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觀經善導疏菁華  (第十一集)  1993/11/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3-008-0011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掀開經本後半部的,第十三面最後一段,第二十五段:

  【七三、專心住境,剋念不移,莊嚴總現。身器清淨,應佛本心。捨身他世,必往無疑。】

  這一段也是教給我們這個決定求生的方法,像這些開示,在本經經文,以及善導大師的開導,可以說是相當豐富的。我們多讀、多聽,這就是說的不斷薰習,使我們的記憶加深,時時刻刻都能夠遵守修學的要領,這在真正求願往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樁大事。『專心住境』,「專」是專一,「住」是安住,我們專心在一處就叫做「專心住境」。這個境當然是指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或者是專憶,憶念阿彌陀佛,將阿彌陀佛這尊佛像做為我們所緣的境界,這也是本經所說的。『剋念不移』,這一句是講的功夫,「不移」就是不間斷,也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兩句話不一樣,意思、境界都相同。『莊嚴總現』,這是感應,我們念佛見佛是對的,偶爾見佛是對的,常常見佛就有問題了;偶爾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對的,這常常見、時時見那就有問題了,這是必須要能夠辨別。『身器清淨,應佛本心』,這個兩句是很重要的,感應現前的時候,「身」,說身當然就包括了心,身心清淨,叫我們讀到一絲毫疑惑都不會發生。再看下面一段,這一段:

  【七四、勸發流通,急救常沒眾生,妄愛迷心,漂流六道。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佛為我們說一切經、說一切法,都希望我們聽了之後真正的明瞭,像開經偈上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明瞭之後當然自己要發心依教奉行,我們才能夠對得起佛如是慈悲的教導。可是在每一次講經說法,佛都勸我們,要把你自己所聽到的轉告給別人,這就是勸我們要發心流通,我們自己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一定要把這個好處與一切大眾共享,這就對了。這個才是佛心、才是菩薩心,所謂是自行化他,功德就無量無邊。佛這樣的教導我們,他用意何在?下面就說出來了,『急救常沒眾生』,急於要救護這些常常會淪沒在三途六道的這些苦難的眾生。前面多次跟同修們報告過,假如我們不能夠往生淨土,那當然是六道流轉。在六道當中,就決定是下三途的機會多。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口氣不來,到哪裡去投生?我們俗話講去投胎,到什麼地方去投胎?決定是畜生、餓鬼、地獄成分多、機會多,而人天這個機會很少,非常難得,很不容易。

  大乘經上常常講到,十法界往生最主要的條件是存心,你存的什麼心。有心才會變成行為,我們一切行為造作都是心在那裡指揮,心在那裡做主,所以心是最重要的。佛給我們說,這個最高成佛,佛是什麼心?佛是平等心,心能夠真正做到萬法平等,這個人就成佛,與佛法界就相應。如果是六度心,就與菩薩法界相應;換句話說,你來生就生到菩薩法界去。如果是十二因緣心,這就會往生去作辟支佛;如果是四諦心,那就是小乘四果。假如是十善、四無量心,這四無量是慈悲喜捨,十善、慈悲喜捨,人存的是這個心,他來生會生天。如果說五戒,在我們中國叫五常,儒家教人仁義禮智信,這是五常,跟佛家所講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存這樣的心,來生才能得人身,人是五戒十善,這樣才能得人身。

