,就是功夫有淺深不同,都是修一個法:於法實無所得。這是真正想在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真正想在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見佛不退成佛,要記住這句話:於法實無所得。前面說過,「乃至受持四句偈,為人演說,福德勝彼」,這一句就行,你要真正能夠接受,照這樣做,於法實無所得,你的福報就超過大梵天王。

  再看下面經文,前面是從果上說的,小乘四果,須菩提也是證果,釋迦牟尼佛證八地菩薩,從果上來說,讓我們生起信心,更容易接受。下面再從因上詳細說明,「約因心正顯」。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世尊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天天迴向偈裡面都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菩薩有沒有莊嚴佛淨土?須菩提的答覆說: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則非』、『是名』在《金剛經》裡面用得很多,「則非」是從性上說,「是名」是從相上說,『莊嚴』是相上有莊嚴之事,性中無莊嚴之理。怎樣才莊嚴?諸位必須要知道,受持的功德才叫真正的莊嚴,不是說我們把這部經念一遍迴向那就莊嚴了,沒有這個道理。我們做了一點好事,把功德迴向就莊嚴了,這都不是真實的,最重要是受持。小註的第二條,「須知莊嚴佛淨土,淨字最要緊,土云何淨,由心淨耳,既須心淨,所以莊嚴不能著相,若心取相,便不清淨矣」。由此可知,原來莊嚴佛淨土就是莊嚴自己的清淨心,自己的心果然清淨了,佛土就清淨,那才叫莊嚴。自己心裡面還有是非人我,還有眾生、壽者,怎麼能莊嚴淨土?這一句迴向偈我們天天念,念了有沒有效果?到今天在《金剛經》上才看到,想想有沒有效果?則非、是名意思很深。心要清淨,事要認真努力去做,所以斷惡修善,事要做,事要不做就落空,就著空,事情做了要有執著,你就著有。所以心要清淨,事要認真努力去做,這樣就是空有二邊不住。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不住斷滅相,他現身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這是行於布施,他真的做了。雖行於布施,他不住於相,視同凡夫,不住成佛之相,所以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是完全做到了。

  底下這一段,一般人認為這段是《金剛經》最重要的,六祖惠能大師就在這個地方開悟的。其實每個人的機緣不相同,六祖在這裡開悟,未必人人都在這開悟。《金剛經》上任何一句半偈都可以令人開悟,只是六祖的機緣不同,他在這一句當中開悟。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個開示教誡菩薩應該要這樣修法,這就對了。心要怎樣清淨?不住就清淨,住就是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就清淨,一有分別執著,心就不清淨。『色聲香味觸法』把所有的境界都包括在其中,眼能夠見到的,都叫做色法;耳能夠聽到的,都叫做聲;心裡面能想到的,都叫做法,可見得內外都包含了。內是我們的想像,外面是屬於境界,都不可以執著;不但外境不能執著,內心也不執著。有些人或者是在定中,或者是在夢中,見佛、見菩薩,醒過來說,我見到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還是妄想?你說他是真的,你也執著了,你說是妄想,你也執著了。應該用什麼心態來修學?若無其事就對了。不必去問他是真是假,見如不見這是好境界,稍稍有執著就不是好境界,這個意思世尊在《楞嚴經》上說過。

  即使我們將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佛來接引,我們生到極樂世界,那個心必定也跟須菩提、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清淨,若無其事。不會覺得生到西方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歡喜心心動了,沒有那回事情,如果還有那種妄念生起來,西方世界就去不成。心淨則土淨,清淨心才感得這個境界,喜怒哀樂,心動了,不清淨,那是障礙往生的。所以,往生要平常心才能往生,歡喜心不能往生,恐懼心也不能往生。有些人死的時候貪生怕死,害怕恐懼,那不能往生,很歡喜也不能往生,清淨、平常心能往生。所以這是念佛人很重要的。

  末後這八個字是總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用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無所住」是一切不執著;「生心」,生念佛之心、求願往生之心,那就正確了,就對了。

  再看底下一節經文,六十七面。佛更進一步為我們作證,前面從果上作證明,只講到八地菩薩,成佛呢?成佛也不住。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佛的身相,這是講報身,法身沒有相,講佛的報身,報身高大,我們在「讚佛偈」裡面念到,「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你說佛的身相多大,真的不可思議。須彌山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座山,在我們地球上最高大的山,我們知道是喜馬拉雅山,可以講我們地球上的須彌山。但是地球在太空當中無量星球裡面,現在我們知道是個很小的星球,不大,太陽就比我們大幾十萬倍。太陽在太空當中,也不是一個很大的星,比它大的多得是。每個星球上的高山,當然高度大小都不一樣,所以須彌山就很多了。『須彌山王』,所有須彌山裡面最高、最大的,則稱王。這是比喻佛的報身,佛的報身有這麼大。世尊舉這個比喻來問須菩提尊者,『是身為大不』,這個身大不大?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相好、莊嚴在世間是屬於果報,是修得的,佛的報身是性德所顯的。但是佛告訴我們,性德要沒有修德,性德是顯現不出來的。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為什麼不成佛?雖有性德,他沒有修德。就好比金在礦中,它跟砂石混合在一起,我們把礦石拿到之後不能立刻得到黃金的用途,必須把它冶煉,冶煉就好像是修德,把裡面的砂石去掉,提煉出純金,才能夠得到金的用途。所以眾生雖有性德,現在這個性德裡摻雜著妄想、分別、煩惱,摻雜這些東西,這東西就不純了。必須把這些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提煉掉、去掉,然後我們的心性就純了,性德才能夠現前。所以,性修不二,修德非常重要。

