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  (第五集)  1988/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4-002-0005

  請掀開經本第一四0四面,倒數第三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從這一段看起。這一段經文含義非常的深廣。講到「廣修供養」,前面所講的是事上的供養,這個地方是講『法供養』。尤其是佛不僅在本經,大家所看得多的、念得多的,像《金剛經》,也是特別強調法供養。為什麼?佛重法。實在說,事上的供養只是表我們對佛的一點恭敬心而已,其實我們所供養的佛都不需要。佛的福報太大了,我們看《華嚴經》前面的十二卷,所以古人說,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人間天上不能夠相比的,福報太大了。我們拿什麼能夠供養佛菩薩?只不過是盡我們自己的心裡,表達內心的感恩之意。所以要緊的是在修法,因此在事供養裡面,我們也特別著重在表法。懂得表法,把事供養就變成法供養,這個供養功德就殊勝,也是《華嚴》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雖然如此,經上還是特別為我們舉出法供養的例子,本經一共舉了七條。第一,『如說修行供養』。佛出現在世間,就是教我們修行的,如果我們供養佛,自己不肯修行,佛對我們就非常傷感。供養再豐富,你得不到利益,真實的利益得不到,頂多得到一點所謂人天有漏的福報,只是如此而已。佛是不是要我們得人天福報?不是的。佛希望我們得到些什麼?可以說諸佛菩薩對眾生同一個期望,希望你成佛。成佛不是說說就能做得到的,是要修行。佛的行為、佛的思想、佛的見解,樣樣都是圓滿,沒有過失,沒有缺陷,這個叫佛。九界有情眾生多多少少都有些缺陷,都不圓滿,所以佛教我們要認真努力的去修行。

  「修行」這兩個字,含義要搞清楚。所謂「行」就是行為,包括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見解、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看法,包括我們言語、造作,這些都是行為。行為有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所以諸位,一定要把修行兩個字含義要搞清楚。現在一般人看到修行,往往他就誤會了,認為吃素、念佛這是修行人。其實吃素、念佛是修行裡面的一個小環節,重不重要?不很重要,不吃素、不念佛的也能修行證果。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念佛是其中的一個法門,哪一個法門都能成佛,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如果吃素、念佛,你心裡面天天還打妄想,貪、瞋、痴、慢天天增長,不能減少,不能斷除,吃齋、念佛都沒用處,只能夠說修一點人天福報。修行功夫在心地!見解、思想純正了,你的言行自然是正的。所以,頂重要是修正我們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

  說到這個地方,這個正確,到底什麼樣的標準才是正確的?這個標準有很多,有絕對的標準,有相對的標準。絕對的標準,必需要與真如本性相應,這個見解、思想就是純真無妄,這是佛與大菩薩才能做得到,《楞嚴經》上所講的八地以上菩薩。這是講絕對的標準。相對的,就講五乘佛法,最下面的是人天乘,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這個五種標準就不一樣了。

  人乘的標準是五戒,他這一生奉行五戒,真正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完全做到了。這個地方我又要告訴諸位,真正做到,剛才說過,修行在心地,心地裡面決定沒有犯戒的。生活上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因為現代的社會應酬非常之多,如果我們跟人家說,「我們受五戒的,我們吃長素的」,你在這個社會上就很不方便。如果你從事於工商業,就沒人跟你往來了,你的客戶要去掉百分之九十,你的生意就不能做了。要不要應酬?這沒有法子,不能不應酬。應酬當中,你要不要吃肉?你要不要喝酒?如果我們吃肉又喝酒,我的齋戒都破掉了。這個你要懂得,有開緣,有開緣的時候,叫開戒,不叫犯戒。我應付顧客,這是不得已的事情,內心裡面確實是清淨的,沒有一點貪心,而且見到這些肉食,心裡特別生憐憫心,生慈悲心,這不是破戒。飲酒,看自己的酒量,絕不過量,這是可以的。佛制酒這條戒,酒是遮戒,所謂遮戒是防止的,怕你酒醉之後做錯事情。所以,我們陪大家在一起飲酒,我們喝一杯、喝兩杯,決定不會醉,保持清醒。

