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大士之德—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第二集)  1991/8  美國舊金山  檔名:04-006-0002

  昨天我們將修行的綱領做了一個簡單的報告,雖然說得簡單,但是非常重要,因為人生時間很短,在數十年寒暑要想達到修學的目標,這個目標是真正的了生死出三界。達到這目標確確實實是不容易,如果沒有圓滿的理論依據、善巧的方法,那是相當不容易達到的。佛法從理論上說都是圓滿,也都是究竟,但是一切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意識形態不一樣,生活環境也各有差異,因此對於法門的選擇,這是我們當前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選擇標準一定要符合於自己的程度、生活環境,修學起來非常方便,那就容易達到目標。

  淨土法門不僅是自古以來這些祖師大德們讚歎,實在說我們從經典裡面看到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統統讚歎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所謂是難信易行,這幾乎是大家都能夠公認的。為什麼難信?實在是覺得它太容易了,所謂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專念乍聽起來好像是很簡單、很容易,其實諸位真正用過功夫的人,就會發現這也不是一樁容易事情。這個原因在哪裡?實在是因為我們自己無始劫以來妄想、執著太深了,也就是俗話常講習氣太重,念佛很容易,念到一心念,那是相當不容易。一心念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念掉了,這些雜念沒有了,只有一個純一的佛號,這樣才能夠成就,才能夠達到淨宗修學的目標。

  說到難信,它實在是有非常幽深廣大的理論基礎,如果不是深入經藏,很不容易領會到。在前清初年乾隆年代,彭際清居士(這是我們佛門一位了不起的大德)他曾經說過,說「《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有中本,當然還有小本,小本就是《佛說阿彌陀經》,稱為小本《華嚴》。這個說法實在是把淨宗經典的理論這一面說得很詳細、很明白,與佛經當中所謂是經中之王的《華嚴經》等量齊觀。我們學佛的同修都知道,《華嚴》在一切經中義理是最深、最圓的一部大經,彭居士是修淨土的,是個念佛人,是不是念佛人自己過分的誇張?有沒有這個嫌疑?我們冷靜去觀察,才知道他這個話說得不過分,與事實完全相應,因為《華嚴經》的圓滿就是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可以說字字句句都是說明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由此可知彭居士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這個話確實是有根據,不是隨便說出來的。

  特別在《無量壽經》上,自始至終,也就是從序分表法,一直到這一部經典的圓滿,幾乎處處都提示普賢行,普賢大士之德。不但世尊為我們介紹這一部經典說得很多,就是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裡面也說到。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所宣說的,所以《無量壽經》是兩尊佛說法,這是非常稀有的一部經典。因此我們這樣才真正體會到,淨宗與《華嚴》關係非常密切,也正符合了佛在《華嚴》上所說的,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夠圓成佛道,也就是不能證得圓教的佛果。圓教佛果也就是經上常講的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不修普賢行只能夠證得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修普賢行。念佛的人就是修普賢行,這是非常不可思議。昨天也跟諸位報告過了,像我們一般泛泛的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不是修普賢行。普賢行的標準要像經上所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的的確確是修普賢行。

  什麼叫發菩提心?這個很重要很重要。菩提心就是真正覺悟的心,徹底覺悟的心。覺悟什麼?覺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無常迅速就是指的光陰,時光太快了,轉眼之間就過去了。特別是接近於晚年,大概在四十、五十以後,就能夠覺察到光景不多了,這就是佛法裡講的無常迅速。時間既然不多了,換句話說,每一分、每一秒都應當把它抓住,決定不能讓它空過,這是覺悟,尤其是這句佛號決定不能放鬆。有人誤會,認為我們依靠一部經典,這決定不容易成就。乍聽起來好像也滿有道理,其實專依一句名號成功的人就很多。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看到不少,就在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到的也有不少。一生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他什麼經論他也不懂,他也不會念,這一句佛號念個三年五載,他能夠預知時至,能夠站著往生,能夠坐著往生。這就證明一句佛號都能夠得到圓滿的成就,何況一部經?實在說經論涉及太多了,往往造成了所知障,對於自己修行反而產生障礙,不如一個真正老實念佛人,這是我們要警覺到的。能夠警覺到這一點,在這有限的光陰之中,能夠把自己生死大事真正做了了斷,往生淨土,決定能夠見到阿彌陀佛,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空過了。這就是真正的菩提心,功夫就在這一句佛號。

