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第五集)  1993/2  台灣高雄元亨寺  檔名:07-004-0005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掀開經本第五頁,最後一行看起: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這是世尊指示出末法時期,所謂魔子魔孫趁著佛法衰微的時候,混跡在僧團裡面,破壞正法。這一樁事情,佛在經典裡面,曾經告訴過我們。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魔曾經跟佛說:「我要破壞佛法。」佛告訴他:「諸佛如來所說的正法是任何魔外都不能夠破壞的。」魔就說了:「等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魔子魔孫統統都出家,都披上袈裟來破壞佛法。」佛聽了之後,一句話也沒有說,就流眼淚了,就是指的這一樁事情。所以佛說:「譬如師子蟲,還食師子肉。」這就是現代人所講的滲透到佛門裡面來,他不是佛弟子,他是妖魔鬼怪滲透在僧團當中。因此,真正佛弟子,不僅是在家,出家也不例外,四眾同修都要有慧眼,都要能辨別。尤其是自己要時時檢點反省,我們有沒有被這些妖魔鬼怪污染了,有沒有受他們的影響,有沒有被他們把我們拖到火坑去了,這個是不可以不警惕的。

  『賊人』就是指妖魔鬼怪。不僅在此地是指的妖邪,連前面魔鬼統統都包括了,也包括後面的妄語。

  『假我衣服』,他也出家了,以中國人來說,也穿了海青,披了袈裟。

  『裨販如來』,「裨販」是買賣。現在社會上也有對佛教很難聽的一句話,我也常聽到,就是「開廟店」,把佛法當做生意買賣來做,那就是標準的「裨販如來」,造種種業,欺騙眾生。這都是佛法,拿造業當佛法,這還得了!

  造哪些業?我們這一段經文裡面講的「殺盜淫妄」,都是佛法,這個不得了!宣說這是大乘法,這是上上乘法。還要惡意的批評嚴持戒律,依教奉行的這些規規矩矩的佛弟子,說他們是小乘道,「這些人很執著,不圓融」;認為自己講的「殺盜淫妄」很圓融,批評這些清淨戒律的叫小乘道,這個罪業非常的重。

  『由是疑誤眾生』,令一切眾生對於佛法生起懷疑。正法懷疑了,相信邪法,他將來的果報當然是三途,所謂「以盲引盲,相牽入火坑」,妖魔鬼怪領著這個大眾,將來統統墮三途。這個事實真相,世尊在此地,為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

  捨身供養是佛家修行方法的一種,大乘經裡面,佛常常如是的開導。但是真正照這樣的形式去做的,在中國有,在外國的佛教很少,外國的佛教我們沒有見過。在中國最普遍的,佛弟子出家受具足戒的時候,要在頭頂上燃香。在台灣因為氣候炎熱,所以只燃三炷。從前在大陸,多半是燃十二炷香,這是最普遍的。到台灣,這是受了氣候的關係,已經減少了,燃三炷香。在家同修受菩薩戒,燃在手臂上,燃臂香通常也是燃三炷香,也有燃六炷香、九炷香的都有,這是根據佛在經上所說的。

  國外或者像邊疆西藏、蒙古這些大德,他們沒有。我們要問,世尊這個開示,他知不知道?他知道!知道,為什麼不燃?諸位要曉得,佛給我們講的是表法的意思,不是叫你真的把它燒掉,一定要懂這個。我們燃臂香,燃頭頂香,沒有多大的關係。這個意義在哪裡?是叫我們時時刻刻記住,我曾經在佛菩薩面前立下誓願,捨己為人,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它重要的意義在這裡。時時刻刻要想起,燃指、燃臂取的意思,我這個手、我的臂要為一切眾生服務,是這個意思。不是叫你真的把它燒掉;真的燒掉了,你做事就不方便了。觀世音菩薩兩隻手不夠用,還要千手千眼;我們這兩隻手,你都把它燒掉了,你用什麼東西幫助眾生?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意思。燃燒的時候,常常記住,是以我們的智慧,以我們的體力,以我們的技能,盡心盡力為一切眾生服務,為一切眾生工作,是取這個意思。千萬不要會錯了意思,你真的把身也燒掉了,手也燒掉了,那佛看到了搖頭,「你把我的意思會錯了」,所以不可以把意思會錯。在中國佛門裡面,燃臂香、燃頂香的確是很好,為什麼?常常一看到就想到,我發願要盡心盡力幫助別人,為社會、為大眾服務,這是刻刻提醒自己的意思。

  【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

  這是佛對於真正發道心,修學三摩地的這種人,為我們印證讚歎。這個人在這一生當中,無始劫來的宿債都能夠償還清了。雖然不是一樁一樁事上還清了,你利益眾生、服務眾生的心是真正的圓滿。我為眾生服務,為眾生做事,這就是還債的意義。所以他能夠『長揖世間』,「長揖」是永別六道生死輪迴。雖然他還沒有修行證果,還沒有證得無上菩提,但是他與正法確實已經有堅定修學的決心了。為什麼?他在事相上已經表顯得很明白,為一切眾生決定不辭辛勞,發這個願要認真這樣去做。

  【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

  我們就這個經典大意來說,佛在此地明白的告訴我們,有這個心,還要有這個行為。如果你發的心不圓滿、不堅定、不究竟,心願有了,我做不到,這個不行。做,要盡你的力量去做,那就圓滿了。我有十分的力量,我只做到九分,這不叫圓滿。一定要把十分的力量統統用出來,這個叫你的心力、身的力量統統圓滿了,這個債才還清了。諸位要聽清楚,我發心圓滿了,實際上我做不圓滿,那不行!為什麼?你發圓滿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輪迴不容易出去;出不了輪迴,還得要還債,這個世間的因緣果報,沒有倖免的。真的圓滿心一定有圓滿行,你的行為是圓滿的。

