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九十五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95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六面第五行: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前面我們讀過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與前面這三科也只是開合不同。佛為迷於色心俱重的人說十八界,十八界就是講六根、六塵、六識。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也是把它歸納為六類,也就是經文裡有六個小段。我們先要說明,這個十八為什麼叫做界?界有界限的意思,各有各的界限,它不會混亂。譬如我們講眼根,雖然眼根對色塵,當中生起眼識,可是各是各的界限,眼根不會混雜在色塵裡頭,色塵也不會雜在眼識裡面,各有各的界限。世間一切法,我們把它歸納起來總不外乎這十八類,這就是稱之為十八界。但是我們要曉得,界雖然是有十八類,體是一個,正像我們今天在《圓覺經》裡面所讀過的,體是一個。十八界的全體,都是從自性清淨心中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一界有,全都有;一界要是無,那全都是無。你們就可想而知,十八界本來是無有自性,沒有自體,所謂十法界染淨諸識都不是真實的。佛在大經上常講,「諸法所生,唯心所現」,這兩句話是總綱領,是唯心所現。因為是唯心所現之物,所以一一法即空、即假、即中,無有一法不如是,法法皆是。

  怎樣才能信解證得『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底下經文諸位要留意。可是在未講經文之前,我們一定要曉得,我們學佛的目標何在?這一定要搞清楚。有了具體的目標,我們的修學是不是達到這個目標?好像我們走路有目的地,我們天天在走,有沒有走到?如果沒有走到,前面還有多遠,這個事情是要知道的。這個目標可以講是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近目標,是開悟;第二個遠的目標,證果。如果我們學佛是依這兩個目標做為自己修學的歸趣,那你在佛法上必定有成就。《楞嚴經》的目標是叫我們開悟,《彌陀經》的目標是叫我們證果的,果就是一心不亂,只要你證得一心不亂,你就見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讀這部經能不能開悟?古大德說開智慧的《楞嚴》,「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我們讀這個經沒有開悟,沒有開悟的原因何在?有沒有去想一想,我們為什麼不開悟?這個問題要多想想!你要是不認真去想這問題,第一個目標就達不到。我們不能開悟,當然這裡面有障礙,障礙絕不單純,絕不止一種,要自己認真的去反省、去檢點,把這些障礙找出來,哪一重障礙最大,先要破除障礙。障礙消除了,沒有不開悟的。古人讀《楞嚴》能開悟,我們今人讀《楞嚴》更能開悟。請看底下經文: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

  這是世尊在小乘裡面常講,同時也是為小乘人所理解的,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因緣生法。可是小乘、凡夫、外道,實際上包括我們的見解,我們的見解也是如此,佛講個因緣生法,我們執著因緣真有、法也真有,我們執著有,這就是不能悟入一乘的原因,不知道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不曉得這個道理。而以為佛說因緣所生法,譬如這個扇子因緣所生法,你就認為這東西真有的,因緣所生的,真有,你不曉得這個東西當體即空、即假、即中,你不曉得這個道理。如果你知道這個道理,你就悟入,智慧就開了。我們雖然在經上這樣說,說得再多遍,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我們還是不能證入。一提起來,你都知道,你也會說,雖然會說,不是你自己的境界,是諸佛菩薩、祖師的境界,不是你自己的境界,你只是聽說而已,自己沒有到達這個地方。所以你的煩惱不能斷,你的生死不能了,你修學佛法的目標達不到,前途渺茫,遙遙無期,我們是不是這個情形?

  權教、二乘統是這個境界,他們比我們好一點,但是他不能見性。佛這句話,實在是講得清清楚楚,「因緣生法」。我們程度不夠的人,聽了之後,以為是眼根在內、色塵在外,眼根與色塵相對,這當中生起眼識,於是內、外、中間三個界限清清楚楚,稱作三界,這就叫法執。必須把這個執著打破,然後才能會歸到如來藏性。底下這個文,破執著的意思,所以佛說的每一句話要曉得他用意在哪裡。雖然是對阿難說的,阿難在楞嚴會代表的是小乘之見,他在此地的位次是小乘初果,所以代表的是小乘人之見,當然也就是代表我們的知見。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想法跟他差不多,我們不曉得這些知見是錯誤的,還執著以為這是真實,這就是我們病根之所在。請看底下經文,佛再進一步告訴他說:

  【此識。】

  這是講眼識。這一段是眼色識界,眼根、色塵、眼識,把這三界合在一起來討論,因為它的性質是相通的。『此識』,這個眼識。

  【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

  這個意思是說,就你平常的見解、你的看法,眼根與色塵為緣,這當中生起眼識,現在我們得要問一問,眼識到底是從眼根生的,還是從色塵生的?換句話說,如果是眼根生的,這就是眼所生的識,當然是以眼為界限;如果說這個識是從色塵所生的話,它就是色所生識,當然它是以色塵為界限,先把這個大前提給我們標示出來。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

  下面文字都是破執著。如果要是說眼識是從眼根生的,以眼根為界,我們曉得眼根生識的作用是見色,是在一切色相裡面起分別,這是它的作用,現在說單單這個眼根能夠生識,不必要色塵,也不必要虛空;換句話說,這個識它有什麼用處?它沒用處。『縱有汝識,欲將何用』,這個意思是從眼識的功能上說。既然沒有色相把眼識表現出來,你怎麼知道眼根能生識?關於這個道理,佛在大乘經論裡面說得很詳細,「眼識九緣生」,不是單單眼根能生識。九緣裡面缺一條,眼識就不能生,這個諸位必須要記住。如果我們講見性,見性是離緣獨立的,它有,所以它是真心。眼識需要九緣,少一個都不能起來,可見得它是虛妄,不是真實的。我們現在暫時不討論這個問題,單單問它是不是根生的?這個很顯然說明不是根所生的。如果是根所生的,離開其他的緣它應該有作用。離開色空,它沒有作用,顯不出它是從眼根而生的。

  【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這三句說明界限不能建立,為什麼?單根不能立界。因為根塵相對,表示出一個內外,然後識生於其中。現在怎麼樣?現在沒有塵,前面講只有根,單獨這個根,根之自體又不是『青黃赤白』,換句話說,根沒有色相;沒有色相,內外怎麼個表示法?在單根裡頭,你的眼根哪是內、哪是外、哪是中間?識生於其中,那個中間在哪裡?你說「我根塵相對」,這有個當中,當中可以生識;現在單說根,這個意思就是講,單根找不到界限,那十八界的界不能成立,界的意思沒有了。

  【若因色生。】

  根不能生,塵能不能生?『色』就是色塵。

  【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

  這個文很容易明白。好,從色塵而生的,那我們現在離開色塵看虛空,虛空當中沒色塵,我們的眼要是離開色塵,那應該識就不生;好,識不生了,你看虛空,你怎麼會知道那是虛空?我們曉得,能夠分別虛空的是識的功能,不是色的功能,也不是根的功能,是識的功能。由此可知,你要是講色生識,這個理也講不通。再說: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

  這還是假設眼識是從色生的,可是外面的色相千變萬化。前面諸位還應該記得,波斯匿王觀河之見,他三歲看恆河,六十二歲的時候再去看恆河,外面的境界相變遷,年年都在變,可是怎樣?觀河之見不變。那個地方講的是見性不變,可是我們的眼識也不會隨外面的色相而變。這個地方註解說,「若諸色遷變已歸滅盡,而汝識又識其色相遷變,則是汝識不隨色遷滅矣」。換句話說,色相變了、滅了。像我們看植物,植物生住異滅,因為什麼?它現相短。譬如我們講種瓜,瓜從種子種下去到結瓜成熟,也不過三、四個月,三、四個月你就能看出它生住異滅,四種現象你看得清清楚楚。好,這色相滅了,滅了,你也知道這個色相滅,你的識不跟著它滅。色相滅,識不跟著它滅;換句話說,識是超越色相而存在的。超越色相而存在,色沒有了,它還存在。如果色有,這個界限清清楚楚,有這個界限;色變滅、沒有了,識還存在。再問問你,識與色的界限在哪裡?這樁事情,這是我們目前程度不夠,程度要夠的話,舉無色界天最容易明瞭。無色界天一切色相都變滅、都沒有了,識存在。它的界限從哪裡建立?這個意思就是說,決定不可以說不變之識是可以從可變色相而為界限,這是講不通的。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

