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一二五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25

  請看一百五十五頁倒數第二行:

  【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從這幾句話我們就曉得,《楞嚴經》向下這一章的經文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我們看過二十五位菩薩,實際上就是說二十五大類的修行方法,門門都能夠證得圓通;換句話說,門門都能夠證得佛果,實在是說不上優劣差別。既然這些菩薩們所修行的實在沒有優劣,這個地方是特別提出來,表顯他們所修的方法也是平等法。可是在我們看起來總是不一樣,原因在哪裡?因為我們用差別心去看平等法,法也變成差別;我們用差別心去看平等相,相也差別;我們用差別的心去看平等的境界,境界也不平等了。境界原來是一真法界,平等的,我們是以分別心、執著心去看,把它看作十法界、看作無量無邊的法界,所以毛病都是出在分別心。我們如果沒有分別心、不用分別心,你看二十五位菩薩所修行的方法也是平等、無二無別,正顯示出如來藏性沒有差別,這是從真實相上說。

  可是我們凡夫畢竟是凡夫,要想證得平等,昨天我們在《華嚴經綸貫》裡面提到,最低限度要證到圓初住菩薩;換句話說,圓初住以前你用的心還是第六意識、還是虛妄分別。這就顯示修行人根性有利有鈍,我們一般講善根有厚薄不一樣,因此佛菩薩從平等法裡面示現不平等,示現不平等是應一切眾生不同的善根福德,佛給我們做的增上緣也就不相同,因此佛法就有大乘、有小乘。如果就三諦來說,小乘教所包含的多半都是真諦,大乘教所說的多半都是中道,這是所謂差別不相同的地方。但是小乘的真諦、大乘的中諦,都是普遍在一切眾生日常生活之中,我們稱之為俗諦,如果說真諦與俗諦是不相干的,這不是佛法。大乘法裡面的中道,如果與我們日常生活也不相干的話,諸位想想,你學了個中道又有什麼意思?實在說三諦是一樁事情,一而三、三而一。像昨天在《華嚴經》講四法界,真諦講的是理,俗諦講的是事,事離不開理,理也離不開事,理與事是一不是二,果然明白是一不是二,那就叫中諦。由此可知,無論是大乘、小乘,與我們的生活一定是有密切的關係。

  本經前面二十五位菩薩所表現的,就是悟入十八界或者是七大,悟入之後才曉得十八界與七大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法是平等無有優劣,沒有前後差別,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可是每個人開悟的因緣不相同,每個人證得的方法也不一樣,某一種方法甲可以證得、可以悟入,乙去用就沒有辦法證入。這一點我們在講堂裡面也曾經跟諸位講過多少次,你要是不用心那就沒有辦法,我還從比喻上講過,就路回家。一真法界、一心不亂好比圓的圓心,你自己立在任何一點上,你只要走一個直路就到了。本經裡面所開示的,就好比圓周上二十五位菩薩,站在這個地方的走這個路回來了,站在此地的走這個路回來,站在這邊的走這個路回來,個個第一、個個證得。絕不是說他看到他從這裡證得,他要從那裡走到這裡再來證得,走到那個地方又看到他修那個法門,永遠在這裡轉,永遠轉不到中心。諸位要覺悟,我們今天修行所以不能證得,就是怎麼樣?在圓周周圍打轉轉。今天看到這個法門不錯,明天看到那個人成就了,今天去學這個、明天去學那個,八萬四千法門,學來學去永遠不開悟、永遠不能證得。學來學去,學多了怎麼樣?就是清涼大師所講的,增長邪見。不學是增長無明,學了是增長邪見,不知道就路還家,不曉得這個道理。

  也許諸位說,這個比喻我聽了懂一點意思了,我現在在圓周裡,我到底站在哪裡?我要怎麼個修法?答覆這個問題,諸佛菩薩在經論裡,古來祖師大德在註疏語錄當中,都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說出來了,你一聽老生常談,你又沒有瞧得起,給你講,一門深入。你看二十五位菩薩所示現的就是一門深入,他就學一樣,這一樣就能夠到得了家;你樣樣都要學,那就沒有辦法。我們看看我們現前所修學的,不要看別人,就說自己,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就是拿不定主意,今天看到這個好,明天看到那個高明,所以不能成就。我跟諸位講,不但解門要專、行門要專,連道場都要專。你不相信,你看看古大德他們的成就,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慧遠大師,他在廬山建蓮社,自己有個界線,這個界線就是那邊有條小溪叫虎溪,他絕不過這個小溪、他不出它的界線,所以他成就。近代的印光大師,他給我們所示現的,他在自己求學期間,他住普陀山的藏經樓,沒有出來弘法的時候在那裡住了三十多年。以後出來弘法就住在蘇州報國寺,就是靈巖山,一直到他圓寂,所以你一提到念佛道場,大家都曉得蘇州的靈巖山。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見不但他行專、解專,他連道場也專。

