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三十五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35

  【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

  這四句是世尊開示我們誤認心性,經文雖然只有十六個字,含的意思非常廣泛。此地所講,也就是平常所講,妄認緣塵分別為自心相。第一句是指第七識,第二句是講第六意識。『聚緣內搖』之緣是第七識,因為第七識它是執著第八識的見分,以為是我,我執。是不是執著第八識見分的全體?如果執著第八識見分的全體,那就對了。它的過失就是執著第八識見分之一分,第八識的見分像大海一樣,它只執著大海裡面的一滴水,認為這就是大海。跟前面執著我們四大色身以為是自身相,犯了同一樣的過失。因為一切的相是第八識的相分,四大是第八識的相分;凡是屬於精神方面的,都是屬於第八識的見分。見分與相分都是盡虛空、盡法界、盡眾生界,廣大無邊,我們凡夫茫然不覺,只在裡面取一分認為是自己,取這一分作自我相,我身、我心與其他的就對立了。對立裡面就生無量無邊的塵勞煩惱,造成生死輪迴業果纏綿的這些妄相。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詳細、很清楚,我們聽了之後也會點頭,可是我們在境界上就是轉不過來,還是人我對立。諸位必須要曉得,在人我對立這種境界之下,決定不能了生死,那是製造生死輪迴,不能夠解決生死輪迴。解決生死輪迴,第一關就是要把我相打破,無我相,再接著要破法執,我法兩種執著打破了,這才能夠了生死、超三界。佛可以說無有法可說,所說的就是這麼一樁事情而已,這可以說是凡夫與聖者覺迷關鍵的所在。

  這個地方講「聚緣」,聚是聚集,緣就是氣分,八識見分的氣分,也就是唯識裡面所講的「恆審思量我相隨」。恆審思量,這種恆審思量是非常微細,我們不容易覺察到。我們現在要想一個問題、研究一個問題,在那裡思量,那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思量的相粗,第七識思量的相微細。恆審思量永遠不間斷的,它什麼時候斷了,我執就破了,它不會間斷的。我們這個身有生有死,捨身受身有中斷,身捨了之後有個中陰身,再投胎才能得個身相,身生生世世有間斷,這個第七識生生世世都沒有間斷。不但我們凡夫念了佛經曉得有這麼回事情,雖然曉得有這麼回事情,可是我們是不是能真正找到第七識?給諸位說,找不到。為什麼說找不到?連阿羅漢證得九次第定的功夫,都還沒有找到第七識,我們這種粗心大意的人怎麼會能找到?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但是修學大乘的人,實在是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唯識裡面講恆審思量之我,我們凡夫不是叫這個名字,中國人叫靈魂,這靈魂會去投胎。外道,印度外道叫神我,就是這個東西。在唯識裡面就是第七識,《楞嚴經》裡面所說的是說它狀況,就是指妄想緣氣這種氣分於中積聚。咱們要問,妄想緣氣積聚在什麼地方?《楞嚴經》前面我們讀過,七處徵心裡面,那不是找心嗎?實在講釋迦牟尼佛並沒有指定是真心或者是妄心,不管是真心、是妄心你去找,結果阿難是七處都找不到。再給諸位說,找七處雖然都找不到,可是七處都有,沒有一處它不在。世俗人不明這個事實真相,認為潛居在我們身體五臟之中,這是什麼?這是我執習氣一種錯誤的觀察。可是聚緣也就成為百法裡面不相應行法所講的命根,繫於生死。

  生死,確實有這樁事情,但是諸位如果在唯識裡頭稍稍留意一點,生死是徹底的虛妄,並不是真的有生死。在百法裡面,生死是屬於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完全是虛妄的,是什麼?是遍計所執性,連依他起都談不上。我們在唯識裡看到,心法、心所有法、色法是依他起性,而不相應行法是遍計所執性。所以讀《百法》要開悟,《百法》稱作明門,明門就是開悟的門徑,這一悟就可以入大乘之門。諸位在佛法裡面,如果在這些地方有心得,你對於生死的恐怖就沒有了,為什麼?曉得沒有生死,這是了不起的覺悟。無始劫以來對生死的真相沒搞清楚,現在忽然搞清楚了,這是多麼稀有難得之事。搞清楚了自己才能夠真正相信,才曉得諸佛菩薩不生不滅,原來我們自己也是不生不滅,與諸佛菩薩沒有兩樣。但是我們想一想,學佛的人很多,甚至再不說別人了,說自己,還是貪生怕死。只要有貪生怕死這一念,說實在話,就是《百法明門》都沒有開悟,不相應行法怎麼講法都不曉得,沒悟。悟了就沒有,悟了你的心一定平等,悟了萬法是一,唯有一才是平等法,二就不平等。唯有平等才有解脫自在,不平等裡面決定沒有解脫,決定沒有自在。