  這兩句話的意思不難懂,這是說不但不變無以立界,如果說識縱然是隨色變遷,換句話說,兩法俱滅,色在,識也在;色滅,識也滅,你在這裡頭也找不到界限,『界相自無』,也找不到界限。再說:

  【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開頭說,假如要是不隨著色變,識就應當常住,我們曉得色識並不是常住的,這是假設。如果識要是常住,那識就是恆不變。既然是從色塵所生的,就應該恆常去分別色塵,它只分別色塵,虛空不是色塵,它就沒有分別虛空的功能。可是我們今天眼識有能力分別虛空,由此可知,要是以色塵為界限,這事實上講不通;換句話說,決定不是以色塵為界。前面講的,若從根生,根裡頭找不到界限;若從塵生,塵裡頭也找不到界限。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

  兩種各個來看不能夠生起,眼根與色塵共生的行不行?這是我們通常一般人都認為是共生的。我們常講,「單根不生、單塵也不生,根塵和合,識生其中」,大概一般人觀念都在這裡,都以為是共生。佛在此地告訴我們,如果要是眼色共生:

  【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

  這幾句話的意思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什麼叫『合則中離』?這個意思是說,眼根、色塵要是把它合起來的話,把它合到一處,當中就沒有了。好像我們杯子跟蓋一樣,把它蓋起來合在一處,中沒有了,合成一個,哪來的中?空隙都沒有了,識從哪裡生?你說當中之識,當中的識從哪裡生?那要生的話,從旁邊生出來?合起來,從邊際、旁邊生起來,哪有這種道理?講不通的。如果要是離開的話,根是根、色是色,離怎麼樣?『離則兩合』,這個識,根上又有識、色上又有識,你這個識不是分成兩個了嗎?但是諸位要曉得,根與色是無知,識是有知,這個時候變成什麼?根也有知、色也有知,知與無知混亂了,變成這種現象,『體性雜亂』,變成這個樣子。這樣子的時候,當中這個中也找不到,也沒有中;換句話說,你的界限還是不能成立。你們看看這個文,格局跟前面講的一樣,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是共生,也不是無因生,是故說無生。下面一段就是「是故說無生」: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如果在這一段裡面你要是開悟了,眼前哪一法不是如是?這一開悟,你就證得無生法忍,曉得一切萬法無生。無生,這現象不就在眼前嗎?是在眼前,確實是在眼前,生即無生、無生即生。我們今天把生跟無生看作兩樁事情,不曉得生跟無生是一樁事情。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清楚,「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處出生是生的意思,隨處滅盡是不生的意思。一切諸法沒有來去,生即無生,為什麼?如果它生起以後就不滅,這個我們可以叫它做生;生了就滅,這個生即無生。實際上這個意思我在講席前面都跟諸位透露過,你不了解事實真相,那有什麼法子?我們眼前這個相,一再給大家說的,業力在支持著。我們的一切相,自己身心器界、依正莊嚴都是相續相,這個相續相什麼力量在支持著?業力。沒有開悟的人是業力在支持著,已經開悟的人是願力在支持著,諸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業力。《法華經》大意裡面說得很好,眾生想念,即是法界緣起。

  所以你要問一切萬法的真實相,我們現前身心世界一切萬物,你要問真實相是什麼樣子?《金剛經》上四句偈說得清清楚楚,「如夢幻泡影」,這是真實相。夢幻泡影就是無生,為什麼?生不是真的,不是真有,所以生即無生。我們要能夠從這個地方悟入,這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這是我們得理一心不亂的境界。我們在一切法裡面,不但外境,就是對自己的根身,也不會有一絲毫的執著,我法二執都破了。小乘人斷我執,那個法子用得真笨,太笨了,時間長,受多少苦,才能把我執破掉。大乘法門巧妙極了,它教你開悟,一悟之後就空了,這是大乘比小乘高明,大乘比小乘省力氣。小乘人縱有甚深的定功,將煩惱障斷掉,證得人空,他不能破法執,原因在什麼地方?沒有觀慧,觀照的智慧他沒有;換句話說,他對於諸法實相是一無所知,這是小乘人。這都是經上給我們講的真實的相狀。前頭跟諸位說明了,你的學佛如果目標是定在開悟,這個地方就有悟處;如果是在證果,你把這些大道理都搞明白了,宇宙人生事實真相看清楚了,就證果,不但世間法裡面你不會動一念,出世間法裡頭你也不會起心動念,這個時候淨圓覺心才能夠證得。