  那畜生身,愚痴,什麼叫愚痴?是非邪正顛倒了、搞錯了,這叫愚痴,把善法當作惡法,把邪法當作正法,邪正、是非、善惡不能夠辨別,這就是愚痴,跟畜生道相應。貪心變餓鬼,貪心很重,不管你是貪財、貪色、貪名,無論貪什麼,只要貪心重,跟鬼道就結了緣,這個來生都變鬼了。我們中國人常講人死了都做鬼,有六道,哪裡說是人死了都變鬼?可是我們細細想想,他說這個話也不無道理,為什麼?你看哪一個人不貪,真的,慳貪多,換句話說,多半都去當鬼去了。瞋恨是地獄,嫉妒、瞋恨,這墮地獄。這就講的十法界都有它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我們自己想想,我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存的是什麼心?將來要到哪一道去,這就很清楚了、很明白了,不必問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們這一生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我什麼也不想,那將來你到哪裡去?你一定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我們在平常就要培養,養成這個心裡頭只念阿彌陀佛,只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都沒有,這就行,這就對了。所以佛教給我們自己修行,教我們勸導別人,都是「急救常沒眾生」,常常墮三途,這眾生很可悲。

  『妄愛迷心』,「妄」是妄想,「愛」就是貪愛,這是煩惱,妄想煩惱,「迷心」就是愚痴;換句話說,就是貪痴。所以『漂流六道』,無始劫來都在這裡搞六道輪迴。為什麼生生世世都在搞六道輪迴?說實在的話沒有遇到這個法門,這是真正的原因。或者縱然遇到,遇到我們的緣不勝,什麼叫緣不勝?遇到的時候經典我們看不懂,這個緣就不勝。我也看,看了不甚明瞭,信心、願心生不起來。看註解,古人註註得很好,現代的人不念文言文了,甚至於這一、二十年出生的年輕人,連繁體字都不認識了,這就是遇到經典、遇到註解他也看不懂,他讀誦的興趣沒有了。或者遇到善知識、大德講經,講經沒有把這個事情講清楚,這個都是遇的緣不殊勝。

  我們這一代的人可以說非常幸運,幸運在什麼地方?我們的確是遇到最殊勝的因緣,遇到殊勝的因緣,得力於近代科技的發達。因為科學技術發達,這個書本成本降低了,印刷非常清晰、美觀,這個經書、註解大量流通,我們很容易得到。不像從前好困難!我學佛的時候受過這些苦難,現在人不知道,我今天下午去看演培法師,他老人家曉得。我初學佛的時候,他在台北善導寺做住持,我們到善導寺借《大藏經》去抄,想要讀什麼經到寺廟裡面去抄去,市面上買不到,沒有得賣。我們還抄過不少本手抄本,自己抄的,自己拿回來讀。現在你們不要抄了,這個印刷的本子太多了。

  更殊勝的是現在的錄音機、錄影機太普遍了,法師在那裡講經,一遍沒聽清楚,不要緊,把錄音帶拿回家反覆的聽。這在從前真是連作夢都想不到,一遍聽不清楚,第二遍就沒有機會,機會就失掉了。縱然聽起來做筆記,寫到這一句,那一句漏掉,常常有這個情形。所以現代人有福,你們可以把錄音帶拿回去,錄影帶拿回去,重複多次去聽。經義明白了,方法知道了,依照理論、方法來修行,哪有不成功的道理!現代人你修行不能成功,不能往生,不可以怪我因緣不好,這個話講不通。那只能怪什麼?怪自己不認真、不努力,用佛法的術語就不太好聽,這業障重。否則的話,沒有一個不得往生。

  『但使迴心正念』,這個「迴心」,平常我們的心攀緣外面六塵境界,佛教給我們把心收回來,回頭是岸,這個回頭就是把心收回來。「正念」是專念阿彌陀佛,專想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這都是正念。我們平常讀誦《阿彌陀經》、讀誦《無量壽經》,這也是正念。讀《彌陀經》、《無量壽經》的註解,聽講,專心聽講,都是屬於正念。因為你心裡面所緣的統統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這叫「迴心正念」。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你就必定得生,沒有不往生的。再看第二十七段,這一段說明娑婆世界的狀況,也就是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地方,我們也必須要認清它的真相。

