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二十五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25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

  經文從這個地方起,就是《楞嚴》裡面著名的「十番顯見」,這是第一番。十番顯見,經文就是十段,我們按這個段落來研究。經文到這裡是相當要緊之處,學這部經頂重要的就是要認識真心與妄心。在《楞嚴》裡頭舉例子,也就是舉見性與眼識,我們能夠認識而後才有下手入門之處。在一切經裡面說得最簡單、最透徹的,無過於這部經。在十番顯見的一開端,「如來雙徵拳見」,在這裡面提三個問題來考驗阿難,正是接著前面所說的建大法幢,亦令開發真心道眼。佛這三問很像以後的禪宗,我們也可以說禪宗裡面許多機鋒棒喝是有根據、有來源的,不是盲目的。這三個問題是世尊考驗阿難的迷悟情形,實在說我們也可以拿這三問來考驗我們自己。第一問是拳,『此拳光明』,是因為世尊身是金色,全身都放光,所以前面稱之為『光明拳』,光明兩個字在此地不重要,重要的是「拳」這個字。第一個問題,這個拳是『因何所有』,因什麼而有的?第二個問題,『云何成拳』,怎麼樣成的拳相?第三個問題,就是關鍵的問題,『汝將誰見』,你用什麼見到這個拳?世尊這三個問題,用意正是從此顯發見性明圓,無需要藉根與塵才能夠明瞭,舉這一個例子就可以比例一切。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這個地方首先要辨別的,見性與眼識究竟有什麼不同,這是我們研究的根本問題。我們還得要用比喻來說,好像一面鏡子,鏡子正在照,這是起作用的時候,映像照得清清楚楚,鏡子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可是境界清清楚楚,決定沒有雜亂的現象,這在佛法裡面就叫做見性見色相,也就是見性所起的作用;如果在色相裡起分別,就是眼識的作用,眼識與見性不相同地方就在此地。眼識決定是隨見性起作用,見性不隨眼識起作用,哪個是賓、哪個是主,我們就很清楚的能夠理解。見性是能見而無分別,眼識是隨見性也可以說能見,但是它見立刻就起分別,這是性與識不相同的所在。雖然這麼說,可是我們一時是乍聽,還是不容易體會到這個境界,也許我們要問,我們現在到底究竟是見性在見,還是眼識在見?給諸位說,同時起作用。成佛、成菩薩,捨識用根,請問諸佛菩薩見外面的色相,他是見性見還是眼識見?如果說沒有眼識,諸佛菩薩見色就不應該有分別,佛見舍利弗絕對不會認錯他是目犍連,可見得佛有分別。佛既然還有分別,跟我們有什麼兩樣?這個地方要講到捨識用根,最重要的是捨識怎麼個捨法?是捨對於識那一分無明,是捨那一分迷惑,而不是捨分別的作用,這是諸位必須要明瞭的。

  一切眾生聽到佛這樣的開示,心裡感覺到恐慌,跟阿難前面一樣的境界,那就是不明瞭佛教給我們捨識究竟是怎麼個捨法,以為統統不要了。諸位要曉得,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你要是把煩惱捨掉,菩提也沒有了;我們要求菩提,當然就不能捨煩惱。可是佛教我們斷煩惱、證菩提,斷、證、捨意思都相當,就是要把真與妄要能辨別得清清楚楚。而後我們用妄識而不為妄識所欺騙,這就是佛菩薩;凡夫是用妄識而被妄識欺騙,這叫凡夫。換句話說,諸佛菩薩是念念覺,凡夫眾生是念念迷,迷什麼?迷的是不認識六識,誤把六識當作真心。覺的是知道六識是我們自性的形相,它有無量的功德,能夠成就無量的善事,事事無礙,沒有害處,覺是覺的這個。我們受害就是因為迷,諸佛菩薩得力就是因為覺。前面一段經文,可以說世尊已經將這個問題給我們顯示出來,如果還是不悟,從這以下再細說。希望我們同修們,在這個十段經文裡面,要仔細的下功夫,不要把它空過。下面是阿難尊者答覆世尊的三問: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

