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九集)  1995/6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24-0009

  請掀開經本第十三面第六行,看經文,「發起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段經文是本經的發起序,乍看好像是很平常的一段敘事,而其實裡面所包含的妙義重重,無量無邊、無有窮盡。不但世尊無量劫來修行所證得的如來果地上圓滿的境界,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修、所證,都不出這段經文,這是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的。實在講我們看不懂,看不出裡面什麼意思,向後的經文都是解釋這段的。如果像禪宗所說的,你這一看就會了,後面就不要講了,後面沒得講了,世尊二十二年般若就講圓滿,統講完了,一個字沒說,圓圓滿滿。

  我們先把這段字面上的意思簡單說一說。『爾時』,就是前面所說的一時,但是這很難懂,也可以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當時,什麼時候?世尊出去托缽的時候。在那個時候的僧團自己不開伙的,不像現在我們中國僧團都有廚房,世尊那個時候的僧團沒廚房,不開伙的,吃飯問題怎麼解決?去托缽。根據經典裡面所記載,祇樹給孤獨園距離舍衛大城是三里路,不算太遠,三里路。每天都要到城裡面去托缽,托回來之後再一起吃飯。不是每個人托到,一路托著一路吃著,那個很難看,很不像樣子,那就不如法,所以他回來的時候再一起吃飯。『著衣持缽』,實在說這就是日常生活,佛菩薩所修所證的都在日常生活之中流露出來;換句話說,他的修證完全變成自己的生活,生活就是修證,不但是修,是證。

  『入舍衛大城乞食』,底下這段是說的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以他自己本分的生活方式做個榜樣給我們看,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才曉得佛法的修持就是在自己現在生活方式之中,「爾時」就是現前我們生活方式之中,不需要改變。如果說一定要改變哪種生活方式,這佛法就有障礙。大乘法講的事事無礙,必須改變生活才能修行,這個生活不能修行,豈不是有障礙?哪裡能夠說事事無礙?這表演給我們看。在城裡面「乞食」,乞食要『次第乞』,《戒經》裡面告訴我們,譬如這條街一家一家去托缽,一直托到你的缽滿了,你覺得夠了,就不用再托。如果你只到一家,這家給你很多,已經夠吃了,那你就可以回到精舍去,不必再托;如果給你很少,可以托第二家,最多不能超過七家。超過七家就顯得托缽的出家人有貪心。所以叫「次第乞」。

  托缽,施主以飯菜供養你,比丘要給施主說法,法供養,不能說是托了之後就走的,那個不可以的。你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釋迦牟尼佛接受波斯匿王的供養,吃完飯沒有說法佛就走了,這個齋主不甘心,跟著佛,跟去,這就是說明不說法是不可以的。『還至本處,飯食訖』,你看看回到精舍之後,大家再一起吃飯,吃完飯之後,『收衣缽』。出門去托缽服裝要整齊,這是有威儀,服裝要整齊,這是禮節,絲毫都不能夠苟且,不能夠馬虎,所謂出門如見大賓,就好像見貴賓一樣。『洗足已』,佛是印度人,不穿鞋子,都是赤腳,所以回來吃完飯之後要把腳洗一洗,『敷座而坐』。這是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我們看這裡面包含的意思,剛才說無有窮盡,這個地方只不過是略說一二,希望從略說當中我們能夠體會到真實的修學、真實的受用。

  「出家本為度眾,欲度眾生,須先斷惑。斷惑必須苦行,使人見之,道心增長,俗念減少。則乞食之有益於眾生也大矣」。出家是菩薩事業,菩薩大多數示現是在家,在家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我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看到的。由此可知,此地的出家不僅是指形式的出家。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出家有四種。第一種是身心俱出,這是諸佛如來,身心都出。第二種身出心不出,出家穿著出家衣服,是個出家的樣子,這個心裡面貪圖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心沒出。第三種是身不出心出,這就是在家菩薩,在形式上他是個在家人,實際上他的心對這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一絲毫都不染。第四種身心都不出,身心都不出不是指一般人,是指什麼?是指在家學佛,在家學佛身沒有出,心貪戀五欲六塵還天天念佛、誦經,那是身心都不出。

