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第二十五集)  1988/7  台灣華藏圖書館大專講座  檔名:05-001-0025

  請掀開經本九十六面,我們將經文念一遍: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這是大勢至菩薩為我們說出來他自己修行證果的經過。前面曾經說過,念佛要心念,要真心,以真誠的心來念佛,才能夠有成就。這個成就是『入』,「入」就是證的意思,『無生忍』是菩薩的階位。嚴格的說,就是狹義的「無生忍」,這地位非常之高,通常指的是七地、八地、九地這三個位次,如果將標準降低一點來說,最低也是圓教初住菩薩。《楞嚴經》裡面這二十五位菩薩都是代表圓教初住,就是最低限度是要到這個境界。這是所證,念佛是能證。我們今天接著看。

  「六根都攝,一心不亂,念也,入,證也,忍,智也,無生,約理性言,慧心安此無生理故,名無生忍」。忍是智,是智慧,沒有智就沒有忍,就不能忍受,忍也是定的意思,忍也是同意的意思,也是認可的意思,現在講所謂共識,也有一點這個意思。與誰共識?與諸佛共識,所以這是相當高的境界。承認究竟是什麼?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個事實的真相他見到了,他明瞭了,他不會再懷疑,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他同意,他認可,這叫做無生忍,或者叫無生法忍。「清涼疏云」,這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說的,「若約忍無生理」,就是一切法不生這個道理,理是道理,「即無生之忍」,這叫無生忍。「若約無生之智」,智是能證、能觀、能覺,理是所證、所觀、所覺的,「及煩惱不生,則無生即忍」,這是從智慧的心,不起妄念,就是覺心,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他心沒有動,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會動,這個動是迷心,心是迷的,不是覺的,覺心不動。覺心就是無生,煩惱不生,妄念不生,就叫無生,所以無論從能證、從所證都是無生忍。「無生法性,始終無殊,證入法忍,地位不等。」這個地方應該是「淺深」地位不等,諸位可以在旁邊加兩個字,這意思就很完整,淺深地位不等。剛才講了,圓教初住是剛剛開始證得,九地菩薩是圓滿的證得,十地以上就不叫無生忍,叫寂滅忍,那個層次又高一級。所以這是有淺深地位不等。

  講到入,入就是證,入也是開悟。悟有兩大類,一類叫解悟,道理明白了,雖明白,做不到;另外一類叫證悟,親證的境界。諸位要曉得,解悟顯出這個人很聰明,可以說得天花亂墜,但是不能斷煩惱,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證悟就不一樣了,證悟是自己親證的境界。所以解悟之後為什麼要修行?禪宗講的大徹大悟,他那個悟是解悟,悟後起修,悟了以後修行。《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也是告訴我們這樁事情。善財童子的老師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會中他大徹大悟了,那是解悟;悟了以後去修行,五十三參就是修行。這個修行是真實的修行,歷事鍊心,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面完全把所解的東西顯露出來,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再也不迷,再也不生煩惱,永斷煩惱,永遠不迷惑,那就是證悟。

  《華嚴經》末後這一章,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章,在《華嚴經》叫「入法界品」,《四十華嚴》稱「普賢行願品」。清涼大師四分裡面,《華嚴經》分作四大科,信解行證,「入法界品」是證;換句話說,「入法界品」是證悟。前面信分、解分是解悟,第一個部分一共是有十一卷半經文那是起信,信以後理解,解以後修行,行以後再證果。所以五十三參是屬於證悟,歷事鍊心。如果不在境界上親證,那是沒有用處的,必須在境界上練真正不起心、不動心、不分別、不執著,成就真實的定慧,這個才管用。《楞嚴經》上把菩薩地位一共講六十個,所以它講得特別的詳細。一般經上講六道、講五趣,《楞嚴經》上講七趣,它把仙也算一道,仙道,所以說得很詳細。三漸次到十信一般講這是解悟,從十住、十行一直到等覺這叫證悟。所以我們看到善財童子參學的時候,第一位善友他所參訪的德雲比丘,在《四十華嚴》裡頭叫吉祥雲比丘,教他念佛法門,這位菩薩代表的就是初住。所以初住以上是證入,證悟了,不是解悟。