  佛在此地這一個總結,就是給我們說明了,相是虛妄的,像《金剛經》上佛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是會相歸性,性是真實的。『三處都無』,這是說眼識在根、在塵,乃至於根塵共生,俱不可得,找不到生處。中界既無,哪有內外?所謂因緣生法,這是世尊隨順世間方便說而已。佛為什麼不說真實,要說方便?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曉得,佛的說法他很妙。從前我那個時候剛剛接觸到佛法,方東美先生給我舉了個比喻,他說佛說法就像剝芭蕉一樣,芭蕉剝了一層,裡頭還有一層,再剝一層裡面還有一層,你說這剝得對不對?當然是對的,剝盡了才恍然大悟。剝的時候就是方便說,因為眾生沒有那麼高的智慧,你給他講真實的他不能接受,所以不得不隨順世間權說、方便說。這些權說、方便說,要曉得都無實義,不是真實義,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的權說、方便說都無實義。可是,雖然都無實義,他用這個方法把我們向實義那一方面去誘導。實義能不能說?不能說,實義要你自己去悟。他用的方法是善巧方便誘導你悟入,這個法子妙極了。你要是懂得這個法則,你看一切經就曉得,佛用的這些方法,這個方法是叫哪一類人悟入的,何等根性的人悟入的,什麼樣程度的人悟入的,你這一看,你的心裡就明瞭。

  所以這三處推求,從相上講完全是虛妄的,從性上講完全是真實的。這個我們要用唯識的方法來講,否則的話,你沒有法子理解。相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剎那生滅,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個相不是虛妄的嗎?虛妄從哪裡生的?從真如本性裡頭,依圓成實而起的。但是諸位要曉得,圓成實裡頭沒有這個東西,但是它是依圓成實而起的。這個比喻你再要聽不懂,我們從經上的比喻來說,我們眼睛有病,看到虛空當中有花,虛空當中花就是剎那生滅,它依什麼起來的?依虛空起的。虛空裡有沒有它?沒有它。雖沒有它,它是依虛空起的,這就給你說明依他起與圓成實的關係。如果你要是覺悟了,空中的花就是虛空,虛空在哪裡?虛空就在花當中,花確實是虛空,所以圓成實與依他起是不一不異。我講只能講到此地,再要不懂沒有法子,一點辦法都沒有。

  權教、二乘、凡夫在相裡頭起遍計所執,所以把諸法實相的真實相完全迷惑,見不到真實,佛的一切法無非是叫我們把遍計所執去掉。諸位要曉得,遍計所執也是依他起的,將依他起裡面遍計所執的這一部分去掉,然後你就能見到圓成實。圓成實是什麼?圓成實是真性。所以說全妄即真,明心見性了。明心是什麼意思?你的自性,自性就是真心,自性真心上面帶著無明、遍計所執,你的心就不明,你的心是一團黑暗,一團漆黑,什麼都不知道,明心是什麼?去掉無明,去掉遍計所執,你的心放光明了。這一放光明就見性,性在哪裡?沒有一法不是性。不但一切依他起是性,再告訴你,遍計所執也是性,哪一法不是性?這就明心見性了。明心見性是全妄即真,恍然大悟。悟了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華嚴經》裡面所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明心見性。

  你要講一切萬法是因緣所生的、自然而有的,給諸位說,到你明心見性才恍然大悟,全叫戲論,都不是真實。所以你們想想這世間法,這個不是說我們學佛把學佛的人身分抬高,不是這個意思,不是我們自己在誇口,不是自讚毀他,除了佛法之外,一切的宗教、哲學、科學,無論什麼樣的學問,都見不到這個事實真相,這是諸位要記住。為什麼見不到?就是因為他不管怎麼斷,都是在遍計執裡頭;換句話說,他用的心就是分別心、執著心,那怎麼行!這個事實真相,是要把分別心、執著心統統斷盡,不用這個心了,事實真相才見到。見到之後才恍然大悟,我們世間人所想的、所求的全都錯了,沒有一樁是對的。現在我們曉得這個原理,別人走的路線錯了,我走的這個路線怎麼樣?這一點很重要,別人錯了與我不相干,至少在眼前不相干,我自己一步也不能走錯。

