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十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10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在上一次講到法會的緣起,是在一次結夏安居圓滿之日,也就是自恣法會圓滿這一天,夏安居之中是不出去托缽的。自恣法會完了之後又恢乞食的制度,這個時候寺廟裡面沒有飲食供給。這是法會圓滿第一天,波斯匿王在這一天齋僧,我們一般講是盂蘭盆會,這個地方所說的就是盂蘭盆會,這一天是波斯匿王做齋主。正好這一天是他父親的忌日,又遇到佛教團體裡面自恣法會圓滿的這一天,可以說這種因緣非常的殊勝。『波斯匿王』,波斯匿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有月光的意思。在當時一般人稱佛,佛的智慧光明像太陽,波斯匿王的光明是像月亮,這是在星宿裡面光明最顯著的。波斯匿王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見到光明,曉得這個兒子後來一定有大福德,所以把他取的名字有月光這個意思。這個名字實在講含多義,它還有一個意思叫勝軍,也正是那個時候跟外國交戰打了勝仗。打勝仗的時候這個老國王生了一個兒子,他非常歡喜,波斯匿它有這兩種意思。

  這位國王就是舍衛國的國王。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這位國王他是釋迦牟尼佛的護法,實在說他是菩薩應化而來,在過去龍光佛世的時候他已經登到第四地,我們講地上菩薩,他是第四地。由此可知,經論裡常常講「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一尊佛他雖然是有那麼大的智慧能力,沒有別人來幫助他,他能不能教化眾生?給諸位說,不能。就跟一個人一樣,他再多才多藝,他一個人唱不了一台戲。他唱個主角,還要配角、還要許多給他跑龍套的,要沒有那些人配合,他孤家寡人也是不行。由此可知,佛世都是如此,佛之後這些弟子們弘法利生,還會有例外嗎?所以古人常常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這個讚歎就包括互助合作,才能夠興教,才能夠弘道,才能夠真正做到自利利他。諸佛菩薩就做了個榜樣給我們看,我們曉得佛的常隨弟子出家眾裡面,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諸佛菩薩應化而來,不是普通人,看到那些阿羅漢,並不是真正的小乘阿羅漢。我們在前面十二句歎德裡面讀過,連佛的在家弟子都是諸佛菩薩應化而來,所以道場的殊勝莊嚴無與倫比。我們中國歷代的祖師菩薩,他們的道場給諸位說也是這個樣子,不但他那些學生,出家弟子們,他在家的護法們與他也是有緣,也都是應化來幫助他、來成就他,這是在佛門。

  世法裡頭,給諸位說也不例外,我們舉一個簡單例子,某人做縣市長,這是小福報。現在的縣市長在佛法裡也可以說是散粟王,他是一個小地方的統治者,相當於古時候的諸侯。他底下這些幹部、他的祕書,底下這些科長、科員,替他辦事的,與他過去生中還是有緣分,真正所謂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就要牢牢的記住,佛祖常常教誡我們,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這很重要。廣結善緣無論在世法、出世法裡面,你將來都是一帆風順,沒有障礙。障礙重重從哪裡來的?沒有善緣,盡與眾生結惡緣,所以你碰到的人不是幫助你,而是來障礙。我們做一樁事情,發的是善心、發的是至誠心,遇到許多的障礙,自己就要覺悟,過去怎麼樣?自己過分把自己看高,太自負,不肯與人結緣,所以我們發極誠懇的心去利益眾生,還是障礙重重。由此可知,結善緣重要。一切的惡緣,在今天我們覺悟了,覺悟了就要把它化解,不再迷惑。換句話說,在人際關係上,我們從今天一定要求改變,一定要求著能夠適應環境,尤其是人事的環境,才能夠做到團結,才能夠做到互相諒解。這樣自己無論是修道,在佛法的事業上,或者諸位在世法裡面,你自己的事業上,都能成功。我們讀經讀到這些地方,這都是給我們啟示,經裡面有明說的、有暗說的,我們都要能體會到這個意思。

