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般若心經  (第一集)  1984/12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6-0001

  諸位掀開經本,看表解的第一面。這次我們這個課程只有八個小時,時間非常緊湊,將《心經》的內容做一個概略的介紹,如果要深入,我們明天有書贈送給諸位。有周止菴居士的《心經詮注》,其他的還有《心經》兩種註解,都可以贈送給諸位做為研究的參考。可是修學我勸諸位還是以《西方公據》為主修,這裡面所選的四種非常適合,《彌陀經要解講義》簡繁適中,《疏鈔演義》太大了,初學不容易攝受,這個《要解講義》非常合適。

  《西方確指》裡面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這個方法在現前這個時代非常適用,它這個辦法就是以一支香,平常我們講一支香就是一堂課,大概是一個半小時。它的內容是一卷《彌陀經》,三遍往生咒,或者念七遍都可以,三遍、七遍都可以,一千聲佛號,一百拜佛,拜一百拜非常理想。如果一天做兩次統統是這樣,要打個精進佛七一天可以十二次,十二次就是日夜都不能睡覺,每一支香完了之後休息個十幾二十分鐘,接著第二支香,非常的理想。個人修很方便,大家在一塊修也非常方便,儀規簡單而不複雜。所以這個方法實在值得提倡,這是我把《西方確指》複印在這裡面,原因在此地。《西方公據》是在能夠啟發我們修淨土的道心。末後《釋門法戒錄》完全講因果,讀了之後曉得戒律的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達到一心不亂,達到清淨心現前,所以這本書非常之好。

  現在我們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第一段是「講前小言」,這就是一個引子、開場白,「文分三科」,這就是通常我們所講的科判,科判現在所謂的是科目。佛經,佛當年說經實在沒有分什麼大段、小段、中段,沒分這些東西。佛就是稱性而談,記錄下來之後,我們再用科學方法來一觀察,它非常有體系,這是小經。即使是大經像《華嚴經》,我們這邊印的有《華嚴經》表解,那個表解就是科判。所以那麼大的經,你展開一看它這個章法結構、脈絡,那麼樣的精嚴,真是教人歎為觀止。我們世間一流的文章,都沒有辦法跟它相比。可是佛沒有學過這些科學方法,也沒有學過文法,你看他的文章那麼好。更大的六百卷《大般若經》也有科判,非常詳細的科判,幾十冊之多都用表解畫出來,實在是不得了。我在香港中華佛教圖書館看到的,香港還有幾套非常完整的《大般若經》的表解,就是科判。所以我們讀經要能夠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你才曉得佛法是多麼的美,多麼的周密、周詳。

  這個三科是大分,一部經一定有三個大段落,三個大段落就是一般經上統統都有。這裡有個通別,通是指一切經。「東晉道安法師製,與西土暗合」,道安這是古時候的道安法師,不是我們現在的道安法師,這古道安,名字相同,在東晉時候,他與鳩摩羅什大師同時代,與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就是建立這個宗派慧遠大師也是同時代,鳩摩羅什大師那個時代。這是當時的中國非常了不起的法師,真是絕頂聰明,他在佛一切經裡頭,就是譯出來經典他看出這個三分,所謂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就是這邊寫的「首序分」,就是最初的這段是序,其次這段是「正宗分」,末後一段才「流通分」,這三分是道安法師建立的。三分裡面又有三分,序分裡面有序之序、序之正宗、序之流通。這就三三九分,九分裡面每一分又有三分,這個發展是無限制的,然後你才能觀察到,佛思想的精密,章法結構的完整。我們今天講科學的方法,只不過是最近二百年的事情,哪裡曉得三千年前,佛法裡面就是最符合科學方法。

  當時道安法師提出這個主張,有許多的佛門四眾不贊成,認為把佛經割裂了。佛經割裂了,好像是一種罪過,不尊重的意思,大家反對道安法師,不贊成他這樣。到以後親光論師的《佛地論》,從印度傳到中國來之後,把它翻成中文,這一翻出來,原來親光法師的時候也有三分之說,於是乎大家對於道安法師的說法才尊重,從此以後無論是講經、註經,都用他這個方式。親光論師《佛地論》裡面的三分,第一分叫「教起因緣」,名稱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教起因緣。第二分叫「順教所說」,末後叫「依教奉行」。所以,與道安法師講的序、正宗、流通意思很相似,證明道安法師這個分法是正確的,是有道理的。

  現在我們讀經看註解,一看註解分科,一定是這個三大部分。這個三分是大段落,大段落裡頭有中段落,中段落裡頭小段落,就是我剛才跟諸位說的,序裡面又有序、正、流通,正宗裡面也有序、正、流通,這就等於說是中段。然後每個段裡頭又有這種三段,不一定,有的分得細的時候,分成十幾段、二十幾段都有的,所以中國的科判叫二十二重科判,能夠分得這麼樣的細,這個科判就是註經。科判是學問,你能用這種眼光來觀察,才曉得這篇文章的好壞,才知道它這個意思的精粗,一分析就看出來。如果不是好的文章,它沒法子分,真正好文章,一定能夠用科判把它判別出來,這一般經統統是這樣。