  不攀緣,我們自己才能成就,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求開悟、是要求頓入、是要求了生死超三界,目的在此地,不是求世間名聞利養,不是求世間功名富貴。出家人也不能夠存一個心,「我要做一個開山祖師」,你有這種心,就跟世間人的名聞利養、功名富貴沒有兩樣。你開山了,你建個大廟,廟建得非常莊嚴,到廟建好之後差不多你的壽命也沒有了。死了以後到哪裡去?「這個地方我辛辛苦苦建的」,又捨不得放下,你捨不得放下,這寺廟裡面又沒有夫婦住在裡頭,你怎麼能投胎?那寺廟裡有蟑螂、有老鼠,好,你去投那個胎了。去年我在南部講經,給諸位講過小港那個地方有個廟,那個廟裡養了一隻狗,那個狗就是廟裡去世的住持投胎的,這個事情南部都知道。他為什麼會到這個廟裡投畜生胎?因為他捨不得他那個廟,他那個廟一生辛苦經營的,他捨不得。

  佛在《戒經》裡面教給我們,佛陀當年在世的時候,教誡弟子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樹下住兩晚都不行嗎?就是怕你起貪愛之心,你對這個處所一貪愛,你也出不了輪迴。由此可知,修學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要想有成就,要把貪心放下。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要放下,不要存一個心,「不行,現在我還要受用,等我死的時候再放下!」到你臨終一口氣將要斷的時候,你還是放不下,更放不下,不容易。所以要放下就是現在要放下,現在就不貪戀,與我們自己的修學才會相應;換句話說,與諸法實相就相應。這是講無論修學大小乘,從這個地方下手,這是給我們講的一個根本法。

  雖然具足基本的條件,法門裡面有契機、有不契機,這是要曉得的。我們從大類上來看,在中國有念佛的、有參禪的、有持戒的、有修止觀的。這些大類我們一定要了解,哪一類適合我們自己,適合自己的程度、適合自己的環境、適合自己目前的社會,我們都具足這些條件才來選擇;否則的話,修學免不了有困難。譬如參禪,縱然自己有這個根性,必須有一位真正的禪德來指導你,就是要有個好老師,這個老師一定是開悟的人;不然的話,你這個路走錯了,沒有人救你。大家曉得,參禪容易著魔,持咒也容易著魔,為什麼?這兩種方式,因為與鬼神往來很密切。持咒的咒語,差不多都是跟鬼神打交道。好像我們在人世間一樣,你交際很廣,都跟這些流氓、惡人打交道,往來得很密切,你要有能力駕馭他;你沒有能力駕馭他,必定有一天受他之害。禪與密,特別是密宗與鬼神關係太密切,鬼神不好惹,你把他請來,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與鬼神沒有什麼往來的,像念佛、持戒、修觀,與鬼神很少打交道,少往來也少受其害。我們自己修學有自信心,我們不接受他的幫助,他也就不會來找我們麻煩;你既然需要他幫助你,換句話說,有許多地方必定他要干涉、他要來干擾你。正是所謂有利則有弊,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得。