  這四種出家我們自己想想,我們屬於哪一種的?如果是在家居士,就是兩種,你看看你是兩種當中哪一種?身不出心出、身心都不出,你是屬於哪一種的?身體示現出家也要想想,那有兩種,我們屬於哪一種的?身出心出、身出心不出。以心為主,心要不出,這談不上度眾生,必須要心出。所以身出不出無關緊要,心要出,心出家了就是菩薩。此地講出家本為度眾,這出家是四眾弟子統統包括,在家居士他心出,所以他是出家,心出家。不管在哪個行業裡面,是這個行業的菩薩。我們常講菩薩示現在紅塵之中,無論哪個行業,菩薩示現在其中,就是那個行業的典型、那個行業的模範。所以他不必改變他的生活方式,不必改變他的行業,這樣度眾生。但是有一個原則不變,決定是少欲知足,這一定是的,在家菩薩、出家菩薩絕對不會違背這個原則的,少欲知足。

  所以欲度眾生,先須斷惑,惑是迷惑,決定不迷,不會被名利所迷,不會被五欲六塵所迷,這個叫斷惑。菩薩自己不迷,但是要教化眾生,眾生沒有覺悟,眾生受不了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菩薩要教化眾生不能完全靠言語,要實地去做個樣子給大家看。釋迦牟尼佛就做出樣子給我們看,什麼樣子?覺悟的樣子,不迷惑的樣子,做出這個樣子來給我們看。所以斷惑必須苦行,苦行是世間人看到他苦,其實他比誰都快樂,他哪裡有苦?我們世間人看到,你穿的這料子不夠好,很可憐、很苦;吃的沒有肉、沒有酒,這很苦;出門沒有高級轎車,這很苦,世間人看這些。這些五欲六塵的享受你要是得到了,你細細想想,你要付出多少代價?這代價值不值得?不值得,得不償失。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代價,才得一分享受,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佛指的可憐憫者是什麼人?就世間一些富貴人,迷惑顛倒;換句話說,這叫迷惑。為什麼叫他迷惑?他真妄顛倒,哪是真實的享受、哪是虛妄的生活他搞錯了。佛菩薩的生活是真實的生活,真正幸福自在美滿,他不曉得。

  所以這個真妄顛倒、邪正顛倒、是非顛倒、利害顛倒、得失顛倒了,沒有一樣不顛倒,這叫迷惑。世尊用苦行的方法令眾生破迷開悟,從這個裡頭回頭。所以叫人見到佛菩薩的生活、見到修行人的生活生起羨慕之心,他的生活過得那麼自在,過得那麼幸福、那麼美滿,想想自己生活為什麼過得這麼苦?做出這個樣子,這表演給大家看,使他能夠反省、檢點,幫助他破迷開悟,道心增長,這道心就覺心,覺悟了;俗念減少,俗念是迷,這種生活方式對眾生有大利益。佛跟這些出家人是不是一定要乞食?那倒不一定。為什麼要乞食?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破除一切眾生在五欲六塵裡面產生濃厚的貪瞋痴慢,道理在此地。

  「江居士以為,欲佛法大興,非行乞食制不可。但須信心者多,然後能行耳」。江味農居士他的看法是正確的,這在主觀的看法是正確的,客觀的環境不許可。客觀環境的不許可就是後面這兩句,我們今天社會信心者少,所以沒有辦法去托缽。你拿個缽到街上去托七家,沒有一個人給你,這就沒有法子!那是客觀環境不許可,雖然想發心托缽,環境不許可。所以中國佛教的環境我們要很清楚,然後才曉得,在這個環境當中我們應該如何修學才如法。某種生活環境都沒有障礙,古印度是個托缽的環境,用這個方法很好;在中國沒有這個環境,可以不採取托缽的方式。但是它裡面那個精神要曉得,就是少欲知足。覺悟的人只要現在得到足夠的溫飽就行了,就很滿足、就很快樂。明天?明天還沒有到,你憂慮它幹什麼?一個覺悟的人絕不想過去,絕不想未來,他的心是清淨的。如果想到過去,懊悔;想未來,憂慮,那就完了,這個想前想後那叫輪迴心。