  下面說「別」,別是指本經。因為本經很特別,我們現在用的譯本是玄奘大師的譯本,玄奘大師的譯本只翻譯正宗分,所以這個經文裡面沒有序分,沒有流通分,所以這就特別在這個地方。「此經傳世者七種」,就是七種不同的譯本,但是在《心經詮注》裡面有十四種不同的譯本。「今現者不計,四譯同上例」,老師也說明了傳世這七種,這是過去,現在所發現的沒有計算在裡面。七種裡面有四種譯本同上例,就是有序、正、流通三分的。「今採者為玄奘法師譯,最流通」,我們現在採用的譯本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在《心經》這部經裡面來說,玄奘大師這個本子流通最廣,幾乎在中國人受持《心經》,都是用這個譯本。玄奘大師譯的經很多,最流通的就是這個本子。「奘師譯本,簡擇精要,略去序與流通」,這剛才說明了,它這個譯本裡面,這二百六十個字是《心經》的正宗分,這個序分跟流通分都沒有。諸位要看這個前後兩分,可以參考《心經詮注》。

  下面是經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諸位讀這個本子,也許會發現這個「般若波羅蜜」,這個密字有用底下的山,也有用蜜蜂的蜜,這個沒關係,因為它是音譯的,只要音對就行了。我們看這個題目「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分為四個段落來說明,表解所列的簡單詳明,這對我們現在來修學是非常的方便。「般若」是梵語,是印度話,完全是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智慧。為什麼不把它翻譯成智慧,而存般若?古時候譯場裡面翻經它有規矩,體例有五種不翻,般若是為了尊重不翻。除了尊重之外,當然它還有別的意思,那就是般若智慧,畢竟跟我們一般概念裡面,所體會智慧的意思,不完全相同,所以還是保持音譯為恰當。旁邊講五種不翻的一種,它是屬於尊重不翻。

  它裡面的含義有三種,就是「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括弧裡面是註解,實相般若叫「真空之體」,這是什麼東西?就是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就是般若之體。所以諸位要明瞭中國的禪宗,並不是六波羅蜜裡的禪定,而是般若波羅蜜。你去看看六祖《壇經》裡面所講的,純粹是般若波羅蜜。我們如果對於內容觀察不清楚,你這個修行當然是盲修瞎練,所以一定把名與義先要搞得清清楚楚。實相是什麼?就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都是從這裡面出生的。所以六祖大師悟入實相之後,所謂修行證果,證的什麼果?見到實相就叫證果,見到實相就叫見性,見到實相就叫證道,就是這麼個意思。他老人家證得之後,你看他向五祖說出他自己的境界,也就是他自己的心得,「何期其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諸位要想,清淨心裡頭哪有罪業?所以見了性之後一切罪業才真正消除。這是自家的事情,說別人要幫你消罪業,我是決定不相信,講不通。

  為什麼?諸佛菩薩大慈大悲,說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這麼多眾生都有罪業,他有能力幫我們消除,不幫我們消除慈悲何在?他的慈悲心還不如我,我如果有這個能力,我一定給大家消除,無條件的給大家消除。所以凡是講有能力替你們消災滅罪的,那都是魔王,絕對不是佛,那都是騙人。你們那些錢財被他騙去了真冤枉,這是多做一點好事是真消災,供養魔王是增長罪業,消什麼災?所以這個要知道,魔王如果大家都不理他,他就無可奈何,他對我們這個社會沒什麼影響,他造不出大罪業出來。魔在那裡一呼,你們統統都去了,魔子魔孫都到了,這個力量就大了,這才造大罪業。所以自己要有智慧,頭腦要冷靜千萬不能夠感情用事,唯有見性。念佛唯有念到理一心不亂,那個罪業才從根本拔除,佛法是教你這樣修學的。連往生咒,咒的名題就是「拔除一切業障得生淨土陀羅尼」,那個念念就拔除業障了嗎?不是的。要以那個咒念念到清淨心現前,業障才消除,念到一心不亂才行。

  譬如你們學生念書,好好的念書,念書將來就能夠得到博士學位。這個話說得沒有錯,天天在念,每次考試都不及格,你能拿到學位嗎?拿不到。念書是要念,念有個標準的。你看念這個佛號、念這個往生咒它有個標準,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才算及格。你沒有念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那不及格,那個不算數的。所以一定要知道念佛法門層級分甲乙丙三等,丙等就算及格,就行了,功夫成片;乙等事一心不亂;甲等理一心不亂,有上中下三等的。最起碼也要夠上及格的分數,有個六十分這才能往生,五十九分都不能夠往生。你一定要曉得,它有標準的,不是說一念就能去的,沒這個道理,那是決定講不通的,它有標準的。所以實相是自性、是本體,實相就是般若。

  第二種就是「觀照」,如果我們拿《起信論》上的話來講,實相就是本覺。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告訴我們的,「本覺本有」,本覺是本有。觀照就是始覺,我們本覺迷了,現在我們開始覺悟了,觀照就是始覺,始本相應,就是觀照得力了,觀照真正有了功夫,你的始覺與本覺相應了。與本覺相應這個時候叫什麼?就叫做正覺。這裡頭也是有條件,與本覺相應。由此觀照觀什麼?觀照與實相相應。這個開始,剛剛相應叫正覺,功夫再深就是正等正覺,完全做到般若了就無上正等正覺,就這麼回事情。這個裡頭功夫有淺深的差別,所以建立許多的名相,這也是一個共同的原則,八萬四千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這原理,修行的原理不管用什麼法門,總是你裡頭沒有觀照就不行。