  大勢至菩薩在《念佛圓通章》裡面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四個字,「淨念相繼」。所以這個念要講求淨,淨是什麼?淨是清淨心,用清淨心念這一句佛號。我們心裡面有妄想,這心不清淨;心裡面有疑惑,這個心也不清淨。所以必須把疑惑、妄想放下。相繼是不間斷,不間斷講求是心裡面不間斷,口念念累了可以休息,但是心裡面是「憶佛念佛」。憶是想,常常想阿彌陀佛,常常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都叫憶佛;念是心裡面真正有佛,有阿彌陀佛。這叫功夫,這是真正覺悟,與經典上所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才能相應。

  說到普賢行,普賢大士之德,我們先要把它的出處《華嚴經》,給諸位做一個簡略的介紹。這部經典是佛滅度之後的六百年,這個時間也不算很近,在印度有一位龍樹菩薩,佛門裡面也稱他作龍勝菩薩,聰明絕頂。這個人在世大概可以說世間的學術他都涉獵盡了,小乘的佛法也都能夠通達無遺,自己以為再沒有東西可學了,所以產生了貢高我慢,目空一切,入了這麼一個結果。當時大龍菩薩,這也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大菩薩常常會照顧這些小菩薩,看到小菩薩生了煩惱、有了障礙,貢高我慢就是障礙、就是煩惱,煩惱障起來,大龍菩薩來幫助他,把他接引到龍宮,看看龍宮裡面收藏的經典。他在龍宮裡面看到了佛經,這個經典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位要知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實在講它不是一部經的名稱,就像我門中國人講這所有的佛經,我們給它定個名字叫《大藏經》,所以它是一切經的總名稱,總名稱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華嚴》我們稱它作根本法輪,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是《華嚴經》某一個部分之名。

  我們今天看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就好像我們看《四庫全書》提要一樣,它不是全書,它是提要。全書的分量太多,龍樹菩薩告訴我們,他說全部的《華嚴經》有多少分量?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佛經數量的計算方法跟我們中國不一樣,中國典籍算字數,這本書多大?看看它多少字,以字數來算的。佛經是以偈來算的,一偈是四句,四句叫一偈,句子長短不論,四句叫一偈,以這個為單位。它有多少偈?要用微塵這數字來計算,微塵是把塵土碾到極其微細,微細到我們肉眼都看不見。大概現在講要用顯微鏡來看,因為在佛經上說的微塵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見,能夠看見微塵,我們凡夫的肉眼看不見,非常微細。多少微塵?這不是一個世界,也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三千大千世界,我們說得小一點,保守一點,我們講銀河系。銀河系裡面有多少星球?把星球碾成微塵,那有多少?龍樹菩薩說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換句話說,全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要統統拿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我們這個地球容納不下。不但地球容納不下,恐怕銀河系也容納不下。

  龍樹菩薩見到這部經之後,他傲慢心馬上就消失掉了,為什麼?才知道自己讀得太少太少了,簡直不成比例,這才對於大乘佛法生起真正的恭敬心,才知道佛法博大精深,真正不可思議。這樣的經絕對不是我們世間人能夠受持、能夠學習的,我們世間人壽命太短,智慧太淺,不能受持。它還有中本,中本就好像是大綱一樣,綱要,有多大分量?他說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共有一千二百品,這分量超出我們全部的《大藏經》,超出了。龍樹菩薩想,也不是閻浮提眾生能夠受持的。大龍菩薩給他介紹,還有簡單的本子,有下本。這個下本就等於說是提要,綱目提要。這本子有十萬偈,有四十八品。龍樹菩薩看到這個本子很歡喜,他說這樣的本子閻浮提眾生可以受持,於是乎就把這個本子從龍宮帶出來。所以《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得到的。

  菩薩告訴我們,這部經是佛什麼時候說的?是世尊在菩提樹下成道的時候,二七日中所說。我們凡夫看到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也沒人去理會他,哪裡知道他在那裡講《華嚴經》?而且講得這麼多。這真是華嚴境界,所謂的「念劫圓融」。佛有能力將一剎那展開為無量劫,所以能夠說出這麼多,又能夠將無量劫把它濃縮為一剎那,《華嚴》上說的「念劫圓融」。這就說明時間沒有長短,時間的長短不是真實的,時間觀念與空間觀念是眾生的分別、執著,在佛法裡面稱為不相應行法,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事實。