  波斯匿王是再來人,不是普通的人,他是大菩薩示現的。這種時節因緣就彷彿唱戲一樣,都是安排好了,他父親的忌日,在這一天來供養佛,又碰到大眾僧自恣圓滿,這是盂蘭盆法會。這不但是為自己培福,為先人超薦,同時也是教孝,教老百姓要孝順父母,慎終追遠,這是教孝親。這是佛法裡面的大根大本,世出世間法都是建立在孝道上。『營齋』,「營」是經營,在宮廷裡面辦齋來請佛,主要的我們從文字表面上來看,他是為他的父親修福。『宮掖』,「掖」是掖庭,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謂偏殿,這是供齋的所在。正殿是帝王處理國家大事的場所,偏殿是接待賓客,這是場所最恭敬。『自迎』是親自去迎請,不是派代表去的,這是表示恭敬。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學習,對於賢人、對於長者,我們迎請一定要親迎。除非是實在不得已這才派代表,不是十分不得已的時候一定要親自迎請,這是表我們的恭敬心。『廣設珍羞無上妙味』,這就是盡心盡力辦這份齋供,處處我們都能看到波斯匿王極其誠敬,竭盡誠敬之心。『兼復親延諸大菩薩』,諸大菩薩是隨佛一道來的,也是親自請。這是國王這天設齋供佛,供養諸大菩薩。

  俗話常說上行下效,國王都這樣做,他這個國家老百姓當然都仿效,那就形成一種風俗。所以在舍衛大城每一家裡面,『城中』那些長者居士們這天家家都辦的有齋,都設齋供養釋迦牟尼佛、供養佛的這些弟子們,所以說每一家,『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佇」是在等待著。這真正是一個佛國土。釋迦牟尼佛他確實是有能力分身去應供,你看釋迦牟尼佛有沒有這麼做?沒有這麼做。這就是說明,佛法盡可能不要用神通,要示現得跟一般人一樣。除非是在一種是不得已的情形之下,一種是做證明,但是一做證明之後就要走的,不能再住在這個世間,再住在世間就有麻煩來了。現神通一定就走,這是佛法裡面可以說是一種規矩。現了神通,告訴人「我是什麼菩薩、羅漢再來的」,他還不走,給諸位說,這人有問題。現在我聽說不少人說,他是什麼菩薩再來的、什麼羅漢再來的,過去跟過釋迦牟尼佛,追隨過的,有這些造謠生事的,他說了之後他又不走,妖言惑眾。我們古大德確實有佛菩薩來的,身分一暴露他馬上就走,絕不會再住在世間。示現神通也有這個意思在裡頭,所以佛沒有。佛到波斯匿王那裡去應供,城市裡面還有許多長者居士家裡都設了齋,佛的弟子多,也不能辜負他們大家,就派這些人你到這條街,他帶隊到那條街,總是家家都走到,不要辜負這些好心植福的人。所以佛就派文殊菩薩,『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這是文殊菩薩做總領隊,叫他去分派菩薩、羅漢們到城裡面每個地方去應供。下面這就說這部經發起的因緣:

  【惟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阿難』就是阿難陀,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慶喜,慶是慶祝的慶,歡喜的喜,他出生的時候正好是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這天。我們要曉得阿難的身分,他跟釋迦牟尼佛是堂兄弟,釋迦牟尼佛父親兄弟四個,淨飯王是老大。釋迦牟尼佛出家,淨飯王很難過,最好的、最喜歡的兒子,本來希望他繼承王位的,結果他出家了。以後聽到他這個兒子成道,心裡也很歡喜,出家總算有了成就,成佛了。正在這個時候他的弟弟斛飯王來向他報告,他的妃子生了一個兒子,所以他非常歡喜,這是值得歡喜的一天,就給他取了個名字叫慶喜,兩樁喜事同時來臨,老大成佛,小弟出生。這是說明他跟釋迦牟尼佛有這樣的關係。以後他也跟著釋迦牟尼佛出家,這個因緣後面會講到,到後面時候我們再說。這是講『先受別請』,這是在自恣法會之前,他有另外一個因緣,別人單獨請他出去,所以集合起來到舍衛大城去應供,他沒有趕得上。

