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二集)  1983  檔名:09-014-000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二講。

  上一次講到玄義裡面的第四段論用,本經是「以離相為力用」。在這一段我們要特別注意到,那就是所謂離相並不是講我們一切相都不要了,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教我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所謂是即相離相。由此可知,相在不在?相在。離是什麼?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所謂離相不是離外面六塵的色相,而是離虛妄分別執著的情相。所以本經裡面佛告訴我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乃至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們要從這句話裡面去體會。

  佛又告訴我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們試問一問,在境界裡面有沒有我?當然有個我,不能說我沒有了;有沒有人?自然有人。佛當年弘法利生,確實有佛的自身,也有與會聽經這些大眾,由此可知,六根、六塵、六識這些色相它確實存在。佛又為什麼說,「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個四相是什麼?這個四相是你概念當中的分別心,如果你是個菩薩,就是你是個覺悟的人,你還真正有我人的分別、有眾生的分別、有壽者的分別,還有這許許多多的執著,那你就是迷惑顛倒,是這個意思。我們中國的老子都講得很清楚,在第一章裡面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由此可知,這個境界與《金剛經》裡面菩薩離四相的境界是相同的,這是文句上不一樣,事實是沒有差別的。

  再講到一個菩薩從修因到證果,此地希望大家也特別注意到,「唯憑化度眾生」,不化度眾生,他就沒有辦法修因,這個修因我們平常講修行,就是沒有法子修行,要想證果,一定要修因,修因就要度眾生,「以眾生為體性」,為體為性。我們要問,眾生是不是體性?是的,是體性。眾生的範圍包括得很廣泛,不但是一切有情,一切無情的都包括在裡面,《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那怎麼不是本體,怎麼不是真性?這個就叫做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變現出為一切眾生相。我們把性體比喻作金,把一切眾生比喻作器,古人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意思要是聽不明白,我們再舉個比喻來說,好比人作夢。我們在作夢的時候,我們把眾生當作所變現的夢境;體性就是能變夢境的心。當你在作夢的時候,你的心整個變成夢境,整個夢境就是你的心,就是這個真心,心與夢境是一不是二。由此可知,以眾生為體性,不是把眾生當作體性,因為眾生本來就是體性,所以見性的人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道理就在此地。要緊的是「能去分別之相」,可見得前面所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分別之相,這個是概念裡面的相、抽象之相,這是徹底虛妄的,必須要把它離開,要在化度眾生裡面不著化度眾生這個相,那就對了,所以離相是這麼個離法。

  曉得這個原則了,我們用四攝法。四攝法第一個是布施,以這四種方法來攝受一切眾生。第二個是愛語,這是接引大眾的。「布施」是於眾生有恩惠。你要不布施給他,換句話說,於眾生沒有恩德,要想得到眾生的擁護是很難的。為什麼要得到眾生擁護愛戴?無非是要令他歡喜聽聞佛法,依照佛法修行,破迷開悟同成佛道而已。所以學佛首先要學布施,四攝法裡第一條是布施,六度裡面第一條也是布施。第二「愛語」,愛語是所用的言詞要叫眾生一聽他能夠歡喜接受,不會拒絕、不會排斥,樂意的來接受,來信解修行,所以愛語非常重要,這是言語。第三是「利行」,所有一切的造作都是於眾生有利益的,不但在眼前有利益,而且有深遠的利益。佛門裡面所說的利益,不但是今世,還求來世利益,還要求後世利益,換句話說,它是永久真實的利益,這個叫利益。第四條是「同事」,所謂同事是與眾生做相同的事,當然這是指一切有情眾生,與他做相同的事,絕不捨離眾生。如果要是捨離眾生,諸位想想,你怎麼能度他?換句話說,你怎麼能夠幫助他?你要幫助他,你一定要一天到晚跟他在一起,要接近他,不能夠捨離他,這樣才能成就。也許要問,如果這個人是善人好人,我們跟他相處沒有問題;如果他是惡人,我們跟他相處就相當困難。其實你要是這種態度、這種想法,那你就錯誤,為什麼?因為善人善的境界,你自己以為容易相處,實在上它的苦難往往比逆境障礙還要來得深重。為什麼?因為在順境裡面你起貪愛之心,生煩惱,換句話說,你二六時中六根所接觸六塵境界,你所生的是煩惱,你所增長的是無明。如果在逆緣逆境裡面,你心裡常常有恨的意思,有不平的心,這個也是錯誤的,也不是正常的,也是煩惱。大家曉得起不平的心、起怨恨的心是煩惱;你生歡喜心,起貪愛心,又何嘗不是煩惱!可見得這個事情是一樣的,不是兩樣的。修行人要在境界裡面,或者在物質環境、在人事環境裡面,修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這是修行。

