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十一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11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在上一次講到《楞嚴經》發起的一段因緣,是正巧遇到世尊一次的結夏安居圓滿,也就是自恣法會之後,波斯匿王為紀念他的父親,就在他父親忌日的這天,正好遇到佛門裡面自恣圓滿,所以他發心來供齋。這在前面跟諸位介紹,這是佛教盂蘭盆會的來源,也是我們一般人講到修福,可以說這是最殊勝的一個因緣,也就是我們修福的一個機會,而盂蘭盆會它最重要的意義是報恩。

  我們圖書館從今天起,我們舉行一個冬至祭祖超薦法會,我們目的也是在報本反始,也是在提倡孝道。在法會期間,我們星期六晚上《楞嚴經》還照講,明天早晨《六祖壇經》也照講。下午我們念《地藏經》,晚上念《地藏經》,後天還有一天,白天念《地藏經》,晚上放大蒙山,法會圓滿。像這樣的法會,在我們圖書館建立的時候,我們同修們大家的意思一年舉行兩次,一次在冬至,一次在清明,我們有一年兩次祭祖的法會,這是我們祭祖的法會。所以有很多同修看到我們這通知,曉得我們這裡有法會,他到這裡來超度歷代祖先。歷代祖先我們不必另外再寫牌位,我們這邊供的就是每一家的歷代祖先,我們長遠的供在此地,所以就不必另外再寫牌位。如果你家親眷屬有過去的要寫牌位,我們臨時寫的牌位供養在這邊。法會期間所超度的功德,這個意義跟波斯匿王供養佛菩薩以及大眾,來為他的先人祈福,用意是一樣。我們這次法會也是我們第一次舉辦,正好講到《楞嚴經》這段,這也是一種殊勝的機緣,這個因緣也很難得。

  前面說過阿難當時接受別請,離開僧團,回來之後大眾已經出發,他落在後面,一個人托著缽要到舍衛大城乞食。正當這個時候他發了個心,發心要次第乞,上面講過這是他招墮的因緣。今天這個經文就說出他為什麼發這個心。『阿難已知』,已是已經知道,這個事情不是現在發生,是過去曾經在僧團裡面發生過這個事情,一個就是『須菩提』,一個是『大迦葉』,這兩位長者。在經典裡面有這個記載,在《維摩經》有這麼一段事情,須菩提他是專門找有錢的人家去托缽;而大迦葉跟他相反,專門找貧窮、窮得不能再窮的人,找那些人家去托缽。外面就有毀謗,對於須菩提就毀謗他,「須菩提貪心重,瞧不起窮人,巴結有錢人家,天天到有錢的人家去托缽」,所以對須菩提就毀謗。而對大迦葉就疑惑重重,「大迦葉這個人很奇怪,那個人窮得不得了,為什麼去找他的麻煩?看他隔壁就是有錢人家他都不去托缽,專門找窮人」。所以說一個招疑,一個招謗。

  釋迦牟尼佛聽到這個事情,把他們兩個人叫過來都教訓了一頓,這是這個事情阿難記得很清楚,印象很深。實際上給諸位說,這兩個人都是悲心特別的重,須菩提看到世間那些豪富人家,他那個富貴從哪裡來?是前生供養三寶得來的,這一生才享福。如果這一生要不繼續供養三寶,他的福報享完來生就貧窮,沒有福報。所以長者的意思,是叫他的福報世世代代都不要失去,給他做種福的因緣,這是慈悲心。外面人不懂這個意思,並不是他有貪心,也並不是他要巴結那些富貴人家。大迦葉長者也是悲心很重,看到世間那些窮苦人家,為什麼得貧窮果報?過去世不肯布施,所以這一生才得貧窮、不如意的果報。他就專門找這些窮苦人家,給他做培福的因緣,你只要是供養他,來生就不會再得貧窮的果報,所以兩個人都是行菩薩道。當然佛知道,可是外面那些凡夫哪裡曉得聖者他們的意思?世尊把他們兩個叫來表面上是呵斥,說他們心不平等,乞食都有所偏。