  佛曉得這個道理,在一切法門當中,讓大智慧的文殊菩薩來給我們選擇。可是《楞嚴經》有《楞嚴經》的標準,這是諸位要曉得的,文殊菩薩選的是耳根圓通,我們也來修耳根圓通行不行?不行。為什麼不行?因為你不是阿難。經上說,『我今欲令阿難開悟』,替阿難尊者選的,你是不是阿難?阿難是個什麼樣的人?阿難是博學多聞。為這種人選的。所以經上講『誰當其根』,誰的修行法門可以恰當阿難尊者的根性?當然阿難也是代表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絕大多數人的習氣。但是諸位必須要記住一個原則,就是真正修行只取一門,一門深入。我們古代的教學,給諸位說,只有一部經,終而復始就講一部經,他才能成就。雖然一切經盡通達,他還是天天就講那一部經。在晚近,圓瑛法師在抗戰之前,在上海建立圓明講堂,辦一個佛學院叫楞嚴專宗學院,他那個佛學院專講《楞嚴經》。弘揚一部經不是從圓瑛法師開始的,你們看看隋唐的時候,清涼大師專講《華嚴》,他不講別的。宗密大師專講《圓覺》,智者大師專講《法華》,一部講完從頭再來一遍,諸位想想有必要嗎?太有必要了!我們舉個例子給諸位說,我們在這幾年當中,經講得最多的是《六祖壇經》。我在我們講堂講過一遍,在南部講過一遍,從前在錄影的時候我們講過一遍,最近在錄影當中又講了一遍,從頭到尾講完全的講過四遍。這就是最近三年當中,圖書館建立以來,我們《六祖壇經》講過四遍。這一次我到香港去也是講《六祖壇經》,這是第五遍,我覺得第五遍比前面四遍都要殊勝,遍遍的境界不一樣。這一遍講完了,譬如錄音帶做完了,這一想再講一遍的時候,這個意思又會超越這一次,境界比這一次又高了。

  經的義趣永無止盡,它跟世間東西不一樣,一遍學完以後再多學就沒有味道,那個味有盡的時候;佛的經典法味沒有止盡,只有一遍比一遍濃。所以,江味農居士他一生就搞一部《金剛經》,他用四十年的時間。周止菴居士二百六十個字的《心經》,他也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寫成一本《心經詮注》。就是說愈講愈有味道,天天有新的意思顯露出來,那就是六祖所謂「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也就是說他天天有悟處,積小悟成大悟,積大悟成大徹大悟,道理在這個地方。我們的講席最初的時候就立了這個構想,便利於諸位同修,所以開了有五、六種課程,目的是為便利大家去聽。有喜歡學《華嚴》的,你就在這部經上用功夫;有喜歡學《楞嚴》的,可以在《楞嚴》上用功夫。不是叫諸位每一部都學,是希望諸位能夠一門深入,是這個意思。這個意思是利益大家,對自己沒有利益,如果對自己有利益,那就像古大德一生只講一部經。絕對不會我只會講這一部經,人家請我講這部經,這部經講完他下次就不再請了,你這就錯了。下次那個地方還有人請,為什麼?再講的跟前頭不一樣。如果你每一次講的都一樣,那沒有人請你了,你自己也覺得枯燥無味。遍遍不一樣,誰不歡喜聽!清涼大師講《華嚴》講五十遍,如果遍遍都一樣,他的聽眾我想會跑得乾乾淨淨,一個都沒有了。他講的遍遍都不一樣,那是引人入勝,前面聽過的人還想聽第二遍,第二遍聽了還想聽第三遍,聽眾不走了。哪裡會有一樣的!這就是希望諸位能夠真正體會到一門深入的重要性。

  在今天我們修學,確實最大的困難就是找不到一個好的老師來指導。修學過程當中成功與失敗,關鍵就是在老師,你們都讀過《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你看佛在經裡面說,第一句就是教你要求明師受戒。明師到哪去找?戒就是教誡,就是跟他學,接受他的教訓、接受他的指導,這是我們成敗關鍵的所在。如果你自己真正懂得這個道理,肯一門深入、肯發心學,又得到一個好老師指導,你這一生決定有成就。跟一個老師最低限度要十年,除了有特別聰明智慧,我們在《禪林寶訓》、在《高僧傳》、《居士傳》裡面去看,凡是有成就,親近老師總是十年以上。十年以上的差不多要佔百分之九十,不足十年的只佔百分之十,那是有特殊的聰明,根性特別利;要不是一種特別的利根性,跟老師的時間是要有相當長。跟老師,這是講從前,跟老師的時間長短以什麼來定?證得平等心,以這個為定。我十年我的心還是不平等,換句話說,我天天還生煩惱、不生智慧,我就沒有資格離開老師。有資格離開老師是什麼人?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生煩惱、只生智慧,那就可以了,就有資格離開老師,以這個為標準。沒有達到這個境界離開老師,接觸外面境界,你的煩惱增長;煩惱一增長,就叫做退失道心,就退轉,失去依靠。完全要靠自己,自己功夫又不夠,他怎麼不退轉?所以成就就相當困難。