  在此地我們做個簡單的介紹,佛在戒律裡講到,請僧有兩種方式,一種叫次第請,一種叫別請。但是佛所讚歎的是次第請,因為次第請是無分別心、是平等心、是沒有揀別的。我發心要在三寶當中培福,按照出家人的法臘(比丘受戒的年歲)次第,我有多大力量,我請多少出家人來應供,不在裡面挑選,按照次第來請,這叫次第請,這個福報是最大。另外一種就是別請,別請是有分別心,在僧眾裡他對某個人好,特別單獨請那個人,這叫別請。阿難這一天就是受人別請,『遠遊未還』,大概齋主距離精舍相當的遠,他出去,應供的時間到了,他還沒有能夠趕得回來。『不遑僧次』,這就說是他先已經出去,現在沒有能夠回到精舍來,「不遑」就是不能夠參與,沒有能夠參加到舍衛大城去應供的這個隊伍。這是示現這一次法會的因緣,這也是發起序的一個開端。

  一切經的發起,因緣都不一樣,譬如《大彌陀經》是以色法、色相來引起,引發這個因緣,《法華經》是以光明引起,而這部經是以阿難墮落在淫室裡面為發起因緣。但是示現之事只是引發大教而已,大主意是暗示我們,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這就是指示一昧的多聞而不勤修定功,在一切境界裡頭還是做不了主宰,怎麼能夠超生死出輪迴?這是楞嚴會的大主意。以多聞第一的阿難故意示現墮落來發起這部經,實際上就是勸勉一切多聞的人不可以疏忽大定。這一點尤其是在末法時期,如果我們要從五個時期,就是五種堅固來看的話,佛滅度第一個五百年是解脫堅固,第二個五百年是禪定,第三個五百年是多聞;換句話說,從第三個五百年就是《楞嚴經》當機者。解脫是證果,禪定雖然不能證果,但是也能夠得到相似的果位,多聞就不行了。多聞以後,塔寺堅固、塔廟堅固,那是著重修福的,人天有漏的福報。可是五五百年之後人就很可憐,鬥諍堅固。鬥諍是什麼樣的下場,我們應當要曉得。從佛的這五種堅固,我們自己實在要覺悟,別人爭,我們不能爭;別人墮落,我們為什麼要跟著人家墮落?我們要想取的一定要修定、要修慧,定慧等運這才是楞嚴大定。所以在楞嚴會上,不但是勉勵阿難,實際上就是勉勵多聞堅固以後的四眾弟子們,佛法法門雖然是無量無邊,諸位要曉得,每個法門都是修禪定。既然都是修禪定,為什麼要那麼多法門?修禪定的方法不一樣,手段不相同,目的沒有兩個。我們念佛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所以我們要懂這個意思。這才體會到釋迦牟尼佛跟阿難尊者的苦心,用這種善巧方便來暗示我們,來發起這一次的法會。