  所以戒律,它有開遮持犯,它不是死的。有些人持戒把戒持死了,死在戒條之下,那個很苦惱。你要曉得戒條活活潑潑的,所以持戒叫清涼,叫自在。如果你是錯用了心,那就犯戒。譬如說我好幾天沒有應酬了,又想喝酒,又想吃肉,自己不好意思,打個電話給朋友:怎麼樣?今天我們要到哪裡吃?這就破戒了,這是破戒。為什麼?你有貪心,你心不清淨。清淨心就是戒,所以懂這個意思,戒律不是死的,條條戒都有開緣。所以一定要多讀戒經的註疏,現在講戒很少,講經的多,講戒律的很少。一定要懂得戒律的精神,戒律在某種狀況之下應該如何來受持,通情達理,這個樣子佛教才能被廣大的群眾所歡迎,佛教才能叫一切眾生信受奉行。如果你把戒條搞得那麼死,好像你不錯,你很好,但是人家看到你就不學佛了:佛教不能學,你看這學死了!換句話說,把一切眾生學佛的因緣斷絕,這個過失太大了,你的戒律持得再清淨,你也沒有辦法補償,你把眾生學佛的機緣斷掉,這個要知道。這是講人乘是五戒。

  五戒相當於中國的五常,儒家所講的仁、義、禮、智、信;不殺生是仁慈,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有信用,不飲酒是智慧,保持你頭腦清醒。一生能夠信受奉行,這是個標準,用這個來修正我們的行為,我們的想法、看法都要符合這個標準。這是最低的標準,人道,人乘。

  再往上提升一級是天乘,天的道德水準比我們高,他要修十善業道,他要修禪定,他要修四無量心。十善業是行為,他的生活行為一個標準,也就是把五戒再擴充。身三善,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身三善。口,不妄語這裡頭就開了,不妄語裡頭再開「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挑撥是非有時候是有意的,有的時候是無意的,說的人無心,聽的人有意,這個事情麻煩。所以言語要謹慎,不能隨便說話,孔老夫子說,「再思可矣」,至少說話心裡要想一想,我這話該說不該說。雖然說不必三思而行,至少是要想一想,考慮一下,避免口過,避免過失。這是「不兩舌」,絕不挑撥是非。

  「不惡口」,惡口就是言語粗魯,就是聽了很難堪,像罵人的這些話,我們講骯髒話,這都是惡口。修行人柔和忍辱,不應該粗魯。「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的話很好聽,可是目的是騙人。現在這個世間太多了,說老實話,這些廣告大概我看百分之九十都是屬於綺語。說得很好聽,目的他錢賺到,對於大眾有很多是不負責任的,就是不實的廣告。除這個之外,歌舞,乃至於現在的戲劇、電視、電影,統統是屬於綺語。怎麼說它是綺語?你看它內容,它教人幹什麼?都是教人殺、盜、淫、妄,它教人幹這個的。所以現代這個社會,說老實話,佛菩薩、神仙都救不了,為什麼原因?小孩從很小他就開始接受教育,他接受什麼教育?接受電視的教育;這個教育的力量太大了,家庭教育的時間敵不過它,學校教育也敵不過它。

  所以過去,我參加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辦的大專佛學講座,他好像是在第三屆還是第四屆,很早了。那一屆的時間特別長,四個星期,暑假四個星期,參加的同學有一百多人。學生經過四個星期的訓練,很像樣子,氣質都變了,李老師很歡喜。結業那一天,老師非常感嘆的說:「你們在這裡受了四個星期,樣子變了,很像個樣子,可是你們到電影院去看一場電影,就又恢復原形了。」那是真的,一點不假,一場電影你馬上恢復原形,我們四個星期就白費了。不容易,實在不容易!