  底下這一句話與我們就有關係,『兼我滅後』,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就是他老人家滅度之後。但是,正是為阿難揀擇的,兼是附帶的,附帶的也為佛滅度之後,『此界』是指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眾生。可是也有條件,什麼條件?『入菩薩乘,求無上道』,這兩句話說得很清楚,哪一種人?菩薩種性的人;換句話說,是發菩提心的人、是求無上道的人,不是普通人。這兩句話與《四十華嚴》裡面,善財童子參學請教善知識的言詞很相像。善財童子到一個善知識那裡第一句話一定說,我已經發菩提心,不知道如何學菩薩道。此地也是如此,「入菩薩乘」就是已經發菩提心。他已經發菩提心,對於修菩薩道還有疑惑,還不能夠了解應當怎麼修法。佛是對末法時期這種人說的,這是《楞嚴經》的當機者,就是末法時期像我們現在這個時候,這是學《楞嚴》的當機者。同學當中有不少發心學《楞嚴》的,你們想想,你們是不是已經入菩薩乘?是不是發心修無上道?果然你們都發菩提心、都修無上道,那《楞嚴經》正對你的根性、正對機,你學起來就法喜充滿,不會感覺得很苦、不會感覺得很難、不會感覺得枯燥無味,學得很自在。這個經是大乘了義經典,換句話說,把修學的資格在此地顯示出來,是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的人來修學。所以發心重要!

  我們在講席當中一再提醒諸位,「信」重要,要建立信心。《金剛經》上有兩句話說得很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你們能懂得這兩句話的意思嗎?生實相是什麼?生實相,在淨土法門裡面來講就是證理一心不亂,在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在華嚴境界裡面講就是證入一真法界,你看看多重要!他怎麼證得的?信心清淨。所以大經大論上才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這個字好難!你要不信怎麼會有成就?既然具備這個條件,現在要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門,我們要從哪種方便門來修比較容易成就?法門對機就容易,不對機就難,這是文殊菩薩選擇法門的意思。前面經文有三句話,「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這幾句話的意思,如果你選擇的法門很對自己的根機,修學就非常的快速;如果選的法門跟自己的根性不對,那就困難重重。日劫相倍,得到完全相應,一天就成就;如果選擇的不相應,一個阿僧祇劫也不能成就,它是用這個來比喻。我們在講堂這個話也說過很多遍,成就的確是一生的事情,碰對,你就成就;碰不對,這一生又空過了。

  像往年我答覆藍吉富所問的問題,藍吉富給我提個問題說,佛所講的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這個話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就給他答覆,亦真亦假。你選擇的法門不契機,就得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不是一定三大阿僧祇劫,如果說一定三大阿僧祇劫,我給諸位說,你們大家早成佛了。為什麼?你們過去世不止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你們今天還做生死凡夫?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個定數。假如你機緣湊巧也碰上了,你一生就成就,不必三大阿僧祇劫。我跟他講,哪幾個條件湊合起來?經上講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三者具足就成就。可是這三者在一生當中,一條不缺太難了,真是千萬人當中找一個都找不到。什麼叫善根?最簡單的講法,善根就是信心、理解,這屬於善根。我能夠信得過,我對於佛法的義趣真正能夠聽得懂、能夠體會得到,不會錯解意思,很正確的理解、又能夠相信,這是善根。什麼叫福德?福德是能夠依教修行、精進不退,這是福德。福德不是說你有錢、你在社會上有地位不是說這個,那是世間的福報。佛法裡面講的福德,就是你真正肯依教修行、精進不退,這是你有福。因緣就是你碰到一個好老師,碰到一個明白人來給你指路,你對這個指路的人信得過,肯依照這個方法去做,那好快成就。