  『內搖』,內有根身,指根身說的。『趣外奔逸』,「外」是指外面境界來講的。這就是指妄心,妄想的緣心牽起前六識,在這個境界裡面念念生分別心,相續不斷,這個樣子搖動妄情,於是所謂的內緣影事,這是指六塵緣影,也說之為阿賴耶識裡面落謝的種子,或者我們現在講的印象,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心裡面留的有印象。這個印象是什麼東西?在此地就是「聚緣內搖」之相,這是裡面的煩惱。而外面再去緣六塵的色相,這樣這個妄心在內、在外來回「奔逸」,從來沒有休息的時候,是妄心。諸位要曉得,真心是如如不動的,不動是清明之相,心是清淨的、是光明的。這一動搖,動搖是妄心,它就不清淨,沒有光明,所以它這個相是『昏擾擾相』。學佛的人做功夫,首先要把心相認清楚,認清楚就是覺,認不清楚就是迷,覺的作用是諸佛菩薩的作用,迷的作用是生死凡夫的作用。我們現前所誤認為是自己的心性,自己心性就是這麼回事情,哪裡是常住真心?常住真心裡面有無盡的功德、無盡的光明,哪裡像此地所講的愚暗昏擾?佛在此地點醒我們,千萬不要把這個東西認為是自己的自心相,那是決定錯誤。

  從唯識上講,第七識是在內,也稱之為轉識,一切的轉變都是它的功能,轉阿賴耶相分的一分為自身相,轉阿賴耶見分的一分為自心相,所以也叫做第七轉識。前五識是在外,前五識也可以說是轉識,它是把五塵境界落謝影子傳遞給阿賴耶識。第六識的作用最為廣泛,與它相應的心所有五十一種,它是通內、通外,可以說第六識是第七識的大門。它與前五識可以聯合同時起作用,所以也叫做五俱起意識,與前面五識同時俱起的意識,起聯合作用,配合得非常好。我們日用平常當中是一點也沒有覺察到,這前五識跟第六意識是配合起作用的,咱們沒有覺察到。眼能見,一見就能夠想,能想的是第六識,能見的是眼識;想,嘴裡就想說話,說話的是舌識,它們聯合起作用比電流還要快,叫我們根本覺察不出來。不但六個識是聯合起作用,還有與六個識相應的那些心所,可見得我們日用平常心理的現象是非常之複雜。經上這四個字形容的好極了,「趣外奔逸」。實在講,它不趣外奔逸的時候也不老實,為什麼?譬如睡覺,睡覺的時候眼根不起作用,前面五識大概除了耳根會起作用之外,其餘的都不大起作用,可是意識它還會作夢,所以叫獨頭意識,一個人在那裡它還起現行,起現行就是作夢。我們要是把這個東西當作是自己的真心,正是佛給我們講的認賊為子,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是因為錯認它是自己,這才吃了這麼大的虧,在六道輪迴裡面這是冤枉吃這麼多苦頭。

  我們學佛如果要想成就,首先就要把這個辨別清楚,什麼是我們的真心,什麼是我們的妄心?真心是指六根根性,佛給我們指出來,我們要能相信、要能接受,不但要能接受,從現在起我們就用它。如果你從現在起你就會用它,你在菩薩道裡面是很了不起的菩薩,在五種不同種性裡面你是大乘圓頓種性的菩薩,你的地位比任何的菩薩地位都高,你的成就也比任何人來得快。要是說你一生成佛成就,那還太慢,果然能夠捨識用根,成佛作祖我看頂多也不會超過三、五年,就圓滿菩提,這才是真正的大事,其餘世間什麼都是小事。縱然全世界的名聞利養都給你一個人得去,你還是要生死輪迴,你還是要受果報,你問題解決不了。

  我這次到南部講經,南部有個同修看到台北有大乘印經會,說是幾個什麼印經會,他比我都熟,非常羨慕,他說我們能不能在講經當中發起在南部也組一個印經會?我就告訴他,從前龐居士給我們一句話開示,你還記得嗎?我在南部講經講過多少次,「好事不如無事」。別人搞印經會搞得很熱鬧,水到渠成自然的,並不攀緣、不操心。如果這個事情是好事情,救度一切眾生之事,叫自己心裡面煩,經上所講的「聚緣內搖,昏擾擾相」,這個好事不能做,好事不如無事。你要搞個印經會,你要到處去拜託人,今天去找這個收錢,明天去請那個發心,你的一輩子就完了,你搞得再好,來生人天福報。說人天福報是恭維你,為什麼?你要是五戒十善、四無量心不具足,福報是有,多半到三惡道去享受。學佛的人所造的有漏福報,絕大多數是到神道裡面去享受。