  我也是有一年,在方東美先生的家裡,我去看他老人家,正好教育部有兩位官員也去看方先生。那個時候正是國家在提倡文化復興運動,這位官員就向方老師請教:如何才能恢復我們固有的文化?方老師聽了以後,大概沈默了三分鐘的樣子,就告訴教育部的官員:有是有!他們這些官員心裡很高興:那請老師說說看。方老師說:第一,要把台灣所有的報紙、雜誌一律停刊;第二,一切電視、廣播電台一律禁止。他們聽了之後就洩氣了,這個做不到!方先生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文化,有這些東西存在,還談什麼復興文化?我想想看,的確是如此。

  從前人心地純厚,為什麼會純厚?他沒有這些東西,沒有這類的教育,所以人心地純厚。現在小孩聰明,二、三歲什麼都懂,天下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我想想我自己,十三、四歲還像小孩,什麼都不知道,除了玩、吃之外,不知道,什麼事情也不知道;童年,那叫天真!現在沒有童年了,沒有天真了,可憐!兩、三歲他就有苦、樂、憂、喜、捨的感受。我們差不多到十四、五歲才知道這世間有苦樂憂喜,才懂得這個,十三、四歲根本不懂,所以有童年、有幸福。綺語必須要戒除的,這個範圍也非常的廣大。

  意有三條,這是五戒裡頭沒有的,不貪、不瞋、不痴。這個叫「十善業道」,天人要修的。如果只修五戒、十善,他來生可以升天,但是最高只能升到忉利天,忉利天以上的他就上不去。為什麼?往上面去,心要清淨;單單有十善,心地不清淨不行。心清淨就是定,就是要有修定。他定沒修成功,修禪定沒修成功,所以這種定叫未到定,雖然沒有成功,比一般人心清淨多了。欲界上面四層天,看他未到定功夫的淺深。如果禪定修成功,他不在欲界,他到色界天去了,四禪天、四空天,他禪定成功了,他要到那裡去。

  四禪、四空天,除了要修禪定之外,還要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就是「慈、悲、喜、捨」。慈無量,悲無量,慈是與眾生樂,有樂大家共享,不是一個人獨享。如果你有樂時,一個人獨享,你色界天去不了;我有福願意跟大家共享,這個心量就大了。悲是拔苦,看到眾生有痛苦,一定盡心盡力去幫助他,這叫慈悲。喜捨,喜是看到別人有好的事情,決定沒有嫉妒,生歡喜心,沒有嫉妒心;捨是能放下,能布施,能放下。這是我們三界,色界、無色界的行為的標準,但是沒有超過六道輪迴。

  要想超越六道輪迴,剛才講的四禪八定還不夠,定功再加深,再加深就到第九定,九定超越了,所以叫九次第定,超越三界,證阿羅漢果。修四諦法,苦、集、滅、道,四諦是聲聞乘的標準;緣覺、辟支佛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萬行,他們的見解、思想都是普度一切眾生;佛的思想、見解是平等,平等、清淨這是佛的境界。

  這個說法都是比較的說法,行為標準有層次的,這些層次實在說可以按部就班,從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可以這麼走,但是這個走法時間很長,我們一生走不完的。也可以不按這個次第走,像我們中國人,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講大乘佛法,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法真正講成就在中國。中國過去是大乘,現在什麼乘都沒有了,這是真的,大乘不像大乘,小乘不像小乘,這是當前我們中國佛教的情形,我們要認清楚。

  為什麼中國古人可以修大乘?大家要曉得,學大乘佛法一定要有小乘的基礎,好比我們念書,念大學一定要有中學的基礎,念中學一定要有小學基礎。中國在古時候是以儒家為基礎的,從漢朝將這個制度建立,一直到民國初年,差不多將近兩千年來,我們中國人的教育思想都是以儒家為主,以孔子、孟子的學說作為我們修身、處事待人接物的標準。這個代替了小乘,有儒家的基礎,可以直接修大乘法。現在儒家東西不學了,沒有了,小乘法又不甘心,小乘經也不願意念。變成什麼?空中樓閣。雖然說大乘,學的是大乘法,沒有基礎的大乘法,所以修行到後來會落空。這是講佛法一般的標準。