  古人筆記裡頭記載有一段小故事,在明朝雲南的地方,在鎮南關之外,有一個屠夫,就是殺牛為業的,有一個屠夫姓趙,名字記不清楚了。他有一天要殺一條母牛,忽然找不到刀,殺牛的刀不見了,他怎麼找都沒找到。以後看到旁邊一個小牛,就是這個母牛所生的小牛,在旁邊哭,流眼淚。這個趙屠夫生氣了,刀到處找不到,拿鞭打小牛,這個小牛站在地上起來了,起來一看,刀在這個小牛的地下。趙屠夫忽然感悟了,這個小牛曉得今天要殺牠的母親,所以把刀藏在牠的身底下,於是他就很受感動,從此之後不殺牛了,改行,把母牛跟小牛帶到山上,自己去種地修行。他常常念這句話,「熄去心頭火,要見呂洞賓」,呂洞賓是八仙之一,這個心頭火是瞋恨,常常念著這個,所以這個人也很不容易,真正覺悟回頭是岸。有一天有一個道士從他山上茅蓬經過,趙屠夫見到這個道人非常歡喜招待他,就煮了茶來供養他。這個茶具是古董,是非常名貴的古瓷,這個老道不小心把茶壺給打破了。趙先生一看到這個情形心裡就不高興,雖然沒有發脾氣、沒有說話,面孔上已經擺出來,不太高興,這麼名貴東西,我請你喝茶,你怎麼不小心給我打破了,話雖然是沒有說,態度顯出來了。正在這個時候,老道忽然不見了,再仔細一看茶壺完完整整的在這個地方,茶壺旁邊有個字條,寫了兩句話,「洞賓方才到,心頭火又生」,諸位想想,好不容易,這個趙屠夫一看,後悔莫及,原來剛才那個老道就是呂洞賓,故意把茶壺打破,看看你還生不生氣。可見得趙還是被境界所轉,這個心愛的瓷器被人打爛了,心裡馬上就有一念不高興的意思在,這是講一個普通修道的人。

  學佛的人要斷煩惱,像六祖大師一樣,惠能心中常生智慧。我們想想我們自己修行,還自己認為自己功夫不錯,其實怎麼樣?天天生煩惱,稱心如意的事情喜歡得不得了,高興,高興是煩惱。真如本性是清淨不動的,像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心為什麼會在境界上動念?心不動,外面境界也不動;心動了,才看到外面境界有動。所以菩薩在一切眾緣(就是眾生境緣)當中「用四攝法」,四攝實際上就是六度,修什麼東西?「行法忍力,而得解脫」,用四攝法行法忍力。六度裡面忍辱波羅蜜是個中心,唯有這樣一切都能夠忍,忍就是力,忍就是不動心,這樣才能夠得到解脫,「合於無住」,前面講本經是以無住為宗旨,才與宗旨相應。共趣,我們共同趣向般若實智、般若實體,「成就三德祕藏」,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這是本經的大用。

  第五、「判教」。向下是最後一段,講判教。說到判教,我們這次講是用天台教義來說的,天台判教有五時八教。哪五時?此地簡單跟諸位寫出來了,第一「華嚴時」。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可以分成五個階段,像我們現在辦學校一樣,可以把它分成五個階段。但是我們世間辦學校,譬如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是一層比一層高。在佛法裡有個很特殊的,就是第一時華嚴時是最究竟、最圓滿的。這個意思我們可以從一個比喻上來講,好比開百貨公司,老闆頭一天開張,把他所有的這些貨物全部都展示出來,像個展覽會一樣開幕展覽。這個展示會必須得有內行的人他才能識貨,才曉得這些貨色的優劣,才知道它的價值貴重。佛一成道之後,把他所見所知親證的境界統統和盤托出,可惜我們肉眼凡夫完全不識貨,好像百貨公司老闆一樣,東西統統展出了,人家不識貨。不識貨,那怎麼辦?好,貴重的東西統統收起來,金剛鑽他認為是玻璃球,水晶、琉璃、瑪瑙他還以為石頭比那個還要珍貴,那有什麼法子!所以把這些最高的東西、最真實的東西統統收起來,然後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眾生程度應機說法,這個就是第二個時期「阿含時」。