  釋迦牟尼佛在此地給我們說了一樁事情,『如我馬麥,正等無異』,這是一個公案,我們世間人講這裡頭有一段故事。這一段故事,佛在經上說得很詳細,這個地方很簡單,沒有說這個故事的內容。釋迦牟尼佛也是凡夫修成的,他也不是生下來就成佛。久遠劫以前,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接觸到佛法,但是也是個修行人,他是個外道,也有徒眾,有五百個徒弟。那個時候在世間也有佛出世。有一天國王齋僧,請出家人應供,佛帶了弟子們去應供。精舍裡面,有一個比丘生病不能去,所以大家吃完飯之後,就帶了一份回去,給這個病比丘吃。這個飯菜很好,香味很濃。這一群外道遇到從皇宮裡面應供回來的這些出家人,聞到這個香味,生了嫉妒心,這些外道就罵這一群出家人,說:「這一群禿頭(出家人剃頭),不配吃這麼好的供養。餵馬的麥,他們有得吃就算不錯了。」這個外道頭罵這些出家的比丘,他的徒弟也跟著罵,就造這麼一個口業。

  一直到這一世,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了,遭受這個果報。這是當時有個國王請釋迦牟尼佛去應供,請到那邊之後,過了幾天,他就被魔迷惑了,把世尊這一群人忘掉了,沒有人送供養。遇到荒年,托缽也討不到,幸虧遇到一個養馬的善心人,他說:「世尊,我沒有東西供養,這個馬吃的麥子,你們如果可以吃,我分一半給你。」吃了三個月,這是「馬麥之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一念瞋恨心罵了幾句話,後來都要遭果報,這是說這一段的因緣。就是你造的業,後來一定要酬償,連成了佛了,都不能夠避免,何況你是六道凡夫!

  所以佛在這個經上跟我們講的,跟其他經論上不一樣。這個經是對真正發願,真正下定決心,這一生要永脫輪迴,圓成佛道的人,所以佛講的句句是真實話,一句委曲婉轉都沒有。因此,戒行、清淨心要求的特別嚴格,好處是我們自己得,與佛不相干,諸位一定要知道。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前面叫我們斷淫、斷殺,這是第三,一定要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這是一切諸佛如來,對六道凡夫決定的清淨明白的教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梔(無木字邊),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佛在此地舉了一個比喻。修禪定的人,如果不斷偷盜,偷心不斷,就好像用水去灌一個有洞的杯子,下面就漏掉了,永遠不會裝滿。這就是說你要是用偷心修禪定,禪定是決定不能成就。

  【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

  佛陀當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確實是如此。他的財物,所謂:「滋生之具」,我們人生活在世間,維持身體生存必須要的衣食是不能夠缺少。印度那個地方是熱帶,所以衣服很少,三衣一缽。缽是乞食的;三衣不但是遮體,晚上睡覺,這個大衣就當被子蓋的。這個具,我們現在用來拜佛做拜墊,不是這個意思。具是什麼?是舖在地下做被單用的,衣是蓋在上面的,所以叫臥具。出家人的財物就是三衣一缽,如果有多的,統統都布施了,決定不積蓄。但是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的氣候跟印度不一樣,三衣決定不能保暖。中國這個地區是在溫帶,四季分明,所以三衣是決定不夠的,冬天一定要棉衣,一定要很厚的被子。所以到了中國來,三衣就變成一個紀念的意義了。

  像我們現在穿的這個衣服,全是中國的服裝。諸位要曉得,現在出家人穿的服裝是明朝時候的服裝,明朝一般老百姓穿的服裝,就是我們現在穿的穿的海青。這個長袖子的就叫海青,這是漢朝時候的服裝。漢朝時候,讀書人就是不勞力的,讀書人穿的禮服是海青,大袖子的;短袖的是工作服,出力工作的。所以我們的服裝完全是中國服裝。佛的服裝就是披衣,五衣、七衣、大衣,這是三衣。三衣,現在我們只有在誦經的時候,在舉行典禮的時候,披在身上作一個紀念。而且這個衣縮小了,原來的衣,現在在泰國小乘佛教,諸位就看到,他的衣很大,差不多比我們現在這個要大兩倍,他真的是裹在身上。我們現在中國是用個勾環披在身上,所以這個衣就縮小三分之一了。日本佛教裡面的衣就更小了,他們縮小成一小塊,平常不用的時候放在口袋裡,日本和尚穿西裝的,他的衣裝在口袋裡。做佛事的時候,拿出來套在脖子上,這兩塊袈裟小小的掛在脖子上,也是作為紀念了,那個實在就是縮得太小了。所以要知道佛門這些制度上的變化、沿革,它的精神是叫我們真正能夠放下。

  如果我們今天托的飯菜很多,我這一餐吃不完,可不可以等到明天?不可以!佛的制度,你吃飽之後,多下來的要供養畜牲,供養鳥獸,去餵牠們,不可以留到明天。這個裡面有很多的道理。古時候沒有現代的冰箱,怕你留的東西會變質,到明天吃,容易生病,為了衛生,不許可。所以出家人不吃隔夜的東西,這個是衛生。同時不許可你懶惰,「我今天多托一點,明天不要出去了,偷一天懶了」,這個不可以。托缽是一堂功課,天天要去的。有許多的用意,所以這個制度非常之好。