  佛菩薩修的是一心,一心裡頭沒有前後。實在說需不需要想前想後?不需要,想前想後叫妄想。果報必有因緣,所以佛教給我們,只要認真去修因,善因果報一定是善的,惡因果報一定是惡的。你不要看到他現前好像挺富貴的,你仔細觀察,惡的,不是善的,縱然他擁有億萬財產,你去觀察,不是善的,是惡的。明眼人看得清楚,世俗眼光看不出來,也就是說,清淨心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守住原則就行,經典上都是給我們講原理原則。「著衣持缽」,守法、守本分,這個乞食次第乞都是教我們守本分。我們從這裡看到佛守本分,教我們守本分,我們在生活上守本分,在事業上守本分,主要是教這個。

  不僅守本分,而且曉得回頭,回頭是岸。底下這一段,「還至本處,回頭也。敷座而坐,經行入定,意甚深廣,須體會得。而落實到自家日常生活中」。吃完飯之後一定是經行,我們俗話常講飯後百步,吃了飯之後要走一走,我們講散散步,幫助消化,有益於健康。通常在道場裡面,我們這個道場因為太小,沒有齋堂,諸位看看一般傳戒大法會裡面,這個齋堂裡吃完飯之後,維那師、悅眾師帶著我們經行,繞佛經行,光陰一點都不空過。我們環境雖然不許可,大眾在一起場地不夠,可是自己要知道,吃完飯之後要走動,心裡面默念佛號,或者默誦經咒,都好。不念佛號、不念經咒,經行會打妄想,打妄想就不好了。所以叫你念咒或者是誦經、念佛,把妄想驅除掉,是這個意思。散散步之後才能夠休息。那個時候的休息不是像現在,中午還可以找個短時間睡一睡,躺下來休息,佛世沒有。佛世是日中一食,托缽一天托一次吃一餐,樹下一宿,晚上找一棵樹底下打坐,這一晚就過去,是這麼個生活方式。所以他有「敷座而坐」。

  這裡面不但講求著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這個意思我們能夠覺察得出來,能夠看得出來。更深廣的意思是教化眾生,教他什麼?無論做什麼事情,時時刻刻都要懂得回頭。怎麼個回頭法?譬如我們在公家機關上班,或者私人公司上班,每天工作八個小時,八個小時工作做完了,工作就放下,不再去想它,那叫回頭。回頭有大利益,不再去想它,讓你的心恢復到清淨,心清淨身體就健康、就開智慧,明天再工作的時候精神飽滿、智慧增長,工作效率更高,這回頭的好處。不肯回頭,特別是什麼?當老闆的,當老闆要懂得回頭,每天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去休息,什麼都不要想,你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高度的智慧,達到高的效果。不回頭就一天到晚妄想不斷,所以身心疲勞,工作很辛苦,效率很差,常常把事情搞錯了,什麼原因?不知道回頭,不知道休息。回頭意思裡頭很深,這是舉一個例子,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在事業上求發展要懂得回頭,回首是岸、回首如意,你就得自在了。發展要靠緣,不能勉強,看到別人事業做得很大,一定要去跟他拼,人家有那麼大的福報,自己到拼死了還沒有拼上,你說這多冤枉?這種人在社會上很多。

  不但世間很多,佛門裡頭也有,我就看到那人已經拼死了。這也是很有名氣的一個法師,羨慕別人,自己不甘心,成天動腦筋想方法,想什麼方法超過別人。這個觀念是決定錯誤的。他不曉得世出世間法的發達是要靠福分的,你前世沒有修福,你怎麼能跟那有福的人去比?不可能的事情。真正懂得道理的,修福,修福不要去享福,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積陰功、積陰德,後來的果報才會殊勝。這不服氣是決定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壞事,不能成事。人家發達必有因緣,而且決定不是偶然的。所以懂得道理,曉得事實真相,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去嫉妒別人,更不會去障礙別人。自己有自己足夠發展的空間,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如理如法。所以這句意思含義很廣,我們要細心從裡面去體會。這個坐,我們看到是個形相,而實際它代表的意思就是當我們工作做完之後要攝心一處,如如不動,「敷座而坐」就是這個意思。不動才是本處,本處是真心,真心離念。幫助別人、教化眾生要現相,現相是動的,現相是做給別人看的。這個事情完了之後要回歸本處,回歸到自性真心,如如不動,就對了。由此可知,菩薩生活有體有用,還至本處,敷座而坐,這是體。