  阿含講什麼?講人天小法,這是第二個時期。好比辦小學,這是最圓滿的學問現在不談了,最圓滿、最究竟的我們暫時不說,放在一邊,先辦小學,講小乘法大家很容易接受。小乘法講的時期也相當之長,到這個階段看看大家差不多了,再往上一提升,第三「方等時」,講方等,方等是大乘,由小乘再入大乘。阿含跟方等合起來是二十年,換句話說,二十年之後,程度已經有相當之高,這才講到佛法中心的部分,那就是第四「般若時」,般若一共講了二十二年。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在一代時教裡頭,般若佔的時間最長,當然也是他教學裡頭主要的部分。第五「法華涅槃時」最後是講《法華經》,《法華經》講了八年,所以二十年加上二十二年、再加上八年,是五十年,我們通常講四十九年,佛說法四十九年。《法華》之後,《涅槃經》是一日一夜所說的,說完之後,佛就圓寂,離開我們這個人間。這是五個時期。《法華》的教義跟《華嚴》相同的,到這個時候大家能認識真實的寶藏了。因為《華嚴》、《法華》有兩個華,古人就有二華堂,二華就是指《華嚴》與《法華》,這在佛法裡面都叫做經中之王,根本法輪,這個才談到根本。所以說捨末歸本,歸到這個根本上來,這是五時。五時裡面本經是屬於第四時,就是般若時。

  八教也要跟諸位簡單介紹一下,八教裡面有化儀四教,儀是儀式,就是教化的儀式一共有四類;還有教化的方法也有四類。化儀四類有頓教、漸教、祕密、不定,這個四教諸位必須要曉得,不是教有四,實際上是人有四。有的人根性很利,就用頓教的方法;有的人根性比較遲鈍一點,就慢慢來,逐漸把境界往上提升;還有一種,他祕密當中修學的。譬如羅睺羅尊者,釋迦牟尼佛的兒子,他年歲小喜歡玩耍,他真修行,但是他修行的時候別人看不出來,看到這個小孩一天到晚在玩,實際上他玩的當中他修行,佛曉得,他是祕密在修行,很認真在修行。第四根性不定,根性不定教的方式也就不一,這樣才能夠相應。

  化法四教,第一個叫三藏教,我們通常叫藏教,這是對初學的;第二叫通教,通教就是前面通三藏教、通小乘,後面通別教、通大乘,也通圓教,它前後都能貫通,這是大乘的開始;別教是專門大乘,不通小乘;圓教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四教裡面,本經教義高深,唯次於《華嚴》、《法華》、《涅槃》,僅次於這三部,可見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佛門它有相當高的地位。至於江味農居士他老人家就把它提得太高,他說這個經的教義是「至圓極頓,無上醍醐」。換句話說,他老人家把這個經看成與《華嚴》、《法華》、《涅槃》是平等的,這就是把這個經的地位真正向上又提了一層。五重玄義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除這個之外,我附帶將諦閑老法師跟江味農居士他們對於這部經的判設,概略的提出來給諸位做個參考。因為這部經在中國確實有它特殊的地位,像前面所介紹的,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無論是修學某一個法門,幾乎沒有人不讀《金剛經》。不但佛門受持《金剛經》,連這些道教,甚至儒家一切些讀書人都念《金剛經》。正因為如此,我們應當對它多了解一些,對我們無論在解門、在行門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好處。

  諦閑老法師是近代天台宗的大德,他是倓虛老法師的師父,他在這部經裡面給我們所舉的玄義當中,主要的幾個部分我們只取了三條,就是體、宗、用。諦閑老法師在《金剛經新疏》裡頭給我們指出來的,他說:「此經以第一義空為經(金剛經)所依之正體」。第一義空是真空,也正是我們前面所講的法即無法,這是第一義空。「以發菩提心為此經之妙宗」,這句話他老人家也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前面我們講的是以無住著為宗旨,無住著的心就是菩提心。凡夫的心不能叫做菩提心,因為凡夫著有;聲聞緣覺的心不能叫菩提心,因為他著空。由此可知,心有執著,這個心就是迷,不是覺。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我們在《楞嚴經》裡面讀到,《楞嚴經》佛給我們說二乘人的境界,所謂是內守幽閒,你看有個守,這個守就是執著、就是分別,他分別執著幽閒,所以他的心不是菩提心。必須到心在一切法裡面空有都不執著了,這個心就是覺心,就叫做菩提心。本經以發菩提心為宗旨,跟我們前面所講的是同樣的意思。第三是「以無住生心為此經之大用」。我們前面講這部經的作用是離相,離相就是不住一切相,所謂是「即一切法,離一切相」,這就是無住生心。這種說法是諦老給我們講的。