  這是答第一個問題,光明拳因何所有。

  【我實眼觀。】

  這是答覆第三句話,汝將誰見。

  【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這一句是答覆第二個問題,云何成拳。在這個地方阿難這三句答問沒有依照次第,三問三答都非常的明顯,我們逐句來研究。第一句裡面講到,『閻浮檀金』,閻浮檀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勝金,勝是殊勝,就是非常好的黃金,印度稱之為閻浮檀。經典裡面說,我們這個世界叫閻浮提洲,閻浮提的得名就是因為閻浮提樹而得名,這個樹,經典裡面所說的,是在須彌山南有這個樹。這個樹的果汁要是流到水裡面,水裡面的沙石染到這個樹汁就變成金。這種金就是「閻浮檀金」,放在一般金塊裡面它特別的出色、特別的殊勝,所以就稱為閻浮檀金。金銀七寶,不但佛書裡面說得很多,我們世間古籍也常講,眾生有福報的時候這些七寶就多,處處都呈現;眾生沒有福報,七寶就隱沒,稀少了。我們看到古人,無論是中國或者是西方,歷史上所記載的,古時候國王對於大臣或者老百姓的賞賜,賜給黃金白銀這都是很普遍的。現在黃金跟白銀好像數量很少,所以一般人都把它當作珍品來收藏,不像從前那麼樣的普遍,這也說出從前人在這方面來說比現在人有福報。現在人雖然也有講福報大,比起古人好像是福報大,如果認真兩下比較,還是過去人福報大。這些話在此地我不要多說。佛的身相之美好,就像閻浮檀金一樣,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並不是指釋迦牟尼佛的皮膚顏色跟黃金一樣。如果真的釋迦牟尼佛的皮膚跟黃金一樣,坐在我們這個地方,大家都會感覺到他怪怪的,我們還看不順眼。

  一定要懂表法的意思,閻浮檀金在一切金裡面是最好的;釋迦牟尼佛的相好光明,在一切人當中是最好的,就是這個意思,找不到一絲毫的缺陷。經中常常也讚歎「佛面如滿月」,這經文裡常有,滿月十五的月亮圓圓的,你要是看呆了,佛的面就像滿月一樣,像個皮球一樣,那也很難看,我們也不會欣賞。滿就是沒有欠缺,佛的相好無論從哪個相裡面去看都長得好,都沒有缺陷,是取這個意思。滿月取沒有欠缺的意思,閻浮檀金是最殊勝的意思,諸位要懂這個意思。經上講的佛身是金色,我們現在造佛像都塗上金色,造像塗金色可以,為什麼?表法,造像是表法。像這些都是一般的常識,我們不要講了叫人家奇怪,佛經說的都是神話,人家就不能相信。

  還有這個造像我們也能看得出來,我們不要說古時候,拿現在我們能夠見到的,諸位稍稍留意一下,中國人造的佛像像我們中國人,我們看起來很舒服,泰國的佛像就像泰國人,日本的佛像就像日本人。也許問,釋迦牟尼佛到底是什麼樣子?經論裡面也常講,諸佛菩薩沒有相,隨眾生心而現相,有這一句就可以。我們是中國人,釋迦牟尼佛要在我們中國一定示現中國人的相,佛要在日本一定現日本人的相,可以這樣造。但是有一個原則不變的,那就是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定要把三十二相造出來,八十種好不太容易,我們做不到那麼精細,但是這三十二相應當要把它造出來。特別要留意的,佛像表法的意義重大,這是佛經造像原則是如此,諸佛菩薩出現於世間也是如此。眾生審美的觀念不相同,古今不相同,中國、外國也不相同,因此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不是呆板的,隨眾生心的變現。所以我們學佛,要懂得這些原理原則,不可以固執,更不能有誤會存在。

  『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這兩句是讚歎,「赩」是赤紅色,就是赤金的顏色,如同一個寶山一樣,這是讚歎佛相之好。「清淨所生」,這句與前面阿難尊者所說的前後有照應,阿難的出家是見到佛的相好光明,認為佛這麼好的相絕不是父母所生的,一定是他自己修成,所以他也想得這個相好,刻意的去修行,經文前面我們讀過。在此地他說出「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意思是說佛的相好光明不是從人間愛欲所生,人間的愛欲不清淨,一定是從智慧功德所生的。這個話說得也很有道理,相隨心轉,諸位只要修智慧、只要修功德,你的相一定會轉變的。阿難的話沒有說錯,我們真正是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改造命運、創造命運是確實能夠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的。下面一句這是答覆第三問,這也是問題的重心,阿難答覆『我實眼觀』,既然說是眼來觀看,當然還是指的肉眼。肉眼能不能見?前面已經說得很多,肉眼實在沒有見的功能,可是一切眾生都把能見以為是眼根,這是很大的一個誤會。因為認定能見是眼根,就不再去追究到底誰是能見,不肯追究就是一般所講的不肯回頭。如果肯回頭來追究一下,那就像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反聞就是回頭。我們現在不曉得回頭,為什麼不曉得回頭、不肯回頭?就是習慣上用慣了,以為見當然是眼,聽當然是耳。