  【七五、娑婆苦界。】

  這一句是總說,這個地方苦,過得很辛苦,我相信這是每一位同修都深深感觸的,無論貧富貴賤都活得很辛苦,『苦界』。

  【雜惡同居。】

  『雜』是種類繁雜,人、鬼、畜生、修羅都在一起雜居。「雜」還罷了,『惡』,這些眾生都是迷惑顛倒,貪瞋痴慢,這叫「惡」,我們處境是這樣的。因此這果上就有:

  【八苦相燒。】

  苦真的是無量無邊,佛為了說法方便起見,把一切苦歸納成八大類,常說的八苦交煎,跟此地講的『相燒』是一個意思。『八苦』,前面生老病死。生苦,我們對於這個苦統統都忘掉了,人是很健忘的。佛在經上有很詳細的描繪,我們讀了之後對釋迦牟尼佛不能不佩服,他從一個人投胎說起,投胎那個時候,然後在母親肚子裡面十個月,那十個月不只度日如年,不只,佛把它形容作地獄,胎獄。母親喝一杯涼水,他就像在寒冰地獄一樣;喝一杯熱水,他就像在火燒的地獄一樣。所以他在母親肚子裡頭的感受是非常的難過,就像在地獄裡頭受罪一樣。佛的形容那是非常之詳盡,佛說每七天一個變化,那說得很詳細。這是講在胎胞裡面之苦。出了胎之後皮膚接觸到外面的境界,佛有個形容,他說那個時候的苦就像風刀解體一樣,這個肉接觸外面。所以小孩一出生,出生他就哭,苦、苦,苦一輩子。你看到哪一個小孩一出生,他要快樂他應該滿面笑容才對,他不會那麼苦。真的是苦,人,生苦。

  老不能避免,那不想老,不想老就短命,又不喜歡短命,又天天求長壽,那長壽,說老實話,就要受老苦。老人之苦我們都能夠看見,都能夠看到,可是你要有警覺心,為什麼?看到他這樣苦,再過幾年我就跟他一樣了。你不能看到時候麻木不仁,那就愚痴。聰明人警覺性很高,一看到這個老人那麼苦,就會想到我將來會跟他同樣。我們應當幫助老人。我們發心幫助老人、照顧老人,到自己老的時候就有人照顧你,這因果報應。我們今天嫌棄老人、討厭老人,到你老的時候,年輕人看到你就討厭你、就嫌棄你,果報如是,絲毫不爽。所以你要曉得,你自己家裡有老人、有父母,你能夠盡孝道,能夠好好的照顧,你將來老的時候,你的兒孫就孝順你。小孩看大人的榜樣,他那個印象非常的深刻,他模仿、他學習。所以我們自己盡孝道,孝順父母,尊老敬賢,做給底下一代的人看,讓他學習一個好榜樣,這是教育,也是自己將來到年老的時候,會享受到這一分成果。所以這應當要做的。

  病也是不能避免的,釋迦牟尼佛在世也生過病,維摩居士是在家佛,也都有生病的時候,人哪有不生病的?諸佛如來都不敢說他不生病,何況菩薩以下?世間有一些養生有道,養生有方法的,可以獲得健康長壽,這也確實是有的,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為什麼?因為還有個命在,你縱然有這些方法能夠保養身體,你沒有命也不行,幾個人認命?你看看那個看相算命的,有真正算得準的,諸位念《了凡四訓》你就曉得,算得很準的,能判斷你這一生哪一年生什麼病,哪一年有災難,都能算得出來。這就是凡人,你有煩惱、你有妄念,你就有定數,所謂在數難逃。修行那也要真修才能夠有轉機,才能夠有轉變,這個都是一些事實,我們都必須要知道。所以這病苦也是在所不免,我們要有憐憫心去照顧這些病人。