  除這個之外,還有特別法門,也是本經所結歸的,本經所提倡的,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這個法門非常的奇特、不可思議。我們在這部經上看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勸華嚴會上這麼多的菩薩,勸他們統統都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一看,看呆了。當然西方極樂世界好,如果不好,誰願意去?再一看,去的都是這些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想想我們沒分,因為我們不是華藏世界的菩薩,我們沒分。所以看了這個經就曉得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但是自己沒指望。回頭再來看看「淨土三經」,這個希望有了,原來這個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面到了圓教等覺菩薩,下面到三惡道的眾生,再想想,三惡道眾生都能念佛往生,那我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這個法門殊勝,但是要緊的還是修行,這兩個字要注意到。我們怎麼修行?必需把「淨土三經」,如果加上《普賢行願品》就是四經,再加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是五經。我們下個月初,我們的《五經讀本》就印出來了,這次我們印三萬本。錢有多的,多的錢印精裝本,因為我們估價的時候估的是平裝,一部五十多塊錢,估的是平裝;錢多了,我們印一些精裝本,精裝本大概加個封面可能要加二十多塊錢的樣子。這個因緣非常殊勝。我們必需把「淨土五經」裡面的教訓統統做到;換句話說,我們怎樣修正我們的思想?依「淨土五經」。我們所想的跟經上所講的一樣,這個思想就正確;如果我們的想法跟經上講的不一樣,我們這個想法錯誤。

  依照經典修正你的思想,修正你的見解,修正你的行為,你將來的成就,跟《華嚴經》上這些菩薩沒有兩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世界是平等的世界,到那個地方就跟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地位就平等,日常生活統統在一起,這個緣太殊勝了。所以說是「如說修行供養」,我們依這個經引導、指歸,歸到淨土三經。三經裡面特別要歸到《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我們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大願,那你就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解、同行;換句話說,你就是阿彌陀佛,哪有不生淨土之理!所以,一定要如說修行。

  這個地方「如說修行」,我再跟同學們特別強調一句,「依法不依人」。「如說」是佛所說的經典,我們今天依五經一論,這個一論就是《往生論》,我們依這個就夠了,不要依的太多,太多就亂了,一門深入。這個法子是依法,因為現代這個社會,有很多人聽說某個地方有人現神通,他就不得了,好奇騖怪,很能夠誘惑人。現神通這個事情不難,確實不難,妖魔鬼怪都有神通。他曉得你,他就來誘惑你,他就來欺騙你,往往你就上當了。你要是上了他的圈套,以後想擺脫不容易,非常的不容易,這是自己特別要小心謹慎的。所以佛法不依神通,佛法也不求感應,感應是一定有的,不求。佛法一定要依法,依經典的理論、教訓、方法、境界,我們依這個就決定沒錯。這是希望同修們要特別注意的,

  第二條,『利益眾生供養』,這條很重要。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煩惱,最重的煩惱就是貪愛。古人所說「愛不重不生娑婆」,你為什麼生生世世在六道輪迴出不去?你的貪愛心太重,換句話說,自私自利的心太重。這一條破我們的慳貪,破除自私自利,所以叫我們要修「利益眾生」,利益眾生就是供養佛,真供養。本經後面講的,這個比喻講得很清楚,後面用菩提樹來作比喻。眾生是什麼?樹根!沒有根,樹怎麼能生長?我們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佛歡喜。佛就是要給眾生真實之利,你也能夠利益眾生,你真正是得佛的歡喜心,你跟佛是一條心,同心、同願,佛怎麼不歡喜?這是真正的供養。

  「利益」這裡面包括範圍太大了。譬如說,最小的利益是叫他得到現前物質、精神生活的不缺乏,這是最小的利益,這個利益在佛門裡講,不是真的利益。因為佛法裡面講真正的利益,現在得利益,來生還得利益,這個才叫真正的利益;我這一生得利益,來生得不到利益,這不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利益,生生世世都得利益。由此可知,如果叫眾生生生世世得利益,一定在教育,他才能生生世世得利益。也正是普賢菩薩所說的,人有生就有死,死了的時候什麼都帶不去。你在這個世間,再大的功勳帶不去,你做了國王,你的權勢帶不去,你的地位帶不去,你的財富也帶不去,你的產業也帶不去,你的妻子兒女一樣都帶不去。真的所謂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這一生造作的業會帶去。業有善業、有惡業,善業,你來生三善道受生,惡業,你來生是三惡道去受苦,這個東西你帶得去的,這是我們要覺悟的。要把因果報應的事、理要說給一切眾生來聽,這是利益眾生,他真正明白了,他自然會斷惡修善。為什麼?他想將來得個好果報,斷惡修善。