  『欽仰如來』,佛與大菩薩們他們乞食是次第乞,沒有揀別,按照順序去托缽。這種乞食法,在上一次已經給諸位說過,不必再多說。所以他這次發心,要效法佛菩薩們的次第乞。諸位在此地必須要注意到一樁事情,大乘菩薩是無心的,所以他不遭魔難。阿難程度不夠,他要學佛菩薩,他存了有心;換句話說,我存心想學,這就是招致一切魔障的根源。不但乞食是如此,修學任何一個法門都是如此,乃至於我們講弘法利生,「我存心我將來要當個法師,我要弘法利生,我要普度一切眾生」,只要你存這個心,都是招一切障礙的根源。那要怎麼樣辦?這在道場我說過多少遍,我們有願而沒有心。願是四弘誓願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有度眾生的大願,事相上怎樣?我們隨緣。一有心就叫攀緣,而不是隨緣。有心是什麼?有心是意識當家,就落在意地裡面去。換句話就是跟五陰魔打上交道,那怎麼會不招魔障?也就是說我們的心不清淨,起心動念,心就不清淨。

  那些諸大菩薩比我們能的地方,就是他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種道理、這種行法,在我們這部經裡頭可以說在在處處都看得到,而《六祖壇經》裡面尤其是明顯。這是一個學大乘佛法的,學一乘佛法的,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有最殊勝成就的,不可以不懂這個理論,不可以不懂這個方法。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了義的經教,說實在的話,是多生多劫有福,沒有福報的人遇不到!遇到了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有決定的成就,這些說實在話,都是我們能做得到的,不是做不到。我們要學阿難的願,不能學阿難的發心,這是關鍵的所在,因為他發的心不正,就是他作意「我一定要這樣做法」,他的心就是不正。所謂不正,不能夠與真如本性相應,他是與第六識、第七識相應,不是與本性相應。與本性相應的就叫正,正知正見;與八識相應的就不正,那就是邪知邪見,這個道理一定要記住。因為發心不正,所以他的一舉一動都是造作,很不自然。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這是故意做的,不是一種自然的流露。『城隍』在城門外,「隍」就是護城河。因為祇桓精舍是在城外,不是在城內,經典裡面記載的,這個地方距離舍衛大城大概有五、六里這麼一個距離。當然五、六里路也不算是很遠,但是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步行差不多也要走個三、四十分鐘的樣子,有這麼一段的距離。好像現在我們以公里來算,大概有個三公里的樣子,有這麼遠的一個距離。他是裝模作樣,故意裝出那個樣子,這就是不自然。『郭門』是外城的門,城門外面有郭門,這是現在年輕同修都沒有見過,你們沒有見過城門的地方。在北京、在南京住過都有個印象,我們看到城門,城門外面有郭門。『嚴整威儀』,乞食是佛門裡面五堂功課之一,接受齋主的財供養,就是一缽飯也是屬於財供養。而自己一舉一動,所表現接觸大眾的這裡面含有法供養,不但言語說法,一舉一動也是表法;換句話說,他有身教的意思在當中。諸佛菩薩心地清淨、舉止安詳,他是自然的流露,自自然然能夠感動人心。阿難學佛、學菩薩也裝那個樣子,即使是裝得很像,結果是自誤誤人。這就是告訴我們,佛法裡面一絲毫假都摻不得,阿難這次就是裡頭摻了一點假,就是不老實摻了一點假,也就是古德所講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這是講阿難遭難、遭墮了。如果他遵守小乘五種揀別來乞食,他不遭這個難,為什麼?像這些人家都是在戒律禁止之內,不應該到他們家乞食;他今天發了心要次第乞,不揀別,所以才遇到。『爾時』,這就入舍衛大城乞食的時候。『因乞食次』,因是他的發心,他因為發了這個心,從今天起他要學次第乞。『經歷婬室』,這個地方講的婬室,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謂風化區一類,在過去小乘人托缽,這個地方是不許可去的。他要學菩薩,菩薩有定力,菩薩可以去;聲聞不能去,聲聞是定力不夠。他去到這個地方就遭遇到『摩登伽女』,摩登伽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小家種,就是小家種族這麼個意思。但是她的名字叫缽吉帝,缽吉帝也翻作本性。諸位想想,佛法裡面它講的名詞所含的意義,雖然墮落在下賤之處所,依然不失本性,名詞裡頭含有這個意思在。「摩登伽女」在楞嚴這個法會上,《楞嚴經》還沒有講一半,她就證三果羅漢,實在是了不起。由此可知,她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聰明絕頂,一聽經就開悟。可是她在沒有跟佛見面之前,她是個外道,她母親就是個外道,用外道的咒術把阿難給迷住了。諸位要曉得,阿難在這個時候他是小乘初果須陀洹,我們要注意到阿難這個身分,他是須陀洹的身分。