  病有兩種,一種是身病,大家容易覺察到的,現在社會許多慈善機構,照顧這些老病,都照顧到了,這社會福利做得很不錯。可是還有一個最嚴重的,比身病還要重的,叫心病,誰能覺察到?誰能去照顧?什麼是心病?天天打妄想,一天到晚搞貪瞋痴慢,這就心病。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世出世間這大聖大賢教導我們,都是為我們治心病的。心理健康,身病會減少。這個身生病有三種來源,這個諸位要知道,第一種叫生理的病,醫藥可以治得好的,醫藥能治的就是生理的病。生理的病多半是自己不小心,飲食不小心,最容易得病了。所以我們中國古人常講,「病從口入」,吃東西吃得不合適;天氣變化,穿衣服不謹慎,感得這個風寒了,得的這些病。這都是屬於生理的,這個醫藥可以治的。

  第二種病叫冤業,就是冤家找到你身上來,這個醫藥不能治的,因為它不是生理的病。像我們佛門,大家都很喜歡拜懺,這個拜懺裡面有一個叫《慈悲三昧水懺》,相信也有同修拜過。《慈悲三昧水懺》的來源,就是悟達國師他的一個冤家債主,是他過去生中害死的一個人,這個人懷恨在心,就是一定要報仇、要報復。可是悟達國師在第二世的時候他就出家了,修行得很好,戒律精嚴,這樣轉世他是十世都得人身,而且十世都出家,這個很不容易。實在講他也是緣不好,他要遇到念佛往生,那就沒事情了。還在這個世間輪轉,雖然出家修行很好,有護法神保佑,這個冤鬼不能接近,但是這個冤鬼常常在等,看看有沒有機會來找你。這個第十世,可見這修行不是一生、二生的,修了十世,有一點道行。這個皇帝對他很尊敬,封為國師,皇帝也皈依了,他是國師。

  這一天,皇帝供養他一個沉香寶座,大概比我這個座椅還要大一點,我這個還不夠,不夠分量。沉香,我們學佛的同修都知道,非常名貴的,現在我們燃這個香,大概一斤,我聽說都要好幾萬,沉香。皇帝供養他一個沉香寶座,他一生歡喜心,傲慢心生起來了,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皇帝的老師,皇帝對我都這麼尊敬。這一念傲慢心生起來,護法神都走了,護法神看到,你的煩惱現前,不值得我去護持。這護法神跑掉之後,他的冤家債主找上身來了,害了個人面瘡,幾乎送了命。這個實在講他是遇到迦諾迦尊者,是一個阿羅漢,幫助他,用慈悲三昧水來洗,給他說法,這就是調解,他的這個冤家接受了,這樣子離開了,他病就好了。所以用這個誦經拜懺是化解、是調解,調解他接受,他就走了,病就好了;如果他不接受,那還是沒有辦法。但是大多數都會接受,不接受的是很少數,也有,不是沒有。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就要警惕自己,不要跟眾生結冤仇,不要殺生,不要傷害別人。要知道,那個冤業結下去之後,難分難解,往往這個冤業是愈結愈深,非常麻煩。所以這是一類的病,這是醫生沒有辦法,醫不好的。

  這個第三種病那就更糟糕了,我們常講叫業障病,它不是生理的病,也不是冤業。這種病,換句話說,醫生不能治,找法師來什麼拜懺誦經的時候,統統都沒有效。這就是自己做的罪業做得太多了,得這樣的病。佛說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救,就是真正懺悔,懺除業障,改過自新,行,業障消除了的話,他的病就會好了。所以這個病有這三種來源,我們一定要知道、要曉得。這三種都了解了,我們起心動念、造作行持,斷惡修善,培養自己的清淨心、慈悲心。在飲食能夠簡單,能夠注意衛生,這確實可以減少病苦。這個說起來也很容易,真正做起來是相當不容易的。