  如果要不修定,一昧的多聞沒有用處,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了,還能夠救度一切眾生嗎?還能夠利益別人嗎?也許有人問,這部經我們從經題上看到的,佛是直接顯示楞嚴大定的,為什麼要以多聞阿難尊者誤墮而發起?我們說得更明白一點,世間稍微聰明一點的人都喜歡博學多聞,這是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性如是。因此,心不能專、志不能一,雖然費許多的時間,吃盡了苦頭,說老實話還是不得其門而入,這個虧就吃大了。古德常講「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善知識最喜歡教的是哪兩種人?一種上智,一種下愚。這兩種人一定有成就,為什麼?因為他能夠專、能夠一。上智是絕頂聰明的人,所謂是一聞千悟,他曉得真妄,他能夠辨別利害,他一聽就懂,所以他能專、他能一。下愚之人他什麼都不懂,但是怎麼?他很聽話,他沒有懷疑,你叫他東,他絕不往西走,這種人也好教。現在所謂說是他頭腦很簡單,叫他怎麼動,他就怎麼動,老師可以給他指一條路,叫他自己走去,他一定會走到。最難辦的就是當中所謂半吊子,高不成、低不就,可是這樣的人佔絕對大多數。《地藏經》裡面講「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指什麼?就是指當中這一段。上智與下愚都好化,很容易教化,下愚之人他雖然很笨,他能夠專心、能夠一心,給諸位說,他要是既專又一,他用十年功夫,那個當中自以為聰明的人就決定比不上他,跟他相差很大一段距離。所以我們往往看到,下愚之人有大成就,這就是他遇到善知識,他遇到好的老師,他能夠守住一條路走到底,容易成就定功、容易開悟。

  阿難尊者在世尊弟子當中,他所代表的是當中的人物,也就是代表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人物,自以為聰明、自以為了不起的。不但他博學多聞他很了不起,還有個關係,他是佛的小弟,所以在這個法會裡面藉他這個身分、他這樣的地位,來給我們做個榜樣。換句話說,我們能不能學阿難?不能!不能,是說不能學示現的阿難。阿難的根本也是大菩薩權巧示現,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的。這個地方科判標題「示墮」,不是真正墮落,是裝出這個樣子給我們看的,這是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罪苦眾生。佛用言教,阿難陀用身教,做出一個樣子給我們看。身教跟言教都有逆順兩方面,順的叫我們學習,逆的叫我們引以為戒,它有誡勸的意思在裡面。由此可知,聞法,不能夠真正的依教修行,不如不聞。如果說一切經典讀得很熟,不曉得依文字起觀照,他還是要墮落、還是不能自救,所以佛在大經裡面說「於法不修行,自疾不能救」。

  要這樣說法,真正修行人不必研究經論?那也錯了,那就是俗話所謂因噎廢食。如果說是讀誦經論不重要,釋迦牟尼佛為什麼示現講經四十九年?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告訴我們修淨業正因,第三條特別指示我們「讀誦大乘」。可見得讀誦是不可廢的,但是要曉得,一定要能夠依教起修,這才是重要的。換句話說,我們世間常講學以致用,我們要博學,學了怎麼樣?要在生活上能夠用得上。如果我們什麼都學,學了在生活上完全用不上,那種學問學了就沒有意義,浪費我們的時間、精力。凡是所學的都要有用處,佛法是最講求這一層,絕不學沒有用的學問,絕不修無益的苦行。從這方面來看,如果說佛教是消極的,那是大誤會,為什麼?佛教最講現實,無論在行門、在解門上,它要講求意義,要講求價值,還得要講求享受,正受,可見得它絕不消極。下面就敘說他這段因緣:

  【既無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本來在佛門裡面的制度,對於年輕的比丘、沙彌,不可以一個人出門,出門總要兩個人以上,要有一個年長的帶他一道去。可是阿難這天接受人家的別請,沒有人陪他,一個人去,一個人去這才招墮。如果有二個、三個人同行,那楞嚴會也發不起來,我們也聽不到《楞嚴經》,這都是故意裝的犯規矩,一個人去的。什麼叫上座?『上座』有三種,第一種叫「生年上座」,是在大眾當中戒臘最高、年齡最大,我們稱他叫上座。第二種是「福德上座」,大眾所推崇的,他有福。由此可知,福報也是不能不修,應當要懂得修福。第三種叫法性上座,法性上座是指證果的人,阿羅漢以上的,這是法性上座。不管他年齡再小,或者他十歲、八歲,他證阿羅漢就是上座,這是指證果的人。所以上座通常有三種。