  經典是這樣出現的。這又隔了差不多是四百年,就是在印度《華嚴經》傳了四百年之後,這才傳到中國。傳到中國來最初是在東晉的時代。經典太大了,在古代印刷術沒有發明,經典都是用手寫的,尤其是這樣大部的經典。我們都知道古時候印度人把它寫在貝葉上,就是貝多羅樹的樹葉,那個樹有一點像我們中國的香蕉樹一樣,葉子很寬,把它裁成一塊一塊的,現在我們還能夠看見,大概一片樹葉寫四行。我們看到貝葉的經,通常都是寫四行,兩邊打個洞,用繩子穿起來。諸位想想,這部《華嚴經》,你要曉得那多少張樹葉。我們中國人從前形容念書念得很多,學富五車,五車恐怕連一部《華嚴經》都裝不下,那車是用牛拉的車,五車實際上沒有多少。因此很容易失掉,不容易保管,繩子斷掉的時候很容易散失。在中國書籍,我們常講的書簡,從前我們中國是用竹片,也是用繩子把它連繫起來,很容易散失掉。

  所以《華嚴經》到中國來是一個殘缺不完整的本子,缺得太多了,原本是十萬偈,流傳到中國來只有三萬六千偈,一半還不到。但是在中國也把它翻譯出來,這就是最早翻譯的,東晉時候翻譯,翻成了六十卷,我們稱它作《六十華嚴》。這是最早到中國來,雖然不完全,在當時杜順和尚、雲華和尚、賢首國師都是依據這個本子建立了華嚴宗。在中國佛教史裡面,華嚴是一個很大的宗派,當年祖師們建立就依靠《六十華嚴》。賢首國師給它做了一個註解,這個註解現在《大藏經》裡面有蒐集,叫《華嚴探玄記》,《華嚴探玄記》是賢首國師作的。經往往我們讀到的時候會發現上一句跟下一句不能夠銜接,那就是當中一定有脫落的,這種情形在《六十華嚴》非常之多,常常看到上下接不下去,脫落很多。

  到唐朝時候武則天的時代,實叉難陀法師從印度到中國來,帶著有《華嚴經》梵文的經本,他帶來的也不是一個完全的本子,但是比早期的本子多了九千偈,當時把它也翻譯出來,譯成八十卷。這八十卷一共有三十九品,分為七處九會,總共有四萬五千偈,差不多是原來經典的一半。雖然還缺了一半,但是經義可以說已經是相當的完整了,能夠看得出來。賢首國師的弟子,清涼大師為這部經做了一個註解,就是《疏鈔》。同時還有一位居士,就是李通玄居士,我們稱他為李長者,為《華嚴經》也造了一部論,論是註解,叫《合論》。同時都在唐朝時候出現這兩個權威的註解,一個是《疏鈔》,一個是《合論》,華嚴宗的教義到這個時候才可以說是真正達到圓滿了。

  貞元年間,烏荼國的國王向中國朝廷進貢(進貢就是送禮物),禮物當中有《華嚴經》的一部分,這是最後的一部分,也就是我們講的《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品。這品經是完整的一品,就非常非常難得,因為在《六十華嚴》、《八十華嚴》最後這一品都不完整,《六十經》裡面最後這一品有十六卷,《八十經》最後這一品有二十一卷,脫落的部分非常多。貞元年間翻成這個經本一共四十卷,就是《普賢行願品》完整的經文,四十卷經文。在過去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他說四十卷的《華嚴》梵文本現在還有,他當時給我說了,我忘掉是在哪個國家圖書館裡,還有保存著梵文的原本。但是其他部分已經找不到了,《四十華嚴》的梵文原本還保存到現在,這非常非常的珍貴。