  現在這一些跟我們現前的生活完全不相同了。現在我們吃的東西剩下來,可以用冰箱來儲存,明天還可以用。但是諸位必須要記住,我們學佛的人常講:「惜福。」往往「惜福」的意思錯會了,東西壞了、餿了還要吃,以為這叫惜福!福是惜了,再兩天生了一場大病,還要人家來伺候,來照料你,你的福報馬上就享光了。所以要記住,菜飯味道味道只要一變,立刻就捨掉,這是絕對正確的。佛弟子懂得衛生,講求衛生,我們一生不生病,不需要麻煩別人照顧;一有病,總得要麻煩人,這個除非是不得已。所以在飲食上要是得病,真的不可以原諒。所以衣著、飲食要處處小心謹慎,敗壞的東西決定不能吃,這個不是惜福,不要把「惜福」這兩個字解錯了意思。在家同修,這些飲食剩下來的,有變了味道也不應該吃,所以一定要維護自己的健康,一家人的健康,這個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絕對給我們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佛法教學是教我們「離苦得樂」,不是教我們離樂去吃苦,這種佛教沒有人要接受。佛法一定教我們離苦得樂,所以要體會到如來教導的真實義,這個很重要。

  【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

  『於大集會,合掌禮眾。』這是恭敬。『有人捶詈,同於稱讚。』這是忍辱。有人打你、罵你,你要能夠忍耐。聽到耳裡,就像人家稱讚一樣,絕對沒有一念瞋恚之心。修行,這個地方看功夫。你的功夫得不得力,就在這些境界裡面觀察,在這些境界裡面考驗。

  【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

  佛在《本行經》裡面跟我們說,釋迦牟尼佛過去世,在菩薩道修行的過程當中,難捨能捨,頭目腦髓都可以捐捨,何況身外之物!《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講了將近一百種的布施,亦有布施內財,內財就是頭目腦髓血肉都可以布施,那是行菩薩道,大菩薩所為。我們是凡夫,沒有他的定力,沒有他的功夫,我們雖然做不到,心嚮往之,我們也盡心向這個方向去走。但是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能力,我能做多少,我們就做多少,做不到的不必勉強。我這一生做不到,來生我證了菩薩果位,我證得大菩薩,我也能像諸佛如來因地一樣可以做到;現在做不到,將來可以做到。我們有這個願,有這個心,一切都『與眾生共』,這個偷心真的就沒有了。

  【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已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佛說經,有了義、有不了義。不了義的是佛的方便說,多半是接引初機的,他對於事理的真相還沒有完全透徹,對於三界六道還沒有真正出離的意願,佛跟他們講的這些經論,就是不了義的。雖然是不了義教,他不想離三界,希望他在三界裡面減少痛苦,不墮三途,常在人天,佛的目的在此地,這叫不了義教。了義教是超越三界,證得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這叫了義。

  佛在這個地方教導阿難,實在講也勸我們,不可以將如來不了義教,來掩飾自己。『迴為已解』,就是掩飾自己,欺騙眾生,你就誤了初學。初學人發真實道心,那我們要介紹他了義教;他不發真實道心,或者他的障難很多,必須要從頭慢慢學起,那可以介紹他小法,慢慢誘導他契入大乘,按部就班的來修學,這是一類小根器的人。如果遇到大根器的人,就不可以將不了義的教教導他。『佛印是人』,「印」是印證,釋迦牟尼佛印證這個人『得真三昧』。

  實在說,我們今天比起古來的祖師大德,我們的解行都不夠,差得太遠了,我們的罪障習氣比古人來的重。如果我們遇到初學的人怎麼辦?我們拿什麼佛法介紹給他,才對得起佛?我們沒介紹錯,對得起佛,對得起對方,沒有耽誤他。一般說那真是要大智慧、大神通,才能夠做到恰到好處,不會犯錯誤。我們今天沒有這個智慧,沒有神通,沒有能力,但是諸位如果真正覺悟了,對於初學的人,我們就把《無量壽經》、阿彌陀佛介紹給他,那就屬於究竟了義。

  有人問《無量壽經》初學的人能學嗎?給諸位說:「能學!」怎麼知道能學?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告訴我們了。你看「圓通章」一開端,「我與五十二同倫」,五十二同倫就是菩薩五十二個階級位次,從初發心開始一直到成佛,五十二個階級就是修一個法門,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由此可知,一部經、一個法門,從初學一直到成無上道,不要改變都可以。那我們介紹這個法門,哪裡會有錯誤!決定正確。

  開始他不懂沒有關係,勸他念,能念就好!他不能念,裡面有很多字不認識,送他一個錄音帶,他可以跟著錄音帶拿著經本來念,這個困難就解決了!只要一遍一遍的念下去,不必求解,中國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念的遍數多了,他的心就定了。

  這個讀誦修學的意義,我過去在講席裡面講得很多,讀經是修行,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我們打開《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一遍,念兩個鐘點,就是修兩個小時的戒定慧。讀經要專注、要專心,不專心就念錯、念漏掉了,念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上幾千遍,心定了,定就開智慧;智慧一開,經裡面意思完全明白了,這個妙不可言。所以一定要有恆心、有耐心,一遍一遍的去念。人家念一千遍就開悟了,我們業障重,一千遍還不開悟,我們下一個決心念一萬遍,一萬遍大概差不多會開悟了;一萬遍還不能開悟,再念十萬遍,準開悟!時間愈長,你的定功愈深,心愈清淨,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性德自自然然就透出來了。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這是教給我們辨別邪正。

  再看後面這一段,斷妄。「妄」是妄語,妄語是騙人,存心騙人叫妄語。妄語有小妄語、有大妄語,佛在此地給我們所指的是大妄語,小妄語沒有這麼重的罪,這是講的大妄語。妄語裡面包括「兩舌」,兩舌叫挑撥是非;包括「惡口」,惡口是言語很粗,惡言是屬於惡口;還包括「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誘導人造作「殺盜淫妄」,這一類的花言巧語都屬於綺語,統統包括在妄語裡面,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請看經文: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這是相當難得的成就,在這個根本戒裡面,不殺生、不淫、不偷盜,他都能修到清淨了,這很難!但是他犯了大妄語。也許我們同修要問,前面三條修的這麼清淨了,他怎麼還會犯大妄語?有可能,一種是無意的,一種是有意的。不管是有意、無意,都造成很重的障礙,障礙你出不了三界。我們看下面一段經文:

  【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

  『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這就叫大妄語。沒有得到的,自己以為得到了;沒有證到,自己以為證到了。譬如開悟,明明沒有開悟,自以為開悟了,向大眾宣布他開悟了,這是大妄語。沒有證果,自己以為證果,這是經上底下所說的。在我們佛門淨宗裡面,沒有得一心,向人家說我得一心了,這都叫大妄語。

  大妄語的目的何在?說實在的話,與前面多少有關係,都有一點關連。換句話說,前面三種雖然斷了,斷得不乾淨。最重要的,「貪瞋痴」底下有個「慢」,傲慢煩惱很重。儒家《禮記》裡面,一開頭就跟我們說:「傲不可長。」由此可知,孔老夫子很清楚,一切眾生傲慢、貢高我慢是與生俱來的煩惱,不要學的。儒家講世間法,沒有講出世間法,所以你能夠抑制你的傲慢,不要再增長就好了。佛法要超越三界,一定要把它斷得乾乾淨淨。向一切眾生炫耀自己就是傲慢,目的還是偷心,想方法求得大眾的供養、恭敬,目的在此地。目的是增長了偷心,傲慢在作祟,他的三昧怎麼會清淨?顯然不能夠真正的證得。愈是真正有道心的人,真正證果的人,反而謙虛,他不承認;沒有證果,沒有得到的,反而在炫耀自己。

  『或求世間尊勝第一。』這個也是大妄語的一種,以為今天在這個世界上,我是第一了;除了我之外,沒有人能跟我相比了,有這個意味在。『謂前人言。』就對著人說,『我今已得須陀洹果。』這是小乘初果的果位。『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這是講證得小乘四果。『辟支佛乘。』這是緣覺的果報。『十地地前,諸位菩薩。』這是大乘的果報,他說他證得了。『求彼禮懺,貪其供養。』就是求人,希望別人對他恭敬,對他供養,這是偷心。這一類的也是魔,叫「愛見魔」,我們也常常能發現。出家、在家都有,在家也有弘法利生的,也有稱善知識的,有存心騙人的,像經上所說的貪圖恭敬、供養。

  有無意誤會自己證得的,那倒沒有欺騙人,但是也有過失,他自己不能成就。大概在二十年前,我遇到一位在家的同修,是一位女同修,她來告訴我,她說:「法師,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而且她講得很認真,我聽了就搖頭。她說:「我確實證得阿羅漢果了。」我曉得她誤會了,但是你跟她解釋不通的。於是我就想起來了,證得阿羅漢果,六種神通就現前了。那時我在她家裡,我就問她,我說:「妳們家外面是馬路,窗戶、門都關著,外面有人走路,車子往來,妳有沒有看到?」她說:「我沒有看到。」「那妳沒有天眼通!」初果須陀洹天眼通、天耳通,這兩種神通就得到了。二果斯陀含就得他心通,別人心裡起心動念,他就知道。我就問她,我說:「我現在想一個,妳知不知道我在想什麼?」她說:「我不知道!」我說:「那妳沒有得阿羅漢,不但妳沒有證得阿羅漢,妳連小乘斯陀含果也沒證得。」這樣她才服了氣。她那是誤會,並不是騙我,並不是炫耀,她自己誤會了。實在講,修行當中,得一點小小的輕安自在,煩惱輕了,就認為自己證阿羅漢果了,這是誤會,我們必須要了解它。

  還有一次我在洛杉磯講經,洛杉磯有五個年輕人,聽說有一個西藏的喇嘛證明他們開了悟。我在那裡講經,他們來聽經。聽完經之後,就有三個來要求我給他作證明,他們開悟了。來問我:「法師,你看看我們是不是開悟了?」我說:「沒有。」他就很生氣,他說:「喇嘛活佛仁波切都說我開悟了,你怎麼可以說我沒開悟?」我就告訴他,我說:「我沒有開悟,你來問我,你一定沒開悟;你要開悟,你怎麼來問我?」被人騙了還不知道。現在這個社會太亂了,妖魔鬼怪到處都是,咱們要小心謹慎,不能上當,不能被人欺瞞,自己頭腦要清楚,決定不可以貪圖名利。為什麼?你只要有一點貪心,魔會利用你。你利用魔,魔同樣利用你,彼此互相利用,等到哪一天魔走了,你失敗了,將來墮落三途,那就苦不堪言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利害得失,眼前雖然有一點小利,後來那個罪報是不得了的,太可怕了。

  【是一顛迦。消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是一顛迦。』佛說這個「是一顛迦」,就是斷善根的,沒有善根的人。

  『消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多羅木」就是貝多羅樹,印度有這個樹,生產在熱帶。這個樹被刀砍斷了,就不會再生長了,佛用這個做比喻。

  『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凡是犯大妄語的,決定不能成就,他的煩惱、習氣一定很重,瞋恨心強,報復心重。所以遇到這一類的人,他雖然稱大善知識,雖然擁有很多信徒,我們也只能對他敬而遠之,知道他所修所學的決定不如法。再看下面經文:

  【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

  『我滅度後。』這是釋迦牟尼佛圓寂以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輪轉」就是輪迴的眾生。像末法時期,我們這個世間有沒有諸佛菩薩、阿羅漢?有!真的有,假的也不少,這個要搞清楚,有真有假,也有真的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這些諸佛菩薩、阿羅漢現在在我們人間,這是佛囑咐他們要度脫末法時期罪苦的眾生。