  我們再看看江味農居士他老人家,在《金剛經講義》玄義當中給我們開示的是些什麼。江居士可以說得上是近代《金剛經》研學的權威,他是以畢生的經歷寫出這一本《金剛經講義》。他老人家給我們講的這個三條,「以生實相為體」,與我們此地所說的法即無法,那就是實相,實相無相無不相,無法就是無相,法就是無不相,可見這個意思也相同。宗旨裡面他老人家說,「離一切相,修一切善」,這兩句話比較容易懂,也很契合以無住為宗旨,無住是講離一切相,發菩提心是修一切善、離一切相,也統統都包括了。離相修善,這是本經修學的宗旨。講到作用,他說以「破我執、滅罪、成就如來為用」。這個講法使我們更容易體悟,更容易明瞭。前面我們講離相,或者講無住生心,雖然講得很正確,我們聽起來不大容易體會,江居士這個說法,我們一看就能夠明白它的大意。從這三種說法裡面,我們把它歸納起來看,這是大家要特別留意的,那就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一定要用智慧的力量來破我執,為什麼?我執要是不破,我們的罪障就無法消滅,我們想滅罪只有滅罪之名,而無滅罪之實。我執要是照破了,像觀自在菩薩在《心經》裡面所說的,以甚深般若智慧照見五蘊皆空,不但是我執破了,連法執也沒有了,這才將一切罪障消除得乾乾淨淨,是真正的滅罪。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將這部經的五重玄義概略的已經介紹完了。合起來講,這部經是以「法即無法」,法跟無法是一不是二,這是本經的理體,本經說法的理論依據;而以「不住一切相」,世出世間一切相總都不住,為修學的宗旨;而以「離相,成就無量的功德三德祕藏」為作用。

  向下我們也按照規矩給大家簡略的介紹人題,就是本經的翻譯人。這部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譯人「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其實這部經在我們中文的譯本一共有六種,而這六種本子,最為流行的,為大家所喜愛讀誦的,就是羅什大師翻譯的本子,其餘五種都不流通。諸位如果要看,那只有在《大藏經》裡面我們才能夠看到,而一般我們看到單行本幾乎全都是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由此可知,我們中國人對羅什大師確實是很有緣份,大師所譯的這些經論非常適合中國人的口味,甚至我們可以這麼說法,比玄奘大師還要吃香,《金剛經》玄奘大師也有譯本,沒有人念他的,都念羅什大師的。

  姚秦,在此地是說明年代,記傳譯之時代。在這裡我們略說,不要詳細的講,詳細的諸位可以看羅什大師的傳記。他在公元四O一年到長安,長安那個時候是姚秦的首都,這個時候秦國的國王是姚興,姚興從西涼把羅什大師迎接到中國來,請大師住在逍遙園,翻譯佛法,翻譯佛經。

  其次我們要介紹三藏法師。「三藏」,大家所了解的經、律、論這三個部分,佛所說的一切經論都可以把它歸納在這三大類當中。這三大類的性質,經多分是講定學;律多半是講戒學,就是戒律;論裡面多半是講智慧,就是對經論裡面有一些問題提出來討論,是開智慧的,所以經律論也就是定、戒、慧,戒定慧三學。它的作用,經論修正我們知見,我們世間講學問,我們的知見不正確,以經論來做標準,修正我們的知見;用戒律來修正我們的行持,就是我們的行為,我們一般講品德。由此可知,三藏經典的作用就是使我們修成最圓滿的學問、最圓滿的品德,品德學問達到極圓滿就叫做佛、就叫做覺者。這是三藏的意思略說。「法師」,以古人的註解,是以法為師,這是講自學,我們自己依照佛所講的經律論為老師,依靠這個修正我們的知見,成就學問,修正我們的行持,成就品德,這是以法為師,所以稱之為法師。其次在教學裡面講,為人師範,我們自己依照這個法來修學,修學有了心得、有了受用,換句話說,學問品德上有了成就,我們再去教別人,勸別人個個都能夠以法為師,這個人是為人的師範,為大眾的老師,為大眾的表率,我們稱他做法師。