  『阿闍梨』,翻成中國意思叫軌範師,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教授老師。我們現在在一般學校裡面講,好像一個學校校長是和尚、教授是阿闍梨,他是學生的模範,就是學生的楷模,我們翻作軌範師,他的言行都可以做我們的模範,我們應當要向他學習。阿闍梨有五種,第一種是「出家阿闍梨」,出家的軌範師。我們出家受沙彌戒,受沙彌戒才算是出家,他給我們授沙彌戒,他教給我們出家人的威儀,出家人的修學的方法,這是出家阿闍梨。第二種是「教授阿闍梨」,第三種是「羯磨阿闍梨」,這兩種諸位要是受過戒,或者是受菩薩戒、受在家菩薩戒就有。這是我們通常講的三師。三師,和尚也算出家阿闍梨,三師也都稱和尚,教授和尚、羯磨和尚。第四種是「依止阿闍梨」,依止阿闍梨範圍非常的廣大,就是他有道場,這都是指道場的住持,我在這個道場住了一天,這個道場的住持就是我的依止阿闍梨,這一類的阿闍梨是最為普遍。第五種是「教讀阿闍梨」,這就是授經,我們跟他學經典,像現在佛學院裡面這些老師們,他們都可以算是教讀阿闍梨。他教了多少?《戒經》裡面講,他曾經教過你一句,你一生跟他學得不多,只跟他學了幾句,他把這幾句的意思講解給你聽,你明白了,這個人都是你的教讀阿闍梨。佛門裡面特別重視的是師道,這五種都是老師,我們對他要以同等的恭敬。

  在戒律裡面,佛有這個制度,年輕的比丘外出一定要有兩個人陪著他一道,這就是一個是上座,一個是阿闍梨,所以是三個人同行。《法華經》裡面講一般乞食,因為過去出家人天天都要出門乞食,出門乞食一定要有同伴,沒有說單獨一個人到外面乞食、化緣,這是不合乎戒律。阿難是在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就例外,一個人出去,沒有任何人陪伴。諸位要曉得,釋迦牟尼佛在四十九年教學當中,難道就是阿難尊者這麼一次嗎?我們也曉得,同學背著老師一個人出去的也多得是,沒有什麼大的事情被發現就是了。守規矩的一定是二個人、三個人同行,不守規矩的也多。《戒經》裡面講六群比丘,那就是搗蛋的、不聽話、不守規矩的,也是佛的學生。佛在世他的學生當中也不是個個都聽話,也有很頑皮的,處處在外面不守規矩找麻煩。現在你要做了老師,你將來教學生,學生不守規矩,想想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也有這個情形。

  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做老師的不能夠過分的責備弟子,佛在世已經就示現這個榜樣給我們看,應當有慈悲心,要能夠諒解他。責備的用意還是大慈大悲,責備要能叫他回頭,要能叫他生慚愧心、生恭敬心、生報恩心,這才如法;如果責備了,叫他怨恨一輩子,這個錯誤。所以要曉得,責備人是愛人,不是愛護人不責備他。父母責備兒女是為了愛護他,老師責備學生也是為了愛護他。不愛護的那個學生,老師對他一定是客客氣氣,當賓客一樣看待,那是什麼?那是不教他的。不要講過去,我在求學的時候,在台中李老師教我們這批學生,老師就說得很清楚,學生挨打、挨罵的,這是老師照顧他、成就他。老師見這個學生面客客氣氣的,那是老師摒棄他、不要他,等於開除掉,絕不責備你。為什麼?不跟你結怨仇,對你客客氣氣。換句話說,你無藥可救,這個人沒辦法教,所以才對你客氣,跟你結個善緣;認為你還可教,那就要責備。