  怎樣才做善事?善事不是不能做,要做,清淨心做。我心清淨,做一切善事的時候我自己心裡如如不動、清淨自在,這個時候你的善事做得愈多愈好。為什麼?如如不動,這真叫自利利他。自利,所謂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自利;利他,是一切功德慈善事業利益於他,不著相。今天如果我們做多少好事,我們要拿出成績出來,著相!我印這麼多年的書分送給別人,你問我印了多少種,我不曉得。為什麼?從來自己沒有記載過。今天你叫我拿出來,沒有成績可言。實在講我們不用成績,因為什麼?不需要政府表揚,也不要人家送個匾額,也不要人家在報紙雜誌給我們捧捧,不需要。我們做的是我心清淨,做了跟沒有做是一樣,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樣才行。諸位同修在道場裡這麼多年,大家看到的,我們發起印一個東西、流通一個東西,一點不勉強,而且我們不是定期的,定期就苦了。不定期,緣具足就做,沒有緣的時候就不做,這個多自在!如果說是我一個月一定要出兩樣東西,那就糟了,麻煩可大了。所以總要記住,隨緣就自在,一攀緣就落到有漏善法裡面去。這是我真正懇切奉勸諸位,這一生要了生死、要出三界、要成佛作祖,我們才真正能自度度他。等到你成了佛之後,無論你用什麼身分,你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自己沒有成佛,就得記住龐居士的話,「好事不如無事」,為什麼?無事心才清淨。好事等於無事,可以做,可以做好事,好事就是無事,這時候可以;好事還是好事、無事還是無事,無事跟好事不一樣,這個時候寧願取無事,不取好事。這是我們說這一生真正想成就的話,就得要走這個路子。一切事情要隨緣,決定不可以強求,心要平靜,由平靜才能夠到平等,由平等才能夠生智慧。

  會用心的人他是用六根之性,見性見色性、聞性聞聲性,六根根性見六塵的塵性,這才叫明心見性,在念佛法門裡面講這才是理一心不亂。六識用不用?用,六識是用而無用、無用而用。為什麼還要用六識?不壞世間法。用六根的根性,給諸位說,是佛法,是自受用;用六識是世間法,是恆順眾生。雖用六識,絕無執著,知道識是虛妄,《金剛經》裡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決定不染不著,這才叫不壞世間法,這就是大慈大悲。心地清淨,禪家有比喻所謂是「紅爐點雪,立見消融」。什麼叫紅爐點雪?爐是火爐子,火爐子燒得紅紅的,你看那個溫度多高,雪花落在爐子上立刻就消掉,一點痕跡都沒有。這就講世法可以做,沒有痕跡。世法怎麼做法?就是用六識,對他是用六識,對自己是用根性,這就是佛菩薩。

  學了就要會用,諸位果然要是隨著《楞嚴經》的進度,一面學一面就會用,《楞嚴經》講完,你們諸位都成佛了,這一點都不假。你們果然是按照這個經的進度這樣的修學,經講完就「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個個成佛。時局很不好,我這次到南部聽得太多,在這個時代裡面,可以說是自古以來一切眾生沒有遭遇到像我們這樣苦難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我過去也說得很清楚,是佛法裡面講的小三災的前夕。我們遇到小三災了,大概我們這個小三災都逃不過,這次是我們地球上有史以來沒有過的,大劫難臨頭。在這個時候再問問,什麼最要緊?修行最要緊。修什麼行?修清淨心,這叫真修。說得太多那也記不得,也無從著手,所以我們從佛法綱領上提出來簡簡單單六個字,平等、清淨、慈悲。這六個字是有次序的,要先從平等上修,沒有平等心怎麼會清淨?平等心、清淨心就是佛心,平等是理,清淨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慈悲一切。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在前面曾經讀到過,阿難尊者發了大心,發意圓成,圓滿功德。大乘佛法裡面你只一發心,功德就圓滿,需不需要做?不需要做,功德就圓滿。我昨天講的發心要印經的同修,我說你只有這一念心,你的功德就圓滿。怎麼說圓滿?你的慈悲心是盡虛空遍法界,而現在沒有能力做,不是不做,是沒有能力做,心是圓圓滿滿,而是緣不具足,所以他的功德是圓滿的。有緣就做,沒有緣不勉強。大乘學者這個功德跟諸佛菩薩一樣圓滿,你不要看他什麼事都沒做,他功德圓滿的。你看那些人一天忙碌到晚在那邊做,他的功德不圓滿,為什麼不圓滿?他心不圓滿,心不平等、心不清淨。平等心裡面沒有界限,沒有界限所以才盡虛空界、盡法界、盡眾生界;心不平等才有界限,有界限,你的心不能夠盡虛空等法界。這個道理在大乘經論裡面處處看得到,我們讀《楞嚴》、讀《華嚴》,諸位總可以能體會到佛菩薩教給我們的,首先要認識心,然後才能起修,真心、妄心要分得清清楚楚,這是學佛的第一課。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