  這個本子出現之後,在中國《華嚴經》的翻譯就有三次,我們稱晉朝譯的為《舊經》,唐朝譯的稱為《新經》。將來諸位要是看到佛學典籍裡面稱到《新經》、《舊經》,就是指的晉譯與唐譯。三種翻譯合起來除掉重複的部分總共有九十九卷,這個九十九卷是我們中文譯本最完全的經本。現在在全世界,大概《華嚴經》保存到最完整的,就是中文的譯本了。原來傳到中國的梵文本,在中國也都失傳了,都喪失掉了。我在學佛的早年,對這樁事情有疑惑,為什麼梵文經典好不容易從印度取到中國來,無論是印度法師帶來,或者是中國法師,像玄奘大師到印度去取經,那是多麼的艱難(那個時候交通很不方便,靠馬匹、駱駝,這樣從中國要走到印度,實在講是千辛萬苦),典籍到達中國之後翻成中文,為什麼原來的經典不好好的把它保存起來?現在在中國可以說梵文的經典一部都找不到,這什麼原因?

  我曾經請教過方東美先生,方東美先生也說不出來,但是他有個想法,這想法實在講可以給我們做個參考,這是他私人的一個看法。他說古時候的中國人跟現在中國人不一樣,現在中國人對於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完全喪失盡了,一切都是外國好,提到中國東西總是不如別人,我們的民族抬不起頭來,這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他說古時候中國人是非常自豪的,認為整個世界我們中國人第一,沒有人能夠超越我們,所以梵文經典到了中國翻成中文,不但意思完全正確沒有翻錯,在翻譯的文字上比梵文的文字還要華美。換句話說,讀中文的譯本就足夠了,就取而代之,那個梵文經典沒有用了,不必要了。這種自豪是世界上很難找到的。所以古時候中國在這個地球上,的確是第一等強國,大家都有這樣的自信心。這是方東美先生他所說,我想想也滿有道理,確確實實中國人對於自己的譯本充滿了信心,確確實實可以能夠代替原本,而無需要再去讀原本了。我們聽了方先生的話,心裡實在是感慨萬千,現在有許多中國人對於自己的譯本不相信,要去找梵文原本。梵文本子找不到了,再去找西藏的翻譯本,去讀藏文經典,去讀巴利文的經典,不能夠信任漢文經典。確實令人感慨,值得我們反省,值得我們深思。這是把這部經典譯本的來源、流傳,我簡單介紹到此地。

  現在我們讀《華嚴》,近代弘一大師告訴我們一個讀法,他老人家提供我們的參考意見,是讓我們讀《八十華嚴》讀到「離世間品」,也就是讀到第五十九卷,後面「入法界品」就不要念,那二十一卷就不要念,接著去念《四十華嚴》,就是「入法界品」的全文,接著念這四十卷。所以這樣合起來就九十九卷,這就是中文譯本最完整的讀法,這樣讀法。如果有時間去研究的話,《六十經》跟《八十經》後面的二十一卷,的確可以做參考,因為翻譯的人不相同,譯筆不一樣,可以做參考。由此可知,在整部《華嚴》,「普賢菩薩行願品」它有三種不同的翻譯,可以說是有很豐富的參考資料,對於這品經是非常稀有而難得的。全經清涼大師判為七處九會,這是佛說經不是在一個地方說的,也不是一時說的,七與九都是圓滿的意思,也都是表法的意思。代表什麼?代表佛是時時說、處處說,無時不說,無處不說,代表這個意思。所以它是有表法的義趣在當中,我們要了解這個意思。總而言之,這部大經它究竟說的是什麼?我們可以說它是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實相,就是《般若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要講得通俗一點,就是說的我們本人以及我們生活環境的真相。由此可知,這部經與我們自己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了。

  《華嚴》是細說,《無量壽經》是略說,細說、略說只是在言說之繁簡,其內容並無二致。換句話說,它內涵所包含的完全相同,絕對不是說《華嚴經》講得比較多,《無量壽經》講得比較少,那就錯了,言說上有多少,文字上有多少,義理內容上沒有多少,完全相同,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的。即使是小本《阿彌陀經》跟《華嚴經》要是做一個比較,裡面所講的內容也是不增不減。我們讀蓮池大師的《疏鈔》就明瞭,不看《疏鈔》單看《阿彌陀經》的經文不容易領悟到,讀了《疏鈔》之後才知道這部《阿彌陀經》真的是博大精深,不可思議。《彌陀經》尚且如是,那何況《無量壽經》!這樣我們對於彭際清的說法才能夠接受,能夠肯定。