  譬如說我們念的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裡頭要有觀照,什麼觀照?你沒有觀照不能伏煩惱,功夫不能得力。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告訴諸位的,譬如我們心裡頭煩惱起來了,貪瞋痴慢起來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皈依無量覺,一聲佛號念起來,曉得我要覺,不能迷,這就是觀照,這就是始覺。所以這個佛號聲聲喚醒你的始覺,你要覺悟,喚醒你的覺悟。又與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相應,又能夠喚醒自己心性覺而不迷,豈不是與實相般若相應了嗎?這樣念佛這一句佛號才能伏煩惱,才能斷煩惱,才能夠照破無明。所以同樣是念這一句佛號,阿彌陀佛大家都念,每個人用的心不一樣。會的人這裡面有觀照功夫,聲聲都有觀照功夫,這個力量非常之大。不會的人他迷信,天天喊阿彌陀佛你來救我,我苦得不得了,這不行的。一味只求外面的阿彌陀佛,自己還造業,還起心動念,煩惱伏不住,所以那種念佛沒用處。那個念佛將來都變成福報,不能夠消業障、不能伏煩惱,換得來生的福報,人天有漏福報。所以念佛也離不開這個原則,這個法門是共同科目,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要懂得這個原理原則,這就是自覺,觀照是自覺。

  文字般若是覺他,自覺裡面要不要文字?不要文字。它是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才能起觀照;著了這些相,那就沒法子觀照了,觀照完全喪失掉了。可是你要幫助別人,要把這個道理、方法、境界介紹給別人,需要用言說,需要用文字,需要用種種的表演,都叫做文字。所以這個文字,你不要看到只是文字,言說?言說也是文字,表演也是文字,只要用一種方法叫別人能夠領悟,都叫做文字,所以它這個文字意思非常廣泛。包括這個所謂手印,手印是手語,在佛門叫手印、叫手語。你要懂得這個手怎麼個姿勢是代表什麼意思,一看就明瞭,那手語也是文字。凡是教化眾生的一切工具、手段,都叫做文字般若。所以這是利他的、是覺他的,我們講自覺覺他,文字般若是屬於覺他的,觀照般若是屬於自覺的。自覺而後能夠覺他,這是說明般若有這三大類。

  旁邊給你講這個「別名」,意思、境界完全相同,名目甚多。佛為什麼說這麼多的名目?意思是叫你不要執著,不要執著一個名相。同樣是一樁事情,隨你怎麼說法,只要說的是這樁事就行了,何必執著名相?所以這個般若也叫做「真性實相」、也叫做「一實諦」,又叫做「自性清淨心」,《楞嚴經》裡面講稱作「如來藏」,《般若經》裡面常常講「如如」,《法華經》裡面講實際、講一乘,性相兩宗裡面都講法性。《首楞嚴》中道、畢竟空、第一義諦太多了,要是把它歸納起來,這麼一樁事情佛說的名相幾乎有一百多種,這個地方是略舉幾種而已。底下引《大智度論》上一首偈,「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名字」。你就曉得《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不亂」,《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統統都是。《維摩詰經》裡面講的「不二法門」,還是講這個。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佛用種種名字來說一樁事情。這麼多名字也有好處,這麼多的名字互相合起來看,對於這個事情愈加明瞭,才能夠悟入,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這是經題上面兩個字,這兩個字都是最主要的。

  再看底下第二段,「波羅蜜多」,通常我們也稱作波羅蜜,這個多是尾音,尾音有時把它省略掉。上二字「波羅」翻成中國字是彼岸,「密多」這兩個字翻成中國意思是到,所以這句要是以中國意思直譯就是彼岸到。如果用中國文化來說,我們中國人講到彼岸,到達彼岸。這個術語在印度用得非常的廣泛,是一個很普通的名詞。凡是事情做圓滿了,印度人都叫波羅蜜多,這個事情做圓滿了,所以它這個意思有究竟圓滿的意思。我們中國也有個口頭語說到家了,某人的功夫到家了,字寫得好,他書法到家了;菜炒得好,他做菜到家了。波羅蜜就是到家的意思,就是說大家共同的標準,達到最好的,所以有這個意思。我們一般來講以究竟圓滿來翻這個波羅蜜多,這個意思比較容易體會。不管什麼事情,做到究竟圓滿,都叫波羅蜜多。

  底下這個註解,這是古德就佛法當中來說的。什麼叫到彼岸?彼岸指什麼?生死比喻此岸,煩惱比喻中流。這講個河流,河流有兩岸,我們這邊這岸好比生死六道輪迴,當中就好比是煩惱,對面就好比是涅槃。我們要從擺脫生死,超越了煩惱,就達到涅槃的彼岸。取這個意思,這個意思也說得很好,所以十地這個波羅蜜多就是講般若波羅蜜多。你這個般若智慧到家了,般若智慧達到究竟圓滿了,超越彼岸。不但超越六道生死輪迴,而且超越了十法界,四聖六凡統統超越,那真是到彼岸、到家了。這個境界就叫做一真法界,法界原本是一真。所以它的別名裡面有一乘,佛在《法華經》上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意思就是在此地。

  下面這個表解,底下給我們講修習階段,到達彼岸不是一蹴可以成就的,這就是經上常講的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不是說的圓教,不是講的圓教。圓教諸位看《華嚴經》無量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這幾天大家在《彌陀經要解》雖然聽這一段,這段也正好講到此地,是藏教佛。天台大師判的教藏通別圓,藏教佛,你看看「三賢歷一僧祇」,是藏教佛了,三賢是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次,修一個阿僧祇劫。「道力微,被煩惱伏,名遠波羅蜜」,就是藏教三賢位的菩薩,還沒有能夠把煩惱伏住,這距離波羅蜜還相當遠。他走的這條路,但是功力不夠,伏不住煩惱。登了地,初地到七地,這七個位次又是一個阿僧祇劫,就是第二個阿僧祇劫。道力增強了,能夠伏煩惱了,這個叫「近波羅蜜」,以這個到彼岸接近了,一天一天接近了,能伏煩惱了。所以一看這個地方就曉得,這是藏教的。八地到十地,這又是一個阿僧祇劫,「道力盛,盡伏煩惱」,見思煩惱斷了,這個叫「大波羅蜜」,超越三界六道輪迴,這是藏教的佛,成藏教佛。