  譬如你有善根、你也有福德,你遇到一個不通的人給你指路,那你也可惜了,你很認真修,結果修一條錯誤的道路,不是一個正路。不是你不肯走、不是你不相信,指路的人指錯了,你也不成就。真遇到善知識,因緣具足了,你自己不相信,或者自己不肯做,這是你自己少善根、少福德。所以這三條要在一生當中具足,太難!藍吉富聽我這一說,他也相信、他也明白這個道理。善根福德因緣,因緣要具足什麼樣的因緣?我們講善知識,這是我們的增上緣。善知識起碼要給我們把理論講清楚,方法講明白,境界也得要示現得清清楚楚。所以一個善知識,他的能力就是他能夠告訴你理論、方法、境界。由此可知,如果他不是一個過來人,縱然他能把理論、方法,別人這麼說的也給你說一點,境界他說不出來。境界是他自己一定要走過這個路才行,古德所謂「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他走過這條路,這條路上的情況他就能夠知道;他要是沒有走過,他怎麼能說得出來?所以因緣裡面就包括著正確的理論、方法、境界。我們能信、能解、能夠依教奉行,這種修學一生決定成就,不必等到來生,哪裡要什麼三大阿僧祇劫!我們曉得楞嚴會上當機者所具備的條件,諸位記住這八個字「入菩薩乘,求無上道」,這八個字很重要。

  入菩薩乘,我們受了菩薩戒,我已經入了菩薩乘,那行不行?不行。《楞嚴》跟《金剛經》是一類的,是一樣的境界,《金剛經》上佛講了幾句話,「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要是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沒入菩薩乘。沒入菩薩乘,求無上道,那是不可得的,決定得不到,你沒上路。好比你駕車要到高雄,你走高速公路,你沒上高速公路,你怎麼會到達?菩薩要破四相,破了四相就入菩薩乘。佛滅度以後,娑婆世界眾生具備這個條件,才是《楞嚴經》的當機者、當機眾,最適合他修。不是這個根性,怎麼樣?培養這個根性。所以大經薰修,我們在《華嚴》跟諸位講四種眾,這是結緣眾。結緣眾利益是在薰修,薰修薰的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當機眾,薰久了把煩惱習氣都薰掉,這就成功了。

  在經上,佛自己不給我們指出哪一個法門好,反而叫文殊菩薩代我們來選擇,這裡面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如果從果位上說,法法平等,無法選擇,也沒有選擇的必要。此地選擇完全是為初學,文殊菩薩是初學人的導師,這一點希望大家要特別留意。我們在華嚴會上所看到的,從表法上講文殊菩薩智慧第一,善財童子學佛跟誰學的?就是跟文殊菩薩。所以初學的人要最好的老師,為什麼?第一個指路的人,第一個指方向的人,這個人關係你一生成功、失敗。往後修學碰到不高明的也沒關係,為什麼?他有長處,我們學他的長處,捨他的短處。可是初學的人,必須要最好的老師來指導。譬如過去慈光大專講座裡面最基本的課程,專對初學人講的就是《十四講》。《十四講》這門課程,李老師自己講,除這個之外,他排的有《心經》、有《百法明門論》、有《彌陀經》、有《普賢行願品》,叫他的學生去講,叫別人去講。這個意思就是,最高明的高手教最基本的東西,教初學的東西。《華嚴經》裡面所示現的,就是文殊菩薩為初學人的老師,十信位的老師。你看到初住以上,初住就是德雲比丘,從此以後都是別人教了,這個我們要曉得,不曉得這個道理就沒有辦法求學。所以今天辦佛學院有辦佛學院非常大的困難,佛學院都是初學的人,到哪裡去找一個大智慧的人來教,來給這些人奠定殊勝而深厚的基礎,到哪去找這個人?

  我們這些年來常常提倡的一門深入,也在最近才剛剛進入這個理想,我們寒暑假大專講座,我們就一門深入。我們一次講座就學一部經,同學們在這個地方七天或者是十天,他心無二用,完全專一。他要喜歡學很多經的,別的地方有辦佛學講座,都請了很多老師去教,他都可以到那裡去。他要是覺得功課太多應付不了,最好學一樣,那就到我們圖書館來,我們圖書館只賣一樣,沒有第二樣。我看他們學習的情緒也很好,他們的心得寫得也都不錯,覺得這種修學法有受用。如果更有受用怎麼樣?年年都是這一門課。譬如我們這裡講《六祖壇經》,去年的講座講《六祖壇經》,今年講座再講《六祖壇經》,明年講座還講《六祖壇經》。可是這種講法,給諸位說,用錄影帶不行,用錄影帶遍遍都一樣那不行。如果我來講堂裡講,那就一次一次不一樣,遍遍不相同。所以錄影帶只能用一次,你就曉得它的功效是有限的,如果我在講堂來講是遍遍不一樣。《楞嚴經》我們也講了很多遍,還有很完整的過去的錄影帶。最近往生的鄔居士,他家裡保留我一部完整的《楞嚴經》錄影帶,是在蓮友念佛團講的。另外還有一部《彌陀經疏鈔》,他也保留一個完整的帶子。這種帶子只是那個時候的境界,所以你聽個一遍、二遍、三遍、四遍,再聽多了你就不想聽了;可是你在講堂聽我講,遍遍不相同。所以講座裡,的確可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就講一部經,那就不一樣,效果就不相同。這是第一個意思,文殊菩薩是為初機的指導老師,有這個意思在。