  我們再看底下這段,「此經發起於日用尋常之事」,這是在所有一切大乘經裡面,這個發起的因緣很特殊。一般大乘經的發起都是世尊放光現瑞,用這種方法來發起,唯獨這部經是顯示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平常,我們一般凡夫完全看不出來。「是說明佛法全是教人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之真、善、美、慧幸福圓滿的生活。佛陀就在生活中如此示現」。我們能不能在這段當中體會?釋迦牟尼佛所表演的、所示現的就是覺正淨,就是真善美慧,統統在日常生活當中,別人沒看出來,被須菩提看出來了。「是故善現見知」,善現就是須菩提,須菩提是梵語,翻成中文意思叫善現。這是世尊弟子之中,他具有高度智慧,解空第一,佛講的空義他理解得最透徹,所以在般若會上他來當發起眾。

  他見到了,他明白了,「開口便歎希有」,佛教化眾生的善巧實在太稀有了。佛將他所修、所證統統表演在生活上,生活當中任何一樁事,任何一樁事情都是圓滿的示現,真正是像《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譬如穿衣,一切佛法都在穿衣上表現出來;吃飯,所有一切佛法都在吃飯上表現出來,這才妙。如果我們會了,你說哪一法不是佛法!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眼見的、耳聽的,六根所接觸的,無有一法不是佛法。不但是佛法,樣樣都是圓滿的佛法,這才叫妙,樣樣大圓滿。若不是這樣,須菩提怎麼會讚歎稀有?他見到了,所以他讚歎稀有。我們見不到。這些地方大家要特別細心,特別去留意。「繼曰,善護念,善付囑。即是大悲大願之無間也」。也就是說,像四弘誓願,如來顯示的四弘誓願都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無有一法不是圓滿具足四弘,這叫智慧的生活。

  須菩提怎麼看出來的?這底下略略的說說,「乞食奔走同凡夫,不住佛相」,《金剛經》教給我們要離四相,佛成佛沒有住佛相,這是無我相,「不住佛相,顯示無我相。不說一字,顯示無法相。三空理彰」,三空是人空、法空、空亦空,你看佛那個心多清淨,表現在生活上。「此謂之善付囑,是乃身教也」,我們要學佛,我們要過覺正淨的生活,我們要想得到真善美慧的生活,佛表演給我們看,這個做法就是。我們做不到的,就是有妄想、著相,我們毛病在此地。佛穿衣,衣服乾乾淨淨、整整齊齊,這就好,就如法。我們穿衣,又要挑料子,又要挑花樣,這就是在裡頭分別執著。好的衣服穿在身上又怕這碰髒、那碰髒,不是我穿衣服,衣服穿我,衣服是主人,我是它的奴才。佛顯示的不一樣,佛你看地下敷座就坐下來,沒有說這地下很髒,你看看他的生活多自在、多瀟灑,一絲毫沒有染著。出去托缽,這是吃飯,齋主供養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吃飯要挑揀什麼菜好吃,每天吃一樣的菜這都吃不下去,這還得了!那是凡夫,那過的是苦日子。

  佛示現給我們是大自在的生活,生活愈簡單愈好。學佛的人,除非是跟別人在一起生活,我們隨緣而不攀緣。如果是自己過生活,一個菜,不但是一個菜,飯跟菜都合在一起。過去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就是個很好的榜樣,他每天自己吃飯,他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他那一餐飯,我看他大概十分鐘就燒好,菜跟飯煮在一起,一個小鍋帶把子的,鍋也是它、碗也是它,他沒有碗,就在那裡吃,吃完,你看洗一鍋就洗乾淨了。哪有那麼麻煩?這是碟子、碗擺得那麼多,那不累死人!累就過的苦日子。他那個日子過得快樂自在,別人看到好像很苦,他自在、快樂,省時間。所以要懂得,佛在這個地方教給我們。