  【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或作沙門。』「沙門」是出家人,或者現出家相。『白衣居士。』或者現在家居士長者,現在家相。『人王宰官。』「人王」就是現國王,示作總統,菩薩、阿羅漢再來的。「宰官」就是文武百官,這作官的,也有菩薩、阿羅漢在其中。『童男,童女。』實在講,就是《普門品》上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相」,在這個世間與眾生和光同塵,他在這個裡面,以種種善巧方便度化我們。甚至於『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姦偷屠販。』這一種被我們世間人看作不好的行業裡頭,也有佛菩薩在其中。為什麼?那個裡面造作罪業的人很多,菩薩應現在這個裡面,度化這些人,勸這些人回頭是岸。『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這就是真正的佛菩薩,決定不會謗法,決定不會毀謗三寶,一定是讚歎三寶,規勸大眾斷惡修善,那就是佛菩薩、阿羅漢應化在人間。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

  這些人是真正的諸佛菩薩在世間應化的,他決定不肯說明他的身分;換句話說,身分決定不會暴露,這是真的,我們跟這些佛菩薩在一起相處,不知道他是佛菩薩。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是以出家人的身分,就是此地所講的沙門。豐干和尚出現在國清寺;善導大師;這三位我們都知道是阿彌陀佛再來的,身分一露,他就走了。

  像永明大師的示現不可思議。沒有出家之前,他在政府機關裡面做一個小職員,大概像現在科員這麼一個地位,地位很小,管出納,管錢財。他犯了偷盜業,他把國庫裡面的錢偷出來放生,偷了不少錢,放了很多的生命。以後被查出來了,他很老實,他承認了,他不妄語。問他:「是不是你偷的?」「是我偷的。」偷了多少都說出來。「偷去做什麼?」「放生放掉了。」判官要判他的罪,他沒有自己花,放生了,判官只好把這個事實報告給國王。國王一看也好笑,這個人愚痴,偷國家的錢了,明明曉得這個要殺頭的,他不怕殺頭,他要去放生。按照法律是斬首,殺頭的罪,綁到法場就行刑。國王就交代監斬官,把他綁到法場砍他的頭,看他害怕不害怕。如果他要害怕,就殺掉算了;如果他不害怕,就放回來,叫他來見我。他綁到法場的時候,面不改色。監斬官說:「你怕不怕?」「不怕!」「為什麼不怕?」「我一條命,救了千千萬萬的命,很值得!」他不但不害怕,還很歡喜。所以這個監斬官馬上報告國王,就把他帶回來了。國王跟他一見面,也很歡喜,問他願意做什麼事?他說他願意出家。國王就成就他,讓他出家,國王做他的護法。以後,他就做了國師了,國王的老師,國王對他非常尊敬。

  這個國王是虔誠的佛教徒,有一天修福供齋,打千僧齋,就是無遮大會。無遮大會是平等的供養,只要是出家人來應供,國王是一律平等看待。當然來得出家人很多,雖然說平等供養,擺的桌總有上座,這個上座誰都不願意坐,大家總是謙虛推讓。當然人家尊重永明,永明是皇帝的老師;但永明大師也很謙虛,不肯坐這個首席。推推拉拉的,就來了一個和尚,大家都不認識,穿的也是破破爛爛的,看到大家在那裡推讓,他老人家就不客氣,就往首席上一坐。這一坐下來了,當然國王也不好意思,國王心裡不痛快,老師沒有坐首席,來了一個不認識的,但總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說話了。

  齋罷,大家都散掉了。國王就問永明大師:「我今天供齋,有沒有聖賢人來應供?」有聖賢來應供,他的福報就大了。永明大師:「有!」他說:「什麼人?」「定光古佛今天來應供。」「是哪一個?」「坐首席的那個和尚就是。」這個國王心裡就很歡喜了,趕緊派人去追蹤。這個和尚耳朵很大,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就叫大耳朵和尚,到處去打聽,「這個大耳朵和尚,你們有沒有看到?從哪一條路走了?」再派人到處去問,追蹤找到了。他老人家在一個山洞裡面修行,這個身分暴露了,定光古佛化身來的。找到之後,國王派的人,頂禮膜拜,請他到皇宮裡面來供養。這個老和尚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阿彌陀佛多事,饒舌!把我的身分暴露了,就圓寂了。

  這些人一看呆了,定光古佛找到了,佛圓寂了。想了一想,他剛才講了一句話:「彌陀饒舌。」這個是永明大師說的,原來永明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還好,定光古佛走了,阿彌陀佛還在。回去報告國王,定光佛圓寂了,當然國王很失望;一聽說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這歡喜得不得了,趕緊去見永明大師。就快步往外走,走到門口,外面一個報信的人慌慌張張的幾乎跟國王碰上一團了。國王問他:「什麼事情這麼慌張?」「永明大師圓寂了。」

  諸位要曉得,這是佛門的規矩,身分一露馬上就要走;身分露出來還不走,那就是要騙人了,騙人恭敬,騙人供養。所以這樣的公案,在我們中國很多,身分露了,立刻就走了,你再也找不到他。永明是個例子,豐干和尚也是如此。寒山、拾得,大家曉得是文殊、普賢菩薩再來的,身分露出來了,也就找不到了,人就失蹤了。

  在近代,民國初年,靈巖山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的身分怎麼露出來的?《印光大師永思集》裡面有一篇文章,諸位細細看看就明白了。這個事情是他老人家晚年在上海舉辦了一次「護國息災法會」,那個法會當中開示的法語,在台灣流通的很廣,諸位都能看見,這個法會總共是八天,他來主持這個法會。當時在江蘇一個小地方,一個初中的學生,是一個女孩子,年紀很小,不信佛教,晚上作夢夢到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告訴她:「妳跟大勢至菩薩有緣,大勢至菩薩現在在上海弘法,妳要去見他。」她就問:「大勢至菩薩是誰,我怎麼找得到?」他就跟她講:「印光法師就是的。」第二天醒來,覺得這個夢非常奇怪,因為觀音菩薩,不信佛的人也知道白衣觀音,「家家觀世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雖然不信佛,都曉得觀音菩薩,但是從來沒有聽說一個大勢至菩薩。於是到處去打聽,打聽了很久,因為那時候鄉下人,都不曉得有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知名度不高,沒人曉得。