  第一句就是指我們凡夫誤認昏擾擾相,以為這個東西就是自己的妙明心性,並不知道是錯認。所以佛在此地說『一迷為心』,就是你一從迷了以後,以為這是自己的心性,不容易覺悟,不容易改正過來,這是一層迷惑。第二層的迷惑,誤認為這個心是在自己色身之內,這一種迷、一種執著。種種異想,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從此生死流轉無有出期。我們想一想,廣大無邊的妙心作用完全失掉,實在講,失掉這是個勉強說的話,是迷失,真心的體相作用自己全然不知道。實在講,妄心的作用也不小,也迷失掉,他只執著那一部分。

  高雄那邊的道場,環境雖然不甚理想,可是相當稀有,每一次講經他們那邊沒有做宣傳工作,聽經的人大概都在三百人左右。這樣的場合在今天整個地球上,除了台中慈光圖書館之外,我們沒有看到第二個道場,有這麼多人在那裡聽經。所以我鼓勵他們,希望他們能夠保全,這是稀有之事。我們過去在大專講座,諸位同修大概還能夠記得,道安法師在世,我們在辦大專講座,那個盛況也是稀有,差不多每次聽經也有三、四百人,不亞於台中,也不亞於高雄,很可惜的是佛教會停辦。這樣的道場,給諸位說,象徵著我們本省同胞有福,佛法所在之處,是我們大家有福。尤其是講大經,今天走遍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地區,講大部經沒有人聽。印海法師算很不錯的,相當用功,印順門下的高足,過去做過慧日講堂的住持。他到美國去弘法回來的時候告訴我,在美國講了一年經,一年一共用多少時間?二十個鐘點。一年怎麼用二十個鐘點?他一個星期講一次,一次只講半點鐘。因為半點鐘實際上一個半鐘點,他要翻半個鐘點的廣東話,還要翻半個鐘點的英語,所以兩個翻譯,一個半鐘點只能講半個鐘點。一個星期講一次,一年講四十次,四十個星期除了假日人家不來,四十個星期算算豈不是二十個鐘點。聽眾多少人?十來個人最多的,少的時候七、八個人。他跟我一說,美國再來請我,我不去,為什麼不去?我們一個星期就不止二十個鐘點,我們要到美國去弘法,給諸位說,得不償失。那個地方在佛法裡面叫做邊地,沒有福報的地方,有福報的人決定不到那裡去。

  這是說明對於弘法道場我們一定要重視、要珍惜,曉得不容易遇到。我們今天有這樣的法會,大家共同在一塊來研究大乘教理,這能夠保證十年、二十年之後我們還有這個道場嗎?不能保證。我們還能看看經典,還能在這裡討論佛法,那唯一的辦法,只有到他方世界有佛法的地方才有機會。諸位要明瞭這個道理,我們同胞們一定要上下一心,要團結牢,在小三災來臨的時候我們這個地區才能保全,我們還有學佛的機會。這一層是學佛同修必須要提高警覺的。我說這些話,就是感覺得我們現在台灣佛法在全世界來說是鼎盛的,不要我們在台灣看到處處不滿意。我們這個講堂還有這幾十個人坐在這裡聽經,在外國到哪去找去?我還聽說美國的基督教堂現在也沒人做禮拜,所以現在很多教堂都賣給我們中國人,中國人到那裡有錢發了財,買教堂來做生意開館子。我們很多法師到外國去、到美國去,都是買他們的教堂來改作佛廟。美國人不再做禮拜,而做禮拜這些什麼人?還有些中國人、東方人,兩個、三個,年歲都很大。所以教堂做禮拜的時候外面有救護車在門口,怕一下昏倒,馬上急救送醫院。這是美國回來的,告訴我那邊基督教的情形。而我們台灣還有許多人信基督教,台灣確實不錯,對哪個宗教都很熱心,可是在外國所有宗教都逐漸破產,台灣佛教很盛,台灣基督教也是全世界第一興盛的國家。這是我們要了解這個情形,我們要愛護道場,要認真的修學,要曉得這個局勢危險艱難,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要把持到,不可以再放逸,要努力精進,解行並重。