  無怪乎蓮池大師說,「修淨土法門一念就能超越三阿僧祇劫」。憑這一句阿彌陀佛一生當中就超越,從遠波羅蜜到大波羅蜜,那一點沒錯,真是如此。所以你才曉得念佛法門的殊勝。我們修念佛法門現前這個階段就是遠波羅蜜,但是我們確實用這功夫,想用這一句佛號來伏煩惱伏不住,剛剛伏下來煩惱又出來了,伏下來煩惱又出來了。可是你別害怕,如果這個功夫用上三年、五年,你就登地,你就到初地,為什麼?你這個力量道力增盛,你這一句佛號就真正能夠把煩惱控住了。那個心裡的念頭才一動,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你如果有這個本事,在藏教裡面你就登了初地。現在要伏還伏不住的時候,就是三賢位;等到你把見思煩惱統統伏斷了,事一心不亂叫大波羅蜜。藏教裡面稱大波羅蜜事一心不亂,往生西方世界生方便有餘土。

  可是諸位要曉得,得到道力盛,能伏煩惱的時候,才能生凡聖同居土,就是藏教三賢位。煩惱伏不住,功夫成片沒有得到,不能往生,雖然想往生也不行,功夫不到家,條件不夠。所以藏教人發心要往生,要地上菩薩的地位才行,就是七地之前生凡聖同居土,八地以上生方便有餘土,實報土他沒分。因為什麼?藏教的佛沒有斷無明,沒有破無明、沒有見本性,所以實報土他沒有分。可是要照一般藏教來修行,時間要三大阿僧祇劫;用念佛這個方法來修行,一生就成功了。所以蓮池大師,你看在《疏鈔》裡頭讚歎,你不曉得這個道理你不知道選擇,你要曉得這個道裡,才曉得選擇一個最殊勝的方式、最快速的成就,這才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才是一個聰明人。

  再看底下,「心」這個字是中國字,所以這個經題梵華合譯,前面般若波羅蜜多是梵文,這是中國字。「此係華語,釋此者甚多,以為六百卷之精要者圓」。這個心是什麼?心講的意思很多,這個地方採取比較說得最圓滿的,心就是精華,最重要的,我們稱之為心,中心。這部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綱領,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要,如果把它細說,就是六百卷《大般若》。六百卷《大般若》歸納濃縮就是二百六十個字,可見佛法真是可長可短、可深可淺、可大可小,原無定法可說。你要是有很大的耐心,喜歡麻煩,就跟你講六百卷;你要是不喜歡麻煩,要簡單明瞭就二百六十個字,裡面內容完全一樣。不能說這二百六十個字大概講得很少,六百卷恐怕講得很多,那就錯了,內容是不增不減。六百卷不多,二百六十個字不減,內容完全相同,所以才稱之為精要。比喻人之心臟,「為百體之要,義合乎中」,這是從比喻說,你看這過去以往,就是醫院醫生宣判一個人死了,開死亡證明書,心臟不跳不動就認為是死了。由此可知,在一個人生命當中,心臟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這是用這個來比喻。比喻這二百六十字是《大般若經》的心臟,是六百卷《般若》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夠圓攝大經。

  末後「經」這個字,前面「般若波羅蜜多心」,這是一部經的別題,只有這部經稱這個名稱。而經這個字稱為通題,凡是佛所說的都叫做經,所以整個題目裡面又有通題又有別題。「經梵語修多羅,譯義甚繁」,在《華嚴經》裡面解釋這個經字有十種意思,「簡舉貫、攝、常、法」,這貫攝常法是最通常的解釋,幾乎古來所有講經、註經的這些大德們,解釋經都用這四個字。貫是貫穿的意思,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組織、章法、結構,它這個文字是有條理、有層次的,是一點不錯亂的,有條不紊的,這就是貫的意思。

  攝它的內容能攝受人心,就是你看了之後有一種欲罷不能,它有這種力量能夠攝受人心。不會看了一遍不想看第二遍,好的文章有這個意思;你說報紙就不行了,看一遍絕對不會想看第二遍,它沒有這個攝的能力。愈是好的文章攝受力量愈強,能夠教你百讀不厭,這是好文章。文章看個二、三遍,不想再看,丟在垃圾筒裡,這文章沒價值了。佛經這攝的力量非常大,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等覺菩薩看起來還是百讀不厭,可見它的攝的力量非常的強大。常就是我們俗話講的真理,它永遠不變的,這裡面所講的理論、法則、境界永遠不變,這是真實的。法是法則,依照這個方法、原則去修行,你一定能夠證得,能入諸佛如來的境界,所以,它稱之為經。這個經至少要具足這四個意思,缺少一條都不行,具足這四種意思才能稱之為經,所以經稱之為法寶道理就在此地。

  一般講經,在講經之前,先要把全經的經義,就是精華的義理提出來做個簡單的介紹,這通常我們講玄義,像天台家它用五段來介紹,我們稱之為五重玄義。賢首家它比較用得繁雜一點,它用十條叫十門開啟,都是很有條理的,把這裡面的經義把它分類、歸納,一條一條的來介紹。古人在這上用的功夫很多,也有各種不同的體例,但是流傳在世間,最為一般人所喜愛接受的,大概就是華嚴跟法華這兩宗了。尤其是法華,這是天台宗最為一般人所喜愛,因為它簡單明瞭,它分為五類五重玄義,此地的名目就是五玄,就是五重玄義。