  經過很久,遇到她家裡一個親戚是學佛的,知道大勢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然後再打聽印光法師也沒人知道。過了很久,才打聽到確實有一個印光法師,真的現在在上海主持「護國息災法會」。於是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到上海去拜見印光大師,就把她夢中講的這個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老和尚。老和尚聽了之後,面孔一板,狠狠的教訓一頓,「不准胡說!妳再要胡說,永遠不要來見我。」而且觀音菩薩在夢中告訴她,大勢至菩薩再過四年就圓寂了,她是這樣子皈依印祖。四年之後,果然印光法師圓寂了,她才把這個事情公布出來,於是大家曉得印光法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你看有人知道他了,知道的人只有一、二個,絕對禁止不可以宣揚。

  不像現在人,我在美國聽到有人說他是文殊師利菩薩再來的,到處宣傳,他也不走。菩薩已經不行了,已經不夠大了,很多都說是什麼佛再來的,什麼佛轉世的。這是胡造謠言,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

  再往前面推一點,淨宗中興的祖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他們的身分沒有暴露,雖然沒有暴露,在我們想像當中,他們絕對不是普通人。蕅益大師註的《彌陀經要解》是九天寫成的,印光大師對於這個註解的讚歎說:「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作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我們現在曉得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對他這麼推崇,這麼讚歎,這個蕅益大師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那必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這是我們根據印祖這一句話來推想,如果不是佛菩薩再來,是決定不可能。

  末法眾生,苦!要想得度,難!淨宗法門要叫大家相信,更是難上之難,那怎麼辦?這個事情佛菩薩要不再來幫助我們一把,我們得度的緣分就沒有了。民國初年,出現了一位夏蓮居居士,這個居士身分沒有暴露,但是他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瑞相,我們見到了。我們印在經本上的那張照片,裡面就有東西,諸位要細看會發現,照片頂上有一尊佛像,鞋子下面放光,不可思議!

  前年,我在邁阿密講經,邁阿密這個地方,奇奇怪怪的人很多,就是我們一般講有神通、有天眼、有他心通的人很多,而且有許多是外國人。外國人當中有很多不是佛教徒,他們有神通,有這種特殊的能力,許多奇人,所以那個地方是個很奇怪的地方。我沒到達邁阿密之前,曾憲煒居士將夏老居士的照片拿給這些外國人看。曾憲煒也挺喜歡神通的,也很好奇,他拿這個考一考那個有通的人,看他這個通是真的、是假的。就叫他看這個照片,問他:「這個人怎麼樣?」。那個外國人說:「這個人全身是透明的。」曾憲煒聽了很奇怪,看照片又沒看到人,他的身體是透明的,告訴他這是大菩薩再來的,不是普通人。又告訴他,這個人現在不在世了,已經圓寂了,走了;他在世的時候也不太出名。所講的都吻合。曾憲煒告訴我,這是從照片上看,他說很奇怪,他怎麼會看到這些?確實如果不是大菩薩示現,這個經典的會集到這樣圓滿,做不到!

  為什麼?前面第一個會集的人,是宋朝時王龍舒居士,很了不起!國學、佛學都有很深的造詣,而且是念佛站著往生的,這樣好的瑞相,足可以給後世人作證明,會集沒有過失。如果有過失,他怎麼能站著往生?可見得他對於淨宗依舊是有很大的貢獻。因為會集本有瑕疵,不是很圓滿的,不是很完善的,所以到後世有彭際清的節校本,有魏源的再會集本。這些本子的確後後勝於前前,愈是後來會集的,都比前面的本子好。但是這些本子,印光大師都批評不是善本,取捨不妥當,而且改動了經文的原文,這是很大的忌諱。夏蓮居居士這個本子出現之後,印光大師圓寂了,沒有看到這個本子。如果看到這個本子,我相信他老人家點頭了,這個可以流通了,會集的非常精確妥當,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五種原譯本的原文,一個字沒有改動,符合印光大師的標準,所以這是《無量壽經》最善的版本。這個版本推出來,大家看到了都生歡喜心,對於淨宗的信仰、修學、往生,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這是夏蓮居老居士給我們的!

  這個本子的推出,在當時有一些人成見很深,不容易接納,所以流通量非常的希少,許多人不曉得有這個本子。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往生之後,我把這個本子印出來流通,作為紀念他老人家,願他老人家上品上生。這個本子一推出來,很多人看到生歡喜心,要我講這部經,於是在國內、國外就講開了。從這個本子推出來到今天七年了,七年是很短的一個時間,這一部經已經流通到全世界。這個經印刷的數量,我沒有辦法正確的估計。因為除我印之外,還有很多人都印,香港也印,新加坡也印,大陸也印,我概略的估計,最少應該超過三百萬冊。七年的時間,有這麼大的數量,流通到全世界,諸位想想,如果不是十方諸佛如來本願威神的加持,是不可能做到的。看看中國、外國的佛教史,一部經典,一個法門,短短時間能夠有這樣的成效,我們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

  夏蓮居老居士也不可思議,絕對不是凡夫,決定是佛菩薩再來的。這個事情,我曾經問過黃念祖老居士,老居士笑而不言,不否認也不承認。他告訴我,將來以後慢慢就會明白了。他老人家走了,我現在還沒有搞清楚,但是我深信不疑。這就是說明佛菩薩確實出現在世間,決定不肯暴露身分,這就是真的。如果說自己是羅漢、是菩薩,是開悟、是證果,說了不走,決定是假的。