  本經《正脈疏》是交光大師著的,交光大師教給我們「捨識用根」,我常常在唯識裡面給諸位講的,「捨遍計執,用依他起」,這是初步入門的捨識用根的辦法。我們在一切法裡面,曉得分別執著是錯誤,決定是錯誤,我們把這個毛病改變過來,我們在一切法裡面不分別、不執著,一切明瞭,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步。諸位能夠這樣的修法,你的心就清淨、就自在,但是先得要明瞭。就是我們不明瞭,你得要記住聖言量。我們自己沒證到這個境界,先要了解一樁什麼事實?我們在這個世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的一切,身體的健康,壽命的長短,物質、精神的享受,人與人的關係,統統是因果報應,你先要曉得這個事實。曉得這個事實,有什麼好處?在這裡面受報應,不起心、不動念,縱然受的是苦報,遇到都是一些冤家對頭,曉得這是因果報應,我是來還債的,一點一點都消掉了,心開意解,不怨天不尤人,你這個心才能入道。否則的話,你在這個世間不平,你就要造業。

  你曉得一切都是因緣果報,這個人怎麼樣?不造業了。祖師告訴我們,「隨緣消舊業,不更造新殃」,他不造業,日常生活當中消業,這是高明的修行人。換句話說,我們在境界裡什麼都能承受,什麼都受得了。古德所謂「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就是這個道理,因果報應他曉得,逆來順受。這個道理通達明白之後,我們在一切境界裡修的什麼?二六時中修清淨心,修的是淨圓覺。也就是修學捨遍計所執,離我執、法執,這種人叫真修行人,這種人叫大修行人,他在這一生當中怎麼不開悟!他怎麼不證果!開悟證果對他是必然的,我們一點懷疑都沒有,這個人決定修行證果。如果我們不曉得自己在世間所受的是因緣果報,你必定在這個世間有不平之心、有好惡之心,這個不平之心、好惡之心就是造業。我們天天講要消業障,業障不但不能消除,天天在增長,那你沒有辦法!

  《彌陀疏鈔》裡面蓮池大師跟我們講,念佛人或者有遭魔障的。為什麼念佛人還遭魔障?宿業深重。我們天天還在造業,怎麼不著魔?只有不造業的人才不著魔,造業的人沒有不遭魔障的。連念佛都要遭魔障,修其他的法門就不必說了,魔障更多。我們這個講席裡我給諸位說,我是句句給大家說真實話,一絲毫的隱瞞都沒有,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果諸位能信,你要是能信得過,你能夠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你這一生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辦得到。如果你說,「我信了,信了不能做」,那你不能怪我,你也不能怪佛菩薩。為什麼?你自己沒有做!所以道就在日用平常之中,就在起居生活裡,從這裡面去體悟,從這裡面去證得,這才是真正之道。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每一科六段裡頭,第一段重要,最後一段重要,當中的格局都相同,只是在裡頭換幾個字而已,很容易明瞭。我們看第二段,耳聲識界,這個識是耳識。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

  『耳』是耳根。

  【以耳為界。因聲所生。】

  『聲』是聲塵。

  【以聲為界。】

  這都是小乘人所理解的因緣生法,也是把它當作真的,當作實在有這麼回事情,我們哪一個不是以為這是真有?幾個人知道這個事情是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三性具足,遍計、依他、圓成。誰知道一切法原來真相是這個樣子的,誰知道?知道了,給諸位說,天下本無事,太平了。幾時見到了,天下太平,為什麼?沒事。有事的人是什麼?庸人自擾之。確實天下本無事,六祖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天下太平,這就是諸佛如來所住的一真法界,清淨寂滅。可是我們這一迷就變成庸人,一天到晚是昏擾擾相,這迷惑顛倒。佛誘導他開悟的方法,依然從日常生活當中,叫他在這裡頭去領悟。