  死苦,我們都沒有死過,不曉得死苦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可是我們要看看那個過世的人,能夠體會到一些,最後那一口氣很難嚥。佛在經上有個比喻,人的神識,我們俗話講靈魂,靈魂離開身體,這就死亡,它離開身體那個痛苦,佛比喻說「生龜脫殼」。烏龜,烏龜殼很厚,活的烏龜把牠那個殼拔掉,他說人死苦就像那種苦法。可見得這生老病死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避免的。死為什麼這麼苦?他對這個身體貪戀放不下,所以那種難分難捨才有這個現象。這也就是教導我們,我們對這個身不要過分的貪戀,過分的貪戀執著,死的時候就非常痛苦。什麼都要看淡,一切都要放下,連這個身也要放下,那走的時候就自在,沒有貪愛,這樣就自在。

  除了這四種之外,這四種是本身身內的,人人不能避免的。這個身外有「求不得苦」,每個人都有貪求,求不到,這很苦;求到了,求到又怕丟掉,所以有「愛別離苦」;除這之外還有「怨憎會苦」,冤家對頭不喜歡見到的天天見面,喜歡見到的人偏偏要別離,愛別離,這都是我們不能避免的。另外一種叫「五陰熾盛」,五陰熾盛是因,換句話說,妄想分別執著太多,這是造成苦的因。前面七種是果,後面一種是因,因跟果合起來八種叫八苦,「八苦相燒」。這就是說明前面講的苦界,娑婆這個苦的世界,因為你沒有辦法避免這個八苦。

  【動成違返。】

  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無論是身動、無論是心動,都違反了自性,都違反了清淨心。

  【詐親含笑,六賊常隨。】

  這個『詐』,諸位曉得是欺騙,不但欺騙別人,實在講最怕的是欺騙自己,是自欺,這是真的,確確實實。為什麼說自欺?自己迷惑顛倒,我們跟別人往來要守信,不守信就背信、欺人。跟自己也不守信,譬如說我學佛了,我發心我每天要把《無量壽經》念三遍,念了一天,到第二天不想念了,這是自己跟自己就違信。為什麼原因?因為我們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誰用真心?佛與大菩薩他們用的是真心,真心不會改變的。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唯識裡面講的三心二意,我們用的是三心二意,所以這個心是假的,不可以當真,當真就吃虧。別人跟你說我很喜歡你,我很愛你,我聽了點點頭,假的,不可以當真。為什麼?過幾天他就變了。不但他變,我們自己都會變,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就喜歡那個了,他就變了。所以自己對自己都靠不住,都是假的,何況是別人?諸位要曉得,真正靠得住的是佛菩薩,他們妄心斷盡了,用的是真心。《四十二章經》裡面佛都講得很清楚,叫我們自己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意思會變。到什麼時候才可以相信自己?到你證得阿羅漢之後就可以相信自己了,自己那個意思就不會變;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之前,那個心都會變的。我們想想很有道理,一點都不假。所以是『詐親含笑,六賊常隨』,這個「六賊」就是六識,眼耳鼻舌身常常攀緣外面境界,起貪瞋痴慢,是指的這個。

  【三惡火坑。】

  因為有這六樣東西在作祟,眼見色、耳聞聲,引起意識裡面起貪瞋痴慢,果報就是三惡道,『三惡』就像『火坑』一樣。

  【臨臨欲入。】

  『臨臨』是就在那個周邊徘徊,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這一段文字不多,可以說把六道裡面的狀況形容得很明白,這個六道確實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知道這個真相,才曉得這個環境是非常可怕的,一不小心就會墮三惡道。就好像這個地區處處都是陷坑,人天的路很窄、很小,這個惡的陷坑很大、很多,一不小心就會墮落下去。