  阿難在此示現違犯規矩,私自一個人出去,接受人家特別的別請。『其日無供』,平常也不能出去,夏安居的這三個月當中是不能出去,這是解夏第一天他出去了。安居的時候每天精舍裡頭有菜飯供養,由這些居士做好了送來。在從前寺院裡面是不煮飯的,所以出家人一個就是外面去托缽,托回來吃,另外一個就是人家送供養來。這個制度到中國來才廢除,到中國來的時候我們寺院裡面有廚房、有齋堂(齋堂就是飯廳),跟印度是不相同,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跟印度不一樣。而佛法是活活潑潑,佛法是隨俗的,它不是個呆板的,它能夠適應一切的環境。所以,我們中國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跟印度人不一樣,日本人出家的生活方式跟我們中國也不一樣。它能夠適合各個地域,適合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生活上可以隨順環境來改變,但是原則上是一致,那就是修定、修慧,這是沒有兩樣的。

  阿難這一天回來,大眾都出去應供,精舍裡頭沒有飯吃,他就發心『執持應器』,應器是缽。缽為什麼稱為應器?這是我們中文的翻譯法,從意思上翻譯的。因為缽的做法,也不是隨隨便便做的,它有一定的質料、顏色以及大小。質料上有兩種,一種是鐵缽,一種是瓦缽,就是陶器,質料是兩種。顏色是紅褐色,就是紅色跟褐色合在一起,是這樣的顏色,也就是染色的意思,不是正色。量是隨自己飯量,我吃多少,我的缽做多大,缽做太小了一缽飯我吃不飽,太大了我吃不完。所以這個缽叫應量缽,我有多大飯量應該做多大的缽。但是最大不能超過三升,三升是相當大,超過三升那人家看到你拿了個大缽去,「這個和尚貪心,這個缽比洗臉盆還大」,那人家要笑話你,所以說最大不能超過三升。最小的容量不能小過半升,半升差不多就是我們現在吃飯的一個飯碗一樣,那很小,我們現在普通吃飯的飯碗差不多是半升。要拿我們這個飯碗來說,最大缽不能超過六碗飯,裝六碗那個缽就太大了。所以叫做應器,它應質料、應色(顏色)、應量。

  『於所遊城』,「遊」是遊化的所在,這就是指舍衛國舍衛大城,這是世尊以及他的弟子常常在這個地區遊化。『次第循乞』,次第乞我們俗話講沿門托缽,次第乞法是不選擇,以平等心來乞食,一家一家都去,不選擇。這種乞食的方法不是小乘人,是大乘菩薩,菩薩乞食是次第乞。小乘人乞食不是次第乞,戒經裡面講「揀別五家」,戒經規定有五種人家不可以去托缽,因此他就不能夠次第。看到這裡是戒裡頭列的這一家,不能到他家去,要超過到別人家去托缽。這個五家是指什麼?第一個是做官的人家。做官的人家不要去托缽,為什麼?做官的人都有傲慢的習氣,對於這些托缽的人不太尊重。我們要是去托缽的時候不善於應對,往往惹他生氣,反而不好,所以對於做官的人家來說,小乘人不去乞食。大乘菩薩可以,菩薩有無礙的智慧,能夠應付得了,能夠度化他,所以菩薩可以,小乘人不行。第二種是屠戶不能去,我們現在講賣肉的,殺豬、殺牛的這些人家不去,殺生。他對我們修行人的心理上影響很大,我們修慈悲心,看到人家殺得血淋淋的,心裡不忍。世法裡面所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看到他在殺生,他布施我們這個飯,我們怎麼能吃得下去?所以這個要迴避。還有一種就是賣酒的,酒家我們不去乞食;再就是風化區我們不能去,這些處所都是有傷慈悲心。所以不去乞食,是養自己的慈悲心,不叫他們生煩惱,用意在此地,用意是很善,不是惡意的。但是菩薩沒有揀別,菩薩乞食是次第乞。