  衣服都是破舊衣服,穿破了還補丁。不是沒有好衣服,尤其李老師在台中教學那麼多年,學生那麼多,人家看到老師的衣服都舊了,趕緊去給他做幾件新衣服。所以他的新衣服很多。但是從來沒有穿過,今天新衣服送給他,過兩天他送給別人,轉手就布施掉。為什麼?那舊的穿得舒服,還能穿,捨不得丟棄,一件衣服穿幾十年,懂得節儉、懂得惜福,這才知道過自在快樂的日子。這樣做法,示現給大家看,有學問、有道德、有能力,也有豐富的收入,還過這麼清苦的日子,過得那麼健康、那麼快樂、那麼長壽,真叫人羨慕。他多餘的幫助別人,助人為快樂之本,那叫真快樂,你自己享受,說實在話並不快樂,幫助別人是最快樂的。幾個人懂得這個快樂?幾個人肯過這快樂生活?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看,不單單是嘴裡講,講了我們未必能相信,他真做到了,他所說的全做到了。

  「四攝同事,以身作則為作榜樣,此之謂善護念」。所以付囑、護念都不需要說一句話。四攝是佛接引眾生的原則,我們現在人講的手段、方法。四攝裡頭四個,叫攝受眾生。第一個是布施,先跟他結好緣、結恩惠。你要想度他、想幫助他一定要跟他有好緣,他對你有信心,對你很尊敬,你教導他的他不懷疑,他能夠接受,這個緣先用布施跟他結緣。第二是愛語,言語一定是愛護他的。這個愛語大家不要誤會,一定是好聽的話,甜言蜜語,那就錯了,那不一定。父母愛護子女,有的時候還打、還罵,那個罵都是愛語,真正為了利益他,那個語言就叫做愛語,幫助他、成就他。所以愛語不可以誤會為甜言蜜語,都說他好聽的,那就錯了。第三個叫利行,利是利益,我們一切所做的對他都有真正的利益,他歡喜。第四個是同事,此地這是同事,跟這些眾生做同樣的事,他們喜歡做什麼事,菩薩可以跟他做一樣的事,參與他的團體,參與他的社會,參與他的生活方式,而在這裡面去改變他,去影響他,潛移默化,菩薩很有耐心,長時間的去轉變。所以這以身作則做個好榜樣,最後都是教他回歸到覺正淨,這叫做善護念。

  我們在佛的日常生活當中,須菩提為我們道破,我們仔細再一觀察,的確是有這個意思,我們要學習就在這個地方學習。所以學佛,佛怎麼個學法?就要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做個好榜樣,這樣佛法才能興。我們學佛,外面人看到我們,每天煩惱、憂慮重重,垂頭喪氣,一看到學佛的人是這個樣子,算了,不要學了,學佛有什麼好處?要做好樣子,只要依照佛的教誨去做,自然就是個好樣子。生活有規律、有條理,處事待人接物心地真誠、清淨、慈悲,只要心清淨、慈悲,你自然這個體質就改變,決定是健康長壽,容光煥發。容光煥發從哪裡來?清淨跟慈悲。清淨心、慈悲心在哪裡?在你面孔上。這是大家看到的,學佛的這麼好,人家才肯學佛,看到這個效果了。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阿難出家,阿難為什麼出家?看到佛的相貌太好了,他以為這個相貌不是父母生的,這是他修成的,阿難是為佛三十二相才出家的。所以這個相貌令人羨慕,生活方式令人羨慕。這都包括在四攝同事之中。

  「佛法修證,即在尋常日用間,理顯三空,觀融二諦,此之謂希有」。三空、二諦是大乘佛法修行的總綱領,人空,佛沒有我執,四相裡面我相、人相沒有;法也空,不但世間法不執著、不分別,佛法也不分別、也不執著,法也空;空亦空,空也不執著,你說他心多乾淨。所以心清淨身體就清淨,身心清淨他不生病,不但不生病,一切毒害也不會侵犯他,這個大慈悲心就是最好的解毒妙藥。一切的毒害慈悲心裡面都消融、都化解了,他的身體怎麼不健康、怎麼不長壽?財布施修福,法布施修慧,福慧增長。所以這三空之理在他生活當中顯示出來,心地清淨,一念不生,這個過的是真正自己的生活。我們世俗常說,「人生在世,為誰辛苦為誰忙」,這個話非常有道理,從來沒有一個人為自己。只有佛菩薩、阿羅漢為自己,所以他真的有受用、真的有收獲,他為自己。自己是什麼?自己是清淨無染,一絲毫不染著。