  這個利益還不是真正究竟,前面說過,佛的本願是希望眾生成佛;眾生成菩薩都不是佛的本願,本願是教你成佛,而且希望你一生成佛。一生成佛的方法,就是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就是修的念佛法門。《華嚴》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第一部講的經,在定中說的,第一部講的經。那時候,《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彌陀經》佛都還沒說。由此可知,最早提倡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就是本經,最早的;最早提倡的人,就是普賢菩薩。所以如果我們真正講淨土宗的祖師,普賢菩薩應該是第一代的祖師,這是沒話說的,真正是第一代的祖師。

  勸一切眾生念佛,把淨土法門推薦給眾生,介紹給眾生,這是第一利益,正是《無量壽經》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惠就是布施、惠施,最真實的利益,就是勸你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利益是你得,不是我得,你成佛、成菩薩,對我來說沒好處,好處是你,不是我。因為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你,並沒有向你要介紹費,我得不到好處,好處是你得,應當要覺悟。所以,「利益眾生供養」,最殊勝的利益無過於把淨土法門普遍的宣揚。

  淨土經論,可以說自古以來一直到今天,沒有一部完整的典籍,經本雖然多,但是並沒能收在一起。我們是深深有感於此,所以這一次將淨土典籍統統收集起來訂成一本,《淨土五經讀本》。這個本子有什麼好處?好處很大。因為這個法門,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常說「易修難信」,修容易,可是你相信太難了。為什麼難信?就是經典不完備,所以大家不相信。我們這次把一切經論統統都收集在一起,目的是要叫大家起信,你相信,你自然死心塌地的去修學,你也會盡心盡力的去勸人,好處在此地。這是講的「利益眾生供養」。

  第三,『攝受眾生供養』。攝受是以慈悲心,大慈大悲隨順攝取,就像十大願一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順一切眾生,這個裡面要勸導他,勸他什麼?勸他學佛,沒有學佛的人勸他學佛。要勸他學佛,必需要叫他認識佛教,因為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提到佛教就說迷信。我們看看佛教的外表,也確實是迷信,寺廟裡一看,那個氣氛不會叫一個正常人生歡喜心。什麼人到寺廟去?只有死了人念經才到寺廟去,所以許多人把寺廟看作不吉祥的地方;換句話說,比殯儀館稍微好一點。你看淪到這種地步,這個很不幸。因此,一定要叫大家真正認識佛教,佛教是什麼?這得要搞清楚。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出家人給死人念經超度,很晚的事情。佛教傳到中國來沒有,佛教當年在印度也沒有,究竟是什麼時候才搞經懺佛事,搞超度這個事情?這個在歷史上已經不可考,但是我們曉得很晚就是了。過去道安法師在大專講座的時候,他老人家提過這個事情,說超度可能起源在唐朝中葉,就是唐明皇的時代。唐明皇我們也曉得,他是鍾愛一個妃子楊貴妃,把國家搞得一塌糊塗,幾乎亡了國,引起安祿山造反,幸虧當時出了個大將郭子儀把這個動亂平定。這次動亂,國家元氣大傷,唐朝從此以後可以說就衰落了,死傷的軍民很多。

  所以平定之後,國家在每個主要的戰場建立一個佛寺,就是追悼的意思,追悼這個地方的死難軍民,這個寺叫開元寺。所以全國在那時候所有戰場上建的寺統統叫開元寺,就是開元年間建的。國家請出家人來超度死難軍民,那個意義是追悼會的形式。國家這麼一做,所謂上行下效,老百姓看到了,家裡有老人過世,也請幾個出家人來念念經,也來追悼、超度一下,可能是這麼起源的。但是,可以說在南宋以前很少,超度這些佛事到明、清才比較多了。到清朝晚年,可以說咸豐、同治以後,逐漸超薦的佛事取代了真正的佛教精神。所以佛教的精神到今天可以說沒有了,已經被這個度死人取而代之了。本來佛法在世間是度活人的,不是度死人,與死人不相干。六道,佛教在人道,當然是度人為主,與鬼根本不相干的。自從跟鬼拉上關係之後,喧賓奪主,好像現在寺廟都是度鬼為最重要,已經不度人,專度鬼,不度人了,變質了。要知道歷史的淵源,佛教的本質不是如此的,我們要知道。