  須陀洹,在見思煩惱裡面,五種見惑已經斷了。我們通常講八十八品見惑斷盡,比我們的本事大得多,我們八十八品見惑斷了幾品?他比我們大得多,確實是大得多。由此可知,當時印度那些外道他們的咒術也相當厲害,一個證初果須陀洹的人還沒有辦法抗拒。由此可知,印度那些宗教他們的咒術相當高明。你說迷到一個凡夫,那是我們能想像得到;能夠迷到一個初果聖人,這個實在是我們意料之外的事情。她用的什麼方法?用的是『先梵天咒』。先梵天咒出於『娑毗迦羅』,娑毗迦羅是印度一種外道的名稱,娑毗迦羅翻成中國的意思是黃髮,黃頭髮,我們看到外國人金髮、金黃的頭髮,在印度稱這些外道叫金頭外道。他們也有相當的定力,有能力到四禪天,他有這個能力,他的定功也相當之高明。先梵天咒,他稱這個咒是在大梵天之前所傳下來的,就是先梵天所傳授的。摩登伽女她的母親是信仰這個外道,平素也就修這種咒術。在《摩登伽經》裡面,佛講他們兩個人的因緣。所以諸位要曉得,不但是世間法,出世間法都不例外,人與人的因緣不是一世的,一世在一起就好了、惱了,沒有那麼簡單。摩登伽女跟阿難在過去世,過去生中他們兩個人有五百世的夫妻關係,這一世當然不知道,彼此都不曉得,碰到了。因為過去有五百世夫妻關係,所以一見面摩登伽女就很喜歡阿難尊者,就要求她母親,她要嫁給阿難。她母親說,「不行,他已經跟釋迦牟尼佛出家了」。她苦苦的哀求,她母親到最後不得已,「好!妳把阿難找來」。剛好阿難到她家托缽,她就供養他一缽飯,把這一缽飯上念了咒,就是前面講的先梵天咒。阿難一捧到這個缽就迷了,就聽她擺布,咒就有這麼大的力量。