  五玄裡面,第一個是「釋名」,就是解釋經題,我們前面所講的就是釋名。第二類叫「顯體」,顯體是什麼意思?體就是理論的依據,佛講這部經是依據什麼樣的理論說出來,這個理論才是這個經的本體,這個很重要。理論依據明瞭了你就相信,沒有理論依據,我們很難相信,不容易接受,所以顯體建立信心。「明宗」,明是明瞭、發明,宗是宗旨。宗旨是什麼?宗旨是指修行方法,所以顯體是講經依據的原理。明宗是講這部經修行的方法,告訴你修行方法。「辨用」是說你依照這個修行會得到什麼樣的利益,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如果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修行什麼都得不到,一點好處得不到,那修它幹什麼?所以一定它有作用。「判教」是提示出來,就是這種經適合在什麼時候來修行、來修學。就好像學校排課程,這個課程應該把它擺在初學,或者擺在一年級或者擺在二年級。這個判教也不是一定的,各人見仁見智不一樣,有人說這可以擺在一年級,有人說這可以擺在二年級,這是見仁見智,不相同。只提供我們一個參考,釋迦牟尼佛在世沒判教,這是後人把經典統統整理了,用這裡頭的意思有淺有深,適合在最初學、還是當中學、還是最後學,在判教裡頭給我們提供這個意見,給我們做參考,不必死在這個裡面。這五段大意明瞭了,我們再看底下的註子。

  「顯體,即一經指歸。本經以中道實相為體」。中道不偏於二邊這才叫中,實決定不是虛妄的,是真實相。什麼叫實相?底下還有說明,「明宗,即修持之法,此經以一心三觀為宗」,這個一心三觀是天台智者大師發明的,他是依據《法華經》,在《法華經》裡得到的啟示,創起一心三觀修行的方法,這是天台家主修的法門。「辨用,即其功用,以此法自他兩度」,就是自覺覺他。「判教,即五時教相,本經在第四時」,就第四個時期。如果我們今天說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第四個時期應當是放在大學,它是屬於大學的課程。像《阿含》這是小學課程,《方等》這是中學課程的,是高中、初中的課程,《般若》是大學課程,《法華》、《涅槃》是研究所的課程。這是一般的看法,經題到這個地方簡單介紹完了。

  下面是人題,這是必須要介紹的。經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什麼人翻的這個要知道,說明這經不是偽造的,翻譯的人他負完全責任。「唐三藏法師玄奘譯」,唐這個字是代表時代,他是哪個時代的人,哪個時代所譯的。三藏法師代表他的學歷,只有三藏法師才有資格譯經,普通的法師沒有資格譯經。因為三藏法師是對於全部的佛法完全通達,而沒有障礙,他的知見才算是能正。如果不能貫通全部的佛法不能稱為三藏法師,所以通達戒律的,我們稱為律師;通達論藏的,我們稱為論師;通達經藏的,我們稱為法師;全部都通達的,稱為三藏法師。玄奘大師博通三藏,這是譯經的法師,稱之為三藏法師,玄奘是他的名字,譯是從印度梵文翻成中國文。譯場組織非常的龐大,在歷史上記載,玄奘大師當年的譯場,它的編制總共有八百多人。就像國立編譯館一樣,那是國家建立的。他負責任,他是這個編譯館裡面的主管。所以一切經翻譯,縱然是別人翻譯的,他同意的,其他人翻譯的給他看,他同意,決定了沒錯可以流行,這部經就算他翻譯的。諸位要曉得,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是這種體例,就是他負完全責任。不能說這明明是我翻譯的,為什麼說我翻譯的用他的名字,他負完全責任,如果你這個翻錯了,將來有罪過你不背罪過,他背罪過,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

  譬如我們做學生的,這個老師或者講東西,我們聽到筆記,或者是我們寫的一部註解,我們給老師看,老師完全同意,說這個可以發行了,這就是他的註解,他註的,不能用我們的名字,不能說我們註的。我們中國自古以來例子是如此的,這個真是尊師重道,一家之言是這樣的。跟現在人的觀念不一樣,現在人私心很重。古人的時候實在找不到這個老師了,他這個東西很好,也能夠流通,他假借別人的名義,也不用自己的名字。可見得古人是真正做到謙虛,自謙而尊人。因為個人身分德望都不能夠服人,影響力小,我們給一個高明的老師去看,他看了完全同意、完全沒有錯誤,用他的名義來發行影響力很大,能夠爭取多數人的信仰,多數人依教奉行得利益。所以古人念念是為大眾,絕沒有為自己。

  現在的人完全跟古人相反,念念都是為自私自利,自己有一點好處,怎麼可以說是別人的,所以今天我們佛法之衰就衰在這個地方。諸位想想,當年譯場八百多人,那麼多人哪個人沒有功勞,各個人都有。一流的文學家多得是,都被搜羅到這個譯場裡面去,參加這個譯經的工作。所以出來的東西全是玄奘大師一個人的名義,沒有第二個人的。鳩摩羅什大師的譯場,差不多是四百人到六百人,規模都相當大,可是所譯的一切經都是鳩摩羅什大師出名的,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應當要尊重的。