  【七六、至心懺悔,發露所造之罪,極生慚愧,悲泣流淚。願佛慈悲,攝受護念,指授開悟所觀之境,願得成就。】

  我們無量劫以來就在娑婆六道裡面輪迴流轉,冷靜的想想,這真正是可恥,是自己真正最大的恥辱。為什麼別人都成佛、成菩薩,差一等的也成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我們到今天還出不去,還在這個裡面打轉?這是莫大的恥辱。「知恥近乎勇」,才真正下定決心,我這一生當中要出離,要出輪迴,要出三界。佛教給我們要『至心懺悔』,「至心」就是真心,要真正懺悔。這個懺悔是消除罪業最有效的方法。這個懺怎麼懺法?佛在經上說有事懺、有理懺。但是在初學的同修們,我們一定要從事懺做起,開始從理上說容易落空,那個理摸不著邊際,要從事上下手。事如何懺?那就是後不再造,儒家所講的「不貳過」,我知道自己做錯了,明天就不會有同樣的過失,這叫做懺悔。而不是說在佛菩薩面前祈禱祈禱,求佛菩薩原諒我、赦免我,明天再幹,幹了再求菩薩赦免,那是假的,那完全就錯了。佛菩薩不會管這麼多閒事,那管還管得了,那不累死了,是不是?他不會管這個事情的。所以自己發現自己的過失,我常說的這就是真正覺悟了,能把自己過失改正過來,那是真功夫,那是真正的修行。

  所以要『發露所造之罪』,我們自己所做的錯事不怕人知道,知道的人愈多愈好,知道的人說,某人又做了壞事了,我們被他罵一句就報一次,那個人又罵一句,我們這個罪過就報掉了。如果做的罪業不肯讓人知道,這個罪業隱瞞在那個地方,那個麻煩就大了。累積,小的罪過累積成大的罪過,那個報就很慘了,報在三途。所以好事,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知道人家稱讚,某人很好,就報掉了,現世統統報掉,你好事都沒有了,好的果報都沒有了。所以好的事情要隱瞞,不要讓人知道;自己做錯事情,知道的人愈多愈好,趕快報掉,這就對了,因緣果報的道理我們要知道。所以要「發露」,露是顯露出來,讓大家都知道。『極生慚愧』,人有慚愧心,這個人一定成就,「慚」就是我們俗話講良心發現,我做錯事對不起自己的良心,這是慚。「愧」是對不起大眾,我做這個錯事對不起人,對不起社會,對不起大眾。所以人能有這種心,他一定能夠改過自新,一定能夠真正懺悔,他會有成就的。『悲泣流淚』,這是深深感慨自己做錯的事情,真正能有感慨,真正的後悔。

  『願佛慈悲,攝受護念,指授開悟所觀之境』。我們無始劫以來迷惑顛倒,沒有智慧。如果有智慧哪裡會做錯事?會做錯事就是愚痴,迷惑顛倒才會做錯事,才會造罪業。智慧沒有開,要求佛菩薩加持,求佛護念,求佛指示,如果我們的心真誠會得到感應。這個感應就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你在偶然當中遇到善友勸導你,遇到善知識開示你,你恍然大悟了。或者在夢中夢到佛菩薩、夢到善知識給你開導、給你指示,這都是至誠的感應。所以人有真誠心一定會有感應。這些善友遇到給你開示,也都是佛菩薩加持的,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佛菩薩是有的時候不必變現一個什麼身,你的朋友當中,他就藉他的力量來給你說法。所以那幾句話,那個時候,短暫的時候,就是佛菩薩威神加持你,往往我們自己不能覺察,不知道,但是問題解決了。

  所以是「指授開悟」,此地講這是指授,指是指示,授是傳授,傳給我們。「開悟所觀之境」是講求生西方淨土這個殊勝的法門,《觀無量壽佛經》講得夠詳細的。善導大師的註解,善導古人傳記裡面說他老人家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善導大師的註解就是阿彌陀佛又把《觀無量壽佛經》親自為我們講了一遍。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的,註解是阿彌陀佛作的,你想想看這多殊勝,這無比的殊勝。我們一定要記住、要理解、要依教奉行。特別重要的是三福,我在前面說過,《觀經》後面也說到,後面在九品往生裡面講到,我們後面還會說到。能將三福修好,臨終發願迴向求生淨土都能得生,你才曉得三福的重要。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三福做不到,都不能往生。所以你要曉得,一切的修行都是以三福為基礎,不能夠忽略了。到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那就是把前面兩福無限的推廣。就像諸佛如來一樣,真誠、平等、慈悲幫助一切眾生,這個才是真正發菩提心,所以他一迴向就得生淨土。這是『願得成就』。