  第四段介紹的是大師的德號「鳩摩羅什」。這個德號我們一看就曉得他是外國人,他不是中國人,他的祖籍是印度,以後遷居到西域龜茲國,在龜茲國就定居了,他的父親到龜茲來,龜茲國王將他的妹妹嫁給鳩摩羅什的父親,所以在龜茲就定居了。他的父母都是很了不起的人,在佛法裡面不但有修,而且都證果位。由此可知,羅什大師家學的淵源就很不平常,他一生的成就與他的父母當然有很大的關係,自己當然也是一個非常好學,心行在道的一位了不起的高僧。在此地也只能跟諸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鳩摩羅什翻成中國話叫童壽,就是他在很小的時候,童子在中國古時候的定義是不滿二十歲,我們稱之為童;壽是老人,是一個很成熟的老人。就是說他這個小孩在童子的時候就有老人的這種品德學問,所以給他取了這個稱號,鳩摩羅什的意思就是童壽。他到中國來,這是秦王姚興做國王的時代,姚興做國王國號就叫秦,秦王姚興待以國師之禮,這是非常的尊重。同時請法師在西明閣與義學沙門八百人講學,義學就是對於經論有研究、很通達的這些出家人,在家的聽眾那都不說了,就是說出家的有學問、有道德的這些人有八百人,這是當時姚興集合全國的僧眾都來師侍鳩摩羅什大師,來聽他講學。

  大師在中國所譯出來的經論一共有九十八部,三百八十餘卷,大部分都收在《大藏經》當中。根據傳記裡面所說,鳩摩羅什法師在過去生中乃是七佛以來為譯經法師,當然這種傳說不是憑空,而是有依據的。法師所譯以悟達為先,悟是開悟,達是通達,得佛遺寄之意。佛的遺教寄託就是將佛法弘揚十方,利益一切眾生,他老人家懂得佛的意思,遵守佛的遺教,努力去奉行。因為一切眾生他們的生活習慣、國土、文化、言語皆不相同,因此就有為一切眾生做翻譯工作的必要。羅什大師他老人家發了這樣的大慈悲心,為一切眾生來做翻譯的工作。因為他生生世世發這個願,都在這裡去做,所以他所翻譯的非常成功,所翻譯的乃大受一切眾生的歡迎。

  可是諸位要記住,我們現在在眼前社會裡面,有佛門的同修,也有一些社會的賢達學者,他們也感覺到佛經對於一切眾生、對於社會的淨化、對於世界的和平,的確是有貢獻的、有價值的,所以有許許多多的人也都發心在這裡從事翻譯的工作。而翻譯的效果、翻譯的成就不能像鳩摩羅什大師那樣的圓滿,原因在哪裡?諸位特別要記住這四個字,「悟達為先」。因為羅什大師已經開悟、已經通達了,所以他才翻得好!我們現在發心翻譯固然是很好,咱們沒開悟,那些佛經理論不通達,沒悟沒達,怎麼能把佛的意思翻出來?怎麼能夠沒有錯誤?所以這四個字希望發心從事於譯書工作的同修們要特別的記住,要把這四個字多多的念幾遍,這是非常的重要,這四個字不容易做到。

  第五就是翻譯。譯,簡單的講是譯梵語為華語。合起來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姚秦時代有一位三藏法師,通達經律論三藏,他是已經開悟、已經通達三藏這樣一位法師,名字叫鳩摩羅什,他所主持翻譯的。經題、人題到這個地方就告一個段落了。

  向下我們特別跟諸位介紹,倓虛老法師為我們指示出這部經的大旨,我在此地特別把他提出來。他老人家的言詞是簡要詳明,不違經義,不違背古德所說的意思,言簡意賅,我們要是果然體會把握到,對我們的修學有受用不盡的功德利益。請看表裡面所寫的。倓虛大師開示此經大旨,他給我們舉出三條,第一:這部經教我們「離相,成就解脫,消諸業(消業障)」。我們從這幾個字上來看,就曉得我們的業障深重。哪一個人不是在這裡期望著我們要消除業障,我們要懺悔業障,可是我們的業障似乎是永遠懺不盡,天天在那裡修懺悔,有些拜梁皇懺、拜水懺,想把自己業障消除一點點,不但消除不了,仔細去想想,好像業障天天還在增長。道理在哪裡?我們從這裡一看就覺悟了,道理在沒有離相,不但一切相沒離,就是懺悔的相也沒離。拜梁皇懺的相、拜水懺的相都沒有離,怎麼能夠消業障?業障沒有消除,怎麼能夠得自在?解脫就是自在。你有業障障礙你,你有業障繫縛你,你不會解脫。所以我們要曉得,想滅罪、想消業,要從離相上做起,前面給諸位說「即一切法,離一切相」,要懂得這個原理,曉得這個原則。