  實際上說佛法是沒有妄語,縱然是講本、講跡都是事實。從本地上說,兩位都是菩薩示現的,示現幹什麼?發起《楞嚴經》,這是大悲心,救度我們末世苦難的眾生。所以人與人之交往,真是如因果裡面所講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到你成佛作祖去度化一切眾生,那一切眾生跟你都還是有緣分。佛門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在你教化區域之內的,能夠聽你講經、能夠接受你的教誨,過去生中統有緣分,沒有緣分的他不來。這是阿難示墮的這段情形,這個時候阿難正是在緊要關頭,佛知不知道?佛知道。這就等說於唱戲一樣的,表演,什麼時候哪個角色要出台,到時候他就出來。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這個時候世尊與這些大菩薩們,在宮庭裡面應供,阿難遭了這麼回事情,佛在宮庭裡頭飯吃完,吃完就回去了。諸位要曉得,在一般慣例上來講,供養完畢之後佛一定要說法的,沒有說是吃了飯就走的,沒有這個道理。吃了飯一定要說法,這是規矩,齋主對我們是財供養,我們對齋主要法供養;拿世俗禮來說這是禮尚往來,不能說來而不往。可這次是例外,釋迦牟尼佛吃了飯就走了,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不肯甘休,跟著後面,你沒有給我們說法,你走到哪裡,我們跟到哪裡。所以大家就跟著一道,跟著來幹什麼?『願聞法要』,釋迦牟尼佛你吃了我的齋飯,沒有給我說法,我要聽聽法。所以大家就跟到祇桓精舍來。這也是佛菩薩教我們,以後這些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養要給人說法,不能說是接受供養就走了,這是不合法、不如法的,一定要給人說法。初學怎麼辦?前面講過初學不能一個人托缽,總有一個上座、阿闍梨領導你,至少是三、四個人排成一個小隊到外面去托缽。托缽的時候裡面有個長者他代表說法,那個初學的可以不要說法,我們有個代表說法就行。像此地也是一樣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就行,那些菩薩、聲聞弟子,都可以跟著釋迦牟尼佛一起。你單獨一個人接受人家別請,你一個人你當然要給人說法,這是佛門的規矩。所以說初出家的學人,不能夠單獨的出門,它這個因素很多,不是個單純的、某一樣、某一樁的,不是的,它有許多道理在裡面。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回到祇桓精舍去之後,他做些什麼?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回到祇桓精舍佛沒說話,先就現不可思議的瑞相。『於時』就是佛歸到祇桓精舍,以及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統統跟著佛,都到祇桓精舍這個時候。我們想像當中也能夠得知大眾都坐定,佛這個時候放光現瑞,佛的光明是從佛頂相上發出來。什麼樣的光明?光明在此地的名稱『百寶無畏』。我們曉得在這個經題裡頭,曾經略略的給諸位介紹過,頂相放光是代表如來藏性、本覺理體,光明是作用,從體起用。世間的財寶它的用途非常的廣泛,而佛的光明作用更是無量無邊,所以我們就稱它作「百寶」。「無畏」表這個光有威德,一切邪惡力量都不能夠與它抗衡,也就是說有折服一切邪見的這種能力,所以就稱作「百寶無畏光明」,它的作用確實是不思議。而在這次我們所見到的光中有一朵變化的蓮花,這個蓮花是『千葉寶蓮』,這是非常稀有。而蓮花上面還有一尊化佛,變化的佛,這一尊佛在蓮花當中『結跏趺坐』,他在那裡念咒。這個咒語,就是《楞嚴經》第七卷裡面所說的,五會楞嚴神咒。可見得楞嚴神咒從哪裡來的?是從釋迦牟尼佛光中化佛,那個化佛口裡頭念出來。不是釋迦牟尼佛直接念出來,這是講楞嚴神咒的來源。

  這個意思是很明顯的表示出,空有不二,也表現出因果一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心不離果覺,果覺不離因心。所以一個利根的人,看到這個相就大徹大悟,不必等待佛說法。可是中下程度的人看到這個相,像佛在那裡變魔術一樣、變把戲一樣,究竟是什麼意思看不出來。而後才有勞佛菩薩一樁一樁來給我們解釋,使我們明瞭這究竟是回什麼事情。釋迦牟尼佛變這個把戲,給諸位說,把戲人人會變,並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他一個人會變,我們每個人都會變,從體起用。我們現在為什麼不會變?那是因為我們把本性迷失了。這是本性自自然然然起的作用,也就是《楞嚴經》後面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作用是自然的,不是有心變現,也不是無心變現,也不是若有心、若無心變現,實在不得已只說一句不可思議,怎麼樣說都不能夠達到它的真相。如果通達真相,說有心亦可,說無心亦可,說亦有亦無心都可,怎麼說都對;沒有通達實相,怎麼說都是錯,所謂四句百非,那是沒有通達。如果通達,四句皆是,哪有非?我們看看佛這種作用:

  【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敕』是命令,叫他的學生文殊菩薩,就是帶著這個化佛所說的咒去保護阿難。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到,在會的大眾,我們在前面看了不少人,他沒有派別人,他特別派文殊。文殊在菩薩眾裡面,他所代表的是智慧第一,意思就是說要想破除一切邪惡的咒術,要想折服一切邪知邪見,必須要有真正的智慧,文殊是代表智慧的。先梵天咒不是智慧成就的,楞嚴神咒是從智慧裡面生起的,所以它有能力滅除一切邪咒,一切邪咒遇到楞嚴咒都不能起作用,這個道理很深,我們應當細細去體會。那就是說楞嚴神咒是從真性裡面流露出來,而先梵天咒是從意識裡面生出來,這不一樣。你自然就了解這兩種咒一個是真、一個是妄,一個屬於理智、一個是落在感情裡面。『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提」是提攜,阿難被這個咒迷了,神智不清、四肢無力,要帶他回來要扶著他走。而摩登伽女,「獎」就是勸她,「妳不是很喜歡阿難嗎?阿難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妳跟釋迦牟尼佛見個面,到釋迦牟尼佛那裡親自要求,釋迦牟尼佛答應,那阿難可以還俗,你們可以結婚」,勸她去。摩登伽很聽話,一聽「好,可以,我跟你一道到釋迦牟尼佛那裡去」,這樣兩個人都去了。發起序經文就到此地,向下就是本經的正宗分,本經正宗分相當的長,在我們使用這個本子一直到經本的末了,只有最後那一面是流通分,正宗分也是《楞嚴經》精華的所在。請看經文: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阿難見佛』,是文殊菩薩去把他帶回來,帶到祇桓精舍,他跟摩登伽女兩個一道見到佛。『頂禮悲泣』,頂禮是禮節,我們看到「悲泣」兩個字,也能夠看出阿難尊者心裡很難過、很慚愧,遭這麼一次的意外。『恨無始來』,那一恨就是個轉機,這是慚愧心現前,諸位要曉得,慚愧在十一個善心所裡面,它是屬於善心所,而且非常的重要,這是個成敗的轉機。恨就是悔恨、就是後悔,換句話說,他跟佛這麼多年,平素自己都很得意,認為自己已經很不錯了,這次遭到摩登伽女先梵天咒這個事情,等於說給他來了一次考試,一考得了個零分,這個多難過!尤其一向自以為是了不起,這種打擊實在是太大太大,絕不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這是深深沉痛的一棒,這一棒把阿難打醒了,曉得自己不行。『一向多聞』,他這種多聞,給諸位說,跟我們現代這個多聞是一樣。諸位要記住,他不是聞思修的聞,他這個多聞是什麼聞?記誦之學。這句諸位要特別留意,你就是把十方諸佛所說的一切經,都能夠記得一個字不漏,你還是不行,你還是會遭難,你還是會遭魔障。為什麼?你所記得那麼多是別人的,不是你自己的,到時候你不管用。

  所以讀書這是個大問題,讀書要開悟,不是叫你讀別人東西。拿別人的東西做個引子,要把自己真性裡面無量無邊的經卷給引出來,那是你自己的東西才管用。否則的話,古人就不會給我們講,「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不可以做人老師。為什麼?就是他記得再多全是別人的,沒有一句是自己的。說到這個地方,也許有人要問,我們背書背來是幹什麼的?有人問過我,問過很多遍。我常常勸人背書,背書是不是記問之學?是的。藉別人的光,藉別人的光要把自己的光明點燃,要懂這個道理。蠟燭的光明是釋迦牟尼佛的,我自己也是一支蠟燭,藉他的光把我的光點著,我的光跟他的光無二無別。不是永遠藉著他的,自己這個點不燃,永遠依靠他,那沒有用處,那個辦法成不了佛。背誦,有雙重利益,如法的人背書是什麼?不是背文字,也不是背別人的學術,而是藉這個做自己修心的功夫,修什麼?修戒定慧。當我們背誦經典的時候,我們心裡不會起一個惡念,諸惡莫作。不會說一面在背經書,一面還在心裡想著做壞事,這種本事的人好像不常見,所以你背書的時候就諸惡莫作。經是聖人的教訓,善中之善,你不就是眾善奉行了嗎?諸惡莫作是小乘戒,眾善奉行是菩薩戒,你看看你這一背書,比丘戒、菩薩戒都圓滿、都修到,妙不可言。這是講戒學包括在背誦裡面。