  七會,第一會是在菩提場,說經六品,一共十一卷。我們統統依《八十華嚴》來說。第二會在普光明殿,說經六品,一共有四卷。第三會在忉利天,可見得佛說《華嚴》是天上人間時時處處說,說經有六品,有三卷;第四會在夜摩天,第五會在兜率天,第六會在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六層天是每一層天佛都曾經在那裡講過《華嚴經》。第七會是在普光明殿,跟第二會處所相同,第八會也在普光明殿。第九會就是我們常說的祇樹給孤獨園,講「普賢菩薩行願品」,也就是「入法界品」。這是大致上的一個內容,總共是三十九品。全經一共是四十八品,品數是缺失了十一品經,雖然經本並不是很完整,可是序、正、流通已經相當的完備了,大意很清楚的能夠看得出來。清涼大師判《華嚴》前面五卷,就是「世主妙嚴品」,這個五卷經是本經的序分,當中五十五卷半是本經的正宗分,末後十九卷半是本經的流通分。

  清涼大師參加譯經的工作,就是翻譯的工作,經翻成之後,那個時候的皇帝就是武則天,武則天特別為這部經題一首開經偈。我們現在念的開經偈開哪部經?開《新華嚴經》,就是八十卷《華嚴經》譯出來之後送給她看,她在封面上題了四句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首偈是她題的,題得非常之好。你看以後佛門的弟子,乃至於世間的文豪,就沒有辦法再作一首能比她更好的,作不出來,所以這個開經偈一直流通到現在,開經偈的來源是這麼來的。同時皇帝下個詔書,請清涼大師為《新華嚴經》作一部註解,這就是《疏鈔》。《疏鈔》是奉皇帝詔書作的,作的這部書。

  清涼大師實在是了不起,一生講《華嚴》,講了五十遍。我們知道這部《華嚴》,就是八十卷經,要講一遍,依據我們過去講這部經的經驗,至少要三千個小時這部經才能講下來。大概我們想一想,如果是每天講八個小時,星期天還可以休息一下,就是一個星期講六天,要整整講一年。清涼大師講這部經講五十遍,也就是要講五十年,好在他長壽,他活了一百多歲。他是唐朝七個皇帝的老師,國師,七個皇帝的老師,壽命長,講《華嚴經》講了五十遍。在中國佛教史上稱他為華嚴菩薩,所以他的註解成為研究《華嚴》的權威的註解。《八十》他有《疏鈔》,四十卷《華嚴》他有《疏》,所以是經典註解。《八十》的《疏》、《鈔》統統是他作的,《疏》是解釋經的,註得也很深,怕後人不容易理解,所以把註解再註一遍,《鈔》是註解的註解,是一個人作的。這是什麼叫《疏》,什麼叫《鈔》,我們要明瞭。

  這部經實在講是非常重要,傳到現在能不能再往下傳,實在是有問題。問題在哪裡?縱然有能講的法師大德,講《華嚴經》講一遍,到哪裡去找聽眾?就算講三千個小時,誰有三千小時這麼長的時間來聽這部《華嚴經》?聽眾沒有了。所以《華嚴》能不能流傳下去,現在在佛門裡許多大德都擔心。我在兩個月前,在溫哥華講經,溫哥華就有一位同修希望聽一部《華嚴經》。他特地到大陸去訪問,有沒有能講《華嚴經》的法師。他走遍大陸,有些老法師告訴他,現在大陸上找不到了。他很沮喪的回來,來告訴我。很難!這只有一個人想聽,確實不容易。但是這一個想聽的人,發這個大心,很難得,我很佩服。我過去是將《八十》、《四十》這兩種同時講,大概講了一半,用的時間已經超過二千五百個小時,那個時候講經很可惜沒有錄音,沒有保留錄音帶。我想如果將來有機會,我很願意把《華嚴經》留一部錄音帶,就是有沒有人聽不管他,我在錄音室裡頭把這部大經講一遍,以後有興趣的同修想聽這部經,還有這麼一點機會。這是大經傳承相當不容易。