  第二是講「無住」,住就是心裡頭的執著,一切法都不住了,「成就般若德,破諸惑」,惑是無明,這樣你能破無明。無明煩惱是二種生死的根本,是最難斷的,可是無明畢竟不是真實的,如果無明是真實的,那就沒法子斷了。好在無明不是真實的,所以無明是可以斷除的,但是你要曉得斷除的方法。換句話說,你要曉得斷無明的原理原則,而後我們才能夠將無明斷得了。像《金剛經》裡面佛告訴我們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師就是從這一句把他的根本無明破掉,他智慧現前了。我們學佛的人,哪一個人不希望開智慧,哪一個人不希望我的智慧念念增長,那多好!為什麼一天到晚還是增長邪見、增長無明,不生智慧?追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你有住,你是處處住、你是處處著,那你的無明只有增長,不會消滅的,你怎麼能成就般若德?

  第三是講「無法」,我們在體上講法即無法,「成就法身,脫諸苦」。諸位看到此地,惑、業、苦,這是三界六道輪迴的原理,這部《金剛經》能夠教我們消業、能夠破惑、能夠脫苦,它的功德是真真實實的離苦。不但能夠離苦,它幫助我們成就解脫、成就般若、成就法身,真正的得樂,這部經的功德實實在在不可思議。我們在研究這部經要特別注意到這三點,離相、無住、無法,這三點意思普遍在這部經典字字句句裡面,佛祖為我們發揮出來,讓我們體會這個道理,讓我們在字裡行間大徹大悟,依教奉行,圓滿離苦得樂的功德利益。

  除這個之外,倓老大師在玄義裡面給我們提示幾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則,他說世出世間的人心大別可以分為五種,第一種叫粗心,第二種叫細心,第三種叫微心,第四種叫玄心,第五種叫妙心。我看倓老這個分法很有趣味,也講得很有道理。他說粗心跟細心這兩種是六道輪迴的種子,實在講這兩種都是迷。譬如欲界的眾生心就粗,色界、無色界的眾生心就細。粗心沒有定,細心裡頭有四禪八定,雖然有定,但是這個是世間禪定,不出六道輪迴,所以他還是在六道輪迴之中,無法超越。微心比這個更細。微心與玄心是四果聖人、三賢菩薩之真因。這個微是甚深的禪定,在佛門裡面講九次第定,超越三界了,阿羅漢與辟支佛所證得的。所謂玄心是不可思議,也就是我們講的菩提心,是三賢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些菩薩們的心,所以菩提心稱之為玄心。這是三界之外的聖人,他們修行的真因,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最後一種講妙心,妙心是成佛之本因。玄、妙都是菩提心,菩提心才是成佛的真因。

  底下我們再來看,「佛說此《般若經》,是以微玄二心為方便,引入妙心為本懷」。這一句希望大家要把它記住,為什麼?老法師這一段的開示就是讓我們明瞭,五乘佛法是以一乘法為佛的本懷,前面這個四乘法都是方便接引,我們要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所以佛在《法華經》裡面才說出來,「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一乘法才是世尊說法的本懷。因此像講義裡面所說「掃三心,非四相」,這就成為修行最重要的一樁大事。因為要是有三心的分別執著,如果還有四相的分別執著,不但妙心不能現前,就是微心、玄心也迷失了,所以離三心四相為菩提心的要務。

  三心四相是什麼?在這裡簡單的跟諸位介紹出來。三心,是妄心,本經所講的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過去心已經過去了,不可得;現在心不住,你說個現在,現在變成過去了,現在不可得;未來心,未來心還沒有來,所以也不可得,這是講的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可見得這個心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譬如我們現在世間一般人常講,回憶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說得很好聽,其實都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因為這三樁事情根本就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這叫三世,這是指的時間,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是時間,時間這個概念在《百法明門》裡面是屬於不相應行法;換句話說,它是抽象的一個概念而已,沒有這個事實,所以我們曉得三心不可得。