  下面有奘師簡單的介紹,要詳細知道,可以看《大藏經》裡面有《三藏法師傳》。「偃師陳氏名褘」,這個地方是在現在的河南,按現在來說他是河南人,他的俗家姓陳,俗名叫褘,陳褘。「十三歲出家洛陽淨土寺」,他是當小沙彌,很小的時候就出家了,跟他哥哥在一起,他哥哥先出家在洛陽淨土寺,他到哥哥的那個廟裡面也發心出家了,從小沙彌學起。「貞觀三年西行至印,歷百二十八國」,那個時候國土很小,西域還沒有統一,有的小國只有我們景美區這麼大,也是一國。像台北市這麼大的大國很少,太少太少了,小國很多,所以他從中國到印度去經歷了一共有一百二十八國。這個可以看《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是他寫的,等於說他的遊記。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們中國在世界上是第一大國,天朝。哪有這麼大的國家,太少了,在全世界很難找到像這麼大的國家。

  今天這個世界稱霸的是美蘇,從前是我們中國人。看看我們中國的歷史,在這個地球上稱霸多少年,現在我們搞成這個樣子,是我們這一代子孫不爭氣,把我們祖宗的臉都丟光了。我們中國在清朝康熙、乾隆的時候,還是世界一等大國,美國是個開荒的時代,剛剛移民去的開荒時代,我們中國是世界上一等大國。二百年以後風水顛倒了,我們搞成這個樣子,真是可憐,這是對不起祖先。要曉得事在人為,我們要團結、要努力,我們有非常深厚良好的基礎,只要肯努力、肯發憤,建立自己的自信心,一定能夠將我們固有文化發揚光大,一定能夠恢復我們世界大國的威望。我們文化傳統在全世界來講是最優良的,確實可以能夠利益一切眾生,是我們自己要自覺,要珍惜的。

  再看下面,「留學中印摩竭陀國那爛陀寺」,這個地方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古蹟還有。近些年來交通便捷,尤其是在本省經濟逐年的繁榮,國民收入提高,政府也鼓勵觀光旅遊,所以這些年來到印度去朝聖的人不少,凡是到印度去,一定去看看這個那爛陀寺。但是現在寺已經完全沒有了,還有一些痕跡在,那些牆都倒掉了,但是那個基礎還能看得出來。那個地方就是當年玄奘大師求學讀書的地方,諸位要是沒有機會去看,我們這個地方好像有不少旅遊的書,你們把印度那些找出來,那爛陀寺、祇樹給孤獨園、靈鷲山,都有不少的照片可以拿出來看一看,對於玄奘大師有這種親切之感,可以把它翻出來。當時到印度他也不是去亂學,還是有師承的,所以才有成就。他在印度兩個老師,一個在家人,一個出家人,出家人就是「戒賢論師」,在家居士是「勝軍居士」,兩個老師。在印度十七年,他往返一共十九年,路上走三年,那時交通不便,只有走路、騎馬,一天走不了多少路程,所以一個往返是十九年。

  在印度住了十七年,跟一個老師學。他的老師是以戒賢論師為主,主要就是跟戒賢論師,當中也親近過勝軍居士。所以如果說是你要跟十幾二十個人學,到處寺廟去亂跑,決定不能成功。玄奘大師在印度十七年,住在那爛陀寺,沒有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過,旅遊是可以,沒住過。住在那爛陀寺,一個道場、一個老師這叫師承,才能有成就。你們現在是已經成就的人,所以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去了。在古時候沒有成就,沒有資格參學。成就之後就是般若波羅蜜已經得到了,這個時候可以參學了;如果般若波羅蜜多沒有得到,沒有資格參學。念佛講的是沒有念到理一心不亂,沒有資格參學,事一心都不行,要理一心不亂才有資格參學。這是古人,不是現在人,現在人另當別論,現在人不是古人,古人都很乖。他老人家是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你看貞觀三年去的,十九年回來的。「繙經十九年」,回來之後,從事於譯經的工作,一共是翻了十九年。「成七十三部,千三百三十卷,世壽六十五歲」,六十五歲圓寂的。這是玄奘法師簡單的歷史。

  他留給我們後人的東西,幾乎全都是翻譯的作品,自己的文章沒留下來。真正是他自己的著作,只有一樣東西,《八識規矩頌》是他自己的著作,也很簡短。但是,《八識規矩頌》雖然是那麼短的文字,也了不起,等於是什麼?《成唯識論》的心經,它那個分量等於《般若心經》。《般若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華,他那個十二首頌,是一百卷成為《瑜伽師地論》的精華,一百卷《瑜伽師地論》的精華很了不起。展開就是一百卷《瑜伽師地論》,濃縮起來就是《八識規矩頌》。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他的著作,只有這一篇。人題介紹完了。

  我們就看經文,這個經文有「綱」,綱是綱領,就是大綱,這個老師用的是甲乙丙丁,用這個來表示。這個綱一共有五段,分為五個大段,綱是大段,節是小段。第一大段,「示菩薩法空人我執」,示是開示,指示我們菩薩這個法門。菩薩法一定要空人我執,要從這個地方開始。再第二步要空法我執,先空人我,再空法我。第一段裡面,標題上給我們提示的,「般若起用,實相、觀照,蘊相空性」,這個蘊是指五蘊,「破我執、顯我空、度苦厄」。小標題裡面,這就是這段裡的總綱領,我們看經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經文四句,四句就是四小段。所以你看看這個文章真是組織非常的精嚴,一句就是一段。第一句是能修行的人。因此,『觀自在菩薩』是個通號,不是某一個人的專稱,你能夠用這個方法來修行,你就叫「觀自在菩薩」。所以不要一念起觀自在菩薩,馬上就想到觀音的白衣大士,想到那個就糟了,不是自己,與自己不相干,他就念的別人、讚歎別人。他不曉得讚歎自己,不曉得念自己,那怎麼能成就?那個叫做什麼?學外道,心外求法。觀世音菩薩在哪裡?在外面,不是我,在外頭,這心外求法,那叫做學外道。真正的學佛的,佛法叫內學,觀自在菩薩誰?是自己,我自己會用觀照般若,從觀照裡面得自在了,覺而不迷,覺而不迷就叫菩薩。菩薩是覺悟的有情眾生,這自己不是別人,這是在講能修之人。