  小乘悟身空之理,破見思煩惱,破人我執,證得人空,在小乘人來講,這個境界也算是證入無生忍。但是那個無生忍是小乘的無生忍,跟大乘無生忍名字相同,境界不一樣,境界相差很大。可是比我們六道凡夫那實在是高明太多了,不可以同日而語。我們六道凡夫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沒有能力斷惑業苦;他那個忍雖然比不上菩薩,他能夠出離三界,永脫輪迴。由此可知,證悟才真正的管用。所以我們每天在講堂裡面講經,在這裡說,這都是幫助大家解悟,很難得受用,如果真正要得受用,大家要做。為什麼要提倡念佛?你要不念佛,你沒有辦法入境界。我們今天在行門裡面,就是修行法門裡面,我們選擇的是念佛法門。這個法門方便,跟大勢至菩薩用的法門完全相同,就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就是用這個方法,最簡單、最穩當、最快速,用這個方法來成就。

  底下講,「楞嚴第三漸云」,《楞嚴》三漸次裡頭第三漸次說「是人即獲無生法忍」。經上有明文告訴我們,「信力入印度經云,無生忍法,則能清淨初觀喜地,得大無畏安隱之處,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無生忍故,生安隱心,為令他住無生忍故,起安慰心」。這都是引經文來給我們證明無生忍的功德利益。這段經文裡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就是身心清淨,以別教來說是歡喜地,別教的歡喜地就是圓教的初住;就是圓教叫發心住,別教叫歡喜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證悟,不是解悟,這是親證的境界。所以他自己歡喜得大安穩,這個時候就是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通常途徑修行,修到這個地位的確不容易,固然在我們中國歷代祖師大德當中,不是沒有到這個境界的,有,太少了,人數不多,所以很難。

  念佛人,經上講得很清楚,尤其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有,這是不可思議的,這是決定真實。念佛往生的人,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證三不退;換句話說,他雖然不是圓教初住菩薩,可是他所得到的功德利益等於圓教菩薩。你看蕅益大師《要解》上說,他說極樂世界很奇怪,你要說這些往生人是菩薩,他是凡夫,為什麼?他煩惱沒斷,見思煩惱沒斷,帶業去的。你要說他是凡夫,他又圓證三不退,他跟菩薩一樣,奇怪。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你不能說他是凡夫,也不能說他是真的菩薩。他的神通、道力、受用等於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但是這些人見思煩惱都沒斷,這是叫難信之法,叫人想不通。西方極樂世界真實的情況,經上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連等覺菩薩都還沒真正徹底搞清楚,這個世界奇妙。所以,決定在信心,你要相信,你不懷疑,這個功德利益你就能得到。你要說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你才去往生,那好,必須等你成佛。為什麼?你搞到等覺菩薩,你還沒有辦法完全搞清楚。成佛了那都不必去了,那還去幹什麼?不必去了。成佛,小乘經裡面講要修三個阿僧祇劫,大乘《華嚴》裡面講要修無量阿僧祇劫。好了,你慢慢來,等到搞清楚再去,這個虧吃大了,這真是李老師講的,不是愚人,就是狂妄。所以誰要相信,這個利益立刻就得到。「令他」就是把這個法門勸人,把念佛法門勸勉別人。如果那個人肯接受,也發願求生淨土,老實念佛,那我們可以預期他不久就入無生忍。所以這個無生忍,如果在淨土上來講,一往生就入無生忍,這是真正不可思議。

  所以羅什大師翻《彌陀經》翻「一心不亂」,玄奘大師並不反對。梵文經典裡沒有一心不亂的字樣,可是羅什大師用意譯來翻的,玄奘大師不反對。原因在哪裡?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等於證得無生法忍,所以他講的並沒有講錯。原本的經文是「一心繫念」,你看玄奘大師譯的本子,他是照梵文原文直譯過來的,原來的意思是一心繫念。一心繫念我們看起來很放心,一心不亂我們不放心,為什麼?一心不亂我們做不到,想想真的沒有辦法做到,一心繫念我們可以做到。繫念就是牽掛,我一天到晚心裡想著阿彌陀佛,念著阿彌陀佛,這叫一心繫念。這個不斷煩惱可以做得到,心裡常常掛念著阿彌陀佛就叫一心繫念。所以原文梵文的原意很淺,鳩摩羅什大師把它翻成一心不亂,翻太深了,境界太高,往往把初學佛的人嚇到了;但是他沒有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是這個境界。