  二諦是真諦跟俗諦,真諦是真心本性,俗諦是所現的萬象,十法界依正莊嚴,性跟相交融,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是空,相是有,《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二諦觀融。觀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觀念,你在觀念當中性相圓融,性相融,事理就融。因為真是理,俗諦是事,事理就融了,他怎麼不自在?我們常講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徹底明白了,這叫稀有。一般世俗裡面講,過去未來、此界他方,沒有一樣他不知道的,樣樣明瞭,樣樣不執著、樣樣不分別。不起用的時候,心地清淨,一塵不染;起用的時候,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叫起用。

  「佛法即家常茶飯」,不要把佛法看得很高深、看得很玄妙,那你又完全看錯了,佛法的確就是家常便飯。「一日不可離」,家常茶飯我一天不能離的,佛法的確是如此。所以我們學佛,說實在的話,如何讓我們生活在佛菩薩的境界裡面?也就是說我們從前過的是凡夫生活,六道的苦生活,學了佛之後,如何能從六道苦生活變成佛菩薩大自在圓滿智慧的生活?這個你才叫真的學了佛,你才得到佛法的受用。只要你契入境界,你自己會感覺到,別人當然更看得出來,你整個會變化,從你身體體質、你的相貌、你的舉止、你生活的情緒,統統變化了。以往你生活在煩惱之中,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憂慮,你生活在這裡面,現在一變,你生活在戒定慧裡面,生活在覺正淨裡面,生活在真善美慧裡面,那怎麼會一樣?真正得到生活的樂趣。

  「如來示同凡夫,奔走塵勞無他,欲令眾生,回光返照耳」。佛這樣做,佛實在講可以不這麼做,佛的能力得到大自在了。得大自在,要用現在科學來說,佛確實有這個能力,佛要吃東西還用得著去托缽嗎?不需要。他可以把能量變成物質,要什麼就有什麼,不需要了又把物質變成能量,沒有了,你看多自在。他有這個能力,他不用這個能力,天天還出去托缽,這叫演戲,演給我們看的,這叫大慈悲,根本不必要,他還要做出這樣子來給我們看,我們要明白這些事實。這是奔走塵勞沒有別的,欲令眾生回光返照,希望我們在佛的日常生活舉止行持當中去觀照、去觀察、去反省,那就開智慧了。

  佛教給我們的,「持戒、入定、生慧」,著衣持缽乞食是持戒,持戒這個意思守法、守規矩,一絲毫不苟且,很認真的去做。這個社會上人人都守法、人人都守本分,社會就祥和,世界就和平。世界為什麼有動亂?人不守法、人不守本分、不守規矩。所以他這樣子是教給我們守法。還至本處、敷座而坐是教給我們入定,常常保持清淨心就是入定。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不用心的時候就要回歸到清淨。開會當你發言的時候,你充分去說明,坐下來的時候就入定,心就恢復到清淨,就一念不生,他教我們這些方法,真受用。清淨心起用就是智慧,清淨行起用就是智慧,不但心生智慧,身體的動作、口的言語都生智慧,身口意都生智慧。「示眾幸福美滿之生活。如是、如是!」所以你要懂得這個原則、懂得這個原理,無論應用在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哪一種不同的行業,它的原理原則不變,都能得到幸福美滿,叫如是、如是。

  「修行之要」,修行的綱要、修行的宗要,「在理事雙融」,融非常要緊,此地的理事雙融就是前面講的觀融二諦。理事不能交融,你的心就不清淨,你的心就不平等。《無量壽經》在經題上教給我們修行的綱領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這是三大綱領,清淨、平等、覺只要得一個,三個都得到了。我們淨宗用念佛的方法修清淨,心清淨了自然就平等,清淨心起作用自然就覺,所以一個得到,三個都得到了。在這裡面,《金剛經》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菩薩修無量無邊的福德,他真修,天天在修、不間斷的在修,「菩薩不受福德」,這點太重要了,菩薩絕對不享受世間五欲六塵的這種福德,不享受這個。這就世間人認為這個東西福德,佛菩薩不享受,不是說佛菩薩不能享受,就跟釋迦牟尼佛一樣的。為什麼菩薩示現決定不享受?初學的人煩惱習氣沒斷,修一點小福德馬上就享受,立刻就墮落,菩薩要為他做個好樣子,要叫他決定不能享受。所以佛教人「以苦為師」,生活清苦一點好,警覺性很高;生活一富裕,沒有一個不墮落的。