  除戒學之外,定學也在裡面,我們背書一定要專心,專心就是定。如果心裡有妄念,我們書就背不出來,所以背書是修定,這就如法。除修定之外還是修慧,為什麼?經文背誦的時候字字清楚、了了分明,一點都不錯亂,經義自自然然顯現在面前,不用思惟的,不要去研究的,道理就能夠現前,這是智慧。所以背誦,如法如理的背誦,那正是藉佛的光明把自己的光明給引發出來,上根之人。下根之人怎麼樣?也得利益。下根得什麼利益?跟阿難的利益一樣,就是記問,把古聖先賢東西他記得很多,給諸位說,這是下等人的利益。上等人的利益是開悟,大徹大悟,他是用這個方法來修戒定慧,由戒定慧成就聞思修,三慧等學。所以阿難在這裡是一向多聞,他就是在記誦,他如果懂得在多聞裡面成就戒定慧,那他是大乘菩薩,他早就成佛作祖,他也不會遭受這個障難。由此可知,背誦非常的要緊,背誦就是三學等運、三慧齊修。我們一學佛,開口閉口我們要修戒定慧,戒定慧怎麼修法?這是最好的一個方法。

  『未全道力』,「道力」在此地當作定力講。因為他不善學,記誦很多,自己沒有開悟;換句話說,他沒有定力、他沒有智慧,遇到障礙他沒有能力來解決,這就是未全道力。這是他後悔的地方,知道自己過去一向多聞,錯了;換句話說,錯用了心,這麼多年來是錯用了心,沒有走上正路。說句老實話,背誦這種方法是根本智與後得智同時並進。參禪、念佛是專求根本智,根本智得到的時候再求後得智,而背誦經典是同時下手。所以學佛一定要有目標、要有方向,我們念佛,自己一定要曉得我為什麼念佛?我念佛的目標何在?我參禪,我為什麼參禪,我參禪有什麼用處?如果連這個都不懂的話,正如同船在大海上沒有方向、沒有目的地,這是多麼苦惱、多麼危險的事情。念佛,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目的在一心不亂,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我們現在聽了念佛,念佛是什麼用處?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得了嗎?去不了!為什麼?一心不亂才有資格去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說念佛就可以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才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念佛人的目標要定在一心不亂上。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功夫成一片生凡聖同居土,不是講得清清楚楚嗎?如果說念佛念得毫無成就,就可以往生,那叫妄語,那就是自欺欺人,曲解了經義。

  換句話說,我們如果自己希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要生實報莊嚴土,那就一定要達到理一心。如果把方向定在凡聖同居土上,我們也要念到功夫成片,得以功夫成片為目標。如果我們還是以嫉妒心念佛、以貪心念佛、以瞋恨心念佛,給諸位說,這種念法,就是慈雲灌頂法師所講的,是念的三惡道的佛,念了之後將來要到惡道去。為什麼?瞋恨心與地獄相應,貪心與餓鬼道相應,愚痴與畜生道相應。內有貪瞋痴,貪瞋痴是大障礙,它怎麼能叫你得到一心?你不會得到一心。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心,必須要把貪瞋痴慢統統斷除,我們的心才清淨,清淨就是一心,這是我們念佛的目標,是我們的成績。我們只是口頭上念,心裡完全不注重在這個方向、目標上,我們會有什麼成就?阿難的福報大,釋迦牟尼佛做他的後台,遇到障礙、困難的時候,佛會救他。我們遇到困難,誰來救我們?這是從這兩句諸位想想,它裡頭含有多少意思在,兩句話裡會看的人,他多深刻的用心,真正是攝受一切眾生、護念一切眾生,就在這兩句話裡頭。