  再講到四相,四相無非就是我法兩種執著,所以它也是虛妄的,它也不是真實的,我相、人相是由相對假立的,假設而建立的,因為對面有個人,從人那裡建立一個我,從我這個本位裡建立一個人,我與人是對立的。沒有我相了,自然就沒有人相;沒有人相了,哪來的我相!所以這是假立的,不是真實的。眾生相,何謂眾生?是由緣和合假立的,緣我們今天講條件,它是由許許多多的條件集合起來所現的假相,所以它是屬於假立的,它不是真實的。這樣看來,眾生本無眾生,在佛法裡面眾生的範圍說得很廣大,不但有情叫眾生,無情的也叫眾生,為什麼?因為它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相。《金剛經》裡面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就是一切眾生相,都是由眾緣和合假立的,它沒有自性、沒有自體。壽者相,實際上就是講的時間,就像這些眾生住在這個世間持續有多麼長久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是由於相續假而立的。因為眾生相是假的,假立的,它雖然是假立,它能夠停留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是有相續,是一個相續相,就是相續的眾緣和合假立之相,我們叫壽者。前面這兩種屬於我執,後面這兩種屬於法執,四相不可得,我法二執就破了,這個地方破處就是顯處,破四相的地方,就是顯真實理事的處所。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留意,這是同時的,不是一時的;是一時,不是二時,所以是破即同時、破即一時,這才能開悟!破跟顯,破了以後才顯,是兩個時候,是二時,給諸位說,那就破不了,也就無法顯示,你就永遠不能開悟。要想開悟,你要懂得一時,唯有一時就言下大悟。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講經題玄義的部分告一個段落。

  下面我們就要講本經的經文,在說本經經文之前,按照講經的規矩,必須要把科分給諸位做一個概略的介紹。說到科判的區分,這是起源於東晉道安法師,稱之為「彌天高判」。老法師他把這部經分作三個部分,在當時有許多人不以為然,不同意他的看法。一直到後來,印度親光法師的《佛地論》翻譯成中文之後,大家看到《佛地論》親光法師的分科判教,居然與道安法師的見解不謀而合,這才對道安法師的分科判教生起崇敬之心,稱之為彌天高判。這三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與流通分,無論是什麼經典都可以用這三分來看。其實三分裡面還可以細分,無論經的大小都可以用科判來判別,所以科判這一門學問就是章句的學問,經科判這麼一分,全經的經義了然分明,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所以科判就是經的解釋。如果再註疏講義,無非都是解釋科判而已。所以我們對於科判應當要重視。

  請看表解前面這三分。序是開端的意思,稱之為序分;正宗分是正說;流通分就好比是結論,但是它這個意思比結論要廣大得多,希望將這個道理、這種修行的方法、這樣的功德利益能夠流布通達十方,使一切眾生能夠共享功德利益,而不是一個人獨享,所以他的心量非常的廣大,這是世間文章裡面所沒有的。序裡面又有兩段,一段叫通序,所謂通序是通一切經,也叫做證信序,我們先看這一部份。我們先來讀經文,在這次講座裡面我們因為經文不長,所以把整個經文都寫在字幕上,便利於看節目的同修可以不必用經書,在這裡經文都看到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一段經文通序,就是本經的通序。這一段裡面就有六種成就,正如同好像我們開會,會議記錄的前端一樣。『如是』是信成就,著重在這個信。『我聞』是聞成就,聽經的人、聽法的人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什麼時候說的,這是一時。『佛』是主講成就,這次講經主講的人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處所成就,這部經在哪裡講的,有地方,祇樹給孤獨園那個講堂,在這個所在講的。『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聽眾成就。聽眾成就裡面只舉出這些比丘眾,其他的都沒有列,原因是這一部分的人是佛的常隨眾,佛的常隨弟子;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無論在什麼地方講經,他們都參加。世尊在世,這個團體是相當的龐大,說哪一個人要請釋迦牟尼佛講經,一般人是沒有法子請的。為什麼?因為不是請的一個人,這一請就要請一千二百五十六個人,這裡面有一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其餘的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是佛的學生,所以要請他師生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六個人。請客不容易,請吃飯要請這麼多人吃,請他來講經要有這麼大的場所來供給他住,還提供講堂,這是常隨眾,因為他們是每一會都必到的,所以集結經的時候,把這些人列上就可以了,其餘在座的還有在家出家的人很多,可知世尊講學法會的莊嚴。