  諸位只要很冷靜的觀察我們現前這個社會你就知道,你看這學佛的,無論在家、出家,只要講求享受,他墮落、不墮落現在你看不到,他到臨終表演的時候你就看出來。你看他怎麼走法?他要走得很苦那就是墮落,他要走得很自在那他成就了。幾個出家人走的時候預知時至沒有病苦?我們在台灣這麼多年來,一個也沒見到,反而不如在家人。在家人確實預知時至不生病,走得很瀟灑、很自在的,真的不少!大概就有三十多年前了,說這話三十多年了,我們台北市龍江街蓮友念佛團創辦人李濟華老居士,這是很多年歲大的人都還記得的。李老居士往生兩個月以前曉得,星期假日他去看看老朋友,幹什麼?辭行,看看,他又不說。往生那天念佛團共修,他們共修是一個禮拜一次,共修會,都是居士領導,由老居士們輪流講開示,共修就像打佛七,一支香,當中有半個小時講開示。那天輪到一個姓魏的,魏老居士,我都認識,他跟魏老兩個交換,他說今天讓我講,我們時間對調一下。當然他比魏老年歲大很多,就讓他講。他這一上台去講講了一個半鐘點,本來法會裡頭是半個小時開示,他一講講了一個半鐘點,言辭懇切,勸勉大家念佛求生淨土。

  講完之後告訴大家,我要回家去了。別人以為他累了,他八十多歲,音聲洪亮,身體很好,回家去,以為他講一個半鐘點講累了。下了講台,它的講堂旁邊是個小客廳,在客廳沙發一坐就走了。你看多自在!這是成就,沒病苦,這就是台北市的,預知時至,這麼自在、這麼瀟灑往生的。所以不要看別的,最後那一招他騙不了人,他一生方法、技巧再高明,能夠掩飾,欺騙眾生,最後這招沒辦法,原形畢露。善導大師講得好,修行人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要從真實心中去作就對了,決定做不得假。所以平時理事要交融,理事不二,心清淨,無論見到是順境或者是逆境,心都是平的。我們今天看到順境生歡喜心,看到逆境心裡就不高興,這不行,這差遠了,一點功夫都沒有。在逆境裡面不生煩惱,順境裡面不生歡喜心,要保持心的清淨平等,這叫功夫,這叫做修行,從這個地方才能做到理事雙融。

  「對境隨緣」,那個日子過得很自在,一切隨緣而不攀緣。「勤習勘驗」,習是什麼?練習,常常測驗自己的境界,就在生活當中。我們在生活裡面還有沒有貪瞋痴慢的念頭?見到這境界當中我們心還會不會動?就在這個地方去修行,這個地方去做功夫。我們念佛人如果遇到這個境界,阿彌陀佛,把這個心壓平。所有一切念頭興起都一句阿彌陀佛把它融化,用這句佛號恢復到清淨、恢復到平等,這叫念佛人。不是佛號儘管念,貪瞋痴慢照起,那不行,那就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那個不是修行。「歷事鍛心」,鍛是鍛鍊,在一切事當中,事緣,就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無論順境逆境、好人壞人,在這裡面鍛鍊,鍊清淨心、鍊平等心,還要鍊覺心,不能說好壞不分、善惡不辨,那你不變成白痴了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起心、不動念,這才叫正覺。心清淨、心平等,是非善惡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含糊,所以他不是白痴,他不是無明。

  「動靜一如,無往不是」,動的時候是你有作為,靜的時候是你在休息,都是在一個清淨心的境界之中,這一如。換句話說,靜的時候不妨礙動,動的時候也不妨礙靜,動靜一如,無往不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起居,你一切工作,乃至於迎賓接客,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不是什麼?都是動靜一如,理事雙融,觀融二諦,全都在生活當中。離開生活沒有佛法,佛法就在生活當中,佛法原來就是生活,沒離開生活。佛法是佛菩薩的生活,你能夠過佛菩薩的生活,你不是佛菩薩誰是佛菩薩?這就超凡入聖。我們讀《金剛經》,學《金剛經》,要不能契入這個境界,那《金剛經》叫白念了。用《金剛經》的原理原則幫助我們念佛,不但是決定得生,而且決定是上輩往生。我們不敢講上上品,上中品決定有分。這是這部經無比殊勝的利益。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