  經題的大意,我在此地也跟諸位做個簡單的報告。全經的題目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在佛法立題的原則裡面,它叫做具足立題。因為佛經的題目它有一個原則,不是隨便起的,它用人、法、喻,用這原則。就是有用人做經題,有用法做經題,有用比喻做經題,一切經題總超不出人、法、喻三個原則,這是佛經經題的規矩。我們如果看這部經,不符合這個原則,那決定是假的經,不是真的。真正的佛經,經題決定符合這原則。《華嚴經》的經題是人法喻三個都有,所以叫具足。「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華就是花,嚴是莊嚴,莊嚴是美麗的意思),所以它是人法喻具足立題。

  「大方廣」這三個字都是法,「大」是說一切萬法的本體,今天哲學上的名詞叫本體,也就是說一切萬法是從這個地方生的。在佛法裡面講就是自性,也叫做法性,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法都從法性裡面生出來的,所以性是一切法的根本,是一切法的來源。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宗教家,實在講都還沒有能夠真正的找到,所以本體論有許多種說法,都不能滿足人的求知欲。換句話說,都不能叫人聽了心服口服,原因在哪裡?沒有真正找到根本,只是大家推想而已。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觀點,但都不是真正的本體,唯獨佛法裡面才是把真實的本體找出來、發現了。世間的這些學者專家為什麼不能發現?為什麼只有佛菩薩才能發現?實在說是方法上的錯誤,錯在哪裡?世間這些學者專家用思考,他不曉得宇宙萬法思考能達到,本體達不到。心性用思考的方法不能達到,一定要捨離思考的方法。用什麼方法?用禪定,就是說這些學者專家們沒有去修禪定,用禪定的方法可以能夠達到。這是佛家講的甚深禪定,不是淺的禪定。

  世間的禪定,四禪八定。修四禪八定的人,可以到四禪天,可以到四空天,還不能見性。阿羅漢修的禪定叫第九定,比四禪八定還要高一層,能夠超越三界、超越輪迴,還是不能見性。見性的定比阿羅漢還要深一層,這才能夠見到本性,本性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所以佛菩薩是用這種方法見到的。像圓教初住菩薩叫見道位,他見的什麼道?見到本性,見到宇宙萬有的本體,這才見道。更深的證入,那還有更深的禪定。在淨土宗雖然不說禪定這個名詞,淨土宗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也有許多的等級,大分事一心、理一心。事一心相當於世間禪定,就是四禪八定,包括阿羅漢所證得的第九定都屬於事一心。理一心就是見性了,相當於《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所證得的禪定。我們念佛,就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念掉,這就得一心。得到甚深的一心,不但見思、塵沙斷掉了,無明煩惱也能破一分,那就見性了。只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所謂法身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這叫證得理一心不亂。念佛人就是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能達到這個目的,這與華嚴境界完全相應了。這是經題裡面,「大」這個字的意思,是講本體。

  「方」是講的現相,講的萬相。這個萬相怎麼來的?我們今天講宇宙萬有,星球怎麼來的?動物怎麼來的?植物怎麼來的?這是現在科學家們都在那裡探討。事實真相,實在講很難明瞭,今天發現的真理,過幾年又被別人推翻了。現在沒有一個科學家承認宇宙之間有永恆不變的真理,為什麼?都不敢承認,自己所發現的能夠推翻別人的定律,過個幾年後來的人又會推翻他的定律,這就說明他們所見的是片段,沒有見到全體。原因還是方法的錯誤,他們用思考、用觀察、用科學儀器,用這些東西,不是真正找到一切萬法的根源,沒找到。只是科學愈研究,比較上愈接近,走得愈接近,事實上並沒有達到。因為沒有法子了解這一切萬法的真相,於是乎聰明人就想出宇宙之間一定有個主宰,一定有個造物主,這樣就想出一個上帝、造物主來了。上帝、造物主從哪來的?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到底有沒有?給諸位說決定沒有,怎麼知道決定沒有?佛跟我們說的,佛說宇宙萬有從哪來的?是從我們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自性會變現。你要不相信,你可以能夠證實它,怎麼證實?你晚上會作夢,你夢裡頭不也有很多人,也有植物、動物、礦物,也有虛空,從哪來的?還不是你的妄想變現出來的。你修行幾時修到清淨心了,也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你幾時得定了,得定的人不作夢,他沒有妄念。沒有得定的人,會作夢;得到定的人,不會作夢。我們中國古人也說,「至人無夢。」那是講什麼?講學問,講修養,也是講心到很清淨的時候,沒有妄念,那個人沒有夢。凡是作夢的,都是還有妄念,還有妄想。如果夢作得很複雜,那就是證明你的妄念太多了,你自己沒有能力控制。