  真心本來是包虛空稱法界的,妄心也與法界一樣大,為什麼?《華嚴經》說得很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造萬法總不能造到心外面去,沒那個道理,所以虛空法界都在一心之中。心怎麼造的?心一迷變為阿賴耶,阿賴耶再變萬法。娑婆世界是我們阿賴耶變現出來的,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整個華藏世界,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的剎土,全是阿賴耶變現之物,唯識所現。真心、妄心都是很大,可是我們不曉得,反而以為萬法在心外,而心在一身之中,這真是大大的顛倒。下面這是世尊指示我們認識真實的色相: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前面這兩句是說,一迷之後就迷失了「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事理的真實相,也正是前面佛所講的「認悟中迷」。我們確實認悟中迷,為什麼說認悟中迷?悟是講我們六根根性,六根根性不迷,從來沒迷過,我們用不用它?一天到晚用它,用而不知道,六識當了家,六識就是悟中之迷。諸佛菩薩不迷,悟中悟,所以叫正遍知;凡夫不明真相,認悟中迷,稱之為性顛倒。凡是不明真相,這句說的是事實真相,我們的色身,以及山河大地,乃至虛空,都是自己真心當中變現之物,說真心變的可以,說唯識變的也可以。說真心變的從第一義說,說唯識變的從第二義說,都行、都沒錯。我們不能肯定的接受這個道理,不能真正見到這個事實,給諸位說都叫做迷信。佛講得沒錯,我們相信,《楞嚴經》背得熟熟的,人家一問也能答得出來,如果來考卷的話,也可以考個一百分。雖然考了一百分,還是迷惑顛倒,為什麼?事實真相沒有見到。怎樣見到?要在日常生活上下功夫。功夫怎麼個做法?功夫是要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念覺。正覺、正知、正行、正見就是佛菩薩,迷了就是凡夫,迷了是什麼?不覺,不覺就叫做迷。不知道自己身心是什麼,也不曉得山河大地是什麼,這就是迷。

  從迷到悟,利根的人來得快,鈍根的人來得慢,可是開悟的因緣首先是要明理,理明了之後要在事相上去親證,就在一切萬相當中把這個道理證實,這個時候才叫真信,才不是迷信。理論懂了,跟事實上境界相不能相應、不能證明,這個信還是強信,不是真信。譬如我們講沒有生死,《百法明門論》裡面確確實實這個生死是不相應行法,我們用功夫確實證得了,確實證得沒有生死,我證得我沒有生死,我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都沒有生死。如果我跟你說,「我了生死,你的生死還沒有了」,給諸位說,我決定沒有了生死。我沒有生死我知道,你沒有生死你不曉得,你還在迷,你認為你有生死。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你要是不用功,你怎麼能證得?你證得了才自在、才圓融,證得之後條條路都是活的,沒有證得,條條路都是死的、都是有障礙的。證悟之後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求證才是真正用功的途徑。並不是說我研究經,一輩子就研究,來生再研究,那有什麼用處?南部有很多學佛的人就是如此,抱著一個什麼觀念?留級的觀念。我舉個比喻說,書念得很好,念一年級年年都拿一百分,可是總希望你這小孩子,念到鬍子白了一百歲還小學一年級,沒出息。為什麼不升二年級、升三年級?我們一定要有這種心,有這個觀念,我今年念這部經,理論要是通達了,明年我就證入這個境界,這才是佛的好學生,才能畢得了業。剛才給諸位說,悟了之後經都是活的,註子也是活的,你看一切萬法統統是活的,不但有情是活的,無情也是活的。妙不可言!

  下面這個比喻很容易懂,就是把整個大海忘掉,只取大海裡面的一滴水、一個水泡泡,誤認這個水泡就是大海。這個比喻正適合前面,我們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的見相兩分,取它一分等於說一個大海,取它一個水泡泡以為是自身相、自心相。『目為全潮』,全潮是整個大海。以為這個妄心就是自己的真心,以為現在這個肉身就是自己的身,而不曉得自己的身心都是盡虛空遍法界,不但法身如此,報身、應化身都是如此。經裡面所說眾生迷惑顛倒,或者是迷中倍人,迷上加迷,都是指這個事情。錯認了,是一層迷惑,錯裡頭又錯,這不只錯兩層,我們錯了千千萬萬層,所以現在不容易透出來。但是只要諸位能提得起警覺,能夠常常提起、念念提起,花上三、五年的時間,還是有一條活路。我們道場這個講座總是給諸位做最好的增上緣,幫助諸位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