  再往下面看,「仁王經云,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慧,遠即七遠行地,不動即第八地,觀慧即九善慧地也,則知此忍,始於三漸,終於等覺說,以勢至位居補處故」,這是引用《仁王經》上說的。《仁王經》上把菩薩的階位分為五大類,這五大類都用忍字來表達。第一個階段叫伏忍,這是我們現在能做到的。伏是什麼?壓住,就是我們講現在事事要忍耐,要把自己的情緒、煩惱壓下去。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念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不要發作,伏忍,這第一個階段,初學的。第二個階段叫信忍,真正理明白了、相信了,信忍,正信生起來。第三個階段叫順忍,可以隨順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可以順忍。第四個階段就是無生忍,無生忍就高了,無生忍經上講的七地、八地、九地。可以說從初地到六地是順忍,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到十地、等覺、妙覺叫寂滅忍。它把菩薩一直到成佛,總共五十二個階級分作五忍位。由這裡我們可以曉得,佛家的修行多麼重視忍辱,從初學到成佛都注重在忍,不能忍怎麼會有成就?這是《仁王經》上所說的,《仁王經》過去我們曾經講過。所以結論上講,則知此忍,始於三漸,三漸次就是初學,初學就開始;終於等覺,等覺是到等覺菩薩。這就是說明菩薩,我們通常講《華嚴經》上講五十一個位次,從初信位到等覺位五十一個位次都要修忍辱波羅蜜,都要忍。因為大勢至菩薩實際上來講,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後補佛,等覺菩薩。

  「上句」是『我本因地』,上面一句是說「能修證」,說的能修證;此句是說的「所悟證」,就是「入無生忍」是所悟證,「謂以真正淨念,除滅邪妄濁想,內想不起,外境自寂」。所以實在講外面境界沒有寂與亂,沒有正與邪,沒有是與非,也沒有善與惡,外境沒有,統統沒有這些東西,所以叫一真法界,外境是一真。為什麼會有這麼複雜的現象?這個複雜現象起於內心,是我們自己心裡變的,我們自己心以為這是善,我們自己心以為那是惡,其實外境哪有善惡?我們自己認為這是是,那是非,是非、善惡、邪正都是自心變現出來的,不是真的。否則一真法界到哪裡找?自己心清淨,一念不生了,面對外面境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就在我們面前。我們為什麼見不到?因為我們六根對六塵起心動念,所以你見不到真實相。如果你六根接觸六塵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的見解跟十方諸佛完全相同。法界是一真,你的心真,真心沒有念,真心離念,外面境界是真的;我心裡才動一念,心是妄,看到外頭境界也是妄的,也不是真的。所以諸佛住一真法界,九界有情眾生都不是住在一真法界裡頭,他有分別、他有執著,把一真法界變成千千萬萬的法界,誰變的?就是自己分別、妄想變出來的。《華嚴經.出現品》說得很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虧吃在哪裡?吃在妄想執著。這是佛一句話把九界眾生的病根給我們道出了,給我們說出來,病根。

  佛法修行修什麼?去一切妄想執著,我們就成佛。佛與眾生是一念之隔,並不遠,就在你念頭怎麼轉法,你一下轉對了就成佛。就好像我們開保險櫃號碼鎖,一對準了立刻就打開了,差一點都不行,就看你怎麼轉法。一轉對了,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二。我們凡夫認為是二法,它是不二法,不二就是一真法界,二就是迷,不二是覺,迷與覺就在這裡分。我們自己真正用功,用這句佛號把我們帶引到不二法門。不管什麼念頭起來,一動念,立刻轉成阿彌陀佛,所有一切的念頭統統消歸到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去,這就對了,不會叫一個妄念再生起來。念到熟透了,這句阿彌陀佛也沒有了,那就是純真無妄;還有這句阿彌陀佛是帶妄之真,因為阿彌陀佛也是妄,也不是真。真心裡頭本來無一物,怎麼還會有個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是不得已這過程當中要用的,一切妄念收歸到阿彌陀佛,最後阿彌陀佛也沒有了,那就純真無妄。