  所以念佛功夫得力不得力,從這些地方可以能夠測驗得出來,從前我作夢亂七八糟的,現在作夢不像從前亂七八糟的,那就很有進步,這就有進步了。再進一步夢少了,夢境很清楚,不作惡夢,能夠常夢到跟諸佛菩薩,跟諸上善人在一塊研究學問、探討學佛心得,這就好,這境界就好。所以從夢境能夠測驗自己修行的功夫。所以說夢中能做得了主,病中做得了主,我們到最後生死關頭才能真正做主,這很重要。所以宇宙萬法的形成、來源,它的確是有一個軌則的,它不會亂的,不是神造的,不是造物主造的。世間人所謂是天神,天神確實有,因為佛《華嚴經》在忉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都在天上講的,所以天神確實有。上帝也有,上帝不是造物主,就跟我們人間一樣,人間在從前有帝王,現在有總統,我們這世界社會組織是這樣的,他方世界大致上也都差不多,他社會也有組織。所以天上有天上的社會組織,餓鬼道有餓鬼道的社會組織,這是大致上相同的。這「方」的意思。

  「廣」是講用,講作用,它既然起現相,這個現相就產生作用。由此可知,大方廣三個字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換句話說,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是我們本人,是我們自己以及我們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由此可知,這一部大經與我們關係非常非常的密切,我們要想真正認識自己,那就要去好好的學《華嚴》,才能真正認識自己。我曾經告訴一些同學們,這些同學們要想發心弘揚《無量壽經》,我們專修專弘這個發心很難得。假如不是發心出來講經,我們自己想修行,想念佛往生不退成佛,我跟大家說了,一部《無量壽經》,或者是一部《阿彌陀經》就足夠了,我們修學的目標就能達到。假如你要想發心學講《阿彌陀經》、講《無量壽經》,那就不容易了,為什麼?因為講要叫別人相信,要叫別人發願修行不退成就,這不是容易事情。換句話說,一定要通達大經大論,你才有能力把《彌陀經》、《無量壽經》講得圓融自在。換句話說,像《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經大論,必須要認真去研究、去涉獵;沒有這個大經的基礎,《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講不圓,這是事實。

  「佛」就是一個將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瞭的人,這個人就叫佛。換句話說,是一個真正認識自己、真正了解生活環境的,那個人就叫佛。佛不是神仙,佛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人,不是的,佛不過是對於自己、對於生活環境真正徹底明白的人而已,覺而不迷。「華」是比喻,像一個大花園,花園當中(裡面)各種品種的花卉是應有盡有,美不勝收。比喻什麼?比喻盡虛空遍法界,萬事萬法無不周圓。「嚴」是莊嚴,莊嚴是彼此互相莊嚴,譬如說我們這個地球,動物莊嚴了植物與礦物,植物也莊嚴了動物與礦物,礦物也莊嚴了植物與動物,彼此互相的莊嚴。莊嚴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美化,我們今天講美化,環境要美化,人品也要美化,事物也要美化。今天講的藝術,講的真善美的境界,這在佛法裡面就是莊嚴這個名詞的含義。盡虛空遍法界就像一個大花園,是一體。不是個別的,是一體,是與我們自己生活,與我們自己生命有密切關聯的,根本不能夠分割的。

  這個境界、意義,初學確實不太容易體會,所以佛常常用比喻來說。譬如作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當我們夢醒的時候,我們不妨去想一想,夢中哪一個境界與自己沒有關聯?就是與自己毫不相關?諸位仔細從這裡去想想,然後再想想我們現實的社會,現實的宇宙人生,才能夠體會到一些。這個一些在佛法裡講真相,才能夠體會到一些真相,確實是相關連的。為什麼?因為夢境是我們自心變現出來的,就是心裡面所現的相狀。相是虛妄的,所以佛在經上講「全妄即真」。妄是講妄相,整個妄相是什麼?就是你的真心。「全真即妄」,全體的真心就現出虛妄的境界。這兩句話意思很深。如果我們能體會,我們現在要問,我們的真如本性是什麼樣子?現前所現的這現相就是真如本性的樣子,整個現相就是現在真如本性。就像作夢一樣,能作夢的是心,心所變現的是夢境,能所是一不是二。