  第二句是所修之法,他修什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第三句是講觀行的自在,第四句『度一切苦厄』是講修證的功能,就是它的結果,你看一句就是一段。我們先按照這段落來介紹,先說「觀自在,梵語數種翻來」,也翻作觀世音,所以「華譯有觀自在、觀世音」,有這些不同的譯法。這個菩薩是誰?「即觀世音菩薩」。西方極樂世界的觀世音菩薩,給我們做了個示範、做個榜樣,教我們要修學。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我們就是初發心的觀自在菩薩,他是等覺觀自在,我們是初發心的觀自在。像昨天晚上在經文裡面告訴諸位,我們這個釋迦牟尼佛最初發心遇到的是古釋迦,他那個時候剛剛發心的,他的老師就叫釋迦牟尼,他現在成佛也叫釋迦牟尼,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我們要模仿這個等覺的觀自在菩薩,我們自己現在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就是初發心的觀自在。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能夠依照《彌陀經》、依照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來修行,你就是初發心的阿彌陀佛。他是在果地上的阿彌陀佛,你是初發心的阿彌陀菩薩,不能稱佛,阿彌陀菩薩,因為你還沒成佛,等覺還稱菩薩。要模仿古聖先賢,以古聖先賢做為自己修行的榜樣;換句話,就是依照他那個模型來塑造自己,這叫修學。絕非仰賴於他,而是要把自己變成他這是學佛。底下重要的就是觀,這個觀就是觀照般若,他會用這個方法。會用這個方法,所以他在境界裡面,無論這個環境是逆境、是順境,他無不自在,他的自在從哪來的?他的自在他會用觀照,他得自在了。我們為什麼在境界這麼苦惱,逆境固然苦,順境也煩惱、也不自在,我們失去了觀照。觀照是正知正見,沒有觀照,就起邪知邪見;觀照是智慧,離開了觀照就是迷惑顛倒。所以沒有觀照的功夫,必定是愚迷邪見,他怎麼不生煩惱?他怎麼不受苦報?所以學佛一定要懂得觀照。

  這個字底下有個簡單的解釋,「納音為聞,達理為觀」。因為觀世音菩薩,他在六根裡面特別選擇的是耳根,具體修學的方式是在《楞嚴經》上。《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說明他修行的方法,所謂是「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用這個方法。所以這個觀不能當作看講,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叫做觀,眼見叫觀,耳聽也叫觀。什麼標準叫觀?一接觸就明白它的道理、就明白它的真相,真實之理,這個理就是前面講的實相般若,這一接觸這是說始覺,開始覺,始覺立刻就能與本覺相應,這個才叫做觀照。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講,拿《金剛經》來說,如果我們這個心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了,起心動念是不覺,不覺而有起念。所以你立刻就警覺到:我起念了。念什麼?念是不覺,不覺才起念。覺,不起念,這就是觀照。如果這個念頭繼續不斷起來,比這個還要嚴重,起貪心、起瞋恚心,立刻就想到清淨心裡面沒有喜怒哀樂、沒有煩惱,就是觀照。

  如果再用《金剛經》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虛妄相裡面,你要起貪瞋痴慢那是大錯特錯。又如《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在這個夢幻泡影裡面患得患失,這是錯誤。常常能在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在這個境緣當中起心動念,立刻回光返照,這一切都是虛妄相,心立刻恢復到平靜,恢復到正覺,這叫觀照。絕不隨境界流轉,隨境界流轉是迷、是煩惱、是造業。不隨境界流轉,但是境界可以受用,不是說境界不能受用,境界可以受用,受用而不染。就像懷讓大師所講的,「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那人家是念念覺觀現前,他一點都不迷。修證即不無是受用自在,穿衣吃飯遊樂無有一樣不自在;染污即不得,不染污,這叫真正的修行。我們凡夫就是什麼?染污,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都染污,這個不行,所以這個才有苦惱。觀的意思是這個,一定要懂得,要會用。

  真正會用,這個境界是一味的,換句話說,沒有順逆,因為它在順逆裡面都是一味,順境裡面他沒有樂受,他心清淨的,這個多自在。逆境裡頭他沒有苦受,他苦樂兩邊都離開了,所以他還是自在,這種自在叫真樂。感情那種樂那是個麻醉劑,那是苦,佛法裡面講苦樂之樂,苦是苦苦,樂叫壞苦。因為你所樂的,你要是不止,譬如我前天跟諸位講的,你們年輕人喜歡跳舞很樂,跳上個七天七夜苦死了,要命。所以說它會變壞的,那是壞苦。如果說這個舞會很快樂,舞會一結束沒有了,想想當年是什麼樣,現在又是什麼樣,他又苦了,它會變壞的。那個選舉做了官、做了市長很樂,門庭大家都來賀喜;哪一天下台了,一個人都不理你了,苦死了。這個苦樂是會變壞的,不是真實的。真樂,清淨心這是真樂,苦樂兩邊統統離開是真樂。唯有在覺觀裡面才能把苦樂二邊都捨離,才能得大自在。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與不作二邊都不執著,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自在的,所以才叫觀自在菩薩。