  【阿難。若因耳生。】

  耳根,這講耳識如果是從耳根生的。

  【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第一句辨別耳識不從耳根生,『動靜二相』,這個耳就是耳識,它所對的塵是聲塵,聲塵有動靜二相,有聲音的時候叫動相,沒有聲音的時候叫靜相。什麼聲音都沒有,聽的是靜相。動靜二塵,把耳識所緣的聲塵全都包括了。這個動靜就是聲塵,如果它是從耳根生的話,不需要塵,所以說「動靜二相既不現前」。這個時候怎麼樣?這個時候的根裡頭有識,識要起作用。識沒有作用,為什麼?動靜二相都沒有,耳沒有作用,沒有作用的耳是無知,識是有知,『根不成知』。必須有動靜二相才能夠顯示出耳識,你沒有動靜二相,耳識在哪裡?由此可知,唯識裡面講「耳識八緣生」,也是佛的方便說,不是佛的了義說,這是諸位必須要曉得的。唯識就是方便說,你看我們講唯識,在表裡頭給大家說得很清楚,第一義的是性,真如本性那就是真實說,那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說不得的。性變為阿賴耶,就是不了義、就是第二義,第二義可以說、可以思惟,第一義不能思惟、不能說。我們這經上講的是第一義,從第一義裡面看,四科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第一義說的。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說離了聲塵,識找不到;換句話說,沒有辦法能夠發覺到識的存在,所以後面問,識是什麼形狀、什麼相貌?離了聲塵,你要說這根裡頭的識是什麼樣子?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

  這個『耳』是講的浮塵根,講我們的耳根。你要以為耳可以聞,那根本就沒有動靜,你聞個什麼?聞不能成立。可見得必有動靜,你的聞才有對象;沒有動靜,聞沒對象。

  【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云何』有比況的意思在,這個地方說,如果要是『雜色觸塵』,這是講的浮根四塵,略舉其二,還有兩個就是香、味,這不提它,就講色與觸。為什麼?色能夠見得到,觸,摸著可以有感覺,這是有形之物,有形之物就是有根身。我們的身體是根身,物體也是根身,只要有個物體我一摸到,雖然沒看到它,一摸到這是一把扇子,我就曉得,扇子它有它的身體,這有個身。一切物質的體相,在佛法裡都叫做根身,所以我們可以能摸得到。佛為什麼舉這個?因為如果我們這個身體要是沒有識,離開了識,這個身體是物質。識是精神,物質加上精神,我們覺得這個物質是活的,活生生;如果精神離開,識都離開了,這個人叫屍體,屍體就是物質,完全是物質,這裡頭沒有精神。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識要是沒有,這裡頭沒有識的話,「耳形雜色觸塵」,這等於是屍體,拿這個東西要是當作識,大錯特錯,哪有這個道理?這是取無情的物,色法,這是取無情的色法,不是與心識同類,在這裡面怎麼能夠建立起一個識的界限?換句話說,勝義根尚且不能生識,如果雜著這個四塵的浮塵根,根本它就是無知。無知的耳形,你要以這個做為識的界限,以為它能夠生識,這是講不通的;換句話說,勝義根尚且不能生識,浮塵根決定不能生識。

  由此可知,如果我們以為耳識是從耳根生的,這是決定講不通。在唯識裡面講得很清楚,唯識諸位現在還沒有能做深一層的研究。唯識裡面給我們講,六識在阿賴耶裡頭各有種子,六根也各有種子,六塵也各有種子,可見得各有各的種子。如果有這個因緣,連帶把這些種子把它拉出來起現行,各有各的種子,不是哪一個生哪一個。我們講九緣生眼識、八緣生耳識,你們有沒有懂得這個意思?九個條件、八個條件,把阿賴耶裡頭這個識的種子引起叫它現行,而不是它生的。所以你找生找不到,為什麼?阿賴耶識裡頭本來就有它的種子,它不是哪個生的,所以它根本就沒有生,只有起現行、不起現行。好像你有個朋友一樣,他在家裡沒出來,你們幾個今天想起來,去找他、看看他,把他拉出來,他就出來起現行了,那他是你生的嗎?他是你那個朋友生的嗎?是你們幾個人共生的嗎?不是,他本來就有,你們幾個人把他找出來而已,就這麼回事情。所以這個理你愈深入愈明白,才曉得一切法真的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你恍然大悟。否則的話,你聽這些話聽得是莫名其妙,究竟是在說些什麼?你就不明真相。我們現在讀這個經,漸漸往這裡面走,使諸位漸漸了解事實真相。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