  所以見性的人,祖師常常考驗,你說你見性了,性在哪裡?常用這句話來考一考,性在哪裡?這個見性的人隨便拈一個,性在這裡。為什麼?無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這就對了。我們為什麼見不到?我們是著相不見性,執著這是相,不知道那是性。祖師勘驗,這個學人舉出來的,它是性,它不是相。這還不容易懂,賢首國師用金與器來做比喻,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金比喻作本性,把器比喻作現相。問你性是什麼?等一會又問你,金在哪裡?你拿個手鐲,就在此地。有沒有錯?沒有錯,你不執著相,那他手上拿的是金。你要是執著相,這不是金,這是鐲子,這是耳環,這是個戒指,這哪有金?金都沒有了。我們今天凡夫執著相,所以見不到性,離一切相就見性了。性是一個,相是千差萬變。但是要曉得,性相是一體,沒有分開。就好像金跟器是在一體上,離開器哪有金?離開金哪有器?我們能細細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才能夠把一切諸法的真相認清楚。認識清楚利益功德很大,為什麼?就真正覺悟了,不再迷惑了,修行證果就容易了。

  我們修行證果為什麼這麼難,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不認識,不認識就有疑惑,這心就放不下。最放不下的是得失,是非利害得失放不下,煩惱障就從這生起來了,迷惑、造業、受報,冤枉!真相明瞭之後,這些觀念統統捨掉,會捨得很清淨,不會再為自己設想。為什麼不為自己設想?因為沒有自己,自己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不會再為這個個體想,那福德是無量無邊,為什麼?稱性了,智慧福報逐漸逐漸圓滿,一切法不求自然就現前。不必要去求,自然現前,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看到那些過來人的現象。我們把這個理明白了,自然對這些事相上就不會懷疑,心才得清淨,清淨心裡面生無量智慧,無量德能。因為一切諸法是從心生的,你要能夠把這個心得到了,一切諸法自然在其中。所以禪家常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還有哪一樣不自在?還有哪一樣會喪失掉?迷才有失,覺了就完全圓滿的得到。這是這部經的經題大意,我只略說到此地。

  「普賢菩薩行願品」在《四十經》裡面,它的譯題非常的圓滿,「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入是講證入,就是真正得到,得到的是什麼?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先說「境界」,境一定有界限,我們以十法界來講,人跟天就有界限,天與鬼神也有界限。用現代科學的話來說,我們講空間,我們人生活在三度空間,三度空間跟四度空間就有界限。有一些低等的動物,像螞蟻生活在二度空間,二度空間跟三度空間有界限。三度空間跟四度空間有界限,四度空間跟五度空間有界限,現在科學家承認空間有無數度,這就是佛經裡面所講的境界那個界限。「解脫」是什麼?這個界限打破了,沒有界限。界限統統沒有了,《華嚴經》上叫一法界,一真法界,那才是真的。凡是有界限的,那都不是真實的,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裡面沒有界限,這叫解脫境界。所以解脫境界就是一真法界。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這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可思議,我們說不出來,也想像不到,你怎麼能入進去?現在講「入」,入重要,入這個境界我們自己才得真實受用。什麼方法入?下面講「普賢行願」,你修普賢行願就能入。普賢行願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能所是一,是一樁事情。所以念佛人確確實實是修的普賢行,修普賢行自己不知道修普賢行,雖不知道他能證入,這個不可思議。所以這個法門為什麼一切諸佛都讚歎,道理就在此地。一般人把念佛看作淺顯,那是他的過失,是他對這個法門沒有認識,其實這個法門看起來淺顯,實際上是最深妙的法門,真正不可思議的法門。

  明天就可以跟諸位介紹普賢行願,今天把全經大意以及經題、品題簡單說過了,明天我們就開始介紹普賢菩薩的行法,他怎麼修的,我們應該怎麼樣學習。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