  第二句是講他所修的法門,「行」,行就是修行,也就是我們講的造作。他每天幹的什麼?他在那裡「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般若既然講深了,必定有淺,淺般若是「人空般若,破除我執」。你看看,我法兩種執著,兩種執著都要甚深的般若智慧才能夠看破,淺的般若智慧做不到。人空?真正徹底明瞭人我空,不會再執著這個身體是我,不會再執著了,把身見打破了。這是般若,就是前面講的近波羅蜜有了作用、起了效果。在這個效果如果拿來用在念佛上求往生西方,決定成就凡聖同居土,這個條件完全取得了,它能夠破我執。

  底下註解講,「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三乘同修,名共般若」,這是初學。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統統都修,這是初級佛法;換句話說,《阿含經》裡面也有,小乘法裡頭也有,如果沒有,小乘人不能破身見、不能破我執、不能斷煩惱。但是什麼?它的般若智慧淺,不深。緣覺菩薩也修什麼?是做《大般若》的基礎,這是諸位一定要注意到的。猶如戒律一樣,五戒是三乘共學,它是基礎。如果不守五戒,人都做不好,連人道的這個資格,是來生得人身都得不到,你還想成菩薩、成佛,沒這回事情。好像蓋房子,沒有第一層,我要蓋第二層、第三層,你去蓋去,不可能的事情。樹木也有個根本,五戒是根,沒有根怎麼會長成大樹?怎麼會開花結果?現在人滿腦袋的幻想,不要根本,就要花果,想得實在太天真了。也有不要根本,有花果,假花就是了。你看假的不是真的,是假的。所以這個事情不能投機取巧,要腳踏實地好好去努力,要認真去修。古聖前賢沒有一個不是認真修成的,我們投機取巧就能辦到,那他們趕快來拜你做老師了,他都做不到,他還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不可能的事情,不可以自欺欺人,不能自己欺騙自己,不能被別人欺騙,要有智慧。

  所謂深般若密?「法空般若」,更破這個字是個錯字,這是我們沒有留意到,這裡頭有很多個錯誤,我都已經改過來了,這個還是漏掉一個法執。前面是破除我執,這個地方是「更破法執」,這個字要改過來,把它改一下。下面這個註解說「不但見空,又見不空」。空與不空是一不是二,這個智慧就深了,這是什麼智慧?在《佛學概要》裡面所講的一切種智。一切智是見到法空,道種智是見到不空,一切種智是見到空與不空是一不是二。為什麼曉得這個地方它是指一切種智?底下有個註解,「異三乘」,這三乘不一樣,不一樣什麼?一乘法。一乘法裡頭,當然是指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所住的境界,《華嚴經》裡面講一真法界。他所見到的,他的智慧是一切種智,因為他異三乘。如果他是異二乘的話那是大乘,那個不同於聲聞,不同於緣覺,異二乘。異三乘連大乘也超出了,那這就是一乘,一乘真正是深般若。所以前面這個字決定是破法執,而不是破我執。

  「觀自在菩薩」,要是講到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那沒話說,他是等覺菩薩。他這個般若波羅蜜那是深到了極處,何況他又是個古佛再來,他是倒駕慈航,早就成佛了。為了幫助阿彌陀佛廣度眾生,自己退居在菩薩地位上。因為一個學校只能有一個校長,他總不能說,我早就成佛了,老早在別的學校當校長,我到你這個學校來,當然還要當校長。一個學校不能兩個校長,好,只好請他當個教務主任。退居在等覺菩薩位,幫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他所行的「深般若波羅蜜」。我們現在要學不能講深,要學淺般若波羅蜜,要從淺波羅蜜上開始,效法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與我們這個世界緣分很深,他翻譯的兩個名字,有兩個意思,如果這個名字叫觀自在,著重於自修,著重於自覺。如果這個名字稱觀世音,著重於利他、化他,他能夠觀照世界一切苦難的音聲,所謂尋聲救苦,他就能夠幫助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是從利他上建立的名號叫觀世音;自己自修、自學就叫做觀自在。名號裡面兩個意思就提示我們自己要覺悟,對自己要觀自在,對別人要觀世音。觀世音,你看,在幫助別人、教化別人不離觀照,自己不迷。如果他教化別人、幫助別人的時候,觀沒有了,只有世音了,這迷惑顛倒。教化別人反而被別人同化,那不是糟糕了嗎?那就是顛倒,就退轉了。所以無論自行、化他決定不離觀照,不離甚深般若的觀照。所以他能成就,他能夠得到自行化他的殊勝功德果報。這是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正在修行這個時候。

  下面說出它的功德利益、他的成就,這就是『照見五蘊皆空』。這個觀照在修行一般講有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說得很清楚,第一個階段就講,我們一般講的觀照,所以觀照就是時時刻刻能提醒不會忘記,這就叫觀照。譬如說一個妄念起來了,阿彌陀佛就是觀照,或是說馬上把這個妄念轉變過來、換過來。我起這個念是不覺,阿彌陀佛是覺,阿彌陀佛是無量覺,立刻換過來這就觀照,這是我們下手之處。到功夫深了的時候,這個妄念不起了,不觀照它又不起來,這個叫做照住,這就是得定,在念佛法門講就是事一心不亂,不必用觀照的功夫,妄想心絕對不會起來,妄念斷、煩惱斷。最上的一層功夫就是照見,照見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徹底證得諸法實相,所謂定中開慧,智慧現前,所以才能夠照見。照見這是般若裡面的上乘功夫,是明心見性的功夫,是理一心不亂的功夫。我們下手之處,要從觀照上下手,逐漸要把自己的功夫向上提升。由此可知,這個般若對於念佛有很大的幫助,它能夠幫助你將這一句佛號,就功夫提升到理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這個境界,跟本經所講的完全相同,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今天時間到了,只能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