  這六種成就裡面含義非常之深,不好講,講既然有困難了,諸位想想看,聽懂當然就不容易。雖然難,我們也得要有方便,希望諸位從方便法當中細心的去體會,像開經偈裡面所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要有這個願望,體會到佛講的真實義。這一節經文我們得一句一句跟諸位來介紹,先跟諸位來講「如是」這兩個字。

  「如是」為信成就,《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大家看到這個信,信成就。實相是什麼?在禪家講明心見性,在淨土講理一心不亂。由此可知,我們念佛的人想念到理一心不亂,卻達不到,參禪的人不能明心見性,學教的人不能夠大開圓解,他那個病根在什麼地方?沒有信心,或者說信心不清淨,所以他的功夫不能成就。因此諸佛如來說一切經,一開端就講如是,千經萬論,佛說佛如是說。你聽到我這個話的意思,千經萬論「佛如是說,佛說如是」,這八個字諸位多念幾遍,體會體會這兩句話的意思。阿難尊者亦如是的給我們敘述,諸佛菩薩跟阿難尊者一樣也是如是給我們敘述,中外歷代祖師大德沒有一個不如是說。這個地方你能夠體會到什麼意思?我們講體會,這是我們體會的處所,佛菩薩祖師大德無非是教人如是信,就是信此如是而已。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唯令眾生信如是、解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如是,是究竟唯一如是。千經萬論一切諸佛菩薩講的什麼?就是講這個如是。諸位在如是兩個字要是明白了,一切就通達了。

  什麼叫如?此地跟諸位特別提出來介紹。「如」,世出世間一切事理性相之總代名詞,這叫如。這一個字跟我們講三寶裡佛法那個法的意思差不多,可是比法的意思還圓滿,還要透闢。法是一切事理性相的總代名詞,如也是總代名詞,《法華經》裡面開之為十,跟我們講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這個是《法華經》裡面講的十如是,我們在此地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什麼叫做「相」?凡是講相,是講外見差別,這個外是把六根都說出來了,六根都是外,雖然意根是內,意根見法塵,我們也算在外裡頭。六根見外面六塵色相種種差別,這是講相。什麼叫性?「性」是講這個相的理體,內自平等,這是真如本性,相之性。性是平等,性是一,相是千差萬別,千差萬別的相、森羅萬象建立在平等性之中。由此可知,差別跟平等是一不是二,這叫如是。「體」是從主質上說的,從主質上講,說之為體。從如的功能上講,說它為「力」,統統講的這個如字。從如的差別上講,外見差別,叫相;從如的內自平等上講,叫做性;從如的主宰上講,稱它做體;從如的功能上講,叫它做力,它的功用、它的能力。從如的構造,我們今天講的方程式、講結構,我們叫「作」。譬如一個人,我們以這個人之身體來講,頭膜腦髓、身體四肢,它這個構造,非常的精密、非常的巧妙,這是如的作。從它的習因上來講,叫它做「因」。習是什麼?習慣,這個習慣不是一生的,是生生世世,無始劫以來的習因叫它做因。從它的助因,就是幫助因的,我們就叫它做「緣」,如是幫助習因的我們叫它做緣。

  習果為「果」,既然有習因,當然它就有果。就像《楞嚴》裡面所講的十習因得十習果,這就是十法界的因與果。從報果上來講,我們就稱它做「報」。習果與報果有什麼差別?我們以人身來講,譬如我們這個人的身體,這個身體是報果,我們每個人過去世都有這個習因,我們今生都得到人身,這是報果。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個性不一樣,有的人個性很慈悲、很溫柔,有的人個性很剛強,這是什麼?從溫柔、剛強上講,這就是講習果。習果不一樣,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不相同,顯示出我們果報也不一樣。報雖然是人身,有智愚貧賤種種不相同的差別果報。

  最後講到「本末究竟」,初相叫做本,十如是第一個初,如是相,如是相這是「本」;後面講如是果、如是報,如是報為「末」,報是為末;所歸趣為究竟,就是它的歸趣叫「究竟」。這是《法華經》裡面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親自把如字的意思給我們分為十條綱領,為我們開導。這十條綱領範圍非常的廣大,換句話說,一切世出世間法統統包括在裡面。說相,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狀全在其中;說性,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性體也在其中;乃至因緣果報,無一不在其中。這是我們世俗間一切有情眾生大家共同承認的事實,佛是隨順我們的見解、隨順我們的程度,來給我們說明這樁事實的真相,然後更把這個往上提升一層,那你就覺悟到世出世間沒有一法不是從如中而來、不是從如中建立。這一句意思很深很廣。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