  下面是他請法,『殷勤啟請』,誠誠懇懇、恭恭敬敬的求佛開導,求佛開導的是什麼?就是下面他所要求的。『十方如來得成菩提』,這就是十方三世那些佛他們怎麼成佛的,阿難現在要想知道這個理論,要想知道這個方法。十方諸佛他們成就的那套理論、那套方法,他也說不出一個名堂,底下勉強湊那麼三句,『妙奢摩他、三摩、禪那』,奢摩他、三摩、禪那,是釋迦牟尼佛平常教給他們修學的,這三種都是定的名稱。這三個名詞,在佛教大小乘經典裡面都非常普遍,而它的定義沒有一定,所以有許許多多的說法。在圓瑛法師《講義》裡頭,他老人家很巧妙,他自己不說哪個對、哪個不對,把別人這個說法、那個說法統統抄在這裡面,叫我們自己去看,叫我們自己去選擇,他用的是這個方法,他沒有給我們下斷語。《講義》裡頭有六、七種的講法,總而言之一句話,都是修定。但是阿難在此地,他上面加了一個「妙」;換句話說,世尊教我們初學的人,這個奢摩他、三摩、禪那是普通的。諸佛所修的奢摩他、三摩大概是極妙的,就用這個妙字來揀別。佛所修的大概是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我們所修的奢摩他、禪那是普通的、不妙的,這是阿難這麼個意思。這三個名詞我們簡單的解釋,用不著詳細講,詳細講講十個鐘點也講不完,那樣太耽誤時間,我們只很簡單給諸位介紹個輪廓。最重要的是下面這一句「最初方便」,最初方便從哪裡下手,這個實在講是太重要。

  我們把這裡頭名詞術語略略的說一說。「菩提」就是大覺,真正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叫菩提。不但了解,是圓滿的了解、正確的了解,沒有一絲毫錯誤,這叫大覺、叫菩提。「得成菩提」,得成就這種大覺,真正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講它的成果。在有成果之前,當然他有修因,他這成果是怎麼得來的?下面這三個名詞都是說修因。在本經裡面,經題上就顯示出阿難所提的問題。「妙奢摩他」,妙是貫下去的,妙三摩、妙禪那,這妙字是貫三個名詞。這樣說法也不能說他錯,而佛的答覆在後面,佛的答覆說是「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所修的定叫首楞嚴定」。首楞嚴這個名稱,阿難過去沒有聽到過,他不曉得,他所曉得的是這三個名詞。如果我們拿個比喻來說,首楞嚴大定好像我們台灣省,而奢摩他好像是台北,三摩好像是台中,禪那好像是台南。諸位想一想這個關係,對這個意義多少能夠體會到一些,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大定,分開來可以說是大定的方便。

  「奢摩他」偏重在止上,我們講止觀,拿這兩個字來解釋,偏重在止上,止裡面有觀,觀裡面有止,止就是定,觀就是慧,雖然是同時修定又修慧,但是偏重在定上。「三摩」偏重在觀上,就是偏重在慧上。所以這種修定的話,它是各有所偏。佛為什麼教這些?這都是法門的綱領,八萬四千法門的三大綱領,諸位要懂這個意思。這三大綱領無論運用在什麼行門上都很恰當,譬如我們用在念佛上,如果我們念佛,我們的心是散亂,覺得很苦惱,我現在用這句佛號用意在哪裡?專門來降伏我的散亂心,我求這個心能夠寂靜下來,我們用這句佛號目的就是在奢摩他上。這是對於對治散亂的,就是妄想心重的人用這個辦法,不管哪個行門他偏重這上面,都是屬於奢摩他這個大綱、這個體系的。另外有一種人他昏沉很重,就是精神提不起來,無論幹什麼事情,一幹他就打瞌睡,對這種人佛教他修定的方法就偏重在三摩上。三摩是什麼?是觀,教你作觀,把你的精神力量注重、集中起來,注意一個問題上,這叫觀想。我們還拿這句佛號來做比喻,我們念佛的人多,假如我們念佛的時候會打瞌睡,這句佛號你注意,注意什麼?注意這六個字,字字清楚,「南無阿彌陀佛」,一面念一面想著這個字,這就叫偏重在觀上,這是三摩的方法。為什麼?這個樣子就能把精神提起來。