  阿難尊者今天發了個心他要次第乞,這就是小乘人發了大乘心,發了菩薩心。過去他是揀別的,今天他不揀別,大概他自己也認為自己道行夠了,「我應該學學大乘、學學菩薩,不要揀別」。從前想要學還不行,為什麼?有同伴的,你要這樣做的時候,同伴會到老師那裡去告狀,不敢這樣做。今天一個人沒有人陪著他,自己可以為欲所為,來學學大乘菩薩。我們要說個不好聽的話,自不量力。這個地方是阿難尊者示現榜樣給我們看,我們無論學什麼東西,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我是不是能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再換個方式,絕不可以勉強,最怕的就是好高騖遠。可是今天你要是講這些小經,初機、接引大眾的經,沒有人聽。人的習氣怎麼樣?就是好高騖遠。愈是大經、愈是深的東西,他覺得愈有味道,聽了有沒有用處?根本就沒有用處。實在講大經大論就好比麻醉針一樣,當時打下去興奮一下,一會兒統統沒有了。小部經論很踏實的,沒有看在眼裡頭,瞧不起,這就沒有辦法,這是眾生的一種執著,成見太深,這是很大的毛病。因此我們在大經大論裡面得到的利益,只可以說薰習在阿賴耶裡面成為種子而已。我們真正要得力的,還是在小部經論上,才能夠真正的得力。無論在解門與行門都要有根柢,這是我們要切切記住的,沒有根、沒有柢怎麼能夠發揚光大?再看下面,前面是發心。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初求』是初發心,因為什麼?過去是揀別五家,一向都是守著小乘規矩,今天才發大乘心,學菩薩的乞食法。『最後檀越』,檀越就是施主。「最後」有兩個意思,因為阿難尊者曉得,佛與那些同學們都已經到舍衛大城去應供,他去得最晚,去得最晚還能碰到一個齋主,這是最後的一個齋主,可以說他是最後入大城乞食的一個人。還有一個意思,他去乞食遇到這個人,也是這天初發心來供僧的。在舍衛大城所有那些供僧的人家,他發心是最後,為什麼?人家天天都在那裡供養出家人,他只有今天發了個心也來供養出家人。所以有這兩個意思在,想找這樣一個檀越做他的齋主。『無問淨穢』,「淨」是指剎帝利、婆羅門,這在印度四姓階級裡面這兩種階級是清淨、尊貴的;「穢」就是微賤一類,是指旃陀羅。『剎帝利』是王族。婆羅門是修道之人。『旃陀羅』是在印度地位最低,四姓階級裡面最低的。他今天所採取的方法是菩薩法,菩薩法是不揀別,完全用平等心。所以說不問是淨也好、穢也好,你是貴族也好,你是一般所謂貧賤之家也好,他不揀別,按照次第來乞食。

  『方行等慈』,方是方法,依照釋迦牟尼佛所講平等大慈的乞食法。平等大慈乞食法是釋迦牟尼佛跟菩薩們所講,而不是跟小乘人所講的。『不擇』就是不選擇,一律平等的看待,所以「不擇微賤」。不像小乘人五種裡面,除做官的,其餘像賣酒的、屠戶、風化區,都是算是穢與賤的這些人家,今天他一概不揀別、不分別,一律平等的來看待。所以是『發意圓成無量功德』,這在菩薩法裡面、大乘佛法裡面確實是如此。但是小乘人定力不夠、智慧不足,佛才特別教誡這五種人家不要去。