  第二個意思在表法上說,文殊菩薩表根本智,誰的根本智?是我們自己的根本智,這要曉得。你看《華嚴經》裡面它就是這個意思,而是以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後得智,文殊菩薩代表根本智。可是諸位必須要曉得,沒有根本智決定沒有後得智,好像樹木一樣,沒根、沒本哪來的枝葉?這不可能的。一定是先有根本智,而後才有後得智,由此可知,修學根本的重要。根本智是從什麼地方現前?從一心不亂裡現前。所以,用二心你就把你自己的根本智障礙了。如果你真正要學佛,無論在什麼境緣裡面不能用二心,這是你真正想學佛,想在這一生成就,不能用二心。你說,「我要去應付這個世間,我不用這個心不行」,那你別成佛,你做六道生死凡夫可以;你如果想成佛,那就決定不行。這個道理你能不能懂、體會?你能不能相信?你要是不相信、你要是體會不到,善根不足。這個意思我能體會得到、我也相信,可是境界現前我忍不住,那是你沒有福德。我們如果是一生當中要成就,只有這個方法。不是說一生當中不能成就,一生當中確實能成就,問題就是這個理論、方法你懂不懂,這個境界你明不明瞭。

  大致上,學佛初學,在逆境裡頭磨鍊,樣樣都不順心、都不如意,你在這裡頭不起瞋恚心,在這裡頭去修你的平等心。到你平等心現前的時候,你福報來了,這個福報叫稱性的福報,這不是修來的,這是你真如本性裡的福報,萬德萬能現前。現前怎麼樣?你不能有樂的受,不能有喜歡心,一有喜歡心又墮落了,那你又是二心。佛門裡這兩個人代表,大迦葉尊者代表苦行;善財童子代表初學的大乘菩薩,樣樣都順利,沒有一樣不稱心、沒有一樁事情不如意,在這裡面修不動心,這樣才功德圓滿、才能夠成就。我們要是不曉得這個道理,初學的過程,「這個又是逆境、那個又是障礙,這又不如意」,心裡面一天到晚起煩惱,那是著魔了。魔是什麼?自己心裡面起了妄念,這就是魔,心隨著外面境界轉,就叫著魔。心要不為外頭境界轉,在境界裡如如不動,外境就是佛。所以外面境界沒有佛魔,外面境界平等的,佛與魔是自心變現的。一念心動了,外境就是魔;一念心清淨了,外境就是佛。換句話說,覺悟了,境界都是佛。所以大經裡面講,《楞嚴經》也是這麼說,到你成佛的時候,你看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同證正覺,沒有一個不是佛;你心一念迷了,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都變成魔王。佛在哪裡修?佛在心地上修。

  昨天我們講《華嚴》指出兩個重點,要托法,就是要依照這個理論、方法;真正修行要依人,要依靠這些人事關係,為什麼?這個地方才能磨鍊你自己。你擺脫了這個境界,到哪裡去修?沒有地方修。所以我們在境界裡起心動念,只看到別人是非長短,那就是我們天天在著魔,在魔王掌心裡打轉沒法子跳出,還自以為高明,那更糟糕。六祖大師說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別人沒有過失,過失都是自己心裡生的。剛才講外境是平等的,外境本來是一真法界,一見別人過失就把一真法界變為十法界,變為無量法界。誰變的?自己一念分別心變的,把一真轉變了。所以,你自己一念清淨心,無量無邊的十法界又變成一真法界,境隨心轉。《楞嚴經》前面講,「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你就成佛;你要是被境所轉你是生死凡夫,可憐憫者。文殊菩薩怎麼個選法,這是底下一段經文,下次我們來細細的研究,這都是關係我們自己用功,關係我們自己修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