  這一段文,也是我們眼前急需要修學的,我們知道自己的業障很重,要知道如何去懺除業障。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我的緣確實很殊勝,我一接觸佛法就認識了章嘉大師,大師曾經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問我,你有沒有聽說過?我說聽說過,常常聽人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大師又說,他說求你未必求得到,有求必應,很多人求求不應,這是什麼原因?我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就很注意聽他老人家教誨。他說當你求求不應,是因為你自己有業障,你有業障障礙住,所以就沒有感應,你求就不應。他說那要怎麼辦?必須修懺悔法,業障懺除了,你所求的就現前。你想想看,求往生能得往生,往生是成佛,這求成佛都能成佛,都能得到,其他的小事,世間的這是功名富貴,這個妻子兒女,那叫雞毛蒜皮的小事,那哪有求不到的?求了生死、求出三界、求成佛作祖都可以求得到。我想對,真的。所以懺除業障是修行人最要重視的,這是他老人家教給我的。

  我接觸佛法之後,就知道佛法好,我那個時候在台灣也沒有結婚,一個人。所以我就跟大師說,我說我有願,有個願望,這出家修行好不好?他點頭,他說好,他說你要求佛菩薩。為什麼求佛菩薩?他說如果你發心出家,去求一個法師給你剃度,這個法師要不答應,不給你剃度,那你不就生煩惱了。我說是,是會生煩惱。這就叫你心裡有願有求,你有業障在障住,所以你要求佛,要懺悔消除業障,這個緣就會成熟了。我對於他老人家的話非常相信,非常尊重,真的是依教奉行,心裡想出家,天天求佛菩薩。以後我辭掉了工作,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學講經,我在他老人家那裡住了一年三個月。

  在住到一年兩個月的時候,我就有預感,這個預感好像這個出家的因緣成熟了,一年兩個月的時候有預感。我就跟我一些同學們說了,我說我大概在這個地方頂多再住半年。他說為什麼?我說我半年以後出家的因緣會成熟。我說這個話大概不到兩個星期,台北臨濟寺的住持心悟法師就派人來請我出家,緣就成熟了,就有感應,我不去找老師,師父來找我。這請一次未必有誠意,我就含糊籠統敷衍他幾句。他派人來,過了幾天又來了,大概在一個多月當中來了九次,很誠懇,我就答應了。我那個時候想大概六個月,沒有想到我這預感一個月以後就成就了。所以我出家、受戒統統都是求佛菩薩,我知道求人沒用處的,求人,人家不答應生煩惱,彼此都不舒服、都不自在,還是佛菩薩可靠。求佛菩薩的方法就是大師教給我的,一定要懺除業障,感應就現前。

  所以同修們,我們淨宗學會的同修們,盼望著將來有個道場,求佛菩薩,你真心修持,真正發願弘揚淨宗,我相信佛菩薩會把淨宗的大道場送給你們。我講的這個話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所以求人很難,而且流弊很多。譬如出錢出得很多的人,將來他做董事要干涉這個裡面,你所有一切活動都不能自在。所以一切讓佛菩薩成就,好,道場確確實實佛菩薩建立的,只要我們自己認真修行,俗話常講,「不怕沒有廟,就怕沒有道」,你有道自然就有廟了。你有廟沒有道,糾紛很多、麻煩很多,反而惹來很多的苦難,連將來往生可能都受到障礙,再搞六道輪迴那就太可怕了。所以修道重要、發願重要,道場次之,佛菩薩覺得你們需要一個大道場,馬上就送個恰到好處的道場給你用,就行了。所以現在地方雖然小,好,愈小愈好,身心清淨,這個重要。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