  在大乘佛法裡面平等乞食有幾點意思,第一,自己確實證到平等的境界,入不二法門。如果看到這些齋主們還有貧、還有富,那就二,就不是不二;見了性的人看一切眾生統統是平等。由此可知,我們心平等了見外面境界就平等,平等心是真心,平等心就是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這是大乘佛法裡頭終極的目標,大乘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以這個為目標,我們學的是明心見性,我們學的就是入不二法門,入是講證入。一切法裡面我們唯看到是一,而看不到二,心裡不起二念,這才入不二法門,這是第一點意思,確實他是這樣,所以他沒有選擇。第二點意思,離貪慢之心。那個富貴人家供養的菜飯好,天天到那裡去乞食,天天去吃好的;那窮人家沒有什麼東西吃的,甚至一些剩飯、剩下來的菜,你也不願意去吃那些東西。這樣怎麼樣?有分別心、有貪心、有傲慢之心,對於貧賤人家瞧不起,對富貴人家有巴結的意思在,所以佛對大乘菩薩這是絕對要禁止。第三,他有定力。對於從事殺生這些行業的人,他有定力不會為他所動;淫欲之家的時候不會為色相所動,他有這功夫,有這定力。第四種,避免一切人的疑惑。因為世間人不懂得佛法,看到你托缽,「這個人家去,那個人家為什麼他老不去?」凡夫心裡會猜疑。第五種,對治小乘人的分別。小乘人有分別心,大乘人沒有分別心。所以,次第乞是菩薩的乞食法。

  今天阿難尊者是頭一次發個大願,要學菩薩的乞食法。底下這句說,「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這句是說明阿難尊者為什麼要發這個心,他的用意實在是好的,是發了個圓滿成就無論是淨是穢一切眾生的無量功德。阿難雖然發大心平等行慈,很可惜他是在意識分別處發的心,不是從真性裡頭發起的心;換句話說,他是從妄識裡面發心,不是真性所發的。他這個心願是以分別心、執著心、虛妄心做基礎,所以他才遭難;如果他是以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做基礎,他就不遭難。我們今天在佛門裡發心、發願,我們是基於什麼而發的?這是關鍵的所在。我們是從真心裡面發的,還是從妄心裡面發的?我們是從清淨心裡面發的,還是從名聞利養心裡頭發的?這也是阿難在此地給我們一個啟示。阿難在此地雖然說發意圓成,既然講「發意」就帶著有勉強的意思,不是從至誠心裡面發出來的,「我今天要發個心」,這就是勉強,不是自然的。勉強的發心,給諸位說,這就是遭魔的根源。所以今天我們不論是在佛法裡頭,或者在世法裡面,我們要想救自己、要想救眾生從哪裡做起?從真誠裡面做起。

  諸位要曉得,今天整個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是作假的世界。人與人之間都是虛情假義,沒有一句老實話,說得不好聽,今天的世界是個騙子的世界,人與人之間互相欺騙,國與國之間也互相欺騙,天下不亂哪有這種道理?理上就講不通。天下為什麼大亂?就是人都失掉真誠。我們在這個時代要想救自己,我們以真誠就能夠把自己救度出來。別人欺騙我,我不欺騙他;別人以假意對我,我以誠心待人,這就行。要是我這樣做,不是吃了虧嗎?給諸位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沒有吃虧,如果你要是吃虧,那因果定律就推翻了。印祖勸我們念《了凡四訓》,你把《了凡四訓》念通,你才真正恍然大悟,徹底明瞭因果報應。所謂是「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誰也佔不了誰的便宜,誰也吃不了誰的虧。要拿佛經來說,那更是說得徹底,《法華經》裡面講: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應,一點都沒錯。我們為什麼不用真誠心來待人、來處事?為什麼還要用虛假?自己在那裡造罪業,這冤枉造罪業。所以佛經念通、善書念通,你在這個舉世混濁的時代你一定有方向,你一定有一條光明的大道,你自己得大自在,你也能夠引導一切眾生走向光明的道路。這是我們在今天唯一的一條生路,就是不說假話,不做假事情,待人接物、言語,都要以真、以誠、實在,決定沒有虛偽,才能夠自救救人,才能夠入大乘佛法。到這個地方只敘說出來阿難尊者他發心的因緣,下面還有一段文字,說出他為什麼要發心。就是底下這一段,他也有個道理,也不是憑一時高興,再敘述他怎麼樣招墮的,怎麼樣發起楞嚴法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