  所以你看看,同是一個法門,它都可以運用,奢摩他、三摩、禪那它是法門的總綱,能夠運用在一切法上,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都有這三樣東西,我們哪一種毛病比較偏重就運用哪個,絕對可以對治。「禪那」是止觀平等、止觀等運,既不偏重在定、也不偏重在慧。一切眾生的毛病,可以說不外乎這三方面。我們在一切法門裡頭,選擇任何一個法門,哪個法門都是修禪定,要想拿那個法門來真正治得了我們自己的病,懂這個原理。不懂這個原理,拿到釋迦牟尼佛的單方,還是治不了我們的病,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最初方便』就是指入門下手之處,我們想想,佛在這部經裡跟他講的下手之處是什麼?談這個問題就是談一切問題,一即一切。諸位千萬要記住,下手之處,世尊是叫他認識真心,也就是經題裡面講的如來密因,這是最初方便。如來密因是什麼?就是說對於真妄能夠辨別,這是真正下手之處。如果我們對於宇宙萬有哪是妄、哪是真,都分不清楚,我們從哪下手?無從下手。我們研究教理、我們念佛、我們參禪,我們用功搞了這麼多年,搞不出個名堂出來,毛病在哪裡?毛病在一直到現在沒有下手之處,門都沒摸到。天天在那裡打佛七的主七師,有人問過他,我都聽說的,人家請教他,「老法師,你天天打佛七,你對於生死有沒有把握?」老法師很不錯,很誠實,搖搖頭,「我還是沒有把握」,還是不得其門而入。換句話說,什麼是真、什麼是妄,我們沒搞清楚。

  在本經前面「七處徵心」,我們還是用古人的講法,交光法師跟圓瑛法師都不講七處徵心,講「七番破處」。七番破處、七處徵心在我看是一個意思,沒什麼兩樣。「十番顯見」這兩大段的經文,或者再包括到後面,那就是後面所講的兩種根本,這都是講最初方便,都是教給我們辨別真妄。而辨別真妄,給諸位說,說的是宇宙人生的真妄,辨別宇宙人生的真妄那個關鍵是在自己本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外。自己身心之外,給諸位說,既沒有真,也沒有妄,真妄是在我們自己本身。經雖然沒有講到,我們在座的同修們大多數都不是一次聽《楞嚴》,都聽了不少遍,也看了不少遍,我也講了不少遍,所以提到《楞嚴經》,我們多少都不生疏。「真」是講真如本性,在什麼地方?在我們自家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這是真。「妄」是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這是妄。如果對於這些不能夠認識清楚,那我們就是真妄不辨。這一說,也許「我知道,我很清楚」,很清楚,從早到晚還是迷惑顛倒一塌糊塗,你知道個什麼?不知道。知道貪心是煩惱,還照貪不誤,多多益善;知道瞋心是煩惱,還一天到晚發脾氣;知道嫉妒是煩惱,嫉妒心隨時都生起來,這有什麼用處?知道一心不亂是修真心、修本性,又不肯去幹。為什麼不肯幹?給諸位說,就是不知道。不了解的人,總認為佛法知易行難,知很容易,我都知道,不行,我做不到。哪裡曉得佛法的學說,跟我們國父孫中山所講的一樣,知難行易。

  你看看佛講這個道理,這麼一大本的經,《楞嚴經》的註解將近一百種。如果拿線裝書來看,我手上只有三十幾種,大樟木箱就裝兩箱,知難!行怎麼樣?一個字,「歇」即菩提,阿難不是問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嗎?釋迦牟尼佛講一個字,歇,就得到菩提,多容易。所以轉識成智、超凡入聖,就是把觀念換過來就成功,快得不得了!這是一剎那之間的事情,這叫頓超頓悟,你看修行多容易。《彌陀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多久時間?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了。可見得行不難,難在明理,就是因為明理難,釋迦牟尼佛才說法四十九年,天天在講。你以為真懂了?懂了就不要講,懂了要再講那叫廢話。就是因為不懂,才橫說豎說、苦口婆心,會的人一剎那就成就。這個觀點希望我們同修們好好去想想,到底是知難、還是行難?行,我看不難,實在不難,知是真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