  【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唯除命終,陰有遺付。』這就是命終圓寂,像定光古佛、永明延壽一說出來就走了。這個行,這個可以,這是佛許可的。說了不走,這是佛決定禁止的。『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惑」是迷惑,「亂」是叫他胡思亂想。『成大妄語。這些大妄語造成這個社會佛門的擾亂。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這是四重戒到此地都說明白了,這四條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誡眾生修三摩地,一定要遵守,要修的清清淨淨,三摩地才真正能夠得到;否則的話,是得不到的。這個三摩地,在我們念佛人來講就是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亂。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這又舉了一個比喻。不斷大妄語,好比刻人糞,人糞是臭的,旃檀是最好的檀香,是香的,怎麼有可能有香氣出來?決定沒有這個道理。

  【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

  這是佛在此地明白教誡我們,佛教這些出家弟子,心直行直;心要正直,行為要正直。行住坐臥,對人對事對物都要真誠,不可以虛假。怎麼能夠犯大妄語,自己向人宣稱修行證果?這個是決定不許可。

  【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世間法裡面,如果是個貧民冒充國王,在古時候是死罪。現在刑法跟從前不一樣了,這是講過去的刑法,這是死刑的。你冒充世間帝王,都有這麼大的罪過;佛是法王,菩薩是法王子,你怎麼可以冒充?怎麼可以妖言惑眾?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這二句話,可以說是總結這四種清淨明誨。我們要想證果,一定要修真因;如果不是真的因,決定得不到真正的果實。我們所希求的是無上菩提,我們所希求的是念佛三昧,要想得到,一定要心直行直,才能夠得到。『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這就是講因果相違背,惡因想求善果,是決定達不到的。就像一個人要想咬自己的肚臍,咬不到,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諸比丘。心如直絃。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

  『若諸比丘,心如直絃。』這是比喻,「絃」是弓,「直絃」,弓拉的這個絃,拉得很緊。『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這幾句話,在總結裡面是最重要的教誨,我們一定要把它牢牢的記住。特別是在現前這個社會,《楞嚴經》上所說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個「邪師」是什麼?就是此地講的妖魔鬼怪。在什麼地方?混在佛門裡頭,使我們眼花撩亂,佛魔不辨,這個麻煩就大了!我們好心要學佛,結果跟魔去學了,這個冤枉!如何能夠不遭魔難?佛在此地教我們一個原則,「一切真實」,你就不遭魔難了。由此可知,所有一切魔能夠擾亂你,能夠欺騙你,能夠控制你,能夠擺布你,你的心不真實。

  讀到佛這一句的開示,說實在話,遭受魔難,我們不能怪魔,還得怪自己,我自己的心不真、不實在,才會被人騙。自己真心學佛,直心學佛,決定不遭魔難。魔有再大的神通,再大的能力,也奈何不了你,也不能動你分毫。所以招惹魔難是你自己的心不真實,你自己的心裡有妄想;換句話說,你心裡頭也有「殺盜淫妄」,你這些念頭沒斷,心不乾淨,這才容易著魔。魔就幹這些事情,以這個為佛事,一拍即合,就上了大當。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開示,這個是這四大段經文的中心。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末後教我們辨別佛、魔。我們遇到一個善知識,遇到一個同參道友,他所講的跟佛講的一樣,決定要斷「殺盜淫妄」,這個是佛說的;如果不斷「殺盜淫妄」也能夠學佛,也能成就無上道,這是魔說,決定不是佛說。後面這一段總結。

  【阿難。汝聞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

  『阿難,汝聞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這個話很容易懂,阿難問怎麼樣攝心?攝心為戒。問怎麼樣攝心?佛在此地為我們說出真正攝心,要想得定,要想修學成就,這四種戒要持得非常清淨。前面說過,不但事上不犯,心裡頭念頭都不生,你能夠把戒律持到這樣清淨。『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心」是貪瞋痴,「口」是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叫「心三四口」。『生必無因。』如果還有生,它一定有因。什麼因呢?這種意念不乾淨,心戒不清淨,才會有這些事情。

  【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佛講的這四重戒,你真的做到了,做得很清淨了。『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你對於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統統放下,統統捨掉了。「不緣」就是放下,就是捨掉,不再攀緣了,這才真清淨!『一切魔事,云何發生。』魔沒有辦法沾惹你,沒辦法接近你,這是你本身的性德放光,魔不能接近你。何況外面諸佛護念,龍天擁護,有許多護法神保佑你,一切妖魔鬼怪離你遠遠的,你在菩提道上一定一帆風順,平平安安的成就無上道。《大佛頂楞嚴經‧清淨明誨》,就介紹到此地圓滿了。

  還有幾分鐘,我聽說此地不少同修,要求授受三皈。授受三皈,前面曾經跟諸位略略的說出了,我先把這個意思跟諸位講一講。授是傳授。法師、大德,大德居士也可以傳授,如果在這個地方沒有法師,有大德居士也能夠傳授。這大德居士傳授三皈謙虛,他總要找一個出家人,他代授,皈依證請出家人發,這出家人不一定在此地。請出家人發。假如這個地方法師沒有,大德居士也沒有,我很想受三皈戒,那怎麼辦?有佛菩薩形像面前,可以自己發誓來求受,都可以得到的。三皈、五戒、八戒(這個八戒就是八關齋戒)、菩薩戒,在佛菩薩面前可以自己受的,唯獨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不可以,一定要有大僧傳授才可以,這個常識我們要懂得。當然有出家人傳授是最好的。