  我們讀了前面七處徵心之後,雖然對這個道理能明瞭一些,像阿難一樣還是不能夠直下承當;換句話說,我們還是不肯回頭,去認真的找一找能見的是誰。這也是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迷己為物,大乘佛法裡面講自己,是講的真性,真性才是自己。禪宗裡面參究「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自己,是真正的自己。我們六根不是自己,六識也不是自己,這些話要講實在是太難講。迷的時候,佛給我們講一切都不是;悟了以後,佛跟我們說一切都是。你要是悟了的話,六根是自己,六識也是自己,六塵也是自己,到底是還是不是?愈說愈叫人迷惑,難就難在此處,此處指什麼?指眾生處處執著。要曉得佛法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不是死的,都是活的,可是我們接受的人都把它看死了。佛要說不是,我們就會執著就是不是,這「不是」兩個字就死了。哪裡曉得佛說那個話,那個「不是」跟「是」意思是一樣的,這我們就不明瞭了。佛說那個話是破我們執著的,破執著的,不是叫我們又執著它。因為我們執著這個根身是自己,佛說不是,破我們這個執著;佛說不是,「好,我這都不是」,又執著個不是,又是一個執著,這個東西麻煩不麻煩?你不執著,就是了、就悟了;你一執著,隨聽隨迷、隨見隨迷,永遠不能開悟。諸位要細細去參究這個道理。三藏十二分教這麼多的經典,裡面沒有一句是死句子、是落實的句子,沒有,句句都是活活潑潑、玲瓏剔透。很可惜的就是我們眾生都是死心眼,跟你說的都死在裡頭,這就叫沒有悟門可入;如果你不執著的話,早就開悟了。這是說到真正緊要處、真正關鍵的地方,我們幾時再見色聞聲都不執著了,幾時能做到,你幾時就入這個境界,這就是明心見性的境界,也就是所謂成佛作祖。

  我再把事實的真相給諸位說說,我們的真性,就是自己本來面目,是無量無邊的,經上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我們自己的本體,就是自己本來面目。我們現前的身心有沒有離開它?沒有離開它。我們的依報環境廣大無有邊際,有沒有離開我們自己心性?沒有。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自性變現之物,絕不是我們心外真有這些物,心外沒有。諸佛菩薩知道這個事情,就叫做覺。凡夫不曉得這個情形,就叫做迷。覺者六根接觸六塵生無量的智慧,正像《六祖壇經》裡面所說的,「生八萬四千智慧」。迷了的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八萬四千塵勞,生煩惱。起煩惱當然就造業,造業必定受果報,這就是三界輪迴的道理。覺悟的人不迷,因此他不造業,不迷不造業當然他沒有果報。也許諸位要問:諸佛菩薩也有種種造作,拿一般所謂修行人來講,他每天誦經、每天拜願、每天念佛,勤修善業,還是在造作,他受不受報?沒有悟之前所修當然要受報,起心動念都是業,都要受果報。諸佛菩薩之所以不受果報,諸佛菩薩也造。沒有見性不能分身,我們無論造多少業都是這一身去造。諸佛可以分很多身,像經裡面所講的千百億化身,《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可見得諸佛菩薩一身造得還不夠,還分好多身去造,他受不受果報?給諸位說,不受果報。為什麼不受果報?人家造就等於沒有造,無作而作、作而無作。這什麼道理?我們凡夫看這個境界,心裡面不平,諸佛菩薩一個身造還不夠,那麼多身造他不受果報,我們這一身造的還要受無邊的苦報,這真是不公平。我們必須要了解一樁事情,諸佛所造他沒有阿賴耶,他沒有業習種子;我們凡夫造作,因為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頭含藏業習種子,遇緣就起現行,起現行就受果報,不相同的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佛教給我們,修行要在轉識成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所謂大圓鏡就是無量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圓是圓滿,像一面鏡子一樣沒有它照不到的。可是怎麼轉法,這又是關鍵的所在。唯識學裡面告訴我們,轉的方法一定從六、七識轉,六、七識是因地轉,前五與第八識是果地轉。第七識是執著,第六識是分別,轉的方法,就是現前我們要學什麼?要學分別即是不分別,執著便是不執著,你就與佛法相應,佛法就是覺法。怎麼叫分別就是不分別?事相上有分別,心裡沒有分別,分別就是不分別,分別跟不分別是一不是二。事上要是不分別,世間相破壞了;如果心裡分別,那是迷,迷惑顛倒。所以境界現前我們要分別,樣樣清楚,事情過去之後,心裡乾乾淨淨。分別跟不分別同時,是一不是二,執著與不執著亦復如是,在事相上擇善固執,心裡決定沒有固執,這叫「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也正是大乘佛法常講的三輪體空的道理。事上有作有為,心裡無作無為;心無作無為,事上是無所不為。理路懂得了,現在就要幹,不要再等待,理明瞭就要起修。