  從前的寺院統統都是講經說法,領眾修行,或者是參禪,或是念佛,修行的道場,講經的道場。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所謂道場,它的目的就是攝受眾生的、接引眾生的。從前的寺廟、叢林道場它的作用,因為它就是學校,寺院就是學校,學校要招生的,接引新的佛弟子,講經教學。

  我們今天勸導大家信仰、修學真正的佛法,這就是「攝受眾生供養」。剛才說到,要以慈悲心,要有忍辱心,要有耐心、有恆心,隨眾生的根性,隨眾生的機緣,他喜歡學什麼我們就幫助他學什麼。所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在中國,大小乘有十個宗派。有的人喜歡研究經典,教下是研究經典的,有天台宗、有華嚴宗、有唯識宗、有三論宗,這都是研究理論、研究經典的。有些人看到書本就頭痛,不喜歡研究,他喜歡靜坐,禪宗就從這下手的,喜歡靜坐。有的人喜歡念佛,有的人喜歡持咒,有的人喜歡持戒,他喜歡哪一樣,我們就介紹哪一樣給他。我們在現代這個時代只辨別邪與正,只要是正法,我們讚揚,歡喜讚歎,我們護持;邪法,我們就讓它去,不必理會它就好了,用不著跟他爭論。像六祖大師說得很好,遇到志不同、道不合的,合掌令歡喜,叫他歡歡喜喜走就算了,用不著爭執。

  「攝受」就是接引,要接引眾生,要誘導他入佛門來。當然就本經,尤其就這一章,這一章就是這一卷,這是以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主。這一章魏源居士把它編在「淨土三經」之後,稱為「淨土四經」,非常有道理,這個是有眼光、有見地。為什麼?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就是攝受眾生歸淨土,這不但是供養阿彌陀佛,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怎麼曉得?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希望眾生念佛求生淨土。我們明白這個事情,他能夠接受淨土,那他的福報太大了,他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他不相信淨土,我們介紹別的法門給他;相信淨土,一定要把這個第一法門告訴他,他不相信,再介紹別的。

  第四,『代眾生苦供養』。實在講,眾生由於業報不同,誰能代替他受苦?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能代,佛菩薩大慈大悲,我們今天還會受苦受難嗎?不會了,佛菩薩代我們受苦受難。諸位要曉得,代不了的!事實上代不了,他有心,心裡想代,代不了。不能說代不了,算了,這個心都沒有;有這個心是慈悲心,真正慈悲,無能為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的業力跟佛力、跟心力是相等的,所以無法代替。

  無法代替裡面有代替的意義在,譬如說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應化,應化的時候跟我們人一樣。他來教化眾生,眾生不認識他,不但有的時候不能接受,還要毀謗他,還要侮辱他,還要害他,他樣樣都忍受,這是代眾生苦。因為這種苦他可以不必受的,他不到這個世間來他就不受,他到這個世間來,明明曉得這個世間眾生剛強難化,他還是要來,這就是代眾生苦的意思。到哪一道教化眾生,都不是個容易事情,要能忍受。換句話說,學佛的人接引眾生,攝受眾生,我們以真誠心對他,把真實的利益貢獻給他;他不但不相信,對你還要懷疑,甚至於還要小心防範,說你對他不懷好意。這些冤枉都要承受,這些有代眾生苦的意義在其中。