  傳授三皈就是把佛法修學的總綱領,這個總綱領有三條,傳授給你。你接受之後,從今而後,決定要依這個三條綱領修行,那你就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你違背這個原則,你就不是佛弟子了,那就是假佛弟子,不是真正佛弟子。

  真正佛弟子一定接受佛的教誨,教誨裡頭這三條最重要,所以叫三寶。這個三寶是指的自性三寶,我們自性本來具足這三寶,佛、法、僧三寶。這個「佛法僧」指的是什麼?實在講,祖師大德在一千多年之前,就怕我們聽到「佛法僧」發生誤會,那你就皈錯了。所以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傳授皈依就不用「佛法僧」三個字,怕你發生誤會,怕你皈依錯了。他老人家換了三個字,換成「覺正淨」。《壇經》裡面講三皈,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這個好懂,這個我們聽了不會發生誤會。然後跟我們解釋,佛者覺也,佛是什麼意思?覺悟的意思。法是正的意思,就是正知正見。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六祖大師說得就清楚、明白,不會叫我們產生誤會。

  「皈」是回歸、回頭,從哪裡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頭。「依」,依什麼?依自性覺,依自己真正的覺悟。我從今而後,對人對事對物,我不迷,我覺悟,這叫做「皈依佛」,從迷回歸依覺,這叫做皈依佛。第二是「法」,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正確的想法、看法,你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沒錯,這叫法。過去我們的想法、看法都錯了,從錯誤的想法、看法回過頭來,依正確的想法、看法,這叫做「皈依法」。第三是「皈依僧」,僧是清淨心。以前我們這個心被污染了,心被污染了,精神被污染了,思想、見解都被污染了,現在我們從這些污染回過頭來,依清淨心,這叫做皈依僧。

  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我們真正的皈依處是自性三寶,不能搞錯了。搞錯了,那你就不是學佛,你學了外道了,你就學成經上講的妖魔鬼怪了,將來果報在三惡道,你說這多冤枉!佛沒有錯,是你自己錯了,你不能怪佛,你自己誤會了,你自己把三皈弄錯了。佛是教導我們佛弟子所修的是什麼?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我們的真正皈依處。

  那有人問你︰「你們學佛,你們佛法修的是什麼?」我們修的是覺、正、淨。這沒有迷信!你用什麼方法修?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我用念佛的方法修,我用研經的方法修,我用參禪的方法修,我用持咒的方法修,我用持戒的方法修,那方法太多了,無論哪一個法門,無論哪一個宗派,統統修覺正淨,離開覺正淨就不是佛法了。所以覺正淨是我們修行的總綱領,是我們修行的總方向,諸位一定要知道。

  所以三皈是皈依自性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法師。你皈依某一個法師,你想想看,你已經迷上那個法師了,迷得還不夠,還要加一層迷,那你這個皈依是皈依迷而不覺,你錯了!你是邪知邪見上加倍的邪知邪見,加倍的染污,大錯特錯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初入門第一步,一錯全盤都錯了,希望同修們真的要覺悟,這是真的皈依處。

  除自性三寶之外,有住持三寶。住持三寶它的功德很大,如果沒有住持三寶,佛法在這個世間就會斷滅了。住持三寶是延續佛法的慧命,令一切眾生有機會聞到佛法,所以這個功德很大很大。佛像是住持的佛寶,經典是住持的法寶,出家人是住持的僧寶,我們要用恭敬心來對待,見到佛像就想起覺而不迷,供養佛像的功德在此地。否則的話,誰提醒你,那一個天天嘀咕你,你要覺悟!說得太多了,你都厭煩了,你還生煩惱了。佛像放在那裡,時時刻刻提醒你;一看到佛像,我要覺而不迷,我皈依覺,我念念都要覺悟。一看到經本,我要正知正見,讓它提醒我。一看到出家人,我要六根清淨,出家人的功德就大了。那個出家人不管他是戒律清淨不清淨,有沒有修行功夫,只要看到這個樣子,「我要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他對我的功德就有了。所以住持三寶我們要恭敬,我們要供養,佛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才能夠叫佛法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因此,一個真正受三皈的人,心要清淨,心要平等,清淨心是平等心。如果有分別、有執著,「這是我師父,那個不是我師父」,你的心就不清淨了,不清淨就迷了,那就錯了,都往三惡道去皈依了,不是皈依佛菩薩了,這一點希望同修要特別記住。

  修淨土的同修,我把這個皈依的意思再縮小一點,說得更具體一點。我們皈依佛,皈依阿彌陀佛;我們皈依法,皈依《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我們皈依僧,皈依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觀音、勢至是僧,菩薩是僧寶,這哪裡會有錯誤!觀音菩薩代表慈悲,大勢至菩薩代表理智。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有理性,不感情用事;我們要有慈悲,要有愛心,真正能夠幫助一切大眾,這叫真正三皈依,這是真正的佛弟子,大家千千萬萬不要搞錯。

  今天我們在佛像的面前做一個簡單的儀式,我們將三皈的誓詞,很隆重、真誠的在佛菩薩面前念三遍,我們宣誓從今之後,皈依自性三寶,真實的三寶。這個皈依證,哪一個法師發都可以,平等!平等!在這個地方,皈依證我是請菩妙老和尚發給你們,為什麼?他是這一方的住持,跟你們很近,我是一個雲遊僧,不曉得自己在哪裡,你找我也找不到。我把三皈真正傳授給你了,你們依老和尚,依照他的教導,他非常慈悲,跟我緣很深,我跟這個道場緣也很深。去年這個道場落成,我第一次來講《地藏經》;今年這個講堂落成,我第一次來講《大佛頂首楞嚴經》,開智慧的《楞嚴》,與道場與老和尚緣分很深,所以老和尚發皈依證給你,我代表僧團傳授大眾皈依,決定如法!好,現在我們就站起來,大家請起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