  經文講到這個地方,這是世尊誘導阿難捨識用根,誘導阿難就是教導我們。我們千萬不要在楞嚴會上做個局外人,在一旁看戲、看熱鬧那就錯了。我們自己應當就像阿難一樣,做一個當事的人,佛每句話都是跟我們說的,跟我自己說的。諸位要能以這樣態度來修學、來看經、來聽講,你就會感覺得特別的親切,才能夠有受用。「汝將誰見」,這一句正是叫他回光返照,去認真找見處,而見處了不可得。阿難的答覆是跟我們凡夫答覆一樣,他仍然還是用眼觀。諸位從這一番問答就曉得,真正講到捨識用根是多麼的困難,多麼不容易。尊者在此地所表現的完全是博地凡夫的態度,這是我們現前一樣的程度,這個真是大慈大悲的示現。我們再看向下世尊對他的開示: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這是世尊在說法儀式裡面所謂三周說法,用譬喻來說,希望他從譬喻當中能夠領悟。這段最主要的是把拳來比例眼根之見,這是由於阿難尊者仍然認定能見的是眼,所以才用這個方法來作個比例。告訴阿難,先放下玄妙的義理,我們不要去談那些,只就眼前這個事實來辨別,所以說『實言告汝』。『諸有智者』以下,真正是言不盡意,有智開悟了,而無智之人用什麼樣的比喻還是開不了悟,所以這個比喻還是要相當智慧的人,給他用這個比喻有效果。『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這兩句,拳一定依於手,沒有手哪裡會有拳?見是不是依眼根,沒有眼根哪來的見?佛要是這樣問我們,我們一定會點頭,對,沒錯。所以末後一句說,『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下面阿難的答覆就是我們的答覆: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

  我要沒有眼哪裡還會有能見?

  【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事』是事相,『義』是道理,就是這個事理有點相像。這完全是我們凡夫見解,我們聽了阿難這樣答覆,會認定沒有錯,一定給他打個滿分,沒有錯誤。可是碰到的是釋迦牟尼佛: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

  這一句話把他否定。你說這個事理相類似,其實完全錯了。下面說出錯的道理:

  【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

  沒有手決定沒有拳。

  【彼無眼者。非見全無。】

  反過來說,沒有眼根的人不能說他見完全沒有。諸位在此地要注意到一個問題,拳跟手是一體,所以沒有手就沒有拳;眼跟見是二體,不是一體,沒有眼根還是有見性,還能見。這樣的話,我們乍聽起來也不懂,沒有眼睛還能見,哪有這個道理?實在這個道理前面就講過。下面再舉例來說明:

  【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惟見黑暗。更無他矚。】

  這是教阿難做個試驗,實際上這個試驗做不做都沒關係,為什麼?這個情形我們能夠預料得到。叫阿難,你試驗試驗,假如你有一天碰到瞎眼睛的人,沒有眼根,眼根壞了,你去問問他:你見到什麼?他一定會告訴你,他只見到一片黑暗,除一片黑暗之外他什麼也見不到。諸位想想,見一片黑暗也是見,色塵有兩類,一個是明,一個是暗,總不能說見明是見,見暗就不是見,見暗還是見。從這個地方就能夠測驗出來,見與眼根是兩樁事不是一樁事,拳與手是一樁事不是兩樁事,確實不一樣。世尊底下一句就下結論:

  【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前塵』不是指色塵,而是指浮塵眼根。因為眼根是屬於色法,佛在大經裡面講,浮塵根是能所八法合成的,這八法都是「前塵」。八法是指什麼?是指地、水、火、風,這叫四大。四大是色法的根本法,是一切色法的根本,既有四大一定有色、香、味、觸這四微。四大是講色法的體性,色香味觸四微是說它的體性微細相,四大四微,實在講四大就相當微細,何況這四微?在這個地方我要略略的說一說,有人講經,甚至我們在註解裡面也能看到,人家把四大怎麼說法?四大地水火風,地是指固體,像我們身上骨骼、肉、爪甲,這是屬於地大;水大,我們身體裡面血液循環,這是水大;火大,我們身體有溫度,體溫;風大是我們呼吸。這樣說法能不能說得通?也能說得通,但是這不是四大的本意。四大的本意是指基本的物質,佛法裡面也有說極微之微,我們前面講過,此地不再多說。極微之微又叫做鄰虛塵,但是它是色法,它是一切色法的基礎。極微之微雖然這麼小,它有著八種性質,它再小它是一個物質,既然是個物,我們就叫它做地,因為它有個體,有個體積在那個地方。這個體積,拿現代的話說,一定是附和著有陰陽電,它帶電,換句話說,它一定有溫度,溫度就是火大;它一定有濕度,濕度就是水大;它一定是動盪而不穩定,動就叫風大,不動不叫風,動才叫風,所以它是個動盪而不安定的。

  我們現在研究到原子、電子,確實是這樣。我們肉眼能夠看得到這個物體,不曉得多少千萬億的原子聚集在一起現的現相,單獨的太小,我們見不到。既然它是這麼小的一個物質,它也有四種性質,它一定有顏色,我們叫做色;它一定有一種氣味,這個氣味你聞聞它有味道,我們就叫它做香;你用舌頭舔一舔它有個味道,再小的物質它有它的味道,所以叫味;必然可以能夠觸到它,能跟它接觸到,這叫做四微。我們浮塵眼根,也是千萬顆極微之微的微塵所造出來的,眼必定是有地水火風這個性質,一定有色香味觸這四微這四種現象的存在。這是佛在大經裡面常常說,不但是人身,一切眾生的身相都是四大假合、四微所成,我們要了解這個真實相,這是經上常講八法。

  眼睛眼根壞了這是盲人,盲人是眼根壞了,眼根有了障礙,所以叫「前塵自暗」。此地前塵不指眼所對的色塵,不指這個,是指眼根壞了,前塵自暗。我們能見的見性對前塵自暗的相,所以說見的是個暗相,見的暗相,所見的現在是暗相,而不是能見的性是個暗相。能見的見性沒有明與暗,所見的境界相上才有明暗。前塵自暗,見性無虧,所以佛在此地說是見無虧損。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以盲人做比喻?就是因為阿難尊者認定眼根能見,不離根塵,識生其中。大乘法裡面講九緣生眼識,盲人沒有眼,盲人為什麼會看到黑暗?由此可知,一定要九緣生時才能夠見到外面的境界相,那是前塵分別之見,而不是無分別智裡頭本性之見。本性見外面的境界,就是見性,我們拿見性見一切境界是無分別的,眼識見外面境界有分別,本性是清淨本然的。

  這段意思很長,必須要有相當的理解,向下經文才會有味道,我們這裡講堂不受時間限制,我們慢慢的來研究。剛才說過這是關鍵所在,有些同修聽到害怕,好像真正要是一切都用無分別,我們不起作用了,反而真性、見性還沒有眼識的作用功能來得大,那實在是錯了。眼識的功能小,見性的功能廣大無邊,我們現在正好把它看顛倒、看錯了。諸位要能夠悟入這個境界之後,然後我們自己才會轉識,就是在境界裡面我們才能換一個看法,那對自己就有大受用。這樁事情不要著急,慢慢的來,《楞嚴經》雖然長,我們講的進度慢,真正一部《楞嚴》講完,就是花上個五年、十年的時間,諸位果然要會了,那也是真正了不起。為什麼?十年、八年你就成佛了。人家修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你十年、八年就成了,你比別人快得多,你還真正是上根利智。所以這個事情著不得急,一著急我們又走錯路、又要迷失方向,慢慢的來。如果有疑難、有問題的地方,要提出來,諸位在講堂裡不好意思問,我們每次在講經的時候,你寫個紙條放在這個桌上,凡是你聽了不懂的地方、有疑惑的地方,我們都要詳加討論,一定要到無疑惑地,我們才能夠豁然悟入。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