  尤其是在現代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叫末法,五濁惡世,可以說濁相是過去三千年來所沒有的。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明白,現前這個時代佛教衰落了,外道熾盛,佛門的現象比不上外道光彩,無論在人力、財力都不如外道。佛弟子跟外道站在一起,外道相貌莊嚴,佛弟子顯得很窮酸,比不上,這是真的。佛弟子現在出門要趕公共汽車,外道坐最豪華的轎車,不如人家。幸虧好,佛在三千年他就講得這麼清楚,把現在這個現象就說得很明白。學佛要忍受,不在這些地方計較,絕不退失菩提心,絕不退失本願,將來的果報一定非常的殊勝,這個諸位要知道。

  第五,『勤修善根供養』。不但要修,勤修。根是能生的意思,好比植物,有根它就會生長,取這個意思做比喻;能夠生一切善法的這個法就叫做善根,我們要勤修。經論上告訴我們,世間法的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不貪、不瞋、不痴能生世間法一切善法;佛法是精進,尤其大乘佛法,精進能生一切菩薩善法。可以說,二乘以上的這些人他都覺而不迷了,阿羅漢、辟支佛是正覺,菩薩是正等正覺,他當然不迷,他不會有貪、瞋、痴,但是他要精進。他要精進,能夠生一切世出世間善法;他要懈怠,善法當然還是生,少了,不多,不廣了。所以,合起來看,我們要修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還要修精進。要勤修,認真的修學,這是真正供養三寶,供養諸菩薩。

  第六,『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的事業,菩薩的事業是什麼?教化眾生。菩薩在世間,為世間人的榜樣,為世間人的典型,為世間人的模範。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會做得盡善盡美,是這個行業當中的典範,是這個行業當中的導師。不一定出家,但是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必定是以佛法為依歸,是把經論上的教訓、經典裡面的教義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他的事業上,這叫菩薩事業,「菩薩業」。

  本經顯示這個道理,這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到普賢菩薩。五十三參裡面,出家人只有六個,其餘統統是在家人,每個人的職業不相同,各行各業,統統是菩薩。你看菩薩如何經商,菩薩如何做工,菩薩怎麼樣從政,菩薩怎麼樣當兵,菩薩怎麼樣做家庭主婦,統統有,你在《華嚴經》上去學!全是菩薩。所以,菩薩的事業沒有離開世間事業,但是他在世間所有事業裡面,他決定是本著佛法教義去做去,不違背教義。在一切事業裡面去修戒、定、慧,一切事業裡面去成就清淨、平等、慈悲,成就六度萬行,這是菩薩業。

  最後一條,『不離菩提心供養』」,這一條放在後面非常重要。菩提心是覺心,覺而不迷。如果離了菩提心,所有一切事業叫魔業,就不是菩薩業。魔是迷而不覺,菩薩是覺而不迷;換句話說,沒有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也是魔,不是菩薩。這個地方真的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完全在用心,特別是《楞嚴經》上所顯示的。《楞嚴經》到最後,第九卷半,九卷的下半到十卷,一卷半的經文,講五十種陰魔。那個境界跟菩薩、跟佛實在沒有兩樣,都是大慈大悲普度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我們看是好事,問題出在哪裡?沒有菩提心,他迷而不覺,所以那是魔境,就不是佛境。佛決定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換句話說,我們還迷,還有迷情,還有染污,染污就是還有貪、瞋、痴、慢,這個決定是魔事,這不是菩薩事業。這個境界非常的高,我們要謹慎,一點差錯都不能有。下面這一段經文我們把它念一念: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

  這個『如前』是講前面事供養,上一次所講的。

  【比法供養一念功德。】

  前面那個供養無量無邊的功德,要把它跟『法供養』比起來,法供養多少?只一念。

  【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這些名相不能細細解釋,我們鐘點已經過了,統統是數目字,沒有法子計算的,天文數字。不能比!前面事供養跟法供養沒法子相比。

  【何以故。】

  為什麼?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佛出現在世間是弘法,是勸人修法,佛重法。

  【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

  你要能夠如說修行,你將來會成佛,佛出現於世。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這一段文解釋,為什麼所有一切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的原因,文字雖然不多,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此廣大最勝供養。】

  這個『最勝供養』就是指法供養。

  【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一段是總結,意思跟前面一樣,總結無盡。好,今天時間超過了一些,我們下一次再研究「懺除業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