  所以經上講,菩薩無量劫勤修六度萬行,福慧雙嚴功行圓滿,果報自然就現前。雖然果報現前,佛的心還是很清淨,並沒有以為我成佛了,並沒有以為我得報身了,沒有這個念頭。實在講報身,菩薩就證得了,菩薩因為功行還沒有圓滿,所以菩薩的報身跟佛的報身有差別,沒有佛那麼大、沒有佛那麼圓滿,同樣具足相好,相好沒有佛那樣的明顯。就像世尊示現在我們世間一樣,佛示現的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個相好很清楚。而世間的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跟佛比較,就沒有佛那麼明顯,仔細一看能看得出來,粗看看不出來,佛的時候,人一看都很清楚、很明白。就是說明成佛證得報身也不執著,也若無其事,這個要緊。

  再看下面經文,這是第二次校量功德。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前面所舉的例子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地方是舉恆河沙數,凡是舉比喻,一定要舉眼前的例子,大家好懂。佛當年講經說法,大部分時間都在恆河流域,所以一提到恆河,幾乎每個人都見過,恆河的沙很多、很細,特別細,像麵粉一樣。這條恆河幾千里路長,裡頭有多少沙?數不盡的。所以佛凡是講到數目字很大的,都用恆河沙來做比喻,我們想像到那個數量之多,無法計算。這個地方的例子,還不止這一條恆河,把恆河的沙,每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你想想看多少條恆河?每條恆河裡頭又有那麼多沙,這麼多沙數恆河裡面的恆河沙,這個數字天文數字也無法形容。佛用這個來形容數目字之多,來問須菩提,恆河沙的恆河沙,數目字多不多?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一粒沙變一條恆河,恆河的數量都說不清,何況裡面的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

  前面沒有用『實言』,因為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有的人聽到還可以相信,這樣的數字一般人聽到不敢相信,所以佛要說我老實告訴你,就是希望你能夠相信、你能夠接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

  這『恆河沙數』已經不可思議,還加上『三千大千世界』,有這麼多的『七寶』,大梵天王就差太遠了。大梵天王的財富只有一個大千世界,跟這個比簡直不能比。要跟這個比,大梵天王是窮人,窮得太可憐了,哪裡能比?

  【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當然多,太多了。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這一次比較,比前面的福報大太多了,為什麼?都是講的無住生心,前面講的功夫淺,他的得福超過大梵天王。這地方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功夫比前面深,深了很多,所以他得的福報大梵天王不能比。『四句偈』是經中任何四句,我們必須要記清楚,『受持』,受持重要,關鍵在此地。受持而後能『為他人說』,這就是菩薩行,自己真的做到,真得受用,然後再勸導一切有緣的眾生。緣有親有疏,所謂親的,你跟他一說他相信、他接受、他歡喜;疏的,你跟他講他不相信、他不同意,這是緣疏的。總而言之一句話,能夠跟你接觸的人都是有緣,無論緣分親疏都說,疏的,他不接受、他不相信,「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總聽進去了,聽進去就行了。這一生要不成熟,多生多劫因緣成熟,它就起作用,所謂是金剛種子永遠不壞。這就是無論緣的親疏,我們統統要做。

  在現前我們這個世界裡面,要論佛法之緣,我們通常講佛緣,佛緣大概全世界還是台灣第一,佛緣第一。是不是認真修行?那未必。如果台灣人都能夠受持,為人演說,台灣決定不遭難。雖然佛緣很盛,但是不肯認真去修,還是放不下,還是搞名聞利養,那就沒有法子,就很可惜。但是這佛緣非常珍貴,他這一生不能成就,將來還會遇到佛法,還有成就的可能,所以緣很可貴。我們要重視緣,要與一切眾生結緣,結緣是結佛緣,把佛法介紹給大眾。

  「四句偈等」,這個「等」字裡面意思深長。少,剛才講了,一句、兩句,我們一生受用無窮;等,多到全經。江味農居士將這部經分科分得很細,分科就是分段,分得很細,全經一共分了一百八十四個小段。古時候,昭明太子將《金剛經》分成三十二段,三十二分,流通很久,所以有許多人念《金剛經》都念三十二分的本子。這就是說,你受持多少可以隨意,全經那當然是圓滿的。四句偈,兩句是半偈,甚至於一句也不算少,真正通達明瞭徹底做到,像我們剛剛念過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真的就行了。從自行方面,應無所住,生念佛求生淨土的心,我們面對一切社會大眾,我們應無所住,要生斷惡修善之心。無住是智慧,真實的智慧;生心是修福,真正的福德,超過大梵天王,超過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為什麼?稱性,性德的流露。這個說法幾個人相信?真的沒有人肯信,所以佛才說「實言告汝」,佛給你講真實話,絕對不是假的。由此可知,世尊這個言詞苦口婆心,決定沒有欺騙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實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