  所以用這句阿彌陀佛,給諸位說可以到等覺菩薩,沒有離開這句阿彌陀佛。從等覺要到妙覺,要成佛了,阿彌陀佛不要了;如果還要這句阿彌陀佛,只能到等覺,不能到妙覺。到妙覺位,這句阿彌陀佛捨掉,就到妙覺位。你看阿彌陀佛有沒有用?很管用,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都要靠這句阿彌陀佛,佛怎麼可以不念?非常管用,顯示在大勢至菩薩這個法門裡面。這幾句話說得好,真正淨念,真正淨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滅邪妄,邪是講邪見,就是你的見解,你的想法、你的看法全是錯的。《般若經》上說「般若無知」,諸佛菩薩對一切法他沒有看法,他也沒有想法,那叫真智慧,般若無知。《心經》是般若的精華,你看最後的結論「無智亦無得」,那是真的,無智亦無得的境界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那個境界。妄是妄想,邪是邪見,妄想、邪見都濁、都不清,都是染污了我們的真心,真正正念它能夠消除、能夠消滅這些邪見妄想。內想不起,外境自寂,內裡面沒有煩惱,內裡面真正清淨,外面境界是一真,我們看到外面境界那是什麼?寂,清淨寂滅,清淨寂滅是一真法界,佛與大菩薩所證得的。這個道理實在就說明了境隨心轉。所以我們要想得清淨,你說找一個清淨的環境來修行,那是外境,那不是真實的。真正的清淨從內心裡面下功夫,心清淨了,境界自然就清淨。

  我們再往下面看,「內外法空,一切無生」,這就是清淨寂滅,一切法不生不滅的真相完全顯露了。「仁王云」,《仁王經》上說,「一切法空,得無生忍」,真正見到,真正的證實了,一切法空無自性。所以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常住不壞。《法華》上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與不生不滅、與一切法空是一個意思,一個境界。「又無生忍,亦得名無滅忍,無住忍」,這意思相同,「華嚴云,無生忍者,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少法滅,何以故,若無生則無滅,若無生滅則無住處」,所以它的別名也叫無滅忍,也叫無住忍。住就是著相,無住就是不執著,於一切法都不執著,這樣才隨緣,才能真正做到普賢菩薩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一切法裡頭得大自在。

  「今念化身佛,證得空如來藏智,名入無生法忍,念報身佛,證得不空如來藏智,名入無滅法忍,念法身佛,證得空不空如來藏智,名入無住法忍。」《楞嚴經》講「三如來藏」,實在講如來藏哪有三?實在講三就是一,一就是三。從體與作用上,看從哪一個角度上來看,這才有三分。比方法身是本體,從理體上來觀察;應身是從作用,他受用來觀察;報身是自受用,裡面也有他受用,報身有自受用報身、有他受用報身;應化身純粹是他受用,沒有自受用。所以從有體有用。由此可知,三身是一而三,三而一,並不是真正有三個身,那我們就搞錯了。從這三身來看,無生、無滅、無住這個意思非常的明顯,其實它是一個意思。「此亦舉一以攝餘耳,若唯忍無生,小聖亦有」,剛才跟諸位說過,小乘人也有,小乘人證得人我空,斷見思煩惱,破我執,也有這個意思,但是跟大乘的境界相差很大。「豈足為等覺深玄忍耶」,小乘跟大乘是不能比。上面所說的這段經文,就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灌頂註解裡面的大意。

  下面這一段是《鈔》,註解的註解,這裡頭也有幾句話很要緊,不僅僅是佛學常識,對我們平常修行觀照會有幫助。「六根都攝者,返流旋一,六用不行也」,這是註解前面的「六根都攝」,什麼叫六根都攝,這個意思就在返流旋一。我們先講流,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流是什麼?往外頭流,這叫流,意思就是往外攀緣,六根向六塵境界上攀緣,這叫流。其實六根如果不對六境,六根就沒有用處,就不起作用,我們能做得到嗎?做不到。為什麼?眼一定要看,我不能把眼睛不看,眼不看不就瞎了,耳不聽不就聾了,舌不嘗味就不要吃飯了,水也不要喝了,哪有這個道理!六根必定在六塵上要起作用,問題在哪裡?流與不流,問題在這裡。什麼叫流?如果你六根在六塵境界上,順境裡面起貪愛,這是往外流;逆境起瞋恚,這是往外流,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叫你回頭,旋是回頭,旋轉過來,返流,返也是回頭,旋也是回頭。返流旋一,這個一是什麼?一就是依真心,真心裡面沒有貪瞋痴,真心裡面真心離念;換句話說,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沒有煩惱,那你的心就一了。否則的話,返,怎麼個返法?我眼睛見,難到在空中還轉個彎又回頭來,沒有這個道理。見性怎麼會轉彎?怎麼會回頭?不會的。耳朵聽外面,聽外面聲音還回轉過來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要懂得返、旋它真正的意思,為什麼?《楞嚴經》上二十五位菩薩修行都是用這個原理、原則,所以這非常的重要。觀世音菩薩「返聞聞自性」,他怎麼返法?大勢至菩薩返流旋一,怎麼返法、怎麼旋法?這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